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测(二)(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测(二)(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648070

大小:76.6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3-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题 第1 页(共10 页) 长春市普通高中 2021 届高三质量监测(二) 语 文 本试卷共 10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 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 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衡阳雁”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均与之相关,如杜甫“万里衡阳 雁,今年又北归”,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 “衡阳雁”意象之所以生成,当与“雁不过衡阳”的观念有关。关于其成因,前人有几种不 同说法:一是地势使然。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峰,最南端即位于衡阳的回雁峰。古人认为回雁峰地 势极高,阻挡了雁南下的进程,故而将衡阳当作大雁南飞之极点,但我们现在知道回雁峰的海拔 实际仅有 90 多米。二是外形酷似。宋荦等人认为回雁峰的得名源自其外形如飞动之雁,明代胡贞 开《回雁峰游记》中也解释为:“盖衡之七十二峰,从洞庭叠翠南来,奔八百里至湘江,而一峰夭矫 回伏若雁之落。”然此种解释难与诗歌中的“衡阳雁”意象以及“衡阳雁断”等典故发生关联。三是 气候适宜。《吕氏春秋·季秋纪》曰:“季秋之月,候雁来宾……是月也,霜始降。”因此有人认为回 雁峰以南气候极热,不利于雁的生存。但此处的“霜降”乃二十四节气之一,只是用以记载鸿雁南 来的时间, 而鸿雁的迁徙实与其地是否有霜并无必然联系。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雁也确能飞至衡阳 更南之地,据《会稽典录》记载,连越南也可见到大雁。既然如此,为何还会产生“雁不过衡阳” 的说法呢?这应当与古人对雁的生活习性和九州边界的认识有关。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大雁春去秋来的生活规律,认为大雁于农历八九月间南来,十 二月至翌年二月北归。他们对雁的认识虽然还较为感性,但也颇能与现代生物学知识相 印证。因大雁的迁徙整体呈现出随阳习性的特点,《尚书·禹贡》将其称为“阳鸟”。古人认 为随阴阳而迁徙之鸟都不是中国固有的物种。郑玄曰:“凡鸟随阴阳者,皆不以中国 语文试题 第2 页(共10 页) 为居。”雁既然不居“中国”,则其所居当在边裔。古人认为可以用来区隔“中国”,也就是古九州边界的 重要地点有两组四地。一组是作为燕、楚两地圣山的碣石与会稽;另一组是雁门与衡阳。山南为阳,衡山之南 即是衡阳,所以《尔雅·释地》有雁门为北方荒凉边裔之地一说,《礼记·王制》有衡山是天下 南端一说。碣石、会稽、雁门、衡阳均在九州的边界,是上古时期人们对“中国”边界认识 的极限。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大雁在西伯利亚、我国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北部一带繁殖,其南 飞至越冬地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从繁殖地出发,沿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入福建、广东等 地,最远可到南洋诸岛;二是从繁殖地出发,经由内蒙古进入华北地区,南下最远可到缅甸、印 度。(冯国超主编《动物百科全书》)虽然碣石与会稽、雁门与衡阳不是鸿雁迁徙路线的真 实两极,却均位于这两条路线上,因此古人将此四地看作大雁迁徙路线的极点。 先秦时期,人们囿于对九州边界的认知局限,以衡阳为九州的南极,雁门为九州的 北极,认为鸿雁从碣石和雁门南下,栖止会稽和衡阳,即郑玄所谓雁“不以中国为居” 者 也。所以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早期的诗文中均会将衡阳与雁门对举,也就能更容易读 懂跟“衡阳雁”有关的作品了。 (取材于孟国栋、孙晓磊《也说“衡阳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雁不过衡阳”的观念影响了“衡阳雁”意象的生成,关于这个观念的三种成因, “地 势使然”说被认同度更高。 B. 宋荦和胡贞开认为外形酷似飞动回伏之雁才是回雁峰得名的原因,但他们的看 法与 “衡阳雁断”等典故相违背。 C. 古人对雁的感性认识不仅与《尚书·禹贡》称大雁为“阳鸟”的原因相似,也与现代 生物学的有关知识完全相符。 D. 先秦人们对九州边界的认知限制了自身对大雁迁徙路线极点的认识,这是早期诗 文中会将衡阳与雁门对举的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开篇从古代诗词意象的角度给“衡阳雁”下了准确定义,并举例说明“衡 阳雁” 在古代诗词作品中具有经典性。 B. 文章在论述中,先明确反驳了前人“雁不过衡阳”观念成因的三种说法,后顺 理成章 地用一个设问句强调了观点。 C. 文章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古今著作中的句子,不仅使论述内容丰富且有学术性, 也 使论述过程既严整又有说服力。 D. 文章末段对论述作了简要归纳,同时补充提及了早期诗文中均会将衡阳与雁门 对举 的现象,增强了文章观点的张力。 语文试题 第3 页(共10 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王勃对“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描写,与当时人们对大雁的生活习性和 九州边 界的认识有关。 B.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表明大雁在雁门和衡阳间的迁徙路线要比碣石和会 稽之间的更遥远。 C. 古代诗词中对“衡阳雁”意象的运用,不会因为作者缺乏现代生物学知识而使 作品的 艺术性受影响。 D. 古人认为鸿雁也会从碣石南下栖止会稽,这意味着如将碣石和会稽对举也有助 于理 解“雁”的意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9 年 9 月 17 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一个学术会议上报告称,经专家组 评估,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这是继白鱀豚和长江鲥鱼被研 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的又一坏消息。 长江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 鱼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但多年来,长江白鲟始终未在渔民和科学家 们的苦苦搜寻中现身。据此前报道,2003 年,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 最后一次救助一条长江白鲟、放生并跟踪。但随后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消失, 目前没有 包括影像学等在内的任何证据证明白鲟还存在。 (摘编自《澎湃新闻》2020 年 1 月 2 日) 材料二: 2020 年1 月1 日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分类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自 2020 年1 月 1 日零时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332 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 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最迟自 2021 年1 月1 日零时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 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实行暂定为期 10 年的常 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 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 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渔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鱼儿越捕越 少、越捕越小,一些渔民开始铤而走险,竭泽而渔,结果渔民越捕越穷、生态越捕越糟。 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是打破困局的必要措施。 (摘编自新华网2020 年 1 月 1 日) 语文试题 第4 页(共10 页) 材料三: 为了推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长江流域已长期实行了禁渔期和禁渔区等制度: 从 2003 年起,长江流域实行每年三个月的禁渔制度;2015 年12 月起,调整为每年四个月的 禁渔制度;2017 年1 月起,长江一级支流赤水河率先实施全面禁渔十年的试点;2020 年1 月1 日 起,长江流域 332 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2021 年1 月1 日起,长江干流 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即“一江两湖七河”)等重点水域全面实行 十年禁捕制度。 这次十年禁捕制度的设计,是基于近 20 年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 经验与认识的科学总结。首先,禁捕时长为十年,长江里的大部分鱼类完成生活史通常需要 四年,禁渔十年可让它们繁衍两三代,种群得以恢复。其次,禁捕范围广,主要考虑到珍稀 濒危和特有鱼类等在长江空间分布及洄游型鱼类生活史不同阶段对环境的需求。此外,禁捕 制度充分考虑到退捕船网处置,退捕渔民补偿补助、转产就业和社保安置及禁捕执法监管, 真正做到退得出、禁得住。 (摘编自《十年禁捕: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光明日报》2020 年 12 月 3 日) 材料四: 长江禁捕退捕以来,江苏在严格落实禁捕要求的同时,多渠道推进渔民安置保障工 作,积极帮扶职业渔民“转业”,推动“生计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打鱼”向 “打工”转变。考虑渔民历史生产生活习惯,江苏多地积极开发护鱼员、护堤员、蓝藻 打捞员等渔民上手快、适应性强的公益性岗位。同时,多渠道推进退捕渔民转产就业。 根据政策,上岸渔民劳动年龄段人员纳入城镇企业社会保险,养老年龄段人员纳入 被征地基本生活保障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江苏率先出台《国有渔业水域占用补偿管 理暂行办法》,明确失水渔民参照失地农民参保,助力上岸渔民托底安置。除了一次性买断渔船、渔网, 泰州市高港区还给予劳动年龄段每名渔民两年生活补助。无房渔民由社区统一规划安置,危房渔民也可 享受拆迁安置。渔民上岸视同征地,政府统一办理养老保险,引导大家就近到企业上班。 (摘编自《告别水上漂,打鱼变护鱼》,《新华每日电讯》2020 年 12 月 23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长江白鲟灭绝表明虽然执行了长江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但没能减缓长江生态 的恶 化,长期禁捕势在必行。 B. 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长江为流域经济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渔业 生产 也长期陷入了恶性循环。 C. 禁捕是改善长江生态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但长江生态的全面恢复还有赖沿 岸生 产企业也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D. 长江流域近二十年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积累的经验为此次十年禁捕 制度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语文试题 第5 页(共10 页)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近年来,长江渔业生产价值每况愈下,禁捕可使渔民摆脱困境,这将是对子孙 后代和 人类未来生态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B. 十多万渔民和水产从业者的安置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但相较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及沿 线渔民的长远利益来说,这份付出是值得的。 C. 未来十年,长江江面上再也看不到“老翁破浪行捕鱼”的场面,再也听不到“渔歌唱 晚”,长江的美学价值将大大受损。 D. 十年禁捕目的在于休养生息,这表明了我国恢复长江生态的决心,禁捕也必将 开启 我国大河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6. 生态脆弱与贫困互为因果,十年禁捕是我国涵养长江生机的德政,此法得以顺利推进 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偏 枯① 王思玷② 刘四,……唉,这个苦人儿!他得了半身不遂的病了。……他没日没夜地,躺在他 的屋子里,失却了一切举动的自由,生活的快乐。 他的屋子,是靠着佛寺的院墙盖的。屋子的右边,土炕上,躺着刘四,二子睡在他 的脚下,左边一口小锅,墙上贴着灶神码子,还有乱杂的一些破盆,破罐子,破锄头, 破 镰刀,新沉几年的斗笠,蓑衣,愈多愈显着不值钱。 院的左边,树底下,进门的一边,铺一片破席,阿大哄着他兄弟小三儿,在那里玩耍, 忽然一个燕子飞过了,吱吱啁啁地叫着,把阿大惊觉了。他一边仰着脸看着,一边喊:“妈…… 妈……燕子来了!……财主们又好盖屋了!……该锄地了!……收麦的时候也快了!……” 他母亲不但不看那个燕子,更极可怜地说:“傻孩子,不要再提那一些了!你父亲睡在那里, 有谁再去锄地,再去作泥瓦匠给人家盖屋。唉,麦与我们也断缘了!” “不!”他在屋里说,“我不时就要好了。我常常梦着在屋上工作,或在地里割麦呢!唉,我的那张 锄,卖得可惜!唉,这都是因为我的病呀!这是个什么病呵!” 一个催命的判官来了!他的小二子起来了。他呆着小脸定省一会,一边用手揉着眼, 慢慢 地走到他母亲的身边。他母亲又犯了愁了,好歹地哄着他睡了的,怎么又起来?又 要闹吃了。 那种干煎饼,他一定还是不愿意吃。好的,又哪里有?她不由地就恳求似的说:“你那边给你 兄弟玩去吧!一会我烧煎饼汤给你喝,好孩子,去吧!” 一时,一个小院落都寂静。她又自己念着:“怎么和尚也不来呢?” 阿大急促地说:“母亲,快别提他了!那人,老大地不好。我昨天见他把他徒弟按在凳子上, 使板子把臀打得通红,就要露出血来了!我怪害怕的。” 于是她的头垂下去了,忧愁,恐惧,而且悲伤;又极力地隐藏着,不愿叫小孩子看 见,只说:“不好吗?……那个人不好吗?……不好?……” 这时,二子急促地说:“母亲,母亲,张奶奶来了!” 语文试题 第6 页(共10 页) 她转过脸去,擦擦眼,果然张奶奶来了。刘四也凄惨地抬起他病黄了的脸,但是他的 身子,却不服他的命令,不能起来致敬来宾。他无奈地喊着:“张婶子!张婶子!”他的两个嘴 角,就酸下去了,再不能说了。他的妻子,只怔着眼,看定张奶奶的脸儿,包藏无限的恐惧, 无限的忧思,好像有许多吉凶参半的问题,亟待张奶奶判断出来,但是她不敢先问她。 张奶奶看着他们,开口就吁出一口气来:“唉!我适才来又遇见和尚。他也说:‘怪可怜的。无 论怎样,我没有不应承的。’论起来,也不错,不过是他的规矩大点,唉……” “我都给你串通好了,你若愿意做奶妈,钱可多啦!每月三吊大钱!我是和孙老爷说的。 孙太太还应承我叫你带着二子。他那样人家,每天吃他两顿饭,是不要紧的,这样可倒怪好。 阿大,二子,都有了吃饭的地方。你的工钱,也满可以养活病人——只有一件,这个吃奶的 小孩子,是必须离……” “我的小孩吗?” 张奶奶开始说的时候,她的一双眼睛就盯在她的脸上,以后渐渐有了泪了,以后竟 哭起来了。 “你们不要急躁!咱慢慢商议。”张奶奶说。 “不用商议了,张奶奶。”她决断地说,“一定是得走这条路的!大的一定得去当和尚的!只有小 的……” 阿大猛然哭起来了!口里不住地喊:“母亲……母亲……俺不愿当和尚呀……俺怕呀…… 母亲……俺不愿意当和尚呀……俺怕呀……母亲……” 张奶奶说:“阿大别哭了,你母亲是说不叫你做和尚了!叫你和你弟弟,都跟你母亲上李太太 家吃馒头去!等你父亲好了再回来。我看四哥的脸上,好了老多了,也像快要好了。” 刘四说:“婶子说得不错。我从来没有做过坏事,难道叫我就这样了吗?” 这时的太阳,将要沉下去了。大白果树上,满含着弥漫的春烟。金日脚从大殿的红 山墙映到小院子里,像一片血雾。人们的愁惨的面庞,都像浴在血里。这时,外面忽然 又有一阵脚步声,想是和尚来了。 【注】①偏枯,中医指半身不遂的病。②王思玷(1895-1929),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以一个贫穷家庭的悲惨经历来表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体现了短篇小说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B.作者对刘四家境的描写突出了一个“多”字。盆、罐、锄头、镰刀、斗笠,蓑衣……, 可见在刘四生病前,这个家的生活还是富足的。 C.小说语言很具地方特色,人物对话使用民间方言。“催命的判官”“老大地不好” “怪害怕”等,使小说充满生活的气息。 D.小说结尾处景物描写沉郁、凄凉,本该盎然的春日却弥漫血色,暗示了本该其乐 融融的家庭却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悲惨结局。 8.小说的题目“偏枯”有什么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中“和尚”这一人物虽未出场,但对小说人物心理刻画与主题表现均有重要作 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语文试题 第7 页(共10 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蒋堂,字希鲁,常州宜兴人。擢进士第,为楚州团练推官。满岁,吏部引对,真宗 览所试.判.,善之,特授大理寺丞、知临川县。县富人李甲多为不法,前令莫能制,堂戒 谕不悛,白州以兵索其家,得僭乘舆物,置于死。召为监察御史。禁中火,有司请究所起, 多引宫人属吏。堂言:“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 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诏原之。论奏郭皇后不当废, 坐赎。再迁侍御史、判三.司.度支勾院,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淮南,兼江、淮发运事。在江、 淮,岁荐部吏二百人。或谓曰:“一有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堂曰:“十得 二三,亦足报国。”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 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徙苏州,擢天章 阁待制、江淮制置发运使。先是,发运使上计,造大舟数十,载江、湖物入遗京师 权贵,堂曰:“吾岂为此,岁入自可附驿奏也。”前后五年,未尝一至京师。以枢密直学士知 益州。庆历初,诏天下建学。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 生,士人翕然称之。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宽纵颇变日严之 政又建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功既半,乃伐乔木于蜀先主惠陵、江渎祠, 又毁后土及刘禅祠,蜀人浸不悦,狱讼滋多。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卒,特赠吏部侍郎。堂好学, 工文辞,尤嗜作诗,有《吴门集》二十卷。 (节选自《宋史·蒋堂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宽纵颇变/日严之政又建 / 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 B. 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宽纵/颇变日严之政/又建 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 C. 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宽纵/颇变日严之政/又建 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 D. 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宽纵颇变/日严之政又建 / 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试判,唐代取士选官有试策、试赋、试诗、试判等科目,宋时 “皆以律疏试判”,并形成 制度。 B. 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三公,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总管全国财政。C.豪 右,原是西汉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后为豪强地主,因以右为下,故称豪右。D.致仕,辞去官 职。官员致仕后的俸禄及待遇,与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 语文试题 第8 页(共10 页)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蒋堂除强扶弱,断案充满智慧。对待不法的李甲,用强硬的手腕获得关键物证, 依 法处置;对待禁中火灾,他护佑弱者,并趁机规劝君王修德。 B. 蒋堂公而忘私,不顾自身安危。他不顾政治风险,上书皇帝,反对废黜郭皇后; 不 惜被贬越州,坚持为蕲州王蒙正故意判属吏死罪之事翻案。 C. 蒋堂为官清正,不附豪族权贵。他在鉴湖将豪门大族侵占的土地归还百姓;他 拒造大 船给京师权贵馈送物产,每年的税收靠驿站送往京师。 D. 蒋堂重视教育,更有文化底蕴。他扩展文翁石室的屋舍作为学宫,挑选所属官 吏任教, 获得了士人的称颂;自己也爱好学习,著《吴门集》二十卷。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堂戒谕不悛,白州以兵索其家,得僭乘舆物,置于死。(5 分) (2) 或谓曰:“一有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萤 火 陈与义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嘉 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却马 已录仙人方①,映书曾登君子堂。不畏 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注】①相传古仙人方术,取萤火,裹以羊皮,置土中,马见而鸣,却不敢行。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体物写志,笔致生动,格调高远,立足生活场景,却透出不俗旨趣。B.飞蛾 心向光亮,扑火而亡,“烹”字见其惨烈,“罪莫赎”的结局令人同情。 C.萤火虫生活在幽深 僻暗的草野之间,质性卑微,而能洁身自爱,不假外物发光。D.五、六句承接前文, 引用典故,说明萤火入方登堂,兼有实用价值和风雅意味。 15. 陈与义入南宋后取法杜甫,境界深广,风格沉郁,请结合诗歌尾联,谈谈作者是怎样 “取法杜甫”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 “ , 。 ” (2)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即使是乞丐也会拒绝。 (3)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善以夸张手法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众多突出的钉头 “ ”,参差交错的瓦缝“ ”。 语文试题 第9 页(共10 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正史上的包拯其实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神,他的那些 的政绩,只能说明他是一 个勤勉而刚正的实干家。他任开封知府一共只有一年半,这期间基本没有什么 的 举动,也没有什么有广泛影响和威慑力的大案。平心而论,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包拯的名 字不仅比不上范仲淹响亮,即使和“知府碑”上的其他人物相比,他也不能算是最出色的。 那么,人们为什么只寻找包拯呢?答案在于,虽然包拯不是挥手起风雷的文章高手,也不 是落笔惊风雨的政治改革家——他似乎不长于诗赋,却以他的峭直清廉和刚正无私 而 名世,人们寻找的正是这种在现实生活中所渴求的品格。民众的渴求和这种有着金属 般质 感的坚挺品格的碰撞,激起了黄钟大吕般的共鸣。渴求愈是 ,共鸣也愈加亢 激,中国老百姓心底的“包公情结”亦 ,愈演愈烈。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津津乐道 叹为观止 强烈 源源不断 B.家喻户晓 叹为观止 激烈 生生不息 C.津津乐道 惊世骇俗 激烈 源源不断 D.家喻户晓 惊世骇俗 强烈 生生不息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包拯虽然不是落笔惊风雨的政治改革家,也不是挥手起风雷的文章高手 B.虽然包拯不是落笔惊风雨的文章高手,也不是挥手起风雷的政治改革家 C.包拯虽然不是挥手起风雷的政治改革家,也不是落笔惊风雨的文章高手 D.虽然包拯不是挥手起风雷的文章高手,也不是落笔惊风雨的政治改革家 19. 下列各句中,与文中破折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B.每 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 C.微叹 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开始学习写作文起,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 分) 京剧形成初期,武戏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随着剧种的成熟、发展,几代艺术家 执着进取,对武戏美的追求影响深远。 ① ?第一层次是“形式感知”。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 演员把握自己的动作,高难度惊险动作的穿插运用更富于视觉的冲击力。第二层次是“同情与共感”。 武戏流传至今的优秀剧目, ② ,如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塑造的多是 忠臣良将和民间英雄。 ③ ,也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 揭示其本来面目,于恶中见美, 美中见恶,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 语文试题答案第 10页(共5 页)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 洁流畅,不超过70 个字。(5 分) 当今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 远镜(FAST)将于 2021 年4 月1 日正式向世界开放,接受全球科学家 的观测申请。各国科学家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提交 观测申请,申请的项目将交 由FAST 科学委员会和时间分配委员会进行评审、提出项目遴选建议,并于 8 月1 日起分配观测时间。“中国天眼”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的第一年,预计分 配给国外科学家的观测时间约占 10%。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20 感动中国人物志愿军英雄王海颁奖词: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 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 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仅18 岁的烈士陈祥榕生前写下的战斗口号。去年6 月份喀喇昆仑加勒万河谷,在我军与越境来犯外军殊死搏斗中,战士陈祥 榕英勇牺牲。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写下这样一段话:“黄昏将至,我吃着白 米饭,喝着快乐的水,想 不通这些身强力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突然惊醒,他们是为我而死!” 光明中学准备在清明节举行“崇尚英雄精神,传承家国情怀”的 主题升旗仪式, 请你以该校一名高三学子的身份写一篇国旗下的讲话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答案第 11页(共5 页) 长春市普通高中 2021 届高三质量监测(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 【参考答案】D(3 分) 【解析】A项,“被认同度更高”的说法属无中生有,文中只是列举了三个成因。B项, “但他们 的看法与‘衡阳雁断’等典故相违背”属曲解原意。C项,“完全相符”说法不准确。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2. 【参考答案】A(3 分) 【解析】不属于定义,属诠释;“并举例……经典性”言过其实,意在表明“衡阳雁” 的意象在唐诗、宋词中运用的普遍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3. 【参考答案】B(3 分) 【解析】“更遥远”的推断于文无据。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参考答案】A(3 分) 【解析】自 2003 以来,长江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没能解决生态恶化的问题,所以长江白鲟 等濒危物种灭绝,但并非没有减缓生态恶化。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5. 【参考答案】C(3 分) 【解析】“美学价值大大受损”错,对“美学价值”的理解偏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6. 【参考答案】(6 分)①生态环境恶化、渔业生产能力降至冰点,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打破困局。 ②国家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制度,制定了 生态优先绿色 发展的长远发展规划。③沿岸各级政府落实保障到 位,保证退捕 后渔民生产生活无后顾之忧。④广大渔民服从国家发 展大局,听从指挥, 积极转产再就业。(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即可得满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筛选和归纳的探究能力。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语文试题答案第 12页(共5 页) 。7.【参考答案】B(3 分)【解析】这个家的生活不是富足的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8. 【参考答案】(6分)①刘四的“偏枯”。点明了男主人公农民刘四得了“偏枯”的病, 只能卧病 在床,不能再到屋上工作,或在地里割麦。②刘四一家的“偏枯”。失去了顶梁 柱之后没有了生活来源面临坍塌,无奈之下,只好让大儿子去当和尚,柔肠寸断 的妻子为养活丈夫和次子只能给人做奶妈。 ③旧中国社会的“偏枯”。这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数见不鲜的悲剧,反 映了旧中国社会的“偏枯”,底层百姓面对生活厄运的无助。(每点2 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9. 【参考答案】(6 分)①人物心理刻画上:对于阿大来说,和尚是凶暴的象征,令其恐惧不已 (他担心自己也会像和尚的徒弟一样挨打);对于母亲来说,和尚让她 既有期待又有担忧(她期待和尚能给阿大带来活路, 又担心和尚对阿 大不好),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②主题表现上:刘四一家对和尚的恐惧与期待,暗示底层百姓想 要挣 脱生活的苦难却又无力挣脱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者对底层 百姓遭遇的 同情。(每点 3 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能力。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 【参考答案】C(3 分) 【解析】原文为“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 宽 纵,颇变日严之政。又建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11. 【参考答案】C(3 分) 【解析】以右为上。 【命题立意】识记文学常识。 12. 【参考答案】B(3 分) 【解析】不是为王蒙正翻案,而是因对此案失察获罪。 【命题立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3. 【参考答案】(10分)(1)蒋堂告诫训谕,他也不悔改,就告诉州里用兵士搜索他的家,搜 得超越皇帝用的器物,把他处死。(5分,“悛”“白”各1分,句意3 分) 语文试题答案第 13页(共5 页) (2)有人对他说:“万一有错误的举荐,将要招惹罪过,因为什么多 举 荐呢?”(5 分,“缪举”“何以”各 1 分,句意3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4. 【参考答案】B(3 分) 【解析】对作者态度立场的把握有误,从“嘉尔萤火不自欺”就可以看出,飞蛾是 作为陪 衬事物入诗的,它不能发光,自取灭亡,其行为是痴妄的。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 15. 【参考答案】(6 分)①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萤火虫不害怕月光的明朗反衬出自己 的卑陋,只害怕风雨交加,天地凄惨,自己无法发出微弱的光 芒。② 作者不以自己有限能力和不幸处境而消极沉沦,务求有 补于世,胸怀 博大,境界深广。③作者感慨动荡的时局,欲散 发微弱光芒与热力而不 得,徒然忧国忧民,无力扭转乾坤,情 感沉郁,风格悲壮。(每点 2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赏析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参考答案】(6分)(1)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2)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3) 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每空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 【参考答案】D(3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18. 【参考答案】C(3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19. 【参考答案】D(3 分) 【解析】A 表示转折,B 表示递进,C 表示语调延长,D 表示解释说明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 20. 【参考答案】(6 分)①武戏美在哪里 ②弘扬的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③即使是反面角色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中语句衔接的能力。 21. 【参考答案】(5 分)“中国天眼”将于 2021年4月1 日正式向世界开放,接受各国科学家 的观测申请,FAST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评审、提出遴选建议后,于8 月1 日起分 配观测时间。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语文试题答案第 14页(共5 页) 四、写作(60 分)22.(60 分)略。 附:【参考译文】 蒋堂,字希鲁,是宜兴人。蒋堂考中进士,担任楚州团练推官。满一年后,被吏部引见问 答,真宗浏览试判的内容,认为他很好,特旨授予大理寺丞、临川知县。县里富人李甲多做不法之 事,以前的县令不能制止他,蒋堂告诫训谕,他也不悔改,就告诉州里用 兵士搜索他的家,搜得超越 皇帝用的器物,弃置他于死地。皇帝下召任命他做了监察御史。禁中失火,有司请求追究引 起火灾的原因,牵连出许多宫人,把这些宫人交给执法官吏处理。蒋堂说:“大火燃起没有痕迹, 怎么知道不是天意呢,陛下应当修养德行应对变化。有司竟然想要归罪宫人,把他们交给执法官 吏,需要什么口供得不到呢,却竟 赐他们死罪,这是加重天谴啊。”皇帝就下诏宽容了他们。(后 来蒋堂)上奏论述郭皇后不应当被废黜的意见,定罪被处罚金。蒋堂被两次提升,任侍御史、 判三司度支勾院, 出京担任江南东路转运使,调职到淮南,兼管江、淮发运事。蒋堂在江、淮期 间,每年举荐部吏二百人。有人对他说:“万一有错误的举荐,将要招惹罪过,因为什么多举荐呢?” 蒋堂说:“举荐十个得到两三个,也足够报答国家。”(后来,蒋堂)因对蕲州王蒙正故意判属吏死罪 一案失察而获罪,被降职管理越州。越州的鉴湖,是马臻治理的地方,灌溉八千顷田地,万户 人家获利,之前的太守建言听任百姓自己随意占有,却多被豪门大族所侵夺,蒋堂上奏恢复给他 们。蒋堂调任到苏州,提拔为天章阁待制、江淮制置发运使。在这之前,发运使上呈计议,建造几 十艘大船,运载江、湖两地物产入京馈赠京师有权有势的人,蒋堂说:“我难道做这个,每年的入供 自然可以交付驿站进献。”在此前后五年,蒋堂不曾一次到过京师。(后来)凭借枢密直学士的 身份担任益州知州。庆历初年,皇帝下诏天下建立学馆。汉代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蒋堂就 扩展其屋舍作为学宫,挑选所属官吏来教导生员们,士人一致地称颂他。杨日严在蜀地,有才 能和名望,蒋堂向来不欣赏他。因此省俭游宴,减少供应过客食宿与车马的处所,专门注重宽 容松放,很是改变了杨日严的政务。又建造铜壶阁,它的规模宏大宽敞,然而材料没有预备全,修建 过半,就在蜀先主惠陵、江渎祠砍伐乔木,又毁坏后土和刘禅祠,蜀人逐渐不高兴,诉讼案件增多。在尚 书礼部侍郎的职位退休,去世,特赠吏部侍郎。蒋堂爱好学习,擅长文辞,尤其喜欢作诗,著有《吴 门集》二十卷。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