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专题复习指导:张国维、海棠等阅读 答题分析
01
文言文练习、翻译及拓展
《明史·张国维传》
02
诗歌鉴赏及拓展
关于海棠的那些诗
文 ‖言 ‖阅 ‖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劾罢
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皆魏忠贤党也。已,陈时政言:“陛下求治太锐,综核太严。
拙者局蹐[注]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
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臣同官还朝十日,旁措一词,遂蒙谴谪。不可稍加薄罚,
示优容之度乎?此上下宜洽也。”然帝终不能尽听。京师地震,规弊政甚切,迁太常少卿。
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其冬,流贼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方壮年,
一夕须发顿白。明年正月,贼攻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卒,攻太湖,知县金应元、训导扈永
宁被杀。国维至,解桐围,携山民桀石以投贼,贼多死,乃越英山、霍山而遁。所属郡灾伤,
国维辄为请命,筑太湖、繁昌二城,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
捍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并有成绩。十四年夏,颍州盗起,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
临、通四镇兵,护漕运。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泺,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
时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而青山竟截漕
舟,大焚掠,迫临清。国维合所部兵击降之,献俘于朝,磔诸市。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防河
数策,帝亦纳之。 寻叙颍州讨贼功,加太子太保,荫锦衣佥事。吏部尚书徐石麒去位,众
议归国维。马士英不用,用张捷,国维乃乞省亲归。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辅,国维朝鲁王
于台州,请其监国,总兵官方国安亦自金华至。马士英素善国安,匿其军中,欲入朝,国维劾
其十大罪,乃不敢入。逾月,南都覆,鲁王不数日出降,国安等诸军乏饷溃,国维遂还守东阳。
六 月 , 知 势 不 可 支 , 作 绝 命 词 三 章 , 赴 水 死 , 年 五 十 有
二。
(节选自《明史·张国维传》)
[注]局蹐:小心谨慎。(跼蹐 [ jú jí ]1.形容畏缩不安。2.狭隘;不舒展。也作局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
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B.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
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愚拙的官员小心谨慎但求无过,用心机巧的官员则敷衍塞责以图保住官位,那么
谁还会大展身手为国家做事呢?所以虽然皇上治国的气象精明,但把臣下看作心腹、
手足一样的情义实在淡薄,这样的话,皇上的英明察决应该收敛了。
C.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
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D.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
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知县,一种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宋常派遣京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
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
B.巡抚在文中指的是一种官职名,又称抚台,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专职
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因“巡行天下,抚军安民” 而得名。
【解析】巡抚在文中是一个动词,不是官职名。
C.省亲是一种回家乡看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红楼梦》中“荣国府归省庆元
宵”的“归省”也指这一礼俗。
D.漕运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一
种运输方式,分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形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国维敢于直言进谏,他大胆弹劾罢免了魏忠贤的党羽,之后又指出皇帝在考核
官吏方面存在的弊病,但皇帝最终并没有完全听取他的意见。
B.张国维心系百姓,当他管辖的郡遭遇灾害时,张国维立即替老百姓向朝廷请命,主
持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做出了政绩。
C.张国维忠于职守,大盗李青山在水路上胡作非为、大肆焚掠,张国维联合军队将其
部击溃,并把他交给朝廷处置。
D.张国维忠贞不屈,清兵入京后,他朝见鲁王并监理国家大事。 当鲁王出降、各路
军队溃败后,张国维自知势不可支,宁死不降。
【解析】文中监理国家大事的是鲁王,此处张冠李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防河数策,帝亦纳之。
恰逢开封失陷,黄河以北受到震动,(张国维)列举了保防黄河的数条对策,皇
帝也采纳了他的意见。(会:恰逢;条:列举;河北:黄河以北。翻译出来各 1 分,
句意通顺 2 分)
(2)马士英素善国安,匿其军中,欲人朝,国维劾其十大罪,乃不敢人。
马士英一向同方国安交好,藏匿在他的军队中,想要朝见鲁王,张国维弹劾了他
的十大罪状,马士英于是就不敢入朝了。(善:交好;匿:藏匿;乃:于是。翻译出
来各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文 白 对 译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番禺知县。
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劾罢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皆魏忠贤党也。
崇祯元年,张国维升任刑科给事中,弹劾、罢免了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
这两个人都是魏忠贤的党羽。
已,陈时政言:“陛下求治太锐,综核太严。
之后,张国维上书给皇帝进言:“陛下求治之心太急迫,综合考察太严格。
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
愚拙的官员小心谨慎但求无过,用心机巧的官员则敷衍塞责以图保住官位,那么
谁还会大展身手为国家做事呢?
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所以虽然皇上治国的气象精明,但把臣下看作心腹、手足一样的情义实在淡薄,
这样的话,皇上的英明察决应该收敛了。
臣同官还朝十日,旁措一词,遂蒙谴谪。
我的同事回朝才十天,只是在旁边多说了一句话,就遭到贬谪。
不可稍加薄罚,示优容之度乎?此上下宜洽也。”然帝终不能尽听。
不能稍微减轻惩罚,显示您的宽宏肚量吗?这样,君臣间的关系就和洽了。”然
而,皇帝最终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
京师地震,规弊政甚切,迁太常少卿。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
京师地震后,张国维上书规谏弊政十分切实,升任太常少卿。崇祯七年,张国维
升任左佥都御史,外出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
其冬,流贼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方壮年,一夕须发顿白。
这年冬天,流寇进犯桐城,官军覆没。张国维正当壮年,一夜之间头发、胡须都
变白了。
明年正月,贼攻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卒,攻太湖,知县金应元、训导扈永宁被杀。
第二年正月,贼寇转攻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而死,攻入太湖,知县金应元、训
导扈永宁被杀。
国维至,解桐围,携山民桀石以投贼,贼多死,乃越英山、霍山而遁。
张国维赶到后,解除了桐城之围,他带领山区的百姓用石头投击贼兵,贼兵死了
很多人,就越过英山、霍山逃跑了。
所属郡灾伤,国维辄为请命,筑太湖、繁昌二城,
当张国维所辖的郡发生了灾害时,他立即替百姓向朝廷请命,主持修建了太湖、
繁昌两城的城墙,
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
并有成绩。
开挖了苏州九里石塘和平望内外塘、长州至和等水塘,垒砌了松江的防海堤,疏
通了镇江及江阴的运河道,有了政绩。
十四年夏,颍州盗起,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临、通四镇兵,护漕运。
十四年夏天,颍州的贼寇开始活动,张国维改任兵部右侍郎,兼职统领淮州、徐
州、临江、通州四镇的部队,保卫漕运。
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泺,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
大盗李青山有数万手下,占据着梁山泺,并派遣他的党羽分别占领了韩庄等八处
水闸,运粮河道就被堵住了。
时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
当周延儒应朝廷征召北上时,李青山去拜见他,说自己在率领部下保护漕运,并
不是作乱。
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临清。
周延儒答应他向朝廷说明,给他授予官职,可是李青山竟然拦截运粮船只,大肆
焚掠,兵逼临清。
国维合所部兵击降之,献俘于朝,磔诸市。
张国维召集自己部下的兵力打击并降服了他,把他交给了朝廷,李青山最终被当
市磔杀。
磔刑[zhé xíng] 古代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传说远在夏朝建
立之前的虞舜时代已经有了刑法,《左传》中说:"《夏书》曰:'昏、墨、贼、杀',
皋陶之刑也。不过中国古代始终沿用的所谓"五刑",其发源则还要延到殷商时代。《尚
书·吕刑》记载的五刑分别为"墨(黥,刺字)、劓(割鼻)、剕(刖,断足)、宫(阉
割),大辟(死刑)。
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防河数策,帝亦纳之。
恰逢开封失陷,黄河以北受到震动,张国维列举了保防黄河的数条对策,皇帝也
采纳了他的意见。
寻叙颍州讨贼功,加太子太保,荫锦衣佥事。
不久,皇帝评定他在颍州讨伐贼寇的功劳,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封赏他的儿子为
锦衣佥事。吏部尚书徐石麒去位,众议归国维。马士英不用,用张捷,国维乃乞省亲归。
吏部尚书徐石麟离职后,大臣们讨论让张国维接任,马士英没有任用他,而任用
了张捷,张国维于是请假探亲,回乡去了。
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辅,国维朝鲁王于台州,请其监国,总兵官方国安亦自金华至。
十六年四月,清兵攻入京城,张国维到台州朝见鲁王,请鲁王监国,总兵官方国
安这时也从金华来了。
马士英素善国安,匿其军中,欲入朝,国维劾其十大罪,乃不敢入。
马士英一向同方国安交好,藏匿在他的军队中,想要朝见鲁王,张国维弹劾了他
的十大罪状,马士英于是就不敢入朝了。
逾月,南都覆,鲁王不数日出降,国安等诸军乏饷溃,国维遂还守东阳。
一个多月后,南都倾覆,鲁王没有几天就投降了,方国安等各军因为缺乏粮饷溃
败,张国维于是返回东阳防守。
六月,知势不可支,作绝命词三章,赴水死,年五十有二。
六月,他看到局势无法支持下去,写了三首绝命词之后就赴水自杀了,终年五十
二岁。
(节选自《明史·张国维传》)
让 清 兵 跪 拜 的 张 国 维
崇祯十七年,张国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离开北京前往江南募兵。14 天后他到苏
州,从北京传来消息,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祯皇帝投缳自尽,接着清兵占领北京,
在国破家亡之际,张国维没有投降,对清军节节抵抗。明弘光元年,(1645),南京
陷落,张国维请朱元璋十四世孙朱以海在绍兴监国,他坚守钱塘江南岸,前后达一年
之久。这时,张国维想起义乌人骆宾王,希望有人像骆宾王一样发出震动天下的《讨
武氏檄》,唤起天下人对明朝的向往与激情,重振旗鼓,恢复北国。到 1646 年 5 月,
张国维退到东阳,在东阳的陷坑岭作最后的抵抗。这年六月,清军前峰到达陷坑岭下,
张国维知道大势已去,救国无望,决心以死殉国。他死得极为壮烈。1646 年盛夏的一
天,他在老家召来东阳吴县令,对他说:“国维身为明朝大臣,今日以死报国,无奈天
气炎热,如尸体腐烂不可辨识,将谓我带兵潜逃他乡,必然贻祸于东阳,因此,特请
你来看着我死。”吴听后掩面痛哭,不忍心目睹张国维殉难。张国维从容布置后事,取
来白绢一幅,在白绢上写下三首诗,一首为“负国”,一首为“念母”,一首为“诫子”,然
后在绢尾落款:“大明遗臣张国维绝笔”。他对仆人说:“我是死于王事,这就是礼。还
有不少兵马因我而共赴国难,我死后,无以为报,可将我的遗体抬到大门口,写上这
样一句话:‘今生无以相报也。’”他对仆人说:“对太夫人不要说我已死,只说我已远逃
而去。我死后,将我的遗体坐在中堂,等到清兵见到我的遗体后方可入殓。”接着他将
明朝官服穿戴整齐,从容投入府内水塘,家人急忙打捞,张国维已气绝而亡。家人将
遗体搬来,坐在中堂太师椅上。不久,清军骑兵到达,见张国维端坐大厅,面色如生,
有的叩头拜谢,有的痛哭不已。清军为何会跪拜张国维?原来清军中的骑兵多为山东
济宁人,当年曾得到张国维在济宁的施粥而得以活命,见到救命恩人后,良心发现,
下跪礼拜。清军中的济宁藉骑兵感恩张国维,东阳没有像扬州、嘉定、金华等地那样,
惨遭屠城之灾。张国维有三个儿子,长子张世凤抗清被俘,不屈而被杀死于钱塘江畔;
另一个儿子因病去世,只留下小儿子张世鹏,被关押在清军牢中。清军的浙江总督张
存仁敬佩张国维的气节,不忍心他断绝香火,将张世鹏放了。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2
年),乾隆敬重张国维的气节,赠给他的谥号为“忠敏”。“忠”是鞠躬尽瘁、至死不渝,
“敏”是见义勇为、杀身成仁。
诗 歌 鉴 赏
关 于 海 棠 的 古 诗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诗译】春风仿佛着意用一种显眼的颜色染红她,太值得我为她携酒对赏,赋诗
称赞。海棠新沾晶莹欲滴的水珠,花色格外光洁鲜妍,最美的动人之处在于含苞待放
之时。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
棠的娇美所吸引不肯轻易动笔。整日陶醉吟咏看不够,羡慕那海棠花丛中栖息的蝴蝶。
15.李清照代表词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海棠与郑谷笔下的海棠有什么不同?(6 分)
答:①《如梦令》中的海棠是诗人想象的海棠。(1 分)作者并未目睹海棠之貌,
但她推测海棠因为一夜的风吹雨打而凋零败落,所以残红狼藉,叶肥花瘦,色彩对比
鲜明。(1 分)这海棠寄寓了诗人惜花伤春的心情以及对青春年华消逝的感慨,流露
出了她内心的苦闷。(1 分)
②郑谷笔下的海棠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海棠。(1 分)诗歌中的海棠在春雨的浸润下,
花色光洁秾丽,鲜妍欲滴,显得娇娆妩媚,使诗人流连忘返,使蝴蝶恋恋不舍。(1
分)这海棠受到诗人的赞美和倾慕,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1 分)
作 品 赏 析
大地春回,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微风过处,洒下一阵阵雨点,海棠新沾上晶莹欲
滴的水珠,尘垢洗尽,花色格外光洁鲜妍。此时此刻,诗人惊讶地发觉,“新著雨”的
海棠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人们知道,海棠未放时呈深红色,开后现淡红色,
它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刚着雨珠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
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前人形容海棠“其花甚丰,
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明王象晋《群芳谱·花谱》),唐人誉之为“花
中神仙”。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
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三联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
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
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了。
末联写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留连忘返。看不足,写不完,甚至对蝴蝶能在
海棠花上偎依抚弄而产生了艳羡之情,简直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表达得淋
漓尽致。
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
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
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
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
拓 展 练 习
1. 下面对诗的内容垤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了赏花的兴奋,诗人目睹丽花,情不自禁饮酒赋诗。
B. 颔联刻画了海棠的娇艳,海棠涌动春的气息,萌动生命活力。
C. 颈联刻画了海棠的风韵,就像美人上妆,就像画家笔下美景。
D. 尾联抒发了诗人的倾慕,流连忘返,竟对蝴蝶顿生艳羡之情。
【C】(没有刻画海棠的风韵,而是通过莫愁的自惭形秽和梁广不肯动笔侧面烘托
了海棠的风韵。)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春风善解人意,特别眷顾海棠,为海棠花“匀”上了一层迷人
的色彩,摄人魂魄。
B.颔联正面描摹:海棠新沾水珠,尘垢涤尽,花色十分光洁鲜艳,盛开的花朵,看
上去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娇媚动人,含情脉脉。
C.这首诗托物抒情:全诗通过对海棠自然美姿的热情歌颂,衣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
的热爱与追求。
D.这首诗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住作。
【B】应是欲开的花苞,而非“盛开的花朵”。
比 较 阅 读 郑谷与刘子翚《海棠》阅读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莫愁:相传是战国时的女子,貌美如仙,爱好歌舞。
梁广:画家,擅画海棠。
海棠
刘子翚
幽姿淑态弄春情,梅借风流柳借轻。
种处静宜临野水,开时长是向清明。
及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诗老无心为题拂,至今惆怅似含情。
注:诗老:指杜甫。传说杜甫母亲的名字叫海棠,因避讳,杜甫一生没有写过咏
海棠的诗歌。题拂:题咏赞美之意。
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首联都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海棠。郑诗把春风拟人化,着意为海棠涂抹
颜色;刘诗把海棠拟人化,以“幽姿淑态”尽情开放,撩拨春情。
B.郑诗颔联从侧面描写海棠的色泽和神韵,鲜红艳丽、娇娆妩媚于一体的表里之
美。从描写角度来看,刘诗颈联从嗅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海棠香与色。
C.刘诗“梅借风流柳借轻”中的“借”“风流”以花拟人,与上句运用的拟人交
互运用,笔法轻松自然,情趣盎然。
D.郑诗不仅诗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而且清婉明白,语言精当,可谓是
咏物诗中的佳作。
【B】“侧面刻画”,弄错描写方式,应是直接描写。
2.分析这郑诗颈联、刘诗的颔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①郑诗表达了对海棠的赞美喜爱之情。美丽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
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侧面烘托海棠美
丽;
②刘诗直接描写海棠生在在偏远僻静的地方,春天来时,又会尽情开放,从不甘
于寂寞,以“临野水”“向清明”不仅表达了诗人赞美海棠,更含蓄地暗示诗人像海
棠一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及对美好事物向往、追求。
海 棠 花 又 名 断 肠 花 、 思 乡 草 , 所 以 它 广 为 人 知 的 一 个 花 语 就 是 游 子 思
乡 。 除 此 之 外 它 还 是 皇 室 的 园 林 花 卉 , 所 以 还 有 美 丽 富 贵 的 花 语 。 此 外 ,
它 还 有 一 个 花 语 是 爱 情 的 苦 涩 ,能 够 表 达 将 要 分 别 的 男 女 之 间 的 不 舍 之 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