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压轴题专练9 椭圆(2)-2021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题压轴题专练9 椭圆(2)-2021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含答案

ID:649529

大小:3.8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题压轴题专练 9—椭圆(2) 一、单选题 1.动直线 y x n  与椭圆 2 2 14 x y 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A ,B ,在椭圆上找一点 C 使 ABC 的面积 S 最大,则 S 的最大值是 ( ) A.1 B.2 C.3 3 D. 3 3 2 解:设 1(A x , 1)y , 2(B x , 2 )y , 联立 2 2 14 y x n x y     ,得 2 25 8 4 4 0x nx n    , △ 2 2 264 20(4 4) 80 16 0n n n      ,得 5 5n   . 1 2 8 5 nx x   , 2 1 2 4 4 5 nx x  , 2 2 2 1 2 64 4(4 4) 4 2| | 2 | | 2 525 5 5 n nAB x x n         , 当过 C 点直线与动直线平行且与椭圆只有一个交点时, C 点到动直线距离取到最值(最 大或最小), 不妨设过 C 点直线方程为 y x b  ,联立 2 2 14 y x b x y     ,整理得 2 25 8 4 4 0x bx b    , 则根据△ 2 264 20(4 4) 0b b    ,可得 5b   , 不妨取 5b  ,则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 | 5 | 2 nd  , 2 21 1 4 2 | 5 | 2| | 5 5 ( 5 )2 2 5 52ABC nS d AB n n n             , 令 5 n t  , (0,2 5)t  ,则 5n t  . 2 4 32 25 ( 5 ) 2 55 5ABCS t t t t       . 令 4 3( ) 2 5g t t t   ,则 3 2 2( ) 4 6 5 (4 6 5)g t t t t t       . 当 3 5(0, )2t  时, ( ) 0g t  ,当 3 5( 2t  , 2 5) 时, ( ) 0g t  ,  3 5 675( ) ( )2 16maxg t g  . ABCS 的最大值为 2 675 3 3 5 16 2  . 故选: D . 2.已知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 1F , 2F , 1F 为左焦点, 2F 为右焦点, P 点为它们在第 一象限的一个交点,且 1 2 4F PF   ,设 1e , 2e 分别为椭圆双曲线离心率,则 1 2 1 1 e e  的最大 值为 ( ) A. 2 B. 2 2 C.3 2 D. 4 2 解:设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分别为: 2 2 2 2 1 1 1x y a b   , 2 2 2 2 2 2 1x y a b   . 且 2 2 2 2 2 1 1 2 2c a b a b    , 1a , 2a , 1b , 2 0b  . 设 1| |PF m , 2| |PF n , 则 12m n a  , 22m n a  . 解得: 1 2m a a  , 1 2n a a  . 2 2 2(2 ) 2 cos 4c m n mn    , 2 2 1 1 2 1 24 (2 ) ( )( )(2 2)c a a a a a      , 2 2 2 1 1 2 1 1 14 4 (2 2)( )e e e      , 化为: 2 2 1 2 2 2 2 2 4e e    . 令 1 2 2( e   , 2 2 2 )e  , 1( 2 2     , 1 ) 2 2 . | | | | | |       „ ,  2 2 2 1 2 1 2 1 1 2 2 2 2 1 1( ) ( )( ) 2 2 2 2e e e e      „ .  1 2 1 1 44 2 22e e   „ .当且仅当 1 2 3 2 2e e   时取等号. 故选: B . 3.设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右焦点为 F ,椭圆 C 上的两点 A 、 B 关于原点对称, 且满足 0FA FB    ,| | | | 2 | |FB FA FB„ „ ,则椭圆 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2 , 5]3 B. 5[ 3 ,1) C. 2[ 2 , 3 1] D.[ 3 1 ,1) 解:作出椭圆的左焦点 F ,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四边形 AFBF 为平行四边形, 又 0FA FB    , 即 FA FB ,故平行四边形 AFBF 为矩形, | | | | 2AB FF c   , 设 AF n  , AF m , 则在直角三角形 ABF 中, 2m n a  , 2 2 24m n c  ,① 得 22mn b ,② ①  ②得 2 2 2m n c n m b   ,令 m tn  ,得 2 2 1 2ct t b   , 又由| | | | 2 | |FB FA FB„ „ ,得 [1m tn   , 2], 2 2 1 2 [2ct t b     , 5]2 ,即 2 2 [1c b  , 5]4 即 2 2 51 4 c b„ „ ,得 2 2 4 15 b c„ „ ,即 2 2 2 4 15 a c c  „ „ ,即 2 2 4 1 15 a c „ „ , 则 2 2 9 25 a c„ „ ,即 2 2 1 5 2 9 c a„ „ ,得 1 5 2 9e„ „ 得 2 5 2 3e„ „ 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2[ 2 , 5]3 , 故选: A . 4.已知直线l 与椭圆 2 2 2: 1(0 1)yE x bb     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点 0(P x , 0 )y ,且直线l 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点 A 、 B ,当 (AOB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最小时, 1 2 1(3F PF F  、 2F 是椭 圆的两个焦点),则此时△ 1 2F PF 中 1 2F PF 的平分线的长度为 ( ) A. 2 3 5 B. 4 3 5 C. 2 3 15 D. 4 3 15 解:由题意,切线方程为 0 0 2 1y yxx b   , 直线l 与 x 、 y 轴分别相交于点 A 、 B , 0 1(A x  , 0) , 2 0 (0, )bB y , 2 0 0 1 2AOB bS x y   , 2 2 0 0 0 0 2 21 y x yx b b   …  0 0 1 2 x y b… , AOBS b … ,当且仅当 0 0 2 2 yx b   时, (AOB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最小, 设 1| |PF x , 2| |PF y ,则 2 2x y a   ,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24c x y xy   , 24 3xy b  , △ 1 2PF F 的面积 21 3sin2 3 3S xy b  ,  2 0 1 322 3c y b  , 2 0 3 2 3 2 by bc    , 6 3c b  , 2 2 2 1c b a   , 15 5b  , 设△ 1 2F PF 中 1 2F PF 的平分线的长度为 m , 则 1 2 1 1 3 3| | sin | | sin ( )2 6 2 6 4 2 3 5 m mPF m PF m x y          , 2 3 5m  , 故选: A . 5.已知点 0(P x , 0 0)( )y x a  在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上,若点 M 为椭圆 C 的右顶点, 且 (PO PM O 为坐标原点),则椭圆 C 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0, )3 B. 3( 3 ,1) C. 2( 2 ,1) D. 2(0, )2 解:由题意知 ( ,0)M a ,点 0(P x , 0 )y , 则 0(PO x  , 0 )y , 0(PM a x  , 0 )y , PO PM , 0 0 0( )( ) ( )( ) 0PO PM x a x y y         ,  2 2 0 0 0 0y ax x   ; 又 0a x a   ,代入椭圆方程中, 整理得 2 2 2 3 2 2 0 0( ) 0b a x a x a b    ; 令 2 2 2 3 2 2( ) ( ) 0f x b a x a x a b     , ( , )x a a  ; 2 2(0) 0f a b   , f (a) 0 , 如图所示:△ 3 2 2 2 2 2 2( ) 4 ( ) ( ) (a b a a b a       4 2 2 4 2 2 2 24 4 ) ( 2 ) 0a a b b a a c    … , 对称轴满足 3 2 20 2( ) a ab a    ,即 3 2 20 2( ) a aa b   ,  2 2 12 a c  , 2 2 1 2 c a  , 2 2 ce a    ; 又 0 1e  , 2 12 e  ;则椭圆 C 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2( 2 ,1) . 故选: C . 6.已知 1F , 2F 是椭圆 2 2 2 2: 1( 0)x yE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若 E 上存在不同两点 A , B , 使得 1 23F A F B 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 A. ( 3 1 ,1) B. (0, 3 1) C. (2 3 ,1) D. (0,2 3) 解:延长 1AF 交椭圆于 1A ,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则 2 1 1F B A F  , 1 1 13F A A F  , 设直线 1AA 的方程 x my c  , 1(A x , 1)y , 1 2(A x , 2 )y , 联 立 2 2 2 2 1 x my c x y a b     , 整 理 得 : 2 2 2 2 2 4( ) 2 0b m a y b mcy b    , 则 2 1 2 2 2 2 2b mcy y b m a    , 4 1 2 2 2 2 by y b m a    , 由 1 1 13F A A F  ,则 1 23y y  , 解得: 2 2 2 2 2 2 (1 3)( ) b mcy b m a    , 2 1 2 2 2 2 3 (1 3)( ) b mcy b m a    , 由 2 2 4 1 2 2 2 22 2 2 2 2 2 2 3 2 (1 3)( ) (1 3)( ) b mc b mc by y b m ab m a b m a        , 整 理 得 : 2 2 2 2 (2 3) 0 2 3 (2 3) am c b     , 则 2 22 3 (2 3) 0c b   ,即 2 2 2 2 3 (2 3) 2 3 c a     , 椭圆的离心率 2 3ce a    , 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2 3 ,1) , 方法二:利用椭圆的极坐标方程. 由 1 2F A F B  ,且 1| | 1 cos epF A e    , 1 1| | 1 cos epA F e    , 由 1 1 2A F F B  ,所以 1 cos 1 cos ep ep e e     ,整理得 1cos 1e     ,其中 [0  , 2 ) , 由 A , B 不重合,所以 0  , 3 1cos 3 1 e e    ,解得 2 3e  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2 3 ,1) , 故选: C . 7.已知点 A 为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左顶点, ( ,0)F c 为椭圆的右焦点, B 、 E 在 椭 圆 上 , 四 边 形 OABE 为 平 行 四 边 形 (O 为 坐 标 原 点 ), 过 直 线 AE 上 一 点 P 作 圆 2 2 2( ) 4 bx c y   的切线 PQ ,Q 为切点,若 PQF 面积的最小值大于 2 8 b ,则椭圆 C 的离心 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 10 2(0, )3  B. 10 2( ,1)3  C. 5 1(0, )3  D. 5 1( ,1)3  解:因为四边形 OABE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 /BE AO ,| | | |BE AO a  , 设 E 点纵坐标为 m ,代入椭圆的方程得 2 2 2 2 1x m a b   , 解得 2 2ax b mb    , 则 2 2 2 2( )a ab m b m ab b      ,解得 3 2m b  , 当 3 2m b ,可得 2 23( )2 2 a ax b bb    , (2 aE , 3 )2 b , ( ,0)A a , 所以直线 AE 的方程为 3 32 ( ) ( )3 3 2 b by x a x aaa     , 化简可得 3 3 3 0bx ay ab   , 所以| |minPF 即为点 F 到直线 AE 的距离 2 2 3 ( ) 3 9 b a cd b a   , 所以 2 2 2 21| | 4PQ d R d b    , 所以 2 2 21 1 1( ) | |2 2 2 4 8PFQ min b bS PQ R d b        , 整理得 2 21 2d b , 故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 ) 3( ) ( 1) 1 3 9 3( ) 9 4 2 b a c a c b e b bb a a c a e         , 所以 2 21( 1) (4 )2e e   , 所以 23 4 2 0e e   , 所以 2 10 (3e s  舍去)或 10 2 3e  , 所以 e 的取值范围为 10 2( 3  ,1) . 故选: B . 8.已知 1F , 2F 是离心率为 1 3 的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焦点, M 是椭圆上第一象限的 点,若 I 是△ 1 2MF F 的内心,G 是△ 1 2MF F 的重心,记△ 1 2IF F 与△ 1GF M 的面积分别为 1S , 2S ,则 ( ) A. 1 2S S B. 1 22S S C. 1 23 2S S D. 1 24 3S S 解:离心率为 1 3 , 1 3 c a  ,则 3a c , 2 2 28 2 2b a c c c    , 设 M 的坐标为 0(x , 0 )y ,三角形△ 1 2MF F 的面积为 S , 则 0 0 1 22S c y cy    , G 是△ 1 2MF F 的重心, 1 3GO OM  , 即 2 1 3S S ,设内切圆的半径为 r ,则 1 2 1 21 2MF I MIF MF FS S S IF F S    , 则 1 1 0 1 1 1 1 12 ( ) 2 2 22 2 2 2 2cr MF MF r cr ar cy         , 即 0( )c a r cy  ,即 04cr cy ,则 0 4 yr  ,则 0 1 1 122 4 4 yS cr cr c S     , 即则 1 2 1 34 1 4 3 SS S S   ,即 1 24 3S S ,故选: D . 9.已知椭圆 2 2: 12 xC y  ,直线 l 过椭圆 C 的左焦点 F 且交椭圆于 A 、 B 两点, AB 的中 垂线交 x 轴于 M 点,则 2 | | | | FM AB 的取值范围为 ( ) A. 1 1( , )16 4 B. 1 1[ , )8 4 C. 1 1( , )16 2 D. 1 1[ , )8 2 解:由椭圆的方程: 2 2 12 x y  ,可得左焦点 ( 1,0)F  , ( )i 当直线l 的斜率为 0 时,则直线 l 为 x 轴, AB 的中垂线为 y 轴,这时 M 与原点 O 重合, 这时| | 2 2 2AB a  ,| | 1FM c  , 所以 2 | | 1 | | 8 FM AB  , ( )ii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 AB 的中垂线为 x 轴,舍去, ( )iii 当直线的斜率不为 0 时,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1x my  ,设 A ,B 的坐标分别为 1(x , 1)y , 2(x , 2 )y , 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 2 2 1 12 x my x y     ,整理可得: 2 2(2 ) 2 1 0m y my    , 1 2 2 2 2 my y m    , 1 2 2 1 2y y m   , 所以弦长 2 2 2 2 2 1 2 1 2 2 2 2 2 4 4 2 2(1 )| | 1 ( ) 4 1 (2 ) 2 2 m mAB m y y y y m m m m             , 2 1 2 1 2 2 2 2 4( ) 2 22 2 mx x m y y m m         , 所以 AB 的中点坐标 2 2(2 m   , 2 )2 m m , 所以直线 AB 的中垂线方程为: 2 2 2( )2 2 my m xm m      , 令 0y  ,可得 2 1 2x m    ,所以 2 1(2M m   , 0) , 所以 2 2 1| | 2 mFM m   , 所以 2 2 2 2 | | 1 2 1 1 1(1 ) (| | 8 1 8 1 8 FM m AB m m        , 1)4 , 综上所述 2 | | | | FM AB 的取值范围 1[8 , 1)4 , 故选: B . 10.已知 1F , 2F 是椭圆 2 2 2: 1( 1)xC y aa    的左、右焦点,且椭圆上存在一点 P ,使得 1 2 2 3F PF   ,若点 M , N 分别是圆 2 2: ( 3) 3D x y   和椭圆 C 上的动点,则当椭圆 C 的 离心率取得最小值时, 2| | | |MN NF 的最大值是 ( ) A. 4 3 3 B.3 4 3 C. 4 3 2 D.3 4 2 解:若要满足椭圆上存在一点 P ,使得 1 2 2 3F PF   ,只需 1 2F PF 的最大值不小于 2 3  即可, 在三角形 1 2PF F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 | | | | | (| | | |) 4cos 12| || | 2| || | PF PF F F PF PF cF PF PF PF PF PF        2 2 2 2 21 21 2 2 2 21 1 1| | | |2 | || | ( )2 b b b PF PFPF PF a     … , 当且仅当 1 2| | | |PF PF a  ,即此时 P 为椭圆短轴的端点时, 1 2F PF 最大, 如图,不妨设 P 点为短轴的上顶点时, 1 2F PF 最大,设 1 2F PF   ,则 2 3 … , 所以 3sin [ ,1)2 2 ce a    ,因此当椭圆 C 的离心率取得最小值 3 2 时, 2 4a  ,故椭圆的标 准方程为 2 2 14 x y  , 连接 DN ,则 2 2(| | | |) 3 (| | | |)max maxMN NF DN NF    ,所以只需研究 2| | | |DN NF 的最 大值即可, 连接 1NF , 1DF , 2 1 1| | | | 4 | | | | 4 | | 4 2 3DN NF DN NF DF      „ ,当且仅当 N ,D , 1F 三点共线 (N 点在线段 1DF 的延长线上)时,不等式取得等号, 所以 2| | | |DN NF 的最大值 4 2 3 ,故 2| | | |MN NF 的最大值是 4 3 3 . 故选: A . 二、多选题 11.设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点 P 在椭圆上,且 1 1 2PF F F , 1 4| | 3PF  , 2 14| | 3PF  .过点 ( 2,1)M  的直线 l 交椭圆于 A , B 两点,且 A , B 关于点 M 对 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 A.椭圆的方程为 2 2 19 4 x y  B.椭圆的焦距为 5 C.椭圆上存在 4 个点 Q ,使得 1 2 0QF QF   D.直线l 的方程为8 9 25 0x y   解:由椭圆的定义知 1 22 | | | | 6a PF PF   ,故 3a  , 因为 1 1 2PF F F ,所以 2 2 1 2 2 1| | | | | | 2 5 2F F PF PF c    ,所以 5c  , 2b 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 2 19 4 x y  , 所以椭圆的焦距为 2 2 5c  ,则 A 正确, B 错误, 由 1 2 0QF QF   知 1 2 90FQF   ,故点 Q 在以 1 2F F 为直径的圆上, 由 c b 知圆与椭圆有 4 个交点, C 正确, 依题意知点 ( 2,1)M  为弦 AB 的中点,设 1(A x , 1)y , 2(B x , 2 )y , 则 2 2 1 1 2 2 2 2 19 4 19 4 x y x y       ,两式作差可得 1 2 1 2 1 2 1 2( )( ) ( )( ) 09 4 x x x x y y y y     , 因为 1 2 4x x   , 1 2 2y y  ,所以 1 2 1 2 8 9AB y y x x  k , 故直线 l 的方程为: 81 ( 2)9y x   ,即8 9 25 0x y   , D 正确, 故选: ACD . 12.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其长轴长是短轴长的 5 4 , 若点 P 是椭圆上不与 1F , 2F 共线的任意点,且△ 1 2PF F 的周长为 16,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C 的方程为 2 2 125 16 x y  B. C 的离心率为 4 5 C.双曲线 2 2 15 4 x y  的渐近线与椭圆 C 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 10 4( , 5)3 3 D.点Q 是圆 2 2 25x y  上一点,点 A , B 是 C 的左、右顶点 (Q 不与 A , B 重合),设 直线 PB ,QB 的斜率分别为 1k , 2k ,若 A , P , Q 三点共线,则 1 225 16k k 解:根据题意可得 2 2 2 5 4 2 2 16 a b a c a b c          ,解得 5a  , 4b  , 3c  , 对于 A :椭圆的方程为 2 2 125 16 x y  ,即 A 正确; 对于 3: 5 cB e a   ,即 B 错误; 对于 C :双曲线 2 2 15 4 x y  的渐近线为 2 5 5 by x xa     , 联立 2 2 2 5 5 125 16 y x x y      ,且 0x  , 0y  ,解得 10 3x  , 4 5 3y  , 双曲线 2 2 15 4 x y  的渐近线与椭圆 C 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 10 4( , 5)3 3 ,即 C 正确; 对于 D :由题意知, ( 5,0)A  , (5,0)B , 设 1(P x , 1)y ,则 1 1 1 5 y x  k , Q 在圆 2 2 25x y  上,且 A , P , Q 三点共线, AQ BQ  , 1 2 1 51 AQ x y     k k ,  2 12 1 1 2 2 2 1 1 16(1 ) 1625 25 25 25 x y x x      k k ,即 1 225 16k k ,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 ACD . 13.一般地,我们把离心率为 5 1 2  的椭圆称为“黄金椭圆”.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 A.若 2 2 110 x y m   是“黄金椭圆”,则 5 5 5m   B.若 2c  ,且点 A 在以 1F , 2F 为焦点的“黄金椭圆”上,则△ 1 2AF F 的周长为 6 2 5 C.若 1F 是左焦点, C , D 分别是右顶点和上顶点,则 1 2F DC   D.设焦点在 x 轴上的“黄金椭圆”左右顶点分别为 A , B ,“黄金椭圆”上动点 P (异 于 A , )B ,设直线 PA , PB 的斜率分别为 1k , 2k ,则 1 2 1 5 2 k k 解: A 中没有指明焦点在 x 轴还是 y 轴,应该由两个值,所以 A 不正确; B 中 , 由 题 意 2c  , 则 5 1 2 ce a   , 所 以 5 1a   , 则 △ 1 2AF F 的 周 长 为 2 2 2( 5 1) 2 2 6 2 5a c       ,所以 B 正确; C 中,由题意可得 1| |FC a c  , 2 2 1| |F D c b a   , 2 2 2 2| | 2DC a b a c    ,要使椭 圆为“黄金椭圆”,则 5 1 2 c a  , 所以 5 1 2c a ,所以 5 1 2a c a  , 所以 1 5 1| | 2FC a , 2 25 1 1 5| | 2 ( )2 2DC a a a    , 因为 2 2 1 3 5| | 2FC a , 2 2 2 2 2 1 1 5 3 5| | | | 2 2F D DC a a a     , 所以 2 2 2 1 1| | | | | |FC F D DC  ,所以 1 2F DC   ,所以 C 正确; D 中,由题意可得 ( ,0)A a , ( ,0)B a ,设 0(P x , 0 )y , 则为 2 0 0 0 1 2 2 2 0 0 0 y y y x a x a x a      k k , 因为 P 在椭圆上 2 2 0 0 2 2 1x y a b   ,所以 2 2 2 0 0 2(1 )xy b a   , 所以 2 1 2 2 b a   k k , 因为黄金椭圆”上动点 P ,所以 5 1 2 c a  ,所以 2 2 2 5 1 3 5( )2 2 c a    ,而 2 2 2c a b  , 所以 2 2 3 51 2 b a   ,即 2 2 3 5 1 512 2 b a      , 所以 1 2 1 5 2 k k ,可得 D 正确. 故选: BCD . 14.已知椭圆 2 2: 14 xC y  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 1F 、 2F ,直线 ( 0)y x k k 与 C 交于 A 、 B 两点, AE x 轴,垂足为 E ,直线 BE 与椭圆 C 的另一个交点为 P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 ) A.若 1 2 60F PF  ,则△ 1 2F PF 的面积为 3 6 B.四边形 1 2AF BF ,可能为矩形 C.直线 BE 的斜率为 1 2 k D.若 P 与 A 、 B 两点不重合,则直线 PA 和 PB 斜率之积为 4 解:由椭圆 2 2: 14 xC y  ,得 2a  , 1b  , 3c  , 在△ 1 2PF F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2 1 2 1 2 1 2| | | | | | 2| || | cos60F F PF PF PF PF    , 即 2 2 1 24 4 3| || |c a PF PF  ,解得 1 2 4| || | 3PF PF  ,  1 2 1 4 3 3 2 3 2 3F PFS     ,故 A 错误; 若四边形 1 2AF BF 为矩形,则 1 1AF BF ,即 1 1 0F A F B   , 即 ( )( ) 0A B A Bx c x c y y    , 联立 2 2 14 y x x y    k ,得 2 2(4 1) 4x k , 得 0A Bx x  , 2 4 4 1A Bx x   k , 2 2 4 4 1A By y    k k , 即 2 2 2 4 43 04 1 4 1      k k k ,得 28 1 0 k ,该方程有实根,故 B 正确; 由 2 2(4 1) 4x k ,得 2 12 4 1x   k ,由对称性,不妨设 0k , 得 2 1(2 4 1A k , 2 2 ) 4 1 k k , 2 1( 2 4 1B  k , 2 2 ) 4 1   k k , 则 2 1(2 4 1E k , 0) ,则 2 2 2 4 1 4 2 4 1 BE     k kkk k ,故 C 正确; A P B P B P PA A P B P B P y y y y y y x x x x x x         k , BE 所在直线方程为 2 2( )2 4 1 y x   k k ,与椭圆 2 2 14 x y  联立, 可得 2 2 2 2 2( ) 4 0 4 1 x x    k k , 即 2 2 2 2 22 4 4( 1) 4 04 14 1 x x     k kk kk . 得 2 2 2 1 4 1 4 1B Px x    k k k , 2 2 2 2 2 2 1 4 4 2( )2 1 4 1 4 1 ( 1) 4 1B Py y          k k k k k k k k , 故 1 2PA  k k ,则 1 1 2 2 4PA PB     kk k k ,故 D 错误. 故选: BC . 三、填空题 15.把半椭圆: 2 2 2 2 1( 0)x y xa b   … 和圆弧: 2 2 2( 1) ( 0)x y a x    合成的曲线称为“曲圆”, 其中点 (1,0)F 是半椭圆的右焦点, 1A , 2A 分别是“曲圆”与 x 轴的左、右交点, 1B , 2B 分 别是“曲圆”与 y 轴的上、下交点,已知 1 2 120B FB   ,过点 F 的直线与“曲圆”交于 P , Q 两点,则半椭圆方程为 2 2 14 3 x y  ( 0)x… ,△ 1A PQ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 解:由 2 2 2( 1) ( 0)x y a x    ,令 0y  ,可得 1x a  以及 1( 1 ,0)A a  , 再由椭圆的方程及题意可得 2 ( ,0)A a , 2 (0, )B b , 1(0, )B b , 由 1 2 120B FB   ,可得 3b c  , 由 (1,0)F 可得 3b  , 所以 2a  , 所以半椭圆及圆弧的方程分别为 2 2 1( 0)4 3 x y x  … , 2 2( 1) 4( 0)x y x    , 所以 1 2 1 2( 1,0), (2,0), (0, 3), (0, 3)A A B B  , 可得 1A 相当于椭圆的左焦点, △ 1A PQ 的周长为 1 1PF PA AQ QF   , 当 P 从 2A (不包括 2 )A 向 2B 运动时, 2 4PA PF a   , 当 Q 在 y 轴右侧时, 1 2 4AQ QF a   ,所以这时三角形的周长为 8, 当 P 从 2B 向 1A 运动时,Q 在第四象限,则 1 2 4AQ QF a   , 1 1 22 2 4PF PA r A B a    „ , 这时三角形的周长小于 8, 当 P 运动到 1A 时, Q 在 2A 处,不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接近 1 22 6A A  , 由曲圆的对称性可得 P 运动到 x 轴下方时,与前面的一样, 综上所述,△ 1A PQ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6 ,8] . 故答案为: 2 2 14 3 x y  ; (6 ,8]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焦距为 4 6 ,直线l 与 椭圆 C 交于 A ,B 两点,且 OA OB ,过 O 作 OD AB 交 AB 于点 D ,点 D 的坐标为 (2,1) , 则椭圆 C 的方程为 2 2 130 6 x y  . 解:由已知可得 1AB OD  k k ,所以 1 1 21 2 AB OD      k k , 则直线 BA 的方程为: 1 2( 2)y x    ,即 2 5y x   , 代入椭圆方程消去 y 整理可得: 2 2 2 2 2 2 2( 4 ) 20 25 0b a x a x a a b     , 设 1(A x , 1)y , 2(B x , 2 )y , 2(B x , 2 )y ,则 2 2 2 2 1 2 1 22 2 2 2 20 25,4 4 a a a bx x x xb a b a     , 又由已知可得: 2 4 6c  ,所以 2 6c  ,则 2 2 24a b  , 所以 2 2 4 1 2 1 22 2 20 49,5 24 5 24 a a ax x x xa a     , 所以 2 4 1 2 1 2 1 2 1 2 2 121 4 600( 2 5)( 2 5) 4 10( ) 25 5 24 a ay y x x x x x x a             , 又由 OA OB 可得 1 2 1 2 0x x y y  , 所以 2 4 2 4 2 49 121 4 600 05 24 a a a a a      ,即 4 234 120 0a a   , 解得 2 30a  或 4(舍去),所以 2 30a  , 2 6b 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 2 130 6 x y  , 故答案为: 2 2 130 6 x y  . 17.设 1F , 2F 分别为椭圆 2 2 14 x y  的左、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点 P 是椭圆上的动点, 过点 2F 作 1 2F PF 的角平分线 PT 的垂线,交 PT 于 M ,交直线 1PF 于 Q ,则点 M 的横坐标 的最小值为 3 3  . 解:设 0(P x , 0 )y , 1(Q x , 1)y ,因为点 P 在椭圆上, 所以 2 20 0 14 x y  , 又 1( 3F  , 0) , 所以 2 2 2 2 20 1 0 0 0 0 0 0 3 3| | ( 3) ( 3) (1 ) 2 3 4 24 4 2 xPF x y x x x x            , 所以 2 1 0 3| | | | 4 | | 2 2PQ PF PF x     , 1 1 0| | | | | | 3QF PF PQ x   , 分别过点 P ,Q 作 PG x 轴于 G , QH x 轴于 H ,则 / /QH PG , 所以 1 1 1 1 | | | | | | | | QF HF PF GF  , 所以 0 1 0 0 3 3 3 32 2 x x xx   ,即 0 0 1 0 3 ( 3)3 32 2 x xx x    , 有 M 是 2QF 的中点,所以 2 0 0 0 0 0 01 0 0 0 0 3 ( 3) 3 43 2 4 3 3 4 3 4M x x x x x xxx x x x x           , 令 03 4t x  , 故 4 4 4 5 3 3 3 33 3 3 3M t t tx t t       … ,(当且仅当 4 3 3 t t  ,即 2t  时,取等号) 即点 M 的横坐标的最小值为 3 3  . 故答案为: 3 3  . 18.已知点 A , B , 1F , 2F 分别是椭圆 2 2 2 1( 1)x y aa    的右顶点、下顶点、左焦点和右焦 点,点 M ,N 是椭圆上任意两点,若 MAB 的面积最大值为 2 1 ,则 1 2 1 2 | | | | | | 9 | | NF NF NF NF  的最 大值为 . 解:如图所示, ( ,0)A a , (0, 1)B  , 2| | 1AB a  , ABk a . 直线 AB 的方程为: 1 1y xa   . 设与直线 AB 平行且与椭圆相切于点 M 的直线l 方程为: 1y x ma   、 联立 2 2 2 2 1y x ma x a y a       ,化为: 2 2 2 22 2 0x amy a m a    , 令△ 2 2 2 2 24 8( ) 0a m a m a    , 解得: 2 2m  .取 2m  . l 与 AB 之间的距离 2 | 1| 11 md a   . MAB 的面积最大值 2 2 1 | 1|2 1 12 11 m a a       .解得 2a  . 设 1| |NF t , 2| |NF n . 则 4t n  . 则 1 2 1 2 | | | | 1 1 4 1 1 9 1 1 9| | 9| | 9 410 2 9( )( )4 NF NF tn NF NF t n t nn t n t          „ ,当且仅当 3 3t n  时 取等号.  1 2 1 2 | | | | | | 9 | | NF NF NF NF  的最大值为 1 4 . 故答案为: 1 4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