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3 高考模拟训练卷三--《2021届高三数学(浙江)三轮复习专题突破》第三篇 模拟高考求提升【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3.3 高考模拟训练卷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河南平顶山市·(文))已知集合  0 1 2M x x    ,  1 1N x x    ,则 M N ( ) A. 1 B. 1 1x x   C. 1 1x x   D. 1,0,1 【答案】B 【解析】 化简集合 M ,即得解. 【详解】 由题得  1 1M x x    , 所以 M N   1 1x x   . 故选:B 2.(2021·北京丰台区·高三一模)已知双曲线 2 2 2 1( 0)x y aa    的离心率是 5 2 ,则 a ( ) A. 2 B.2 C. 2 2 D.4 【答案】B 【解析】 根据双曲线方程得到 a,b,再利用离心率公式求解. 【详解】 因为双曲线方程为 2 2 2 1( 0)x y aa    , 所以离心率是 2 2 1 51 1 2 c be a a a          , 解得 2 4a  , 又因为 0a  , 所以 2a  , 故选:B 3.(2021·浙江高一月考)设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 2 2 3z i i   对应的点在复平面内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 有刍甍,下广三丈,袤四丈;上袤二丈,无广;高一丈,问:积几何?”其意思为:“今有底面为矩形的屋脊 柱的楔体,下底面宽 3 丈,长 4 丈;上棱长 2 丈,高一丈,问它的体积是多少?”已知 1 丈为 10 尺,现将 该楔体的三视图给出,其中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丈,则该楔体的体积为( ) A.5500 立方尺 B.4000 立方尺 C.6000 立方尺 D.5000 立方尺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将锲体分割为三棱柱与两个四棱锥的组合体,利用所给数据,即可求出体积 【详解】 解:由题意,将锲体分割为三棱柱与两个四棱锥的组合体,作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沿上棱两端向底面作垂面,且使垂面与上棱垂直, 则将几何体分成两个四棱锥和 1 个直三棱柱, 则三棱柱的体积 V1 1 2   3×1×2=3,四棱锥的体积 V2 1 3   1×3×1=1, 由三视图可知两个四棱锥大小相等, ∴V=V1+2V2=5 立方丈=5000 立方尺. 故选:D. 5.(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函数   sin 1 a x x xf x a   的图像不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结合题中所给的函数解析式,对选项中所给的函数图象逐一分析,得到在什么情况下可取,利用 sin [ 1,1]x  , 得到 C 项不可能,得到答案. 【详解】 当 a 为正偶数时, ( )f x 为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且 ( )f x 的符号与sin x 的符号相同,所以 A 项可以; 当 1a n  ,且 n 为偶数时,其定义域为 (0, ) , 此时 0 1a  ,所以 1 0xa   ,而 0ax  , 所以当sin 0x  时, ( ) 0f x  ,当sin 0x  时, ( ) 0f x  ,所以 B 项可以; 当 a 为不等于 1 的正奇数时, ( )f x 为偶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且 ( )f x 的符号与sin x 的符号相同,所以 D 项可以; 因为只要 a 的值确定了, 1 a x x a  的符号就可以确定,而 sin x 的符号是不确定的, 所以 ( )f x 的图象不会都落在 x 轴的上方,所以 C 项不可以; 故选:C. 6.(2021·沙坪坝区·重庆高二期末)设 ,  为两个平面,则 //  的充要条件是( ) A. 内有无数条直线与  平行 B. 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  平行 C. , 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  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B 【解析】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面面平行的概念,结合充要条件的概念,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A 选项,若 内有无数条直线与  平行,则 与  可能平行或相交;故 A 排除; B 选项,若 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  平行,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 //  ;反之显然也成立,因此“ 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  平行”是“ //  ”的充要条件;即 B 正确; C 选项,若 , 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则 与  可能平行或相交;故 C 排除; D 选项,若 , 垂直于同一平面,则 与  可能平行或相交(如教室内的墙角,对应的三个面两两垂直); 故 D 排除. 故选:B. 7.(2020·江苏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已知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如表所示. X -1 a 1 P 1 6 1 3 1 2 当 a 在 ( 1,1) 内增大时,方差 ( )D X 的变化为( )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再減小 D.先减小再增大 【答案】D 【解析】 求出期望与方差,即可判断方差的单调性. 【详解】 解:由分布列可得 1 1 1 1( ) 1 1 ( 1)6 3 2 3E X a a         , 所以 2 2 21 1 1 1 1 1( ) [ 1 ( 1)] [ ( 1)] [1 ( 1)]3 6 3 3 3 2D X a a a a             21 (2 2 5)9 a a   , 所以当 a 在 1( 1, )2  内增大时, ( )D X 减小, 当 a 在 1(2 ,1) 内增大时, ( )D X 增大. 故选: D . 8.(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在三棱锥 D ABC 中,已知点 E 是 AD 的中点,平面 ACD  平面 BCD, AB AD BD  , 4ADC   .设二面角 B AD C  的平面角为 ,二面角 A BD C  的平面角为  , BEC 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  B.    C.     D.     【答案】B 【解析】 先通过分析得到直线 BE 与平面 ACD 所成的角和二面角 B AD C  是相等的,并利用最小角定理得到   ,然后过 A 点作 AF CD 交CD 于点 F ,连接 EF 、 BF ,利用射影面积法得到  ,即可得 到结果. 【详解】 如图,过 A 点作 AF CD 交CD 于点 F , 因为平面 ACD  平面 BCD,平面 ACD  平面 BCD CD , 所以 AF  平面 BCD,又 4ADC   ,所以 AF FD . 因为 BA BD , E 是 AD 的中点,所以 BE AD , 因此直线 BE 与平面 ACD 所成的角和二面角 B AD C  是相等的, 根据最小角定理知, BE 与平面 ACD 所成的角不大于 BEC ,所以  . 连接 EF , BF ,则 EF AD , 所以 BEF 是二面角 B AD C  的平面角, 设 1FD  ,则 2AD AB BD   , 连接 BF ,易知 AD  平面 BEF , 所以 AD BF , 又 AF  平面 BCD,所以 AF BF , 所以 BF  平面 ACD ,所以 1BF  , 则 1cos 3 AFD ABD S S   △ △ , 1cos 3 FBD ABD S S   △ △ ,因此  . 综上,    , 故选:B. 9.(2021·浙江高一月考)已如平面向量 a  、b  、 c  ,满足 3 3a  , 2b  , 2c  , 2b c   ,则         22 2 a b a c a b a c                 的最大值为( ) A.192 3 B.192 C. 48 D. 4 3 【答案】B 【解析】 作OA a  ,OB b  ,OC c  ,取 BC 的中点 D ,连接 OD ,分析出 BOC 为等边三角形,可求得 OD  , 计算得出         22 2 22 ABCa b a c a b a c S                  △ ,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求出 ABC 面积的最大 值,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如下图所示,作OA a  , OB b  ,OC c  ,取 BC 的中点 D ,连接OD , 以点 O 为圆心, a r 为半径作圆O , 1cos cos , 2 b cBOC b c b c            , 0 BOC    , 3  BOC , 所以, BOC 为等边三角形, DQ 为 BC 的中点, OD BC^ ,所以, BOC 的底边 BC 上的高为 2sin 33OD   , a b OA OB BA    r r uur uuur uur , OA OCa c CA       , 所以,    cosa b a c BA CA AB AC AB AC BAC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       2 22 2 2 2 cosa b a c a b a c AB AC AB AC BA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sin 2 ABCAB AC BAC S     △ , 由圆的几何性质可知,当 A 、O 、 D 三点共线且 O 为线段 AD 上的点时, ABC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此时, ABC 的底边 BC 上的高 h 取最大值,即 max 4 3h AO OD    , 则 max 1 2 4 3 4 32ABCS    △ , 因此,        22 2 a b a c a b a c                 的最大值为  2 4 4 3 192  . 故选:B. 结论点睛:已知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d ,且圆C 的半径为 r ,则圆 C 上一点到直线l 距离的最大值为 d r . 10.(2021·湖南高三月考(文))数列 na 各项均是正数, 1 1 2a  , 2 3 2a  ,函数 31 3y x 在点 31, 3n na a     处 的切线过点 3 2 1 72 , 3n n na a a    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① 3 4 18a a  ; ②数列 1n na a  是等比数列; ③数列 1 3n na a  是等比数列; ④ 13  n na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求出函数的导函数,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到 3 2 2 1 2 2 n n n n n ak a a a a      ,整理得到 2 12 3n n na a a   ,利用 构造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即可判断; 【详解】 解:由 31 3y x 得 2y x  , 所以   3 3 3 2 2 1 2 1 1 7 23 3 2 2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k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2 1 2 12 2 2 3n n n n n n na a a a a a a         (*), ① 1n  , 3 2 1 3 1 3 3 92 3 3 2 32 2 2 2a a a a          , 2n  , 4 3 2 4 3 9 9 272 3 3 2 92 2 2 2a a a a          , ∴ 3 4 9 27 36 182 2 2a a     ,正确; ②由(*)知  2 1 13n n n na a a a     , ∴首项 1 2 0a a  , 3 0q   ,∴ 1n na a  是等比数列,正确; ③  2 1 13 1 3n n n na a a a      ,首项 2 1 3 13 3 02 2a a     ,不符合等比数列的定义,错误; ④由②对可知: 2 1 2 3n n na a     , 两边同除3n 得 1 1 1 2 3 93 3 n n n n a a     , 令 3 n nn a b ,∴ 1 1 1 2 1 2 3 9 3 9n n n nb b b b       , 2n  . ∴ 1 1 1 1 6 3 6n nb b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2 06 3 6 3 6 6 6 ab         ,即数列 1 6nb    是恒为 0 的常数列. ∴ 11 1 1 10 3 36 6 6 23 n nn n nn ab a          ,故错误. 故选:B. 非选择题部分(共 11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多空题每题 6 分,单空题每题 4 分,共 36 分. 11.(2020·深圳科学高中高一期中)某移动公司规定,使用甲种卡,须付“基本月租费”(每月需交的固定费 用)30 元,在国内通话时每分钟另收话费 0.10 元;使用乙种卡,不收“基本月租费”,但在国内通话时每分 钟话费为 0.2 元.若某用户每月手机费预算为 50 元,则使用__________种卡才合算;若要使用甲种卡合算, 则该用户每月手机费预算(元)的区间为__________. 【答案】乙 (60, ) 【解析】 由题设写出甲、乙卡的费用关于通话时间的函数:50 元预算通话时间长的卡合算;甲合算则相同通话时间 甲费用低即可,列不等式求 t,写出预算区间即可. 【详解】 由题意,设月通话时间为 t 分钟,有甲费用为30 0.1t ,乙费用为 0.2t , ∴每月手机费预算为 50 元,则: 由30 0.1 50t  知,甲的通话时间为 200 分钟, 由 0.2 50t  知,乙的通话时间为 250 分钟, ∴用户每月手机费预算为 50 元,用乙种卡合算; 要使用甲种卡合算,即月通话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甲费用更低,即 30 0.1 0.2t t  , 解得 300t  时,费用在 (60, ) . 故答案为:乙, (60, ) 1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若实数 x , y 满足 2, 2 4, 0, x y x y x y         则 2 3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最大值 是______. 【答案】4 20 【解析】 画出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数形结合即可求出. 【详解】 画出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可得      1,1 , 4,4 , 2,0A B C , 将 2 3z x y  化为 2 +3 3 zy x  , 则观察图形可知,当直线 2 +3 3 zy x  过  2,0C 时, z 取得最小值为 min 2 2+0 4z    , 当直线 2 +3 3 zy x  过  4,4B 时, z 取得最大值为 max 2 4+3 4 20z     . 故答案为:4;20. 【点睛】 方法点睛:线性规划常见类型, (1) y bz x a   可看作是可行域内的点到点  ,a b 的斜率; (2) z ax by  ,可看作直线 a zy xb b    的截距问题; (3)    2 2z x a y b    可看作可行域内的点到点  ,a b 的距离的平方. 13.(2020·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三月考)已知 ,2      ,且 3sin 5   .则 sin 22       ______, tan 4      ______. 【答案】 7 25 7 【解析】 利用诱导公式和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可求得 sin 22      的值,求出 tan 的值,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可 求得 tan 4     的值. 【详解】 2 2 3 7sin 2 cos2 1 2sin 1 22 5 25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 ,2      ,且 3sin 5   ,则 2 4cos 1 sin 5       , sin 3tan cos 4      , 因此, 3 1tan 1 4tan 734 1 tan 1 4 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7 25 ; 7 . 14.(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已知 4 nax x     的展开式中第四项的系数为 120,所有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 之和为 512,则实数 a 的值为______,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 【答案】1 45 【解析】 由 4 nax x     的展开式中所有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512,由 12 512n  ,解得 n,然后由 10 4 ax x     的 展开式中第四项的系数为 120,由 3 3 10C 120a  ,解得 a ,最后由 10 4 1x x     的展开式的通项求解. 【详解】 因为 4 nax x     的展开式的所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2n ,且奇数项和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相等, 所以 12 512n  , 解得 10n  , 所以展开式中第四项 3 3 7 4 10 4C aT x x      , 所以 3 3 10C 120a  , 解得 1a  , 所以 10 4 1x x     的展开式的通项 10 10 5 1 10 104 1C C r r r r r rT x xx         , 令10 5 0r  , 解得 2r = , 所以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2 10C 45 . 故答案为:1,45 15.(2020·江苏高二期中)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乾隆皇帝诗作:“清跸重听尤井泉, 明将归辔启华旃.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描写了在龙井铁龙井茶的情景.龙井茶素来有“绿茶皇 后”,“十大名茶之首”的称号.按照产地品质不同,龙井茶可以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字号.某茶文化活动 给龙井茶留出了三个展台的位置,现在从五个字号的产品中任意选择三个字号的茶参加展出活动,如果三 个字号中有“狮、梅”,则“狮”字号茶要排在“梅”字号前(不一定相邻),则不同的展出方法有___________种.(用 数字作答) 【答案】 51 【解析】 分当选出的字号没有“狮、梅”, 有“狮、梅”中的一种,“狮、梅”都有三种情况分别求解,然后再求和. 【详解】 当选出的字号没有“狮、梅”时,共有 3 3 6A  种展出的方法. 当选出的字号有“狮、梅”中的一种时,共有 1 2 3 2 3 3 36C C A  种展出的方法. 当选出的字号中“狮、梅”都有时,共有 1 1 3 3 9C C  种展出的方法. 所以一共有 6 36 9 51   种不同的展出方法. 故答案为:51 【点睛】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的应用,属于中档题.常见排列数的求法为: (1)相邻问题采取“捆绑法”; (2)不相邻问题采取“插空法”; (3)有限制元素采取“优先法”; (4)特殊元素顺序确定问题,先让所有元素全排列,然后除以有限制元素的全排列数. 16.(2021·全国高三月考(文))已知 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当  ,0x  时,   12 3 xf x   , 设   sinh x x ,若函数      g x f x h x  ,则  g x 在区间 2020,2019 上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___. 【答案】 4038 【解析】 求出函数  h x 的最小正周期,作出函数  h x 与  f x 的图象,分析两个函数在 2020,0 和 0,2019 上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由此可得出结论. 【详解】 函数   sinh x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2 2T    . 当 0x  时,   12 3 xf x   ;当 0x  时,     1 1 12 3 2 3 x xf x f x           . 要求函数  g x 的零点个数,即求函数  h x 与  f x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 1 21 1 1 2 1 112 2 3 2 3 2f g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函数  h x 与  f x 在 0,2 上的图象无交点. 作出函数  h x 与  f 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当 0x  时,由图象可知,对任意的  0,1009k  且 k N , 函数  h x 与  f x 在 2 2, 2k k   上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所以,函数  h x 与  f x 在 2020,0 上的图象有 2020 个交点; 当 0x  时,由图象可知,函数  h x 与  f x 在 0,2 上的图象无交点, 对任意的  0,1008k  且 k N ,函数  h x 与  f x 在 2 1,2 3k k  上有且只有两个交点, 所以,函数  h x 与  f x 在 0,2019 上共有 2018 个交点. 综上所述,  g x 在区间 2020,2019 上的零点个数为 4038 . 故答案为: 4038 . 【点睛】 方法点睛:判定函数  f x 的零点个数的常用方法: (1)直接法:直接求解函数对应方程的根,得到方程的根,即可得出结果; (2)数形结合法:先令   0f x  ,将函数  f x 的零点个数,转化为对应方程的根,进而转化为两个函数 图象的交点个数,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结果. 17.(2020·河北区·天津二中高二期中)已知 1F , 2F 分别为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M 为 2PF 上的三等分点,且满足 2 2MF PM ,若 1OP MF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1 ,12      【解析】 设  0 0,P x y ,根据 2 2MF PM ,求出点 M ,再由 2 1MF OPk k   可得 2 2 0 0 02y x x   ,代入椭圆方 程可得 2 2 2 0 02 2 0c x cx ba    ,使方程在 ,a a 上有解,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设  0 0,P x y ,  ,M x y , 则  0 0,PM x x y y   ,  2 0 0,PF c x y   , 2 1 3PM PF   ,    0 0 0 0 1, ,3x x y y c x y      , 0 0 2 1 2,3 3 3M x c y     , 2 0 0 0 0 2 3 2 4 2 3 3 MF y yk x cx c     , 0 0 OP yk x   , 1OP MF , 2 2 0 2 0 0 12MF OP yk k x cx      , 2 2 0 0 02y x cx    ,又 2 2 2 0 0 21     xy b a , 2 2 2 2 0 0 02 2bb x x cxa      , 2 2 2 0 02 2 0c x cx ba     , P 存在, 0x 存在, 2 2 2 2 2 2 24 4 4 0c b cc ca a        ,显然恒成立, 又  0 ,x a a  , 2 2 2 0 02 2 0c x cx ba     在 ,a a 上有解, 令   2 2 2 0 0 02 2cf x x cx ba    ,对称轴 2 0 2 2 2 2 c ax ac c a       , 且 P 不在 x 上,   2 22 0f a c ac b      ,   2 22 0f a c ac b    , 解得 1 12 e  ,即 1 ,12e     故答案为: 1 ,12   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2021·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高二月考(理))在 ABC 中,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 且  sin sin sinb c C B Ab a    . (1)求 A ; (2)若 2a  ,求 1 1 tan tanB C  的最小值. 【答案】(1) 3  ;(2) 2 3 3 . 【解析】 (1)根据题设条件和正弦定理,化简得到 2 2 2b c a bc   ,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得 cos A的值,即可求 解; (2)由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求得 2bc a ,在结合正弦定理和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化简得 2 2 sin 2 2 si 1 1 tan tan n 2 sin R R A R a R B R CB bcC    ,即可解. 【详解】 (1)由  sin sin sinb c C B Ab a    ,可得     sin sin sinb c C B A b a    , 由正弦定理得     b c c b a b a    ,即 2 2 2b c a bc 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1cos 2 2 b c aA bc    , 因为 0 A   ,可得 3A  . (2)由(1)知 3A  ,设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R ,可得 4 32 sin 3 aR A   , 又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2 cosa b c bc A b c bc bc       , 即 2 4bc a  ,当且仅当 2b c  时取等号, 又由 1 1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tan tan sin sin sin sin B C B C B C B C B C B C     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B C A B C B C   2 2 sin 2 sin 2 sin R R A R B R C   2 8 3 8 3 2 3 3 3 4 3 R a bc bc     , 其中 R 是 ABC 外接圆的半径, 所以 1 1 tan tanB C  的最小值为 2 3 3 . 19.(2020·武冈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E,F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以 DF 为折痕把 △ DFC 折起,使点 C 到达点 P 的位置,且 PF⊥BF. (1)证明:平面 PEF⊥平面 ABFD; (2)求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3 4 . 【解析】 (1)根据 E,F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易知 BF⊥EF,再由 PF⊥BF,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 (2)作 PH EF ,由(1)知 PH  平面 ABFD,以 H 为原点,以 HF  为 y 轴, BF  为单位长度,建 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平面向量 ,DP HP   的坐标,设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 ,由 sin cos , DP HP DP HP DP HP            求解. 【详解】 (1)因为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E,F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 所以 BF⊥EF,又 PF⊥BF, EF BF F , 所以 BF  平面 PEF, 又因为 BF  平面 ABFD, 所以平面 PEF⊥平面 ABFD; (2)如图所示: 作 PH EF ,由(1)知 PH  平面 ABFD, 以 H 为原点,以 HF  为 y 轴, BF  为单位长度,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1)可得 DE⊥PE,又 DP=2,DE=1, 所以 PE= 3 , 又 PF=1,EF=2,所以 PE⊥PF, 所以 PH= 3 2 , EH= 3 2 , 则   3 30,0,0 , 0,0, , 1, ,02 2H P D             , 所以 3 3 31, , , 0,0,2 2 2DP HP                 , 设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 , 因为 HP  是平面 ABFD 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 3 34sin cos , 43 DP HP DP HP DP HP              . 20.(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数 1 和 100 之间插入 n 个实数,使得这 2n  个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 将这 2n  个数的乘积记作 nT ,再令 lgn na T , 1n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设 1 2 2 1 2 1 2( 1)n n n n n ab a a      ,设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为 nS , 1 n n n T S S   ,求 nT 的最大项和最小项. 【答案】(1) 2na n  ;(2)最大项为 1 161 120T   ,最小项为 2 425 84T   . 【解析】 (1)由题意数 1 和 100 之间插入 n 个实数,这 n 个实数成等比,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即可求出 nT ,进而可得 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详解】 (1)设这 2n  个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 nt 各项分别为 1 2 3 1 2, , ,n nt t t t t  , 则这 2n  个数的乘积 1 2 3 1 2n n nT t t t t t     ①, 2 1 3 2 1n n n nT t t t t t t       ②,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 1 2 2 1 3 3 100n n n k n kt t t t t t t t            ①②两式相乘可得  2 22 2100 10 nn nT   , 所以 210n nT  , 1n  , 得 2lg lg10 2n n na T n    , ( *)n N . (2) 1 12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 1)n nn n n n n n n n a a ab a a a a              1 1 2 1 2 1 1 1 1 1( 1) ( 1) 2 1 2 3 n n n na a nn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2n k 时, 1 1 1 1 1 1 1 1 2 3 5 5 7 2 1 2 3 3 2 3 6 9n nS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2 1n k  时, 1 1 1 1 1 1 1 1 2 6 3 5 5 7 2 1 2 3 3 2 3 6 9n nS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2 ,6 9 2 6 , 2 1,6 9 n n n k k ZnS n n k k Zn            , 则当 2n k 时, 1 1 3 2 3nS n    单调递增,所以 1 n y S  单调递减, 1 n n n T S S   单调递增,所以 2n  时, nT 最小为 2 2 2 1 4 21 425 21 4 84T S S       当 n   时, 1 1 6 9 1 1 9 8 1 933 2 3 2 3 2 3 2 3 2 3 2 1 n n n T nS S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所以 8 3nT   当 2 1n k  时, 1 1 3 2 3nS n    单调递减,所以 1 n y S  单调递增, 1 n n n T S S   单调递减,所以 1n  时, nT 最大为 1 1 1 1 8 15 161 15 8 120T S S       , 当 n   时, 1 1 6 9 1 1 9 8 1 933 2 3 2 6 3 2 3 2 6 3 2 6 1 3 2n n n n n nS nT nS n n                 所以 8 3nT   所以最大值为 1 161 120T   ,最小值为 2 2 2 1 425 84T S S     .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是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 2 2 1 2 12 n n na a a   可以将 nb 的通项裂项,讨论 n 是奇数和 n 是偶数可求 nS ,再利用 nS 的单调性判断 1 n n n T S S   的单调性,可求最值. 21.(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如图,椭圆 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左顶点为 A ,离心率为 1 2 ,长轴 长为 4,椭圆C 和抛物线  2: 2 0F y px p  有相同的焦点,直线 : 0l x y m   与椭圆交于 M , N 两 点,与抛物线交于 P ,Q 两点. (1)求抛物线 F 的方程; (2)若点 D , E 满足 AD AM AN    , AE AP AQ    ,求 AD AE 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4y x ;(2) 144 96 7,487 7AD AE          .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得 2a  , 1c  ,再根据 12 p  即可求解. (2)将直线 : 0l x y m   与椭圆方程联立,设  1 1,M x y ,  2 2,N x y ,利用韦达定理可得 8 64 ,7 7 m mAD       ,再将直线 : 0l x y m  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设  3 3,P x y ,  4 4,Q x y ,利用韦达 定理可得  8 2 ,4AE m  ,再由从而可得 216 96 327 7AD AE m m     ,配方即可求解. 【详解】 (1)因为椭圆C 的离心率为 1 2 ,长轴长为 4, 2 4 1 2 a c a   , ,,所以 2a  , 1c  , 因为椭圆 C 和抛物线 F 有相同的焦点,所以 12 p  ,即 2p  , 所以抛物线 F 的方程为 2 4y x . (2)由(1)知椭圆 2 2 : 14 3 x yC   , 由 2 2 14 3 0 x y x y m        , , 得 2 27 8 4 12 0x mx m    ,  2 2 1 64 4 7 4 12 0m m       ,得 2 7m  , 7 7m   . 设  1 1,M x y ,  2 2,N x y , 则 1 2 8 7 mx x   , 所以  1 2 1 2 62 7 my y x x m     . 易知  2,0A  ,所以  1 2 1 2 8 64, 4 ,7 7 m mAD AM AN x x y y               . 由 2 4 0 y x x y m       , ,得  2 22 4 0x m x m    .  2 2 2 2 4 4 0m m     ,得 1m  . 设  3 3,P x y ,  4 4,Q x y , 则 3 4 4 2x x m   , 所以  3 4 3 4 2 4y y x x m     , 所以    3 4 3 44, 8 2 ,4AE AP AQ x x y y m          . 所以  8 64 , 8 2 ,47 7 m mAD AE m            28 6 16 964 8 2 4 327 7 7 7 m mm m m            , 7 1m   , 易知函数 216 96 327 7y m m   在  7,1m  上单调递减, 所以 144 96 7,487 7AD AE          . 2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实数 0a  ,函数   22 lnf x a x a xx    , (0,10)x . (1)讨论函数  f x 的单调性; (2)若 1x  是函数  f x 的极值点,曲线 ( )y f x 在点 1 1( , ( ))P x f x 、 2 2( , ( ))Q x f x ( 1 2x x )处的切线分 别为 1 2l l, ,且 1 2l l, 在 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1b 、 2b .若 1 2l l// ,求 1 2b b 的取值范围. 【答案】(1)答案见解析;(2) 6 ln 4,05     . 【解析】 (1)求导后得       2 2 1 0 10ax axf x xx      ;分别在 1 10a  和 10 10a   两种情况下,根据  f x 的符号可确定  f x 的单调性; (2)由极值点定义可构造方程求得 a ,得到  f x 和  f x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可求得在 ,P Q 处的切线 方程,进而求得 1 2,b b ;由 1 2//l l 可求得 1 2,x x 的关系,同时确定 1x 的取值范围;将 1 2b b 化为 1 2 1 1 2 2 2 1 ln 1 x x x x x x       , 令 1 2 x tx  ,    2 1 ln1 tg t tt   ,利用导数可求得  g t 的单调性,进而求得  g t 的值域即为 1 2b b 的范 围. 【详解】 (1)       2 2 2 2 12 0 10ax axaf x a xx x x          . 0a  , 0 10x  , 2 0ax   . ①当 1 10a  ,即当 10,10a     时,   0f x  ,  f x 在 0,10 上单调递减; ②当 10 10a   ,即 1 ,10a      时, 当 10,x a     时,   0f x  ; 当 1 ,10x a     时,   0f x  ,  f x 在 10, a      上单调递减,在 1 ,10a      上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当 10,10a     时,  f x 在 0,10 上单调递减; 当 1 ,10a      时,  f x 在 10, a      上单调递减,在 1 ,10a      上单调递增. (2) 1x  是  f x 的极值点,  1 0f   , 即  2 1 0a a   , 解得: 1a  或 2a   (舍), 此时   2 lnf x x xx    ,   2 2 1 1f x x x      . 1l 方程为:  1 1 12 1 1 1 2 2 1ln 1y x x x x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令 0x  ,得: 1 1 1 4 ln 1b xx    ; 同理可得: 2 2 2 4 ln 1b xx    . 1 2//l lQ , 2 2 1 1 2 2 2 1 2 11 1x x x x        , 整理得:  1 2 1 22x x x x  , 1 2 1 2 2 xx x    , 又 1 20 10x x   , 则 1 1 1 2 102 xx x   , 解得: 1 5 42 x  ,   1 2 1 22 1 1 1 1 1 2 11 2 2 1 2 2 2 2 2 124 4 ln ln ln 1 x x x xx x x x xb b x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令 1 2 x tx  , 则 1 1 1 1 2 11 ,12 2 4 x xt x x          , 设    2 1 ln1 tg t tt   ,         2 2 2 14 1 0 1 1 tg t tt t t         ,  g t 在 1 ,14      上单调递增,又  1 0g  , 1 6 ln 44 5g       ,   6 ln 4,05g t       , 即 1 2b b 的取值范围为 6 ln 4,05    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