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三节第讲归纳要点深分析答准简答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三节第讲归纳要点深分析答准简答题

ID:650872

大小:822.5 KB

页数:67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5讲 归纳要点深分析,答准简答题 活动1:掌握文言简答题的基本知识 【文言简答·关键能力】 【文言简答·必备知识】 明确3大命题角度——审题更精准 【文言简答·关键能力】 命题角度一:精读文章,划分结构层次,概括要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对于史传类文本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人物 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点阐发。因而能否分层,并围绕传主概括文章 的主要内容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 【真题示范】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文节选)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 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 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 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 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 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的能力。从原文“容城孙 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中可知,孙奇逢 是认为左光斗对京城人民有恩德,所以倡议凑集金钱救助;从原文“得金数千, 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中可知,营救没能成功,左光 斗与杨涟已经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 答案: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 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 附【译文】 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为官时 对京城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集钱款,人们争相响应。共捐得数千金,商量 要代他们缴纳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和杨涟已经在同一天被狱卒 杀害,当时是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享年五十一岁。左光斗死 后,赃物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厉追缴,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 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泣丧子悲伤而死。都御史周应 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 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赠左光斗为右都御史,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之后, 再追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认谥号为“忠毅”。 命题角度二:梳理事件,理清来龙去脉,探寻原因 高考文言文传记阅读中的事件构成了文章的主体。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 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 言文中某一事件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选文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 言文,考生备考时应加以重视。 【真题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文节选)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 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 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狗乎?” 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 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 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 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 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 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 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 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题干说“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根据对文章“言” 的理解,找到事件出现的信息区域“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 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 尉为相国卫”;“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借助内容理解,分析召平担忧的 原因。 答案:因为召平认为萧何将灾祸临头了,皇帝疑心萧何会像韩信一样谋反,为他 设卫队,明为宠信,实际是为了监视他。 附【译文】 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 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 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 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 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文书案卷, 发发议论,不打仗,反倒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 吗?”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 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 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 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 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 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高祖十一年,陈豨 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 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的消息后,就派 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 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当时许多人都向萧何道贺,只有召平表示哀吊。召平对 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 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计 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命题角度三:综合分析,联系人时地事,提炼观点 需要考生在读懂文言文材料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并通过认真 的思考,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整合加工,或提炼作者观点,或概括 作者情感倾向,或探究写作意图等。 【真题示范】 (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一)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 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 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 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 谆谆为言,太傅①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 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②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 国夫人③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 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 曰:“吾家故时, 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 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 不闻。而旧俗方以大坏,厌藜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 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 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 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坠厥初。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注】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二)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 油继晷,士之治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 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丈夫哉! 治生非必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 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 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 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从相同点和 不同点入手。陆游文从回忆先辈家道兴盛与家风节俭入手,与现在“旧俗方以 大坏”“此风放而不还……”的不良风气对比,告诫子弟明确“成于困约,而 败于奢靡”的道理。与叶梦得文中“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提倡子弟要节俭 用度,不可追求奢靡享受相似。陆游认为吾家以“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 而深耻,而叶梦得认为在谋生时“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 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二人都认为不能为了追求利益就放弃道德准 则。 不同处在于,陆游更注重“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 不仕”“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即告诫子弟要坚守节 操道义。而叶梦得则更注重“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今一生不能治, 何云丈夫哉”,即叶梦得更注重子孙有谋生之计,作世人表率。 答案:陆侧重有气节、道义,叶侧重作世人治生表率。两人都认为要节俭,不能 为了追求利益就放弃道德准则。 附【译文】 (一) 我家在唐朝做过宰相的一共有六人,都廉洁正直、忠诚孝顺,世代流传下 美好的名声。想到后世子孙不能够侍奉伪朝,苟且地贪图富贵,因而羞辱先人 名声,便弃官不入仕。向东迁徙渡过长江,沦为一般老百姓。孝顺友爱的品行 在家中推行,忠诚守信的名声在乡里显扬,家法令人敬畏,很久都没有改变。宋 朝兴起后,天下一统,陆家于是与时代一道兴盛,此后百余年间,文豪名儒相继 出现,或位列三公,或官拜九卿,子孙也都致力于仕途或潜心于治学,代代相承, 从此,又成为宋朝世家大族,可以说是昌盛无比了。 然而我对于这种情况私下里仍有惧意,天下之事,常常在困顿贫乏中成功, 而在奢侈享受中失败。我在童子时,先父曾谆谆教导说,太傅出入朝廷四十多 年,终身未曾积累更多的财产;如果家里有人稍微改变他的旧制,(太傅)就很不 高兴;晚年时回到鲁墟老家,旧房子连一根椽子也没有增加(就继续居住)。祖 父楚公少年时尤其贫苦,衣带破旧,就用绳子接续断裂处。祖母秦国夫人曾经 做了一件新襦裙,攒了好几个月的钱才能做成,有一天不慎打翻粥饭弄脏了它, 竟至于哭泣着不肯进食。小姑嫁给石家人,回娘家探亲,食物中有笼饼,她立即 起来道歉说:“我浑浑噩噩的,都不知道是谁过生日。”旁边的人有的偷偷发 笑。楚公叹息说:“我家从前,好几天都喝粥,每年过节或生日时才吃笼饼,你 们这些人又怎么知道呢?”当时楚公已经显贵了,却还是以喝粥吃饼作为泰然 之事,像这样愀然叹息。我出生得太晚,所听说的事情已经很简略了;然而比我 更年轻的陆家子弟,又将要不再听闻这些事了。而旧时的家风此时已经毁坏严 重,子弟们厌恶粗茶淡饭(的贫寒生活),羡慕肥肉精粮(的富贵生活),常常还把 以前的事当作忌讳。不让孩子们听闻,这样家中风气放任而不能再恢复,并且 有把子孙陷入危险受辱之地,沦落为市井小民,降低身份至奴仆中的危险。回 想从前祖先们父子兄弟致力于耕织种桑、安居乐业而终身不必愧疚后悔,这是 可以重新恢复的吗? 唉!做官而到公卿大臣,是命运使然;退居山野而成为农夫,这也是命运使 然;如果屈节用来求得显贵,出卖自己奉行的道德准则来谋取利益,这是我们家 的人所深深感到耻辱的啊。子孙们一定要以之为戒,不要毁坏陆氏家族“廉直 忠孝”的家风。 (二) 外出劳作,归家休息,是农家赖以生存的办法;在作坊里打造作品,这是手 工业者用来谋生的办法;把某地所有的事物迁徙到没有的地方去买卖,这是商 家谋生的办法;焚膏继晷日夜苦读,这是读书人谋生的办法。然而读书人作为 四种百姓之首,尤其应该勉励自己成为表率,效仿古人体察天地万物的志向,如 今连一种生计也不能从事,还说什么大丈夫呢! 经营家业不一定要忙忙碌碌竞相追逐,胡乱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 对自己有利却对他人有害,不但明里有他人非议,暗中有鬼神降罪,对于自己来 说也心中不安,更何况有难以说得尽的灾祸,这难道是善于治家谋生吗? 节俭,是守家的第一法则。因此凡是日常用度,奉养父母,一概以节省为本, 不能过多。宁可使家中多有盈余,也不要使粮仓有匮乏的时候。况且奢侈之人, 他的精神气度一定有所消耗,欲望过于强烈而意气骄傲,贫穷到极点而不顾廉 耻。节俭的不可忽视就有这么重要!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归光武,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 忧,歙因自请曰:“臣尝与隗嚣①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 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公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 也。”帝然之。 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奉玺书于嚣。既还,复往说嚣。嚣遂遣子恂 随歙入质。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 多设疑,故久冘豫②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 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子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 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 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使人将兵围守之。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 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论曰:“世称来君叔天下信士。夫专使乎二国之间,岂厌诈谋哉?而能独以 信称者,良其诚心在乎使两义俱安,而己不私其功也。” (选自《后汉书》卷十五,有删改) 【注】①隗嚣:东汉初天水人,趁乱为陇地豪强拥立,归汉后仍图谋割据。②冘 豫:犹豫。 根据作者的评论,概括来歙被世人称颂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推断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 因,有的要求分析、推断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分析、推断某种 道理形成的理由,甚至有的要求分析、推断作者写作的理由。但是,无论是从 何种角度命题,答题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理清答题角度。既是问原因,结果肯定在题干中出现。既有结果,那原因肯 定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有外在原 因也有内在原因,有表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答题的关键点自然在于自身原因, 兼及客观原因、外部原因、深层原因。另外,如果涉及文章自身,自然要关涉 文章的思路、结构及手法等方面的理由。 (2)在文中寻找理由文字时,对于要点较集中的说理文字(尤其是长句子),特别 要分清层次,提取关键词语转换为答案。 (3)在形成初步答案后可以用因果法验证,一是可以检查理由与结果之间是否 合理;二是看看答案表述是否与结果保持一致,必要时可以调整答案表述形式。 答案:(1)表层原因是来歙外在的言行表现得诚实可信;(2)深层原因是其出使 的根本目的并非贪图个人功劳,而是真心诚意地促使双方信守道义,各得其宜。 附【译文】 来歙字君叔,是南阳郡新野县人。归附光武帝刘秀,封他为太中大夫。当 时正为陇、蜀不能统一而忧虑,来歙于是主动请求说:“我曾和隗嚣在长安相 遇。这个人开始起事的时候,以拥汉为名。现在陛下圣明的品德盛大兴旺,我 希望能遵奉您威严的命令,拿着您的手书作为信物(前往陇地),隗嚣必然乖乖 地来归顺您,那么蜀地的公孙述自然灭亡,不值得谋划了。”光武帝认为说得 对。 建武三年,来歙才出使隗嚣。建武五年,又恭敬地捧着皇帝的玺书给隗 嚣。回来后,又前往劝说隗嚣归汉。隗嚣于是派儿子隗恂跟随来歙入朝做人 质。当时山东大体平定,光武帝策划向西接管隗嚣的军队,和他一起伐蜀,又让 来歙传达皇上的旨意。隗嚣部将王元劝谏隗嚣,隗嚣疑虑重重,因此好长时间 犹豫不决。来歙向来刚毅,于是愤然责问隗嚣说:“国家因为你知道善恶,能看 清兴盛和衰败的形势,所以拿皇帝的亲笔信尽情地表达心意。您出于一片忠诚, 派儿子做人质,这是君臣互相信任的结果。如今却想听信奸人的蛊惑之言,做 招致灭族之祸的策划,背叛君主、辜负儿子,违背忠信吗?”(来歙)想上前刺杀 隗嚣,隗嚣起身入内,部署军队,要杀来歙,来歙从容地拿着节符登车离去。隗 嚣更加愤怒,派人带兵围困他。来歙做人讲信义,言行一致,并且多次前来这里 游说,(他所说的话)都可以得到核实、验证,西州的士大夫都信任尊重他,许多 人都替他说话,因此能够免于难而东归。 史官评论说:“世间称来君叔为天下信士。他作为两国之间的专使,怎么 能不用诈谋呢?而他独能以诚信著称于世,是由于他的诚心在于使两边都得其 所安,而他自己却不自私谋功。” 活动2:掌握文言简答3步骤,有效突破文言简答题 掌握解题3步骤——答题更精确 【典例剖析】 【典例】(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袁宗道 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 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 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 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 遂命方伯公委禽焉。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 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 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衎衎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 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 俾迎医,医无问遐近。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噉。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 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 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 乙卯,方伯公领乡书。丙辰,成进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从京师, 居四年,不置一鲜丽服。丙寅,方伯公佥宪江西,时长宪者喜敲扑,公庭号楚声 不绝。太夫人闻之,戚然曰:“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 之痛,博己一快也?”方伯公为之改容曰:“请佩此言当韦。”戊寅,方伯公以 大参备兵通、泰,寻由河工超迁河南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簿书间,力渐 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 毛、东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谓拂衣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癸未 需次调补,竟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居尝语诸子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 不尽与尔曹,而推以赡族,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谱后, 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语识大义类若此。 不肖宗道,甥也,义不敢饰吾外大母之行,然亦不敢隐也。惟慨惠之铭,以 肉百年骨,则家舅氏厚幸,宗道厚幸。 (选自《白苏斋类集》,有删节) 赵太夫人平居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示范】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 对象:“赵太夫人”;限定词:“平居言语”;中心词:“识大义”;问题:“体现 在哪些方面”;要求:“简要概括”。 第二步:读文本,定范围 通读全文,重点关注赵太夫人的言语,结合上下句意准确理解。 赵太夫人平居言语 性格特点概括 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 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 心系幼孤,疼爱后辈 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若所 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 不忘祖德,推惠及人 “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 骨之痛,博己一快也”“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 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 珍惜生命,宽仁善良; 关心丈夫,淡泊名利 第三步:用技巧,组答案 此题是回答中心词“识大义”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故要结合赵太夫人平居言语, 简要概括,一般用动宾结构的短语来组织表达。 答案:心系幼孤,疼爱后辈;不忘祖德,推惠及人;珍惜生命,宽仁善良;关心丈夫, 淡泊名利。 附【译文】 天啊,天啊!为什么我的外祖母突然去世啊!悲啊!不肖子孙我,幼年丧母, 外祖母每次见到我,就落泪,边哭边抚摸我:“孩子你饿吗?你冷吗?”就拿吃的 穿的给我用。因为我虽然茕然弱小一人,却跟在母亲膝下生活没有分别。现在 我成年了,但外祖母在哪里呢?悲啊,悲啊! 太夫人姓赵,她祖先是江陵人,景泰年间搬到公安县,于是在此落户。传到 第四代是隐士赵文深,赠中宪东谷公和赵文深聚居在同一里巷,关系很好,于是 获悉了太夫人为人勤劳谨慎的情形,就说:“这正是我家的妇人。”于是就命 方伯公托人去提亲。赠中宪公本性爱酒,每天和众酒人同游,只是因为生计萧 条,没法痛饮。自从选择太夫人做儿媳妇,于是甘滑鲜美的食物堆满了桌子,取 酒办菜霎时置备。各位老酒友吃惊地相互说:“之前跟那人饮酒,经常没有下 酒菜,现在为什么突然这么从容自得了?”把他的囷箧里外看了个遍,却和以前 一样空荡荡的,然后才知太夫人省吃俭用来满足公婆,竭心尽力。不久,婆婆钱 恭人患病且日趋严重,(太夫人)就拿出所有的首饰交给丈夫,让他去请医生,不 管医生是远是近。婆婆吃不下东西,外祖母也不吃。恭人去世,太夫人无比哀 伤。即便到今五十多年,外祖母说及这些时还会哭。平生曾告诉我:“我现在 生活宽裕,所以能帮助人罢了,比不上先姑虽然贫穷却喜欢帮助人。你之所以 有今天,没有先姑之德就没你的现在,子孙不要忘了先姑啊!” 乙卯年,方伯公领乡书。丙辰年,考上进士。己未年,升为比部郎。太夫人 跟他到京师。生活了四年,没有为自己置办一件鲜丽的服装。丙寅年,方伯公 担任江西佥宪,当时长宪者喜欢打犯人,方伯公的庭院里惨叫声不绝。太夫人 听到后,忧伤地说道:“他的盛怒容易消解,但生命难续,何必把人打成灼骨之 痛,来博取自己一时之快呢?”方伯公听了这话后,正色说道:“请让此话作为 我的警醒。”戊寅年,方伯公凭大参备兵的身份到通、泰,不久由河工超升为 河南右辖。不久,转任左辖。日夜埋首于簿书间,体力渐渐损耗。太夫人时时 劝方伯公道:“暂且停下吧!即便不能焚琴煮鹤来吃饱,难道家乡双田没有草 了、东湖没有水了吗?”方伯公说:“所谓拂衣而去的是让妻子和子女为难,你 如果像这样又为难谁呢?”而癸未年需要按资历补缺,最后请求退休,这是听从 了太夫人的心意。平时曾告诉诸子说:“你爹攒了些俸禄,慢慢会买些田庐,但 是不会全都给你们,而是会分一些帮助族人,这只是因为顾念祖父的后代,不可 以吃独食。你们要把这个意思记在家谱中,杜绝后世子孙的其他念想,让我们 族人能世世代代依靠这些土地生活,不也很好吗?”她平时生活所说的大义都 像这样的。 不肖子孙袁宗道,是外孙,按道义来说不敢粉饰我外祖母的品行,然而也不 敢有所隐瞒。只感慨地铭记她的恩惠,来使百年后的人感受到她的恩惠,就是 家舅家的大幸,我的大幸。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孙晟,高密人。笃学善文辞,尤工诗。少举进士,如洛阳。时进士类修边幅, 尚名检。晟豪举跌宕,不蹈绳墨,遂弃去,渡河,客赵、魏间。 庄宗建号,以豆卢革为相。革雅知晟,辟为判官,迁著作佐郎。天成中,复 为朱守殷判官。守殷伏诛,晟亡命至正阳,未及渡,追骑奄至,疑其状伟异,睨之。 晟不顾,坐淮岸扪弊衣啮虱,追者乃舍之。渡淮至寿春,节度使刘金得之,延与 语,晟佯喑不对。授馆累日,忽谒汉淮南王安庙。金先使人伏神座下,悉闻其所 祷,送诣金陵。时烈祖辅吴,四方豪杰多至,晟口吃,造次不能道寒暄,坐定,辩 论风生,上下今古,听者忘倦。烈祖酷爱之,使出教令辄合指,遂预禅代秘计。 每入见,移时乃出,尤务谨密,人莫窥其际。烈祖受禅,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中书侍郎。 元宗立,累迁左仆射,与冯延巳并相。每鄙延巳,侮诮之,卒先罢。保大十 四年,周师侵淮南,围寿州,分兵破滁州,擒皇甫晖,江左大震。以晟为司空,使 周奉表,请得内附。晟见延巳曰:“此行当属公,然晟若辞,是负先帝也。”既 行,中夜叹息,语其副礼部尚书王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终不忍负永陵一抔 土耳。”已而周人以楼车载晟于寿州城下,使招刘仁赡。仁赡望见晟,戎服拜 城上,晟遥语之曰:“君受国恩,不可开门纳寇!”周主诘之,晟曰:“晟为唐大 臣,岂可教节度使外叛?”于是遣崇质归而留晟。 会暑雨班师,晟从至大梁,馆都亭驿。遇朝会,使班东省官后,每召见,必饮 以醇酒,问江南事,晟但言:“寡君实无二心。”周将张永德与李重进不相能, 倡言重进反。金陵闻之,以为有间可乘,遣蜡丸书招重进。重进上其书,多反间 之言,由是发怒。时钟谟亦奉使在馆,俱召见责让,晟正色请死无挠辞。又问江 南虚实,终不肯对。比出,命都承旨曹翰护至右军巡院,饮之酒,数酌,翰起 曰:“相公得罪,请自尽。”晟神色怡然,整衣索笏,东南望而拜曰:“臣受恩深, 谨以死报。”遂自尽。元宗闻之流涕,赠太傅,追封鲁国公,谥文忠,厚恤其家。 (选自陈鳣《续唐书》,有删改) 孙晟谥号“文忠”,“忠”体现在文中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简答题题干一般包括答题要求及答题区间两部分。答题要求就是要 求分析概括什么,如要求分析原因、事例等,对此一定要看清要求,个别要求还 加入文中的文言词语,本题要求概括“忠”的内容,“忠”就是一个特别需要 理解透彻的词语。至于答题区间,题干中“简要概述”,这种情况下是要阅读 全文的,其答题要点散布在各段落的字里行间。因此在找准阅读区间后必须要 对有关信息文字进行精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必要的甄别和剥离。具体来讲,确 定好信息所在的段落后要对其层次结构有个切分,辨析各文句的意义,圈出关 键词语或句子的关键部位,剔除无关信息。组织答案时要加上序号,分条作 答。因为答题包含几个要点,加上序号后既有助于自己掌握,也有利于阅卷老 师判分。 答案:①与烈祖谋划受禅称帝之事小心谨慎;②为了不辜负先帝,奉表出使后周 以请求归附,却不愿丢失一寸土地;③招降刘仁赡却叮嘱他要牢记国恩,不可叛 变;④始终不透露江南的虚实。 附【译文】 孙晟,是高密人。(孙晟)勤奋好学,擅长写文章,尤其擅长作诗。年少时就 考取进士,去往洛阳。当时,(洛阳)士子们注重仪表,崇尚名声和节操。孙晟举 止放纵不拘,不(喜欢)遵守法度,于是放弃功名离开,渡过黄河,客居赵地和魏 地之间。 庄宗建国,任命豆卢革为丞相。豆卢革向来知晓孙晟,征召他担任判官,后 来升官为著作佐郎。天成年间,又担任朱守殷的判官。朱守殷伏法被诛杀,孙 晟逃命到正阳,还没来得及渡河,追杀的骑兵突然赶到,对他(高大、与众不同) 的外貌很是怀疑,斜视着他。孙晟没有回头,坐在淮河岸边摸着破衣服捉虱子 吃,追杀的人于是离他而去。(孙晟)渡过淮河到了寿春,节度使刘金遇到了他, 接见他并和他交谈,孙晟假装失声不回答。在授馆居住了多日,忽然(有一天刘 金带他去)拜谒汉淮南王刘安的宗庙。刘金事先派人趴在神像底座下面,把他 的祷告都听到了,送他到金陵。当时烈祖辅佐吴国,各地豪杰大多都到他那里, 孙晟口吃,仓促之间不能寒暄,坐了一会儿,辩论自如,谈笑风生,(内容)上到君 臣下到百姓,从古到今,使听的人不知疲倦。烈祖非常喜欢他,让他起草的教令 总是合乎心意,于是和他秘密谋划受禅称帝之事。(孙晟)每次入宫觐见,没一 会儿就出来,尤其注意谨慎隐秘,旁人不能看出他们亲近。烈祖即位后,(孙晟) 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中书侍郎。 元宗即位后,(孙晟)多次升官,官至左仆射,和冯延巳同处相位。(孙晟)总 是鄙薄冯延巳的为人,轻侮嘲弄他,最终被罢相。保大十四年,周国军队进攻淮 南,围攻寿州,分出一部分兵力攻破了滁州,擒住了皇甫晖,江左大为震慑。(元 宗)任命孙晟为司空,奉命出使周国,请求归附周国。孙晟看到冯延巳说:“这 次出行应当委托您,然而我要是推辞(的话),这就是辜负了先帝。”出发后, (孙晟)深夜里叹息,对他的副礼部尚书王崇质说:“我这次出行是必不可免的, 但始终不忍出卖永陵的一抔土罢了。”之后周国人用楼车载着孙晟到了寿州 城楼下,派他招降刘仁赡。刘仁赡远远看见孙晟,穿着军服在城上向在城下的 孙晟行拜礼,孙晟远远地对他说:“你受到了国恩,不可以打开城门接纳贼 寇!”周主斥责他,孙晟说:“我是唐国的大臣,怎么可以让节度使向外叛变呢?” 于是(周主)打发王崇质回去而留下了孙晟。 正值夏季多雨,(周主)调回(在外打仗的)军队,孙晟跟从军队到了大梁,住 在都亭驿。每逢朝会,让他站班在东省官后面,每次召见,喝的都一定是美酒, 询问江南的事情,孙晟只说:“唐君主(对您)确定没有二心。”周将张永德和 李重进相互猜忌有矛盾,(张永德)扬言李重进要谋反。金陵听到这件事,认为 有间隙可以利用,(于是)就用蜡丸书送给李重进。李重进把金陵的蜡丸密信呈 给周主,(周主看到信里)有很多诱人叛变的话,因此发怒。当时钟谟也奉命在 驿馆,(周主)就把他和孙晟一起召见过来斥责,孙晟脸色端正严肃,请求一死, 没有阻挠的言辞。又询问江南的虚实,(孙晟)始终不肯回答。等出来后,命令 都承旨曹翰护送到右军巡院,陪他喝酒,酒过三巡,曹翰站起身说:“相公你得 罪了周主,请自行了断性命。”孙晟神色轻松自然,整理了衣服拿出笏板,望着 东南面而叩拜说:“臣受到的恩情很深,只能以死相报。”于是(孙晟)自尽了。 元宗听说这件事后痛哭流涕,赠(孙晟)为太傅,追封为鲁国公,谥号“文忠”, 丰厚地抚恤了他的家人。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