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测(一)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质量监测(一)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648088

大小:44.7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 语文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其它试题答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近年来,文物“保护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文博单位、科研院所等纷纷创新利 用 先进技术手段,为文物保护注入了活力。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预防性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 目前,敦煌文物的保护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在石窟内,工作人员应用科技手 段,对温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实施全面监控。一旦数值超标,电脑系统及时亮起相应 的红灯。管理人员会暂停该窟的开放,让它“休息”,避免“健康”文物因环境变化“生病”。 蒲松龄纪念馆的纸质文物“住”进了恒湿洁净高气密展柜,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和颗粒物浓度 波动造成的纸质文物老化,也让馆藏文物在展示时依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文物信息化平台将可以实现各种文物本体与环境数据的实时传送。 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将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化指引下,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安全地保护和全面 地展示。 数字化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另一基础手段。它既让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也增强了 文化传播的效果。2017 年,在养心殿关闭修缮期间,“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 弥补了人们无法参观的遗憾。展览设在端门数字馆,通过 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将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让观众能够全方位体验“养心殿的一天”。 数字化还可以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为让因盗凿导致精品文物流失海外的天龙山石窟 “重见天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多所高校、文博单位合作,历时六年,采 集到 100 余件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2020 年 7 月,“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云平台上线, 11 座主要洞窟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 众擎易举,独力难成,文物保护离不开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技术的融合创新。 2020 年疫情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国家与地方文物局在不同层面搭建的网上展示平 台,把大量文物背后的知识通过“五个一”(一物、一文、一技、一例、一问)的形式推向 观众。同时还组织国际学者联合推出了“世界丝绸动地图”项目,开创了以空间为切入点、 通过丝绸讲 述丝绸之路时空规律的文物展示利用传播新模式。 借助 5G 直播、数字化等新技术,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满足着人 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期待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发展,让文物保护拥有更坚实的依靠, 也让穿越千年的文化得以永续保存,历久弥新。 (摘编自刘喆《科技助力文物保护,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人民网 2020 年 9 月 3 日) 材料二:所谓原生态,指的是一座文物建筑保持着从它的建造起到登录为受保护的文物止所 获得的全部有意义的历史信息以及文化、科学和情感价值。而从受保护起,它就不允许再有 实质性的改变。《威尼斯宪章》因此要求“不可以改动文物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装饰”,“各 时代加在一座文物建筑上的正当的东西都要尊重”,“任何一点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须 跟原来的建筑外观明显地区别开来,并且要看出来是当代的东西”。而且,它还要求保护文 物建筑的“传统的环境”,也不得搬迁文物建筑等。它说:“修缮的目的不是追求风格的统 一。” 因此,不可以为了文物建筑的风格统一和构图完整而损害它们所携带的有意义的信息和 它们的历史原真性,不允许造假占董,不允许作伪证。以假乱真是最大的错误。不要使文物 建筑“焕然一新”,那将意味着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的损失。 建筑师出身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不能仅仅从建筑风格的统一、功能的合理、形式的完美 等自己职业习惯的角度,去评价文物的价值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战前夕,欧洲文物建筑 的重要破坏者之一就是这样的建筑师。他们热衷于在修缮文物建筑时“做设计”,把它恢复 成“理想的”或“应该的”样子,或者在废墟上重建他们自以为是的古建筑。其结果是把真 古董弄成了假古董,给人以完全错误的虚假的历史信息,失去了原有的文物价值。美国作家 霍桑说:“翻新古迹的人,总是比毁灭古迹的人更加伤天害理。” (摘编自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文集》) 材料三:马踏飞燕在刚出土时是残缺不全的,再加上储存、搬运不当等原因,它的损坏情况 十分严重,于是被甘肃省有关部门送到了故宫博物院,交由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 修复。当时,马的颈部有很多 1 平方厘米左右的小洞,马头和马尾的几缕鬃毛已经脱落。尽 管如此,赵先生依然感叹古人的大胆设计和精湛技艺。他在仔细查看马踏飞燕的缺损部位后, 决心尽最大努力,让这件已然伤痕累累的文物珍品再现原有的风貌。 修复时,赵先生首先将整件文物清理干净。将马头、马尾脱落的鬃毛清洗到茬口见新,然 后用锡焊方法连接焊实。把马颈上的残缺洞孔清理干净后,用铜和锡焊补,把洞孔填好,然 后仔细磨平。有的纹饰之间有间断,修复时有些对不上了,他就用刻刀和小錾子修饰一下, 使其连接通顺。修补后,赵先生又使用传统的做旧方法,做出地子及青铜的锈迹,让整个文 物看不出一点儿修复的迹象。最后,赵先生看到腾空的三个马蹄的蹄心是空的,认为这可能 会使马踏飞燕在展出时不太美观,他就凭借自己多年的文物修复经验,把土和一些章丹红用 胶调和好后,放入马蹄蹄心填满,使之修复后看上去和马踏飞燕原来的铸模泥土差不多。 (摘编自《国家宝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文物“保护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为文物保护注入活力,让文物保护拥有更坚 实的依靠,传统文化得以历久弥新。 B.文物价值指文物所具有的文化、科学和情感价值等,文物建筑保护既要保持它原有的平面布 局和装饰,还要保护它“传统的环境”。 C.霍桑认为,翻新古迹是给文物增添了不必要的部分,并且与原外观风格统一,产生了虚假信 息,这比毁灭占迹更加伤天害理。 D.出于美观的考虑,赵先生调配出与马踏飞燕原有铸模泥土相似的材料,将其三个空马蹄蹄心 填满,虽技艺精湛,但这一做法欠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文物保护理念的提升可有效延长文物寿命,从抢救性保护到预 防性保护是文保工作的一大进步。 B.天龙山石窟的精品文物流失海外,该博物馆多方寻求技术合作,历时六年,利用百余件流失 造像的三维数据“虚拟”复原了文物。 C.文物建筑修缮中制造出假古董,有可能是保护工作者陷入职业习惯误区的结果,但有目的的 文物造假则是国法不容的犯罪行为。 D.由于甘肃省有关部门在马踏飞燕的储存与搬运过程中方法使用不当,导致这一珍贵文物受损 严重,不得不送到故宫博物院进行修复。 3.下列做法既能保护文物,又能重现文物昔日盛颜的一项是(3 分) A.监控敦煌洞窟,避免文物“生病” B.借助“互动地图”创新文物展示传播模式 C.建筑师修缮文物建筑时“做设计” D.青铜器专家赵振茂先生修复马踏飞燕 4.修缮文物建筑与修复馆藏文物的理念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容分别简要分 析。(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富人通常是些怪人 [捷克]伊凡·克利玛 阿洛伊斯·布达是个富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便盖起了家庭别墅,比当时法律规定的 面 积整整超出了三倍。他离过一次婚,跟第一个老婆生了两个儿子,跟现在的老婆生了一个女 儿。 儿子长大成人后,每年只看他一次。第二个老婆是个运动员,滑雪、骑马、打网球、高尔夫、 游泳,样样精通。她还算会持家,夫妻二人都不给对方添麻烦。 布达爱钱胜过一切。女儿出嫁时,他送给女儿一辆价值五十多万克朗的汽车。这份重礼让女 儿很惊喜,她几乎相信这是父亲出于对她的爱。布达认识很多人,但没有真正的朋友。 快到六十岁的时候,他开始体力不佳,食欲不振,他去看医生,果然得知了坏消息。 人的零件大多无法更新了。他开车去瑞士银行和德国银行取出了全部现金,锁在自己的 保险箱里,准备去医院住院。这时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他上了手术台没能活着回来, 保险箱里的全部现金怎么办?经过左思右想,最后他将这全部现金藏在自己的几双旧鞋里, 然后当着妻子的面,把这些旧鞋装进了一个大盒子,让妻子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送到医院去。 外科手术大夫将布达的腹腔打开,发现已毫无希望,大夫们又原封不动地将他的腹部缝 合起来。大夫给他开了一大堆药,护士小姐每天过来给他打吊瓶,可他还是一天比一天更乏 力。妻子送来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那个大盒子,一束鲜花和一瓶煮水果。他对鲜花和吃的不感 兴趣。妻子一走,他打开盒子,看到了藏在旧鞋里的那些钱。妻子每周来看望他两次,有时 出嫁的女儿也来。一次他的大儿子也来了。每个人都会给他带些什么,等他们一出病房,他 就将那些带给他的东西扔进垃圾筐。 在布达住院期间,换了好几位护士。他觉得她们长的都差不多,他主要靠头发的颜色来区 分她们。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护士叫维拉,她说话的声音竟让他想起自己童年时年轻的母亲。 维拉也很会安慰他,经常会对他多说几句,家里阳台上的草莓已经成熟什么的。一次维拉给 他输血后,他求她在旁边坐一会儿。这是违反规定的,但她还是答应了,她坐在他身边,抚 摸着他的手背。他问她平时是怎样生活的,她对他说着话,他感受到维拉嗓音的温柔,感觉 着两人手的触碰,她答应搬一盆家里阳台上的花给他送来。 第二天她真的送来一盆水仙花,又挨着他坐下说话。他问维拉缺不缺什么东西?有没有汽 车?她说她从来没想过有辆汽车,她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的条件只够偶尔买一袋西红柿。 他本想问她生活是不是过得不舒心,可一阵巨痛猛然袭来,医生给他打了一针,他神志不清 了。 半夜他稍微清醒时,床头柜盒子里那一大笔钱成了他的心病,他想该不该把它捐给慈善 组织?或者留给他的老婆,让她去奢侈挥霍?夜里他想到了维拉,他非常希望明天是维拉当 班。 第二天果然是她,维拉给他带了鲜红的苹果。他谢了她,咬了一口,在嘴里嚼了好久好久。 她用手抚摸着他的额头,依然温柔的同他说着话。半夜他睡不着,想着自己可能要死了,突 然升起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把这几百万块钱送给护士维拉。 第二天,维拉提到了自己的未婚夫,叫马尔丁,是位小提琴演奏家。又过了一天,他的病情 加重了。维拉来看他,他对她说,我要报答您。维拉说,如果您感到好一些,就是对我最好 的报答。她摸了摸他的额头,他觉得自己很累,他想告诉她,快去找公证人。就在当天晚上, 他死了。 医院让维拉将床头柜里的东西全掏出来,列上清单。维拉照办了,列了十八项。在第十 一项列出的物件是:几双便鞋和几双袜子。布达妻子来医院领死亡通知单时,医院将清单交 给她,她瞟了一眼清单。最后几年丈夫已经让她讨厌,他遗留的破烂就更让她厌恶了。她收 起了装有三百克朗的钱包,开车离开医院直接来到垃圾场,将丈夫这些东西扔进垃圾场。 当天晚上,维拉护士和小提琴手约会,她告诉他,布拉格的大富翁布达死了。 他给了你什么吗? 没有,他的钱包里只有三百克朗。 富翁们都是一些怪人。他说,不知把钱给谁了? 上帝知道。她说,他临终时都没有一个人来握他的手。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布达有钱,盖起的别墅面积超大,法律对他这样的富翁缺少约束力;布达爱钱,胜过其他一 切,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B.女儿出嫁时,布达送了一辆价值不菲的汽车,这份重礼让女儿喜出望外。但作为父亲,平日 里他与子女沟通其少。 C.布达的老婆精通多项运动,丈夫生病后,她也能竭尽全力满足病人的要求,可见她是既懂生 活又会照顾家人的贤妻。 D.维拉是医院众多护士中的一个,她声音温柔,体贴细致,耐心与病人交谈,悉心周到的照顾 给了布达临终的抚慰与关怀。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从富人的生活现状入手,通过心理描写展现病入膏育之际富人的内心纠结,故事贴近生 活,又不同于生活,引人深思。 B.本文手法质朴,叙事从容,语调极其舒缓,语言绚丽晓畅,截取生活片段,展现人性的错综 复杂,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揣摩。 C.小说的结尾对遗产的处理巧妙又不失合理性,当三百克朗的钱包被妻子拿走时,更加增添了 整个故事的讽刺效果。 D.“上帝知道”语带双关,既是说维拉不知晓富翁把钱留给了谁,也顺应情节发展的偶然性,只 有上帝知道谁是最终受益者。 8.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在叙述上有何特点?(4 分) 9.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划线句中布达的想法的合理性。(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祯三年举人..。自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 治 元年,授岢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以弘祚筹画军饷,请仍留大同。中原初定,图籍散佚。弘 祚聪强习掌故,户部疏请修赋役全书,以弘祚主其事。弘祚谓:“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 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 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裁定赋役,一准万历间法例,晚末苛细巧取,尽芟除之,以为一 代程式。十年,擢户部侍郎。时云、贵尚为明守,孙可望据辰州。弘祚请于江南、江西、湖 广丰稔之地,采米穀、储粮饷为进取计。又言:“黔国公沐天波世守云南,得民心,其僚属 有散处江宁者,宜令往招天波为内应。贵州自都匀、黎平远及庆远、靖州,近为可望蹂躏, 宜加意抚绥,俾令归化。冠服异制,勿骤更易。”上以所言足助抚剿,下经略大学士洪承畴 采行。十二年,疏请禁有司私派累民、将领冒名领饷,皆下部议行。十五年,赋役全书成, 擢尚书,加太子少保。云南平,迭疏上善后诸事,请开乡试,慎署员,设重镇,稽丁田,恤 士绅,抚土司,宽新政。弘祚闻父母丧,疏乞解官奔赴,命在任守制。逾月,命出视事..。圣 祖即位,疏请归葬,许之。旋谕促还朝。康熙三年,授刑部尚书,寻复还户部。七年,户部 失察书吏假印盗帑,大学士班布尔善独罪弘祚,坐夺官。八年,鳌拜得罪,起弘祚兵部尚书。 九年,以老乞休,命驰驿归里,食原俸。弘祚中道疾作,侨居江宁。念未终事父母,辑永思 录,自号曰思斋。十一年,疏辞俸,谕曰:“卿在官著有劳绩,引年乞休,赐禄颐养,毋固 辞。”十三年,卒,赐祭葬...,谥端简。 (选自《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传五十·王弘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 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B.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 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C.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 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D.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 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举人,明清时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B.郎中,隋唐以后,六部皆设郎中,是尚书和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部内各司政务。 C.视事,“视,瞻也”,引申为处理,视事译为治事、任职,旧指官员刚到任,意同“下车”。 D.赐祭葬,明清时高级官员死后,皇帝按其官阶或功劳大小赐给祭品、祭文,或遣官治丧的制 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弘祚聪明博识,肩负重任。户部推荐弘祚主持编纂《赋役全书》,十多年后修成,弘祚由 户部郎中擢升为户部尚书。 B.王弘祚洞察事理,善提建议。针对清初赋税问题,他直言不讳;云南平定后,他从文化、经 济、政策等方面多次进言。 C.王弘祚为子尽孝,为臣尽忠。父母去世后,弘祚上疏请求奔丧,未准,在任守制;归葬之期 未到,便以国事为重应谕回朝。 D.王弘祚履历丰富,深得荣宠。事两朝皇帝,历三部尚书;因他为官政绩卓著,退休时以驿马 送归故里,并且享有原来的俸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裁定赋役,一准万历间法例,晚末苛细巧取,尽芟除之,以为一代程式。 (2)七年,户部失察书吏假印盗帑,大学士班布尔善独罪弘祚,坐夺官。 14.为收复云、贵,平叛孙可望,王弘祚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①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②,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③,扁舟不系与心同。 【注】①巩:今河南巩县。洛:洛水。这里的巩洛,即巩县洛河注入黄河处。②伊:伊水, 《水经注·伊水》中有“伊水出南阳······又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③洛桥:洛阳桥,这 里指洛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记叙并描写了由洛水入黄河的行程和景物。“夹”“豁”二字选用精当,舟行洛水,青 山列岸,忽见群山开豁,大河横流,意境顿开。 B.颔联写寒树远影隐约天边,如水墨渲淡;落日余晖闪烁波涛之上,可谓妙手天成。故《唐诗 别裁》中说:“寒树句画本,夕阳句画亦难到。” C.颈联动静结合,静写伊水岸边孤村,经安史之乱残破不堪,意境萧疏孤清;动写一雁孤飞, 趁初晴乘风北上,与诗人从流飘荡处境相合。 D.结构上首联破题,中间两联呼应“即事” ,尾联切题,构思精妙;内容上以秋天傍晚黄河 的 景象引发诗人感触,有寄托,有情思,意蕴丰富。 16.“扁舟不系”源于《庄子》中的“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 舟”,请结合这句话与尾联的含义简要分析诗人的心境。(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 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子贡向孔子问“恕”,孔子向他解释“恕”的两句是 “ , ”。 (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借云和鸟,形象且 深远地寄托着作者的仕隐之感。 (3)《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先以声写声,再 以形写声,突出了乐声起伏多变,优美动听的特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袁崇焕是光芒四射的人物,他以一介儒生去指挥军队,做出了惊人的业绩,在明末的战乱 中成为中流砥柱,结果却被崇祯皇帝杀害。袁崇焕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 洒自如的作风……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他轰轰烈烈地战斗, 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阅读袁崇焕所写的奏章、所作的诗 句以及与他有关的史料之时,时时觉得似乎是在读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等 人的悲剧。他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 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 地显得突出。他忠诚地实践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格言,可歌可泣。然而袁崇焕的 悲剧就在于,以儒家所教导、培育的人生态度,去实践儒家所尊崇、支持的绝对君权所产生 的悲剧。儒家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是它不能回答:当袁崇焕这样的忠臣碰 上崇祯这样在位十七年就更换了五十个宰相、杀了两个首相、七个总督、十三个巡抚,极其 专横的皇帝时该怎么办?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米芾承颜而恣野,郑板桥学黄山谷而后以隶为楷,赵之谦奇峰兀立而其实“颜底魏面” …… B.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寻找,我的耳边分明响起年轻人恳切的歌声:“我想有个家……” C.他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D.墓园里上下有序,排列整齐,傲骨嶙峋,好像还在期待着某种指令…… 19.袁崇焕在生命最后一刻所作的《临刑口占》,虽然其中饱含着他对功名事业悲剧收场的无 限感慨,但更多的是为国为民至死不渝的英风大节。请为此诗排序(只填序号)。(4 分) ①死后不愁无勇将②半世功名在梦中 ③忠魂依旧守辽东④一生事业总成空 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序可以调整为“他刚烈的狠劲,执拗的蛮劲,冲天的干劲”,从语义 上 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一般动物血液被制作成血豆腐,是理想的补血佳品。鸡血、鸭血和猪血是我们常见的食 材, 适量食用,好处多多。 动物血中含铁量最高,每 100 克鸭血中含有 39.6 毫克铁,相当于 13 个 100 克猪瘦肉中的 含铁量。其中含有血红素铁,易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① ,防止出现缺铁性贫血。 ② ,每 100 克鸡血的热量达到 205 千焦,猪血中含有 230 千焦,猪瘦肉中含有 598 千 焦热量。由此可见,血豆腐是减肥瘦身的好食材,不仅能给人们一定的饱腹感,而且也能减 少热量摄入。 动物血还是网传的“清肺”偏方。猪血、鸭血中的血浆蛋白能结合侵入机体的有害金属微 粒、粉尘等,从而减少胃肠对它们的吸收,能起到一定的清肠胃作用。但消化道和肺部是互 不相通的, ③ 。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0 个字。(6 分) 22.请结合材料,用三个三字短语分别概括适量食用动物血的益处。(3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最近,清华教授刘瑜的演讲《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刷屏了。在演讲中,刘教授 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颇具启发性。她认为,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逃 避 自我。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从个性逃向潮流。我们社会有太多错误的失败观。我 们的教育鄙视放弃、鄙视失败。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 她提醒家长们,孩子可能因为强大的外在压力而做到良好,但因为缺乏内在的热情,很 难做到优秀、做到极致。 她坦言,自己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在她看来,摆脱迷茫和焦虑,不 妨先从“坚定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开始。 她的演讲在引发共鸣的同时,也收到了一些诸如“精英们劝你看开,不是让你看开,是 让你认命”的批评。 你所在的班级计划召开家长会,请你作为班委会的代表,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以“教育的意义 和价值”为主题的发言稿,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1 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B(见材料二。A.偷换概念,是科技助力文物保护使这一工作充满活力,有更坚实的依靠。 C.选项对霍桑的观点作了具体化、绝对化的解读,于文无据。D.与文意不符。原文对这一做 法持肯定态度。) 2.D(马踏飞燕在出上的时候就是残缺不全的,“甘肃省有关部门”是文物的保护方,不属 于失责方。) 3.D(修复时焊实脱落的鬃毛、焊补洞孔,都是对文物的保护。赵先生的修复工作使文物重 现昔日盛颜。A.是保护文物,不是再现原有风貌;B.强调合作创新;C.文中反对这种做法。) 4.修缮文物建筑:要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生态(不允许有实质性的改变,不能损害文物建筑所 携带的有意义的历史信息和历史原真性)。文物建筑的修缮不是为了追求风格的统一(新增 添的部分要与原建筑区别开来)。要保护文物建筑的传统环境。(2 分,答出两点即可) 修复馆藏文物:修旧如旧,文物修复后要看不出一点儿修复的迹象。要再现文物原有的风貌。 在不破坏文物整体感的前提下,力争更美观。(2 分,答出两点即可) 5.首段领起全文,提出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文物保驾护航。(1 分)主体部分分三方面阐说, 分别是预防性保护为基础手段;数字化保护不但增强文化传播,还可以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 文物保护需要合力与创新。(3 分)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新技术使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使 传统文化历久弥新。(1 分)(含有分析结构的任一词语即可给 1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C(“竭尽全力满足病人的要求”和“会照顾家人的贤妻”不准确,夫妻二人只是表面上 尽些义务,其实内心里很有距离感。) 7.B(“语言绚丽晓畅”不准确,应为“朴实自然”。) 8.①作者采用第三人称,读者全知视角。布达的一举一动,内心世界的一起一伏,读者都知 晓,而其他人物如维拉护士、他的妻子对此全然不知。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效果。②小 说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按照男主人公生病、住院、病逝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情节脉络清 晰。③文中主人公“将全部现金藏在自己的几双旧鞋里”,这一情节的设置为小说的结局埋 下了伏笔。④照应的手法。布达把亲人送来的东西扔进垃圾筐;他死后,妻子把他留下的除 钱以外的东西都扔进垃圾场。前后照应,增添了讽刺性。(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满分,其它 合理答案,如答“结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等亦可给分。) 9.①情节结构上,布达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安排好自己的财产。②人物关系上,布达 与家人缺少沟通交流,他生活在一个客客气气的无爱的世界里。反倒是维拉护士的悉心照料 令他感动,使他萌生了赠送财产的想法。③小说主旨上,维拉护士的关心唤醒了布达童年的 温暖记忆,他希望以自己的财产作为回报,传递出美好与温情的主题。(每点 2 分,大意正 确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C(本题基本为对句,“苦杂派”是“以杂派为苦”,“不立则吏不畏”前要有“法”,“版 籍”可理解为动词,编印记录。排除 A、B、D 项。) 11.C(“视事”不是指新官员刚到任,就是任职、办公之意,不同于“下车”之意。从文中 也可知,王弘祚是在任守制,父母丧期过后被要求继续在原职工作。) 12.A(“由户部郎中”错,王弘祚在明朝作户部郎中,他开始主持编纂《赋役全书》时已在 清朝任岢岚兵备道。) 13.(1)朝廷裁定赋税徭役,全部以明朝万历年间的赋役定额为标准,对明末形成的繁琐、 巧夺的苛捐杂税细则,全部加以删除,把这作为当朝的规定执行。 (2)康熙七年,户部对书吏用假印章盗取国库库银的事情事先没有察觉,大学士班布尔善 认为仅王弘祚有失职罪,王弘祚被定罪罢官。 细则:(1)中的关键词句“一”(全,全部)、“芟除”(删除,废除)、“程式”(模式,规定)。 (2)中的关键词是“帑”(国库中的库银)、“坐”(定罪,由此获罪),被动句。 在句子大意译对的前提下,5 个关键词和被动句式,每个 1 分。句意准确流畅各得 1 分。 14.①储备粮食,准备军需;②招抚天波,以为内应;③安抚百姓,收复民心。 【参考译文】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祯三年成为举人。从蓟州知州任上升迁为户部郎中, 奉令在山西大同督催军饷。(清军入关后降清。)顺治元年,授任岢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 认 为王弘祚善于筹调军饷,请旨让他仍留大同(为清军筹措军饷)。当时,清军初定中原,图 书典籍等多有散失。王弘祚聪明好学,熟习掌故,户部向朝廷建议由王弘祚主持修纂《赋役 全书》。他说:“老百姓并不反对正当赋役,而苦于地方官吏加派的杂赋。法不确立则官吏无 违法之惧,官吏无惧则百姓不得安宁。百姓缴纳的粮帛赋税数,朝廷都了解,就可以慎重形 成节俭(之风)。编印记录赋税之书,让百姓都知晓赋役定数,就可以明察杜绝官吏侵夺牟 利。”朝廷裁定赋税徭役,全部以明朝万历年间的赋役定额为标准,对明末形成的繁琐、巧 夺的苛捐杂税细则,全部加以删除,把这作为当朝的规定执行。顺治十年,升为户部侍郎。 当时云、贵一带还是南明永历政权的势力范围,孙可望据守辰州。(清军欲派兵进攻,)他 建 议先在江南、江西、湖广等富饶地区收储粮谷,充裕军饷,为进攻作准备。他说:“明黔国 公沐天波世代居守云南,很得民心,他的僚属有散居在江宁一带的,可派他们回云南劝说沐 天波作朝廷内应。贵州近从都匀、黎平,远达庆远、靖州一带的百姓,受到孙可望的欺压(心 存不满),朝廷应派人着意安抚,使百姓归顺。当地的民俗习惯及规制,不要急于更改。”皇 帝认为他的建议对于安民剿敌很有助益,批转给经略大学士洪承畴采纳执行。十二年,他上 疏请朝廷下令禁止地方官吏私自加派赋役、禁止军队将领冒名多领粮饷,朝廷全都发给各部 拟议施行。十五年,《赋役全书》修成,他被擢升为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云南被平定后, 王弘祚儿次上疏奏请处理后续的问题,提议开乡试,选官吏,设重镇,稽查户口田亩,安抚 土司和地方士绅,实行较宽松的政策。王弘祚听到父母去世的消息,上疏请求辞职奔丧,朝 廷命他在职为父母守丧。过了一个月丧期,命他赴任。康熙即位,王弘祚上疏请求回乡安葬 父母,康熙准许了。但不久就下令催促王弘祚还朝。康熙三年,调任刑部尚书,不久又任户 部尚书。康熙七年,户部对书吏用假印章盗取国库库银的事情事先没有察觉,大学士班布尔 善认为仅王弘祚有失职罪,王弘祚被定罪罢官。康熙八年,鳌拜获罪,王弘祚补为兵部尚书。 九年,他以年老请求退休,康熙帝允准,赐驰驿(乘驿马)归乡,仍享有原职俸禄。他返乡 途中患病,寄居于江宁。念及自己未能在父母去世之前尽奉养之责,辑成《永思录》一书以 表追思,自号“思斋”。十一年,他上疏辞掉官俸,康熙帝下旨安慰说:“卿为官很有政绩, 年老乞休,朝廷应该赐禄颐养天年,不要再推辞了。”康熙十三年去世,朝廷赐与祭葬,赠 谥号“端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C(“雁初晴下朔风”是指大雁在晴天里顺北风南下,句子中的方向理解错了。) 16.①诗人感觉自己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身不由已,表现出宦游的伤感。②诗人觉得自 已既非巧者,又非智者,只是无所求的无能者,面对衰颓的国势,借自嘲表达无能为力的无 奈之情。③诗人觉得辜负分别时朋友对自己的期望和嘱托,表达悲慨和愧疚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3)昆山玉碎风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18.A(列举省略。B.引文的省略;C.说话时断断续续省略;D.语意未尽省略。) 19.④②①③(错 1 处扣 1 分) 20.“干劲”为做事的劲头,具有普遍性和常态性。(1 分)“蛮劲”为猛而不灵巧的力气, 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特性。(1 分)“狠劲”为不顾惜力气,具有勇猛决绝性。(1 分)三 个句子之间由浅入深,是程度的深化和加强。(1 分) (说明:三组词语只有分别的解释,没有词语所表现出的特性的判断,整体给 2 分;三组词 语只有特性的判断,没有分别的对应解释,整体给 2 分。) (二)21.为身体补充所需的铁 动物血是低热量食材 吃血豆腐并不能清肺(各 2 分) 22.补充铁(能补铁)、助瘦身、清肠胃(各 1 分,答“热量低”不给分。) 四、写作(60 分) 23.参考立意:尊重个性 压力、动力与合力 何妨做个“普通人”(“输不起”的教 育、认清自我)放弃或迎拐点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