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
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秦国政策的调整
A.表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D.改变了对外战争性质
25.《后汉书·荀爽传》中提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这表明汉朝
A.治国注重孝道 B.孝廉是选官的唯一标准
C.儒学垄断教育 D.人伦成为统治思想核心
26.据元代黄文仲《大都赋》记载:“乃辟东渠(通惠河)……自汴以北者挽河而输,自淮
以南者帆海而进,国不知匮,民不知困,遂使天下之旅,重可轻而远可近。”该材料可
以佐证当时
A.海外贸易发达 B.交通工具进步 C.国内市场统一 D.漕运经济繁荣
27.康熙时期,中国官员樊守义随传教士出使罗马,著有《身见录》,记载了欧洲政治、建
筑、风俗等;乾隆年间,商人谢清高游欧后所著的《海录》,介绍了西方的风土人情。由此推
知康乾时期
A.闭关锁国阻碍对外交往 B.西学东渐利于开阔视野
C.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D.师夷长技思想逐渐兴起
28.曾国藩主张“诚信外交”。他认为,中国办理对外事务要“依约而行,接之以信,驭之
以诚,断之以理”,那么中外交涉就“不至大有龃龉。”该主张
A.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足 B.推动中外平等关系的建立
C.使诚信外交观念成为共识 D.标志条约外交理论的形成
29.1898 年 5 月,朝廷颁发谕旨,指出“近来各省商务未见畅兴,皆由官商不能联络……当
此整顿商务之际,此种情弊亟宜认真厘剔。著各直省将军督抚严饬各地方官,务须体察
情形,尽心保护。”这反映出
A.实业救国思潮风起云涌 B.戊戌变法扩展到经济领域
C.朝廷无力控制地方势力 D.清朝工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30.1942 年,毛泽东在《论合作社》中阐述了开展农业劳动互助合作的重要意义。到 1944 年,
陕甘宁边区除劳动互助组织外,共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75 个,消费合作社 3699 个,信
用合作社 86 个,医药合作社 51 个。这些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改变了边区土地所有制
C.适应了敌后战场抗战需要 D.促进了毛泽东思想成熟
31.图 1 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深圳特区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B.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模式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开始形成证券交易市场
32.雅典公民对于政治事件的表决常常在政治领袖演说之后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政治领袖
总是试图运用演说术说服民众接受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提议。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
点是
A.少数人的民主 B.城邦至上 C.多数人的暴政 D.主权在民
33.1517 年,马丁·路德在给好友的信中写到:“我正在阅读伊拉斯谟的作品,对其揭露和
攻击僧侣和教士的无知感到高兴,但担心这不能增进基督和上帝的恩典,他太注重人事
胜于神圣事物。”马丁·路德旨在
A.批判个人私欲泛滥 B.抨击教会统治腐败
C.强化教徒信仰权威 D.推动理性主义发展
34.1922 年,列宁曾言:“做生意吧,发财吧!我们允许你这样做,但是我们将加倍严格地
要求你做老实人,呈送真实准确的报表,要认真对待我们共产主义法律的条文,不得有
一丝一毫违背我们的法律。”这表明当时苏俄
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经济体制日趋僵化
C.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监管 D.统治危机不断加剧
35.据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2008 年 11 月至 2016 年 10
月,二十国集团成员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总计达到创纪录的 5560 项。该现象说明当
今世界
A.经济一体化发展受挫 B.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主流
C.区域集团化前景堪忧 D.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西周官学教育的内容合称为“六艺”。其中“乐”、“射”和“御”作为贵族的体育课,
带有明显的军事和教化目的。春秋以后,各国为增强战斗力,不仅鼓励广大庶民参与兵
役,而且加强了对士兵的军事训练。如魏国吴起常用负重跑、跳来锻炼士兵体能,将“魏
武卒”打造成了精锐之师。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民间体育活动逐渐兴起,如齐国的蹴
鞠、杂耍等。此外,养生体育也得到发展,形成“养神”和“养形”两大派别。
——摘编自李世华《中国古代体育简史》等
材料二
军国民体育始于清末洋务运动,其内容是效仿德日的军国教育,在新式军队和近代
学堂中推行西方“兵式体操”,同时倡导尚武精神,渐而推广至普通民众,以达强国保种
之目的。甲午战争后,军国民体育得到维新派的大力提倡,在梁启超等人“改造文弱之
风,铸英武之体魄”的呼吁下,国人逐渐认识到体育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要。1906 年
学部尚书荣庆将军国民体育引向深入,使“兵式体操”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进一步推展。
——摘编自律海涛《中国近代军国民体育思想研究》等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施健康
中国战略……重视体育,不仅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曹卫东《新时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研究》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体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12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军国民体育的积极作用。(8 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中国体育的价值追求。(5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图 2 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关系示意图
—— 摘编自冯继承《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
依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围绕“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自拟论题,
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20 世纪 70 年代末,党中央开始推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明确了挑选和任免干部必须
采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再交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办法。1982 年党的十二大将干
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写进了党章。在培训方式上,除建立正规化的
党校教育体系外,党中央还注重干部在实践岗位上的锻炼和培养。同时,领导干部终身
制也逐步废除,由任期制和集体交接班制取代。1987 年十三大在干部人事制度上提出了
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构想,掀起了干部制度改革的高潮。随着改革的推进,一大批中青年
干部走上各级行政领导岗位,其中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及妇女干部的比例大大增加,
他们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易振龙《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
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特点。(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意义。(7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表 1 核武器发展及限制核武器协定的签订
时间 事 件
1945 年 美国原子弹试爆成功
1949 年 苏联成功爆炸原子弹
1952 年 美国试爆了氢弹;英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3 年 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1955 年 英国爆炸了氢弹
1962 年 苏联在古巴秘密设置导弹基地;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
1963 年 《控制核武器协定》签订
1964 年 中国爆炸了原子弹
1967 年 《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拉美无核区协定》签订;中国氢弹爆炸
1968 年 苏联发射了反弹道导弹;法国爆炸氢弹;《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签订
1971 年 《海底禁止核武器协定》、《禁止使用生物武器》签订
1972 年 美国发射了反弹道导弹;《西方—苏联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签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0 世纪 60~70 年代限制核武器扩散协定签订的原因。(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60~70 年代限制核武器扩散协定签订的影响。(7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少时好读书,师从学者李之
才,习得“物理性命之学”。其思想对朱熹理气论的形成以及陆王心学的发展都起到重要
作用。邵雍自号“安乐先生”,几度被举,皆称疾不赴。他“德气粹然”,待人“贵贱少
长一接以诚”,司马光、二程等名人皆乐以与之交游、论学,连童叟、衙役也皆称之为“我
家先生”。熙宁十年,邵雍卒,宋哲宗赐谥康节。
邵雍的诗歌总集《击壤集》,涉及政治、哲学、历史等方面。其诗不受韵律、句式所
限,往往与其德性理趣、礼乐教化等思想结合,在当时即被争相学习、模仿。南宋以后,
《击壤集》独特的诗风和蕴含的人生体验,成为东北亚各国儒生士子修业进德的一种价
值寄托和人生信念。
——摘编自唐明邦《邵雍评传》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邵雍在当时受尊重的原因。(7 分)
(2)依据材料,概括邵雍“击壤体”诗的影响。(8 分)
2021 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参考答案
41.(1)特点:以军事体育为主;体育逐渐大众化;体育类型多样(6 分)
原因:争霸战争的频繁;贵族政治的衰落;传统医学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的
兴起。(任答三点 6 分)
(2)积极作用:推动军事近代化;促进民族意识觉醒;冲击“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
有利于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8 分)
(3)价值追求:个体的身心发展;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民族复兴。(5 分)
42.示例:论题:大国之间的力量变化改变了国际体系。
阐述:国际力量对比是国际体系的基础,其变化是改变国际秩序的最活跃的因素。
国际体系往往是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决定和予以重大影响的,新兴大国则需要通过
建立新的国际机制或改革已有的国际机制,来加强和巩固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19 世纪初 60 年代起,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德国、意大利完成统一,经济实力大增,俄国通过改革增强了自身力量,资本主义国家
间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战争夺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
市场,老牌殖民国家企图借助战争打败自己的竞争者,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
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衰弱美国兴起,多个帝国被推翻,按照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新的
国际秩序不可避免,在激烈的斗争与妥协中,最终构建了一个多极的均势体系即“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但伴随德日的崛起,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激化,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总之,国际体系的变更主要源于国家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国际体系建立与改变的过
程,就是大国追求权力、权利和利益的过程。
等次 论述
第一等(9-12 分) 论题准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第二等(5-8 分) 论题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逻辑清晰,表述清楚。
第三等(0-4 分) 论题不明确;史实不准确;逻辑混乱,表述不清。
45.(1)特点:选拔方式强调民主;选拔标准符合时代要求;培养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
干部来源多样;改革逐渐制度化、规范化。(8 分)
(2)意义:提升了干部素质和能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民
主;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7 分)
46.(1)原因:远程导弹技术的发展;古巴导弹危机的警示;美苏核军备竞赛激烈;核扩散、
核污染严重。(8 分)
(2)影响:奠定了限制核武器扩散体制的框架;客观上限制了激烈的核军备竞赛;缓和
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难以真正遏制核武器扩散。(7 分)
47.(1)原因:勤奋、求真的学习精神;理学和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安乐”修身、淡泊名利
的人生态度;道德品行高尚。(7 分)
(2)影响:影响了后世诗风;理学思想的发展;利于发挥理学的教化功能;推动儒学在海
外的传播。(8 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A D B A D C B D C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