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法制与礼制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升格作文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法制与礼制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升格作文点评)

ID:650549

大小:18.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法制与礼制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升格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曾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 是从教化中养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 谓‘富而好礼。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 “法治”与“礼治”是相对而言,处于当今时代的年轻一代,是更倾向于“法治”社会还是“礼 治”社会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题目是由主题、材料、情境设置、写作常规要求四个部分构成。 此类作文的审题要点在于:紧扣主题意识。明确“礼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根本区别,“礼治” 社会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让人由内到外地遵守相关规定;而“法治”社会是 “从外限制人”,不守法就会受到惩罚;紧扣情境意识。写作要求“处于当今时代的年青一代” 不仅设定了特定的写作身份,还设定了特定的社会背景,在写作过程中应多注意特定的情 境设定。 原文呈现 礼治社会,乡土人情 郑范昱 处于当今时代的我们,生活在以法治为基本体制的社会之下,而在法治制度下,仍存 在着“人治”——人依法而治。相对于人治、法治、礼治,礼治社会更彰显乡土人情,我更偏 向于礼治社会。(条理不清晰,没有抓住论点更核心部分来彰显观点,从而使中心论点不 够明确。) 传统农耕文明的中国,家家户户实行小农经济,一个家庭可以通过耕种来实现自给自 足,所以在土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农耕文明,包括血缘与地缘关系往来的人情社会, 即便是已经慢慢进入工业化的今天也是如此。(直接阐释“乡土中国”的社会背景,但是没有 紧扣关键词。) 在传统中国中,尤其是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 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的这种秩序。正如民谚所说:“礼治君子,法治小人。”中国 乡土社会需要我们主动服于成规,主动服礼,“富于好礼”。(缺少分论点,且引用材料太呆 板。)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大部分地区心中“礼治”观念仍是根深蒂固。在中国乡土社会“差 序格局”所构成的整体之中,潮汕、闽南等地区仍遵从着“长老制”,依据“传统”来处理家族大 事。近日,《民法典》表决通过,其中许多的法条也都印证着我国扬善惩恶的治国之道, 譬如“自愿实施急救行为造成助人损害,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彰显我国在推进建设法治 社会的同时,也积极弘扬“礼治”精神。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 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缺少分论点,导致过渡时比较随意, 容易引起歧义。) “治民无常,唯法为治。”当代中国是法治社会,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从乡土中走出的“农 二代”来说,有时候面对日新月异的变革会无所适从。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在乡土社会和现代 社会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将法治与礼治结合,法治彰显公平正义,礼治彰显乡土人情, 来适应时代的进步。 技巧点拨 文章把“礼治社会”与“乡土人情”联系起来,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但整体结构上,也有 不足: 1.阐释观点时,条理不清晰,没有抓住论点更核心部分来彰显观点,从而使中心论点不 够明确。 2.引出社会背景时,直接阐释“乡土中国”,但是没有紧扣关键词,容易造成偏题之嫌。 3.论证过程中,缺少分论点,且阐释过程中缺少层次感,也没有再次强调“礼治”与“法治” 之间的关系,容易引起歧义。 升格建议 1.阐释观点时,应紧扣材料关键词,经过比对权衡,并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这样才能 让论点更鲜明。 2.引出社会背景时,应重在紧扣关键词语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并指出社会背景对观点的 论证,这样才能使观点论证更有说服力。 3.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紧扣关键词,阐释具有层次感,可以使行文观点更鲜明,逻辑更 清晰。 升格作文 礼治社会,乡土人情 郑范昱 处于当今时代的我们,生活在以法治为基本体制的社会之下,但很多时候,人与人之 间的温情,社会的温度,都靠“礼治”来传递。因为中国是由乡土人情联系起来的,只有礼治 社会才能更好地彰显乡土人情,所以,我更偏向于以“法治”为基础的礼治。 传统农耕文明的中国,家家户户实行小农经济,一个家庭可以通过耕种来实现自给自 足,所以在土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农耕文明,即便是慢慢进入工业化的今天,以礼 教化,“使人服膺”的理念一直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以礼教化,由内而外使人服膺,才能更好地固守人的乡土本性。在乡土社会维持秩序 的不光是法,还有教化,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的这种秩序。正如民谚所说:“礼 治君子,法治小人。”中国乡土社会需要我们主动服于成规,主动服礼,“富于好礼”。 以礼教化,化被动为主动,使社会每个角落都充满温度。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闻接一 个新闻的时代。这些新闻告诉我们,古老的中国正变成现代的中国,这是令人振奋的。不 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大部分地区“礼治”观念仍是根深蒂固的。在中国乡土社会“差 序格局”所构成的整体之中,潮汕、闽南等地区仍遵从着“长老制”,依据“传统”来处理家族大 事。近日《民法典》表决通过,其中许多条例也都印证着我国扬善惩恶的治国之道,譬如“自 愿实施急救行为造成助人损害,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彰显我国在推进建设法治社会的 同时,也积极弘扬“礼治”精神。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 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还有思想观念上还需要有一番改革, 这就充分体现了“礼治”的重要性。 正如韩非子所说:“治民无常,唯法为治。”当代中国是法治社会,对于大多数从乡土中 走出的“农二代”来说,有时候面对日新月异的变革会无所适从。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在乡土社 会和现代社会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将法治与礼治结合,法治彰显公平正义,礼治彰显乡 土人情,来适应时代的进步。 评点: 升格后,文章的逻辑更清晰了,从“乡土”背景、礼治与法治的区别到礼治所带来的社会 温度等方面进行论证,紧扣材料关键词,分层论证,不仅使文章的层次更分明,而且思路 更具条理性。语言更流畅,论证更具深度。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