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历史3月普通高考测试(一)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历史3月普通高考测试(一)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647405

大小:79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湛江市 2021 年普通高考测试(一) 历 史 本试卷共 6 页,22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 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铅笔或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德政思想一直贯穿于整个西周时期,其内容主要是歌颂先祖与周王的宏伟德业和美好德行, 宣称其“德”为上帝所赐予,后人要以先祖与周王之德为楷模。据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A.竭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注重构建伦理政治 C.已摈弃天命的神秘权威 D.积极践行民本理念 2.据考古发现,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龄、妻子、兄弟、 姊妹以及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和价值都登记在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强化对民力的控制 C.根除王国势力威胁 D.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3.十六国后期,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吸取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重用汉人,尤其重视儒学。这主要是因为儒学 A.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B.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C.有利于维护君权和巩固统治 D.是不可撼动的文化主流 4.唐政府要求各地方官员辖区内不能有田畴荒芜,同时规定拥有土地的农户也不得撂荒,否 则就要治罪。这些举措 A.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B.调动了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旨在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5.清朝前期,政府颁布的治边法律有《蒙古律例》《回疆则例》《新疆条例》《西藏通制》《西 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理藩院则例》等。清政府颁布这些法律 A.意图强化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B.说明其民族平等意识增强 C.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分而治之 D.导致边疆管理的体制固化 6.鸦片战争后,“像允许建立租界、让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组织中外联防局等极为重要 的决定,最初都是由地方(大员)做出的”,只是在成为既定事实后,才呈递核准。由此可知 当时清延 A.积极推动地方政治革新 B.从人治走向法治 C.近化主权外交意识缺乏 D.对地方管理失控 7.表 1 所示为 1907~ 1910 年国人创办纺纱企业(部分)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纺纱企业的创办 表 1 A.促进了近代民族纺纱工业兴起 B.说明传统纺织业逐步完成了近代化转型 C.推动了上海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D.利于扩大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社会基础 8.1934 年年初,中共临时中央召开第六届五中全会,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将实现一省或数 省的苏维埃革命首先胜利,并奠定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胜利的强固基础”。这一认识 A.导致中国革命严重受挫 B.否定了“工农武装割据” C.指导了红军的战略转移 D.符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 9.“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领域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革新能手和先进工作者;广大农 民努力增加生产,跖跃交售粮棉;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纷纷响应党和 国家的号召,亦赴工业建设第一线。由此可知,“一五”计划 A.激发了民众的建设热情 B.照搬了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 C.使工农业生产增长迅速 D.依靠群众智慧进行技术创新 10.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新潮、时髦为形象标签的“广货”迅速风靡全国,众多国人第一次 享用的国产方便面、夹心饼干、易拉罐饮料,第一次穿上的国产牛仔服、健美裤、蝙蝠衫, 都是来自南粤。这说明当时 A.广东国企改革率先垂范 B.广东最早试行市场经济体制 C.城镇个体经济发展迅猛 D.改革开放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1.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认为法律的来源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 来自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A.对人的理性持怀疑态度 B.主张应谨慎对侍改革变法 C.倾力研究社会自然科学 D.首倡法治优于人治的理念 12.17 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应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 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照奴贸易和英荷殖争霸的兴起 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 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13.表 2 所示为 19 世纪部分年份英国报纸销售量增长情况。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使人们关注社会时政 B.工业革命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C.工业化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 D.科技进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 14.1921 年 5 月,苏俄政府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政府允许 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不久,国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 易。由此可见,当时苏俄 A.工农业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 B.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C.对战时体制做出了适时的调整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15.美国学者托德·吉特林认为:20 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社会是“一支拔河队伍,很大程度上依 靠对手的反向力而团结在一起”。 该观点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 A.深受冷战局势影响 B.意识形态对立严重 C.多元文化融合为一 D.信仰危机日益显现 16.据统计,截至 2017 年,亚、非、欧、美各大洲都已组成数十个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区 域经济或跨区域经济集团,如东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东南非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 欧亚合作组织等。这反映出 A.各国都倾力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B.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地区的盛行 C.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依赖性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不断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7~19 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0~22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0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2016 年 5 月 21 日,广东省博物馆邀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姚崇新教授进行了主题名为《陆 道还是海道?——佛教初传中国路径问题再探讨》的讲座。他指出,据文献显示,几乎所有早 期入华的佛教信徒都沿陆上丝绸之路自西北而来集中在洛阳,而非海道说者所认为的江淮地 区,且佛教在西域的传播虽晚于内地,却仍较南海地区为早;此外,虽然广州和交州为佛教 自海上登陆的首选地点,但于文献所见最早传入的时间也仅在东汉年间,因此,海道说并不 可取。为支持陆道说,姚崇新教授还将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早期佛像造型进行了对比,得 出的结论是南北方的佛教造型风格都受到了中亚犍陀罗造型艺术的影响,且南方佛教艺术来 源于中原北方的可能性更大。之后,姚教授通过对于敦煌悬泉东汉浮屠简的分析,进一步充 实了陆道说的证据。 ——摘编自《姚崇新:陆道还是海道?——佛教初传中国路径问题再探讨》 材料二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 2000 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 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 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 ——摘编自《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姚教授对佛教传入中国路径的看法及其具体史料依据,若要进一步论 证佛教传入中国的路径,还可以收集那些材料?(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4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14 分) 材料 1937 年 9 月 6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告成立,《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汉奸、经 法庭判决被剥夺公民权的人和精神病患者以外,“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 年满 16 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陕甘宁 边区政府成立了民主集中制下的参议会制度,行使各项监督选举权利。1940 年 3 月,毛泽东 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对抗日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政权的性 质作了重申,并提出了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在中共中央提出“三三制”政 权以后,扁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是历史期。边区还进行了大刀阔 斧的法制建设。据统计,中共中央、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曾先后制定、颁布了五六十种、 1000 多件法律法规。 ——摘编自刘路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学所学知识,简析陕由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6 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四 茶叶、鸦片贸易对 19 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 6 章 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一 经济全球化与特殊商品 二 茶叶与鸦片:三角贸易的关键商品 三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 7 章 重新评价 19 世纪全球化中的中国 一 从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看 19 世纪中国的危机 二 外来因素与茶叶、鸦片贸易的消长 三 以“了解之同情”态度理解 19 世纪的中国 第 8 章 余论:19 世纪研究的再检讨 一 由茶叶和鸦片透视 19 世纪中国的实际处境 二 中国是 19 世纪商战和全球化的失败者 三 对传统研究结论的检讨 图 3 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目录(节选)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晶起 (二)选考题:共 12 分。请考生从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 年),中书省臣上奏:“自隋唐以来,专尚辞赋,故士习浮华。臣等 拟罢‘律赋’,省题诗小义,而专立‘德行明经科’以取士。”乃命中书参酌古今,定条制。 元朝科举程序分为乡试、会试、延试。乡试规定从本贯官司于诸色户内推举年及二十五以上, 乡党称其孝弟,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结状保举,以礼敦遣。诸路府或徇私滥举, 并应举而不举者,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体察究治。典试事宜,由中央派大员主持,全国十一 行省共选合格者三百名赴会试。会试在首都举行,计取百名。再经廷试,以定等第。分进士 为左右榜:蒙古人、色目人(元代通称西部各少数民族)为右,汉人、南人为左。凡蒙古人由 科举出身的授从六品,色目人、汉人、南人递降一级,并赐进士恩荣安于翰林院。 ——摘编自沈兼士《中国考试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元代实行科举制度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实行科举制度的影响。(6 分) 21. [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从 1939 年 4 月到 8 月,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英法虽然參加 了军事谈判,但只想利用军事谈判来“威慑”德国,以达到避免战争的目的,而不是想用英 法苏军事同盟来打击德国。英法还企图用军事谈判来牵制苏联,以阻止苏联加入德国阵营。 有鉴于此,苏联转而与德国接触。1939 年 8 月 23 日,两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缔 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 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 得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当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的领土发生变动时,苏德 两国以立陶宛的北部疆界、波兰的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划分势力范围。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九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苏三国军事谈判的各自目的及主国未能缔结互 助条约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影响。(6 分) 22. [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19 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 从创作博士论文开始,普朗克一直关注并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并对此发表诸多论文。大约 从 1894 年起,他开始研究黑体辐射问题,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并在论证过程中提出“能量 子”概念和常数 h,这一概念和常量成为此后微观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极为重要的普适常 量。由于这一发现,普朗克获得了 1918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自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普朗 克成了德国科学界的中心人物。1918 年,普朗克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37 年, 他担任威廉皇帝协会会长。在那个时期,柏林、哥廷根、幕尼黑、莱比锡等大学成为世界科 学的中心,同普朗克等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他以一个科学家对科 学、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纳粹分子展开了为捍卫科学尊严的斗争。1947 年 10 月 4 日,普朗克 在哥廷根逝世。 ——摘编自《物理学家:普朗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普朗克的科学贡献。(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普朗克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6 分) 湛江市 2021 年普通高考测试(一) 历史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歌颂先祖与周 王的德政思想贯穿于西周时期,后人要以先祖和周王之德为楷模,这体现了西周统治者借重 伦理政治以稳固统治,故选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封建等级秩序”,故排除 A 项;先祖和周王 的德由“上帝”赐予,体现了天命的权威,故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德政思想,没有体现 民本理念,故排除 D 项。 2.B【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户籍管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汉代户籍统计具体准确,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征发赋役和控 制百姓,故选 B 项;加强户籍管理并不等同于抑商,故排除 A 项;材料中的户籍管理并非仅 针对诸侯王国与豪强地主势力,故排除 C、D 两项。 3.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当时各少数民族政权都尤其重视儒学,是因为汉代以来的儒学 强调君主专制和大一统,有利于维护其专制统治,故选 C 项;A 项表述不是各少数民族统治者 重用儒学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A 项;少数民族的改革推动并加速了其封建化,而不仅仅是因 为儒学,故排除 B 项;当时佛教和道教盛行,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故排除 D 项。 4.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经济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官员和农户均不能使土地荒芜,否则就要治罪,这是用强制手段确保土 地的有效利用,旨在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故选 D 项;材料反映了唐朝政府重视农业, 这并不一定会阻碍工商业的发展,故排除 A 项;政府禁止土地荒芜不一定能起到调动农民生 产积极性的作用,故排除 B 项;政府禁止土地撂荒的目的是保护农业生产,并不能有效抑制 土地兼并,故排除 C 项。 5.A【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的边疆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清政府 重视边疆地区的统治立法,并将其纳人法制管理的轨道,表明其通过边疆管理的法制化,强 化大一统局面的意图,故选 A 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平等意识、分而治之,故排除 B、C 两项; 清政府重视边疆各民族的统治立法,尽量将其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不能表明其边疆管理的 固化,故排除 D 项。 6.C【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外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一些重大外交事 项由地方擅自做出决定,在成为既定事实后,才呈递给省和中央最终核准,可见当时中央政 府缺乏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近代外交意识,故选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晚清对外政策的调整, 并非地方政治革新,故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的法治内容,故排除 B 项;地方擅自 做出外交上的决定,并不意味着清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失控,故排除 D 项。 7.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清末,各种民间力量参与创办近代纺纱企业,民族资产阶 级力量增强,有利于护大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社会基础,故选 D 项;近代中国民族纺纱工业 兴起于 19 世纪六乇十年代,故排除 A 项;20 世纪初,我国农村传统手工纺织业依然大量存在, 故排除 B 项;鸦片战争后,上海就逐步成为我国近代工商业的中心,故排除 C 项。 8.A【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的中共临时中央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将奠定革命在全国胜利的 基础,这一认识没有顾及国情,对革命形势估计过于乐观,这是“左”倾错误的表现,导致 革命重大挫折和损失,故选 A 项,排除 C 项;材料没有涉及否定“工农武装割据”的信息敌 拥除 B 项;这种盲目乐观的认识不符合国内外形势,故排除 D 项。 9.A【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 现象的能力。工业劳动模范、农民踊跃交售粮棉、科技人员和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工业建 设第一线, 这体现了“一五”计划激发了民众的建设热情,故选 A 项;“一五”计划期间, 我国工业建设借鉴了苏联建设经验,但不是照搬,故排除 B 项;材料主旨并非工农业生产增 长迅速与技术革新,故排除 C.D 两项。 10.D【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 史现象的能力。新潮、时髦为形象标签的“广货”迅速风靡全国,使人们第一-次吃上国产方 便面、夹心饼干等,可见改革开放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故选 D 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 A、 B.C 三项表述,故排除 A、B、C 三项。 11.A【解析】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亚里 士多德否定人治,他认为法律的来源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历史和传统中 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表明他对人的理性持怀疑态度,故选 A 项;材料没有体现亚里 士多德对待改革和变法的态度,故排除 B 项;C、D 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C、D 两 项。 12.D【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17 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葡萄牙、荷兰和 英国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的竞争,可用于探究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故选 D 项;材料 没有体现“价格革命”“黑奴贸易”“东方没落”相关的有效信息,故排除 A、B、C 三项。 13. B 【解析】本 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推动了报 纸等新闻业的发展,19 世纪,英国报纸销售量的增长,反映出报纸对民众生活的重要性,故 选 B 项;A、C 两项把报纸的功能狭义化地解读为传播时政和娱乐,故排除 A、C 两项;读报并 不一定能提高人文素养,故排除 D 项。 14.C【解析】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直接产品交换到允许自由贸易,体现了苏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 市场活跃经济,对战时政策进行适时的调整,故选 C 项;1921 年 5 月,苏俄新经济政策刚刚 实行,故排除 A 项;苏俄新经济政策中仍然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是利用商品经济来活 跃经济,故排除 B.D 两项。 15.A【解析】本题考查冷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 象的能力。据材料中的“很大程度上依靠对手的反向力而团结在-起"并结合 20 世纪下半叶的 形势可知,美国社会的凝聚力主要受到来自美苏冷战对抗的影响,故选 A 项;“意识形态对立 严重”与该观点主旨不符,故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与融合,故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D 项。 16.D【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跨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体现了经济区 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故选 D 项,A 项表述中“各国”的说法太绝对,故排 除 A 项;B、C 两项错把区域经济合作解读为区域贸易保护主义、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依赖性 强,故排除 B、C 两项。 17. (1)看法:佛教通过陆道传入中国。(2 分) 史料依据:早期入华的佛教信徒都集中在北方;佛教在北方的传播比南方早;南北的佛 教造型风格同源,且南方佛教艺术很可能来源于中原北方;敦煌悬泉东汉浮屠简的记载。(6 分,答出三点即可) 材料:中外文书档案;个人著述与书信;早期寺庙遗迹、碑刻等实物资料。(2 分,答出 两点即可) (2)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文学和艺术发展提供新题材和灵感;影响中国传统 主流思想和文化;影响中国伦理观念;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4 分,答出两点即可)回~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佛教传入中国情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看法”,紧 扣材料信息,不难找到其认可陆道说;第二小问“史料依据”,据材料中的“据文献显示”“将 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早期佛像造型进行了对比”“通过对于敦煌悬泉东汉浮屠简的分析”等 信息可得出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等相关具体证据;第三小问“收集哪些材料”,可结合所学知 识,从档案著述,书信、报刊等角度作答。第(2)问“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 佛教对中国的文化、文艺、伦理、思想及对中外之间关系等方面概括作答。 18.(1)措施:推行普选制;成立参议会制度;按照“三三制”原则组建民主政权;进行 法制建设。(8 分) (2)重大意义:调动边区人民群众抗日的积极性,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 了边区的经济发展,巩固了边区的民主政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 定了基础;为当时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 了借鉴。(6 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 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措施”,据材料“除汉奸、经法庭判决被剥 夺公民权和精神病患者以外,“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 16 岁的, 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得出推行普选制;据 材料“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民主集中制下的参议会制度,行使各项监督选举权利”可得出 成立参议会制度;据材料提出了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采 5 制’原则”可得出建立“三三制” 民主政权;据材料“边区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法制建设。据统计,中共中央、边区参议会和 边区政府曾先后制定颁布了五六十种、1000 多件法律法规”可得出进行法制建设。第(2)问“重 大意义”,要紧扣上一问中的各项措施和所学知识,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边区政权建设抗日战 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等角度作答。 19.示例: 信息:19 世纪晚期:英国立顿茶叶公司和日本茶叶公司注意通过广告宣传以开拓国际市 场;同一时期,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量明显减少,而印度则在增加,并超过中国。(2 分) 论题:19 世纪,世界市场的发展促使茶叶出口竞争激烈。(2 分) 阐述:中国是茶叶的古老产地,在茶叶出口中长期占优势地位。19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 的开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日本和英国茶叶公司与中国争夺市场, 印度等地也成为茶叶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国,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使中国最终丧失了对英国茶 叶出口的优势地位。(8 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评卷标准答案) [评分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晚期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国际茶叶贸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 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 先,要明确答题任务,“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阐述”; 其次,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如从图 1 和图 2 中可以提取信息“19 世纪晚期,英国立顿 茶叶公司和日本茶叶公司注意通过广告对外开拓市场”,从图 4 中可以提取信息“中国对英国 茶叶出口明显减少,而印度则在增加,并超过中国”等;再次,依据自己所提取的信息,拟 定论题,如“19 世纪,世界市场的发展促使茶叶出口竞争激烈”;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对所 拟论题进行阐述。 特别注意,严格落实题目中的“要求”,做到规范答题。 20.(1)特点:结合实际:批判继承前朝制度;将基层推举和考试选拔相结合;加强对主事官 员的监察纠举;考试程序规范:带有民族歧视色彩。(6 分,答出三点即可) (2)影响: 积极方面:扩大了元朝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元朝官员的文化素养;推动了儒 学的传播;促进了民族交融;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元朝的统治。(4 分,答出两点即可)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