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三节抓关键夯落实译准文言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三节抓关键夯落实译准文言文

ID:651073

大小:1.26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4讲 抓关键夯落实,译准文言文 活动1:掌握文言概括分析的基本知识 【文言实词·知识清单】 【方法指导】 文言实词推断7法 1.字形推断法 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知 汉字的意义,如“卒有病疽者”中的“疽”,偏旁是病字旁,可知该字表示与 “疾病”有关,本意是病人或孕妇卧床休息,在文中指“一种毒疮”。 2.成语推断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实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文 言实词的含义,如“美哉乎山河之固”中“固”的意思。联系成语“固若金汤” 可推断为“坚固”。 3.联想推断法 很多实词的意义都能在所学课文中找到印证,因此,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 实词的含义,推断试题中的实词含义。 4.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也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言位置,为我们 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 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如“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中的“衣食”, 前面有“同”修饰,在句中做谓语,应为动词,意思是“穿衣、吃饭”。 5.语境推断法 利用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含义,这是最重要的推断方法, 如“属之于子乎”中的“属”,借助语境(句内语境)可推断为是“委托、交付” 的意思。 6.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 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 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如2019年全国卷 Ⅱ“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两句为相同句式,句 中的“法”和“循”处于同一位置,在词性上皆为动词,由意义相同的角度可 推知“法”解释为“效法”。 7.通假推断法 当遇到一个句子中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虑, 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相近、含义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的含 义即可。如2019年全国卷Ⅰ“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中的 “说”应该为通假字,通“悦”,解释为“高兴”。 【文言虚词·知识清单】 【方法指导】 文言虚词推断6法 1.语境推断法 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因此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 利用文意解题。 2.语法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做的句子成分来推断的。不同的句子成分决 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一句,从语法结构上 分析,主语是承后省略的“吾”,谓语是“杀”“忍”。句中的“以”用在前一分句中, 应该是连词,作“因为”讲;第一个“之”放在修饰语“棼然”和中心词“丝”之间,可 判断应该是助词,的;“而”连接前面事件,应该为连词,表转折,但;第二个“之”, 做了动词“杀”的宾语,应该为代词,他(指库吏)。 ﹒ ﹒ ﹒ ﹒ 3.标志推断法 一 些 特 殊 文 言 句 式 是 以 某 些 虚 词 为 标 志 的 , 如 表 被 动 的 “见”“于”“为”“为所”,表宾语前置的“之”“是”;含有虚词的固定 格式“是以”“无以”“有所”等。如“遂为匠擒”中的“为”,是被动句的 标志,所以译为“被”。 4.句位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做 代词(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还常做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其 皆出于此乎);在句中用在动词后一般做代词(秦王恐其破璧),在名(代)词后一 般做语气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 ﹒ 5.对称推断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对应位置上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 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以”和“而”处于对应位 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 ﹒ 6.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兰亭集序》中的“及其所之 既倦”和“不能不以之兴怀”两句,前一个“之”是动词(往、到达);后一个 “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通过词性即可推断二者不一 样”。 ﹒ ﹒ 【特殊句式·备考清单】 【方法指导】 1.判断判断句的两种方法 (1)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 “皆”“诚”“则”“乃”“必”“非”等。 (2)从特殊入手,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关于“是”字,它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 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字才是判断标志 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牢记判断句类型的口诀:四种文言判断句,是为副词加者也,另有直接(意念)判 断句。 2.判断被动句的三种方法 (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 类: ①“为”“为……所……”或“……为所……”。②“于”或“受…… 于……”。③“见”或“见……于……”。④“被”字。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 上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 语的受动者。 (3)巧借“添”“变”二法。 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 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函谷举”,可以将 其变为“举函谷”。 牢记被动句类型的口诀:三种文言被动句,为所见于被意念。 3.倒装句的四种常见类型 4.识别省略句的两种方法 (1)“瞻前顾后”,看有无主语省略。所谓“瞻前顾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时要 注意该句前后的语境,因为主语可能会承前省略或启后省略。如《捕蛇者说》 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就承前省略了主语,补充 出来即为“(蛇)黑质而白章”。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 (2)借助成分分析,判断有无省略。在有些文言句子中,谓语动词后面直接带了 宾语,尤其是处所性宾语,这时就需要我们考虑宾语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词。如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为动词,而“函陵”和“氾南”均为处所名 词,所以前面应该是省略了介词“于”。 牢记省略句类型的口诀:省略成分有三种,主谓宾语加介词。 5.常见的四种固定句式 (1)表陈述语气:“有以”(有可以用来……的办法)、“无以”(不能、没有什 么用来……的办法),“有所”(有……用来的人、事、物)、“无所”(没 有……用来的人、事、物)等。 (2)表疑问语气:“何如”“如(奈、若)……何”,均译作“把(对)……怎么 办”。 (3)表反问语气:①“何(奚、曷)以(用)……为”“何……为”,可译作“还 要……干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 ②“不亦……乎”(不也是……吗)、“何……之有”(有……呢)、“庸…… 乎”(难道……吗)。 (4)表揣度语气:“无乃(得无)……欤(邪)”(莫非/该不会……吧)。 牢记固定句类型的口诀:固定句式大致有四种,陈述疑问反问加揣度 【翻译句子·知识清单】 翻 译 句 子 三个着 眼点  实词——思考是否为5种特殊实词(见【文言实词·知识清单】) 虚词:根据语境,确定译或不译的虚词 句式:依句式特点判断是否为特殊句式 三原则 字字落实,一一对应 直译:译文与原文有准确的对应关系,单音词变双音词 意译:保持原意,灵活处理句式与修辞 三标准 信——忠实原文,不能歪曲,不更改原文意思 达——译文准确表达原文意思,通顺晓畅 雅——译文要注重词语的使用,语言优美 “6字诀” 留、换、调、删、补、变 【翻译句子·关键能力】 找准3个着眼点 着眼点一 实词 着眼点二 虚词 着眼点三 句式 思考是否为5种特殊实词 思考译或不译 思考是否为特殊句式   作为采分点的实词,从 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 是形容词和名词。把关键实 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 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 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 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 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 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 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作为采分点的虚词,主要指 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 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 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 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 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 虚词进行互换的,如 “之”“而”“以”“于”等。 (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 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 语气助词等。关键虚词的翻译, 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 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 出。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 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 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 殊句式是关键。考生要 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 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 前置和固定句式等。 【典例剖析】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提示:在 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并加以解释)   封轨,字广度。沉谨好学,博通经传。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同志友善,惠 蔚每推轨曰:“封生之于经义,非但章句可奇,其标明纲格,统括大归,吾所弗如 者多矣。”善自修洁,仪容甚伟。太和中,拜著作佐郎,稍迁尚书仪曹郎中,兼员 外散骑常侍。衔命高丽,高丽王云恃其偏远,称疾不亲受诏。轨正色诘之,喻以 大义,云乃北面受诏。 先是,契丹虏掠边民六十余口,又为高丽拥掠东归。轨 具闻其状,移书征之,云悉资给遣还。有司奏,轨远使绝域,不辱朝命,权宜晓慰, 边民来苏,宜加爵赏。世宗诏曰:“权宜征口,使人常体,但光扬有称,宜赏一 阶。”转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勃海太守崔休入为吏部郎,以兄考事干轨。轨 曰:“法者,天下之平,不可以旧君故亏之也。”休叹其守正。转太子仆,迁廷尉 少卿,加征虏将军。卒,赠右将军、济州刺史。初,轨深为郭祚所知,祚常谓子 景尚曰:“封轨、高绰二人,并干国之才,必应远至。吾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 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其见重如此。轨既以方直自业,高绰亦以风概立 名。 (节选自《魏书·封轨传》,有删改) 1.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同志友善,惠蔚每推轨曰:“封生之于经义,非但章句 可奇,其标明纲格,统括大归,吾所弗如者多矣。”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键实词:“与”译为“同、和”;“同志”古今异义词,译为“志趣相 投”;“推”译为“称赞”;“章句”译为“章节句读”;“统括”译为“概 括”;“大归”译为“旨意和要领”。 关键虚词:“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于”,副词,对 于;“其”,代词,他。 文言句式:“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同志友善”为省略句,省略主语“他(封 轨)”,翻译时要补出;“吾所弗如者多矣”为固定句式,“所……者”译为 “……的地方”。 译文:他同光禄大夫武邑人孙惠蔚志趣相投友善交好,孙惠蔚常常称赞封轨 说:“封生对于经书义理,不但章节句读分析精妙,而且他能明确标示出纲要和 格式,概括旨意和要领,我不如他的地方很多啊。” 2.衔命高丽,高丽王云恃其偏远,称疾不亲受诏。轨正色诘之,喻以大义,云乃 北面受诏。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键实词:“衔命”,接受命令;“疾”,病;“诘”,责问;“喻”,使…… 明白;“北面”为古今异义词,译为“面朝北方”。 关 键 虚 词 : “ 其 ” 为 代 词 , 自 己 ; “ 之 ” , 代 词 , 他 ; “ 以 ” 介 词 , 译 为 “用”;“乃”,副词,译为“才”。 文言句式:“衔命高丽”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他”和谓语“出使”;“喻以 大义”为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且补出省略的宾语,“以大 义喻(之)”。 译文:(他)接受命令出使高丽,高丽王高云自恃地处偏远,声称有病不亲自接受 皇帝诏命。封轨严正地责问他,用大义使他明白,高云才肯面朝北方接受诏书。 3.先是,契丹虏掠边民六十余口,又为高丽拥掠东归。轨具闻其状,移书征之, 云悉资给遣还。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 关 键 实 词 : “ 先 是 ” , 这 以 前 ; “ 东 ” 为 名 词 作 状 语 , 译 为 “ 向 东”;“具”,详细;“移书”,发送公文;“悉”,全,都;“资给”,物资。 关键虚词:“其”,代词,代指前面说的事件;“之”,代词,高丽王。 文言句式:“又为高丽拥掠东归”为被动句,“为”表被动,翻译时要译成带 “被”字的语句。 译文:这以前,契丹人掳掠魏国边民六十余人,这些人又被高丽抢掠向东带回。 封轨详细向朝廷报告此事,并发送公文向高丽王求取,高丽王发给物资全部送 回。 4.勃海太守崔休入为吏部郎,以兄考事干轨。轨曰:“法者,天下之平,不可以 旧君故亏之也。”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键实词:“入”,被征召到京城做官;“考”,考核;“干”,请求,请 托;“可以”,古今异义词,可以因为;“故”,缘故;“亏”,违背。 关键虚词:“为”,动词,做;“以”,介词,拿;“之”,第一个为助词,的,第二 个为代词,法律;“也”,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文言句式:“勃海太守崔休入为吏部郎”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翻译时要 译成带“被”字的语句。“法者,天下之平,不可以旧君故亏之也”为判断 句,“者”表判断,翻译时要译成带“是”字的语句。 译文:渤海太守崔休被调入朝中做吏部郎,拿他哥哥政绩考核的事向封轨请托。 封轨说:“法规,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不可以因为旧上司的缘故就违背法律规 定。” 5.初,轨深为郭祚所知,祚常谓子景尚曰:“封轨、高绰二人,并干国之才,必应 远至。吾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其见重如此。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键实词:“初”,当初;“知”,知道,赏识;“干”,追求,引申为治理、 管理;“直”,只是,仅仅;“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 关键虚词:“之”,两个均为助词,的;“为”,第一个表被动,第二、三个均为 介词,给,替;“其”,代词,他(封轨)。 文言句式:“轨深为郭祚所知”为被动句,“为……所”表被动,翻译时要译成 带“被”字的语句。“常谓子景尚曰”为固定句式,可译为“对……说”。 “其见重如此”为被动句,“见”表被动,翻译时要译成带“被”字的语句。 译文:当初,封轨被郭祚赏识,郭祚常对他的儿子景尚说:“封轨、高绰二人,都 是治理国家的人才,必定会成大器。我举荐这两个人,不只是替国进用贤才,也 是给你们的将来铺设桥梁啊。”封轨被看重就像这样。 附【译文】 封轨,字广度。稳重谨慎,喜欢学习,广泛通晓儒家经典传文。他同光禄大 夫武邑人孙惠蔚志趣相投友善交好,孙惠蔚常常称赞封轨说:“封生对于经书 义理,不但章节句读分析精妙,而且他能明确标示出纲要和格式,概括旨意和要 领,我不如他的地方很多啊。”(封轨)注重仪容的整齐洁净,姿貌魁伟。太和 年间,被授予著作佐郎,不久升任尚书仪曹郎中,兼任员外散骑常侍。(他)接受 命令出使高丽,高丽王高云自恃地处偏远,声称有病不亲自接受皇帝诏命。封 轨严正地责问他,用大义使他明白,高云才肯面朝北方接受诏书。这以前,契丹 人掳掠魏国边民六十余人,这些人又被高丽抢掠向东带回。封轨详细向朝廷报 告此事,并发送公文向高丽王求取,高丽王发给物资全部送回。主管官上奏说 封轨出使远邦,不辱朝廷使命,临时变通处置,劝说安抚藩国君主,把边民解救 回国,应当予以封赏。世宗下诏说:“(封轨)随机应变,责求归还掳走的边民, 本是使者应做的事情,只是光大国威受到称赞,应该赏赐升官一级。”于是调 任考功郎中,后来授予本郡中正。渤海太守崔休被调入朝中做吏部郎,拿他哥 哥政绩考核的事向封轨请托。封轨说:“法规,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不可以因 为旧上司的缘故就违背法律规定。”崔休赞叹他恪守正道。后转任太子仆射, 转任廷尉少卿,加封征虏将军。去世之后,追赠为右将军、济州刺史。当初,封 轨被郭祚赏识,郭祚常对他的儿子景尚说:“封轨、高绰二人,都是治理国家的 人才,必定会成大器。我举荐这两个人,不只是替国进用贤才,也是给你们的将 来铺设桥梁啊。”封轨被看重就像这样。封轨既以方正刚直自守本分,高绰也 以风度气概树立名声。 活动2:掌握翻译句子的原则、标准及方法,准确、流畅翻译句子 一、翻译句子三原则: 字字落实,一一对应;直译+意译,重视“直译” 1.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原则。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须意译;“宇内”“四 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须意译。 答案:有并吞天下,占据土地,控制四海的大志,兼并各国的雄心。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无义,不译。“用心”这个 词,译为“因为”“用心”,须直译。 答案: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 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2.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意译的特点。 (1)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一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须把本体翻译出来。 答案: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乌鸟私情”是用典,应把典故意思翻译出来。 答案:乌鸦还有反哺的私情,希望求得奉养祖母至死。 【方法指导】 1.直译,就是“一对一”地进行翻译,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能够直 译的词句,要尽量直译。以直译为主的情况下,对个别难以直译的词语或句子 采用意译的方式。 2.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或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等)的 地方。 (1)比喻的翻译。①明喻,译为“像××一样”。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 从”(《过秦论》)中的“云”“响”“景”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译 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②暗喻,译为“像××一样 +××比喻义”。如“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鸿门宴》),可译为“秦王有像 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③借喻,翻译时需把喻体还原成本体,译出它所比喻 的事物。 (2)借代的翻译。借代部分应译为它所代指的人或物。如“缙绅”本义是指古 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如出现在句中,应译其借代义“做官的人”。 (3)夸张的翻译。①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在翻译时前面要加上“像要”或 “快要”。如“渭流涨腻,弃脂水也”(《阿房宫赋》),可译为“渭水涨起了 脂膏,那是她们倒弃含有脂粉的洗脸水”。②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 成表示“多”“高”“大”等的副词或形容词。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 名”(《木兰诗》),可译为“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4)互文的翻译。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翻译。如“主人下马客在 船”(《琵琶行并序》),应译为“我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上船”。 (5)委婉的翻译。委婉的内容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如“季氏将有事于 颛臾”(《论语》)中的“有事”,特指发动战争。 (6)用典的翻译。不照抄典故,只点明典故的内涵。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 草”(《陈情表》),这里引用了《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的一个故事说:晋 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 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 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间梦到这位老人,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 的。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此处句意:臣活着应当不惜牺牲性命为国出力,死 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报答您的大恩。 二、翻译句子三标准:信、达、雅,重视“信”   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误译,不漏译;达,就是指译文 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是翻译较高层次的要求, 在考试中一般不作要求。 3.请根据“信”“达”要求,指出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翻译存在的问题,并写 出正确的译文。   薛讷,字慎言,起家城门郎,迁蓝田令。富人倪氏讼息钱于肃政台,中丞来 俊臣受赇,发义仓粟数千斛偿之。讷曰:“义仓本备水旱,安可绝众人之仰私一 家?”报上不与。会俊臣得罪,亦止。明年,契丹、奚、突厥连和,数入边,讷建 议请讨,诏监门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与讷帅众二万出檀州。宾客议 “方暑,士负戈赢粮深讨,虑恐无功”,姚元崇亦持不可,讷独曰:“夏草荐茂, 羔犊方息,不费馈饷,因盗资,振国威灵,不可失也。”天子方欲夸威四夷,喜奇 功,乃听讷言,而授紫微黄门三品以重之。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画线句译文:薛讷说:“义仓本来是用来防备水灾的,怎么可以断绝众人的信仰 而偏私一家呢?” ①存在问 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确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①“备水旱”,指防备水灾、旱灾,译文漏译了“旱”字;“仰”,仰 仗、依靠,这里误译为“信仰”。 ②薛讷说:“义仓的粮食本是用来防备水灾和旱灾的,怎么可以断绝众人的依 靠而偏私一家呢?” 附【译文】 薛讷,字慎言,首次为官担任城门郎,后升任蓝田令。富人倪氏到肃政台诉 讼利钱,中丞来俊臣收受贿赂,将义仓的数千斛粮食补偿给倪氏。薛讷说:“义 仓的粮食本是用来防备水灾和旱灾的,怎么可以断绝众人的依靠而偏私一家 呢?”奏章呈上后,没有得到答复。恰逢来俊臣获罪,此事也就停止。第二年, 契丹、奚、突厥联合,多次入侵边地,薛讷建议请求征讨,(皇帝)诏令监门将军 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和薛讷一起统率二万士兵从檀州出发。杜宾客建议 说:“正值暑热,军士背负兵器和口粮讨伐远方,我担心恐怕难以成功”,姚元 崇也主张不可征讨,只有薛讷说:“夏季茅草丰茂,正是羊羔牛犊生长的时节, 不需要转运粮食,借助盗贼的物资,就可振扬国威,机不可失。”天子正想向四 夷夸耀国威,(且)喜好建立特殊的功绩,于是听从了薛讷的建议,并且授以紫微 黄门三品来表示对他的倚重。 三、翻译句子“6字诀”—— 留、换、调、删、补、变 “6字诀”之(一) 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①在现代汉语 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 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 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 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真题研磨】 4. 真题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 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 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答案   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 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点拨   句中的“都御史”是官职名称,“周应秋”是人名,“家 族”也是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名词,翻译时应该保留,有的 学生翻译时该留不留,强行翻译。 “6字诀”之(二) 换 “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 语: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 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 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真题研磨】 5. 真题 (2019·天津卷)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 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 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答案   那么我怎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 人呢? 点拨   文中的“言”为名词用作动词,“讲话、讲出来”;第一个 “为”,“以”“而”“耶”应换成现代汉语 词;“则”“安”“得”“之”“劝”“知”应换成双音节词;“学者” 是古今异义词,“学习的人”;翻译语句时有的学生该换不换,文白混 杂。 “6字诀”之(三) 调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 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介宾短语 后置,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翻译时要把定语移 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赤壁赋》中“客有吹洞箫者”,应翻译为 “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③谓语前置,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 《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 前置,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真题研磨】 6. 真题 (2019·全国卷Ⅱ)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 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答案 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点拨   文中的“行于民”是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应调为“于 民行”,有的学生该调不调,翻译出来的语句不合现代汉语规 范。 “6字诀”之(四) 删 “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语句中有些词, 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 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如《兰亭集序》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夫”为助词,引起下文,无实义,翻译时需删 去。 【真题研磨】 7. 真题 (2020·全国卷Ⅰ)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 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 属少有。 点拨   “盖”是发语词,“矣”为语气词,这两类词在翻译时可以 不译。 “6字诀”之(五) 补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 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如《游褒禅山记》“入之愈 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一句中“见”后省略了宾语“景象”,翻译时应该 补充完整。 【真题研磨】 8. 真题 (2018·全国卷Ⅱ)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 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 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 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答案   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 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点拨   句中的“为立祠安阳亭西”为省略句,“为”后省略宾语 “之”,“祠”后省略介词“于”,且“为立祠安阳亭西”为状语 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为安阳亭西立祠”,这些省略的成分,在翻 译时应该补出来,“为(之)(于)安阳亭西立祠”,有的学生该补不 补,翻译出来的语句意思不通,语意不明。 “6字诀”之(六) 变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 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真题研磨】 9. 真题 (2019·浙江卷)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 用。子相独不然。为考功郎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闽藩。 属有岛寇事,衽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既又佐其臬 为儒生师帅。 答案   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 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点拨   句中的“无毛发之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 说世上有功名和地位显达的人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在翻译时不能直译,只能改变表面意思,用意译的方式翻译。 而有的学生该变不变,翻译出来的语句意思不通畅,语意表达 不清楚。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保留 法)   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 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 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 国安连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 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 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 九月,献忠突败仲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 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斩 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 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 论死。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八》,有删改) (1)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 ①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 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 ①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 ①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保留词语:十月、杨嗣昌、襄阳、蜀军。②关键词语:朔、檄、节 度。③关键句式:“杨嗣昌誓师(于)襄阳”(状语后置、省略句),“檄(命)蜀 军受(其)节度”(省略句)。④译文: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布檄文命 令蜀军接受他的指挥调度。 (2)①保留词语:捷春、重庆、秦良玉、张令、水寨观音岩、邵仲光。②关键 词语:提、倚、乃、扼。③关键句式:“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定语后置)。 ④译文:正当这个时候,邵捷春率领两万疲弱士卒防守重庆,能依靠的只有秦良 玉、张令的部队。于是邵捷春就扼守水寨观音岩作为第一道关口,用部将邵仲 光驻防。 (3)①保留词语:蜀王。②关键词语:载、为、疏。③关键句式:“(他被逮捕时) 士民哭送者载道”(定语后置、省略句),“蜀王为(之)疏救”(省略句),“(朝 廷)不听”(省略句)。④译文:(他被逮捕时)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 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 附【译文】 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崇祯二年邵捷春出任四川右参 政,负责把守川南,期间他平抚安定了高、杨二氏的叛乱。升任浙江按察使。 十二年五月,傅宗龙入朝掌管中枢,就提拔邵捷春担任右佥都御史接替他。此 时张献忠、罗汝才已经反叛,邵捷春派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路扼制。方国 安连续打败贼兵,贼兵于是回到陕西、湖北。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 布檄文命令蜀军接受他的指挥调度。杨嗣昌在八月底率军进入四川,这时各路 贼兵全都集中在四川境内了。正当这个时候,邵捷春率领两万疲弱士卒防守重 庆,能依靠的只有秦良玉、张令的部队。于是邵捷春就扼守水寨观音岩作为第 一道关口,用部将邵仲光驻防。九月,张献忠突袭打败了邵仲光的部队,占领了 上马渡。十月,张献忠突袭净壁,占领了大昌。秦良玉、张令的两支部队都覆 没了。关隘驻军对贼兵的动向侦探不清楚,防军有时又远离防地,贼兵就钻空 子通过了没人防守的地方。杨嗣昌于是收斩邵仲光,又上奏疏弹劾邵捷春作战 失败。十一月,逮捕邵捷春的使者到来了。邵捷春为人清廉谨慎,治理四川有 惠政。(他被逮捕时)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无法开动。蜀王替(他) 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皇帝命令巡按御史派官员把邵捷春押送到京师, 打入监牢判处死刑。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调序 法)   周浚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与孙皓中军大战,斩伪丞相张悌等首级数 千,俘馘万计,进军屯于横江。时闻龙骧将军王濬既破上方,别驾何恽说浚 曰:“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今王龙骧 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窃谓宜速渡江,直指 建邺,大军卒至,夺其胆气,可不战而擒。”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 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浚固使白之,浑果曰:“受诏但令江北抗 衡吴军,不使轻进。贵州虽武,岂能独平江东!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 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恽曰:“龙骧 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 命不受辞也。今渡江必全克获,将有何虑?若疑于不济,不可谓智;知而不行,不 可谓忠,实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浑执不听。 (选自《晋书·周浚传》,有删改) (1)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 ①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整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 ①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整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 所谓受命不受辞也。 ①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整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关键词语:悉、殄灭、莫、震慑。②调整句式:“殄灭于此”(状语 后置)。③译文:张悌统率着精锐的部队,都是吴国的部众,在此地被我们消灭 了,吴国朝野无不震撼慑服。 (2)①关键词语:善、使、白、暗、事机、慎、咎。②调整句式:“浑暗于事 机”(状语后置);“必不我从”(宾语前置)。③译文:周浚认为这是条妙计,便 派人禀告王浑。何恽说:“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行事谨慎保全 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的计策。” (3)①关键词语:克、以、济、受、节度、要、则、夺、受、命、辞。②调整 句式:“未之闻也”(宾语前置)。③译文:龙骧将军攻克了万里敌寇,凭借已成 战功来接受我们的指挥,这是不曾听说过的事。再说掌握兵权的关键是,时机 允许就夺取,这就是说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 约束。 附【译文】 周浚跟随王浑攻吴,攻破江西的守军,与孙皓的中军激战,斩了伪丞相张悌 等共千人的首级,俘虏数以万计,进军驻扎在横江。当时听说龙骧将军王濬已 经攻克上游城镇,别驾何恽劝说周浚道:“张悌统率着精锐的部队,都是吴国的 部众,在此地被我们消灭了,吴国朝野无不震撼慑服。现在王龙骧已经攻克武 昌,军威很强盛,沿江顺流而下,所向无敌,攻无不克,吴已显现出土崩瓦解之 势。我私下认为应该迅速渡江,直奔建邺,大军突然而至,夺了吴军胆量气势, 可以不用交战就擒获敌人。”周浚认为这是条妙计,便派人禀告王浑。何恽 说:“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行事谨慎保全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 会同意我们的计策。”周浚坚持派人禀告王浑,王浑果然说:“我接受的诏命 只是让我在江北与吴军抗衡,不让我轻率进军。您的辖区即使武力强大,难道 能独自平定江东!现在违背了皇命,即便取胜也不值得称赞;如果不能取胜,罪 责更重。再说诏令龙骧将军要接受我们的指挥,只待备齐你们的舟楫,同时渡 江罢了。”何恽说:“龙骧将军攻克了万里敌寇,凭借已成战功来接受我们的 指挥,这是不曾听说过的事。再说掌握兵权的关键是,时机允许就夺取,这就是 说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约束。现在渡江必定 大获全胜,还有什么顾虑呢?如果犹疑不决迟迟不渡江,不能叫作明智;如果明 知能取胜却不去行动,不能叫作忠诚,这真的将会成为我州上下遗憾不已的原 因。”王浑固执己见不肯听从。 活动3:掌握文言翻译5步骤,有效突破翻译句子题   文言文翻译5步骤     第一步:读、审——联系语境明大意   找到要翻译的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翻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 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内容和范围。具体来讲,要审两方面:   1.审语境。一是审译句的外部语境,即上下文,看译句的上文是何意,下文 又是何意,这叫“句不离段”。二是审译句的内部语境,看陈述对象是谁,句子 有什么特点等。 2.审得分点。翻译评分是因点赋分,译出得分点才给分。因此要译好句子, 拿到分数,必须知道该题的得分点在哪里,这样翻译才有目标,有着力点。文言 译句常见的得分点主要有:关键词语(实词、虚词),重点是实词;特殊句式。审 出得分点的方法有:   ①审出关键词语:在翻译题中命题人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 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有两类:一类是实词,这是 主要的;一类是虚词。实词从词性方面看,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重 点是动词;从知识点方面看,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实词、 多义实词,重点是古今异义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虚词是指18个虚词,重 点是有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   ②审出特殊句式:a.寻标志。一般的特殊句式,都有其语言标志,抓住这些 标志,就基本能锁定它。b.联语境。有一些特殊句子,无任何语言标志,如直接 判断句、意念被动句、省略句等,这时就需要联系语境来判定其性质。另外, 一 些 有 标 志 词 的 句 子 也 要 联 系 语 境 , 因 为 它 不 一 定 是 特 殊 句 式 , 如 带 “见”“于”的句子。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要切分   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再逐一翻译。切分的好处是能保证字字落实, 最能发现句中的与现代汉语形似实异的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以及与现代汉 语形似意同的同义复词。   第三步:连缀成句有条理   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翻译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要注意语序的调 整及省略内容的补充。   第四步:复查审核要仔细   拟写好之后再读一读、查一查,看看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是否有 错别字等。   第五步:誊写规范要清晰   把检查好的译句誊写到试卷上,必须书写规范清晰,做到“三清”“三 不”。“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 繁体字,不写错别字。 【典例剖析】 【典例】(2020·全国卷Ⅱ)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 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 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上为 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 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 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 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 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 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示范】 第一步:读语句,审视答题情境。 审语境  外部语境: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向皇上引见方士王 仔昔,凭借妖术被皇帝赏识,朝廷大臣及外戚们都结交关照他。 内部语境:陈述对象为“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纳之”。 审得分点 关键词语:僭上:超越本分冒用尊者的仪制或宫室、器物等。 蠹:蛀蚀,危害。悚然:害怕的样子。 特殊句式:无 第二步:切分句子。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第三步:连缀拟写句子。 第四步:复查检验。检查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示范】 第一步:读语句,审视答题情境。 审语境  外部语境:王黼向皇上赞誉王安中,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 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 府事。 内部语境:陈述对象为“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不能 制”“曲意奉之”“愈骄”。 审得分 点 关键词语:跋扈:骄横暴戾。第:只管。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 人。 特殊句式:无 第二步:切分句子。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 师/愈骄。 第三步:连缀拟写句子。 答案:(1)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皇上惊觉地采纳了他 的意见。 (2)药师骄横,府中政事都专断独行,安中无法制止,只管曲意逢迎他,因此药师 越发骄横。 附【译文】 安中上疏请求从今以后招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并且陈述蔡 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皇上惊觉地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久再次上 疏指责蔡京的罪行,皇上说:“本来打算马上实行你的上奏请求,因为接近天宁 节,等过了此节,一定为你罢免蔡京。”蔡京探察得知,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 攸日夜在宫中侍从,向皇上哭诉恳求。皇上因此升迁安中为翰林学士,又升他 为学士承旨。宣和元年,授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金人来朝归还燕山 旧地,朝廷谋求帅臣,安中请求前往。王黼向皇上赞誉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 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 药师骄横,府中政事都专断独行,安中无法制止,只管曲意逢迎他,因此药师越 发骄横。靖康初期,谏官弹劾他勾结王黼、童贯以及没能预先觉察郭药师违反 朝命,安中被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贬任为朝议大夫、秘 书少监、分司南京,在随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在象州安置。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 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 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 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 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 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 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 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4分) ①重点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4分) ①重点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重点字词:“伯夷”“叔齐”“西伯昌”翻译时应该保留;“于是”, 古今异义词,译为“在这时”;“闻”译为“听说”;“老”,形容词用作名词, 译为“老人”;“盍”译为“何不”;“焉”,代词,代指西伯昌。②特殊句式: 盍往归焉(反问句)。③译文: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 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 2.①重点字词:“伯夷”“叔齐”“首阳山”翻译时应该保留;“耻”,意动用 法,译为“认为……是耻辱的”;“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坚持道义”;后 三句都是省略句,应补出主语;“薇”是野菜。②特殊句式:隐于首阳山(状语 后置) ③译文: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 在首阳山上隐居,靠采摘野菜充饥。 附【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 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伯夷)逃走 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在这时,伯 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 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并追尊西伯 昌为文王,向东进兵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谏诤 说:“父亲死了不去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 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想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道义 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商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 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 在首阳山上隐居,靠采摘野菜充饥。(他们)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 那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竟认识不到 那是错误的。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哎 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