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检测(一)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江省2021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检测(一)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648080

大小:130.7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浙江省高考模拟检测(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帐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 不可篡.(cuàn)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sù)、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 B.明星晒书行为已经出现不止一次,明星的粉丝最终能有多少转化成真正的读者没办法统计, 但可以确定的是,明星不着.(zhuó)一字的晒书胜过出版社千言万语的吆喝.(hè)。 C.在一两件事上铤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更值得钦.(qīn)佩, 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wèi)然成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活动,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 中国始终巍.(wēi)然屹.(yì)立于世界东方,并且愈发蓬勃强大的一次盛大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5 分) 中国古代的诗与歌是不分家的,诗就是歌,歌就是诗。因此,音乐性便成为诗歌审美极 为重要的标准。[甲]我们看只有 27 个字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 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乙]姑且就说它是“三四三七言”吧,头两句三个 字,三四句四个字,五六句又是三个字,最后一句七个字。如果..没有谱曲,单是轻轻吟诵, 便有参差错落....、自然舒畅之感,加之有如《诗经》中常用的“苍苍”“茫茫”的叠字,更觉 铿锵有韵,顿挫有节,美妙无比。 [丙]诗歌诗歌,所谓“歌”就是音乐,最初的诗歌是唱给人听的,诗歌具有其他文学形式 没有的特点——音乐性和节奏。文论家们常把诗歌归为阅读的文学,我以为诗歌应该是吟唱 和聆听的文学,一首好诗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好歌,是可以饱人耳福的音乐。《敕勒歌》不就是 一个很好的范例..吗?因此,评价诗歌,既要注重文学性,还要注重音乐性。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 B.参差错落 C.动人心弦 D.范例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由政府主导、企业产业化运作、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再加上科技创新,使这片号称中国第 七大沙漠的土地的生态系统得以改善,进而成为全球治沙工作的中国样本。 B.我市现代舞团始终秉承以“跳舞给老百姓看”为宗旨,46 年来坚持走出剧场,到乡村、社 区、学校以及其他各种公共场所免费公演数百场,获得了观众广泛的好评。 C.随着海水酸化现象的日益严重,珊瑚虫把越来越多的能量用于碳酸钙的合成,而用来抵御 病虫害、抵抗环境压力甚至是繁育后代的能量都相应减少,以致濒临灭绝。 D.我们常看到有的作家在文学上不乏才华,表达与修辞能力也可以堪称一流,但其作品所描 绘的时代生活不仅局部失真,也缺乏时代慷慨给予却被他无视的力度与筋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3 分) 冷水珊瑚,特别是竹珊瑚,是记录长时间尺度,海洋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与能生存几 千年的扇珊瑚相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活几十年到几百年,但短有短的好处。 如果把竹珊瑚切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海水环境的不同,这些纹层的 生 长 状 况 、 化 学 组 成 也 会 不 同 。 所 以 我 们 通 过 对 纹 层 的 化 学 成 分 变 化 进 行 分 析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某社区“消费纠纷”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 分) (1)用一句话概括“维权站”的工作职能,不超过 35 个字。(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为消费者服务”角度评价该流程图的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 明、准确,不超过 80 个字。(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材料一: 据《楚天都市报》披露,湖北黄石九中部分学生家长反映,该校七年级 4 个实验班欲更 换高档电子白板,要求每名学生交 2 000 元。由于该校七年级普通班不需更换黑板,有家长感 觉钻进了“贵族班”的套子。该校校长认为,“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 曾几何时,择校费是百姓深恶痛绝的教育不公现象之一,而在上述新闻的学校里,择班 费就那么现实而残酷地摆在了学生及其家长面前:交了钱,就可以上“小班”也就是“富 班”,教学质量佳,教学设施全,并保证严格控制每班学生不超过 35 人;不交钱,那就去挤 近百人一个教室的大班。交了钱,就可以享受到“贵族班”富贵的教育;不交钱,校长就会 教育家长,“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中小学是如此,高校里更直接,教育部不 得不强调,高校不得按学生贫富安排住宿。 凡此种种,难怪 2009 年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 30 个省、市、区 2 952 名公众 进行的调查中,有 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仅 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而校园里存在着的“穷富班”,让孩子们体味到了贫富的差 别。 “穷富班”的出现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尽管 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已明确提出,到 20 世纪末,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重要达到 4%,但这个目标 目前尚未实现。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就会使学校倾心于谋财,而学校的最大资源,就 是学生,多交钱进“富班”“实验班”,没钱么,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改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近年来,诸如“建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教师”之类的口号成为不少学校竞相 打出的招牌,盛行坊间,大行其道。 “教育让家长满意”,乍一听似乎无可非议,但细细思量,问题不少。首先,教育如何 使家长满意?这其间,众口难调自不必说,又如何界定,什么样的教育才会令家长满意呢? 多少家长满意才行呢? 更为重要的是,难道家长满意就行了吗?毕竟,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不是家长,而是学 生。打个比方,好比家长带孩子去餐馆就餐,孩子吃饭,家长付账,要问对餐馆饭菜、服务 满意不满意,恐怕不能只问家长,还要问最直接的消费者——孩子。家长的感受与评价,不 能完全代表孩子的感受与评价。因此,很多学校刻意宣扬的“让家长满意”,其实在教育观 上遮蔽了一个关键问题:教育怎样让学生满意? 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比这种理论上的困惑更使人纠结。不少学校现在变得 越来越像标准化生产的“企业”或者“工厂”。填鸭式的教学,封闭式的管理,起早贪黑的 生活,无所不在的激烈竞争,简单重复的枯燥训练等等,使原本充满智慧与快乐的学习过程 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使校园成为许多学生倍感压力和失落的地方,而不是成长的摇篮、精神 的家园。 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因为它不是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来展开,而是被 功利目的、应试思维、家长需求、自身利益等非教育因素主导着、牵制着、撕扯着,在各种 现实利益的考量和冲突中变得面目全非。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 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活力之源,来自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来自通 过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启迪心灵、 健全人格,使他们在成长中追求“有灵魂的卓越”,而不是沦为考试机器。 (《今日教育》2010 年 09 期,有删改) 材料三: 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边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低下。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全球教育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有 60.9%的企业对我国 目前的教育现状表示比较不满意,有 8.7%的企业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表示非常不满意,而 且绝大多数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与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或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多 项能力和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大学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亟待提高。 威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徐德清说,到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所学与所用差距很 大。而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裁林可夫也对公司招收的几百名大学生不甚满 意,他认为许多大学毕业生事业心不强,挫折压力承受力不大,而且知识老化,自我学习能 力弱,复合型不强。(摘自《网易财经》) 材料四: 教育公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突出表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坚固基石。 强调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有学上”,实现学有所教。近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 重大政策措施,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要做到教育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 育的权利,关键环节是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和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公平,突出重点是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主要向农村地 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提高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要求相比,还面临严峻的挑战,离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特别表现在教育质量方面的较大差距。要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多样化的教育 质量观,树立“教育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的教育过程观,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 观。(改编自《新浪新闻》)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学校为获得更多资金,向学生家长收取择班费,出现“贫富 班”的不公平现象,民众为此担忧。 B.“教育让家长满意”,乍一听似乎无可非议,但只让家长满意的教育显然不是合格的教育, 学校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偏离了立足于学生的教育本位。 C.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是因为大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所用和所学脱 节,知识老化,自我学习能力不强。 D.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质量是教育的生命 线,不仅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 8.下列对于“教育公平”这一观点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实现教育公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育资源主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 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B.我国目前确实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其他制度等方面的限制, 一些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C.择校费是教育不公现象之一。近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我 国教育规模正不断扩大,消除了教育不公。 D.强调教育公平主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实现学有所教。教育公平关键环节是保障公民 接受义务教育和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公平。 9.如何才能真正办好教育?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观点。(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庭梅野鹤 程习武 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 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地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下去 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 雪光盛开。 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 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光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 管砚,除了他用管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画者的清寒,还有什么呢?另外一间房子 里,形容枯槁的妻子正搂抱着孩子在如铁的布衾之下瑟缩不止。 这时候,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 知县是个好官。治事有方,政绩显著,且廉洁如水。知事三年,清风两袖,百姓口碑极 好。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的画和诗,知县还听说了苏庭梅的无匹的才气, 知县便动了惜才的念头。知县要让苏庭梅走出荒僻的乡村,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朔风渐起 的时候,县太爷的小轿裹着一路黄尘飘落在苏庭梅的门前。苏庭梅用一杯清茶为县太爷洗尘, 画了一幅画送给县太爷。一株铁骨铮铮的梅花在荒野里傲对风雪,这是苏庭梅给县太爷的回 答。 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病在床的妻子,有 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 苏庭梅对着那株梅花站了三天三夜。雪光中梅花依然热闹。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 苏庭梅推开窗子,空中又是雪纷纷扬扬了。那丛青竹承受不了雪的重压,本来挺拔的躯干已 微微有些倾斜。一树繁闹的梅花这时候已被雪覆盖,只隐隐透出点点红色。 苏庭梅仰天一声浩叹,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对着窗外漫天的风雪。 苏庭梅就开始打理行装了。 这时候,苏庭梅接到了一幅画,是辛野鹤让人送来的。 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苏庭梅连连摇头,辛野鹤的画古雅,超然 高蹈于尘俗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 再看落款曰:廷梅兄雅正。苏庭梅眉头皱得更紧,怎么,字也写错了,“庭梅”变成了 “廷梅”?一生至交,竟出现如此失误? 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 苏庭梅看窗外,雪更大了,老梅的点点红色也不见了。苏庭梅笑了,苏庭梅给自己说, 这梅的热闹我苏庭梅知道,雪知道,天地也知道,还要让谁知道? 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 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 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 (选自“绿地丛书”程习武小小说集《庭梅野鹤》,有删改) 10.试解释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4 分) (1)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 的旗帜。(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 (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故事情节,简析苏庭梅的形象。(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特点。(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试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技巧。(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 答祖择之[注]书 [北宋]欧阳修 修启:秀才人至,蒙示书一通.,并诗、赋、杂文两策,谕之曰:“一览以为如何?”某 既陋,不足以.辱好学者之问,又其少贱而长穷,其素所为,未有足称以取信于人。亦尝有人 问者,以不足问之愚,而未尝答人之问。足下卒.然及之,是以愧惧不知所言。虽然,不远数 百里走使者以及门。意厚礼勤,何敢不报! 某闻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 果.于用,果于用然后不畏而不迁。三代之.衰,学校废。至两汉,师道尚存,故其学者各守其 经以自用。是以汉之政理文章与其当时之事,后世莫及者,其所从来深矣。后世师法渐衰, 而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轻之则不能至,不至则不能笃信,信不笃则不知 所守,守不固则有所畏而物可移。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至于忘本趋末,流 而不反,夫以不信不固之心,守不至之学,虽欲果于自用,而莫知其所以用之之道,又况有 禄利之诱、刑祸之惧以迁之哉!此足下所谓志古知道之士世所鲜而未有合者,由此也。 足下所为文,用意甚高,卓然有不顾世俗之心,直欲自到于古人。今世之人,用心如足 下者有几?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学不 师则.守不一,议论不博则无所发明而究其深。足下之言高趣远,甚善,然所守未一而议论未 精,此其病.也。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乃知足下是欲求 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意 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于世者果毅。三代、 两汉之学,不过此也。 足下患世未有合者.,而不弃其愚,将某以为合,故敢道此,未知足下之意合否?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 注 祖择之,名无择,今河南上蔡人。为袁州知州时,首建学官,置生徒教育,由此知名当 世。《宋史》有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蒙示书一通. 通:封。一通即“一封” B.足下卒.然及之 卒:通“猝”,突然 C.能自守然后果.于用 果:果真 D.此其病.也 病:缺点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 不足以.辱好学者之问 但以.刘日薄西山 B. 三代之.衰,学校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 学不师则.守不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足下患世未有合者. 能克终者.盖寡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作者从自身学问、出身两个角度出发,说自己一般不评判他人的诗文,但祖择 之不远千里,亲自登门拜访,作者感于他的真诚,写了这封回信。 B.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对比,指出两汉以后从师风尚败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为祖择之解 释了“所谓志古知道之士世所鲜而未有合者”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肯定了祖择之的诗文立意甚高,追及古人的成就,但也坦率地指出其缺点:见 解还不够纯粹,议论还不够精辟。可见作者为人诚恳坦率。 D.文章第三段作者既中肯评价了祖择之诗文的优缺点,同时也指明了方法:研究经书,获得 真谛;坚定心意,追求学问的纯粹;充实心灵,成就文章的绚烂。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乃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 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又其少贱而长穷,其素所为,未有足称以取信于人。(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至于忘本趋末,流而不反。(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19.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_,主要抒发了________情感。(2 分) 20.赏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孔子要求学生各言其志,仲由说了自己的志向,孔子以微微一笑对他表示__________, 因为他______________。(2 分) 22.根据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争”与“让”的态度。(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3.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6 分)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碧云天,________________,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 甫《长亭送别》) (3)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 道难》) (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_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____________________。(苏 洵《六国论》) (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 彦《苏幕遮》) 四、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体育比赛中的“主场优势”,说的是运动员主场比赛获胜的几率常高于客场。 诚然,大多数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往往能调整好身心状态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甚至超常发挥, 而在陌生环境中则可能刚好相反。但是,获得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此,成长路上的你 有何思考和感悟?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精析 1.D [A 项帐—账。B 项“喝”读 he。C 项铤—挺。] 2.A [A 项如果:表示假设。此处语境表示让步关系,可将“如果”改为“即便”。B 项参 差错落: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用正确。C 项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 常动人。使用正确。D 项范例:可以当作典范的事例。使用正确。] 3.A [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4.C [A 项成分残缺,应删掉“由”。B 项句式杂糅,应改为“秉承……的宗旨”或删掉“秉 承”。D 项语义重复,“堪称”就是“可以称得上”的意思,与前面的“可以”语义重复,应 删掉“可以”。] 5. (示例)①竹珊瑚的寿命较短 ②就能看到像树轮一样一圈一圈的纹层 ③就可以得到海水 环境的变化特征 6.(1)处理消费者的投诉或网络所转办的投诉事件,进行调解并反馈结果。 (2)①投诉渠道多样,消费者可以直接联系客服解决,也可以向 12315 中心或维权站投诉;② 维权站处理完会有反馈,既反馈给消费者,也反馈给原转办单位。 7.C [“大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理解错误,应为“大部分大学生”。] 8.A [B 项“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无中生有。C 项“消除了教育不公”过于绝对。D 项 “上好学”张冠李戴,应是“有学上”。] 9.(1)公共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2)立足教育学生这个本位,进行多 样化教学。(3)改变教育现状,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4)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教育公平, 提升教学质量。 10.(1)“知县的青纱小轿”是仕途生活的象征,“旗帜”有指引、召唤作用;把“青纱小轿” 比作“炫目的旗帜”,表现县太爷的到来对苏庭梅的内心触动之大,可以“去仕途上铺一路 锦绣”。 (2)隐喻在朝廷为官有如大红大绿的牡丹,俗艳至极。辛野鹤此举是在劝苏庭梅保持高洁的品 行,不要到朝廷为官。 11.(1)品行高洁,铁骨铮铮。苏庭梅拒绝知县的邀请,终老荒村。(2)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 苏庭梅不想踏入仕途有违自己的孤傲清高,但是面对卧病在床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以 及县太爷的惜才之心,他的内心矛盾、挣扎,体现了他有改变困难家庭和报答县太爷识才之 心的想法,写出了他的家庭责任感与知恩图报之心。 12.(1)反问句式,表明苏庭梅的高洁品行与无人理解的苦楚。(2)夸张手法,“站了三天三夜”, 生动表现了知县第二次来访对苏庭梅心理产生的巨大冲击。(3)注重色彩的对比,极具画面美, 青松与红梅的相互衬托,隐喻人物的心理矛盾。(4)运用叠音词,富有音韵美,语言含蓄典雅, 如描写青松与红梅的语言有暗示性。 13.(1)开放式的两个结尾。作者给两人命运设置两种结局走向,比较新颖,同时给读者留下 思考与回味的空间。(2)结尾苏庭梅和辛野鹤两人一起出现,与标题“庭梅野鹤”相照应。(3) 苏庭梅和辛野鹤中的“梅”与“鹤”喻指两人的高洁与对自由的向往,文章的结局有象征意 义。 14.C [果:坚决果断。] 15.D [D 项代词,……的。A 项连词,来/连词,因为。B 项用于主谓之间,取独/代词,这。 C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16.A [祖择之没有亲自登门拜访,而是派了使者前往。] 17.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乃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 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 18.(1)又因为我少年时卑贱,成年后不得志,我向来的所作所为,没有值得称誉来获取人们 信赖(的地方)。 (2)因为这样,做学问的人只好随波逐流,追随时俗,把追求利禄作为当务之急,以至于忘本 逐末,像水之趋下而不知回头。 参考译文 欧阳修告禀:秀才派的人已到,承蒙你托他带来书信一封和诗赋两册,告诉我说:“看 一看,写得怎么样?”我自己既孤陋寡闻,不值得承蒙爱好学问的人的下问;又因为我少年 时卑贱,成年后不得志,我向来的所作所为,没有值得称誉来获取人们信赖(的地方)。也曾经 有人向我请教,因为有了不值得人问的想法,因而从来没有给予答复。足下突然之间寄来书 信,因此惶愧畏惧不知道说什么好。尽管这样,(你)不远数百里派人亲自找上门来,情意深厚, 礼节殷勤,怎敢不作答复? 我听说,古代求学的人必先敬重老师,老师受到敬重,他传授的学问道理才受尊崇;学 问道理受到尊崇,学习的人才会深怀敬意;深怀敬意,才会坚守不移;坚守不移,才能敢于 施行;敢于施行,才无所畏惧而不改变操守。(当)夏商周三代衰落(的时候),学校(也就)被废 弃了。到了两汉,尊师之道还能够保存,因此当时求学的人还能坚守老师传授的经学来供自 己运用。因此,汉代的政治、文章及当时的各种措施,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的,它的原因是很 深远的。后世尊师的风气逐渐败坏,现在可以说没有老师了。求学的人不尊重老师,所以往 往自己轻视自己所学的道。轻视所学的道,就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就不能深信不疑;不能深信不疑,就不知道有所坚守;所守不稳固,就容易有所畏惧,为外 物所动摇。因为这样,做学问的人只好随波逐流,追随时俗,把追求利禄作为当务之急,以 至于忘本逐末,像水之趋下而不知回头。以不坚定的信仰,不稳固的心志,抱着并未透彻了 解的所谓学问,即使敢于有所作为,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行动,何况还有利禄的引诱、 刑罚的威胁在动摇他的意志呢?这就是你所说的立志效法古人、并懂得道的读书人现在太少, 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原因就在于此。 你写的文章,用意很高,卓然独立而不顾世俗的成见,简直要径直达到古人的高度。现 在的人像你这样用心的能有几个?那么乡下的人能称作你的老师的又有谁呢?交往的朋友中 能引发你的议论的又有谁呢?做学问没有老师,所坚持的见解就不专一,议论不广博,就无 所发现和阐明,达到一定的深度。你的言论高雅,志趣远大,很好,但是见解还不专一,议 论还未精辟,这是你的不足。私下想,你的朋友中能为你称扬赞誉的人一定不少,现在你不 找他们,远道找到我,可见你一定是要寻求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是古代君子的用心,所以我 便直说而不敢隐瞒。既然社会上没有老师,做学问的人就应当(直接)学习经书,学习经书首先 要探求它的真意。领会了它的真意,自己的心才会踏实坚定;心里踏实坚定,所追求的学问 道理就能纯粹专一,学问道理纯粹专一,那么心胸就会充实,心胸充实写成文章就能光彩绚 烂,运用于社会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夏商周三代以及两汉的学术,也不过如此。 你忧虑社会上没有志同道合的人,而不嫌弃我的愚笨,把我当作同道,所以我才敢说这 些话,不知道是否合你的心意? 19.乐府/乐府诗(古体诗) 思妇怀人 20.①运用比兴手法,写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强烈的怀人之情;②运用顶真手法,字词 上回环往复,富有音韵美,强化了抒情色彩;③运用对比,邻居夫妇的恩爱反衬自己的冷清 孤凄;④运用虚实结合,梦中近在咫尺,醒来天各一方,抒发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痛苦之情; ⑤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前八句多个转折, 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21.批评 说话不谦让 22.①孔子认为“争”“让”都要以“礼”为规范,以“仁”为追求。②君子应当谦让,即 使不得不争,也应不失礼节,以礼相待;要把“仁”当成自觉追求,不必谦让。 参考译文 曾皙说:“老师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靠的是礼让,他的话不谦逊,所以笑他。”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射箭吧!(不过在射箭的 时候,)相互作揖辞让后登堂,(射箭完毕,)走下堂后又共同饮酒,那一种竞争是很有礼貌的。” 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23.(1)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2)黄花地 晓来谁染霜林醉 (3)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24. 写作指导 思考环境与个人成功与否之间的关系,可从多角度开展,如:(1)环境对个人成 功非常重要。(2)环境固然重要,但个人自身实力更重要。(3)个人成功需要协调好环境与其他 因素的关系。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