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新高考数学命题卷(二)(新高考地区使用)(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备战2021年新高考数学命题卷(二)(新高考地区使用)(解析版)

ID:651223

大小:2.07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3-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 命题卷(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 1 2 21 iz izi   ,则 z  ( ) A. 2 2 B. 5 2 C. 2 D. 5 【答案】A 【解析】由题 ( )( ) ( )( ) ( )( ) 1 2 31 2 1 2 1 7z 1 1 2 3 3 3 10 i ii i i i i i i i + ++ + += = = =+ - - - + 故 z  2 21 21 +7 =10 2 故选 A 2.已知 A=[1,+∞), 1B | 2 12x R x a        ,若 A∩B≠∅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1,+∞) B. 1[ ,1]2 C. 2[ ,+ ]3  D.(1,+∞) 【答案】A 【解析】由题意,集合 1[1, ), { | 2 1}2A B x R x a       , 因为 A B   ,所以 2 1 1a   ,所以 1a  ,故选 A. 3. 2 5 2 1( 2)( 1)x x  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A. 3 B. 2 C. 2 D. 3 【答案】D 【解析】 的展开式通项为: ,由 2 10 0r   得 = 5r ,所以 的常数项系数为 ;由 2 10 2r    得 4r  ,所以 的 项系数为 ,所以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故选 D. 4.若曲线 21 3sin 2 cos4 2y x x  在  1 1,A x y ,  2 2,B x y 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 1 2x x 的最小值 为( ) A. 3  B. 2  C. 2 3  D. 【答案】B 【解析】 21 3 1 3 1 cos2 1 3sin 2 cos sin 2 sin 24 2 4 2 2 2 3 4 xy x x x x             ,  cos 2 3y x       曲线的切线斜率在[ 1,1] 范围内, 又曲线在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 故在  1 1,A x y ,  2 2,B x y 两点处的切线斜率必须一个是 1,一个是-1. 不妨设在 A 点处切线的斜率为 1, 则有 1 1 12 2 ( )3x k k Z    , 2 2 22 2 ( )3x k k Z      , 则可得    1 2 1 2 2 2x x k k k k Z         , 所以 1 2 min 2x x   . 故选:B. 5.已知O 为△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且 3 4 5OA OB OC     ,则 C 的值为( ) A. π 4 B. π 2 C. π 6 D. π 12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得:| | | | | |OA OB OC    ,且 1 (3 4 )5OC OA OB     , 2 21| | (3 4 )25OC OC OC OA OB         2 29 24 16| | | |25 25 25OA OA OB OB       2 24| | 25OC OA OB     , 24 025 OA OB    ,∴∠AOB=90°.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  0,1A ,  10B , , 由  3 4 4,3 5OA OB OC      可知: 4 3,5 5C      ,则: 4 8,5 5CA       , 9 3,5 5CB       , 36 24 225 25cos 24 5 3 10 5 5 CA CBC CA CB          , 则 4C   . 故选:A. 6.已知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10( 1) 11 n na n        ,则数列 na 的最大项为( ) A. 8a 或 9a B. 9a 或 10a C. 10a 或 11a D. 11a 或 12a 【答案】B 【解析】设数列 na 的最大项为 na , 所以 1 1 n n n n a a a a      ,所以       1 1 10 101 211 11 10 101 11 11 n n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不等式组可得: 9 10n  , 故选:B. 7.已知四棱锥 A BCDE 中,四边形 BCDE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3AB  且 AB  平面 BCDE ,则该四 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4 B.17 4  C.17 D.8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四棱锥 A BCDE 中,四边形 BCDE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3AB  且 AB  平面 BCDE , 可把四棱锥 A BCDE 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一个长方体内, 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2,2,3 , 则四棱锥 A BCDE 的外接球和长方体的外接球表示同一个球, 设四棱锥 A BCDE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 R , 可得 2 2 22 2 3 2R   ,解得 17 2R  , 所以该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2 217=4 =4 ( ) 172S R    . 故选:C. 8.设 1F 、 2F 分别是椭圆 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点 P 在椭圆C 上,线段 1PF 的中点在 y 轴上,若 1 2 30PF F  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 A. 3 3 B. 3 6 C. 1 3 D. 1 6 【答案】A 【解析】设点 P 坐标为 1 1,x y , 因为线段 1PF 的中点在 y 轴上,  1 ,0F c ,  2 ,0F c , 所以 1 0c x- + = , 1 x c ,点 P 与 2F 横坐标相等, 2PF x 轴, 因为 1 2 30PF F   ,所以 2 1 1 2PF PF , 因为 1 2 2PF PF a  ,所以 2 2 3PF a , 则 2 1 2 1 2 2 33tan 2 3 a PFPF F F F c     ,化简得 3a c = , 故 3 3 ce a   , 故选:A.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 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已知函数,f(x)=2sinx-acosx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 6x   ,则( ) A.点 ( ,0)3  是函数,f(x)的一个对称中心 B.函数 f(x)在区间 ( , )2   上无最值 C.函数 f(x)的最大值一定是 4 D.函数 f(x)在区间 5( , )6 6   上单调递增 【答案】ACD 【解析】由题意,得 2( ) 2sin cos 4 sin( )f x x a x a x      ,θ为辅助角, 因为对称轴为 6x   ,所以 3( ) 16 2f a    ,即 2 34 | 1 |2a a    ,解得 2 3a  . 所以 ( ) 4sin( )3f x x   ;故 ( ) 03f   ,所以 A 正确; 又当 23 2x k     (k∈Z),即当 5 26x k   (k∈Z)时, 函数 f(x)取得最大值 4,所以 B 错误,C 正确; 2 22 3 2k x k         (k∈Z) 52 26 6k x k        (k∈Z),所以 D 正确; 故选:ACD. 10.如图,在直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 1 2 23AA AC AB   , AB AC ,点 D,E 分别是线段 BC, 1B C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且 1 EC DC B C BC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ED 平面 1ACC B.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68 C.异面直线 1B C 与 1AA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3 2 D.二面角 A EC D  的余弦值为 4 13 【答案】AD 【解析】解:在直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四边形 1 1BCC B 是矩形, 因为 1 EC DC B C BC  ,所以 1 1/ / / /ED BB AA , ED 不在平面 1ACC 内, 1AA  平面 1ACC , 所以 / /ED 平面 1ACC ,A 项正确; 因为 1 2 23AA AC AB   ,所以 3AB  , 因为 AB AC ,所以 2 22 3 13BC    ,所以 1 13 4 17B C    , 易知 1B C 是三棱柱外接球的直径, 所以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2 2174 ( 17) 172           ,所以 B 项错误; 因为 1 1/ /AA BB ,所以异面直线 1B C 与 1AA 所成角为 1BB C . 在 1Rt B BC 中, 1 2BB  , 13BC  , 所以 1 1 13tan 2 BCBB C BB    ,所以 C 项错误; 二面角 A EC D  即二面角 1A B C B  , 以 A 为坐标原点,以 AB  , AC  , 1AA  的方向分别为 x,y,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 1(0,0,0), (3,0,0), (0,2,0), (3,0,2)A B C B , 1 (3,0,2)AB  , ( 3,2,0)BC   , 1 ( 3,2, 2)B C    , 设平面 1AB C 的法向量 ( , , )n x y z , 则 1 1 0 0 n AB n B C        ,即 3 2 0 3 2 2 0 x z x y z       ,令 2x  可得 (2,0, 3)n   , 设平面 1BB C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m x y z , 则 1 0 0 m BC m B C        ,即 3 2 0 3 2 2 0 x y x y z        ,令 2x  可得 (2,3,0)m  故二面角 A EC D  的余弦值为 2 2 4 1313 13    ,所以 D 项正确. 故选:AD. 11.已知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过 2F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 A 、 B 两点,若 1 2 22AF BF AF  ,则( ) A. 1 1AF B F AB   B.双曲线的离心率 33 3e  C.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2 6 3y x  D.原点O 在以 2F 为圆心, 2AF 为半径的圆上 【答案】ABC 【解析】如图,设 2AF x ,则 2 1 2BF AF x  ,所以 1 22a AF AF x   , 1 2 2 2 2 6BF BF a x a a     , 3 6AB x a  ,所以 1BF AB , ∴ 1 1AF B F AB   ,A 正确; 1 2 4AF x a  , 1 6BF AB a  , 在 1AF B△ 中, 1 2 1cos 6 3 aF AB a    , 在 1 2AF F△ 中, 1 2 2 2 1 2 1 2 1 2 22 cosF F AF AF A F AF A F F   , 即 2 2 2 14 16 4 2 4 2 3c a a a a      244 3 a , 2 2 11 3 c a  ,所以 33 3 ce a   ,B 正确; 由 2 2 2 2 2 11 3 c a b a a   得 2 2 8 3 b a  , 2 2 3 b a  ,渐近线方程为 2 2 3y x  ,C 正确; 若原点O 在以 2F 为圆心, 2AF 为半径的圆上,则 2 2OF AF , 2c a , 2ce a   与 B 矛盾,不成立, D 错. 故选:ABC. 12.某同学在研究函数   2 21 4 5f x x x x     的性质时,受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启发,将  f x 变形 为          2 2 2 20 0 1 2 0 1xf x x        ,则下列关于函数  f x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函数  f x 在区间 1, 上单调递增 B.函数  f x 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C.函数  f x 的值域是 2 2,  D.方程    1 5f f x   无实数解 【答案】ACD 【解析】设 (0,1)A , (2,1)B ,          2 2 2 20 0 1 2 0 1xf x x        表示 x 轴上点 ( ,0)P x 到 ,A B 两点的距离之和, 设 (1,0)Q ,以 ,A B 为焦点,Q 为短轴上一个端点,作椭圆,x 轴与此椭圆相切于点Q ,当 P 从Q 向右移动 时, PA PB 逐渐增大, 即函数  f x 在区间 1, 上单调递增,A 正确;当 P 与Q 重合时, PA PB 最小,最小值为 2 2 ,因 此 ( )f x 的值域是[2 2, ) ,C 正确; 函数图象关于直线 1x  对称,不是中心对称是,B 错误;当 0x  或 2x  时, ( ) 1 5f x   ,由于 ( ) 2 2f x  , 因此 ( ) 0f x  和 ( ) 2f x  都无解,D 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  3 5 11 2x x      的展开式中 x 的系数为______. 【答案】 225 【解析】二项式 51x  的通项 5 5 1 5 51n n n n n nT C x C x- - + = 创 = , 二项式 31 2x     的通项 3 3 1 3 3 1 2 2 k k k k k k kT C C xx - - + 骣琪= 创 =琪桫 , 故 x 的系数为 1 0 2 1 3 2 2 4 3 3 5 3 5 3 5 3 5 3C C C C 2 C C 2 C C 2 225       , 故答案为: 225 . 14.已知平面向量 a  ,b  满足 1a  ,  2 5a a b     ,则b  在 a  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 【答案】 2 【解析】设 ,a b   的夹角为 , 由题得 2 2 5, 1 2 | | cos 5,a a b b          所以| | cos 2b    . 所以b  在 a  方向上的投影为 2 . 故答案为: 2 15.在数列 na 中, 1 1a  ,且  1 3 1 n n na a    ,则 na  ______.(用含 n 的式子表示) 【答案】  3 1 4 nn   【解析】因为  1 3 1 n n na a    ,所以    1 1 1 11 3 14 4 n n n na a          , 所以数列  1 14 n na     是首项为 3 4 ,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 所以  1 314 4 n n na    所以  3 1 14 4 n n na    . 故答案为:  3 1 4 nn 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圆 2 2:( 1) 2C x y   ,点 (2 0)A , ,若圆C 上存在点 M ,满足 2 2 10MA MO  ,则点 M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 【答案】 7 7 2 2      , . 详解:设点 ( , )M x y ,因为 2 2 10MA MO  , 所以 2 2 2 2( 2) 10,x y x y     即 2 2 2 3 0x y x    , 因为 2 21 2x y   ,所以 2 22 ( 1)y x   , 所以 2 22 ( 1) 2 3 0x x x      , 化简得 1 .2x   因为 2 22 ( 1)y x   ,所以 2 7 7 7, .4 2 2y y    故答案为 7 7 2 2      ,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数列 na 成等差数列,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nb 成等比数列, 1 32, 8b b  ,且 2 3 23a a b  , 3 4 33a a b  . (1)求数列 na 和 nb 的通项公式; (2)设 2 2 1 1 logn n n c a b    ,求数列 nc 的前 n 项和 nS . 【答案】(1) 2 1na n  ; 2n nb  ;(2) 2 1n nS n   . 【解析】解:(1)因为{ }nb 是等比数列,所以 2 2 1 3 16b b b  ,又 2 0b  ,所以 2 4b  , 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 由 2 3 2 3 4 3 3 3 a a b a a b      ,两式相减得3 8 4d d   , 2d  , 所以 2 3 1 1 23 3( 2) ( 4) 4a a a a b       , 1 1a  , 所以 1 2( 1) 2 1na n n     , 而 2 1 4 22 bq b    ,所以 2n nb  . (2)由(1)得 1 1 1 1 (2 1)(2 1) 2 2 1 2 1nc n n n n          , 11 1 1 1 1 1 1 112 3 2 3 5 2 2 1 2 112 2 2 11 1n n nS n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在 ABC 中,内角 A ,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 c ,且 sin sin sin sin B C a A C b c    . (1)求 B ; (2)若 ABC 是锐角三角形,且 ABC 的面积为 2 3 ,求 c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3B  ;(2) 2 4c  . 【解析】(1)由正弦定理以及 sin sin sin sin B C a A C b c    ,得 b c a a c b c    , 即 2 2 2a c b ac   ,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1cos 2 2 2 a c b acB ac ac     , 又 0 B   ,所以 3B  . (2)因为 ABC 是锐角三角形,所以 0 ,2 20 ,3 2 A A           所以 6 2A   . 因为 1 1 3sin sin 2 32 2 3 4ABCS ac B ac ac   △ ,所以 8ac  . 由正弦定理得 sin sin a Cc A  , 所以 2 3 12 8 cos sin8sin 2 2sin 8sin 4 33 4sin sin sin sin tan A AAac C Cc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因为 6 2A   ,所以 3tan 3 A ,所以 10 3tan A   ,所以 4 34 4 16tan A    , 所以 24 16c  ,所以 2 4c  . 19.高新区某高中德育处为了调查学生对“一带一路”的关注情况,在全校组织了“一带一路”的知识问卷调查, 并从中随机抽取了 12 份问卷,得到测试成绩(百分制)的茎叶图如图. (1)写出该样本的中位数,若该校共有 3000 名学生,试估计该校测试成绩在 70 分以上的人数. (2)从测试成绩为[70,90]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2 人,求两位学生的测试成绩均落在[70,80]的概率. 【答案】(1)76, 2000 人;(2) 5 12 . 【解析】(1)由茎叶图可得测试成绩为 52,63,67,68,72,76,76,76,82,88,93,94, 所以中位数为 76, 抽取的 12 人中,70 分以下的有 4 人,70 分以上的有 8 人,则样本中 70 分以上所占的比例为 8 2 12 3  , 所以该校这次测试成绩在 70 分以上的人数约为 23000 20003   人. (2)测试成绩为[70,90]的学生共 8 人,测试成绩落在[70,80]的 6 人 测试成绩为[70,90]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2 人,两位学生的测试成绩均落在[70,80]的概率为 2 6 2 8 15 5 36 12 CP C    . 20.如图 1,扇形OAB 的圆心角为 60°,半径为 3,点C ,D 分别在线段OA,OB 上,且 2 2OD OC  , 将 OCD 沿CD 折起到 O CD△ 的位置,如图 2 所示. (1)求证:CD O A ; (2)若 3O A  ,求平面O AC 与平面O BD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2 39 13 . 【解析】(1)在 OCD 中, 1OC  , 2OD  , 60COD   , 由余弦定理, 2 2 2 2 cos60 3CD OC OD OC OD       ,即 3CD  , 所以 2 2 2OC CD OD  ,即 CD OC ,即 CD OA , 所以 CD O C ,CD CA ,O C CA C   , 所以CD 平面 O AC , 又O A  平面O AC ,所以CD O A (2)如图,过点C 作Cz 平面 ACD , 以C 为原点,CA , CD ,Cz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 由题意可得  0,0,0C ,  0, 3,0D , 1 3 3, ,02 2B       , 1 3,0,2 2O      , 则 1 3, 3,2 2O D          , 1 3, ,02 2DB        . 设平面O BD 的法向量为  , ,m x y z  ,则 1 33 02 2 1 3 02 2 m O D x y z m DB x y               , 令 1y  ,则一条法向量  3,1,3m   . 易知  0, 3,0CD  为平面O AC 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 1cos , 13 m CDm CD m CD      , 所以 21 2 39sin , 1 1313 m CD        , 所以平面 O AC 与平面O 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39 13 . 21.已知椭圆 1 :C 2 2 14 x y  , 1F 、 2F 为 1C 的左、右焦点. (1)求椭圆 1C 的焦距; (2)点 2( 2 , )2Q 为椭圆 1C 一点,与 OQ 平行的直线l 与椭圆 1C 交于两点 A、B,若 QAB 面积为1, 求直线l 的方程; (3)已知椭圆 1C 与双曲线 2 2 2 1:C x y 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 , )M MM x y ,椭圆 1C 和双曲线 2C 上满足 | | | |Mx x 的所有点 ( , )x y 组成曲线C .若点 N 是曲线C 上一动点,求 1 2NF NF 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3 ;(2) 1 12y x  ;(3) 4 5,      【解析】(1)由椭圆 1C 的方程知: 2 2 3c a b   ,即焦距为 2 2 3c  . (2)设 1: 2l y x m  ,代入 2 24 4x y  得 2 22 2 2 0x mx m    , 由  2 2 24 8 1 8 4 0m m m       得| | 2m  , 2 1 2 1 22 , 2 2    x x m x x m , 所以 2 2 2 1 2 51 | | 2 2 10 52AB k x x m m         , 所以 Q 到直线l 的距离 | | 5 2 md  ,由 21 | | | | 2 12QABS d AB m m      ,得 1m   所以 1: 12l y x  (3)由 2 2 2 2 4 4 1 x y x y       解得 2 10 5 15 5 M M x y     ,设  ,N x y 是曲线C 上一点,又 1( 3 , 0)F  , 2 ( 3 , 0)F ,  1 3 ,NF x y    ,  2 3 ,NF x y   , ∴ 2 2 1 2 2 103, (| | )5NF NF x y x      , 当 N 在曲线 2 24 4(| | | |)Mx y x x   上时, 2 1 2 1 3NF NF y    , 当 15 5y  时, 1 2 min 4 5NF NF    ,当 0y  时, 1 2 max 1NF NF   , 所以 1 2 4 ,15NF NF         ; 当 N 在曲线 2 2 1(| | | |)Mx y x x   上时, 2 1 2 2 2NF NF y    ; 当 15 5y  时, 1 2 min 4 5NF NF    , 1 2 4 ,5NF NF          ; 综上, 1 2 4 ,5NF NF          . 22.已知函数    ln x x xf x ax ae   R . (1)当 1a e  时,求函数  f x 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  f x 只有 1 个零点,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0,1 ,单调递增区间 1, ;(2)  1,0 e      . 【解析】(1)  f x 的定义域是 0,  , 当 1a e  时,   ln x x x xf x e e   ,   11 11 ln 1 ln1 x x x x x e x xx xf x e e e            , 易知 1 11 lnxy e x xx      单调递增,且当 1x  时, 0y  , 所以当 1x  时,   0f x  ,当 0 1x  时,   0f x  , 因此 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0,1 ,单调递增区间  1, . (2)由   0f x  ,得 ln x x xax e  , 令    ln 0x x xG x xe   , 若函数  f x 只有一个零点,则直线 y ax 与函数 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     2 1 11 ln 1 lnx x xx e x x e x xx xG x ee            , 令    11 ln 0H x x x xx      ,则   2 1 11 0H x x x       , 所以  H x 在 0,  上单调递减, 易知  1 1 1 1 ln1 1 0H       ,   1 12 1 2 ln 2 ln 2 02 2H         , 所以存在  0 1,2x  ,使得  0 0H x  , 当 00 x x  时,   0H x  ,   0G x  ,  G x 单调递增; 当 0x x 时,   0H x  ,   0G x  ,  G x 单调递减. 易知当 0x  时,  G x   ;当 x   时,   0G x  . 作出直线 y ax 与函数  G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若 0a  ,则直线 y ax 与函数 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若 0a  ,则当直线 y ax 与函数  G x 的图象相切时,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设切点为   , 0m am m  ,则 11 ln ln m m m mm ae m m ame         ,得 1m  , 1a e  . 故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1,0 e     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