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1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猜想试卷(一)(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2021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猜想试卷(一)(Word版附答案)

ID:648066

大小:47.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3-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 2021 届高考模拟猜想卷 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19 分) 材料一: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①综艺表演类节目时期: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兴起的《综艺大观》等央视节目,这类节 目一经开播就得到观众的认可。这类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融合了高雅品位 和大众品位,在人们审美内容非常贫瘠的 20 世纪,极大地满足了受众观赏需求。但由于缺乏与 观众的互动,节目形式单一,最终退出荧屏。 ②游戏娱乐类节目时期:1997 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推出改变了人们心中电视节目 的形象。这类节目以明星为招牌,一改往日国内综艺节目的正统、庄重,以活泼、清新、娱乐 的新风尚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高潮,但也造成了娱乐节目克隆成风的现象。 ③益智竞猜类节目时期:2000 年前后,以央视的《幸运 52》为代表的益智竞猜类节目开始 进入人们的视线。这类节目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并对选手进行物质金钱的奖励。此类节目与 前两种类型的综艺节目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节目的主体由明星变为普通人。这体现出精英 文化逐渐向草根文化靠拢。但《幸运 52》节目因基本模式老化、题目和游戏环节的理念跟不 上时代的发展,最终被央视砍下。 ④大众选秀类节目时期:以 2005 年《超级女声》的红极一时为开端,引发各大卫视相继制 作各类“真人秀”节目。这类节目的特点是观众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特别是节目的 全程跟踪式直播吸引了众多的眼球。选秀节目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电视 20 年娱乐节目的高峰。 此类节目目前颇受诟病,引发社会的热烈讨论,但收视率依然突出。 (摘编自闫亚红《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材料二: 媒体获得新生的根本出路在于多样化的竞争。没有收视率,作品卖不出去,便不给或少给 稿酬,长期下去甚至请编导走人,将媒体关门。必须通过生存竞争来无情地淘汰各类混饭者,这 样才能逼着有关人员物色人才,考虑办出自己的特色,立足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必须正视媒体平庸化的根本缺陷,在通俗文化之外,应当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不能只是 让一批通俗明星占领媒体的大部分空间,而应开办形式活泼生动、思想敏锐的各类专家论坛、 辩论会,在现有各类专家中有意识地培养能说会道、能吸引观众的名主持人、领衔专栏,推出 真正具有文化底蕴和修养的节目明星。 编导应当有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鉴赏力,诸如什么是通俗文化,什么是精英文化,什么时候 什么对象适合用通俗方式表达,什么时候必须用雅文化的形式,都需心中有数。比如,在元旦、 国庆等庄重的节日之夜,几乎不播通俗歌曲演唱会,而是实况转播国家音乐厅的古典音乐会或 演讲会,以便与其气氛相称。如果以为对所有的对象都可以用通俗文化来表达,那就大错特错 了。 世界已经进入多元文化竞争的时代,媒体形象的单一化显然与此潮流格格不入。媒体如不 能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多样和不断更新的产品,而是靠王婆卖瓜、耍点噱头、明星充数,搞点 有奖促销,长此以往,其失宠之势将不可逆转。 (摘编自顾肃《电视的名字叫平庸》) 材料三: 作为电视娱乐的一种,综艺节目最近几年由于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感官刺激和游戏娱乐功 能强调“娱乐至上”,引来一些批评。 在市场经济中,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都把经济利益作为其生存的根本,本也无可厚非。毕竟 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经济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角色,电视不仅 是提供信息的来源,闲暇时观看电视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随着收视率的激增,其 影响力也会呈几何指数增长。然而在娱乐至上和收视率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各家电视台纷纷 降低收视门槛,同质化模仿,尽可能地满足最为多数的收视需求,于是只要能吸引眼球、提高名 气、产生卖点,就意味着效益、金钱。因此在追求收视率这一前提的指导下,许多节目制作者 不惜降低节目格调,以低俗化的内容吸引受众眼球,从而导致了综艺节目的低俗化。 根据传播学的教养理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是根据媒介的传播内容来进行 建构的。因此,媒体必须扮演好“社会教师”的角色,承担起其职责。大众媒体不仅要提供娱 乐,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监视环境、传承遗产和联系社会的功能。因此,大众媒介有责任也必 须传播和维护主流价值观,以保障整个社会正常且良好的发展。 抵制和克服“低俗娱乐”之风,除了需要弘扬娱乐精神、强化职业规范之外,运用政策法 规规范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低俗化问题,同样重要。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切实履行 行业监管的职责,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章,不断加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力度,通过政府 的严格把关确保我国电视娱乐文化的良性健康发展。 媒体要讲求经济效益,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媒体都必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把 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大力加强道德自律建设,杜绝以俗为雅、以洋为荣、以色为美、以无知 为个性等错误思想的产生,才能真正防范电视传播过度娱乐化的出现。 (摘编自《浅评中国的综艺节目》)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综艺表演类节目流行于二十世纪 90 年代初,这类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 体,内容丰富,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B.我国游戏娱乐类节目主打明星牌,风格较为活泼轻松,掀起了电视节目的高潮,但也造成了 盲目模仿抄袭之风。 C.我国益智竞猜类节目以问答形式开展,并对选手进行物质奖励,这一转变体现了综艺节目已 经由精英文化转变为草根文化。 D.我国大众选秀类节目实现了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公开化,并采用全程跟踪式直播,达到了 中国电视 20 年娱乐节目的高峰。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不同时期我国电视综艺类节目的发展都经历了快速兴起、迅速走红、收视锐减这三个阶段。 B.益智竞猜和大众选秀两类节目因为有普通人的参与,与前面两种综艺节目区别明显。 C.努力追求节目高品质,不以收视率的高低作为其唯一的评判标准,有助于避免综艺节目的低 俗化。 D.因为大众媒体有提供娱乐、监视环境、传承遗产等功能,所以有责任传播和维护主流价值观。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材料二观点的反面论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一些电视台专设新闻频道,每天二十四小时跟踪报道国内外新闻,以准确、快速、精炼 为原则,提高收视率。 B.各级媒体逐步向全社会开放,放宽行业许可证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资金进入,加强行 业竞争,刺激创新。 C.我国某些著名大学的校庆直播节目用通俗综艺方式来进行,一些演艺明星受邀进入大学讲堂 进行表演,把校庆办成“娱乐校庆”。 D.在 2018 年戛纳电视节上,中国优秀原创节目亮相“中国智造”原创节目模式推介会,中国 模式正在和世界的先进节目接轨。 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之道。(4 分) 5.材料二与材料三在论述的观点上有何不同?在论述上分别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 分) 此时月迹 程杨松 月亮被一阵晚风轻轻推送,无声越过东边的堤岸,在弧形的蓝海以渐慢的速度游弋,几 缕飘浮的游云如丝絮,是月亮游弋时溅起的浪花。没有城市霓虹的沾染,我能轻易发现月亮 渐变的色泽,和丰富生动的纹理。 阔别故村多年,每次短暂归来,我的身份介于主人和客人之间,更像是个无所事事、游 手好闲的人:假如没有必要的安排,我会倚靠着床头午睡到红日西斜,然后起身、洗漱,穿 一身休闲衣,端一把竹椅子,坐在院子阴凉的屋檐下喝带回来的老枞茶,看看带回来的各式 各样的书,用琐碎的细节建构短暂的村居时光。一盏茶喝三泡,一页书也看三遍,肺腑便涌 起了温情暖意,呼吸有了稳妥的轻柔与绵长。 许多黄昏,我蛰居在略显颓废的老屋院落,与一把椅子相亲,也与更多的自然之物美好 相亲:没有炊烟,但能听到无形的风发出多变的声迹,还能看到它在草木飘曳中仓促现形; 或者看远处隐现的河流突然一拐消逝在更远处,却用依稀的水声盥洗人间;等待眼前之物被 灰茫的暮色一一隐藏。村庄里渐次亮起的晚灯窥望寂野……此时天空深蓝,晚霞流落,归鸟 啁啾,无须太久,明月会升于东山,群星会闪烁苍穹,夜晚会抵临大地。 村里的屋舍错落、低矮,有疏朗、空阔的格局。每一粒星光都无遮无挡地洒落在屋顶上, 像一阵细密的雨,我似乎能听见雨落的幽微足音。我相信,星宿是逝去的人凝望大地的目光, 是他们向后人传递久别后的讯息。月光瓢泼,把每一扇窗台照亮,也照亮了窗台前痴痴等候 的身影。月色浓稠,无声无息温柔流淌,漫过山野,漫过田地,漫过村庄,却塌陷在人的额 头上。这冰冷的星光,这沁凉的月色,不辞千遥万远,来赶赴人间之约,每每与它们久别后 又相逢故地,总让我目光润热、内心温灼。 月色渐渐堆卷,渐渐积蓄,细浪一样轻轻地涌向远方,泛起微微荡漾的水波纹。有限的 夜晚在月光的海面上慢慢显影:弟妹在厨房拾掇,父亲坐在屋檐下啜饮一杯浓茶,弟弟倚靠 着门操弄手机,妻子在屋前踱步;院落里,零星的花树吐露出幽微的气息,萤火虫率性飞舞, 蝉在纵情抒怀,猫头鹰打起沉闷的节拍…… 一条灰白的窄油路把局促的视野抬起来,蛇一样游向远方,那是通往大姑家的路。大姑 叫“水娇”,今年 68 岁,有芬芳甜美的名字,却已老得一团模糊,像月光下一道薄凉的影子。 她家在我们河流的堤岸,是我们舟楫的码头。每次回来,我们都会去她家里坐坐,喝她从山 里采摘的野生黄金茶,吃她用柴火灶煮的土板栗、烘晒的瓜果干,还有自制的炒花生,让一 副肠胃再回到美好的从前。她热情地带我们去马路边,连夜到她的菜地里砍青豆、摘菜瓜, 让我带回蛰居的南方小城。她捏着一个小手电在前面带路,却把光亮尽量照向后方。月光、 星光、手电筒的光圈,相互重叠交融,把几抹身影淡淡凸显,投进目光里。我对大姑说,这 么亮,又何须手电筒呢?大姑笑笑回我,你们住惯的城里,路平,灯亮,村子里只有盈盈的 月光,打个手电也就是个意思呀! 大姑的菜园在一条水渠的两边,一边的青豆林相互搀扶着奔向远地。她弯下年迈的腰, 啪啪啪,用柴刀砍,一株又一株,青豆哗哗倒下,一座柔软的青山缓缓搭建起来。我说够了, 真的够了,她不听,也不停,又啪啪啪再砍倒几株,说,自种的青豆能保鲜,不嫌弃就多吃 几餐,不然就又要等来年了。水渠的另一边是一片玉米地,棒子已经掰回去了,留下稀疏的 玉米秆子,像时节的感叹号。斑驳的月光浇灌地面,几个黄澄澄的菜瓜在水渍一样的藤蔓间 偃卧,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虫眼。大姑略带遗憾地说,都是萤火虫吃的,虫多的时候,用手 抖一抖瓜藤,就像一阵白亮亮的雨珠洒落。她浅浅的笑意没有打折,仍旧停泊在已然枯萎的 脸上,却分明有了月色般的光泽。我似乎看到了那绚烂至美的一幕。 月色朗朗,洒满沟渠,随一脉细水流向远方。我知道,这里是一脉水流的上游,水流的 前方是灯火喧嚣的城市,是水深火热的生活,是无可转圜的人生,是日渐微薄的未来……但 又有什么关系呢?此时月迹,已牢牢印记眼瞳,深深镌刻内心!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段中的“没有城市霓虹的沾染”与最后一段中的“水流的前方是……微薄的未来”透出 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倦意。 B.第二段中“我的身份介于主人和客人之间”一句含意丰富,透露出作者对自己与故乡之间在 情感上存在一定距离的感叹。 C.第四段中“月色浓稠,无声无息温柔流淌……却塌陷在人的额头上”一句形象地抒发了时光 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 D.在去砍青豆、摘菜瓜的路上,虽然月光很亮,但大姑仍打着手电,是因为她怕作者住惯了灯 亮的城里,不习惯走乡村的夜路。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段运用比拟与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出月亮的动态之美,为下文写作者由月而引发的感悟 张本,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B.第二段运用了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倚靠”“穿”“端”“坐”“喝”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离开城市后短暂的村居时光的惬意。 C.从时间变化的角度来看,作者分别写了夕阳西斜、黄昏来临、明月东升等不同时间段自己的 状态和所看到的景色。 D.整篇文章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淡雅,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让读者深刻感悟到作者那份暂 得的喜悦与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8.请赏析文章最后一段。(4 分) 9.文章用较长的篇幅写与大姑有关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 分) 张运字南仲,信之贵溪人。运年二十五,以太学生登宣和三年进士第,赐同上舍出身, 调桂阳监蓝山县丞。县阙令,运摄县事。县与诸獠接壤,因俗为治,吏民安之。临武寇与诸 獠合,大剽掠,运亲帅兵禽之。迁潭州攸县尉。移贰濡须。金人犯庐、寿等州,大将驻兵淮 壖以拒之,运给饷未尝乏绝。岁余,以亲老还江东,寓居鄱。既而丁母及父忧,服除,起知 桂阳监。五月而境内称治,与部使者奏升监为军。大修庠序之教,祠汉以来守令有功德于桂 阳者卫飒、唐羌等七人于学,刻《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散之民间,使之修德而 务本。召入对,除知达州。召为度支郎中。临安楼店务钱岁三十余万缗,请以十万归省额。 户部所储三佛齐国所贡乳香九万一千五百斤,直可百二十余万缗,请分送江、浙、荆湖漕司 卖之,以籴军饷。拜刑部侍郎,言:诸斥逐累赦未还者,宜从湔洗。诸申请条制,多重复牴 牾,失于太烦。诸编置不以赦原、不以荫论之类,失于太重。外路刑狱三经翻异,移送大理, 刀锯数施,非所以示远。及诸不便。皆从之。又请广储蓄,兴鼓铸,修屯田,作乡兵,亦皆 听纳。会金人渝盟,特迁户部侍郎,以专馈饷。丞相陈康伯议遣李宝自四明控制海道,众论 纷纭,运直入赞决,以为上策,金人果败走。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 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乾道七年,鄱大 饥,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自是民争出粟以济。连上章致政,不许,以疾卒。 (节选自《宋史•张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 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B.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 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C.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 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D.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 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即殿试及第者。 B.服除,守丧期满。官员守制期满,一般都要恢复丁忧之前的官职。 C.庠序,古代的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泛指学校。 D.缗,本指穿铜钱用的绳子或者钓鱼绳,又指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运内平动乱,外抗金兵。代理桂阳监蓝山县令时,他带兵擒获贼寇;移任濡须时,他驻军 淮河边,抵抗进犯庐州、寿州的金兵。 B.张运宽厚为怀,主张轻刑。任刑部侍郎时,他提出应宽待赦免多次还无法回来的重刑犯,指 出有些人被判罚过重、有些案件刑罚过多等问题。 C.张运深受信任,颇受重用。他提出增加储蓄、整治屯田等建议,均被采纳;金人违约,他被 特意升任为户部侍郎,负责运送粮饷。 D.张运政绩突出,处事果决。他在地方、户部和刑部任职,均有政绩;金人违约,他直接参与 商讨决策,赞同从四明控制海道的决议,最后金兵败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直可百二十余万缗,请分送江、浙、荆湖漕司卖之,以籴军饷。 (2)乾道七年,鄱大饥,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自是民争出粟以济。 14.张运主管桂阳监时在当地施行教化,具体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 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①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注】①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谓以 寒泉浸泡瓜果消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词人散开头发,解开衣襟,这既反映夏夜天气闷热,更体现了词人的爽朗豪迈。 B.池中流水涓涓,水势轻缓,但也日复一日地侵蚀着台阶,对此,词人坦然待之。 C. “池儿”“月儿”的称呼轻松有趣,词人对“池”与“月”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池边有一女子,以水池为镜,梳妆打扮,天真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饶有情趣。 16.本词名为“戏作”,轻浅自然,妙趣横生。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有哪些“妙趣”。(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的《登高》中“ ”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 ”一句, 则表达了诗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从形、声两句方面勾 勒赤壁壮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两度挥戈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 故土的历史事实,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 , ”两句。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 分) 一进峄城,就融入一个石榴的世界。满耳是石榴的故事,满眼是摇动的石榴树。 碧绿的树叶中,红艳剔透的石榴花骄傲地挺起腰身,亮出娇美的面庞。放眼望去,那朵朵石 榴花,就像簇簇火苗。在蓝天和阳光下,石榴花聚合成熊熊燃烧的火海,摇荡着,呼应着,翻滚着, 十分壮观。 文人们对石榴的偏爱,不吝笔墨。有的细致描摹石榴形象,大写特写其仪容。诗人透过石榴 外表,挖掘其内涵,张扬其精神:“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不求结果,但求过程;“翻嫌 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不争不抢,不卑不亢;“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平易 近人,淳朴淡泊……朵朵石榴花,开在历代文人的笔尖之上。 石榴籽圆润饱满、浆满汁溢、甘之如饴,是甜美的果实,它们密密实实拥抱在一起,常寄予 了紧密团结的寓意。石榴的名字可谓琳琅满目,金罂、金庞、沃丹、丹若……贵重的“金”、 喜庆的“丹”,都集于石榴一身。火红、多籽、甜蜜、团结,或正契合了人们祈愿的生活的样子 吧。 18.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B.几十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C.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D.新的学习观既提倡在做中学,也强调在学中做:理论要与实践结合。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B.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C.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海洋中的病毒数量极其庞大,据估算,1 毫升海水中平均有 1000 万个病毒。数量如此庞大 的海洋病毒“隐匿”在海洋中,会不会让海洋生物生病?①_________。海洋病毒会感染一部分 海洋生物,并致其死亡,以此来调节它们的种群数量。 海洋病毒在生物间的传播,会导致不同生物基因的快速交流,以达到促进生物进化的作用。 可见,虽然身材只有纳米级别,但海洋病毒却发挥着全球尺度的作用,②_________截至目前,大 部分海洋病毒感染的主要是细菌等微生物,也有一些海洋病原性病毒可以感染人或其他陆地生 物。近年来,③_________,人体内抗生素抗性细菌越来越多,急需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抗 菌药物。海洋病毒恰恰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22.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说说人类如何应对海洋病毒带来的挑战。不超过 30 字。(5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目前, 餐饮行业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为了面子或排场大量点菜进而造成人为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 出现这些情况,究其原因,一是对粮食安全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二是思想上没有节约意识, 丢掉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关注粮食安全,传承勤俭美德”的主题班会写一篇演讲稿,体现 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以及解析 一、答案:1.D 2.A 3.C 4.①正视生存竞争压力,立足创新,办出特色。②在通俗文化之外,要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 ③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④适应多元化竞争时代,体现新颖丰富的特点。 5.第一问:材料二论述了中国电视节目如何避免“平庸”,材料三论述了中国综艺节目要防范 过度娱乐化。第二问:材料二采用了并列式结构,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材料三 采用了递进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结构,主要运用了因果论证的论证 方法。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内容丰富”无中生有;“满足了观众 的需求”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极大地满足了受众观赏需求”。B 项,偷换概念,“电视节 目”应为“电视娱乐节目”。C 项,“这一转变体现了综艺节目已经由精英文化转变为草根文 化”理解有误,原文是“这体现出精英文化逐渐向草根文化靠拢”。 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都经历了”说法有误,材料一中 提到大众选秀类节目“收视率依然突出”。 3.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 项与观点无关。文中提到“收视率”旨在表 明“媒体获得新生的根本出路在于多样化的竞争”,而不在于如何提高“收视率”。B、D 项 都是正面论据,正面论证了“必须通过生存竞争来无情地淘汰各类混饭者,这样才能逼着有 关人员物色人才,考虑办出自己的特色,立足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等观点。C 项反面论 证了“必须正视媒体平庸化的根本缺陷,在通俗文化之外,应当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的观 点,“著名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精英文化”的摇篮,校庆办成“娱乐校庆”是不合适 的,所以是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二共四段,每段涉及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方面, 筛选关键信息并整合即可。第 1 段关键信息为“必须通过生存竞争……办出自己的特色,立 足创新”,第 2 段关键信息为“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第 3 段关键信息为“编导应当有自 己的文化素养和鉴赏力”,第 4 段关键信息为“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多样和不断更新的产品”。 5.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述上的特点可以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方 面考虑。材料二四段为并列结构,从不同的方面论证电视综艺节目如何避免“平庸”的问题, 其中第 3 段“比如”,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材料三是递进式论证结构,始终围绕“综艺 节目不可‘娱乐至上’”展开论述:先点出综艺节目最近几年强调“娱乐至上”的现象,随 后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众媒体的职责、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等方面深入分析,最后以 “媒体牢记责任、加强道德自律建设”解决问题;第 3 段中的“因此”,表明使用了因果论 证的论证方法。 二、答案:6.C;7.A 8.①使用排比的手法,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喧嚣与迷茫;②形象地将故乡写为城市的上游,表达 了作者与故乡之间深深的羁绊。 9.①内容上,写大姑为我们备家乡小吃,带我们砍青豆、摘菜瓜,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 丰富了散文内容;②主题上,大姑是故乡与作者之间重要的连接点,写与大姑有关的事情表 达了浓浓的乡情;③结构上,在描写大姑以及砍青豆、摘菜瓜的过程中,“月”无处不在, 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解析:6.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形象地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 理解有误。根据原文中“这冰冷的星光,这沁凉的月色,不辞千遥万远,来赶赴人间之约, 每每与它们久别后又相逢故地,总让我目光润热、内心温灼”可知,写月色塌陷在额头上是 为了表达浓得化不开的故乡情结。 7.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错。第一 段描写了夜晚的月色之美,且通读文章可知,文章描写了作者在故乡暂居的惬意,因此,情 感基调应该是闲适的,不能说是“悲凉的”。 8.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文章的语言,主要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两 方面进行思考。最后一段中“水流的前方是灯火喧嚣的城市……是日渐微薄的未来”使用了 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喧嚣与迷茫。“这里是一脉水流的上游”中“这里”指 的是故乡,洒满故乡月光的河流流向的是城市,再结合“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深深镌刻内 心”来看,此处表达了作者与故乡之间深深的羁绊。 9.本题考查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内容、主题、结构等方面入手。 文章第六、七段主要讲述了与大姑有关的事情。内容上,写大姑为我们备家乡小吃,带我们 砍青豆、摘菜瓜的事情,丰富了文章内容;主题上,写每次回来,作者都会去大姑家坐坐, 大姑家“是我们舟楫的码头”,说明大姑是作者与故乡之间的重要连接点,借写大姑来表达 浓浓的乡情;结构上,写大姑时,“月”贯穿其中,照应了小说标题。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三、答案:10.C;11.B;12.A 13.(1)价值可达一百二十多万缗,请求(将它们)分别送到江、浙、荆湖的漕司卖掉,用来 买粮食作为军饷。 (2)乾道七年,鄱阳(遭遇)大饥荒,张运首先拿出二千石粮食来救济灾民,自此以后民众 争着拿出粮食来救济。 14.①兴办学校;②给有功德于桂阳的太守、县令建立祠堂;③刻印、散发《续颜氏家训》《四 时纂要》等书籍。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作答本题可使用排除法。“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 “遣信使”等是张运“上疏”的内容,故应在“上疏”后断开,排除 A、D 两项;“其后”是 “制”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 项。故选 C。 11.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一般都要恢复丁忧之前的官职”错误, 官员守制期满后,要重新任命官职。故选 B。 1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他驻军淮河边,抵抗进犯庐州、寿州的 金兵”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大将驻兵淮壖以拒之,运给饷未尝乏绝”,驻军淮河边的不是 张运,张运只是负责为“大将”调运粮饷。故选 A。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关键词“直”“可”“籴”;(2)关键词“发” “振”“济”。 1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主管桂阳监”这一信息已经指明了答案 区间。考生作答时应回到原文,找到张运主管桂阳监时所做的事,明确哪些事情是与“教化” 相关的,对其进行概括即可。注意要分点作答。 【参考译文】 张运字南仲,信州贵溪人。张运二十五岁时,凭借太学生的身份参加宣和三年进士考试 及第,被赐予同上舍出身,调任桂阳监蓝山县丞。县里没有县令,张运代理县中事务。蓝山 县与各少数民族接壤,(张运)遵循当地风俗来治理,官吏百姓都很安定。临武的贼寇与各 少数民族会合,大肆抢劫掠夺,张运亲自带兵将他们擒获。迁任潭州攸县尉。移任濡须的副 职。金人侵犯庐州、寿州等地,宋大将驻兵在淮河旁边的空地来抵抗他们,张运供给粮饷从 来没有缺乏断绝。一年多后,张运因为双亲年老回到江东,寄居在鄱阳。不久他开始为父母 守丧,守丧期满,被起用主管桂阳监。五个月境内就得到治理,与部使者一起奏请将桂阳监 升为军。大力修治学校教育,给汉代以来对桂阳有功德的太守县令卫飒、唐羌等七人在学校 中立祠,刻印《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在民间散发,使百姓修习品德、从事农业。 征召(张运)入朝应对,授任(他为)达州知州。被召入任度支郎中。临安楼店务(宋代地 方管理房地产税务的机构)的税收钱每年有三十多万缗,张运请求把十万缗归入政府征税的 定额。户部储存的三佛齐国进贡的九万一千五百斤乳香,价值可达一百二十多万缗,请求(将 它们)分别送到江、浙、荆湖的漕司卖掉,用来买粮食作为军饷。授任刑部侍郎,上奏说: 那些被驱逐后多次赦免都没有回来的人,应该让他们洗刷污点;那些申请的条例法制,大多 重复矛盾,错误在于过分烦琐;对那些被编管安置不能赦免、不能受庇荫的一类人,错误在 于处罚太重;外地的案件经过再三翻案变化,移吏大理寺,多次施以刑罚,这不是昭示远方 的做法。又提及许多不便利之事。都听从了他。又请求增加储蓄,兴办冶炼金属、铸造钱币 (的场所),整治屯田,设立乡兵,也都听从采纳。正逢金人违背盟约,特意升任他为户部 侍郎,来专门负责运送军队粮饷。丞相陈康伯建议派遣李宝从四明控制海路,众说纷纭,张 运直接进入参与决策,认为这是上策,金兵果然战败逃跑。于是张运上疏说:“请求下诏书 安抚将士,免除租税,派遣信使,联合豪杰,加强守城(力量),督促汉中的将士向关陕进 发以便牵制敌人后方。在两淮、襄汉之间设置四镇三帅来作为内地支柱,以图谋进军夺取失 地。”乾道七年,鄱阳(遭遇)大饥荒,张运首先拿出二千石粮食来救济灾民,自此以后民 众争着拿出粮食来救济。接连上奏书请求退休,没有被允许,因病去世。 四、答案:15.B 16.①夏夜闲适生活之趣。以散发披襟的处所、浮瓜沉李的杯子这样的“谜面”,来暗伏新池 这个“谜底”,表现出词人在新池边纳凉的快意、闲适。②语言轻松有趣。“池儿”“月儿” 的称呼,通俗有趣,足见作者的喜爱之情;而“唤个月儿”的措辞,不仅写景由实境入空, 更是妙语解题;天下有水则有月,本无稀奇,经词人这么一说,平常的一个意思竟显出盎然 的趣味。③池中美景之趣。下片写彩绘楼阁,秀影摇曳,不觉喧闹,更显空灵静谧;粉荷倒 影,似“倒开”池中,明丽如画,池中之景空灵而优美;红妆美人临池照影的倒影,更添雅 趣。 解析:15.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 项,“日复一日地侵蚀着台阶,对此,词人坦然 待之”赏析有误。侵,结合诗意,应为浸润,“细侵阶”,即慢慢地浸润台阶,而非“日复 一日地侵蚀着台阶”。同时,结合题目“新开池戏作”可知,此池为新池,“侵蚀”也不合 实情。 16.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赏析词的趣味,可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分 析。该词上片主要写词人夏夜池边纳凉的闲适之情。首句写池,以散发披襟的处所、浮瓜沉 李的杯子这样的谜面,来暗伏新池这个谜底。表现了词人在新池边纳凉的快意与闲适,这体 现了夏夜闲适生活之趣。上片末句,以“凿个池儿”的轻巧口吻正面点题,兼写因池见月的 景象,这里“池儿”“月儿”的称呼,通俗有趣,足见词人的喜爱之情,这体现了用语轻松 有趣。下片主要写池中丰美的倒影,词人写得空灵而优美。这倒影由无生命之物到有生命的 植物再到人,逐层递进,诗意渐浓而意境渐美。水面上开放的荷花和水中荷花的倒影交相辉 映又浑然一体,使人乍见之下以为是荷花倒开于水中,明丽如画,池中之景空灵而优美。末 句说可以与池水中的荷花倒影相媲美的,是一个打扮好的红妆美人临池照影的倒影,更添雅 趣,这体现了池中美景之趣。 17.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五、答案:18.A; 19.B; 20.石榴是甜美的果实,石榴籽圆润饱满、浆满汁溢、甘甜如饴,它们密密 实实拥抱在一起,常被寄予紧密团结的寓意。 六、答案:21.①答案是肯定的;②可谓“身小能量大”(可谓虽小作用大);③由于滥用抗生素; 22.正确认识其利害;对破坏有预判,做好预防;加以研究和利用。 23.答案:【佳作展台】 节约粮食,传承美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传承美德”。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诗经》中的这句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看到自家谷物茂盛、 高粱排列整齐时的欣喜之情,体现了对粮食的喜爱和关心。 “谷为民命”,这告诉我们粮食是百姓生存的保障;“仓廪实,天下和平”,这说明粮 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保障粮食安全,除了要积极耕种、认真贮存外,还需要每个人都有节约粮食的意识。节 约粮食,是另一种收获,与耕种、收割、晾晒、贮存同等重要。 俭之为德,由来已久。古人对节俭一向十分重视。“节俭则,淫佚则亡”,墨子从国家 兴亡的角度用对比的方法讨论了节约的重要作用,节约可以让国家繁荣昌盛,而浪费只能让 国家衰败灭亡。“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从国计民生的角度讨论节约的重要性,他认为无 论管理国家还是侍奉上天,最重要的是节俭,唯有节俭,才能让国家安定。“一粥一饭,当 思来处不易”,朱子从粥饭来之不易的角度告诫人们要节约粮食,珍视每一粒粮食。(引用 名人名言,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无论粮食多么丰 产丰收,都要取之有度,不能有铺张浪费的思想,否则将造成巨大的危害。(正反论证,具 有辩证性) 节约粮食看起来像是私事,可实际上其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每年的粮食总产 量是一定的,如果人人都有浪费粮食的行为,那么被浪费的粮食数量就是惊人的,这种浪费 行为最终会动摇国家安全的根基。所以,节约粮食,要从小我做起。在家吃饭,要合理定量, 不忘“光盘行动”;外出吃饭,要合理点莱,不让盛宴变剩宴”。(从个人出发,关注现实) 勤俭不寒酸,浪费才可耻。一粒粮食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最终这些粮食就会成 为很多人赖以生存的口粮。 大肆挥霍不是荣耀,勤俭节约才是美徳。在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我们要厉行 节约、反对浪费。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解析:【题目解读】作文材料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句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粮食的重要 性;第二、三句是第二部分,阐述了当前我国的粮食浪费现象和其产生的具体原因。题目要 求“为‘关注粮食安全,传承勤俭美德’的主题班会写一篇演讲稿”,这指出了作文的主题、 体裁以及受众。写作时可针对第一部分立意,也可针对第二部分立意,还可以综合立意。 【立意引导】①让节俭之风盛行;②节约粮食,从我做起;③节约粮食,坚守“粮心”;④ 保证粮食安全,有备才能无患;⑤多措并举破陋习,节约粮食见美德。 【素材链接】 ①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季文子虽居高位,却十分简朴。他厌恶奢华的风气,住所极其简陋, 不仅自己平时很少穿丝绸衣服,就连他家的仆人,服装也比一般有钱人家的仆人俭朴许多。 季文子非常爱惜粮食,从不允许喂他家的马匹一粒粮食。当时,孟献子的儿子仲孙见他如此 俭朴,便讽刺他过于吝啬,不会给国家增添光彩,季文子回答道:“百姓的父亲兄长尚且吃 粗粮穿破衣,而我的妾室、马匹享受美好生活,这实在不是做宰相的人应该做的事!况且我 只听说把高尚品德当作国家荣誉的,没有听说凭借善待婵女和马匹的。”孟献子听说这件事 情后,愤怒之下将儿子仲孙幽禁了起来。自此仲孙改过自新,亦仿而学之。后来在季文子的 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传颂。 ②爱因斯坦访问上海时,曾应著名画家王一亭之邀,到王一亭的家——梓园吃晚饭。这 是一顿异常丰盛的晚宴。爱因斯坦的夫人爱尔莎甚至惊呼:“光是这些粮食就足够我吃上一 年的!”爱因斯坦对于如此奢侈铺张的招待,在日记中用了“悖德”两字来形容,“在那没 完没了的宴席上,尽是连欧洲人也难以想象的悖德的美味佳肴”。可见,爱因斯坦将奢侈铺 张看成一个违背社会道德的问题。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