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陕西省榆林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647406

大小:916.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前 榆林市 2021 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试题(卷)和答题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逸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上。 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中晚期的大量“册命金文”显示,周王对官员的册命通常伴有土地贫赐,且赏赐力度不 断增加,但这样的贫赐并不以官员效力王室的时间长短或工作分量的大小为转移。据此可知 当时 A.分封仍以宗法制为原则 B.汉字开始成为成熟文字 C.周王统治依靠官僚政治 D.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25.下列是创作于 7 世纪的“武则天泛龙 舟”与“唐高宗猎豹”的线描图,位于今乌 兹别克斯坦的撤马尔罕大使厅北墙壁上。 据此推知 A.古代中国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发展 B.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于文化交流 C.艺术创作受宗教政治因素的影响 D.唐朝君主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 26.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 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 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B.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C.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D.在商品贸易中已经使用纸币 27.明清时期,以城隍、关帝、碧霞元君、妈祖为代表的民间信仰广泛流传,甚至还得到了 官方的认可,民间信仰中行业神崇拜发展最为兴旺。这反映了当时 A.民众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B.中央集权统治面临危机 C.政府与民众信仰一体化 D.男尊女卑观念有所减轻 28.下表是洋务企业部分决策者的职衔背景,据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据中国史学会主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利·洋务运动》整理) A.政府官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B.洋务企业摆脱了列强经济控制 C.洋务企业缺乏近代化管理经验 D.官督商办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 29.20 世纪 20 年代末,中共早期领导人面对“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的客观现实。提出 了将“农民军”改造为无产阶级军队的主张,并通过组织和思想改造的方式推进。这一举措 A.奠定了国民革命运动的群众基础 B.有利于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强调了中共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 30.1951 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在党的各个支部 设立宣传员,在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设立报告员,并建立一整套培训动员、激励考核机制。这 一做法 A.强化了对社会舆论的控制 B.提高了共产党的政治地位 C.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D.有利于促进民众对政权的认同 31.1964 年 8 月,国务院强调户口迁移要贯彻落实以下精神: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 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要严加限制。1984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通知规定,农民可以 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这一变化反映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B.政府政策调整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已完成 32.古希腊人常在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以展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优胜者将获 得橄榄枝花冠并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 这表明 A.公共活动能够凝聚城邦力量 B.成年男性公民是民主的基石 C.英雄人物塑造源于竞技比赛 D.竞技精神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33.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不够理想,导生制学校是初等教育学校主要形式。个教 师在导生的帮助下教数百名学生,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以此解决教师缺乏和经费不足的 困难。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表明了 A.自由主义制约了政府对教育投资 B.工业革命下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 C.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不高 D.教育普及满足了机械化生产需要 34.据统计,1924-1928 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 5%,在小工业中达到 75%; 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 70%,制鞋工业为 70%,食品加工业为 34%,皮革工业为 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改变国家经济运行模式 B.迟滞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C.改善民生日常消费质量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建设 35.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布拉克等人将客观的物象加以破坏和肢解,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各种 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组合,甚至发展到把同一物体的几个不同方面组合在同一画面上, 借以表达作者的意趣和情志。与这一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世界主义”思想源于公元前 3 世纪初的古希腊,其关注的是人本身的生存和道德问 题,它以普遍主义人性假设为基础描述跨越国界的、对人类的博爱,解决的是“如何对待异乡 人”的伦理问题。至 19 世纪,世界主义思想逐渐盛行于欧洲。康德以世界主义法为基础,认为 “世界公民” 具有参与世界交往的权利,世界主义是超国家主义的,这里的公民身份不再只 是代表一种国民属性,而是世界主义共同体中的公民。 材料二“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是儒家世界主义思想的经典表述,也是粱启超天下思想的 追求。他指出,所谓“天下”即人类全体,这是世界主义的真正本质。他重新从西方文明和中国 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沿着信家大同世界的主张,寻求世界主义思想的根据。在对“世界主义” 的认识变化中,他再次闹释了“国家”概念,并在“国家”中观照“世界”,破除了根深蒂固的传统 中国为“天下”的传统世界现。 材料三 当今中国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新兴大国,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2011 年中国 政府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命运共同 体”是当今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坚持的原则,也是中国奉行的世界主义主张。 ——以上均摘编自王金良《大同、国家与天下-梁启超的世界主义思想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特点,简析 19 世纪世界主义思想 在欧洲盛行的原因。(12 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天下思想与当今我国提出的世界主义主张的 异同。(9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我国奉行世界主义主张所面临的挑战。(4 分) 4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诚然可 以说只有退化并无进化,但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 比一日扩大。自觉,觉些甚么呢?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有, 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秋态之中,朦朦胧胧的,到近五十年——实则是近三十年——却很 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据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 年) 请就材料中的观点发表见解并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在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 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明治的领导者们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增进一般民众的知识;要振兴近代工业, 就要有推进这一事业的人。而且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他们在全国 范围兴办学校,普及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面貌。政府连支付设立小学的补助金的余力 都没有,但却不惜一切努力来提高就学率。于是国民教育迅速普及,到了明治末年就学率已 超过百分之九十五。日本国民在“文明开化”的名义之下,积极主动吸收西方的法律、科学、艺 术和宗教等有关文化知识,努力工作,积极储蓄。在领导者决定开放门户、汲取西方文明之 后,一般国民对此采取了欣然接受的态度,唯有这种精神才是日本人的传统性格。 ——摘编自吉田茂(日)著(激荡的百年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治政府对教育近代化的认识。(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能够实现教育近代化的原因以及教育近代化对日本社 会的影响。(10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一战结束后,国内反战情绪蔓延,为了避免重蹈世界大战的覆辙,美国出台了一系列 包括中立条款的法案。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在国内经济危机和动荡国际局势的双重压力下, 身为国际主义者的总统罗斯福推出著名的新政。新政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方面, 由于传统的孤立主义势力仍不可小觑,涉及对国际事务的态度问题,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一系 列中立法案,这些法案可以说是政治妥协的产物。直至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这些法 案才被正式废除。法震对国际事务奉行不干涉原则,在中立法案的出台和不断修改的过程之 中,总统罗斯福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罗斯福通过援引中立法案使得 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基于此,二战伊始美国采取了不插手的态度,让北美大 陆远离战大的同时,也赢得了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机遇。 ——据尚锴《美国中立法案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7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樊锦诗(1938 年至今),国家荣誉称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获得者。1963 年 7 月从北 大历史系毕业后,她毅然放奔在大都市的工作机会选择了敦煌。40 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 窟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 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她坚 持改革创新,带领团队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尝试文物教字化,最终形成能够“永 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宝贵资源。樊锦诗还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 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连保护准 则)等请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石腐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做 出突出贡献。 开创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由她具体主持编 写的 26 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成为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樊锦诗的奉缺获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摘编自《教煌守望者-樊锦诗》等 (1)根据材料,概述樊锦诗为敦煌文物保护做出的贡献。(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樊锦诗成为“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的条件。(6 分) 答案 24-25 DB 26-30CACBD 31-35BAACD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