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5 高考模拟训练卷五--《2021届高三数学(浙江)三轮复习专题突破》第三篇 模拟高考求提升【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3.5 高考模拟训练卷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广东珠海市·高一期末)已知集合  4A x x  ,  0,1,2,3,4,5,6B  ,则 A B  ( ) A. 0,1,2,3 B.{ }5,6 C. 4,5,6 D. 1,2,3 【答案】A 【解析】 根据交集的定义,直接求交集. 【详解】 因为  4A x x  ,  0,1,2,3,4,5,6B  ,所以  0,1,2,3A B  . 故选:A 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设 a-2+(2a+1)i 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其中 a 为实数,则 a=( ) A.-3 B.-2 C.2 D.3 【答案】A 【解析】 根据实部与虚部的概念列式,即解得结果. 【详解】 由题意知,a-2=2a+1,解得 a=-3. 故选:A. 3.(2021·广西南宁市·高三一模(文))若实数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2 0 3 0 3 0 x y x x y           ,则 z x y  的最大值为 ( ) A.3 B.5 C. 6 D.8 【答案】D 【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平移直线 z x y  ,找出使得该直线在 x 轴上截距最大值时对应的最优解, 代入目标函数即可得解. 【详解】 作出不等式组 2 0 3 0 3 0 x y x x y           所表示的可行域如下图所示: 联立 3 2 0 x x y      ,解得 3 5 x y    ,即点  A 3,5 , 平移直线 z x y  ,当直线 z x y  经过可行域的顶点 A 时,该直线在 x 轴上的截距最大, 此时 z 取最大值,即 max 3 5 8z    . 故选:D. 【点睛】 思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于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 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 (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 (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 就是最优解); (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4.(2021·河南高三一模(理))函数   2 1 sin1 xf x xe      的部分图象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再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和正弦函数的性质,用特殊值法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  2 11 sin sin1 1 x x x ef x x xe e         ,显然定义域为全体实数集, 因为    1 1sin( ) ( sin ) sin1 1 1 1x x x x x x e e ef x x x x f xe e e                 , 所以该函数是偶函数,图象关于纵轴对称,因此排除 B、D, 当 0x  时,有 1xe  ,因此当 (0, )x  时, sin 0x  ,所以当 (0, )x  时,   0f x  , 显然选项 A 不符合,选项 C 符合, 故选:C 5.(2021·河南高三月考(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 A.4 B. 4 3 C.2 D. 2 3 【答案】B 【解析】 首先由三视图求出原几何体,再计算体积即可求解. 【详解】 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是三棱锥 D ABC , 该几何体嵌入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可得 1 1 1 42 2 2 23 3 2 3ABCD ABCV S         . 故选:B. 6.(2021 届海南高三一模)已知双曲线C :  2 2 0x y     ,则“ 1  ”是“直线 y x 是C 的一条 渐近线”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当 1  时,双曲线方程为 2 2 1x y  ,以渐近线方程为 y x  ,满足充分性; 反之,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y x 时,任意的  0   均可,不满足必要性. 故选:A 7.(2021·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一模(文))在悠久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数学文化是其中的一朵绚丽的奇 葩.《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有标志性的内容丰富的众多数学名著之一,大约创作于公元五世纪.书中有 如下问题:“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问日益几何?”.其大意为:“今有 一女子擅长织布,织布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数量的布,第一天织 5 尺,一个月共织了九匹三丈,问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多少尺布?”.已知 1 匹 4 丈,1 丈 10 尺,若这个月有 30 天,记该女子这一个月中的第 n 天所织布的尺数为 na , 2 na nb  ,对于数列 na , nb , 则 5 2 10log a b  ( ) A. 193 209 B. 209 193 C. 209 289 D. 289 209 【答案】C 【解析】 根据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可求得每天织布数所成等差数列的公差,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到 5a 和 10 2 10 2 10log log 2ab a  ,作比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由题意知:一个月共织了390尺布,且每天的织布数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d , 30 2930 5 3902 d    ,解得: 16 29d  , 5 16 2095 429 29a     , 10 2 10 2 10 16 289log log 2 5 9 29 29 ab a       , 5 2 10 209 log 289 a b   . 故选:C. 8.(2021·湖北高三月考)直线 1 0x y   经过椭圆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左焦点 F ,交椭圆于 A 、B 两点,交 y 轴于C 点,若 2FC AC 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10 2 2  B. 3 1 2  C. 2 2 2 D. 2 1 【答案】A 【解析】 求出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以及点 C 的坐标,由 2FC AC  求出点 A 的坐标,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得 2a 的值, 进而可求得椭圆的离心率. 【详解】 由题意可知,点  ,0F c 在直线 1 0x y   上,即1 0c  ,可得 1c  , 直线 1 0x y   交 y 轴于点  0,1C , 设点  ,A m n ,  1,1FC  ,  ,1AC m n   , 由 2FC AC  可得   2 1 2 1 1 m n      ,解得 1 2 1 2 m n      , 椭圆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右焦点为  1,0E ,则 2 21 1 101 02 2 2AE               , 又 2 21 1 21 02 2 2AF                , 10 22 2a AE AF     , 因此,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4 10 22 2 4 10 2 2 8 210 2 10 2 2 ce a         . 故选:A. 【点睛】 方法点睛:求解椭圆或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方法如下: (1)定义法:通过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得 a 、 c 的值,根据离心率的定义求解离心率 e 的值; (2)齐次式法:由已知条件得出关于 a 、 c 的齐次方程,然后转化为关于 e 的方程求解; (3)特殊值法:通过取特殊位置或特殊值,求得离心率. 9.(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已知 aR , 2 1 ln 0ax x a x    在 1 ,22x      上恒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 范围为( ) A. 1, 2     B. 1 1,3 2      C. 1 ,3    D. 1, 3     【答案】D 【解析】 不等式 2 1 ln 0ax x a x    等价于 ( 1)( 1)ln 0x ax a x    ,分类讨论 1 ,12x     , 1x  和 (1,2]x  ,分 别求出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最后取交集即可. 【详解】 易知 2 1 ( 1)( 1)ax x a x ax a       ,不等式  2 1 ln 0ax x a x    ,即 ( 1)( 1)ln 0x ax a x    . 当 1 ,12x     时, ln 0x  , 1 0x   ,则 11 0 1ax a a x       ,又 1 1 2,1 2 3x      ,所以 1 2a  ; 当 1x  时, ln 0x  ,对任意的实数 a ,不等式恒成立; 当 (1,2]x  时, ln 0x  , 1 0x   ,则 11 0 1ax a a x       ,又 1 1,3 2     ,所以 1 3a  ; 综上,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1, 3     . 故选:D 【点睛】 方法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问题,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见方法: ①分离参数  a f x 恒成立(  maxa f x 即可)或  a f x 恒成立(  mina f x 即可); ②数形结合(  y f x 图像在  y g x 上方即可); ③讨论最值  min 0f x  或  max 0f x  恒成立. 10.(2020·高三期中)设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 f x 的值域为 A,若集合 A为有限集,且对 任意 1 2x x R、 ,存在 3x R 使得      1 2 3f x f x f x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 A的个数为( ) A.3 B.5 C.7 D.无穷个 【答案】B 【解析】 根据定义确定元素范围,再分类讨论元素个数. 【详解】 解:若 A中最大元素为大于 1 的元素为 a ,则 2a a ,不满足题意,故 A中最大元素不超过 1,同理可得 A 中最小元素不小于 1 若集合 A中只有一个元素 a ,则    2 0,1 0 , 1a a a A A      , 若集合 A中有两个元素 , ( 1 1)a b a b    ,则 2a a 或 2a b , 当 2a a 时 0a  (1 舍去),此时 2 1b b b   即  1,0A   当 2a b 时 0a  ,因此 20, 1 1 1b ab a b a a          (1 舍去) 即  1,1A   若集合 A中有三个元素 , , ( 1 1)a b c a b c     ,则 2a a 或 2a b 或 2a c , 当 2a a 时 0a  (1 舍去),此时 2 2 2 2 2, , ,b a b b c a b c c c      或 2c b ,解得 1, 1c b a    , 舍去 当 2a b 时 2 20,1 0, ,a b b b b a      , 2 ,b c  2 1, 1c c c b      ,矛盾,舍去 当 2a c 时 2 20,1 0, , 1, 1 , 0a c c c c a b b b           , 即  1,0,1A   若集合 A中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元素 , , , , ( 1 1)a b c d a b c d        ,则由上推导可得 1, 1, 0a d b c      ,矛盾,即此时 A无解 综上所满足条件的集合 A可以为   0 , 1 , 1,1 , 1,0 , 1,0,1 ,共 5 个, 故选:B 非选择题部分(共 11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多空题每题 6 分,单空题每题 4 分,共 36 分. 11.(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中国南宋数学家杨 辉 1261 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有出现.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除每行两边的数都是 1 外, 其余每个数都是其“肩上”的两个数之和,例如第 4 行的 6 为第 3 行中两个 3 的和.若在“杨辉三角”中从第二 行右边的 1 开始按“锯齿形”排列的箭头所指的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1,2,3,3,6,4,10,5,…,则在 该数列中,第 35 项是__________. 【答案】171 【解析】 根据杨辉三角,总结出规律,确定其第  2k k  行的第三个数的通项,再确定第 35 项是第19 行的第三个 数,由通项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由杨辉三角可得,第 2 行的第三个数为1; 第3行的第三个数为1 2 ; 第 4 行的第三个数为1 2 3  ; 第5行的第三个数为1 2 3 4   ; …… 因此第  2k k  行的第三个数为  1 2 3 ... 1k     , 而该数列的第 35 项是第19行的第三个数, 所以第 35 项是  18 1 181 2 3 ... 18 1712       . 故答案为:171. 12.(2021·江苏高一课时练习)已知一个正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是 9 cm,表面积等于 144 cm2,则这个棱柱 的侧面积为________ cm2. 【答案】72 或 112 【解析】 设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 a ,高为b ,则 2 22 9a b  , 24 2 144a b a  ,从而解出 2 36a  或 2 16a  , 3b  或 7b  ,从而求出其侧面积. 【详解】 解:设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 a ,高为b ,则 2 22 9a b  , 24 2 144a b a  , 联立消b 可得, 4 2 2 28 (72 ) 81 4a a a    , 即 4 252 8 72 0a a    , 解得, 2 36a  或 2 16a  , 即 6 3 a b    或 4 7 a b    , 当 6a  , 3b  时,侧面积 4 72S ab  , 当 4a  , 7b  时,侧面积 4 112S ab  , 故答案为:72 或 112 13.(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  51 1x axx      的所有项的系数的和为 64,则 a ______,展开式中 3x 项的系数为______. 【答案】1 15 【解析】 令 1x  可求得 1a  ,求出 51x  展开式的通项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令 1x  得,  52 1 64a   ,解得 1a  ,  51x  的展开式的通项 5 1 5 r r rT C x    ,分别取 5 2r- = 与5 4 r ,得 3r  , 1r  , 所以 51x  的展开式中含有 2x 的项的系数为 3 5C ,含有 4x 的项的系数为 1 5C ,所以展开式中 3x 项的系数为 3 1 5 5 15C C  . 故答案为:1;15. 14.(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已知 4sin 5   , ( , )2   ,且 ( )sin cos    ,则 cos   ________. tan( )   ________. 【答案】 3 5- 3 【解析】 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结合  的范围可求出 cos  和 tan  ,将sin( ) cos    按照两角和的 公式进行展开可得 tan ,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 因为 4sin 5   , ( , )2   ,所以 3cos 5    ,则 4tan 3    , 由sin( ) cos    ,得sin cos sin cos cos      , 显然 cos 0  ,则 3 4tan 15 5    ,解得 1tan 3    , 则 1 4 tan tan 3 3tan( ) 31 41 tan tan 1 ( )( )3 3 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3 5- , 3 . 15.(2021·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末)过点 (4,1)A 的圆 C 与直线 1 0x y   切于点 (0,1)B ,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圆C 截 y 轴所得的弦长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  2 2 82 + +1x y  4 【解析】 设圆心坐标为  C a b,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圆的几何性质建立方程组,解之可求得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 可得圆的标准方程,再令 0x  ,可求得圆 C 截 y 轴所得的弦长. 【详解】 设圆心坐标为  C a b, ,则圆的半径为  22 1R a b   ,又因为点 (4,1)A ,点 (0,1)B 在圆上,所以             2 2 22 2 2 22 4 + 1 + 1 0 + 1 + 1 a b a b a b a b          ,解得 2a  , 又直线 1 0x y   与直线 CB 垂直,所以 1 12 0 b    ,解得 1b   , 所以圆C 的标准方程为   2 2 82 + +1x y  , 令 0x  ,解得 1 23, 1y y   ,所以圆 C 截 y 轴所得的弦长为 1 2 4y y  , 故答案为:   2 2 82 + +1x y  ; 4 . 16.(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已知随机变量 X 有三个不同的取值,分别是 0,1,x,其中 (0,1)x  , 又 1( 0) 2P X   , 1( 1) 4 P X ,则当 x ________时,随机变量 X 的方差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1 3 1 6 【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求得 1( ) 4P X x  ,根据期望的公式,求得   1 4 xE X  ,结合方差的计算公式,化 简得的   23 2 3 16 x xD X  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由 1( 0) 2P X   , 1( 1) 4 P X ,可得 1( ) 4P X x  , 所以随机变量 X 的期望为   1 1 1 10 12 4 4 4 xE X x        , 则方差为   2 2 2 21 1 1 1 1 1 3 2 3(0 ) (1 ) ( )4 2 4 4 4 4 16 x x x x xD X x              , 所以当 1 3x  时,方差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  1 6D X  . 故答案为: 1 3 , 1 6 . 17.(2020·浙江高一期末)在平面内,已知 a  ,b  是非零向量, e  是单位向量, 1a e   ,   0b b e     , 则 a b 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 ,24     【解析】 设 , ,OA a OE e OB b        ,可以得到 2OC b  ,则由题意可知, , ,O A C 三点在半径为 1 的圆 E 上,作 DE AC 于 D ,设 ,AEC OED     ,用 , ,EA EC EO    表示出 ,a b   ,得出 a b  关于 ,  的函数, 从而求出 a b  的范围. 【详解】 设 , ,OA a OE e OB b        , 由 1a e   ,可知 A在以 E 为圆心,以 1 为半径的圆 E 上, 设b  与 e  的夹角为 , 因为   0b b e     ,所以 2 0b b e     ,所以 cosb  ,所以 BE OB , 延长 OB 交圆 E 于C ,则C 在圆 E 上,且 1 2b OC  , 所以 1( ) ( )2a b EA EO EC EO          21[ ( ) ]2 EA EC EO EA EC EO           , 作 ED AC ,垂足为 D ,设 ,AEC OED     , 则 cos , 2EA EC EA EC ED        , 所以 ( ) 2cos cos2EA EC EO       , 所以 21 (cos 1 2cos cos ) cos cos cos2 2 2 2a b            , 当 2cos 12   且 cos cos 12     时, a b  取得最大值 2; 又 2 2 21 1cos cos cos (cos cos ) cos2 2 2 2 4         , 所以 2cos 1  且 1cos cos 02 2    时, a b  取得最小值 1 4  , 故答案为: 1[ ,2]4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2021·河南平顶山市·高三二模(理)) ABC 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 c ,且 3b  , 2a c  , 2 3A  . (1)求 ABC 的面积; (2)求  sin A C 的值. 【答案】(1)15 3 4 ;(2) 4 3 7 . 【解析】 (1)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19 2 3 2a c c           ,又 2a c  ,代入方程,可求得 c 值,代入面积公式, 即可求得答案. (2)根据题意,可求得sin ,cosA A的值,根据正弦定理即可求得sinC 的值,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及 角 C 的范围,即可求得 cosC 的值,代入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1)由余弦定理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所以 2 2 19 2 3 2a c c           . 因为 2a c  ,所以 2 2 12 9 2 3 2c c c           ,解得 5c  ,则 7a  . 所以 ABC 的面积 1 1 3 15 3sin 3 52 2 2 4ABCS bc A      . (2)由 2 3A  得 3sin 2A  .由正弦定理得 5 3sin sin 14 cC Aa   . 在 ABC 中,A 为钝角,所以C 为锐角. 所以 2 11cos 1 sin 14C C   . 所以   4 3sin sin cos cos sin 7A C A C A C    . 19.(2021·河南平顶山市·高三二模(理))如图所示的五面体中,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平面 ADE  平 面CDEF , 2 2AB ED EF   , 60EAD   . (1)证明:平面 ADE  平面 ABCD ; (2)求直线 CF 与平面 BDE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05 35 . 【解析】 (1)证明CD 平面 ADE ,平面 ADE  平面 ABCD 即得证; (2)取 AD 中点为O ,以 OA 所在直线为 x 轴,OH 所在直线为 y 轴, OE 所在直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 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出直线CF 与平面 BDE 所成角的正弦. 【详解】 (1)证明:取 ED 的中点G ,连接 AG . 因为 AD AB ED  , 60EAD   ,所以 ADE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 AG ED , 又因为平面 ADE  平面CDEF ,且平面 ADE  平面CDEF ED , 所以 AG  平面CDEF ,所以 AG CD . 因为 CD AD , AG AD A  所以CD  平面 ADE . 又CD  平面 ABCD ,所以平面 ADE  平面 ABCD . (2)取 AD 的中点O , CB 的中点 H ,连接 OE ,OH . 由(1)可知, OE  平面 ABCD ,易知OE OA ,OA OH ,OE OH , 以 OA 所在直线为 x 轴,OH 所在直线为 y 轴,OE 所在直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0,0,0O ,  0,2,0H ,  1,2,0C  ,  1,2,0B ,  1,0,0D  ,  0,0, 3E . 从而  2, 2,0BD    ,  1,0, 3DE  ,  0,2,0OH  . 因为 //AB CD ,CD  平面CDEF , AB  平面 CDEF ,所以 //AB 平面CDEF 又因为 AB Ì平面 ABEF ,平面 ABEF  平面CDEF EF ,所以 //EF AB . 所以 1 2EF OH  .易知  0,1, 3F ,所以  1, 1, 3CF   . 设平面 BDE 的法向量为  , ,n x y z ,则 0 0 n BD n BD         即 2 2 0 3 0 x y x z      不妨取 3x   ,则 3y  , 1z  .所以  3, 3,1n   . 设直线CF 与平面 BDE 所成角为 , 所以 3 3 3 105sin cos , 353 1 3 1 3 1 CF n              . 所以直线 CF 与平面 BD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5 35 . 【点睛】 方法点睛: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求法: 方法一:(几何法)找 作(定义法) 证(定义) 指 求(解三角形),其关键是找到直线在平面内 的射影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和解三角形. 方法二:(向量法)sin AB n AB n        ,其中 AB  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n  是平面的法向量, 是直线和平面所 成的角. 20.(2021·浙江省武义第三中学高三月考)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S 满足 2 *2 ( 2) ,n nS a n n N    (1)求证:数列 2 1na n  是等比数列,并求 na 的通项公式; (2)设 1 na       的前 n 项和为 nT ,求证: *8 ,3nT n N  .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2 1n na n  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构造等式 2 1 12 ( 3)n nS a n    ( 2)n  ,利用两式相减可得  12 2 5 2n na a n n    ,再根据等比 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可得解; (2)当 1, 2n n  时,不等式显然成立,当 3n  时,利用 1 1 1 8 2 1 5 3 22 (1 ) 2 (1 )2 8 n n nn n na      放大 后,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然后再放大即可得证. 【详解】 (1) 22 ( 2) ,n nS a n   当 1n  时, 1 1 1 12 1 1S a a a     2n  时 2 1 12 ( 3)n nS a n    . 两式相减,得 2 2 1 12 2 ( 2) ( 3)n n n n nS S a a a n n         得  12 2 5 2n na a n n    , 则    11 1 1 1 2 2 32 1 2 2 5 2 1 22 1 1 2 3 2 3 nn n n n n a na n a n n a n a n a n                    为常数 数列 2 1na n 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 1 2 1 2a    , 12 1 2 2 2n n na n       ,所以 2 2 1n na n   , (2)当 1n  时, 1 1 1 81 3T a    , 当 2n  时, 2 1 2 1 1 81 1 2 3T a a       , 当 3n  时, 1 1 1 2 12 2 1 2 1 2 n nn n na n         , 令 2 1 2n n nb  ,则 1 1 2 1 2n n nb    , 11 2 1 2 12 2 1 2(2 1) 2 nn n n n b n nb n      , 因为 3n  ,所以 2 1 2(2 1) 3 2 0n n n      ,所以 2 1 2(2 1)n n   , 所以 1 1n n b b   ,所以 1n nb b  ,所以当 3n  时,数列{ }nb 单调递减, 所以当 3n  时, 3 2 1 2 3 1 5 2 2 8n n nb      , 所以当 3n  时, 1 1 1 8 2 1 5 3 22 (1 ) 2 (1 )2 8 n n nn n na      , 所以当 3n  时, 3 4 8 1 1 11 1 3 2 2 2n nT          21 118 28 8 1 82 2 213 3 8 31 2 n                , 综上所述: *8 ,3nT n N  . 【点睛】 关键点点睛:当 3n  时,利用 1 1 1 8 2 1 5 3 22 (1 ) 2 (1 )2 8 n n nn n na      放大后再求和是解题关键. 21.(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如图,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 2 1 : 2 ( 0)C y px p  的焦点是椭圆 2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右焦点, A为椭圆 2C 的右顶点,椭圆 2C 的长轴 8AB  ,离心率 1 2e  . (1)求抛物线 1C 和椭圆 2C 的方程; (2)过 A点作直线l 交 1C 于 ,C D 两点,射线OC ,OD 分别交 2C 于 ,E F 两点,记 OEF 和 OCD 的面 积分别为 1S 和 2S ,问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 1 2: 3:13S S 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答案】(1) 2 8y x ; 2 2 116 12 x y  ;(2)存在, 4 0x y   . 【解析】 (1)根据已知条件先求解出椭圆方程中 ,a c 的值,则椭圆方程可求,根据抛物线与椭圆有一个相同焦点求 解出抛物线的方程; (2)设出直线l 的方程 4x my  ,将 2 1 S S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为和 ,E Fy y 有关的形式,再分别求解 出 ,E Fy y 的相关表示,最后根据面积比的比值计算出 m 的值即可求解出直线l 的方程. 【详解】 (1)由题知, 4a  , 1 2 c a  , 2c  , 2 2 2 3b a c    , 4p  所以抛物线 1C 的方程为 2 8y x 椭圆 2C 的方程 2 2 116 12 x y  . (2)由题知直线l 的斜率不为 0,设直线l 的方程为 4x my  2 28 8 32 0 4 y x y my x my         设  1 1,C x y ,  2 2,D x y ,则 1 2 8y y m  , 1 2 32y y   . 所以 2 1 1 | | | |sin | | | |2 1 | | | || | | |sin2 OC OD CODS OC OD S OE OFOE OF EOF       1 2 32 F E FE y y y y y y    ,  直线 OC 的斜率为 1 1 2 11 1 8 8 y y yx y   ,直线OC 的方程为 1 8y xy  . 由 1 2 2 8 116 12 y xy x y      得 2 2 1 1 164 16 12 yy      ,则 2 2 1 1 164 16 12E yy      , 同理可得 2 2 2 1 164 16 12F yy      , 所以 2 2 2 2 2 11 1 164 16 12 64 16 12E F y yy y            ,所以 2 2 2 36 256 121 48E Fy y m    , 要使 1 2: 3:13S S  ,只需  2 2 232 121 48 13 36 256 3 m       ,解得 1m   , 所以存在直线 : 4 0l x y   符合条件. 22.(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已知函数 2( ) xf x e ax x   . (1)当 1a  时,求曲线 ( )y f x 在点 (1, (1))f 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 ( ) ( )F x f x x  有两个极值点 1x , 2x ,求证: 2 1 2 (ln(2 ))x x a . 【答案】(1) ( 3) 1y e x  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当 1a  时,可得 ( )f x 解析式,求导得 ( )f x 解析式,则可求得 (1)k f  , (1) 2f e  ,代入直线方 程,化简即可得答案. (2)函数 ( )F x 有两个极值点 1x , 2x ,等价为 ( ) 0F x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x , 2x .令 ( ) 2xh x e ax  , 分别讨论 0a  和 0a  两种情况,利用导数求得其单调区间和极值,可得 a 的范围,不妨设 1 2x x ,则 1 ln(2 )x a , 2 ln(2 ) 1x a  .令 24( ) ( ) (2ln(2 ) ) 4 4 ln(2 )x x aG x h x h a x e ax a ae        ,利用导数判断其单调 性,结合基本不等式,分析整理,即可得证. 【详解】 解:(1)当 1a  时, 2( ) xf x e x x   ,则 ( ) 2 1xf x e x    , 所以 (1) 3k f e    ,又 (1) 2f e  , 所以切线方程为 ( 3)( 1) 2y e x e     ,即 ( 3) 1y e x   . (2)由题意得 2( ) xF x e ax  ,则 ( ) 2xF x e ax   . 因为函数 ( )F x 有两个极值点 1x , 2x , 所以 ( ) 0F x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x , 2x . 令 ( ) 2xh x e ax  ,则 ( ) 2xh x e a   . ①当 0a  时, ( ) 0h x  恒成立,则函数 ( )h x 为 R 上的增函数, 故 ( )h x 在 R 上至多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 ②当 0a  时,令 ( ) 0h x  ,得 ln(2 )x a , 当 ( ,ln(2 )) x a 时, ( ) 0h x  ,故函数 ( )h x 在 ( ,ln(2 ))a 上单调递减, 当 (ln(2 ), )x a  时, ( ) 0h x  ,故函数 ( )h x 在 (ln(2 ), )a  上单调递增. 因为函数 ( ) 0h x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x , 2x , 所以 min( ) (ln(2 )) 2 2 ln(2 ) 0h x h a a a a    ,得 2 ea  不妨设 1 2x x ,则 1 ln(2 )x a , 2 ln(2 ) 1x a  . 又 (0) 1 0h   ,所以 1 (0,ln(2 ))x a . 令 24( ) ( ) (2ln(2 ) ) 4 4 ln(2 )x x aG x h x h a x e ax a ae        , 则 2 24 4( ) 4 2 4 0x x x x a aG x e a e ae e         , 所以函数 ( )G x 在 R 上单调递增. 由 2 ln(2 )x a 可得  2 (ln(2 )) 0G x G a  ,即    2 22ln(2 )h x h a x  . 又 1x , 2x 是函数 ( )h x 的两个零点,即 ( ) ( )1 2h x h x= , 所以    1 22ln(2 )h x h a x  . 因为 2 ln(2 )x a ,所以 22ln(2 ) ln(2 )a x a  , 又 1 ln(2 )x a ,函数 ( )h x 在 ( ,ln(2 ))a 上单调递减, 所以 1 22ln(2 )x a x  ,即 1 2 2ln(2 )x x a  . 又 1 2 1 22x x x x  ,所以 1 22 2ln(2 )x x a ,因此 2 1 2 (ln(2 ))x x a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主要有三点:一是确定 1x , 2x 的范围,为后续的灵活转化做准备; 二是能够想到构造函数 ( ) ( ) (2ln(2 ) )G x h x h a x   ,并借助其单调性得到    2 22ln(2 )h x h a x  ; 三是巧妙利用自变量的范围和函数 ( )h x 的单调性构建关于 1x , 2x 的不等式.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