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建构与运用:
走近作家,走进作品。
审美鉴赏与创造:
从描写手法入手,赏析人物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
加深对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给人的心灵以冲击的理解。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
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
都是很地道的。《阿Q正传》也是如此。
当年,它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
一部杰作”;郑振铎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
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
意图有两点:
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
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
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1.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
这又表现了阿Q什么样的心态?
3.以阿Q的人际关系为切入点,
通过阿Q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阿Q的个性特征。
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人,可见其地位之低。
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
而望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
阿Q没有姓,没有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处境悲惨。
1.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
这又表现了阿Q什么样的心态?
矛盾心态。
以进过城而自负,是对于未庄人的自负,
某种程度上表现他盲目趋时,
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
看到了未庄人没有看见过的东西;
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
3.以阿Q的人际关系为切入点,
通过阿Q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阿Q的个性特征。
闲人事件——
敏感禁忌、欺软怕硬、懦弱卑怯、自欺欺人
王胡事件——
自尊自大、争强好胜、怯懦怕恶
假洋鬼子事件——
愚昧狭隘、奴性十足、圆滑世故、自欺欺人
小尼姑事件——
蛮横霸道、猥琐无赖、欺负弱小
学者林兴宅概括阿Q的十大性格特征
1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 2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
3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 4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
5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 6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
7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 8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
9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 10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1.“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
名。”联系上下文,说说“蒙”在此处有什么含义。
2.“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
照例去碰头。”文中“照例”说明什么?
3.与阿Q的“十分得意”相比,“酒店里的人”为什么只有“九分
得意”?这揭示出一个怎样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1.“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
了名。”联系上下文,说说“蒙”在此处有什么含义。
挨打也像荣幸地蒙受恩惠,这个意思在后文有详细的说明。
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
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2.“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
上照例去碰头。”文中“照例”说明什么?
“照例”说明阿Q总处于被打的地位,
他被王胡等人拉到墙上碰头远不止一次,而是一种家常便饭。
3.与阿Q的“十分得意”相比,“酒店里的人”为什么只有“九分
得意”?这揭示出一个怎样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九分”是作者生造的词,但十分成功,
作者略带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客:
这些看客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心,
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调戏小尼姑,
因此觉得不十分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
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6.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请找出来并分析。
7.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
8.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点“阿Q精神”的,你认为呢?
(观点一)同意。
如果没有一点“阿Q精神”,
那么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的压力就会很大。
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挫折。
如果没有“阿Q精神”的话,
人恐怕就会被郁闷的情绪击倒,心理压力会很大,
会无法面对现实生活,无法面对亲朋好友。
所以说,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是需要有一点“阿Q精神”的。
8.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点“阿Q精神”的,你认为呢?
(观点二)不同意。
“阿Q精神”只会使人因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而心满意足,
进而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实环境的奴隶。
鲁迅正是基于对这一生存状态的正视,
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层面,
从而使其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意义与价值。
8.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点“阿Q精神”的,你认为呢?
(观点三)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生活中需要一些“阿Q精神”,
它的确能放松我们的身心,缓解生活的压力,
但“阿Q精神”不是时时皆能使用的,
如果我们时时都用“阿Q精神”,
那么我们就丧失了进取的意识,缺失了敏锐的发展观,
我们的人生将会失去意义。
8.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点“阿Q精神”的,你认为呢?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
意图有两点:
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
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
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阿Q正传》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
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这时以孙中山为首的有志之士发动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
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
同时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规范仍然从精神上麻痹和毒害着劳动人民。
鲁迅的《阿Q正传》用生动的形象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
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目的在于唤醒沉睡的民众。
谢
谢
语言建构与运用:
走近作家,走进作品。
审美鉴赏与创造:
从描写手法入手,赏析人物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
加深对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给人的心灵以冲击的理解。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现代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其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作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
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
大部分小说是以描写湘西生活为背景,
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说的热爱。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
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幅挽辞。
字是晋人小楷,一看就知道是张充和写的,词想必也是她拟的。
只有四句: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是带着年轻人的理想和热情,
带着对新世界的热望,
从荒僻、闭塞、落后的湘西赶到大都市北京的。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
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
沈从文感到,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要脱离眼前的苦难,
唯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
必须重铸我们的国魂。
1933年夏,沈从文游崂山,在一条名叫“九水”的溪边,
看到对岸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穿一身孝服,
先在岸上烧了一堆纸钱,
后又从溪里拎起一桶水向来时的方向走去。
看着她孤单孱弱的身影,沈从文想到了家乡小辈用河里或
井里的水为去世的长辈抹洗尘垢的风俗,
想到湘西一些小溪渡口人家常有的家庭格局,
以及自己从湘西走出来艰苦奋斗的经历,
不禁产生了写作《边城》的冲动。
《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的代表作。
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
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
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
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
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
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
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
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
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
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1.《边城(节选)》中作者没有对景物进行集中描绘,而是把秀美的
景物布点在文中多处,每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这些景物便跳脱出
来,给人以美的感受。读完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城?
2.《边城(节选)》中的翠翠是美和爱的化身,
沈从文笔下的人情美、人性美完全在翠翠身上体现了出来。
试结合课文内容,概括这一人物形象。
古朴自然、清丽空灵、纯净秀美。
1.《边城(节选)》中作者没有对景物进行集中描绘,
而是把秀美的景物布点在文中多处,每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
这些景物便跳脱出来,给人以美的感受。
读完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城?
2.《边城(节选)》中的翠翠是美和爱的化身,
沈从文笔下的人情美、人性美完全在翠翠身上体现了出来。
试结合课文内容,概括这一人物形象。
①纯真可爱。回答爷爷“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
鲤鱼吃去了”,既有祖孙情深,又有少女的纯真可爱。
②聪明矜持。第六部分中祖父问及翠翠是否记得去年端午的事情
时,翠翠本来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但祖父一问,“翠翠
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
得,我全记不得!’”
③对爱执着、纯粹。她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纤
尘不染,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翠翠爱的方式和在爱情来临时的表
现,脱胎于湘西古风犹存的风土人情,典型地体现了人情、人性美。
总之,翠翠是一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外表的温婉羞涩与内
心的炽热多情融为一体,是一个成功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
3.结合《边城》,分析散文化的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1)小说结构散文化。
小说结构散化,没有传统小说的悬念,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
第三节主要叙述了“边城”的端午风俗,
后面三节分别采用了
追忆过去、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的情形,
叙述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和内心纠葛。
这样在情节上不设中心事件、在人物上不设中心人物的创作方法,
使得《边城》在结构上得以大解放,
形成了疏散自如、跳跃多变的散文化结构。
(2)语言的散文化。
①语言既质朴自然,又浮沉蕴藉,以诗和散文的凝重、情致
融入乡土写实小说的写作,产生了纯和真的美文效果。
《边城》中对小溪、白塔、老船工工作的渡口环境、
气候、祖孙的心态和话语交流,都赋以诗情画意的散文之美。
②描写人的内心活动和人际交流的语言,
质朴真诚,内蕴丰富,意味深长。
如二老对翠翠的戏语,“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
翠翠念叨着“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这样的异句重复,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
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出它的水乡风味,通俗、深刻而耐人寻味。
这样质朴而醇厚、淡雅而明丽,
又具有音乐韵律感的语言,显示了语言散文化的魅力。
4.品读片段,思考:翠翠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祖孙二人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1)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
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2)到路上时,祖父想起什么似的,又问翠翠:“翠翠,翠翠,人那么多,好
热闹,你一个人敢到河边看龙船吗?”翠翠说:“怎么不敢?可是一个人玩有
什么意思?”
(3)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
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4)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
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
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1)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找来的。”
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表明翠翠对爷爷的信任和依恋,仿佛一离开了爷爷便不知何去
何从,写出了一个娇羞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2)到路上时,祖父想起什么似的,又问翠翠:
“翠翠,翠翠,人那么多,好热闹,你一个人敢到河边看龙船吗?”
翠翠说:“怎么不敢?可是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
潜台词就是要爷爷陪着一起去,但同时表明要爷爷去不是因为自己
胆小,同时也隐隐道出了翠翠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爷爷的依恋。
(3)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
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
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这是翠翠的心事与惧怕,反衬着她对爷爷深厚的感情,
爷爷是她生活的依靠,更是她心灵的寄托。
(4)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
“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
“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显示出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爷爷的气,
只是表现出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
5.有人认为沈从文的《边城》是作者理想的桃花源,
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请谈谈你的观点。
6.《阿Q正传(节选)》和《边城(节选)》
两篇文章都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注,对国民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挖掘,
但是却为我们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结合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写作目的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观点一)作家创作时总有自己的表现意图,
因此作品中必然有自己的感情倾向。
作者渴望社会现实就像他描写的一样,
从这一角度来说,《边城》可以说是作者理想中的桃花源。
而实际情况绝非作品中所写,
因此也可以说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
5.有人认为沈从文的《边城》是作者理想的桃花源,
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请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二)作者主张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善美的感觉外,
还应引起人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和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
《边城》中美好的环境、人性和人情,是作者所渴望的,
因此可以说是作者理想的桃花源。
真正的社会现实当然不同于小说中所写,
有些甚至相当丑恶,
但作者以《边城》的美好引发人们对丑恶现实的怀疑和憎恨,
引发人们朝着美好的方向努力进取,
有积极的意义,
不能说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
5.有人认为沈从文的《边城》是作者理想的桃花源,
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请谈谈你的观点。
鲁迅关注的是国民灵魂的负面,通过塑造阿Q这一典型,
试图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来,引起疗救的注意;
而沈从文追求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通过翠翠等艺术典型来表现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
试图为民族魂的重铸找到一种理想的路径,
所以沈从文关注的是国民灵魂的正面。
二者虽然关注视角不同,都为重铸民族魂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6.《阿Q正传(节选)》和《边城(节选)》
两篇文章都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注,对国民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挖掘,
但是却为我们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结合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写作目的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课堂检测】
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阿Q正传(节选)》通过塑造阿Q形象,批判了国民性的弱点,即
批判“阿Q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剥削。
B.鲁迅对阿Q的言行采用了漫画式的描写,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
看到了阿Q身上特别突出的可笑部分,使文章增添轻松活泼的气氛。
C.边城茶峒有在端午节捉鸭子、赛船的习俗,
翠翠的爱情故事就与此有关。
D.老船夫与孙女儿翠翠相依为命,生活很拮据,但依然乐于助人。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