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秘诀:议论文层层“剥洋葱”(附:范文精点细评)
只要立意正确,一篇考场作文的高下,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的深度和文采。
议论文如何写出深度,是一个复杂又简单的话题。考试作文要求那么具体:自定立意,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 字左右。这是要求考生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极致。但
只要考生明确挖掘深度的方向和技巧,多训练,即使高考考场,你也能写出深度来。
文章要深度,我认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目标专一,层层深入。打个比喻就是“剥洋葱”。
好文章体现出真情,“剥”到深处情自真。
写文章像“剥洋葱”,顾名思义,就是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素材本质,一直剥到洋
葱最核心的“泪点”,剥到阅卷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触动他的神经,从而引起阅卷者的共
鸣。
我们看到洋葱并不会流泪,甚至剥一两层洋葱的外皮也不一定会流泪,但你如果坚持
剥下去,就会泪流满面,它的气味刺激到你眼睛最敏感的神经。等剥到洋葱的核心时,你
必泪如雨下。
在写议论文时,考生不要想在开篇一两句话就能震慑、感动阅卷老师。八百字的文章
里,必须在文章中展开事例,深度挖掘,阐发观点,让人信服你的观点正确,分析落到实
处有迹可循,才有可能让阅卷者因认同而感动。
议论文中的摆事例,不需要过分渲染事例的前世今生、枝枝蔓蔓。要知道,议论文中
的事例绝非记叙文中的活灵活现,也切忌人云亦云,泛泛而谈。很多学生为了凑字数抄写
材料,这明摆着告诉阅卷者:我没话写,先应付抄点。写议论文讲道理,不是空喊口号、
照搬理论,而是要抓住事例的关键,围绕着观点去深度挖掘,像剥洋葱一样展开剖析,一
直剥到洋葱心、剥出事件的“泪点”,把事件说清说透,考生此时要有种说不透彻不算完、
说不动情不罢休的气势。
下面,我就以“小悦悦事件”为例,用“剥洋葱”的写法来阐明观点。选择这个事例
的初衷是它有代表性,曾是社会关注热点,围观者甚多各种说法都是振振有词,似乎谁都
对,可又谁也不是全对。它是当今社会一面,也符合现在高考作文对学生认知的考查:考
生要能明辨是非,有思考,有担当,分析推理有逻辑思辨能力。
【事件概述】
2011 年 10 月 13 日下午 5 时 30 分,广东佛山一家五金城里:2 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
子里,被一辆面包车碾轧,几分钟后又被一辆小货柜车碾过。事件发生的几分钟内,小悦
悦身边经过的十八位路人,都无视、离开。最后,一位拾荒阿婆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
并找到她的妈妈。2011 年 10 月 21 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 32 分离世。
该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我们提炼确定【观点】:生活中我们要时时拷问良心,审视自我。
第一层洋葱皮
引用素材时:2 岁女童小悦悦在巷子里连遭两辆车碾轧,父母不在身边,两位司机相
继碾过孩子竟然没停车,路过的十余名路人没有一人停留,直到捡垃圾的阿婆把小悦悦抱
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到此,素材的核心事件、人物已经基本交代清楚,我们算是剥了
洋葱的第一层表皮。你要注意的是,引用事例的目的是要证明文章的主旨,写到此,已交
代清楚事件原委,接下来必须阐述观点或道理,千万不要旁枝逸出。不要还原事件发生时
的天色、街道的喧嚣、哭天抢地的悲剧氛围等。你是写 800 字的议论文,这样添油加醋劳
心费力写故事,无异于自毁前程。
第二层洋葱皮
阐述观点时,深入事件本身:没有行为能力的 2 岁女童,是如何脱离其安全监管人的
视线走到街巷中来的?司机在碾过女童之后为何会逃逸?这是造成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这次议论文的主旨是“拷问良心,审视自我”。回顾材料,分离出来角度,家长和
司机,其次是路人。而不是一窝蜂地被一些网络评论引导去责问路人,毕竟,路人的责任
只是走好路,谁也不可能一出门就左顾右盼看有没有意外。这里要分清,孩子不幸,家长
心痛这是情,于理来说,家长的痛是思考事故的缘由,而不是同情加分。
此时的家长,司机主要责任人,从他们的角度审视自我,承担责任。稚嫩的生命被无
情的车轮碾压,小悦悦的不幸遭遇令人心痛,愤怒。路过的十余名路人从道德、良心上来
说是有责任的。难怪公众把这种情绪发泄到路人身上,人肉搜索,指责路人是没有道德的
中国人。可你说他说,都是逞一时口头之快,这种大而化之的道德批判,是没有具体指向
的。舆论把矛头对准“道德”,就是因为这样不会带来任何风险,人人皆可为。大家畅所欲
言地指责一起,认为这是发挥正义感的最佳渠道。如果学生写作再人云亦云地跟风,批评
几句路人的冷漠,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下一个“小悦悦”也就难免。这个事例的深层意
义没有挖掘出来,大家义愤填膺却没有解决任何具体问题。那样写的作文又有何现实意义?
“剥洋葱”应该剥出来父母的监护责任心,司机驾驶的责任心,人人要有勇气拷问自
己的良心才是杜绝事件的核心。
第三层洋葱心
拷问自己远比拷问别人有助于改变这个社会。大众的社会舆论铺天盖地的批判路人,
道德批判无须付出成本,是安全的,但却是苍白无力的。学生若把此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
上会大打折扣。如果文章停留在这里,应该说只有说教,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剥洋葱”的方法,一定要剥到我们每个人要承担的责任或者反思自省。大家通过这
件事反观自己的内心,具体到“小悦悦事件”,学生思考到追究肇事司机和其安全监管人的
责任,比用口水淹死路人更有用,用法律追责比用道德追责更有实际的警示价值。司机反
省,父母反省,路人反思,每个人都拷问自己的心灵,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行有不得,反
求诸己。写作触到“心”,阅卷者才会有所触动。
总之,在这个事例中,我们“剥洋葱”是三步走:
第一层葱皮:众所周知;
第二层葱皮:理性分析;
第三层葱心:从我做起。
整个事例分析中,阅卷者看到的是一个有着理性头脑和社会责任感的年青一代,文章
有现实意义,阅卷者不一定落泪,但定会赞同。这时,你离高分作文还远吗?
议论文中的“剥洋葱”技巧,是一个理清思路、层层深入的思考过程,需要对事例有
深刻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剥”到深处情自真。要做到这一点,考生在积累典型素材时,
不仅仅要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更要留心事件的角度、深度,挖掘事件的本
质。这样,在写考场作文时,同样的素材,你的文章却带着自己的正义的见解、蕴含着自
己的真情,合理运用了素材,必能脱颖而出,依然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因为阅卷者不
一定是火眼金睛,但内心的认可,经验的认可,情感的共鸣是一致的。
我用的是七年前的事例,今天的讯息传播比三年前都已经快了无数倍,每一个自然人
只要有网络,有手机,都在充当着社会的眼睛。可并非每个发视频,写段子的人都是训练
有素的新闻记者。现在,小学生也当网红。早晨睁开眼睛,我们就面临真假信息的辨认,
“剥洋葱”的深入探究方法,是让我们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保持冷静头脑的良方,不人
云亦云,不趋之若鹜盲目跟风。高考,就是用社会现象考验你的辨别能力,展示你的认知
层次,体现你的担当责任和博爱情怀。
话又回到写议论文上了。能写一篇好的议论文,你的思路绝对是清晰的,观点也是经
得住考验的,文笔定也是流畅的。这样说来,一篇文章定乾坤也不是浑话。
【学生佳作展台】
生命高度的凝结
走过千山越过万水,只剩千山万水流淌过生命的年轮。他们都曾在属于自己的国度里
绚烂的存在,因为那份熟稔,源于那份勇气,他们至今依旧完整。
他是海子。用火一般的生命热爱过这个世界,那份炽热。当他用尽全力去拥抱这个世
界时,才发现一切都被耗尽,很多东西都已经黯然失色。他卖力的喊过:人要有最朴素的梦
想和最遥远的未来,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翻。(洋葱的第一层皮)的确,他做到了,
他选择了极端,用极端的结局冲击现实的棱角。给了那个曾经不容他一席之地的现实一记
响亮的耳光。海子用年轻的死亡想冲洗净这个污浊的世界,他用无与伦比的勇气去挑战世
人的目光。(洋葱的第二层皮)
请不要否定海子,没有勇气的支撑,即使他对诗歌有多少挚爱,也成就不了他死亡的
永恒。在诗歌的国度里,他是经验十足的王,但内在的依旧是那股冲破所有世俗羁绊的勇
气,那股力量,让他在走上山海关的那一刻,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瘦弱的他
在那一刻,高大的让我们所有人都为此仰望,生命的高度在倾刻间因此而被凝结。(洋葱的
第三层心)
走过海子,蓦然间发现他——仓央嘉措的身影也回荡在人间。青海湖的美,因为她的
蓝,但更因为她曾承载了仓央嘉措灵魂的归宿。(洋葱的第一层皮)他是宗教,政治和世俗
的矛盾者,他的出生否定了所有,甚至于生命都要为此终结。终于,当他的追求与现实以
矛盾的形式激化到极限,他毅然决然地走向真正属于他的时空。(洋葱的第二层皮)
落寞的他在那一刻如何能够承受得住这份世俗,当然,勇气是最好的佐证,没有勇气,
他对理想境界的诠释,全是苍白的,他对诗歌的经验把握有多深刻,才能支撑他义无反顾
的走向那个象征所有追求的青海湖畔。(洋葱的第三层心)
的确,梭罗也做到了,经验让他有所深思,勇气让他付诸行动,在他一举成名的时候,
大胆地抛开浮名和欲望,孤身一人跑到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随之而来的便是《瓦尔
登湖》的问世。
在真正属于他们的时空,经验和勇气凝结了他们生命中理想的坚守,更给了他们生命
的高度。
【我的点评】
考生就运用了“剥洋葱”的手法去写作,事例不是平铺直叙,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文章的深度和内容的充实,字数同时兼顾,是一篇不错的考场习作。
“剥洋葱”手法的引用剖析:
以“海子”这一事例为例,作者用三句话简单写了海子年轻的生命这样结束了,简洁,
有感染力,洋葱剥去了第一层皮。此处没有拖泥带水渲染,也决不能停笔,接着把海子的
年轻的死亡与本次作文的主旨“勇气”“挑战”结合,让阅卷者深刻感悟这是海子的勇气,
此时洋葱剥去了第二层皮。作者乘胜追击,喊着,声嘶力竭的喊出了海子对诗歌的执着,
对理想的坚守,这才是用生命完成的承诺,不禁世人仰视,阅卷者也不禁掩卷沉思,洋葱
剥去了第三层心,剥到人心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