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练习)(解析版)-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14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练习)(解析版)-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

ID:649513

大小:413.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14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满分:100 分 时间: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20 题,每题 2 分,共计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0·四川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高二月考)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含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 B.人体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活动增强,会造成组织水肿 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皮肤表皮细胞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 O2 【答案】B 【详解】 A、突触小泡位于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 错误;B、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废物进入组 织液,导致组织液浓度增大,组织液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B 正确;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在细胞内,而细胞内的环境不属于内环境,C 错误; D、皮肤表皮细胞不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 O2,必须通过内环境获取,D 错误。 故选 B。 2.(2020·高二月考)下列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造成的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毛细淋巴管堵塞,组织液不能回流 D.饮水过多,大量水分进入组织液 【答案】D 【详解】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A 不符合题意; B、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 不符合 题意; C、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C 不符合题意; D、饮水过多会通过水平衡调节即时排出,不会造成组织水肿,D 符合题意。 故选 D。 3.(2020·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高三月考)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 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每个细胞的内环境都是相同的 B.如果细胞②表示甲状腺细胞,①处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低于⑤处的 C.如果细胞③表示胰岛细胞,正常情况下,③处的 CO2 浓度最低 D.如果细胞②表示肝脏细胞,饭后 0.5 h,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的 【答案】B 【详解】 A、图中每个细胞的内环境不一定都是相同的,如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 错误; B、若细胞②表示甲状腺细胞,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由血流方向可知,①低于⑤处, B 正确; C、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出来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如果细胞③表示胰岛细胞,二氧化碳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通 过自由扩散跨膜,正常情况下③处的 CO2 浓度最高,C 错误; D、如果细胞②表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肝细胞可以合成肝糖原消耗葡萄糖,故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D 错误。 故选 B。 4.(2020·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包括突触间隙内的神经递质、CO2、溶菌酶和氨基酸等 B.肾上腺、唾液腺和胃腺等腺体产生的分泌物,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血浆中的血红蛋白运输 O2 到全身各处 D.泪液、汗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等都属于细胞外液 【答案】A 【详解】 A、突触间隙内的神经递质可存在于组织液中、CO2、溶菌酶和氨基酸等可存在于血液中,通过体液运输,A 正确; B、唾液腺和胃腺等腺体产生的分泌物,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 错误; C、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C 错误; D、泪液、汗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与外界之间相通,但不属于体液,D 错误。 故选 A。 5.(2020·湖南邵阳市·新宁崀山实验学校高二月考)在下列物质中,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解旋酶 ④二氧化碳 ⑤唾液淀粉酶 ⑥甲状腺激素 ⑦生长激素 ⑧尿素 ⑨胰 岛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⑤⑦ D.③⑤⑥⑧⑨ 【答案】B 【详解】 ①血红蛋白是位于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 ②葡萄糖是内环境中营养物质,②正确; ③解旋酶位于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③错误; ④二氧化碳是细胞产生排到组织液等处的代谢废物,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正确; ⑤唾液淀粉酶是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属于外界环境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⑤错误; ⑥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细胞分泌到内环境中的激素,⑥正确; ⑦尿素是细胞排到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⑦正确; ⑧胰岛素是胰岛 B 细胞分泌到内环境中的激素,⑧正确;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6.(2021·山东济南市·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相接触,而是浸浴于机体 内部的细胞外液中。下图是人体四种体内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丙、丁共同组成人体内环境 B.若乙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为血浆 C.若乙中存在大量血红蛋白,则图丁为淋巴液 D.若丙为淋巴液,图中缺少一个由甲指向丁的箭头 【答案】B 【详解】 A、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丁为血浆,甲、丙、丁共同组成人体内环境,A 正确; B、若乙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为组织液,组织液能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能转化为血浆,因此丙为 淋巴,B 错误; C、若乙中存在大量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中,则图甲为血浆,丁为淋巴液,丙为组织液,C 正确; D、若丙为淋巴液,甲为组织液,丁为血浆,图中缺少一个由甲指向丁的箭头,D 正确。 故选 B。 7.(2021·高二开学考试)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I、 II、IV 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 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 I 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II 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需穿过两层膜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被肾脏重吸收 D.IV 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一些水、无机盐和代谢废物。 【答案】B 【详解】 A、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 正确; B、Ⅱ为消化系统,①过程为消化吸收,消化系统内的葡萄糖通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浆至少需经过小肠绒毛壁细胞 (1 层细胞 2 层膜 4 层磷脂分子)和毛细血管壁细胞(1 层细胞 2 层膜 4 层磷脂分子)共 4 层膜,B 错误; C、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通过泌尿系统返还内环境的物质,所以是重吸收作用,只能重吸收部分有用的物质, C 正确; D、皮肤有保护的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一些水、无机盐和代谢废物,Ⅳ表示的器官为皮肤, D 正确。 故选 B。 8.(2021·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开学考试)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 Na2HPO4、KH2PO4 的溶液,pH=7)和血浆 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该同学将预期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就能证明血浆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 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加水组和缓冲液组 C.血浆的缓冲作用大于缓冲液 D.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加水组 【答案】A 【详解】 A、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要证明血浆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需要补充加碱后血浆依然能维持 pH 稳定的证据, A 错误; B、本实验通过清水、缓冲液与血浆的对照,判断血浆是否具有调节 pH 的功能,B 正确; C、通过比较缓冲液和血浆的 pH 变化可知血浆的缓冲作用大于缓冲液,C 正确; D、在清水中加入 HCl,溶液的 pH 不可能大于 7,故加水组预期结果明显不科学,D 正确。 故选 A。 9.(2021·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开学考试)如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 分别表示不同体 液,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A、B、C 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 A 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B.人体剧烈运动后,B 中的 pH 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 C.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O2 较多 D.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高 【答案】C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 是组织液,B 是血浆,C 是淋巴,三者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B)中含有较多蛋白质,A 错误; B、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人体剧烈运动后,B 血浆中的 pH 将维持相对稳定,B 错误; C、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Ⅱ静脉端比Ⅰ动脉端相比,血浆中的葡萄糖因不断消耗而降低、O2 不断进入血浆而 增多,C 正确; D、饱饭后,血液经过胰岛组织时,胰岛组织要摄入葡萄糖,同时感受到高血糖的信号后,胰岛组织会向血液中 释放胰岛素,所以饱饭后Ⅱ端比 I 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D 错误。 故选 C。 10.(2021·广西南宁市·高二期末)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能运输激素,而组织液不能运输激素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D.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都易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B 【详解】 A、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 错误;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补充血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B 正确; 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C 错误; D、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浆会从组织液中吸收水分,组织液减少,不会造成组织水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会 从血浆中吸收水分,组织液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D 错误。 故选 B。 11.(2021·河北衡水市·高三其他模拟)稳态概念源于对内环境的研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生物科学的 基本概念。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时会造成内环境稳态的破坏 B.甲型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会引发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 D.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 【答案】A 【详解】 A、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 错误; B、甲型流感病毒能寄生在人体细胞内,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B 正确;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能会导致机体获取的氧气不足,引发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C 正确; D、人体许多生命活动都有类似内环境稳态的特性,如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在器官水平上存在血 压、心率等心脏活动的稳态现象,在种群水平上也存在着如种群数量的消长等稳态现象,在生态系统层次上, 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 D 正确。 故选 A。 12.(2021·河北邯郸市·高二期末)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多样,具有多种理化性质。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环境就是体液,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B.血浆酸碱度的维持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依赖于缓冲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 C.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适宜且相对稳定,是机体正常进行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 D.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是引起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变化的唯一因素 【答案】C 【详解】 A、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人体内环境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 A 错误; B、血浆酸碱度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来调节,属于体液调节,B 错误; C、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相对稳定,机体正常进行生命活动需要适宜且稳定的环境,内环境维 持稳态是前提条件,C 正确; D、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能进行物质交换,能引起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变化,但内环境与细胞也可以发生物质交 换,也是引起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变化的因素,D 错误。 故选 C。 13.(2020 ·天津南开区·高三月考)随着科学的发展,稳态概念在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许多生 命活动都有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稳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B.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 C.在组织水平上,有心脏活动的稳态 D.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 【答案】C 【详解】 A、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 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稳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A 正确; B、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从而使相关物质含量保持相对稳定,B 正确; C、心脏属于器官,在器官水平上,有心脏活动的稳态,C 错误; D、由于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D 正确。 故选 C。 14.(2021·广东中山市·高二期末)下列稳态失调与相应症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因发烧导致食欲不振——机体散热受阻,致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B.高原反应——机体体温调节失衡,水盐平衡失调 C.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D.糖尿病——血糖浓度过高导致体温升高,酶活性降低 【答案】C 【详解】 A、发烧导致体温上升,酶活性降低,表现食欲不振,但如果持续维持高温,体内散热量等于产热量,如果是温 度持续上升,产热量大于散热量,A 错误; B、高原反应是人体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但体温调节未失衡,散热量等于产热量,B 错误; C、尿毒症是肾脏发生病变,无法排出体内多余的尿素、水、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导致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 累,C 正确; D、血糖浓度过高表现为糖尿病,但患者体温正常,D 错误。 故选 C。 15.(2021·沙坪坝区·高二期末)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人体营养不良性水肿,该疾病是以全身 性水肿为特征的病症。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引起水肿的原因是患者血浆中的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组织液 B.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 C.血浆蛋白能够自由通过毛细血管进入淋巴 D.及时补充蛋白质是有效缓解症状的措施之一 【答案】C 【详解】 AB、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患者血浆中的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 入组织液,使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AB 正确; C、血浆蛋白是大分子物质,不能够自由通过毛细血管进入淋巴,C 错误; D、人体血浆渗透压主要依赖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来维持,及时补充蛋白质对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D 正确。 故选 C。 16.(2021·安徽滁州市·高二期末)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 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 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通过三种调节方式即可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B 【详解】 A、据图分析,A 表示体液调节,B 表示免疫调节,C、D 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A 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B 错误;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如酸碱度与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 等相关,C 正确; D、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 正确。 故选 B。 17.(2020·高二其他模拟)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 疗效显著。图中 a、b、c 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成分(其中 b 为血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 a 为组织液,内含有核糖体、抗体、尿素、乳酸等物质 B.a、b、c 中的 K+、O2 浓度不完全相同 C.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 3 层细胞膜 D.b 中的血浆蛋白含量下降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答案】A 【详解】 A、图中 a 为组织液,核糖体属于细胞内的细胞器,不在组织液中,A 错误; B、细胞代谢会影响内环境中的物质含量变化,如氧气会被组织细胞消耗,所以 a、b、c 中的 K+、O2 浓度不完全 相同,B 正确; C、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血管壁细胞的两 层细胞膜、组织细胞的一层细胞膜共 3 层细胞膜,C 正确; D、b 中的血浆蛋白含量下降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增加,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D 正确。 故选 A。 18.(2020·辽宁沈阳市·高二期末)下列稳态失调与相应疾病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中暑——机体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导致水盐平衡失调 B.高原反应——机体散热受阻,致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C.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D.感冒发烧,食欲不振——体温过高,酶活性过高 【答案】C 【详解】 A、中暑是机体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导致水盐平衡失调;机体散热受阻,散热量小于产热量,A 错误; B、高原反应是人体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但散热量等于产热量,B 错误; C、尿毒症是肾脏发生病变,无法排出体内多余的尿素、水、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C 正确; D、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是因为体温升高,酶活性低,导致代谢活动紊乱,D 错误。 故选 C。 19.(2020·山东青岛市·青岛二中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②血浆蛋白、载体蛋白、消化酶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③血浆 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④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⑤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⑥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恒定 不变的 ⑦坎农提出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调节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A 【详解】 ①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①错误; ②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错误; ③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含量和无机离子含量有关,③错误; ④CO2 可以参与机体的体液调节,如含 CO2 较多的血液,可以对呼吸中枢形成有效刺激,使呼吸加深加快,④错 误; ⑤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多,从而导致组织水肿,⑤正确; ⑥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⑥错误; ⑦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 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⑦错误。 故选 A。 20.(2020·河南新乡市·高二期中)下列现象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处于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加快 B.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C.饮水不足或饮食过咸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某病菌再次入侵人体时,诱发记忆细胞增殖和分化 【答案】B 【详解】 A、处于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加快,这可以加快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A 错误; B、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回流受阻,引起机体组织水肿,这属于内环境 稳态的失调,B 正确; C、饮水不足或饮食过咸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 吸收,从而维持体内水平衡,C 错误; D、某病菌再次入侵人体时,诱发记忆细胞增殖和分化,这样通过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D 错误。 故选 B。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21.(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 表示四 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A~D 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C 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_____________、 HPO4 2-等离子有关。 (3)如果②代表 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 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 细胞内液 A 组织液 无机盐、蛋白质 HCO3 -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神经—体液—免 疫调节网络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调节机制相关考点。 (1)由图知:A 为组织液、B 为淋巴、C 为血浆、D 为组织细胞;其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组织细胞;组织液 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C 为血浆,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Na+、Cl_)、血浆蛋白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 有的 HCO3 -、HPO4 2-等离子有关,例如当吃酸性物质或者运动产生的乳酸,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 酸,碳酸分解成水和 CO2 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去。 (3)如果②代表 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但是注意人体的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点睛:本题考察内环境相关知识,在这里面关于氧气如何进入组织细胞,稍微点一下,氧气通过呼吸道到达肺 泡,进出肺泡壁和毛细 血管壁进入血浆,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达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进出毛细血管壁,到达 组织液,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穿过线粒体膜到达线粒体内。 22.(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面甲图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乙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 图,A、B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 12~14 小时内禁食,其原因 是_____。 (2)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 (3)乙图中的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乙图中____(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 (4)血清葡萄糖存在于乙图中的____(填序),血中的葡糖分子被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层磷脂分子。 (5)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 B 端比 A 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 (6)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 【答案】进食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不断变化,无法判断是否正常 相对的 ①③④ ② ④ ⑥ 氧气和营养物质等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详解】 (1)因进食可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不断变化,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判断是否正常,因此在血液生 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 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的变化是相对的。 (3)乙图中①为淋巴,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它们三者共同构成细胞外液,乙图中的②为细胞内液,因组织 细胞不断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因此②的氧气浓度最低。 (4)血清属于血浆的范畴,所以血清葡萄糖存在于乙图中的④所示的血浆中。血清中的葡萄糖分子被细胞②利 用,则至少穿过 2 层组成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一层组织细胞膜,共计 3 层细胞膜,每一层细胞膜 都是由 1 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因此至少穿过 6 层磷脂分子。 (5)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随血液从 A 处流向 B 处,氧气和营养物质等不断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 织液,进而被肌肉细胞吸收,因此 B 端比 A 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氧气和营养物质。 (6)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3.(2021·福建三明市·高二开学考试)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 为 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 (1)发生在肠腔中大分子物质①转变为小分子物质②的过程称为____;假如物质②为葡萄糖,则其进入小肠粘膜 上皮细胞的方式为____ 。 (2)图中____(填字母)构成了人体内环境;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填字母),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出 B、D、E 之间的转化关系:____。 (3)大量饮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人 体血浆中的_______激素发生变化,使尿量增多。 【答案】消化 主动运输 BDE DE 增多 抗利尿(激素) 【详解】 (1)发生在肠腔中大分子物质①转变为小分子物质②的过程称为消化;葡萄糖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方式为 主动运输。 (2)A 液存在于肠腔内,与外界相通,属于外界环境,B 为血浆,C 为细胞内液,D 为组织液,E 为淋巴。内环 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故图中 B、D、E 构成了人体内环境;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 活的内环境是 D 组织液和 E 淋巴。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为: 。 (3)大量饮水后,导致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 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多。 24.(2020·高二月考)回答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问题。 如图为人体内肝细胞及其内环境示意图,a、b、c、d 表示不同的体液。 (1)图中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移动方向,其中箭头指向有科学性错误的是________。 A.② B.④ C.⑤ D.⑥ 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单位:mmol/L): 成分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2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2)如图中 c 与表中___(①/②/③/④)物质组成与含量相同,判断的依据是 c 中____。 A.K+比 a 少 B.Na+比 b 多 C.蛋白质含量比 b 高 D.蛋白质含量比 a 高 (3)如图中可按箭头①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_______;按箭头③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________。 ①糖原 ②葡萄糖 ③尿素 ④CO2 ⑤O2 (4)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D ② AC ②③④ ②⑤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 (1)内环境主要由 b 组织液、c 血浆和 d 淋巴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图中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移动方向,据此可知题图中箭头指向有科学性错误的是⑥,故选 D。 (2)图中 c 是血浆,与表中②的物质组成与含量相同,因为 c 中 K+比 a 少,蛋白质含量比 b 高,故选 AC。 (3)①表示物质从细胞中出来,因此可按箭头①方向移动的物质有②③④;③表示物质进入细胞,可按箭头③ 方向移动的物质有②⑤。 (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