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一模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一模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647431

大小:303.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江南十校”一模联考 文科综合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诗经·小雅》中的宴飨诗以君臣欢宴、亲友聚会为主要内容,多描写主人的慈惠、宴饮的 礼节、酒肴的丰盛以及宾客对于主人盛情款待的感激和赞颂。这主要体现了 A.好礼从善的价值取向 B.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C.宗室内部的礼乐仪式 D.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25.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 106 年)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各设刺史一人,每年八月“省察治 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该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地方豪强势力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有效监察地方官员 D.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26.图 7 为元代王祯《农书》所绘的高转筒车,它藉助湍急的河 水冲动,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适用于水低岸高的山 地、丘陵地区。高转筒车的出现 A.源于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理论创新 B.表明农业生产需求促进农具改进 C.代表古代农业灌溉技术最高水平 D.有利于古代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27.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说:“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游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 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 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反映了郑板桥的艺术创作 A.承袭了格物致知的观念 B.形式主义地重复自然物 C.迥异于传统文人画特征 D.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28. 表 1 1885-1894 年新生行业中商办企业表(资本单位:两) ——资料来源: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 2 卷等 根据表 1 内容可知 A.商办企业创办适应了民生需求 B.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近代民族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D.企业地区分布趋于均衡 29.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即主张“剪发易服改元”,后又于 1912 年 2 月 4 日在《复中华国 货维持会函》中承认易服过急,同意“常服听民自便”。这一态度变化 A.表明其思想已趋于保守 B.缘于国货运动的冲击 C.旨在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D.由于旧习俗根深蒂固 30.1937 年 8 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提出:“要使大家了解抗战是一个持久的战争,中共应 起决定的作用。只有中共在抗战中取得领导权时,抗战胜利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使抗战胜利 后完成民主共和国的任务”。由此可知中共 A.认识到抗战已进人相持阶段 B.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放眼未来更长远的革命目标 D.全面掌握了抗日战争领导权 31.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休闲文学开始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以写休 闲并供读者休闲、娱乐为旨趣,题材涉及山水、艺趣和美食等方面。休闲文学的盛行反映了 A.文学已独立于政治之外 B.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广泛 C.精神享受成为主要追求 D.西方生活方式占据主流 32.雅典人在成为全权公民时均要行宣暂礼,誓词中有这样的话:“我将理性地服从现有的政 府和已设立的法律,如果有人企图破坏法律或不服从法律,我决不容许,而必独自或与众斗 争此人。”由此可知 A.雅典民主政治受法制的制约 B.服从法律是成为公民的前提 C.雅典法律仅适用于全权公民 D.理性主义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33.1832 年 10 月 25 日,英国《贫民卫报》载文:“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 是为了改造贵族制,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 位。”该文认为英国此次改革 A.结果体现了决策者的意图 B.客观上不利于共和制发展 C.基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D.目的是为了巩固贵族统治 34.对于 1927 年底出现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是由于富农的破坏,进而提出农业集体化 理论,以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布哈林则认为其根源在于国家政策失当, 主张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保持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双方分歧的本质在于 A.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B.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不同 C.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差异 D.新经济政策是否应该延续 35.关于冷战的起源问题,有意识形态说、国家利益说、文化差异说、个人因素说等,至今尚 未达成共识。学者沈志华依据解密的多国档案,认为美、苏经济体系的对立,使两国开始“分 庭抗礼”。据此可知 A.解密档案有助于历史研究深入 B.后期研究成果比传统观点可信 C.学派迭出不利于探索历史真相 D.冷战系美、苏经济体系的对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共 160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美国初始的边疆政策主要指陆地边疆的拓展和治理。通过西进运动拓展西部陆地疆域, 并吸引大量商业资本进入西部,实施赠地及拨款政策,快速发展西部交通。在处理族际关系 方面,采取具有一定野蛮性的“熔炉”政策,即让到美国西部边疆拓荒的移民在此被同化、融合 成一体,产生一个新的文化形态。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以及美国的飞速发展,其边疆观念发 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包含陆地边疆、海洋边疆、高边疆、信息边疆等在内的全方位、 立体化、软硬结合的边疆观念体系。 ——摘编自李朝辉《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大力支援边 疆建设和发展,使其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扭转,开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国政府对少 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局限于某种文化类型,而是关涉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少数民族的构成及其地理分布具有特殊性,中国政府往往使用“边疆民族地区”概念,甚至 采用“民族地区”指代“边疆地区”。随着国家由建设时期向发展时期转变,内外情势发生了重大 变化,中国的边疆观念在适时调整,并在海洋边疆、高边疆、信息边疆等领域进行积极的实 践探索。 ——摘编自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治理西部边疆的措施并加以评价。(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我国边疆治理举措的特点,并分析我国民族问 题的特殊性。(9 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边疆治理问题的认识。(6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 12 世 纪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 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 果子、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示。 ——摘编自毛宁《梦回繁华》 阅读材料,选取任意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 论结合,逻辑清晰。)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16-17 世纪,英国鼠疫频发,给都铎王朝带来了巨大压力。传统的以教会为主的应对机制 难以为继,王国政府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责任。1518 年 1 月,枢密院发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 官方的防疫文告。1578 年,政府颁布法令,通过控制疫区人口的流动来阻止鼠疫的传播。从 1603 年底开始,政府将为瘟疫征收的特别税改为普通税,所有居民都必须缴纳。除了家庭隔 离之外,政府还下令建立隔离医院。政府和医疗界印发很多预防手册,指导人们如何做好预 防工作。英国逐步建立的各项防疫制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但已经使近代意义 上的公共卫生体系初见雏形。通过这一时期公共卫生实践的推进,英国改变了此前在西欧国 家中卫生落后的窘况,并成为西欧国家效仿的榜样。 ——摘编自邹翔《16-17 世纪英国鼠疫与近代公共卫生体系的雏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应对鼠疫的措施及其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 16-17 世纪英国对鼠疫的应对机制。(6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 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但分赃不均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矛盾重重,美国愤然拒绝批 准《凡尔赛和约》,苏联独处于体系之外,本应维护这一体系的英法两国却没有发挥应有的 作用。加之 1929 年-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十月革命后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仅仅维持了 20 年的相对 和平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虽然迅速解体,却为后来雅尔塔体系建立及 维持较长时期和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摘编自万楚蛟、高英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 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迅速解体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7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长孙平,河南洛阳人,史称其聪明好学,得到隋文帝赏识和重用。他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 早,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认真总结了民间已有的互助自救形式,于开皇五年“奏令民间每秋 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中央政府采取强有力措 施,将民间自发兴起的义仓推广至全国。经过多年经营,隋代各地义仓无不充盈。这对于自 耕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生产应对干旱、蝗灾、水涝、地震、瘟疫及社会动乱,发挥了不可低 估的作用。义仓丰富了我国仓廪制度的内容,影响深远,清代乃至民国时期仍然存在。 ——摘编自魏明孔《从义仓设置看隋代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长孙平奏请的义仓得以推广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义仓制度的意义。(7 分) 2021 届“江南十校”一模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共 48 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C B D A B C B A D C A 24. 答案 A 【解析】本题通过宴飨诗考查周的礼乐文化。宴飨诗又称为燕飨诗,主要存于“二雅”之 中,反映君臣、亲朋欢聚宴享的诗歌,再现了周的礼仪,体现了周贵族之间待人以礼、与人 为善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故 A 项正确;宴飨诗是以君臣欢宴、亲友聚会为主要内容,不 仅仅是宗室内部的礼乐仪式,更不是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体现,故 B、C 项错误;诗经》属于 现实主义文学,故 D 项错误。 25.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监察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 条问事”可知刺史的主要职责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员,并非为了控制地方豪强势力,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监察地方官,最终是达到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 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汉武帝彻底解决王国问题是在元朔二年(前 127)实施 “推恩令”后 逐步实现,D 项不符史实,故错误。 26.答案 B 【解析】本题通过农具革新考查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高转筒车是 对原有筒车的改进,其改进适应了一些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故 B 项正确;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实践,轻理论,高转筒车等农具的改进源于农业生产实践,而非理论创 新,故 A 项错误;高转筒车不能代表古代灌溉技术的最高水平,故 C 项错误;高转筒车的出 现只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并不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故 D 项错误。 27.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成就。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 之竹”的理论,是他在艺术创作上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 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故 D 项正确;他不是形式主义地重复自然物,而是 经过提炼加工、集中概括的,故 B 项错误;其画是对古代文人画的继承和发展,故 C 项错误; A 项不符题意,故错误。 28.答案 A 【解析】本题通过我国近代商办企业的创办情况考查近代化与民生需求。从表格中商办企 业发展的部门来看,是适应了当时民生的需要,故 A 项正确;表格内容体现了当时近代民族 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并非快速发展,故 B 项错误;在近代由于各种原因,很难形成独立的 民族工业体系,故 C 项不符合史实;虽然内地也有商办企业的出现,但主要还是沿海大城市, 区域分布不均衡,故 D 项错误。 29.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近代史的国货运动和社会生活变迁。抓住关键信息“《复中华国货 维持会函》”,可知孙中山对“易服”态度的变化是受中华国货维持会倡导国货运动的的影 响,故 B 项正确。其他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均不符题意。 30.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1938 年 10 月武汉会战 结 束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 A 项错误;1935 年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就提出了建立广泛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战争刚刚开始,中共已经认识到, 这场战争既是反抗侵略的民族独立战争,也是建立中共领导的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解放战争, 是放眼未来更长远的目标,故 C 项正确;根据题意,保持中共的领导及其独立性,并非全面 掌握了抗日战争领导权,故 D 项不符史实。 31.答案 B 【解析】本题以休闲文学的盛行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文学不能独立于政治之外, A 项表述错误;休闲文学的盛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日 益丰富多彩而出现的,故 B 项符合题意;休闲文学盛行反映了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都成为人 们重要的生活追求,故 C 项错误;D 项表述绝对,不符题意,故错误。 32.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雅典公民的誓词中反映了公民对法律的服从 与维护,一切违背法律,超越民主的行为都会受到惩罚,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生活,是严格受 到法制制约的,故 A 项正确;成为雅典公民的资格是祖籍为雅典的并具有一定财产的成年男 子,而非服从法律,故 B 项错误;雅典法律应适用于全体雅典人,不仅仅适用于公民,故 C 项错误; D 项不符史实,故错误。 33.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历史上的议会改革。解题关键是要抓住设问词。解读材料可知,文 章认为英国当时议会改革的决策者实际上是为了巩固贵族统治,故 D 项正确;文章没有涉及 此次议会改革的结果,故 A 项不符合题意;文章认为,议会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贵族统治, 没有谈及此次改革的影响,且英国当时是君主立宪制并非共和制国家,故 B 项错误;1832 年 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故 C 项错误; 34.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针对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和布哈林不同的主 张,其分歧的本质在于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差异,故 C 项正确;意识形态上双方都属于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没有根本的对立,故 A 项错误;对内外形势判断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否应该 延续,都不是双方本质上的分歧,故 B、D 项错误。 35.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和方法。解密档案使历史研究的史料和途径更加丰富,有助于 历史研究的深入,故 A 项正确;后期的研究成果不一定比传统观点更可信,B 项表述绝对化 了,错误;学派迭出应更有利于探索历史真相,故 C 项错误;冷战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斗争,不仅仅是经济体系的对立,D 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41(25 分) 【解析】本题考点为大国治理能力和中华共同体意识。通过中美两国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的 比较,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和时空观念等历史素养。 (1)措施:吸引商业资本;政府赠地拨款;发展西部交通;实行“熔炉”政策解决族际关系。 (6 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评价:拓展了美国的疆域,促进了美国迅速发展;带有野蛮性,扩张性。(4 分)(2) 特点: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全方位保护;突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5 分,答一 点 3 分,两点 5 分。) 特殊性:中国自古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主要聚集于边疆地区(大杂居、小聚 居)。(4 分) (3)认识:要注重边疆开发和建设;要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共同发展;边疆观念要与时 俱进。(6 分) 42.(12 分) 【解析】本题以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为素材,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史料实证、 历史唯物主义等核心素养。 评分标准: 示例 1 论题:市井文化是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体现(2 分) 论述:市井文化是一种市民文化,产生于街区小巷,反映了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 随着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市井文化也渐趋繁荣。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市井文化在绘画艺术中的典型表现,它通过描绘汴河 两岸的风光,展现了 12 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体现了北宋商品经 济的高度发展。(8 分) 结论:北宋是一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空前发展的历史时期,其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 阶层的发展使得市井文化的发展成为必然。(2 分) 示例 2 论题:《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性作品(2 分) 论述: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俗为题材的绘画。北宋时期,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城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使得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北 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代表性的风俗画作品,它通过对汴河两岸风光及各阶层 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再现了当时宋都的商业繁荣景象。 (8 分) 结论:《清明上河图》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其 成为风俗画中的经典之作。(2 分) 示例 3 论题:《清明上河图》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2 分) 论述:张择端是北宋当朝画家,《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具有第 一手史料价值。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东京的记载基本一致,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 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为研究 12 世纪中国城市的生活状况留下了重要形象资料。(8 分) 结论:《清明上河图》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北宋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提供了直观形象的依 据(2 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5.(15 分) 【解析】本题考点为近代英国应对疫情的措施及其特点,通过历史关照现实,契合时政热点, 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1)措施:颁布防疫法令;控制疫区人口流动;征收防疫税;建立隔离医院;印发手册做好 预防。(5 分,任答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 特点:由国家主导应对;不断发展、健全。(4 分) (2)评价:改变了英国卫生落后的窘况;成为西欧其他国家的榜样;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 体系初见雏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6 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46.(15 分) 【解析】本题考点为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及世界格局变动,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1)原因:分赃不均导致帝国主义国家矛盾重重;美苏游离于体系之外;英法未发挥应有的 作用;经济危机的冲击;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8 分,任答 其中四点即可)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战胜国斗争和妥协的产物;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 际紧张局势;帝国主义的本质注定了它快速崩溃的命运;促使人们反思并努力构建 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7 分,任答一点 3 分,两点 5 分,三点 7 分) 47(15 分) 【解析】本题通过历史人物考查古代灾后重建、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历史意义,以史为 鉴,关注民生。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唯物主义、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1)原因:长孙平得到皇帝赏识和重用;应对自然灾害严重的现实需要;民间互助自救具有 成效;中央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8 分) (2)历史意义: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提供保障;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丰富了我国仓廪制 度;影响深远,为后代所沿袭。(7 分,任答一点 3 分,两点 5 分,三点 7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