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 5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三首杜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杜甫的生平与创作情况,扫清诵读时遇到的字词障碍;学习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以及借咏史抒个人情怀等艺术特点;同时,学习诗人炼字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首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查阅作者资料和背景资料;自己解决字音问题;通过反复诵读以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课堂讨论解决诗歌表情达意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人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情怀,学做一个关心时事的现代青年。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及借咏史抒个人情怀等艺术特点;同时,学习诗人炼字的技巧。
2.诗人在诗歌里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
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
教学设计
将三首诗作为同一背景下的一个整体来阅读,了解创作背景,从而了解诗人创作的心情:
一、首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解决字词问题。
二、学生质疑,字词句的理解;学生解答;老师点拨。
三、以互动式探讨、研究为主课堂教学。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
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 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
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
(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
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二、关于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1.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靠献赋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
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被称为“诗
圣”。
代表作:《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杜工部集》。
2.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 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
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
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
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三、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使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流寓四川,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
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安史之乱”虽于 763 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
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 763 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
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寓居四川的近十年,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秋兴》
时,他已 55 岁,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
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
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一)朗诵:
1.字音
2.节奏
(二)诗歌分析
1.玉露凋伤枫树林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
一种艳丽的感觉。因为“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
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2.巫山巫峡气萧森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巫山” 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
长江的流水。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
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先给你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然后再具体来
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写实, 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就与杜
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的联系。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
代的感慨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
的双重悲哀。
4.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写实。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
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就与杜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的联系。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
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巫山巫峡
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
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
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
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命
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园。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
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
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
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
途中的寒冷?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这第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
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
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
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秋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
(二)诗歌难点讨论
在这八首诗中,无论以内容言,以技巧言,都显示出来杜甫的七律,已经进入了一种更为精醇的艺术境界。
① 先就内容来看,杜甫在这些诗中所表现的情意,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现实之情意,而是一种经过艺术化了的情意。
② 再就技巧来看,杜甫在这些诗中所表现的成就,有两点可注意之处:其一是句法的突破传统,其二是意象的超越
现实。
(三)诗歌相关评论
《唐宋诗醇》引钱谦益云:“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时则薄 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
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黄生曰:“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所作也。”
陈继儒评《秋兴八首》,乃有“云霞满空,回翔万状”之言
朱鹤龄说:前三章俱主夔州,后五章乃及长安。(《辑注杜工部集》)
陈廷敬说:前三章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章详长安而略夔州,次第秩然。(转引自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
四、咏怀古迹(其三)
(一)背景: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
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
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
感焉。”
(二)诗歌大意:
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
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
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三)分析诗歌
1.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哪一个人物的形象?
明确:王昭君。
2.诗歌是怎么来塑造昭君形象的?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的是昭君的故里的自然环境。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
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
势,又有变幻之姿。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归,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
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
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
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
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
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
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4)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
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
幽怨的琵琶声!
昭君怨恨什么?
(四)诗歌主题的探讨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
不符?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
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明确: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
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五)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
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
用的感慨。
(六)拓展: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第一步: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第二步: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第三步: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示例: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
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请简要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一步:弄清史实。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
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第二步:体悟感情。
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明确: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
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第三步:分析技巧
两首诗有何不同之处?
明确:杜牧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做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颇有积
极意义。
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杜牧诗用不大肯定的语气来表述,表示推测,实际上是借题发挥。
王诗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五、《登高》
(一)新课导入:背景
(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 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
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
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在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
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
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
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 1200 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
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分析诗歌:
诗的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
1.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急风猎猎、秋高气爽、啼猿悲秋等特点,格调高亢,气势
恢弘,境界阔大,读之令人振奋。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加以飞鸟盘旋其中,静中有
动,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2.接着,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中来感受秋天的气息:萧萧落叶,仿佛是在为秋的脚步
伴奏;滚滚长江,好像是在为秋的来临壮大声势。落叶,江水,无边无尽,合奏出一首三峡秋日最为强劲的交响乐。
3.诗人被那大自然的声音震撼了,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生命的旋律。本来,55 岁可能正是人生的金秋,是“夕阳无限
好”的时候。可是对于长期漂零在外、体弱多病的杜甫来说,他深切地感到自己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将过早地结束人生
的旅程。于是,诗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
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独自登高,以切实的体验感受这“风急天高”“长江滚滚”
“落木萧萧”的秋天!
4.至此,诗情达到顶点,似乎无以为继。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急管繁弦的紧张气氛中挣脱出来,又归于和缓的理性
思索:“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种自我反思、自我劝勉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留恋。然而,三年
之后的秋天,诗人 58 岁时,却再也不能登高赋诗了。那年冬天,他病逝于漂泊湘江的船上。
六、本课总结
1.方法总结
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2.体会沉郁顿挫的诗风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
杜诗的沉郁与伤感或忧郁有质的区别。杜甫处于干戈扰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
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更多的是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这种深厚的感情,宽广的胸
襟,使得他的诗歌体现的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高尚、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那多半
言愁的悲剧题材表现为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
七、拓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
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明确:“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
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
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提示: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八、作业:
1.背诵三首诗。
2.完成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