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温州二模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及阅卷反馈
※第 5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满分 3 分,平均分 2.44 分。
本题得分相对较高,但仍存在失分点。
失分主要原因:
第二空格是三个空格中失分相对比较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未抓住第二个空格后紧跟的
这句话中的“形象化色彩”和“词义特征”这两个关键词。“形象化色彩”一词指明了“甩锅”的“甩”
更“形象”;“词义特征”一词更是指明了应从“甩”字的词义特征上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回答和“甩”
字有关。
一、三两个空格准确率高。第一空格完成得很不错,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精准回答出“锅”
的不同,而只是笼统地回答了“甩锅”和“背锅”的不同。第三空格完成得非常好,绝大多数学
生都能够答到“不愿承担责任”“不负责任”等关键词。
教学建议:
1. 首先让学生明确补写句子题的答题要点是可以根据上下文提示和标点符号来筛选概括内
容,建议多做题。
2. 其次,学生需明确补写句子题答案要点不但要语义吻合,更要用语精准。个别字词的疏
漏或不精准会导致失分。建议答题时先拟初稿,再放回原文通读,检查修改后形成答案。
※第 6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本题分 2 问,满分 6 分,总平均分 3.67 分。其中 6(1)平均分 1.25 分,6(2)平均分 2.42
分
6(1)失分主要原因及教学建议:
1.没答出牛的“情状特征”,只答出了“乐观精神”,导致失分。
2.出现了错别字,导致失分。
6(2)失分主要原因及教学建议:
1.没有点出“牛”的精神内涵。
2.没有点出画面表象特征和文字含义,只答“牛”的精神内涵。
3.没有概括图画的表象特征,答了文字含义和精神内涵。
教学建议:
1.漫画式概括题,学生须注意抓住画面显性特征和深层意蕴,特别是隐性的深层意蕴是得分
的关键点。
2.漫画的创意赏析。学生关键要抓住画面特征,由表及里。构图的特征技巧、文字的内涵以
及图文结合整体上营造出的深层意蕴,都是得分的关键点。
※第 9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满分 4 分,平均分 2.67 分。
失分主要原因及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1.培养分点作答并作明确标识的习惯。
2.一定教导学生从各个相关主体角度切入作答,但凡相关主体理出来,答案的要点就都有了,
这题得满分不难。
※第 10 题阅卷反馈
总分 4,平均分 2.84
一、存在问题:
1. 未分点答题、卷面不整洁情况依然存在。
2.答案繁琐,表达啰嗦,有照抄文本的嫌疑。(见图 1 图 2)
3.审题意识薄弱,对题干“发生在 N 先生身上”的“头发故事”把握不到位。
二、优秀答案展示:
三、复习建议: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分点答题等常规动作依然需要强化,不断强化。
2.审题意识需加强,审题能力需提升强化。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强化学生的题干意识,多追
问 “问什么”。
3. 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要强化训练。学会删除次要信息,简洁表达。训练时可以与语
用题相结合。
※第 11 题阅卷反馈
总分 4,分为两小题;平均分:第 1 小题 0.91,第 2 小题 0.52。
共同问题:
不同问题:
第(1)小题:
第(2)小题
三、复习建议:
1、审题能力需提高,要求学生学会提炼题干,转化题目。
2、阅读奖赏三大题型概念需明确,作用题、技巧题、理解题,分别回答什么,把握正确的
答题方向。
3、二轮复习可以寻找不同类型的小说和散文题给学生品读,引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人物
意象、时代环境等多角度读准文本内容及主题。常见文学大家的风格和经历应该形成知识储
备。
4、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分点答题等常规动作依然需要强化,不断强化。
※第 12 题阅卷反馈
总分 6,平均分 3.39
总体来说,12 题的答题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有清晰的答题思路,但是
还是存在以下的失分点。
一.答题不分点。
二.答题都是套话,没有联系文本。
这次改卷这道题出现最多的失分就是单纯的套话,而没有分析。经过前面的系统复习,学生
看到 12 题,基本都能明确从内容、结构、主旨等方面去作答,但是部分学生不能联系文本
进行分析,这样分析的分数就白白失去。
三.部分学生答题思路不清,逻辑不清。。
学生能按点作答,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答,但是作答时思路不清,容易答题点重复。
比如下面这个答案中第二、三两点都属于人物特点,但是中间又夹杂结构,第一点也有结构,
第四点就是结构主旨人物全都有作答,但是又都不完整准确。
四 审题不清,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
题目虽说表面上看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就是问小说前面四段对整篇文章的作用,
属于现代文阅读“作用”常规考点。
教学建议
一、强化学生的规范答题意识。这次还是有部分学生答题不分点,答得密密麻麻,容易无谓
的失分。要书写端正。
二、强调学生答题答题点+结合文本分析的答题模式,不能是单纯的套话答题,一定要有结
合具体文本的分析。
三、复习到现在,对于一些常规的考点,学生的答题路径基本是清晰的。但是在考场环境上,
面对陌生的文本和考题,部分学生容易思路不清,逻辑混乱,重复作答或者混合作答。建议
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的常规的考点,还是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回炉巩固强化。
四、强化审题意识,读懂题目,准确把握题干要求,明确考点。
※第 13 题阅卷反馈
总分 6,平均分 2.42。
学生答题情况
总体而言,此题得分率不高,失分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以下就各种失分原因作具体分析。
(一)基本面问题
1.部分学生字迹潦草,涂改甚多。
2.存在语病,句子不通顺,表意不清晰。例图 1:
此作答内容第一句有颇多语病,第二句自相矛盾,“又隐晦又直白”是什么意思?
3.不分角度,也不标序号。例图 2:
4.或分角度,但分类不合理,重复作答。例图 3:
(二)概念或词义理解问题
(三)审题问题
根据题干,我们可以依次提炼出几个信息:(1)鲁迅的杂文具有“匕首”“投枪”的特质;(2)
鲁迅的这篇小说就像具有“匕首”“投枪”特质的鲁迅杂文一样;(3)从语言特点、选材立意、
表达方式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谈谈这篇小说具有的“匕首”“投枪”的特质。
可见,此题看似在分析小说,实际上主要是分析鲁迅杂文,考查了学生对鲁迅作品尤其是鲁
迅杂文的综合阅读能力。
但是不少学生在分析“语言特点”时,没有重视“匕首”特质或杂文特质,而是模板化地从词性、
句式、修辞等方面回答,导致严重失分。例图 8~10:
还有部分学生分析“选材立意”角度时,没有概括出“以小见大”这一特点。
教学建议:
1.回归基础,重视厘清基本概念;
2.重视审题,警惕模式化答题。
※第 17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这次断句题准确率较高,平均分在 2 分以上,有常见句末词“者”“矣”“也”提示断句点,降低
了断句难度。
※第 18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18(1):满分 4 分,平均分 2 分左右。
本小题翻译有 4 个采分点,分别为“宴然”“潜易”“雨旸”“不觉”,总体而言后两处得分率高于
前两处,具体失分情况如下:
(1)“宴然”,解释为安然地,安闲地。较多学生理解错误,望文生义,如直接解释为“宴会”,
或者干脆不解释。
(2)“潜易”词,解释为无声无息地变迁。“易”字部分大多学生可以翻译出来,“潜”字误译为
“潜入”“慢慢地、渐渐地”,或者干脆漏译。
(3)“雨旸”词,解释为下雨晴朗。此点失分情况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懂“旸”的意思,所
以干脆漏掉不译。
(4)“不觉”词,解释为浑然不知觉。此点较多同学能够准确翻译,然而仍有部分同学翻译
成“感觉”“发现”等。
建议:
(1)加强真题训练,强化采分点意识。
(2)梳理强化课内文言关键字词的解释,懂得迁移。
(3)对于生僻字,可以教学生用偏旁猜字义,切忌不译。如“旸”为“日”字旁,再结合“雨”,
不难猜出是晴天的意思。
(4)端正书写,注意涂改,保持卷面整洁清晰。
18(2):满分 4 分,平均分 2.37 分。
本小题翻译有 4 个采分点,分别为“濯磨”“自致”“没没”各 1 分,被动句式、固定句式(“况......
乎”)1 分。
得分情况为句式〉“没没”〉 “濯磨”〉 “自致”。被动句表现很明显,“况......乎”现代汉语也在
运用,所以得分最高。“自致”与实际含义“自荐”相距较远,故而没有答出来的同学最多。
另外,因为没有语句通顺分,得满分的同学还是比较多。
本题部分同学失分明显,甚至个别同学空着没答,太遗憾了。
现把失分情况分析如下:
1.缺少语境意识,因为不理解句意,翻译出错,甚至把“濯磨”译成了“把自己洗干净,送给您”。
其他误译情况罗列如下:
“致”误译为:“到达”“投奔”“ 辅助”“ 效劳”“表达”“ 贡献”“送给”;
“没没”误译为:“没落”“ 沉没”“ 沉沦”“淹没”;
“濯” 误译为:“清廉” “清白”“ 洗干净”“ 洗清白”“ 展现”;
“磨”误译为:“磨平”“ 磨难”“ 研磨”;
“致”误译为:“知道”“ 相识”“ 出名”。
失分最多的“致” 其实试卷上也作了提示。16 题的 D 选项中有提到“后谈读书心得,联系徐
阁老品性,不忘自荐” 。由此可推知“自致”应译为“自荐”。
2. 缺少句式分析意识。
“自濯磨”“自致”“于明公”“知于数十年之前” 弄清这些句式,就会明白人物之间的关系。
3. 缺少“字字落实“意识。
这次采分点除了句式,都是两个字,部分同学因为没有逐字对应翻译而遗憾失分。如“濯磨”,
只翻译“洗涤”,忘了译“打磨”,以致不理解这里指的是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我。
※第 19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满分 2 分,平均分 1.11 分。
填空题的答案,不唯一,过于宽泛,导致出现两个问题:一方面学生因为要顾及题干前后文
的内在逻辑而难以下笔,答题五花八门;另一方面教师阅卷难度有所增加,评分尺度容易偏
差。
第一空,可能因为粗心,学生答题错误,常见的有:填写“写荆门”“从巴蜀到荆楚”“写景”“离
别”等。
第二空,可能因为理解不准确,答题语言冗长,要点繁琐。常见错误有:填写“凄凉”“悲凉”
“苍凉”“沿途风景”等。但是,若答“苍茫”“借景抒情”也给分。少部分学生能点出风光或氛围
的“开阔”“壮丽”“雄奇”等,若答“险峻”,也含糊地给分了。
※第 20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满分 6 分,平均分 3.03 分。
原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已很清晰详细周密,而且特别宽松。但是学生答题实际情况可能远
超出我们的预料。究其原因,首先可能是学生读不懂诗歌的词句和主旨,其次,把题干里的
“手法和思想情感”完全等同于为“抒情方式与思想情感”了,混淆了其间的细微差别。
关于第一首(陈子昂的诗歌)尾联
(1)对于手法,最常见的是答“反问”“设问”“直抒胸臆”。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句意应理解为是“今天我狂傲高歌的行客,谁知竟会走进这荆楚
大地”。绝大部分考生答“反问”“设问”,虽然都不确切,但只要后面分析有道理,也给分了。
但是如果后面的理解分析不准确,则不给分。
若答“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则与用典(间接抒情)矛盾,不给分。
很少有同学能答出“用典”,不知道联系《论语》课本中“楚狂接舆”的典故,更不知道对比(“对
于典故而反其意而用之”)。
(2)对于思想情感,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常见错误有:“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无人
赏识”“郁郁不得志”“悲凉”“惆怅”“无奈”等。
关于第二首(李白的诗歌)尾联
(1)对于手法,大约 70%学生能准确答出“拟人”,也有一些学生答“夸张”(“万里”),都
给分。极少学生能答出“对面落笔或侧面烘托”。
注意:“仍怜故乡水”的确属于“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但是“万里送行舟”属于描述或写景。
其实,这两句既可以理解为由果及因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由“怜”字统摄的,即“仍怜”“故乡
水万里送行舟”。所以答“情景结合”“情景交融”“情景相生”都是合理的,给分。但是理解为一
般意义上的“以景结情”“以景作结”,可能不妥;若理解为“化情为景”“化虚为实”则更似是而
非。为避免争议,只要后面分析合理,就给分了。
(2)对于思想情感,绝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答出“对故乡的眷恋不舍”或“思乡之情”,给分。至
于“在抒写昂扬进取精神之外,也流露出面对未来的迷茫之情”,则几乎没有被发现。
备考建议:
1.诗歌解读不到位:①没能细看题注,不了解写作背景的意义;②对诗歌的整体感知把握能
力较弱,往往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2.审题不全面:①一些学生没注意“简析”,只是概括地回答,没能结合文本中具体词句;②
个别学生,不理解、判断题干要求,难以区分“手法”和“抒情方式”,以致不敢轻易下手。
3.答题思路不清:表述累赘,前后重复交叉,绕来绕去,不干净利落。
4.答题的规范意识不强:①不分点,几乎大半学生把答案写成一大段文字;②书写潦草,卷
面混乱。
5.建议老师精选典型习题,加强针对性练习。
※第 21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该题难度系数不高,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学生整体答题情况尚可,尤其第二空的准确
率很高,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
1.完全不懂,乱答一气。如答题时把第一空答成“盼望”“等待”等。
2.理解不到位,前后混淆。第一空错误较多,如答成“时间”“期限”等。最典型的是答成“期限”,
原因是将其与“期已久矣”中的“期”搞混了。
3.狗尾续貂,该得未得。第二空除完全不懂文本的人之外,其他基本能够答对。大多考生注
意到了“用文中词语”这个限定性的要求,值得表扬。然而,仍有同学无视“词语”这一要求,
在“三年之丧”之后,加上“期已久矣”,改变了原意,痛失了分数。
建议:
自 2017 年“传统文化经典”的考查重点重回 《论语》之后,21 题的难度值一直较低。除 2018
年,其他几年考查形式皆为填空题,考查内容则为《选读》必学的十课内容的识记
和理解。这次考查的“期”的意思,相信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已有所强调,学生做错的原因在
于落实不够。在二轮复习时,有必要跟学生强调文本理解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再作
落实强化。
※第 22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优秀的答案都是相似的,如先分点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再总结;都能紧扣材料;逻辑清晰,
卷面整洁。不足的答案却各有各的糟糕,最突出的问题是:
1.有分点,却不明显,如用一、二、三,用“首先”和“其次”,用“一个”“ 一个”,造成答案混
乱。这是形式上的问题,提醒并注意就可改正。
2.完全不懂材料的同学也有,这种无解。可惜的是有些同学明显已经理解材料意思了,答案
呈现出来却基本不扣材料字词,只做大而空泛的分析(见下图)。这批同学需引起老师的重
视,提醒他们一定要紧扣材料分析。
3.深谙套路,最后一点或是“通权达变”,或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是“孔子针对不同情况
的不同回答”,表述高度一致。建议最后阶段要适度把套路个性化。
※第 23 题答题及阅卷反馈
答题情况:
本题总分 6 分,平均 5.32 分。
本次考试名句默写题答题情况总体比较好,满分率很高,低分考生很少。考生的失误主要表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因同音字或近音字误写。
错的最多的几个字是,“言笑晏晏”的“晏”写作“宴”,“五尺之僮”中的“僮”写成“童”,“雕阑玉
砌”中的“雕”“砌”写作“凋”“彻”。
2.难写字不会写。
“茕茕独立”的“茕”是这次名句默写最难写的一个字,好多学生对这个字的字形记忆不确切,
错写的人很多。还有一个让我们感到意外的字是“信誓旦旦”的“誓”,错写的人更多,他们都
把上面的“折”写成“执”或“拆”。
3.不同版本的问题。
这次默写题里有两处涉及不同版本的问题。一处是“茕茕独立”,有的版本写作“茕茕孑立”;
一处是“雕阑玉砌应犹在”,有的版本写作“雕栏玉砌应犹在”。这次考试都有考生写成另一个
版本的。尤其是后者,写“雕栏”的人极多,我们在阅卷时以课本为依据把它判为错误。其实
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在高考中出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这是需要明确的。
4.一些技术性错误。
一些同学明明会写,却写在别的题号上。还有的人不是按要求只答三句,把所有题目都答起
来,不但浪费时间,还会导致后面的对而前面的错了而丢分。
5.有些学生每一句都会背,但每一句都有错,这十分可惜,如下图:
教学建议:
1.向学生强调名句默写题的重要性,让他们把拿满这 6 分当作理所当然的事。
2.告诉学生这 6 分是最容易拿的,6 分相当于两道选择题或一道论语题,那都是要花大量时
间和精力去复习的,而背诵默写就容易多了。
3.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以避免机械记忆而导致的同音误写、形近误写等低级错误。
4.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不要粗心大意,不要画蛇添足,把字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