高考文言文阅读指津:文言文阅读 1 道推断题+3 道演练题(附:答案)
第一节 明确文本特征、试题考点,构建答题思维模型
高考语文全国卷阅读题,作答的关键是把握以下三点:文本特征、试题考点、作
答思维。因为:
1.文本的特征决定了阅读的方法、试题的考点。2.文本的特征和人才导向决定了
试题的考点。3.文本的特征和试题的考点决定了作答的思维。
所以,作答高考全国卷语文阅读题,以下三点最为关键:1.彻悟文本特征。2.明
确试题考点。3.构建答题模型。
一.彻悟文本特征全国卷文言文文本,近年来一直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的特点如
下:结构特点:一般以时间为序,串起传主若干事件、事迹,有详有略,从不同方面
表现传主性格、形象。语言特点:虽是文言,但比较浅易。所涉知识点大多在中学教
材中出现过。较少词语难点、句式难点。
二.明确试题考点文言文阅读,考点核心是理解原文。也即,文言文阅读的断句
题、文化常识选择题、辨别信息题、翻译题,都是以理解文言文原文为基础的。
三.构建答题模型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是没有断代的。所以,今天的现代
汉语,很大程度、很大范围是传承了古代汉语的。所以,理解文言文时,借助现代汉
语常用的意思,即可实现合理推断。同时,在《宋史》中学到的词语、句式、活用、
文化常识,在《清史》中绝大部分也是适用的。再有,在《宋史》中见识到的人之常
情、事之常理,在《清史》中绝大部分也是适用的。其他方面亦然。
答题步骤:①速览 3 题,粗知文章概要;②速读 1 题、2 题、4 题,速知考题方向;
③细读原文,借助上下文、旧知识、人常情合理推断;④找到试题对应区间,题文互
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文言文阅读,各小题的作答模型如下:
文言断句:断句原则是“内容为主,标志为辅;内外兼顾,熟点切入”。断句技
巧“熟点切入”指的是:发现某两处“绝不可断”,或者某两处“必须断开”,即可
以在选项中排除,迅速确定正确答案。常见断句标志:虚词标志,实词标志,修辞标
志,名物标志,结构标志。
文化常识:①文本语境可能给出暗示;②教材内容可能与此关联;③课外阅读可
能提供思路。注意:如在上述三种情况之外,且内容过难的、过于生疏的,其选项内
容往往是正确的。
信息筛选:用选项内容对照原文,借助上下文、旧知识、人常情理解文意。注意
选项常见错误:张冠李戴,曲解原意,无中生有,关系失当,时序错位,夸大其词,
强加因果。
文言翻译:第一,借助上下文、旧知识、人常情推断文意。此为翻译的基础;第
二,把握翻译原则——①字字落实②直译为主③活用句式④现汉习惯⑤补充省略⑥单
音双音。此为方法。第三,注意得分点,一般来说,每个句子有 4 到 5 个得分点,四
个词语或句式每个 1 分,整句的意思基本正确 1 分。
第二节 用一道典型题演绎核心考点及所有核心题型
【经典范例】我们以一篇经典试题为例,详解文言文词义的推断方法。请大家借
助上下文、旧知识、人常情来推断加黑文字的意思。 王方翼,字仲翔,并州祁人。
祖裕,随州刺史,尚①同安大长公主。方翼早孤,母李,为主所斥,居凤泉墅。方翼
尚幼,杂佣保,执苦不弃日。垦田植树,治林垠,完墙屋,为富家。高宗立,而从祖
女弟为皇后,调安定令,诛灭大姓,奸豪胁息。居母丧,其友赵持满诛死,尸诸道,
亲戚莫敢视,方翼曰:“栾布哭彭越,义也;周文王掩骼,仁也。绝友义,蔽主仁,
何以事君?”遂往哭其尸,具礼收葬。金吾校尉劾系,帝嘉之,不罪。
再迁肃州刺史。州无隍堑,寇易以攻,方翼乃发卒建楼堞,厮②多乐水自环,烽
逻警明。仪凤间,河西蝗,独不至方翼境,而它郡民或馁死,皆走方翼治下。乃出私
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③,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方翼兼检校安西都护,筑碎叶城,面三门,纡还多曲以诡出入,五旬毕。西域胡
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永淳初,十姓阿史那车簿啜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军
战伊丽河。败之,斩首千级。俄而敌兵十万踵至,方翼次热海,进战,矢著臂,引佩
刀断去,左右莫知。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
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即遣骑分道袭敌,皆惊溃,乌鹘引兵遁去,擒首
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戎震服。初,方翼次葛水,暴涨,师不可度,沉祭以祷,师涉
而济。
西域平,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民废田作。方翼为耦耕法,张机键,力省而
见功多,百姓顺赖。明年,召方翼议西域事,引见奉天宫,赐食帝前。帝见衣有污濯
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创,帝咨嗟久之,赐赉良厚。(节选自《新唐书•
王方翼传》有删改)【注】①尚:匹配,多指高攀婚姻。②厮:通“斯”。分开。③
瘵:困顿。④十姓阿史那车簿啜:人名。后文“乌鹘”“突骑施”均为人名。
【推断演练】
下面是对文中黑体字部分的推断过程,请大家注意借助上下文、旧知识、人常情
来推断词义的基本方法。
1.杂佣保 根据前文内容“方翼早孤,母李,为主所斥”“方翼尚幼”,及下
文“执苦不弃日”,可推知其意大概为“做很多活”。现代汉语中,“杂”即有“多”
的意思,如“杂乱”“人多手杂”等;现代汉语中有“雇佣”“佣人”常见词语,可
推知传主大概与佣人一起做工。而后文又有如此做的结果“垦田植树,治林垠,完墙
屋,为富家”——勤劳肯干,能吃苦,使得家庭富裕也是事之常理。
2.胁息 “奸豪胁息”的背景是王方翼“调安定令,诛灭大姓”,可推知其意
为“收敛”“老实”。教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
为“屏住呼吸,收敛气息”之意。将课文含义迁移到此文中来,即可知为“收敛行迹”
之意。
3.赵持满诛死 “诛”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含义是“杀”“诛杀”。此处,
代入“杀”的含义,即可发现“赵持满诛死”不符合情理,故可知“诛”应是被动含
义,可译成“被杀”。
4.劾系 “劾系”的上文是传主“哭其(其友赵持满)尸,具礼收葬”,其下
文是“帝嘉之,不罪”;而“劾”常见“弹劾”之词,“系”又有捆绑之意,如“系
鞋带”;如此可推断“劾系”的意思是“弹劾拘捕”。从事之常理角度看,“其友赵
持满诛死”而“尸诸道,亲戚莫敢视”,大约是犯了罪。传主竟然“哭其尸,具礼收
葬”,遭人弹劾、被拘捕就是常理了。
5.隍堑 “州无隍堑”的可能后果是“寇易以攻”,传主意识到这一点,才有
“发卒建楼堞,厮多乐水自环,烽逻警明”。“隍”可联系现代汉语中的“城隍庙”,
可推测意为“城”;“堑”可联系“长江天堑”“堑壕”,可推测意为“沟”。结合
原文,可知后文之“楼堞”正是“隍”,后文之“厮多乐水自环”正是“堑”。据此
可确认“州无隍堑”的意思是“肃州没有城墙和壕沟”。
6.簿其赢 “簿其赢”的上文是“(王方翼)乃出私钱作水磨”,其下文是“以
济饥瘵”,可推测出是传主自己出钱做成水磨,目的是周济穷苦人。既是周济穷苦人,
就需钱。钱从哪来?自然是“作水磨”赚钱,所以可推知“簿其赢”意为“记录水磨
的盈利”。现代汉语中,有“电话簿”等词语,其中“簿”就是“记录”之意。
7.诡出入 其上文是“纡还多曲”,大意是让城门迂回曲折。因是在边境,所
以“纡还多曲”来“诡出入”。故知意为“迷惑出入的人”。守卫边疆,自然防卫第
一;造成诸多假象,也是事之常理。
8.踵至 “踵”在现代汉语中常见“摩肩接踵”等词语,意为“脚后跟”。文
中说“敌兵十万踵至”,其中“踵”应该引申为“随即”“随后”之意。代入句中,
合情合理。
9.耦耕法 背景是“属牛疫,民废田作”,传主方“为耦耕法”,且此法“力
省而见功多,百姓顺赖”。可见,因没有牛,是用人力耕作。“耦”可联系“偶”,
推测其有“双”的意思。据此可推知“耦耕法”就是两个人合力的耕作方法。
10.咨嗟 课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侧身西望常咨嗟”,取的是“叹息”
之意。代入句中,合情合理。
【试题精炼】
(编号:A00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
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B.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
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C.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
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D.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
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答案:C。解析:“方翼悉召会军中”语义完整,顺畅,不可断开。“以次出壁外”
不可断开。可确定正确答案。据此两点,即可迅速确定答案。此即“熟点切入法”。
当然,“会大风”“杂金鼓”句式相近,也可做判断依据。
模型归纳:断句题,考点核心是理解原文。因其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故而用“熟
点切入”做排除最为简捷高效。掌握断句原则“内容为主,标志为辅;内外兼顾,熟
点切入”,是正确选择的关键。
(编号:A002)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祖,亲属关系的称谓词,是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的简称,指的是祖父的亲兄
弟。年长与祖父称为伯祖,年幼于祖父则称为叔祖。
B.居母丧,为母亲守孝。居丧,又称为守孝、值丧或丁忧,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死
者的哀悼之情而产生的一种习俗。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C.仪凤,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称号,另
外还可以用来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D.西戎,中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
夏,称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为东夷、西戎、南狄、北蛮。
答案:D。解析:“南狄、北蛮”错,应为“南蛮、北狄”。我们在课外阅读中,
经常读到“南蛮、北狄”的词语和句子,这种阅读积累,即可成为判断的依据。
模型归纳:
此类题切记三种情况:①文本语境可能给出暗示;②教材内容可能与此关联;③
课外阅读可能提供思路。特别注意的是,如在上述三种情况之外,且内容过难的、过
于生疏的,其选项内容往往是正确的。
(编号:A003)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方翼坚强乐观。他幼年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为减轻母亲负担,他常
与佣人一起辛勤劳作,历经艰辛使家境逐渐殷实富足。
B.王方翼重情重义。他的友人赵持满被杀,赵的亲戚没有人敢探看收尸。王方冀
礼数周全地埋葬了他,唐高宗听说后对他很赞赏。
C.王方翼骁勇善战。永淳初年,他在热海引军作战,杀敌无数,令敌军惊慌溃散,
又乘胜追击,生擒了敌首,西戎从此归服。
D.王方翼精明能干。他在担任肃州刺史和夏州都督时,两地遭遇了天灾和人祸,
但他都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答案:D。解析:两地只遭了天灾,没有人祸。此题是从内容的把握上设题的,其
初衷就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模型归纳:用选项内容与原文相关处对照,难点处,借助上下文、旧知识、人常
情(事常理)合理推断,是作答此类题的关键。
(编号:A004)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②帝见衣有污濯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创,帝咨嗟久之,赐赉良厚。
答案:①(王方翼)就拿出私人的钱建造水磨,记录赢利,用来赈济饥饿疾苦的百姓,
修建数百座房屋让他们居住,保全救活了很多人。(“簿”“ 济”“ 全活”各 1 分,
大意 2 分)②皇帝见他衣服上有污迹,询问缘故,王方翼详细地报告热海苦战的情况。
察看他的伤口,皇帝叹息很久,赏赐非常丰厚。(“具”“ 创”“ 赐赉”各 1 分,
大意 2 分)
模型归纳: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六大原则,借助上下文、旧知识、人常情(事
常理)合理推断,是作答此题的关键。
【参考译文】
王方翼,字仲翔,是并州祁县人。祖父名裕,任随州刺史,娶同安大长公主为妻。
王方翼幼年丧父,母亲李氏,被公主所驱斥,住在凤泉墅。王方翼年龄尚小,与雇工
一同做杂活,历经艰辛而不荒废时日。开田植树,整治林地,修补墙壁房屋,成为富
家。高宗继立,王方翼的远房堂妹做了皇后,他调任安定令,在任时诛灭大姓,恶人
豪强收敛行迹。为母亲守孝期间,友人赵持满被杀死,陈尸于路,亲戚不敢探视,王
方翼说:“栾布哭彭越,是义;周文王掩埋尸骨,是仁。断绝朋友之义,掩盖主上之
仁,怎能事奉君主?”(王方翼)于是前往哭尸,安排丧礼收尸埋葬。金吾校尉弹劾拘
捕他,皇帝赞赏他的义行,没有治罪。
二次迁任肃州刺史。肃州没有城墙和壕沟,敌人容易攻入,王方翼于是调发士卒
修建城楼堞墙,引来多乐河水环绕州城,烽火巡逻警戒严明。仪凤年间,河西蝗灾,
惟独没有波及到王方翼的境内,而其他郡的百姓有的被饿死,都投到王方翼管辖的地
方。(王方翼)就拿出私人的钱建造水磨,记录赢利,用来赈济饥饿疾苦的人,修建
数百座房屋让他们居住,救活保全了很多人。
王方翼兼任检校安西都护,修筑碎叶城,每面有三个门,迂回曲折来迷惑进出之
人,五十天完工。西域胡人全面观察,不能推测出他的策略,(只好)都献出珍宝。
永淳初年,十姓阿史那车簿啜反叛,包围了弓月城。王方翼率军在伊丽河作战。打败
敌军,斩敌首千余级。不久,十万敌军随后来到,王方翼驻兵热海,进军作战,臂部
中箭,他用佩刀削断箭杆,周围的人谁都不知道。部下的诸虏阴谋生擒王方翼作为内
应,王方翼将他们全部召集到军中,给予丰厚的赏赐,让他们按次序走出营外,(然
后将他们)捆绑起来。适逢大风,夹杂着金鼓之声,号呼声就无人听见,杀了七千人。
随即派遣骑兵分道袭击敌军,敌军都惊慌溃败,乌鹘率兵逃走,王方翼生擒敌首突骑
施等三百人,西戎震慑归服。在这之前,王方翼进驻葛水,河水暴涨,军队不可渡过,
(王方翼)将物品投入河中祭祀祈祷,军队得以涉水而渡。西域平定,(王方翼)因
功升任夏州都督。时逢牛疫流行,百姓荒废农耕。王方翼制定了二人并耕的方法,推
广机械,省力而功效显著,百姓依赖。第二年,皇帝召王方翼入朝商议西域事务,引
他到奉天宫相见,在皇帝前赐食。皇帝见他衣服上有污迹,询问缘故,王方翼详细地
报告热海苦战的情况。察看他的伤口,皇帝叹息很久,赏赐非常丰厚。
第三节 用 3 道典型题演练答题思维模型
高考备考,效率第一。为提高效率,请大家作答下面题目时,参照以下“高效三
步走”作答策略:1.认真作答,验证模型 2.对照答案,强化模型 3.关联思考,深化模
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第一步:认真作答,验证模型研读上面《演绎模型》,理解精髓,认真作答下面
题目,自觉使用并在使用中验证答题思维模型。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
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
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
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改通
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西,掠商、邓、均、房,焚光化军,署其旧职,兼京西转
运、按察使。居数月,贼平。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
骚然。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
书谕蛮,听其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洞说贼,
不听。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复环州。
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以穷蹙降我,威不
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罗酒,大会环州,伏兵
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
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明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
庆路经略右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
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夏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
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
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
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选自《宋
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编号:B101)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
/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B.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
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C.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
/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D.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
/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编号:B102)
2.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荫补,也称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的权
利。
B.“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C.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D.夏,宋朝的藩属党项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史称
“西夏”。
(编号:B103)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让
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B.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希
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
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
D.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见被
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编号:B104)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②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
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
第二步:对照答案,强化模型作答完毕后,可对照答案认真反思。做错的题目,
更需反思错误原因,以此强化对答题思维模型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关联思考,深化模型作答完毕并对照答案反思后,请将本题重点题目与
“归纳模型”中相关题目做对照,发现二者在考点、思维模型等方面的共同点或不同
点,深化解题思维模型。
▊演练 B101C 演绎 A001 发现:▊演练 B102C 演绎 A002 发
现:▊演练 B103B 演绎 A003 发现:▊演练 B104 演绎 A004 发
现:
高考备考,效率第一。为提高效率,请大家作答下面题目时,参照以下“高效三
步走”作答策略:1.认真作答,验证模型 2.对照答案,强化模型 3.关联思考,深化模
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第一步:认真作答,验证模型研读上面《演绎模型》,理解精髓,认真作答下面
题目,自觉使用并在使用中验证答题思维模型。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
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
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
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
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
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
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
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
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
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
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
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
赞》,诏改为《正义》云。(《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编号:B20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
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
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
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 己虽能
/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
虽实容若虚
(编号:B202)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国子博士,学官名,唐代设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其内设博士、
祭酒等职,主管学政。
B. 子,与上文的“县男”均为唐代爵位名目之一,用以封赏有功者。爵位等级
不一,其中子属最高等级。
C. 释菜,亦作“释采”,此处指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最早于
《礼记•月令》中即有记载。
D.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我国保存至今的较为
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编号:B203)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孔颖达学问精湛,早年成名。他八岁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
辩论中,表现突出,而且年龄最小,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被人刺探行踪。
B.孔颖达熟悉典籍,善于劝谏。他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不只讲清楚了经典的内
容,而且借题发挥,把道理引入执政之国之道上。
C.孔颖达尽忠职守,不为身谋。作为太子的侍讲官,他见到太子不遵法度的行为,
就直言其过,面对劝阻,也不改初衷。
D.孔颖达一心为国,颇得恩遇。生前,他多次得到加官晋爵的赏赐,死后也得到
赠官赠谥的恩赏,甚至还享有陪葬太宗的殊荣。
(编号:B204)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5 分)
②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5 分)
第二步:对照答案,强化模型作答完毕后,可对照答案认真反思。做错的题目,
更需反思错误原因,以此强化对答题思维模型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关联思考,深化模型作答完毕并对照答案反思后,请将本题重点题目与
“归纳模型”中相关题目做对照,发现二者在考点、思维模型等方面的共同点或不同
点,深化解题思维模型。
▊演练 B201C 演绎 A001 发现:▊演练 B202B 演绎 A002 发
现:▊演练 B203A 演绎 A003 发现:▊演练 B204 演绎 A004 发
现:
高考备考,效率第一。为提高效率,请大家作答下面题目时,参照以下“高效三
步走”作答策略:1.认真作答,验证模型 2.对照答案,强化模型 3.关联思考,深化模
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第一步:认真作答,验证模型研读上面《演绎模型》,理解精髓,认真作答下面
题目,自觉使用并在使用中验证答题思维模型。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
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艰。先是,父旅殡在远。家贫无以襄事,与弟琪
当腊雪以单縗扶杖,衔哀告人,由是两克迁祔。而珽日不过一食,恒羸卧丧庐中不能
兴。大为时贤所叹。忧阕,再征为御史,以瘠不起,逾时乃就。天复中,淮寇大举围
夏口,逼巴陵,太祖患之,飞命成汭率水军十万援于鄂。珽入言曰:“今舳舻容介士
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
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汭性刚决,不听。淮人果乘风纵火,舟尽焚,兵尽溺,汭
亦自沈于江,一如所料。又明年,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
天平军掌书记。沧州节度使刘守文拒命,太祖引兵十余万围之,乃召珽草檄。珽笔不
停缀,登时而成,大为太祖嗟赏。受禅之岁,宰臣除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寻以本
官监曹州事。曹去京数舍,吏民豪猾,前后十余政,未有善罢者。珽在任期岁,众庶
以宁。入为兵部郎中、崇政院学士。未几,以许帅冯行袭疾甚,出为许州留后。先是,
行袭有牙兵二千,皆蔡人也,太祖深以为忧,乃遣珽驰往,以伺察之。珽至传舍,召
将吏亲加抚慰。行袭欲使人代受诏,珽曰:“东首加朝服,礼也。”乃于卧内宣诏,
令善自补养,苟有不讳,子孙俱保后福。行袭泣谢,遂解二印以授珽,代掌军府事。
及庶人友珪篡位,除右散骑常侍,充侍讲学士。内讨之日,军士大扰,珽其夕为乱兵
所伤,卒于洛阳。珽性孝友,与弟琪有敦睦之爱,为搢绅所称。(节选自《旧五代史·梁
书·列传十四》,有删节)
(编号:B30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
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 不如
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B.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
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
/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C.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
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
解矣 D.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编号:B302)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任官者须离职,称“丁忧”,也称“丁艰”,
这里的“丁内艰”指遭遇父丧。
B.受禅是指王朝代换,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源于上古时的禅让制,后
来中国的王朝更替常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C.不讳是死亡的委婉表达,古人对不同的人的死有不同的委婉表达,如天子死曰
“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等。
D.绅是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就是指把笏板插在腰间,指有官
职或做过官的人,引申指士大夫。
(编号:B303)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珽聪明有才学。二十四岁就进士及第,他工于辞赋,在太祖征讨刘守文时应
召起草檄文,挥笔立就,深得太祖赏识。
B.李珽为人孝顺。先前去世的父亲的灵柩安放于外地,因家贫,他和弟弟李琪一
起冒着风雪四处求人,最终让父母合葬。
C.李珽治民有方。他在曹州任职时,不到一年时间,就让老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
这是之前十几任官员都未曾做到的。
D.李珽见识过人,有谋略。征讨淮寇时准确判断局势;太祖让他出任许州留后,
他亲近安抚将吏,并解除了冯行袭的后顾之忧。
(编号:B304)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而珽日不过一食,恒羸卧丧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5 分)
②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5 分)
第二步:对照答案,强化模型作答完毕后,可对照答案认真反思。做错的题目,
更需反思错误原因,以此强化对答题思维模型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关联思考,深化模型作答完毕并对照答案反思后,请将本题重点题目与
“归纳模型”中相关题目做对照,发现二者在考点、思维模型等方面的共同点或不同
点,深化解题思维模型。
▊演练 B301D 演绎 A001 发现:▊演练 B302A 演绎 A002 发
现:▊演练 B303C 演绎 A003 发现:▊演练 B304 演绎 A004 发
现:
文言文阅读“演练模型”参考答案
一.杜杞
(编号:B101)1.答案:C。解析:断句题的基本原则是:句意为主,标志为辅,内
外兼顾,熟点切入。所谓“熟点切入”,即找到必须断开的两处,或者不能断开的两处,一
般即可确定答案。熟点切入法的思维核心,即抓住关键解决问题。如上题,“无城郭甲兵之
备”句意完整,不可断开;“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主谓宾俱全,句意完整,也不可断
开。即可确定答案为 C 项。当然,句子的形式也可辅助断句,如“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两个句子形式整齐,主语一致,为整句。
(编号:B102)2.答案:C。解析: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
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C 项,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
对化。我们熟悉的教材文章,就既有以“右”为尊的,如“位在廉颇之右”;又有以“左”
为尊的,如“虚左”。熟记大量文化常识,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基础。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三
点:①文本内容可能给出暗示;②教材内容可能与此关联;③课外阅读可能提供思路。注
意:过难的、过于生疏的,其内容往往是正确的。这一点虽不是定势,至少是趋势。如 D
项即是。
(编号:B103)3.答案:B。解析:B 项“最终让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它们杀害”
说法错误,从原文看,蒙赶是被诱降的,但区希范是被抓获的。对应的原文是“贼散走,
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后三日,又得希范”。此题选项常见错误有:张冠
李戴,曲解原意,无中生有,关系失当,时序错位,夸大其词,强加因果。
(编号:B104)4.答案:①行旅驻扎在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
许其改过自新。(次,驻扎 1 分;急递:紧急递送 1 分;谕:告诉 1 分;听:允许、准许 1
分,意思对即可;句意 1 分。)
②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使
他们被感化),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穷蹙:窘迫、困厄,意思对即可 1 分;
制:制服 1 分;不能怀:不能使之降顺或者使他们被感化,1 分;句意 2 分。)
解析:第一,借助上下文、旧知识、人常情推断文意。此为翻译的基本思维;第二,
把握翻译原则——①字字落实②直译为主③活用句式④现汉习惯⑤补充省略⑥单音双音。
此为具体方法。此句中,如“不能怀”的“怀”即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不能使之怀”,翻
译是要译出使动用法。
【关联思考,深化模型】参考答案
▊演练 B101C 演绎 A001 发现:作答此题需贯彻“句意为主,标志为辅,内外兼
顾,熟点切入”的断句原则。二者在断句时,既需要重点考虑句子意思的完整,又可以参
考句式的整齐。如 B101C 中“城郭甲兵之备”属一个完整意思的短语,绝不可断开。据此
即可排除 BD 两项。
▊演练 B102C 演绎 A002 发现:二者均属文化常识辨析题。B102C 的错误,只需
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即可判断其说法过于绝对。当然,此类试题中,说法过于绝对的,
大多值得怀疑——毕竟,历史总是在不断演变的,很少有一种现象维持很长时间而不变。
▊演练 B103B 演绎 A003 发现:二者均属对原文意思的判断。从根本上说,考的
就是对原文语句的理解。所以,对照原文即可。但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对正确、快速作
答很有帮助。
▊演练 B104 演绎 A004 发现:此题需贯彻“利用旧知识、上下文、人常情合理
推断”的翻译原则。“旧知识”是翻译的基础,“上下文”是翻译的语境,“人常情”是翻译
的逻辑。如 B104 第二句,“数”可结合旧知识“范增数目项王”中“数”的“多次、屡次”
之意,做出推断;再结合古代叛将多再次反叛之事实,可做全句意思的推断。
【参考译文】
杜杞字伟长。父亲杜镐,杜杞靠父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任建阳知县。聪敏有才能。
闽地风俗,老年生子就不抚养。杜杞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有再发生类似情况者处重罪。
多次升职为尚书虞部员外郎、横州知州。当时安化蛮人侵犯边境,杀掉宜州知州王世宁,
朝廷派兵讨伐。杜杞上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
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希望
挑选机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改任通判真州,调任
解州知州。京西出现强盗,抢掠商、邓、均、房等地,焚烧光化军,朝廷任命他为京西转
运、按察使。任职数月,盗贼被平定。
恰逢广西区希范引诱白崖山蛮蒙赶反叛,有数千人,攻进环州、带溪普义镇宁三寨,
岭外骚动。提升杜杞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旅驻扎在真
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入驻宜州,蛮没有一个前来投诚的。
杜杞找到州中军官,放出狱中囚犯,去掉他们身上的刑具,派他们到洞中去劝说贼人,贼
人仍不肯听从。于是率兵攻进白崖、黄坭、九居山寨及五峒,焚毁了囤积的物资,斩首一
百多级,收复环州。贼人四散逃走,区希范逃往荔波洞,杜杞派人诱降,蒙赶前来投降。
杜杞对将佐说:“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
之降顺,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于是杀牛马,酿曼陀罗酒,在环州大聚会,
伏兵发动,诛杀七十多人。三日后,又捕获区希范,乱刀剁死后送给诸部蛮人,因年老有
病而被释放的,才一百多人。御史梅挚弹劾杜杞杀害降兵不守信用,朝廷诏令他引以为戒,
担任两浙转运使。第二年,调任河北,担任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庆州知州。
杜杞上奏说:“杀掉降兵的是我,犯了过错不敢推诿。将吏们有功劳却没有登录,我不能接
受任命。”朝廷因此而进行赏赐。蕃人首领率领一千多人投奔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
机抢劫边民,夺取牛马,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说:“他们违背盟约发动战争,酋长不能
交给他们。”就用文书通知夏人,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不久夏兵也就撤走。
杜杞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晓阴阳数术,自己说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了。一天在厕所,
见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斥责道:“你们狂妄僭越,背叛王命,依法当杀,还敢
诉冤!”不久去世。
二.孔颖达
(编号:B201)1.答案:C。解析:断句题可依据“句意为主,标志为辅,内外兼顾,
熟点切入”原则辨析。古人为文有时追求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大多在意义上呈现出
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情况,可据此推断。如此句“己虽能,仍就……所未能;己虽
多,仍就……资其多”即为现代汉语中的整句;“内……外……”等亦然。
(编号:B202)2.B。解析:“子”并非唐代最高爵位,其上有“国公”“郡公”等爵
位。我们可能对唐代的爵位不了解,但我们学过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而中华文化很讲究传承,据此可以推断出在唐代“子”不能是最高爵位。将旧知识迁移过
来,进行合理推断,是重要的思维素养。
(编号:B203)3.A。解析:根据文章第二段,孔颖达并非被人刺探行踪,而是被人
刺杀,只因受杨玄感保护而幸免。对应的原文是“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
玄感家得免”。
(编号:B204)4.①(孔颖达)曾去拜访同郡的刘焯,刘焯名重海内,起初没有礼待
他。等到他提出疑问请教后,刘焯就非常敬畏佩服他了。②如果凭借至尊的地位,炫耀聪
明,依仗才能而肆意行事,那就会上下不能通达,君臣之道互相背离。
解析:试题分析:重点词语:“造”“质”“若”“据”“恃”“乖”。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
是减少失分的基础。如第一句即需将省略的主语“孔颖达”补充出来。“初不之礼”是文言
文宾语前置,需要调整为“初不礼之”的语序。
【关联思考,深化模型】参考答案
▊演练 B201C 演绎 A001 发现:A001 中断句时侧重考虑语句的意思完整、顺畅,
而 B201C 则需考虑句子、短语的外在形式整齐、有节奏感。文言文中多整句,整句读起来
整齐均衡、节奏铿锵,这也同时要求有一定的语感。
▊演练 B202B 演绎 A002 发现:B202B 中的文化常识需要考生借助旧知识合理推
断(具体参见答案解析)。A002 中的文化常识则需考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积累。
▊演练 B203A 演绎 A003 发现:B203A 侧重考查对原文“阴遣客刺之”的理解。
上文“老师宿儒耻出其下”是“阴遣客刺之”的原因,下文“匿杨玄感家得免”是结果。
如此联系上下文思考,可知此项表述错误。其错误可归结为曲解原意。但 A003 的错误可归
为无中生有。
▊演练 B204 演绎 A004 发现:二者均需合理推断能力,推断的依据有三:上下
文、旧知识、人常情。如 B204 中的“初不之礼”,可以迅速联系旧知识“古之人不余欺也”
等教材内容,即可推知“初不之礼”是宾语前置,可译为“一开始没有礼貌地对待他”;至
于“遂大畏服”,因前因是“(孔颖达)及请质所疑”,起初因不知其才学渊博而慢待,待知
其才学后非常“敬畏”“佩服”,也属于“人常情”。
【参考译文】
孔颖达,字仲达,是冀州衡水人。八岁就从师学习,一天能够诵记千余言,还能默读
熟记《三礼义宗》。长大以后,通晓服氏的《春秋传》、郑氏的《尚书》、《诗经》、《礼记》,
王氏的《易经》,擅长写文章,精通推算岁时节侯的方法。曾去拜访同郡的刘焯,刘焯名重
海内,起初没有礼待他。当他提出疑问请教后,刘焯就非常敬畏佩服他了。
隋朝大业初年,考中明经高等,授任河内郡博士。隋炀帝把天下儒官召集到东都,下
诏国子秘书学士参与议论,孔颖达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
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补任太学助教。隋朝末动
乱,他到虎牢去避难。
太宗平定洛阳,授任他为文学馆学士,升任为国子博士。贞观初年,封曲阜县男,转
任给事中。当时太宗刚刚即位,孔颖达几次进献忠言。太宗问他:“孔子称许的‘有才能的
人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才能却像没有才能一样,
知识渊博却像知识贫乏一样’,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圣人教导人们谦虚而
已。自己虽然有才能,仍能向没有才能的人去请教自己所不能的事情;自己虽然知识很多,
仍能从知识少的人那里获取自己所不懂的知识。内心有道,外表好像没有一样;里面虽然
充实,表面就像空虚一样。不只是平民应该如此,国君的品德也是这样。所以《易经》上
说‘在蒙昧中默养正道’,‘隐蔽聪明来治理百姓’。如果凭借至尊的地位,炫耀聪明,依仗
才能而肆意行事,那就会上下不能通达,君臣之道互相背离。自古以来,没有不是因为这
个原因而灭亡的。”太宗称赞他讲得好。授国子司业,过了一年多,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
孔颖达和诸儒一起商议历法和明堂礼仪之事,大多采用他的意见。因为议论撰著有功,加
授散骑常侍,赐予子爵。
皇太子命令孔颖达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
太子的过失,赐给他黄金一斤、绢一百匹。过了很久,拜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太宗亲
临太学参观学生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命令孔颖达讲经,讲经结束进献《释奠颂》,
太宗下诏表扬他。后来太子稍有不遵法度的行为,孔颖达就直言批评不止,乳夫人说:“太
子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屡次当面批评他。”他回答说:“我蒙受国家厚恩,即使死了也不遗
憾。”还是常来恳切规劝。后来退休了。去世后,陪葬昭陵,追赠太常卿,谥号为宪。
当初,孔颖达和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奉召著《五经》义训共百余篇,号为
《义赞》,皇帝下诏改为《正义》。
三.李珽
(编号:B301)1.答案:D。解析:正确断句为“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
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
绝,而鄂州围解矣”。用熟点切入法最为快捷。每个考生由于积累不同,熟点也不同。如“缓
急不可动”不可断开,“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前后呈现因果关系,且句意完整顺畅,
必须如此断开。有此两个熟点,即可迅速确定答案。
(编号:B302)2.答案:A。解析:“丁内艰”指母丧,即母亲去世,而不是选项所说
的“遭遇父丧”。其实,这一点可以从原文推断出来。原文有“先是,父旅殡在远”,即可
推知“丁内艰”不是父丧而是是母丧。
(编号:B303)3.答案:C。解析:“期岁”,指满一年,而非选项中所说“不到一年
时间”。这类题,考生须有迁移思维,可将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满一年)”
的知识迁移过来。迁移思维可借助旧知识完美解决新问题,是高效学习的必备思维。
(编号:B304)4.答案:①而李珽每天不超过一顿饭,常虚弱地躺在丧舍中不能起身。
深受当时有才德的人赞叹。(“过、兴”,句式“为……所”各 1 分,句意 2 分。)②(梁太
祖)因襄阳对自己有二心,率兵攻破襄阳,让李珽暂时担任天平军掌书记。(“贰、破、署”
各 1 分,“署”为“暂任”之意,从宽可处理为“任命”,句意 2 分。)解析:文言文翻译,
需注意六大翻译原则:①字字落实②直译为主③活用句式④现汉习惯⑤补充省略⑥单音双
音。同时,要注意借助上下文、旧知识、人常情推断文意。如第二句中的“贰于己”,教材
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即有“且贰于楚也”,其中的“贰”即是“有二心”之意。
【关联思考,深化模型】参考答案
▊演练 B301D 演绎 A001 发现:文言文断句题,因是选择题,故用“熟点切入
法”最为快捷。当然,同一道题,每个考生的熟点不可能相同。如断句为“今舳舻容介士
千人载稻”则文意不通,即可据此排除 BC 两项。
▊演练 B302A 演绎 A002 发现:A002 可借助课外阅读积累来推断,B302A 联系
上下文语境即可推断。语言的上下文构成了语言的环境。这个环境,就会限制、暗示语言
的含义。故而思考词语、短语、句子的含义时,必须联系其语言环境。
▊演练 B303C 演绎 A003 发现:A003 的错误可算是无中生有,而 B303C 的错误
则属于曲解原意,曲解了原文“珽在任期岁,众庶以宁”中“期岁”的含义。
▊演练 B304 演绎 A004 发现:文言文翻译题,需要依据“上下文”、“旧知识”、
“人常情”的合理推断能力。如第一小题中“大为时贤所叹”,即可利用旧知识“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这个句式来推断其为被动句式;第二小题中的“贰于己”,即可利用旧知识《烛
之武退秦师》中“贰于楚也”来推断出“贰”为“有二心”之意。
【参考译文】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李珽聪明颖悟,有才学,尤其擅长词赋。二十四岁考中
进士,初次做官授任校书郎,授官为监察御史。不久为母亲守丧。这之前,父亲的灵枢远
在外地,家中贫困无法办成丧事,他和弟弟李琪冒着腊月的风雪,身穿粗麻丧服,手拿丧
棒,含哀求人,因此双亲得以迁到一起合葬。而李珽每天不超过一顿饭,常虚弱地躺在丧
舍中不能起身。深受当时有才德的人赞叹。服完丧,再次诏任御史,因瘦弱不能赴任,过
了一段时间才就职。天复年间,淮寇大举包围夏口,逼近巴陵,梁太祖担忧,急命成汭率
水军十万人到鄂州援救。李珽进言说:“如今成船载一千名甲兵,就要载一倍的粮食,有紧
急情况不能行动。吴人剽悍轻捷,如果被他们牵制,会有后患。不如派骁将屯住巴陵,一
个月不和他们交战,那么吴寇就会断粮,而鄂州就解围了。”成汭性格刚强独断,不采纳。
淮人果然乘风放火,船全部被烧毁,士兵全部落水淹死,完全如李珽所料。第二年,梁太
祖任元帅,因襄阳对自己有二心,率兵攻破襄阳,让李珽暂时担任天平军掌书记。沧州节
度使刘守文违抗命令,梁太祖率兵十多万人包围他,于是召李珽起草声讨书,李珽(马上
到外面)手不停笔,立刻写成,大为梁太祖赞赏。梁太祖登基那年,宰臣授任他为考功员
外郎、知制诰,李珽(多次上书坚决推辞)不久以原官监管曹州事务。曹州距离京城不远,
官吏百姓强横狡猾,前后十多人在这里做官,没有能善始善终的。李珽在任一年,百姓就
得以安宁的生活。入朝任兵部郎中、崇政院学士。不久,因冯行袭病重,出任许州留后。
这之前,冯行袭有牙兵二千人,都是蔡州人,梁太祖深为忧虑,于是派李珽飞驰赶去,以
便窥视他们的动静。李珽到达客舍后,召见将吏亲自加以抚慰。冯行袭想派人代他接受诏
书,李珽说:“头向东身穿朝服,是礼仪。”于是在冯行袭卧室内宣读诏书,令他自己好好
补养,如有不测,子孙都享后福。冯行袭哭泣着告谢,于是解下二印交给李珽,让他代管
军府之事。到庶人朱友珪篡位时,李珽授任右散骑常侍,并担任侍讲学士。讨伐朱友珪那
天,军士大乱,李珽这天晚上被乱兵杀伤,死在洛阳。李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弟弟
李琪和睦相爱,受到士大夫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