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预测(七)
《打赢脱贫攻坚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
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硕果累累。
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在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使大约8亿
人成功脱离贫困,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中国式减贫”给许多国家做出了榜
样。当然,也有个别地区的扶贫工作有“撒胡椒面式”的泛泛之嫌,科学
合理的扶贫管理体系需要继续完整。非洲某国的中学生来贵校游学,他们
很好奇我国是怎样做到如此“大体量”脱贫的,希望借鉴到自己的国家,
你作为接待的负责人之一,需要写一个发言稿,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见闻、
感受和认识。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命题方向】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实践创新;问题解决人文底蕴;
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为考生提供了具体的写作情境:一
是脱贫工作意义重大;二是脱贫工作硕果累累;三是联合国
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扶贫工作的肯定;四是扶贫工作存在的些
许问题。考生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我国的扶贫工作,
向非洲中学生讲述有关我国“大体量”脱贫的见闻、认识与
感受。考生如能在理性思辨的基础上侧重于分析取得扶贫成
就的原因及做法,就更能成为非洲中学生真正需要的。
2.典型任务的限制。写作者的身份是接待负责人,写作对象是来
校游学的非洲某国中学生,交流的问题是有关中国“大体量”脱
贫的见闻、感受和认识。非洲中学生希望能将经验借鉴到自己的
国家,所以文章要深入挖掘中国扶贫攻坚取得成就的具体原因和
具体做法。文章体式是发言稿,应注意发言稿的基本格式。也不
要忽略发言稿的语言特点,既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富于逻辑
性,也要简洁明快、平易亲切、富有感染力。
3.价值判断的限制。摆脱贫困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国的扶贫攻
坚战使得约8亿人成功脱贫。材料先是肯定了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
辉煌成就,这一成果的取得有赖于党的决策,扶贫干部的付出,
中国人民的勤劳。这些正是命题者的情感态度,随后材料又指出
了个别地区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这是强调科学合理的扶贫管理
体系需要继续完整,而非恶意贬低。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中国的脱贫工作胜在哪里?对非洲
国家有哪些借鉴意义?不同的考生心中会有不同的答案。
从所给材料看,中国脱贫工作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
点:有力的领导,科学的方法,人民的勤劳,科学合理
的管理体系,精准扶贫。考生写作时,不必面面俱到,
既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点,着力分析;也可以任选其中的
两三点,平均用力;当然也可以根据平时的见闻写出独
到的观点。这样看来,考生立意的角度是十分自由的。
2.素材的选择和运用是自由的。考生在写作时,所联想
和思考到的素材是自由开放的。而在素材的具体运用上,
考生也可以采用正反、详略、点面等多种形式进行组合
运用,使得文章既说理透彻又文采斐然。
3.表达方式是自由的。发言稿的表达方式较为灵活自由,
易于学生抒情议论,彰显才情。考生可以综合运用记叙、
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或在开头部分以简洁的叙
述导入,或在议论时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或在结尾处
激情澎湃、挥洒热情。
【解题】
材料以“当然”为界,分为两层。前一层先是明确了脱贫工
作对于治国安邦的重大意义,之后引用古语加以证明,然后用
“硕果累累”四个字全面概括了中国脱贫工作的辉煌战绩,最后
给出联合国相关负责人的具体评价。后一层举出了个别地区扶贫
工作出现的问题。那么考生要如何从这段材料中提炼中心立意呢?
方法有二,一是正向思维,从前一层中提炼出中国扶贫工作取得
成绩的具体原因和做法,如党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强有力的决策,
不断创新切合实际的扶贫方法,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等。二是逆
向思维,从后一层反向生发开去,“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工作有
“泛泛之嫌”,“科学合理的扶贫管理体系需要继续完整”。这
样思考,考生就可以打开写作思路。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1.摆脱贫困,精准扶贫是关键。2.共同努力助扶贫。
3.脱贫攻坚,每一份力量都重要。4.8亿人成功脱贫,政府创新
是关键。 5.勤劳是“中国式减贫”的法宝。6.用中国智慧摆脱
贫困。。7.家国情怀,铸就脱贫力量。8.贫困须得“连根
拔”。……
偏题立意:1.众人拾柴火焰高。(论述重心是“团结”,与
“脱贫”关系不大)2.团结使人成功。(完全脱离了主
题)……
时鲜素材:
独石河村全村有148户483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
63户224人。刚换届上来的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平告诉记者,
扶贫部门帮扶了两批项目,基本上没什么效果。2012年,娄
烦县扶贫部门扶持独石河村养驴脱贫。村里用下拨的50万元
买了60头驴。扶贫驴买回来,如何分却成了愁事。“人多驴
少,谁的那份也不能少,最后只能8人分一头驴,合伙养。”
张爱平说。
(《半月谈网》11月16日)
时鲜素材:
网络达人“IT小食哥”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向粉丝们积极推荐张掖
本地的优质特色农产品——金花寨有机小米,详细的介绍了金花寨有
机小米、祁连山生态荞麦、金花寨小米脆等一系列张掖本地特色有机
食品,为有机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快来跟小编一起看一看都有哪些
特色农产品吧!
张掖金花寨小米已有5000年种植历史,早在汉武帝时期就被选
为宫中贡米。由于原粮谷子为祁连山冰雪水和山泉水灌溉,生长环境
没有污染,所产小米营养丰富,属于天然绿色食品。张掖金花寨小米
合作社将有机食品认证的技术规程贯穿于小米加工的各个环节,实现
了从田间地头到销售终端的全程监控,确保了“金花寨”小米的品质。
目前,在兰州、北京、海口、上海、河南、山东、新疆、成都等地发
展销售代理商和销售终端2000多个。
人民日报:“大锅饭”式扶贫不是精准扶贫的真谛
时鲜素材:
为了脱贫摘帽的承诺
——追记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
本报记者 何 勇 王云娜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3日 04 版)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时任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的
黄诗燕,却倒在了冲刺的道路上。
2019年11月29日上午,开完全县扶贫工作会,回到县委住所,
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年仅56岁。
在株洲市,在炎陵县,相识的、陌生的,在朋友圈发诗文,
在网上建纪念馆,人们纷纷悼念这位炎陵县的领头雁。不少人感
叹:产业强了,炎陵美了,百姓富了,诗燕书记却走了。
【范文展示一】
五月的希望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高三7班 崔怡蕊
远道而来的非洲朋友:
你们好!
五月的天,晴朗又干净,脱贫攻坚战又传来好消息。作为一名高中生,
很荣幸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与你们分享我国脱贫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中国“大体量”脱贫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发展特色产业。
昔日的荒坡,大朵牡丹花盛情绽放,用绚烂点燃着初夏。同时在燃
烧的还有村民们喜悦的心情,眼前这一朵朵牡丹花正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的灵丹妙药。这是我在新闻联播上捕捉到的脱贫资讯,类似的报道现实中
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有些地方因为闭塞落后,居民不愿另辟蹊径,开发新
路子。于是,国家派遣的干部空降到那里,通过对土地水文气候等的考察,
因地制宜地帮助他们开发新产业。在为当地增收的同时,也留下了技术和
思路。
而有些地方固守一成不变的历史产业,故步自封,被市场淘
汰。如何让优势产业焕发新光彩,在脱贫道路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大体量”脱贫途径之二是依托传统产业,开发特色之
路。
宁夏的枸杞中外闻名,然而,销售渠道狭窄,当地居民观念
保守……这使得宁夏地区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这里的脱贫工作就
是依靠小小枸杞进行的。先是进行科学培育,提高产品质量;然
后开发枸杞加工线,制作各种升值农副产品;拓展销售渠道,面
向海内外线上销售线下直运;凭借中国发达的交通设施,小小枸
杞飞向全世界的玻璃杯和羊肉汤里……同时发展枸杞采摘农家乐等
多种游玩式体验项目,充分利用整个枸杞生产加工过程,向第三
产业发展。依托传统产业,开发特色之路,宁夏的脱贫插上了金
色的翅膀。
当然,所有的成功离不开扶贫干部的艰苦付出。
从塞北大漠到烟雨楼台,从雪域高原到金沙碧海,中国壮
阔的疆域上有无数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工作者,更有辛勤智慧的广
大人民。三年的脱贫攻坚,让人民见证着幸福,让世界听见了中
国崛起的声音。
我想,在非洲广袤的草原上,茂密的森林中,甚至炎热干旱
的大漠里,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可能,等待你们去发掘。以奋
斗探索为笔,以丰饶大陆为卷,我相信你们也可以留下属于非洲
大地的脱贫故事,让世界听见你们的声音。
五月的天是刚诞生的夏天,希望你们在这个五月收获新的希望。
祝愿中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也祝愿非洲大陆更加富裕美丽,
愿中非友谊长存!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点评】
这是一篇颇具温度的考场作文,它并未选择常规的
阐述路径,诸如政府发力、国士助力、人民给力之类,
非面面俱到,非面孔冷峻,而是选择中学生独到的思维
视角,从新闻资讯谈开来,从切身体会谈开去,锁定
“特色产业”作为自己的阐述角度。论述布局合理,详
略有度,以宁夏脱贫为详例,以点代面,印照中国“特
色产业”脱贫之路,给非洲友人以推心置腹的交流。结
尾处,立足对方,为非洲未来做出展望,贴切而温暖,
拉近了与听者的距离,这无疑是发言稿情感互动的最佳
实效。
【范文展示二 】
贫困须得“连根拔”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高三7班 付天航
远道而来的非洲朋友:
你们好!
在这个星球上,无论是黑皮肤黄头发,无论是蓝眼睛厚嘴
唇,无论是历史还是而今,无论是区域还是洲际,似乎所有国
家的发展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贫困。治理贫困,我们
的国家在努力,你们的国家也在努力。而在这里,在你们的脚
下,你们所站立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似乎可以找到这个解决
问题的重要答案。
只有精准扶贫才能将贫困“连根拔起”。
我们开启了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培养技术的系列措施:
有些土地种不出庄稼,却能开出大片的鲜花;有些山区偏远
难行,却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有的戈壁人烟稀少,却不失
为旅游探险的好去处……兴办工厂,培养技术,组织管理,扩
大就业。一次次的实践,一点点的成功,一份份智慧汗水勤
劳的积累,都让我们相信着:终有一日,贫困定会被我们
“连根拔起”!
开发有效资源,出奇制胜。
大部分贫困地区环境贫瘠,自然资源缺乏,以致当地人
民并无优势来发展农产品销售等产业,而其人民也大多没有充
足的知识,无力改善现状。好在中国政府并未放弃,而是想方
设法让无资源的地方“长出”资源来,无数的技术人员及专家
前往多个扶贫地区,钻研当地生态问题所在、土壤适宜开发度。
在南方山区引导人们开垦梯田,在北方果园铺设卵石以增加水
果糖分含量,打造受欢迎的产品,进行有机销售……面对种种
艰难险阻,中国并未退缩,因为与人民的利益相比,这些困难
都太过渺小。
无数的科学技术人员前往贫困区,授之术,立其业,
帮助当地人习得技艺,找到收入突破口,从而改善当地人
民生活,使经济方面的改善也渐有起色。短短三年时间,
八亿人口成功脱贫:杂草丛生的盐碱地,盛开大朵大朵的
牡丹花;荒无人烟的偏远山沟,运出一批批精美的工艺品;
黄沙漫天的戈壁荒漠,立起一株株绿色的身影;一座座高
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路横贯南北,一座座工厂传来百姓
的希望与欢笑声……著名作家余光中曾在《欢呼哈雷》中
写道:“我们的国家永远积极向上,民族的意志也永远向
前。”
当然,在治理贫困的路上,我们依旧有许多不足:体
系的松散,管理的缺失,研发的滞后,个别地区的扶贫工
作有“撒胡椒面式”的泛泛之嫌。面对这些,我们依然在
努力完善和进步。但我相信,勤劳的汗水,无边的智慧,
终会将把贫困连根拔起,阳光终将照在这世界每一个灿烂
的面庞之上,包括你们,远道而来的非洲朋友。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此文语言形象,行文干练,论说有理,是篇很可圈点
的考场作文。
1.标题新颖形象。将“贫困”物化,形象地诠释治理贫困
当治其根本。
2.文章结构严谨。从介绍脱贫方法,到展示成果,再到冷
静回望,首尾呼应,文章圆和。
3.论述手段丰富。借助比喻论证、排比式论证、对比论证
等,展现中国日新月异的脱贫成效,论证有力,语势强烈。
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