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素材:漫画作文“独行与同路”补充素材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独行”与“同路”补充素材
一
关于独行
1.“向那些疯狂、特立独行、想法与众不同的家伙们致敬。或许他们在-些人看来是疯
子,但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史蒂夫·乔布斯)
2,想拥有诱人的双唇,就要说友善的语言。想拥有可爱的眼睛,就要善于发现别人的
优点。想拥有苗条的身影,就要与饥饿的人分享你的食物。想拥有美丽的秀发,就要每天
让孩子的手指抚摸它一次。想拥有优雅的气质,就要与知识同行,你就永远不会寂寞独行。
(英国女星奥黛丽赫本)
3.人都会误以为自己特立独行,其实没有,你周围人是什么样,你就会变成什么样,
只会更变本加厉,甚至变成你最讨厌的人的样子。但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善良,勇敢,
有梦想,去远方,不是的,大多数人都只是把这些词汇当作平庸生活的浓缩营养药片,真
正风雨兼程低头走路的人,并不在乎它叫旅行或者流浪。(作者:演员李沐泽 出处:这世
界啊,随他去吧)
4.我曾见过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木心《鱼丽之宴》)
二
关于同路
关于同路——
5.谈笑有鸿问儒,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6.人在追逐理想时,不是非要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上路,往往是上路了,才能遇到
志同道合的人!成功是一个不断累积和吸引的过程!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海,
百川才来汇聚;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人来亲附。往往是走在路上,才会遇上同路人!
坚定前行,志同道合的有缘人就会随你而来!
7.只因为我们都是同路人 才会有同样的经历 只因为我们都是同路人 才会有同样的
追求 同甘苦共患难﹐只有同路人最亲 同流泪同喜乐﹐只有同路人最真诚。(作家吕小
敏《迦南诗选(三)》)
8.行动的力量往往会很彻底的改变一个人,行动本身就是一场自我不断的修炼,在这
个过程之中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
9.孙悟空是在取经的路上遇到的,猪八戒是在取经的路上遇到的,沙和尚是在取经的
路上遇到的,白龙马也是在取经路上遇到的,因为真诚利众才能遇到与你一路同行的人,
所以,你必须先上路。当你为目标而坚定前行的时候帮手才会出现,为目标而努力前行的
时候贵人才会出现,开始决定前行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但是只要你有格局,有人格魅力,
走着走着就出现了团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0.无论何时,只有“在路上”,看得到自己目标的人才可以面对生命的种种挑战并赢
得机会,向前走,我们可以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向前走,我们可以遇到同路人;向前走,
我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
11.真正的志同道合者不可能长久地争吵;他们总会重新言好的。 (德国剧作家诗人
思想家 歌德)
二、事例素材
1.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时期,倍尝离乡背井之苦。他的祖父和父亲做过县令
一类的地方官,祖母和母亲都能诗善文。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五六岁时开始学
写诗,八九岁时已通晓声韵。他学习非常刻苦,读书、作文、学习写诗,一日也不间断。
因为经常朗读和写字,他的口舌生了疮,手肘磨出了老茧。贞元三年(公元 787 年),16 岁
的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稿,去京城长安,行进在咸阳古道上。他从 11 岁起就远离故乡亲人,
在浙江一带过着萍踪浪迹的生活;由于他的才学得到顾况的夸赞,白居易很快在长安出了名。
不到几年,他考中进士。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又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
右拾遗。
白居易与元稹是当时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新乐府,
结成了莫逆之交,世人将他们并称为“元白”。两人之间经常有诗歌唱和,即使两人分处异
地,也经常有书信往来,并发明了“邮筒传诗”。
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而且还是同一年出生的。俩人自从相识之后,
一直有书信往来,有据可查的诗文唱和就多达百余首。尤其是二位在晚年时期于扬州久别
重逢的相遇,流传下一段佳话,成就了一首名篇。
2.秋瑾一生坎坷。曾祖起世代为官,21 岁嫁给今双峰县荷人王廷钧。婚后生活并不愉
快,丈夫游手好闲、生性软弱,并不支持她的志向和理想。八年后,秋瑾不顾丈夫的反对,
自费去日本留学。留学期间经常参加各种集会,宣传革命救国和女权思想。在日期间同周
树人、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成为了朋友,并加入同盟会。两年后回国。回国
后,创办《中国女报》,并积极组织起义。而后,起义失败。1907 年 7 月 15 日,秋瑾从容
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 32 岁。
3.张平宜, 热情又固执的金牛座女人,出生于台湾云林斗六的公务人员家庭,毕业于
台湾师范大学社教系,曾担任《时报周刊》、《中国时报》记者及撰述委员,2000 年离开新
闻界,协助成立中国麻风服务协会,投入两岸麻风救援义工的工作。随后在四川凉山州越
西县麻风村,兴建大陆第一所麻风病人子女小学——大营盘小学。2011 年 7 月,获民政部
“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动楷模称号;2012 年 2 月,获评央视“2011 感动中国人物”。
讲述其 10 年凉山经历的《触》一书日前由九久读书人出版。因为 2000 年对麻风病康复村
的一次采访,原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的张平宜辞去工作,来到四川凉山一个麻风
康复村大营盘,通过募捐、演讲、卖书等种种努力,2002 年协助当地政府建起正规小学,
继而建立正规中学。2003 年,她在台湾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任该会的执行长,
她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十几年来已经有许多的人跟一起做,每一年都有一
个志工营,每一年都会有活动在学校里面。现在包括每年到前线去的这样的义工和后方的
义工大概有上百人了。
4.2011 年 10 月孙方红老师只身来到贵州省罗甸县董王中心小学支教一年,为弥补当地
严重缺乏的教育资源,与本地志愿者发起董王地区教育促进会。2012 年 10 月成立陶行知
华瑞支教团队。支教团队致力于帮扶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及惠水县等地的
山村教育发展事业,主要是负责支教老师和志愿者的招募、支教学校的考察、助学、教学
物资的募捐等工作。
5. 对父母先斩后奏,千里迢迢只身前往非洲做义工。“95 后”女孩廖佳韬,是温州
医科大学的一名大一医学生。在自己还是个孩子的年纪,却在坦桑尼亚做起了非洲孤儿的
妈妈。“公益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廖佳韬说,在非洲的义工经
历让她收获满满,但义工们最终会离开,买的物资最终也会用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希望能够给他们长远的帮助,教给他们知识和技术,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谋求生
计。”
2014 年、2015 年暑假期间,有这样一群富有公益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青少年先后
来到这片非洲草原,用他们的善心募捐和支教行动为这所学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喀麦隆曾读过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包亮说:“余华笔下的年轻人,
18 岁出门远行苦苦追寻自己的归宿而不得;23 岁的我出门远行,目标非常明确,而且我的
背后还有母校和祖国的支持,我们不是几个人在战斗!”
日本也有到国外各地小学、中学支教的人,但更多是去海外支教。一般他们到非洲、
南美洲以及中国支教的比较多。日本 NHK 电视台也经常播放一些在海外“散播光和热”的
日本支教老师们的生活、经历等纪录片,吸引和号召更多年轻人去外国“和世界充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