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4 匠心
匠心说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了匠人世界。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
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
一流的技术”。工匠精神深藏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也有人说,现在是高铁时代,还在倡导工匠精神,显然与时代格格不入;还有人说,应把工匠精神与创新
理念相结合,才与时俱进。青山沃土,精耕细作,是匠心;工厂车间,追求极致,是匠心;数字互联,缜密
推敲,是匠心。匠心发自于爱,是对作品的拳拳之心;匠心是追求中不避艰苦,是追求中自得其乐。
立论树
①匠心是在作品之中的自我实现,是自我与作品的相互完成,彼此造就。
②专注、专一,追求创新,做出更好的作品,这就是匠心。
③拥有匠心,做任何事都心到、神到,才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④匠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⑤培育匠心,出发点就是将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注入现代企业。
⑥匠心,离不开创造。
⑦匠心需要精心,也需要能力。
⑧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匠心,用匠心去创造美好。
⑨要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⑩匠心是对传统的坚守。
背范文
匠心如磐,任时光打磨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任流年轮转,世易时移,匠人手中的器物,改变了人们的认知。
我认为,随着“中国制造 2025”落地,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中国梦需要创新工匠精神。拥有一颗如磐匠心,
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弄潮儿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匠心如磐,时光雕琢。经过时间打磨,方可抛弃俗世纷扰,心无旁鹜。明朝才子杨慎,年少时为相国
公子,状元及第,春风得意中迷失双眼,放任自流,在官场中沉沦。“大仪礼”事件如同晴天霹雳,作为
首犯的他被贬职琼州,终身不得入京。大梦方醒,杨慎“已消沧海元龙气,只余沧浪涌夫心。”经过一个
甲子的积淀,他写下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临江仙》词千古流传。可见,时间磨炼
品性,打磨意志,人生起伏中反璞归真,醉心钻研,终有所成。
匠人敬业,心无旁骛。时光浸染,赋予人生哲学。“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日复一日、年复
一年重复相同的技艺,造就了格物致知,豁然达观的品格。正因对职业敬爱,屈原执着于“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终生无悔;屠呦呦隐姓埋名数十年不求功名利禄,发明青蒿素药物;中国核潜艇之
父黄旭华三十余年做好一件事,设计制造中国核潜艇,实现强国之梦……时光赠予洗尽铅华的淡然,才拥
有“槐花高树晚蝉声”的释然。因此,若能做好一件事,此生足矣。倘失去甘于寂寞之情怀,人将一事无
成。
匠心专注,创新求精。在专注中传承,在传承中求精,在求精中创新,方能经典永流传。倘无专注便
无传承,无承传便无经典;无经典便无创新发展。传统的魅力就在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科技飞速发展,用创新为传统注入活力,推动“工业 4.0”时代到来。
匠人的成长,敬业专注的情愫必不可少,求精创新不可或缺,才能总领风骚数百年。如三心二意,那只能
是纸上谈兵。
匠心升华,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无不强调着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上升到高度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南仁东 22 年的坚守,铸就了“天眼”,87 岁的
孙家栋仍奋战“北斗”第一线……他们打造的是大国利器,保国安民。赤子之心,家国情怀,在世俗的诱
惑中提升了大境界。
匠人韵致似水,赋器物以灵性。经受过岁月洗礼,却一直舞动在时代针尖上,溪流汇入大海成就了汪
洋,小梦融入大梦成就了中国梦;任光阴荏苒,静待花开,笑看云舒卷。社会需要工匠精神,我们定能将
它在新时代里大放异彩。
匠心之道“守破离”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 6 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
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
“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
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
成其大器。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
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由此
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
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
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
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
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
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 10 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
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
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
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
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
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
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
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
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
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
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
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
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时代召唤工匠精神
工匠,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欧冶子、丁缓、綦毋怀文、梓庆等著名工匠。他们
虽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社会地位不高,非但以工匠之身“治国”不太可能,就是其精益求精的工
匠精神也难以传承。除了部分像纣王一样穷奢极欲的统治者需要具有精益求精精神的工匠外,普通百姓的
愿望就是能吃饱穿暖,士大夫大多推崇“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反对锦衣九重、食前方丈,因此,工
匠想精益求精也难有人买账。
另外,精益求精不只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传统中国受儒家“君子不器”思想的影响,整个社
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没有哪个有能力有水平有抱负的人愿意做一个工匠,“学
稼”“学为圃”的樊迟被孔子叱为“小人”就是个例子。因此,在古代提倡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就大打折扣
了。
子夏认为做工匠是小道,“君子不为”,而当代社会又提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横向看起来似乎是
矛盾的,但纵向看起来,两种观念都是时代的产物。当今中国,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而
想实现“中国梦”,就要大力发展经济;想发展经济,就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想拓展海外市场,就必须
提高产品质量;想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弘扬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当下的中国,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
要已经得到了满足,大家都开始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对一切产品的品质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解决“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势必要推崇满含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的工匠精神。提倡工匠精神是时代召唤的结果。
中国需要工匠,更需要工匠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的工作或许会逐渐被机器代劳,但是工匠精
神不可能被代替。我们今天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留恋,而且是对职业道德的呼唤。工
匠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实现突围的法宝,也不仅仅是企业的金字招牌,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气质,是我们
每一个人该有的精神追求与人生态度。
当精益求精、踏实专注和坚守执着的工匠精神成为我们工作的追求和精神支柱,我们的“中国梦”一
定能加速实现。
时代在召唤工匠精神,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