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复习第二章第四节创新__鲜人耳目勇立潮头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高考语文复习第二章第四节创新__鲜人耳目勇立潮头

ID:650735

大小:346.5 KB

页数:68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节 创  新—— 鲜人耳目,勇立潮头 【考前分析】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四点要求是“有创新”, “有创新”是对文 章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要求。具体阐述为:(1)见解新颖;(2)材 料新鲜;(3)构思新巧;(4)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5)有个性色彩。 从考场的实际运用而言,前三条使用频率较高。本节主要讲述前三条。 【技法归纳】 一 见解新颖 创新的2个维度 1.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努力寻找新颖的见解。 由于作者主体的能力素质、修养、经历、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各不相同, 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异。所谓 “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2018年全国卷Ⅱ作文题: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 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 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 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剖析】材料的指向性很明确,也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通过与英美 军方的对比,肯定了专家;专家力排众议,事实证明专家的话是正确的。 我们很容易受命题人的“误导”,从“力排众议”这一角度来立意,得出 “敢于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求异”等常见立意。但材料中还提到了 另一方——英美军方,所以,如果从另外一个侧面来思考:为什么英美军方的调 查却认为“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因为他们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只看到 “弹痕多”这一表面现象,就可以想到“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跳出思 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要懂得全面、综合地看问题” 等新颖的立意来。 看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在原来材料提炼出的观点基础上做更 深入的分析,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就可能提出别人未曾提出的、更深刻的观点。 2.求异思维——反向、侧向思考问题,提出与正面或常见观点完全不同的 观点。 一般来说,求异思维分两种情况:其一是针对一般的常用的观点提出不同 的看法。其二是针对某一文章的某一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这种文章针 锋相对,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我们在追求见解新颖时,要注意从固有见解的反 面、侧面来分析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审视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对同一问题有 不同的观点。 【佳作展台】 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烧肉? 江苏考生 牧羊人汤姆所有的羊群都是纯白的,非常纯粹,如同一大团白云。所以极 厌恶其中的一头黑羊,老想除掉它。后来天降大雪,白色的羊群散布在大雪中 根本无法找到。最后是借助那头黑羊,使得汤姆的羊群失而复得。 由此,汤姆明白了一个道理,纯粹固然不错,但和谐共生更加美好。 事实也是如此。物各有性,各有其美。老虎易怒,猴子急躁,绵羊温顺,但 这就是它们的特性。植物就更有意思了,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连同样的物都 不是一成不变,更何况是迥然不同的物性? 物性如此,人性亦然。《左传》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人心何所想, 当然与其性相关。如果要尊重人性,就要学会宽容,不要妄想统一思想,思想是 无法统一的。但问题来了,无法统一思想的人,究竟该如何相处呢? 一种是尺码相同,志同道合,这属于“加”。愿景和使命相同的人碰撞在 一起,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最终生命被点燃。 但要命的是同类相差无几,量的累积很难产生化学反应。萝卜烧萝卜还是 萝卜,萝卜烧肉就不同了。异类的介入会打破某种浅层次滑行的平衡,产生奇 妙的变化。壳中的沙砾,成为晶莹的珍珠,水汽中的尘埃,化为久旱的甘霖。美 国西廷·布尔说得好:“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不是一件坏事,苍鹰不必变成 乌鸦才有和平。” 另一种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这属于“融”。 从哲学本体论意义来说,“和”是天道运行的规律。《老子》说: “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从哲学价值论层面来说,“和”是人道追求的境界。《礼记》曰:“和也 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则立、则生、则顺、则达、则盛。 从哲学方法论角度说,“和”是处世行事的基本准则。《论语》曰:“君 子和而不同。”只有在遵循和谐适度原则的基础上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长久 立足于世。 即便从生物学上来说,互利共生也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种间关系。两种 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藻类跟真菌共生、鳄鱼和 牙签鸟共生、犀牛和犀牛鸟共生。 新东方徐小平说:“对创业者来说,如果你有一个3~4人的核心团队,有一 个人老在唱反调,这是企业大幸。”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扮演着异类,调和着你, 反驳着你,警醒着你,也推动着你,如大树上的啄木鸟,它既是医生,也是一个饥 饿的人。但始终与你共存共生。 但第三个问题产生了,和会不会失去自我?“和”只是调和,不是彻底融化, 进而失去自我,而是要始终清醒地保持着自己的特性。你可以站在中国看世界, 你也可以站在世界看中国,但你必须是中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盐和入水是盐水。盐水和入鸭是盐水鸭。不管你如何融入群体,你都要始 终为自己代“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亮点借鉴】 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萝卜烧肉则不同,本文作者根据材料中“水加水还 是水,盐加盐还是盐”这一句想到生活中最常见的两道菜,并从中得出“异类 的介入会打破某种浅层次滑行的平衡,产生奇妙的变化”这一道理,这本身就 是很新颖的见解。又由材料中的“物各有性”“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等 关键词想到无论是物还是人,都要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这又需要 “加”,需要“融”。然后在此基础上又从“怎样做”的角度提出具体的要求。 全文从审题立意,到文中具体的论述,可谓角度独特,见解新颖。 二 材料新鲜 材料新鲜指所选的材料具有时代气息,能反映社会的“热点”与“亮点”, 有生活色彩,有个性特征,有独到的发现等。新鲜的材料往往使人刺激,使人振 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能增加文章的魅力。 材料新鲜四技巧 1.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是指某一时期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人或事。它们一般都能反映 时代精神,代表时代潮流。我们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迅速地把握社会热 点,并将此作为作文的材料予以利用。 [微点拨] 选用他人事例要有据可查,不可瞎编乱造;选自己的事例则要突 出细节,不可故意夸大。尽量少用“听说”“据说”等模棱两可的词语论证观 点。 2.捕捉社会亮点。 新鲜的材料往往是社会亮点的折射,它是生活的精彩之处,是人生的闪光 之点,是生活中令人钦佩、叫人赞颂的人或事,是存在于人们周围的真、善、 美。如果我们能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以此为材料来构思写作,一定会使 文章更具时代特征,更具现实意义。 3.体现生活变化。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社会发展,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 为来自社会生活的作文的材料,也应该体现社会生活的变化。只有反映不断变 化的生活的文章,才会有时代感、新鲜感。 4.翻新化用“旧材”。 站在一个崭新的视角上去使用人们熟悉的材料,写出新意。如果考生能够 以时代意识来观照自己所选取的“旧材”甚至平常的材料的话,仍然是能够表 达出鲜活的时代气息的。如果能够让材料从“旧”中出新,付诸从未有过的内 涵,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如2020年全国卷Ⅲ作文《“镜”之所向,心之所生》的片段: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3年前,我与你们同是初入高中、满怀憧憬的青年 人。在这意气风发的年纪,恃着自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幻 想自己能一举成名。期末,当看到试卷上的60分时,我觉得这鲜红色的数字仿 佛在赤裸裸地嘲笑我。现在回想起来,昔日的我就像井底之蛙,不自量力且心 比天高。“每次考试都会有第一名,但为什么那个人不是我呢?”后来我渐渐 明白:那时的我只看到了第一名的荣耀,而忽略了自身的问题——梦想在哪里, 就应该向着哪个方向努力,可是当时我一心想要拿第一,却没有切实地去做。 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 【剖析】该片段真实再现了考生初入高中时的心态,“幻想自己能一举成 名”“每次考试都会有第一名,但为什么那个人不是我呢”等句子典型而具有 生活气息,这些材料来自生活,却能引起人的共鸣,引发人的感慨,在表达考生 独特感悟与思考的同时,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佳作展台】 借镜自画,借画自省 ——致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贵州考生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高三学长,在这凤凰花开的毕业之际,我有幸与你们分 享如何画好自画像,为大家的高中学习助力。 如果要我画一幅自画像,我会画出一张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少年奋进图, 这是离校时我的自画像,可我刚进学校时,其实和你们一样迷茫。 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人生需要镜子和自画像来认清自我,才能最终到达梦想的目的 地。 那么如何为自己画好自画像?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你是什么样 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手指灵活、多才多艺的你,或许想成为名声大振 的音乐大师;理性、坚韧,不畏挑战的你,或许想成为科学家;性情温和、乐于 助人、知识渊博的你,或许想成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每个人有自己的亮点与价 值,正如太白歌所曰“天生我材必有用”,明白了自己的“材”与“用”,才能 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要善于找到并利用“镜 子”,为自己画好自画像。 借镜自画,省明本心。人们用眼观察,看他人、看世界容易,认识自己却难。 因此,我们需要用各种镜子看自己:看学霸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其法;看老 师解题,学习其解题技巧和思路;看善于交际的人交际,学习其处世之道……在 各种场合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在我们心中形成镜子对比自己,帮助我们看清 自己提高自己。《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大约也是如 此。 借镜自画,着凌云高远之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柯察金曾说 过:“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为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 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当年周总理的一句“为中 华之崛起而读书”家喻户晓,后来他也做到了。我们青少年也应当将个人梦想 与家国梦想结合,并执着追求。在垂朽之年能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这或许就 是生活的意义——不为昨日而后悔,不为明天而畏惧。 我自己绘画的阳光很美好,我庆幸自己面临风雨时未曾退却。希望你们也 是如此,能用自己人生的色彩去画出一幅属于自己的最美的自画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学弟学妹们,奋斗吧,用自己人生的色彩为自己画一幅青春的自画像! 祝你们学业有成!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学长 2020年7月7日 亮点借鉴 (1)标题出彩,立意高远。信的标题“借镜自画,借画自省”两个四字短语, 结构整齐,简明而又准确地阐释了“镜”“画”“自己”三者之间的关系。在 对三者进行论述后,考生于文末为这封信“着高远之色”,将个人价值上升到 国家层面,立意高远。 (2)引用得当,文采斐然。这封信每一主体段落都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名言, 一方面精准地概括了段落的主旨,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出考生文采斐然。材料涉 及古今中外多个人物、多个领域,且用得非常典型,精准! 三 构思新巧 (一)议论文 构思新巧三法 1.正反对比。在议论文写作时,考生运用这种构思方式,就是要把两种对 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 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就显得格外鲜明。具体来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 观点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从而在对比分析中,证明正确的观点,达到 写作的目的。 2.思维发散。这种构思方式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阐 述。运用这种方式的关键,是对一个中心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阐释,或者 从中心论点分解出若干个并列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独立成段加以阐述,共同 论证中心论点。这样的议论方式,要求并列的分论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分论点之间在内容上不能 交叉、重复或包容,排列顺序要合理,孰先孰后要服从论述的需要并符合读者 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使文章论述全面,层次分明,说理清晰。 3.层层递进。在议论时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一环扣一环,显示出清晰周密 的逻辑关系。这种构思方式一般呈现出由现象到本质、由事及理、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次到主、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逻 辑关系。层进关系反映了事物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 规律。 (二)记叙文 构思新巧五法 1.横向剪辑法。中学生如果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阅读过的书刊杂志 中、体味过的点滴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写式“镜头”,并加以横向剪 辑,就能够收到化平淡为神奇的效果。 2.纵向连缀法。在写作时,如果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 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事件“珍珠”,就能逐层拓展文章的内涵,使文章迸射 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 3.巧设悬念法。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 盾冲突悬置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 心理和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效 果。 4.抑扬相生法。欲扬先抑的构思方法能通过情节的起伏、情感的波澜,激 荡起读者阅读心理的落差,从而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5.镜头组合法。在写作过程中,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有关材料按一定 的内容或顺序分解为一组组、一个个镜头,然后将它们有机地组接起来,用连 续的画面来表现一定的主题。这种构思方法,可以用鲜明的画面代替繁琐的叙 述和议论,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篇出彩的文章就跃 然纸上了! 【佳作展台】 (2020·北京卷)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 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 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一条信息 北京考生 刚刚送走一批跑调动的老师,局长开始思考今年暑期教师调动的难题。对, 得有一个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谁跑得凶就调谁。他正想着,突然有 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位30多岁的男子。 “局长,我在农村待了好几年,想往城里靠靠,我姑父让我找找你。”说着 来人掏出一个鼓鼓的大信封,双手呈给局长。 局长义正词严:“行贿和受贿是同样犯法的,我不想犯罪,你也不要犯罪。” 送走客人,局长越发觉得制度的重要,要是早有一套调动的制度,谁还会行 贿呢?前任局长又怎么会因受贿而身陷囹圄呢?局长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继续 思考调动的问题,又有人敲门,是一位年近40的女老师。 “局长,我大学毕业在农村15年了,年年评为优秀教师,可是两地分居,你 总不能让我在乡下一辈子啊!”女老师快人快语,没有半点乞求的口气。 局长同情她的处境,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原则,调优秀教师进城,但他 没有贸然答应她的要求,只是连连解释:“你放心,我们会出台一个好制度。” 女老师走后五分钟,一位乡文教助理又登门了。原来,刚才找局长的两位 老师都是他的属下,他听说他们两人跑调动,特地前来跟局长协商,希望留下女 老师,而将那位男老师调走。 局长说:“褒奖优秀,惩处后进,历来如此。调表现差的进城,让优秀的永 远留在乡下,我这局长不要挨人骂?” “但是,你把优秀的教师调走了,这乡下的学校还怎么办呢?”文教助理反 问局长,“农村是根,城市是花,根理当为花输送养分,可是你也不能把根的养 分全都吸干啊,你看农民种黄豆,如果长得太茂盛了,还特意把叶子打掉一些 呢。”助理越说越带劲。 农村是根,城市是花?局长的心为之一震,送走文教助理,他陷入深深的反 思。让优秀的教师进城,把表现不尽如人意的留在农村,这是前任们一致的做 法,一贯的做法,他原以为自己的设想是公正的,可是没想到这就等于承认农村 学校是藏污纳垢之所。把农村学校办糟办垮,让根萎缩,将城市学校办好办优, 让花艳丽,这是科学发展观吗?看来,自己被同类信息所环绕和塑造,已经失去 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可是不如此又怎样解决调动的问题呢?让那些表现不好的 老师进城,对优秀老师来说不是更不公平吗? 局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时,他猛抬头看到了当日的报纸,一条醒目的标 题映入眼帘:实行城乡教师轮换,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局长心头一亮,这条信息值得研究,他喃喃说道。 【亮点借鉴】 构思新颖,形象鲜明。文章通过局长处理农村教师要求调动问题的思考, 刻画了一个公正廉洁、勤于思考的官员形象,表达了官员不但要公正廉洁,同 时又要善于思考的主题,体现作者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 任感。用根和花来类比农村和城市,提出不能为了城市的发展而放弃农村,言 他人所未言,类比新奇,见解独特。 故事紧凑,情节曲折。先是一男一女两个教师要求调动,男教师手捧大信 封,拉关系,走后门,女教师理直气壮,慷慨陈词。在局长暗下决心,准备调优秀 教师进城时,文教助理登门,请求调走后进教师,留下先进教师,一席话让局长 陷入深思,不得不调整思路,重新研究教师调动的原则。故事曲折多变,情节紧 凑合理。 扣题自然,议论深刻。在听完文教助理的一席话后,局长有一段反思,其中 提到“一致的做法”“一贯的做法”,这既暗扣“同类信息”,又为下文议论 做伏笔。而“看来,自己被同类信息所环绕和塑造,已经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了”则直接扣合命题材料,借助议论进一步显化了与命题的联系,避免了另起 炉灶之嫌。 【即学既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助人为快乐之本”,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符合现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在做好自身防疫工 作的同时向世界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无私的援助。对此,有一些人说:“不应 该帮助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国家!”还有人说:“不应该帮助那些忘恩负义 的国家!”也有人说:“只要保护好我们的国家就可以了!”此外,我们身边还 有一些不理解互助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假如班级要举行一节主题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班会,请结合材料 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期望和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思路构建】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限制。材料提供的情境是,在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后,中国向世 界其他国家提供无私援助。对此,不少人却认为,保护好本国即可,对那些忘恩 负义和伤害过我们的国家不应该提供帮助。从材料整体看,这是一种相对狭隘 的思想认知,与“团结互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冲突,与现代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不符,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不相符。在此情境下, 班级要举行主题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班会,要求考生对以上现象谈谈 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因此,考生应该揣摩命题人意图,偏见争议是狭隘思想,团 结互助才是主流精神,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可见,材料要求考生 从大局出发,认识团结相助、共同抵御灾害、克服困难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因 此,考生必须紧紧围绕“团结互助”与“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关系展开论 述,只谈“相助”或只谈“时艰”,均属于偏题或者跑题。 2.典型任务限制。材料限制了写作情境是“班会”,考生的作文语言要体 现与现场同学和老师的对话意识;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认识和思考不 能泛泛而谈,要“结合材料”,针对“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不理解互助的现象” 展开写作,并就此提出期望和建议。本题的背景材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 “向世界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无私的援助”,因此考生要谈的是对国家间援助 的看法,不能脱离材料随意发挥,大写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守望相助;限定的写作 体式是“发言稿”,因此考生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行文格式。 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要求考生从大局出发,树立远大格局,深刻认识 “团结互助”在解决人类危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现实意义,从而认识单边主义的危害。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考生针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班会主题,可以谈 “团结互助”在国内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引申到“团结互助”在克 服其他灾难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还可以谈面对全球的 疫情危机,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如何应对危急情况,相互协作,渡过灾难。不过 综合材料来看,命题人更倾向于让考生思考团结互助在解决全球危机中的重要 作用。 2.论证选材开放。不论从哪个角度展开论证,考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 储备选择典型真实的论据支撑论点。比如,谈到国内团结互助的作用,可以列 举“汶川地震”“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团结互 助的中国人民是如何战胜天灾的;再比如谈到疫情期间国与国之间的相助,可 以认识到日本捐赠我国医疗物资,上面还标注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 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友谊,也是坚定的鼓励;比如蒙 古国给我们捐赠三万只羊;比如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还对我们竭力相助等。这 些都可以作为事实论据,以支撑论点。 3.写作文体开放。考生在发言稿的体式内,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散文, 但不论选择哪种文体,都要做到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同时,作为发言稿,文章 还要亲切动人,具有一定感染力。 解题: 2020年,人类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抗争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大事。本作文 题立意高远,着重让考生思考团结互助在解决人类共同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认 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让考生在思考认识中形成高瞻远瞩的 心胸格局,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关注人类未来。不仅拓展了考生 的思维深度,还让考生在写作中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中“整体观”的现实意义, 增强考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2.团结互助方能共渡难关。 3.助人就是助己。 4.同舟共济,共克艰难。 …… 偏题立意: 1.打破偏见,共创未来。(若内容不谈“团结互助”与“共克时艰”的关系,则 属偏题立意) 2.团结就是力量。(同上) 3.以德报怨,强化民族自信。(断章取义,曲解材料) 4.要学会知恩图报。(同上) …… 【范文展示】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有机会在班会上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守望相助,共克时 艰”。 同学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我们是这段历史的经历者,也是见证者。 中国各级政府、各行各业立刻行动起来,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效控制了疫情 扩散。之后,我国对很多疫情严重的国家提供了帮助。对此,有人不理解:灾难 当前,自扫门前雪即可,何必多此一举?无私帮助那些伤害过我们的、忘恩负义 的国家,岂不是肉包子打狗? 然而,我认为,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合作发展是主流,而全球性的灾 难也要共同防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地球成为真正美好的“诺亚方舟”。因此, 守望相助,方能共克时艰,同舟共济,方能共创美好的家园。 同学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需要我们有高瞻远瞩的心胸和格局。 古训云: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世间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人类更是命 运的共同体,只顾一己私利,势必危及全局。那些不理解我们支援他国的人,请 不要忘记:抗疫期间,世界其他国家或个人也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援,广大海外华 侨华人立刻行动起来,购买物资,支援祖国;日本为我们送来医疗物资,“山川 异域,风月同天”的鼓励,温暖了我们的心;蒙古国为我们送来了三万只羊,犒 劳抗疫勇士;非洲一些不富裕的国家也力尽所能支援我国,物资虽少,但礼轻情 意重。 我国抗疫形势好转时,向很多国家无偿提供援助。投桃报李,是感恩,更是 大格局的体现。 灾难来临时,若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反倒很可能殃及本国民众。守望 相助,共克时艰,需要我们深化交流合作。一叶障目,难以宏观掌握实情,管中 窥豹,难以把握全局。心胸狭窄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忽略整体。如今,全球 化程度不断深入,国际分工日益细化,这更需要国与国之间加强合作。尤其是 近几年发生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埃博拉、新冠肺炎等突发性病毒, 如果各国只顾管好自己,势必会造成疫情蔓延,肆虐全球!只有国与国之间加强 合作,守望相助,方能把灾难危害减到最小,造福各国人民。这恰恰需要我们放 下成见,坦诚相待。 地球就是全人类共同、唯一的船,灾难来临时,同舟共济才能到达美好的 彼岸。 同学们,和平与发展将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历史 的经验告诉我们,消除种族间的隔阂,消弥国与国之间的障碍,共同面对危机, 在解决危机中深化合作,才能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背道而驰,终将给自己 和他人带来倒退甚至灾难的命运。这是我们的船,携手呵护,互助协作,方能扬 帆远航。 家庭内人与人互助,家和万事兴;社会里人与人互助协作,社会和谐美好; 国与国之间懂得互助协作,才能疫去春来,山河无恙,人类的明天方能更加璀璨。 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互助情怀,建立国际视野,把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 让我们对那些狭隘的言论说“不”。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