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数学(统考版)二轮备考小题提升专练19 平面向量(理)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数学(统考版)二轮备考小题提升专练19 平面向量(理)含答案

ID:651247

大小:592.1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小题必练 19: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 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③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掌握向量数乘的 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掌握平面向量 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理解用坐 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物理意义;②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与两项投影的关系;③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能运用 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5.向量的应用:①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 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 1.【2020 全国Ⅰ卷理科】设 ,a b 为单位向量,且| | 1 a b ,则| | a b _______. 2.【2020 全国Ⅲ卷理科】已知向量 ab , a , b 满足| | 5a ,| | 6b , 6  a b ,则 cos ,  a a b () A. 31 35  B. 19 35  C. 17 35 D. 19 35 一、选择题. 1.已知 ,a b 为非零向量,“ 2 2a b b a ”为“ a a b b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充分必要条件 - 2 -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向量 a , b 满足 3a , 2b ,且 3 4,5 5      a a b b ,则  a b () A. 7 B.2 C. 2 2 D.3 3.已知向量 (1,0)a , (1, 3)b ,则与 2 a b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 A. 1 3,2 2      B. 1 3,2 2      C. 3 ,2 2 1     或 3 ,2 2 1     D. 1 3,2 2      或 1 3,2 2      4.已知 0AC BC   , 3BC AC  ,点 M 满足  1CM tCA t CB     ,若 60ACM  ° , 则t  () A. 1 2 B. 3 2 C.1 D.2 5.已知向量 a , b ,有下列命题: ①若 //a b ,则 a b ;②若 a b ,则 a b ;③若 a b ,则 //a b ; ④若 a b ,则 a b ;⑤若 1 a b ,且     a b a b ,则 1   .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6.一直线 l 与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的两边 AB,AD 分别交于点 E,F,且交其对角线 AC 于 点 M,若 2AB AE  , 3AD AF  , ( , )AM AB AC     R    ,则 5 2    () A. 1 2  B.1 C. 3 2 D. 3 7.在 ABC△ 中,点 P 满足 2BP PC  ,过点 P 的直线与 AB ,AC 所在直线分别交于点 M , N ,若 AM mAB  , ( 0, 0)AN nAC m n    ,则 2m n 的最小值为() A.3 B.4 C. 8 3 D.10 3 8.已知向量 a , b 是两个夹角为 π 3 的单位向量,且 3 5OA   a b , 4 7OB   a b , - 3 - OC m  a b ,若 A , B ,C 三点共线,则OA OC   () A.12 B.14 C.16 D.18 9.已知平面非零向量 a ,b 满足:( 4 ) ( 2 )  a b a b ,a 在 b 方向上的投影为 1 | |2  b ,则 a 与b 夹角的余弦值为() A. 2 2 3  B. 2 3  C. 1 3  D. 1 6  10.已知 AB 是圆 2 2: 1O x y  的任意一条直径,点 P 在直线 2 0( 0)x y a a    上运动, 若 PA PB  的最小值为 4,则实数 a 的值为() A.2 B.4 C.5 D.6 11.梯形 ABCD 中, //AB CD , 2CD  , π 3BAD  ,若 2AB AC AB AD      ,则 AC AD   () A.12 B.16 C.20 D.24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π 3BAD  , 2AB  , 1AD  ,若 M 、 N 分别是边 BC 、 CD 上的点,且满足 BM NC BC DC   ,其中  0,1  ,则 AM AN  的取值范围是() A. 0,3 B. 1,4 C. 2,5 D. 1,7 二、填空题. 13.已知 (1, )ta , ( 2,2) b 且 a b ,则| | a b ________. 14.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 ,若 3BP PD  ,则 PA PB  的值为_______. 15.若向量 a ,b 的夹角为 π 3 ,且 2a , 1b ,则向量 2a b 与向量 a 的夹角为________. 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2 , ,AB AD E F 分别为 ,AD DC 的中点,AF 与 BE 交 于点O .若12 5AD AB OF OB      ,则 DAB 的余弦值为_________. - 4 - 小题必练 19:平面向量 1.【 【答案】 3 【解析】因为 ,a b为单位向量,所以 1 a b , 所以   2 22 2 2 2 1          a b a b a a b b a b , 解得 2 1  a b , 所以   2 22 2 3       a b a b a a b b , 故答案为 3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及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 2. 【答案】D 【解析】 5 a , 6b , 6  a b ,   2 25 6 19        a a b a a b ,  2 2 22 25 2 6 36 7           a b a b a a b b , 因此,   19 19cos , 5 7 35         a a ba a b a a b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夹角余弦值的计算,同时也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计算以及向 量模的计算, 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 5 -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若 2 2a b b a 成立,则 2 2a b b a , 则向量a 与 b 的方向相同,且 2 2a b b a ,从而 a b ,所以 a b ; 若 a a b b ,则向量 a 与 b 的方向相同,且 2 2a b ,从而 a b ,所以 a b , 所以“ 2 2a b b a ”为“ a a b b ”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 B. 2. 【答案】A 【解析】因为 3a , 2b , 3 4,5 5      a a b b , 两边平方得 22 16  a b ,所以 3 a b , 所以 2 22 9 6 4 7        a b a a b b ,故选 A. 3. 【答案】D 【解析】因为 (1,0)a , (1, 3)b ,则  2 2,0a , 所以  2 1, 3  a b , 设与 2 a b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  ,x y ,则 2 2 3 0 1 x y x y      , 解得 1 2 3 2 x y      或 1 2 3 2 x y      , - 6 - 所以与 2 a b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 1 3,2 2      或 1 3,2 2      ,故选 D. 4. 【答案】A 【解析】由 0AC BC   , 3BC AC  ,可知 ABC△ 为直角三角形, 设 AC a ,则 3BC a ,而 60ACM  ° ,几何关系如下图所示: 因为 ,AC a ,则 3BC a , 90ACB   ,所以 2AB a , 则 60CAB   ,所以 AC AM CM BM a    , 即 M 为 AB 中点, 又因为点 M 满足  1CM tCA t CB     , 则CM tCA CB tCB      ,所以  CM CB t CA CB      , 由向量减法运算可知 BM tBA  , 因为 M 为 AB 中点,所以 1 2t  ,故选 A. 5. 【答案】D 【解析】对于①,若 //a b ,向量 a 、b 的方向或模不一定相同,则 a b 不成立,故①错误; 对于②,若 a b ,向量 a 、 b 的方向不一定相同,则 a b 不成立,故②错误; 对于③,若 a b ,向量 a 、 b 的方向既不一定相同也不相反,则 //a b 不成立,故③错误; 对于④,若 a b ,则向量 a 、 b 的模相同,所以 a b ,故④正确; 对于⑤,若 1 a b , - 7 - 则       2 2 2 21 1             a b a b a a b b a b , 若 a b ,则 0 a b ,     2 1 0       a b a b a b , 此时     a b a b ,  可取任意值,故⑤错误, 故选 D. 6. 【答案】A 【解析】 ( ) ( )AM AB AC AB AB AD AB AD                     2( ) 3AE AF      , 因为 E M F, , 三点共线,所以 2( ) ( 3 ) 1      , 即 2 5 1   , 5 1 2 2      ,故选 A. 7. 【答案】A 【解析】  2 1 2 1 2 3 3 3 3 3AP AB BP AB AC AB AB AC AM ANm n                    , , ,M P N 三点共线, 1 2 13 3m n    , 3 2 nm n    , 则    2 2 5 23 2 3 26 3 3 3 32 23 2 3 2 3 2 n nn n nm n nn n n               2 1 5 2 53 2 2 33 3 2 3 3 3n n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    13 2 3 2n n    ,即 1m n  时等号成立.故选 A. - 8 - 8. 【答案】A 【解析】由 A , B ,C 三点共线,得 (1 ) (4 ) (7 2 )OC xOA x OB x x         a b , 故 4 1 7 2 x x m      ,解得 1m  , 则 2 2(3 5 ) ( ) 3 8 5 12OA OC           a b a b a a b b ,故选 A. 9. 【答案】D 【解析】设两向量夹角为 ,则有 21 1| | cos | | | |2 2       a b a b b , 2 22 2( 4 ) ( 2 ) | | 2 8 | | 9 | | 30         a b a b a a b b a b a b , 所以 21 | | 12cos | | | | || | | 6       b a b a b a b ,故选 D. 10. 【答案】C 【解析】 ( ) ( )PA PB PO OA PO OB          2| |PO OA OB     2| | 1PO  , 由题得| |OP  的最小值为 5 ,即点 O 到直线的距离为 5 , | | 5 5 5 a a    ,故选 C. 11. 【答案】C 【解析】因为 2AB AC AB AD      ,所以 AB AC AB AD AB DC AB AD              , 所以 2 c 3 πosAB AB AD    ,可得 4AD  ,   2 π16 4 2 cos 203AC AD AD DC AD AD AD DC                   , 故选 C. - 9 - 12. 【答案】C 【解析】因为 BM NC BC DC   ,所以 BM BC  , NC DC  , 所以        AM AN AB BC AD DN AB BC AD AB D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1 1AB AD AD AB AB AD AB A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4 1 1 2 5               . 当 0  时, AM AN  取得最大值 5;当 1  时, AM AN  取得最小值 2, AM AN  的取值范围是 2,5 ,本题选 C. 二、填空题. 13. 【答案】 10 【解析】∵ a b ,∴ 2 2 0t    a b ,即 1t  , ∴    2 2| | 1,3 1 3 10      a b ,故答案为 10 . 14. 【答案】 3 4 【解析】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  0, 2A ,  0, 0B ,  2, 0C ,  2, 2D , 设  ,P x y ,  ,BP x y ,  2 , 2PD x y   , - 10 - 因为 3BP PD  ,     3 2 3 2 x x y y      ,解得 3 2 4 3 2 4 x y     , 所以 3 2 3 2,4 4P       , 所以 3 2 2,4 4PA        , 3 2 3 2,4 4PB         , 所以 3 2 3 2 2 3 2 3 4 4 4 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 PB ,故答案为 3 4 . 15. 【答案】 π 6 【解析】设向量 2a b 与向量 a 的夹角为 , 向量 a ,b 的夹角为 π 3 ,且 2a , 1b , 则 π2 1 cos 13     a b , 2 2 2| 2 | 4 4 12      a b a a b b , | 2 | 2 3  a b , 又 2( 2 ) 2 6a b a a a b          , ( 2 ) 6 3cos | || 2 | 22 3 2       a b a a a b , 0 π  , π 6   , 故答案为 π 6 . 16. 【答案】 3 17 【解析】设 AD  a , AB  b , DAB   , AO AF  , BO BE  , - 11 - 则 1 2AF   a b , 1 2BE   a b ,得 2AO   a b , 2BO    a b , 又 AB AO OB    ,得 ( ) ( )2 2      b a b,则 02 12          , 得 2 5   , 4 5   ,得 3 3 3 5 5 10OF AF    a b , 2 4 5 5BO   a b , 设| | ma ,则| | 2mb ,由12 5AD AB OF OB      , 有 3 3 2 412 5( ) ( )5 10 5 5      a b a b a b , 得 2 2 2 26 18 2424 5( cos )25 25 25m m m m    ,得 3cos 17   , 故答案为 3 17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