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材料的比较与探究——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比较探究·必备知识】
信息类文本的比较题,往往体现在不同材料之间的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上,
如比较不同材料的论证侧重点,比较论证手法、论证结构等。而探究题目则是
要求考生对文本能够进行个性化解读,是需要在翔实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分析、筛选、比较、归纳,从而提炼、推理,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甚至
发现新问题。
比较题答题技法
第一步:审准题干,找出比较点。
凡是比较,必有比较点,而比较点都会在题干中给出,审题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
找出比较点,即题干中比较的关键词语。
第二步:精读文本,确定范围。
根据比较点,去文中确定答题范围,划分层次,深入分析,确定关键词语。
第三步:提取要点,加工答案。
提取要点一般有两种方法:1.“摘取法”,即摘取、加工文中的关键词
语;2.“提取法”,即独立概括文意。两种方法要结合使用。形成答案必须根
据要求“深加工”,使之符合要求。
探究题答题技巧
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探究点。
(1)题目要求探究什么,是辨析观点,分析启示、感悟,还是做出评价,要审清探
究点。
(2)要明确“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等
不同的要求。如“结合文本”主要侧重于从文本材料中寻找依据,而“联系现
实”则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则
要求在联系文本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
第二步:明确无误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对于辨析类探究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题干合理地阐述理由。
第三步:遵循原则,陈述理由。
要遵循的原则是:(1)尊重文本,不主观臆断;(2)明辨是非,不违背法律和社会
公德;(3)要把观点放在时代、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评价等。
第四步:分条陈述。
答题模式:
阐明观点(我认为,我同意,或直接表明观点)+分条陈述理由+回扣观点(此步骤
也可以没有)。
回扣观点就是要求对上述阐述的理由进行归纳总结,回归到自己的观点上来,
可以采用“所以说……”“总之……”“由此可见……”等语言进行回扣。
【典例剖析】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材料一: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
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
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
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
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
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
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
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
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
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
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
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
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
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
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
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
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
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
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
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
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
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
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二: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
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
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
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
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单,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
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
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
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
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
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
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
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
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
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
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
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
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
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
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
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角度上有
何不同。(4分)
【解题示范】
思路分析 材料一 材料二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
据和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的理解能力。注意回答
论据和论证方法有关题
目时,先从内容上考虑,
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论据
材料证明论点的,即用
了什么论证方法;再从
论证角度考虑:立足点
是什么,是正面论证,还
是反面驳斥,然后指出
论证的效果。
材料一的首句是:“我们之所以
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
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
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
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
体。”即中心论点是“人与自
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
“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
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
事实”,说明立足点是“科学
事实”,并且包含着两个“所
指”。
材料二第一段末
尾:“人类意欲征服自
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
罚。究其根源,就在于
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
系。”这是从反面来
说,正是由于人类肆意
地破坏,遭到了自然界
的惩罚,并指出根源就
是没有摆正关系,自以
为是主宰和统治者。
答案:材料一,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正
面展开论述。材料二,立足人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
从反面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每点2分,共4分)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材料一:
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中国自古有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无近代意义上的政治
学科,因此百年来传入中国的有欧洲制度主义政治学和美国个体权利政治学
等。客观地说,这些外源性学说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
会情势,但并不能回答、更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西方模式”危机证明了
“历史终结论”[注]的终结,西方政治学也随之陷于困境,迷失了方向。与此同
时,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政治中格外引人注目,而这显然不是
既有的西方政治学所能解释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
中国,最有资格拥有自己的政治学。
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
框架和话语体系。那么,什么是历史政治学?历史学和政治学都是古老的学问,
二者的事实性组合也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学科意义上的“历史政治学”是一个
新概念新范畴。在一般意义上,历史政治学就是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在
历史研究的发现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具体而言,在认识论上,历史政治学
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在方法论上,重视问题的时间性和时间进程;在本体论
上,历史政治学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
历史政治学能够进一步解释政治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重大问题,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各国治理模式的历史文明基因。比如当代中国与中华文明之间
的关系。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形态与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历史的血脉
和基因并未因此而隔断,历次的制度变化依然没有割断5000年文明史。再比如,
改革开放前后的关系,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
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前后是连
续、统一的。在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视阈中,不仅要看到改革开放前后历史的连
续性,更要认识到改革开放前的制度安排是改革开放后制度变迁的基本框架和
方向,改革开放后的制度变迁强化了改革开放前建立起来的制度结构与基本制
度。历史政治学不但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独特视角,而且还是发展政治理论的
重要路径。作为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政治学学科以及政治理论,自然应该是
“历史——实践——理论”三位一体的研究,或者说政治学的知识理论应该来
自历史研究、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政治理论中的国家理论、政体(民主)理
论、政府理论和政党理论几乎都是特定国家特定历史经验的产物。国家概
念、民主理论、政府理论和政党理论,无不来自西方国家的历史与实践;而对
于中国和很多非西方国家来说却是非历史性的,甚至与这些国家的历史经验存
在巨大张力乃至冲突性关系。这意味着,建设自主性政治学或中国特色政治学
必须回到中国历史,在研究历史中发现和提炼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
能够连续性存在几千年的政治文明体,自然蕴含着政治学理论的宝贵资源,是
发掘历史政治学的富矿,但中国历史上的丰富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未能被系统
表述为学科化、概念化的政治学理论。未来,需要结合中国政治史或比较历史
重新界定相关概念,推进政治学的方法论研究,这应该是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
向。
(摘编自杨光斌《扎根于中国大地的历史政治学》)
【注】历史终结论,即“共产主义失败论”,是由日裔美人福山提出,在他看来,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
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材料二:
历史政治学不是历史学,它的学科主体和本体性是政治学。历史政治学的
研究,有几个维度需要注意。
一是可界定的政治学维度。有边界才有学术分工,才能形成学科的主体
性。中国历史学也已做得那么丰富了,我们再添一块砖一块瓦,没有意义。历
史政治学一定要注意它的本体性是政治学。它与历史学有什么区别呢?历史学
重在摆事实,政治学重在讲道理,在于分析和解释。
二是可标识的政治学命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核心对象和要素,政治学
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国家及其相关问题。只有从政治学的命题入手,它才能够
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当然也有交叉的地方,比如说赵鼎新老师研究历史,也
研究国家,也研究历史社会学。这个有交汇,但是还是要有分工。
三是可通约的政治学概念。为什么政治学起源和发端于古希腊,中国有丰
富的政治实践却没有能形成一门学科,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明确定义的、超
越个别经验的、可通约的政治学概念。中国路径是独特的,中国经验是独到的,
中国故事是独家的,但是从中国路径、经验和故事提炼出来的概念应该是可交
流的、可传播的、可意会的。历史政治学要从中国之治中提炼出让他者听得
懂的中国之理,你要让人家听得懂你的故事,而不是只能自己听得懂。
四是可整合的政治学范式。历史政治学重在讲道理,寻找事物发展的内在
规律,把碎片化的历史现象和事实连接起来,就要通过特定分析框架和范式加
以解释和分析,有方法、有范式,才能自成一家,才有学说。历史政治学是不是
能够作为一门学科成立,是否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甚至解释世界,就看其有没
有独到的分析框架和范式。一门学科,包括历史政治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
层次在于叙事。历史学的优势在叙事上的精细、考据,但问题在于它不注重说
理。因此,讲好中国故事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一事讲一理。一个事情
里面有一个道理,能够从中国叙事当中提炼出中国化的理论,这个理论是中国
人自己听得懂的理论。我们现在一事讲一理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是最缺的是
万事皆一理,也就是从中国叙事当中有所发现,从中国道理当中有所启示、有
所超越,形成具有普世性的概念和框架。这是第三个层次。
(摘编自徐勇《从历史变迁的视野研究政治学》)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侧重点、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分别简要说明。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题干要求分别简
要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侧重点、写作目的有何不同。作答本题,要在理
解文本的基础上,关注各则材料的标题等信息加以组织答案。侧重点:材料一,
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
释框架和话语体系”“历史政治学能够进一步解释政治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
的重大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国治理模式的历史文明基因”“历史政治
学不但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独特视角,而且还是发展政治理论的重要路径”分
析可知,材料一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历史政治学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二,
结合“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有几个维度需要注意”以及标题“从历史变迁的视
野研究政治学”分析可知,材料二侧重于阐明历史政治学研究应注意的维度。
写作目的:前者,结合“未来,需要结合中国政治史或比较历史重新界定相关概
念,推进政治学的方法论研究,这应该是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可概括出:是
为了从总体上指明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后者,结合“一是可界定的政治学
维度”“二是可标识的政治学命题”“三是可通约的政治学概念”“四是可
整合的政治学范式”可知,这些是政治学研究的内部问题。
参考答案: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于阐明历史政治学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二侧重于
阐明历史政治学研究应注意的维度。
写作目的:前者是为了从总体上指明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后者是为了明确
历史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内部问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材料:
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
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
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
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
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
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
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
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
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
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
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
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
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
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
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
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
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
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
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
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
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
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
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
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
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
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接受美学认为,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请结合材料分析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答:
【解析】本题题干“接受美学认为,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
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材料分析这种观点的合理性”,结合“文本的召唤
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
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分析可知,文
学作品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的呼应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次创作。结
合“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
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
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分析可知,文学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
读者的阅读,才变为现实的存在。结合“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
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
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
系”分析可知,读者的“前理解”(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决定了他们对文学
作品的理解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成功的。结合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
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
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分析可知,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需要
读者按照当下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使文学作品走向现实,在生活中发挥作
用。
答案:①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的呼应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
次创作。②文学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变为现实的存在。③读者
的“前理解”(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决定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文本
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成功的。④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
为历史,需要读者按照当下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使文学作品走向现实,在生
活中发挥作用(使文学作品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