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 2021 年普通高考测试(一)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是在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
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逐步走向成熟,在建构理论体系和话语
体系方面取得了进展,并拥有大量的批评实践成果,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
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创立者,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大学世界
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聂珍钊表示,文学的功能是教诲,文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提供伦理
教诲,即文学通过一系列道德事例和榜样达到劝谕、褒奖和惩戒的教诲目的,从而帮助人完
成弃恶从善的伦理选择过程。
该领域数位专家学者普遍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提出是对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文
学理论危机的回应。根据国内学者考察,当时的中国文学批评出现了三种令人忧思的倾向:
一是文学批评的“失语症”;二是文学批评远离文学;三是文学批评的道德缺位,即文学批评
缺乏社会道德责任感。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英表示,聂珍钊从 2004 年起提出文学伦理
学批评,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强调文学的教诲功能以及文学批评的社会责
任。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界在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理论热”,各种
“主义”粉墨登场,泛文化、泛政治倾向的批评思潮席卷批评界,文学批评理论一度成为不
关注文学文本、无视文学伦理价值的众声喧哗。王松林告诉记者,正是在国外批评理论话语
过度膨胀的背景下,国内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开始构建以伦理
选择为核心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话语体系,并从“脑文本”概念出发重构了文学的文本理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朱振武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提出显示出中国学者
的文化自觉、学术自觉和批评自觉,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聂珍钊表示,要真正赢得国际学界的尊重和认可,既要立足于解决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问
题,又要为解决世界文学研究中的普遍问题提供启示。中国学术界要真正在国际学术共同体
中发挥影响和获得自己的地位,必须不断进行学术理论和活语体系的开拓和创断,紧密联系
中国现实和坚持“中国特色”。当然也不能缺少世界眼光。
(摘编自李永杰《扩大文学伦理学批评影响力》)
材料二:
近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绝大部分都是来
自西方。20 世纪的西方文论,基本上都是由批评方法而构成的,一种批评理论接着一种批评
理论,一种批评方法接着一种批评方法,连续不断地发展,直到今天也还是如此,形成了一
个为许多学者所谓的“文论世纪”。自近代开始的“西学东渐”,中国的文学研究者,包括从
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基本都是采用西方的批评方法。这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现
象,就是曹顺庆教授所说的:“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了‘失语症’。所谓‘失语症',就
是说中国的文学研究者和批评者,不会讲自己的话,不会以自己的话语来表达思想,一讲就
是讲西方的,唯西方马首是瞻,一旦离开了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就不会写文章、不会讲话,
甚至是不能从事文学批评和研究了。”
我们之所以要讨论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是因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及颇引人关注
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都是由中国本土学者自己提出来的,是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与自主知
识产权的两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这两种批评方法是有针对性的,就是针对 20 世纪以来中
国文论的“失语症”。虽然中国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转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
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文心雕龙》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比较抽象,
不像西方文学理论具有一整套的术语,概念非常清楚,逻辑性很强,每一个术语和概念都有
自己明确的所指,而且能够解决许多重要的问题。当然,《文心雕龙》是一部很了不起的文论
巨著,我们现在的学者,想要写出那么一部理论巨著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部大书有它
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像《文心雕龙》这样的中国古代文论著作,的确是没有实现现
代转化,我们的文学研究者很难运用《文心雕龙》里面的那一套东西,来解释与解决当代中
国文学与中国作家所提出来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古代文论要
运用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一个多世纪以来是远远没有取得成功的,从根本上来说也许是不
可能取得成功的。无论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研究古代文论的学者还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
的学者,虽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没有能够让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得到复活,产生一种比较
重大的实际效用。
(摘编自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层深结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出现“失语症”、远离文学、缺乏社会道德责任感等危机,
鉴于此,我国学者提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
B.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其主要的功能是教诲,即通过一系列道德
事例和榜样达到劝谕、褒奖和惩戒的教诲目的。
C.《文心雕龙》是一部很了不起的文论巨著,但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比较抽
象,也许不可能成功运用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
D.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文学伦理学批评逐步走向成熟,这与中国学
者的文化自觉、学术自觉和批评自觉密不可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国外批评理论话语过度膨胀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学研究者和批评者曾唯西方马首是瞻,
不会讲自己的话,不会以自己的话语表达思想。
B.以伦理选择为核心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话语体系,强调文学批评理论要关注文学文本,重
视文学伦理价值,担负起文学批评的社会责任。
C.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要扩大其影响力,就必须完全摒弃西方文学理论,紧密联系
中国现实和坚持“中国特色”,不断开拓和创新。
D.《文心雕龙》所发表的理论观占与批评方法不像西方文学理论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这
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难以得到复活的因素之一。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话语,没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一旦离
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有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
B.我们仍然有文学,有文学理论,有一套文学理论话语规则;但从民族情感的角度来说,
我们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似乎失去了传统和历史,我们成了文化上的断裂人。
C.鲁迅的《呐喊》在现实主义基本精神与手法之外,汲取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习
法,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本品格。
D.中国古代文论在现代文学理论体系中是零碎性的,变成了一些材料和论据,变成了附庸,
丧失了完整性。古代型的文学理论被"零散化"和"知识化"。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5.在对待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解 冻
迟子建
冰消雪融时,小腰岭人爱栽跟头的日子也就来了。
小腰岭的女人恨透了泥泞,一旦暖阳照拂得屋顶的积雪脱胎换骨,屋檐滴答滴答地滴水
了,她们便不愿让老人出门,不愿让男人喝酒,更不愿让孩子玩耍。不然,她们得一天洗一
盆衣服,可是泥泞怎么能阻止得了他们呢? 你时常能在路上,逢着那些栽倒后滚了一身泥水
的人。女人们没办法,只好让家人穿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若是外乡人这时节来小腰岭,看
着一村人衣衫褴褛的,会说:“这村子穷掉底儿了!”
有一个在泥泞中依旧衣着考究的人,他就是小腰岭的小学校长苏泽广。只要上班,他必
得穿上皮鞋和中山装,虽然他倍加小心,可是回家的时候,裤脚还是溅上了泥点,鞋帮沾满
了污泥。他老婆黎素扇,少不了埋怨他几句,说你看看小腰岭的人,谁像你穿成这样,让人
笑话!苏泽广说:“我这么多年没穿中山装了,好不容易盼到能穿的日子了,再让它压箱底,
不是可惜了吗!”工宣队进驻学校的那年,他被发配到蓄牧厂养猪。平反后的苏泽广官复原职,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供销社买了一盒鞋油,把皮鞋打得锃光,然后又捧出义中山装,让老婆
把它熨烫得板板正正的,挂在衣柜最显眼的位置。小腰岭人看他穿看中山装的样子,有的羡
慕,有的则嗤之以鼻,说:“臭老九又抖起来了!”
苏泽广这天下班回家,滚了一身的泥水,显然他是摔倒了。黎素扇气青了脸,嚷着:“我
说让你穿破衣服吧,你非不干!这咔叽布的中山装,洗、熨都费劲,你知道不知道?!”
“如道。”苏泽广吁了一口气,边脱衣服边说,“你得赶快把它洗好晾干,我要去兴林开
个会。”“什么会呀,要去兴林?”黎素扇问。
“我要是知道就好了。”苏泽广说,“邮递员下午送来急件,我打开一看,是教育局发来
的,我后天到青峰报到,然后去兴林开个紧急会议,特别注明此事机密,不得外传。”
黎素扇“哎呀——”叫了一声,打了个激灵,说:“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苏泽广阴郁地说:“我也这么想。以前通知开会,什么内容,会期几天,都说得明明白白
的。这次呢,既没说会议议题,也没说要开几天。而且,怎么会把人召集到兴林呢?我看这次,
恐怕凶多吉少。”
黎素扇说,“你要是出了事,我们娘仨怎么活啊?”说着,眼泪落了下来。
“你放心,万一有不测,我会安排好你和孩子的生活的。”苏泽广说。
黎素扇说:“你估计,能出什么事儿?”
“我们这次去三个人,有两个是刚刚落实了政策回到教育岗位的,另一个呢,是刚成立
的招生办的主任。你说能不能是高考出了问题?”苏泽广似答似问地说道。
黎素扇望着丈夫,说:“不会吧!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想不明白什么事儿,今儿就
不费这个脑筋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家中只剩黎素扇一个人时,她开始帮丈夫打点行装。想着丈夫离不开书,便把几卷丈夫
常看的书也装上了。不过当她拉上箱子的一瞬,突然想起书是个惹是生非的东西,万一有一
天这样的书再遭禁,他不等于带去了几颗炸弹吗?于是又把书抽出来。
苏泽广下午到学校开始清点办公室中他认为该销毁的东西。他把平素偷闲写的诗一页页
从抽屈里翻出,逐一过目。这时的他宛如一个审判官,裁决着哪些诗该活,哪些该枪毙。当
他读到“我在月下独酌,邀一朵彩云,做我杯中的新娘”,觉得过于小资情调了,就把它放到
处决的行列中;就这样,经他裁定,只剩下五首诗了。他对这五首仍不放心,又仔细端详了
一番,发现“我的泪,落入黑暗,于是黑暗有了种子,生长出了黎明”也容易惹祸,便让它
作为最后的殉葬者。他把裁决的诗,连同一卷手抄的《纳兰词》,一并投入走廊的火炉里。只
听“轰——”的一声,那些东西顷刻间就被腾起的火焰吞噬了。苏泽广叹息一声,离开火炉,
回到办公室,枯坐着。
解冻时节的泥泞就像一个个流脓的伤口,治疗这伤口的,是阳光。只要天气持续晴好,
这伤口的面积就会逐渐缩小,直至结痂。苏泽广走后,小腰岭始终春光烂漫,短短五天,路
上的泥泞萎缩了,人们走路时敢挺胸抬头了。这天中午,从青峰过来的长途客车上下来一个
人,他就是穿着中山装的苏泽广。他提着大旅行箱,神采飞扬地回家。
吃过午饭,黎素扇问苏泽广:“究竞是啥会啊? 虚惊了一场。”
“说了你也不相信。”苏泽广喜滋滋地说“招我们去,看了两场电影。”
“看电影?”黎素扇挑起眉毛,说,“青峰又不是没有电影院,何苦折腾到兴林,连来带
去好几天,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耽误工夫又浪费钱。”
“这是好事啊,大好事!说明思想解放的时代到了。”苏泽广亢奋地说着,从旅行箱里翻
出一出书,说是要上班去。离开学校不到一周,他想得慌。
冰雪完全消融了,小腰岭的村路上,再也没有因泥泞而跌跤的了,人们在春光中忙着翻
地,下种。
(有删改)
【注】《解冻》是迟子建一部发表于 2009 年的,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为写作
背景,短篇小说。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要上班,他必得穿上皮鞋和中山装”不仅表现出苏泽广对中山装的珍爱,也表现出
苏泽广想突出自己不同于小腰岭人的心理。
B.“小腰岭人看他穿着中山装的样子,有的羡慕,有的则嗤之以鼻”表面上写服装,实则
表明小腰岭人们思想上的冲突。
C.在接到开会通知后,苏泽广觉得“凶多吉少”,他的爱人则担心“出了事,我们娘仨怎么
活啊”,这表明他们还处在过去的阴影之中。
D.出发前,黎素扇将行李中的书放了又抽出来,而苏泽广到办公室销毁了自己认为不该写
的诗作,这表明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第一段交代了小腰岭人特定的生活情形,既照应了标题,又为下文写苏泽广夫妇二
人在去兴林开会之前的种种担忧烘托气氛。
B.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传神地表现了苏泽广在时代转变中的“兴奋—
忧虑—失望—亢奋”的心理变化状态。
C.作者为读者创设了独具特色的话语情景,一个时代的不幸,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平实
的人物对话中徐徐展开,既让人印象深刻,又引人深思。
D.小说聚焦一个普通人物——农村小学校长身上,没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刻意叙述,却可以
从日常化的生活中,看到时代的缩影。
8.文中画横线句“解冻时节的泥泞就像一个个流脓的伤口,治疗这伤口的,是阳光。”意蕴丰
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 分)
9.有人评论说“迟子建作品中的悲剧意识深藏于‘温情'的底色之下”,请简要分析文中书写
了哪些温情。(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俭少方正,有操行,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
造门,亦不与相见。孝昌中,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太祖..临夏州,以俭为录事,深器敬之。
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
所讼,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由刺史教诲不明,信不被物,是我之愆,非泉
璨之罪。”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
太祖又与俭书曰:“近行路传公以部内县令有罪,遂自杖三十,用肃群下。闻之嘉叹。”荆蛮
旧俗,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
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在州遂历七载。
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邻睦,内怀异计。俭密启太祖,陈攻取之谋。于是征俭入朝,
问其经略。俭对曰:“今江陵既在江北,去我不远。荆州军资器械,储积已久,若大军西讨,
必无匮乏之虑。且兼弱攻昧,武之善经。”太祖深然之,乃谓俭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
令俭还州,密为之备。寻令柱国、燕公于谨总戎众伐江陵。平,以俭元谋,赏奴婢三百口。
太祖与俭书曰:“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
重镇非公莫可”遂令俭镇江陵,进爵昌宁公,迁大将军,移镇荆州,总管五十二州。
俭旧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竞无惰容。其奉公勤至,皆
此类也。天和三年,以疾还京。为夏州总管,薨,遗启高祖,请葬于太祖陵侧,并以官所赐
之宅还官。
(选自《周书·长孙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
镇/非公莫可/
B.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
镇/非公莫可/
C.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
镇/非公莫可/
D.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
镇/非公莫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祖,庙号称谓。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
B.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由年纪最长的儿子来继承君位。
D.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长孙俭勇于揽责,肉坦自罚。百姓状告长孙俭部下泉璨,后经审问查证情况属实,长孙
俭认为这是自己的失职,肉袒自罚,并惩罚了泉璨,从此没有谁敢犯法。
B.长孙俭精于吏治,移风易俗。荆州之地年少之人不尊敬年长之辈,长孙俭殷勤地加以劝
导,同时致力于推广农耕和蚕桑并习练武事,百姓因此安居乐业。
C.长孙俭积极建言,受到奖赏。长孙俭认为江陵梁元帝心怀异谋,于是写信禀告太祖,陈
述攻取梁朝的计谋,后来太祖平定江陵,并因此赏赐给长孙俭奴婢三百人。
D.长孙俭非常敬业,忠心可鉴。长孙俭有一次去朝廷奏事,遇上大雪,于是在大雪中从早
上一直等到晚上,面无倦色;他还在遗书中请求将自己葬在太祖皇帝陵墓之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4 分)
(2)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4 分)
14.长孙俭为什么认为可以攻取江陵?(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酬 邓 子 仪
王安石
清溪相值各青春,老去临流辄损神。
事事只随波浪去,年年空得鬓毛新。
论心未忍遗横目①,干世②还忧近逆鳞③。
嘉句感君邀我厚,自嗟才不异常人。
【注】①遗横目:遗留在沦陷区的白姓。②干世:治理政事。③逆鳞:指皇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青春”形象地写出了溪流之水生机焕发、充满活力的状态 。
B.“老去临流辄损神”一句,诗人将自己与清溪对比,感叹自己的年老。
C.颔联“事事”年年”与“随”“空”相结合,强化了诗人岁月蹉跎之感。
D.“干世还忧近逆鳞” 写出了诗人想要治理政事,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的心理。
16.请结合诗句分析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 ▲ ”两句,借鸟欢鱼跃写出一片晴
明之景。
(2)荀子《劝学》中,体现君子要涉猎广泛并进行反思来使自己得到提升的句子是
“ ▲ , ▲ ”
(3)杜甫《登高》中的“ ▲ ”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 ▲ ”
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午时分,我们前往九道沟。我从车窗看去,对面的山坡花团锦簇,五颜六色的草木就
像镶嵌在山坡上的宝石,一片斑斓。极目远眺,但见层峦叠峰,半山云雾缭绕,仿佛是款款
飘动的白色裙裾若明若暗地缠绕着山峰。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
氲”的诗句。
傍晚,我们一行人回到村部。在村部吃过晚饭,刚刚走出食堂,一曲“梁祝”绊住了我
们的双脚。村部广场灯火通明,乐曲欢快,十几个女子翩翩起舞,舞姿轻盈,步伐矫健。直
到走近了才看出,都是老年妇女,头发多数也是黑的。
次日,返回乡政府的路上,回头看看渐渐远去的响应沟村,突然想,这个曾经的穷山村,
如今还缺什么呢?比起城里人,或许他们缺的只是焦虑和忙碌。这是个地道的晴天。远远地,
从我们下车的地方向西边望去,云蒸霞蔚,山坳里的九道梁集镇在白云深处,如梦似幻,如
诗如画。十几个手机,还有几部专业相机,各自选择角度,眺望远方,远方……直到走出很
远,我还在想,远方在哪里呢?或许在那个时刻,西边的人看见了东方山梁上的我们,也会惊
喜地指点,看啊,那里,远方……
1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诗句。
B.刚刚走出食堂,一曲“梁祝”绊住了我们的双脚。
C.直到走出很远,我还在想,远方在哪里呢?
D.西边的人们看见了东方山梁上的我们,也会惊喜地指点,看啊,那里,远方……
19.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花团锦簇 B.层峦叠嶂 C.若明若暗 D.云蒸霞蔚
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贝努是一颗罕见的“活跃小行星”——轨道特征和小行星一样,但又会偶尔或长期表现
出喷射粒子、产生尾迹之类与彗星相似的活跃特征。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才让原本看起来老老
实实颐小行星“不安分”了起来呢? ① ,冥王号项目组进行了一系列考查和论证。
通过分析冥王号拍摄照片中粒子的轨迹,可以回溯这三次大喷发的粒子可能的喷发点。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后两次大喷发时有更充足的观测数据,科学家可以有更精准的回溯结果。
显然,贝努是一颗很小的小行星,质量只有约 7800 万吨,平均直径不足 500 米,也就相当于
4.5 个土星五号摞起来那么高吧。 ② ,自然引力就越小,这也就意味着:贝努上喷出
的颗粒物,速度稍快一些的,可以轻轻松松摆脱贝努的引力,进入太空。而速度不够快的粒
子们在短暂地环绕贝努飞行数周后,屈服于引力这双"看不见的手",最终重新落回贝努表面。
虽然贝努表面没发现水冰,但有其他形式的水!光谱观测表明,贝努表面富含一种叫作层
状硅酸盐的含水矿物,这种矿物就可能在贝努目前的温度条件下释放出“锁住”的水,产生
气压,带动尘埃和砂粒的喷发。天文学家认为,导致近地小行星“法厄同”喷发尘埃 ③ ,
就是含水矿物的分解。贝努也同样有这种可能。被流星体不断撞击,是太阳系里每颗星球绝
对不可能避免的日常。自然,撞击挖掘和溅射出的物质也完全可能成为贝努喷射沙尘和砾石
的来源——据推算,一颗质量 2.5 微克的星际尘埃以 15.5 公里/秒的速度撞上贝努,就能带
来 300 毫焦能量,产生一次大规模的喷发事件。在这样频繁的冷热交替之下,贝努上的岩石
很容易逐渐破碎,有些碎屑可能会在贝努上温度较高的时候被弹射离地表。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0 个字。(6 分)
22.请分别用一个问句给第二、三两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近日,年仅 26 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陈杲完成论文,攻克复微分几何领域
世界难题。目前,他的论文已经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关注,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
间引用。2020 年 6 月,陈呆在写信给母校时提到:“回顾我十年的科研之路,之所以能够取得
一些成绩,除了勤奋和机遇之外,和我远大的志向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有关。”
②就读于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徐卓立,2019 级的一名本科生,19 岁的他于 2020 年
2 月 2 日晚间奔赴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参与设备安装工作,同父亲并肩作战,定位、搬运、
拆包、安装……他凭借着毅力和决心坚持奋战。
班级将组织“青年榜样”交流会,请你结合自己的认识或经历,以“做新时代的年轻人”
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交流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湛江市 2021 年普通高考测试(一)
语文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偷换概念。“主要的
功能是教诲,即通过一系列道德事例和榜样达到劝谕、褒奖和惩戒的教诲目的”
的是文学,而非文学伦理学批评。
2.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就必须完全摒弃西方文
学理论”说法绝对,材料中并没有这种意思。
3.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的能力。B 项,强调“我们的文学
和文学理论似乎失去了传统和历史”,不能得出“失语症”的观点。C 项,陈述西
方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形式上的影响,并非文学批评。D 项,分析古代型的文学
理论被“零散化”和“知识化”。只有 A 项突出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失语
症”,故选 A。
4.①引用论证。引用曹顺庆教授的观点指出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了“失
语症”。②举例论证。举《文心雕龙》的事例,论证中国古代文论很难运用到当代
文学批评中来。③对比论证。将《文心雕龙》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
与西方文学理论做比较。(每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三点得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的能力。此题主要是分析文章的论证
方法,论述类文本分析论证方法时要掌握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通常有举例论证
法、引用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5.①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具有-定原创
性与自主性的元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②都指出文学伦理批评方法是针对 20 世
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失语症”、文学理论危机提出的。(每点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要观点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两则材料在对待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态度上的相同点,分别概括出两则材料的观点,再找出共同点
即可。
6.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也表现出苏泽广想突出自
己不同于小腰岭人的心理”说法错误,从文章“好不容易盼到能穿的日子了”“平
反后的苏泽广”的信息来看,应是重回教育岗位后极为庄重的态度。
7.B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心理变化中
的“失望”表述错误,文中没有表现他的失望之情。
8.表层意蕴:是指自然中的解冻带来的道路泥泞只有依靠阳光才能消除。深
层意蕴:社会的解冻和心灵的解冻只有依靠解放思想,抚平人们的伤口,才能迎
来时代的前进。(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既要指
出语旬的表层意思,又要指出深层内容。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用的写作方法所
表现出的深层含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分点。同时必须把语句放在文章具体语
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语句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深层内容。
9.①文中书写了泥泞中小腰岭村女人对家人的关心,压抑的环境中妻子对丈
夫苏泽广的担心与体贴,体现了人性之美,给人以“温情”。②结尾以“人们在春
光中忙着翻地,下种"环境的描写让人联想到思想的大解放给小腰岭人带来了崭新
的前景,人们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干劲,给人以时代的“温情”。(每答出一点
给 3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写作风格的能力。文章的写作风格是由写作内容、
运用手法具体的句式和用词特点等共同构成的,此类题日一般都会在题干中给出
思考方向或答题思路,只要把握了这些,从文中找出例子来印证即可,难度并不
是很大。
10.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本图江陵,由公画计,
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非公
莫可。
11.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通常由年纪
最长的儿子来继承君位”说法错误,我国封建王朝通常是嫡长子继承君位,而不
是年纪最长的儿子。
12.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并惩罚了泉
璨”与原文不符,原文“舍璨不问”,放过泉璨不加责问。
13.(1)生性不乱交往,倘若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即使王公贵族上门拜访,长
孙俭也不与他们相见。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 1 分:“同志”“虽”“造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官吏百姓们上表请求为长孙俭建筑--座清德楼,树碑立传,朝廷议论允许
了的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 1 分;“表”“构”“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
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重点词语包含虚词与实词,
考生应逐字对应翻译,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等现象。复杂句子还要分析句子成分,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
需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
通顺。
14.江陵处于江北,离我们不远。荆州军用物资充足,没有匮乏的忧虑。兼并
弱小,攻伐昏昧之敌是军事上良好的原则。(3 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只要找到文章相关答题区域,读懂相关内容,即可写出答案。
[参考译文]
长孙俭,是河南洛阳人。本来名叫庆明。长孙俭年少正直,有操守德行,生
性不乱交往,倘若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即使王公贵族.上门拜访,长孙俭也不与他
们相见。孝昌年间,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任员外散骑侍郎。太祖莅临夏州,用长
孙俭做录事,很赏识、敬重他。
当时荆、襄刚刚归附,太祖表扬长孙俭功绩显著,应该委派他到东南任职,
授任他为荆州刺史。他所管辖的郑县县令泉璨被百姓起诉,推究调查获悉实情。
长孙俭便将僚属都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这是由于刺史教诲不够明确,诚信不能
覆盖万物,这是我的罪过,不是泉璨的罪过。”于是就在官署的大厅前面袒露身体
责罚自己,放过泉璨不加责问。从此他属下的城市官员都肃然起敬励精图治,没
有谁敢犯法。魏文帝下诏书去慰劳他。太祖又寄书信给长孙俭说:“近来路人传颂
你属下的县令有罪,你自我杖责三十下,用来使属下肃然生畏。我听闻此事后不
由嘉许感叹。”荆蛮的旧风俗年少之人不尊敬年长之辈。长孙俭对此殷勤地加以劝
勉诱导,风俗大为改观。长孙俭致力于推广农耕和蚕桑,同时习练武事,所以边
境能够没有忧虑,百姓安居乐业。官吏百姓们上表请求为长孙俭建筑一座清德楼,
树碑立传,朝廷议论允许了。他在荆州共待了七年。
等到梁元帝在江陵继承皇位,表面上与邻国和睦友好,内心却怀有其他打算。
长孙俭秘密写信禀告太祖,陈述攻取梁朝的计谋。于是太祖征召长孙俭入朝,向
他询问谋略。长孙俭答道:“现在江陵处于江北,离我们不远。荆州的军用物资器
械,储藏蓄积已经很久了,如果大军向西征讨,一定不会有匮乏的忧虑。况且兼
并弱小,攻伐昏昧之敌,这是军事上良好的原则。”太祖认为他说得很正确,于是
对长孙俭说“按照你所说的,我攻取江陵已算晚了。”就命令长孙俭回到荆州,秘
密做好准备。不久,太祖命令柱国、燕公于谨统率军队讨伐江陵。平定了江陵,
因为长孙俭最先谋划此事,赏赐给长孙俭奴婢三百人。太祖写信给长孙俭说:“本
来图谋江陵,是由你出谋划策的,如今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有智谋的人能在事
情尚未萌发时就有所发现,这是多么妙啊!但是吴民离散,这事要靠招抚慰安,使
南方重镇顺服,非你不可。”于是就命令长孙俭去镇守江陵,晋爵为昌宁公,升任
大将军,移调镇守荆州,总管五十二州。
长孙俭旧日曾去朝廷奏事,当时遇上大雪于是站在大雪中等待报告,从早上
一直等到晚上,竟然没有倦怠的面容。他奉行公事勤勤恳恳,都与此相似。天和
三年,因为疾病回到京城。担任夏州总管,死后,留下遗表给高祖,请求把自已
葬在太祖陵墓的旁边,并把官府所赐的住宅退还给官府。
15.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
能力。“写出了诗人想要治理政事,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的心理”分析不当,"近
逆鳞”说明了自己在皇帝身边,“干世还忧近逆鳞”意思是治理政事要担忧皇帝的
态度。
16.①对邓子仪深情厚谊的感谢之情。“嘉句感君邀我厚"直接抒发对邓子仪的
感谢。②抒发内心的委屈怨愤之情。“自嗟才不异常人”表面上是写自己嗟叹才能
与常人无异,实际上是抒发自己虽有才能却不能重视的委屈怨愤之情。(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思想感情的正确步
骤:首先要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看有无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关的注释及自己
对诗人的一般了解,其次要清楚整首诗歌的大意,再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思,最
后联系全诗以及注释内容,结合提问,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7. (1)沙鸥翔集锦 鳞游泳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每空 1 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
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此题是情境式默写,需要考生既要
记住名句,又要能够理解其含意。做题时要认真分析所给的语境,扣住关键性语
句,如第(1)题中的“鸟欢鱼跃”,第(2)题中的“涉猎广泛”“反思”,第(3)题中
的“空间”“时间”等等
18. 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 项的引号运用不当,应
是书名号。
19.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C 项,若明若暗:形容对问题或
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此处应该用“若隐若现”。
20.①句中把五颜六色的草木比作斑斓宝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二者色
彩相似,极其耀目,给人美感。③草木长在山坡上如同宝石镶嵌在山坡上,二者
形态相似。(每点 1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修辞的作用的能力。本题是让学生分析比喻的作用,
作答时要在掌握比喻的基本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句子来分析。
21.①为了解开这个谜团②质量越小 ③可能的原因之一 (每处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题所挖出的语句一般为结构等方面与
上下文有关联的句子,可以通过语境来推知。第①空可以从前面的设问和后面的
“冥王号项目组进行了一系列考查和论证”推知,第②空可以从后面的“越小”
等推知,第③空可以由后面的“贝努也同样有这种可能”等推知。
22.①三次大喷发的来源和归属是哪里呢?②贝努大喷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每答对
一处得 2 分,全对得 5 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语段主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对材料第二、三两段
内容进行分析概括,还要注意“分别用一全问句”的要求。
23.[写作提示]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
审题指导:材料选取了两个优秀青年的典型事例,他们身,上呈现出鲜明而
优秀的精神品质,具有为梦而拼的时代风貌,勇挑重任的时代担当,他们正在成
为新时代的国家脊梁,他们用实际行动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他们是每一个青年
学习的榜样,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形象。
材料设置的任务情境是在“青年榜样”交流会上发言,这是当下对高中生的
时代要求,要结合自己实际分析当今时代背景,思考我们要怎样做新时代的青年,
作文立意要有比较高的站位,要有“大我”意识,“大局”观念。
[参考立意]
1.构筑精神高地,实现青春梦想
2.对标榜样,完善自我
3.把握时代脉搏,打造精神版图
4.心向朝阳,拒绝灰暗
5.自我砥砺,做时代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