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此情可待成追亿,只是当时已惘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
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
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
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
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
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
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考题解读]
这是材料限体作文。我们应该根据要求把题目审准,而后才下笔构思。题目要求根据自
己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展开。
首先领会诗句中的意境。首句描写初春小雨,以“润如酥”形容其细滑润泽的特点,与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相似。二句承上,写小
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来描摹初春小草雨后的朦胧景象,与苏轼的《题西
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有
异曲同工之妙。鉴于此,我们可以以“朦胧美”和“平淡美”等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同
时,也可以记叙自己经历过的一段平淡、朦胧的美好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情感一定要质
朴、真切。
其次琢磨诗中蕴含的哲理。“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
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与体会”,文题中的这一结句启导考生,除命题者提示的三种感
悟外,还可从诗歌意象中涉及的远与近、浓与淡、似有与似无等现象,感悟出其它的哲理,
如“现象与本质”“美在距离”“朦胧产生美”等等。可以任选一个哲理立意,自设一个切
合题意的论点,写一篇具有思辨性议论文!
范文展示
成长的岁月
王琰
如淅淅沥沥的春雨,如沙沙而过的夏风,如轻轻舞动的秋叶,如悄悄飘落的冬雪,成长
的过程在时光的诗集中一页页翻过……告别春华秋实,历经夏欢冬乐,迈过 16 年的沟沟壑
壑,在人生漫漫旅途中印下了我歪歪斜斜深浅不一的足迹,勾勒出成长的点滴,也是记忆于
心灵深处的缩影。
偶然捡起昔日曾经疏落的断言片章,才发现那些只言片语不仅仅是文字的诉说,也是记
忆中天空里闪烁着的或明或暗的星。自从第一声啼哭始,上帝就铸造了我的灵魂,再大一点
儿,会说整句话,接着,学会了走路;随后,便开始了“书香门第”的熏陶。渐渐地,不再
满足于家庭温暖的巢,欣欣然步入了幼儿园的大门。在风筝与飞鸟吵闹的童年,我像只小鱼
游弋在清澈的湖泊里。我喜欢感受阳光的普照,喜欢追逐风的美妙,喜欢聆听雨滴的声音。
快乐而没有烦恼,纯真烂漫、天真无邪。
记得小时候在看遥远天幕的繁星时,总信誓旦旦地指着天边最亮最大的星说,它属于我。
并誓言要做永恒的最有光芒的星,把自己所有的光芒都献给一切事物,让寒冷得到温暖,让
黑暗充满光明——儿时的梦总那般不切实际,却又如此难能可贵。
不知怀着怎样的情愫走出了童年的梦,那天,我踌躇着对流淌出成长岁月河中第一条心
灵的小溪说:“我要长大了!”于是,成长历程中纷至沓来的种种故事片断在人生屏障幕上
放演映:傻乎乎地接受最初的表扬,羞愧地低头迎着第一次批评,大合唱中唱着跑了调的曲
子,考试后种种后悔的泪滴……从此,我开始认识“通罗马”的大路其实并不平坦。笑着面
对成功,哭着面对挫折早已成为专利;指着流星说“它属于我”的日子早已成了历史。
记不清什么时候,不再依恋知了的声声吟唱;也不知何种原因,已经有了美与丑的刻骨
铭心。渐渐地,我试着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疏星冷月、断枝残花,学着用哲学的角度面对狂风
暴雨、锈锁颓墙。而今,回想起第一张一百分的试卷,却再也找不到那份幸福的感觉……原
以为自己会改变很多,可事实告知我无法阻拦任何事物的流散与消失。为什么有些东西本来
已经清晰地疑凝望着它渐渐走远,却又在蓦然回首间感到它若即若离呢?我不知道是不是思
念,仰天静思时,已感到有几许痛苦。也许时光流逝后,一切都成为陈年旧影。当偶然有一
天,一阵风吹开我记忆的闸门,我便提一盏阑珊的灯,晃晃悠悠沿着寂静的小路追寻尽头,
拾起曾留的遗梦,让梦里的花开花落,定格在诗意的幻想中,或让它们成为过去的祭奠,或
是对未来的瞻望……
点评:
“成长的岁月”这一题目,容易写成流水账似的文章。而作者却以清丽的文笔,跳动的
节奏,再辅之以排比、比喻、象征等巧妙的修辞手法,将其表达得富有诗情,实属不易。如
果再增补一些细节,文章当更耐读。
此情可待成追亿,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考生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是多么清爽。”史铁生如是说。
人生漫漫长途中,有多少次,我们置身其中,却往往忽略其所在?友情、亲情还有我们
这几万个日子,无不在忽略中远离,远离了,才看清它的珍贵。
仍记得老狼《同桌的你》中一句残酷的歌词:“都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间就各奔东西。”
三年高中生活转瞬即逝,离别不期而至。回首往事,才忽然亿起:有多少次,你为生病的我
盖上你的被子;有多少次,你悄然无声息的地塞给打完球的我一包手帕纸;有多少次,你悄
声唤醒睡眼惺忪的我,告诉我现在在上哪一章,哪一节……不记得有多少个“多少次”,只
想起自己对你的不冷不热,不闻不问,为一件小事发脾气,觉得你“一脸的谄媚”……要毕
业,终于开始后悔。不,不后悔,来日方长。
真的来日方长么,妈妈?鬃角斑白的您早已失去昔日的风采。您念叨着;“老了,真的
老了。”您的辛酸,您的无奈我终于懂了,“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您心
中苦与乐”,满文军深情的歌声,唱出了您的伟大,唱出了我的无知。您老了,我大了,一
天天远离您,您却永远记得我,我不想您的馄饨,不想您精心绣出的荷包,不想每晚那一杯
热腾腾的牛奶。我不想,虽然远离,这一切将永远握在掌心。
同学散了,亲人老了,七千多个日子也一去不复返。我坐在这里,听风吹过树叶沙沙的
响声,突然感觉到,岁月不待的沧桑。我们一日复一日地过着,青春是我们的资本,没有人
意识到,我们的青春也在随那一轮落日渐渐隐没,等到你突然回首,才像朱自清一般感叹;:
八千多个日子,都去了哪里?
平庸是可怕的,无知更会令人痛心,为什么一定要在失去才知道珍惜?置身近处,更要
领悟到这实际存在的爱与真情。
明天,我们要这样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所幸当时不惘然!
【点评】
本文从作文题目中的提示引导语“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切入,
写自己对母爱的忽略。文章深刻反思了自己“来日方长”的错误认识,发出了“为什么一定
要在失去才知道珍惜?”的反问,并希望明天要这样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所幸当时不惘
然!感情真挚,很能感染读者。(57 分)
距离产生美
一考生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这样写道,[开篇从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材,能让
阅卷老师眼睛一亮。]而海棠本来便是日夜开放,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便可以让人产生到别样的美感
呢?[用一疑问句,巧妙引出后面的文字。]
那便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那近在咫尺
的美却悄然溜远。而当我们退一步,保留那与海棠花的距离,便会如川端康成一般领略到不一样的
美丽。[承上析疑,同时又为下文张本。]
距离为何产生美呢?大概是由于距离让人可以宏观地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
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继续承上破疑。]
在美国人登月之前,中国早已流传着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美丽的传说。然而,当宇航员带回
来几块冰冷的石头,发回几幅月球“满目疮痍”的图片,童话、传说便不复存在了。从此,人们说
起月亮,脑海中只会浮现出一个荒凉的大球,而不再有玉兔,广寒宫与吴刚了。[摆事实证明上述推
论。选例典型,说服力强。]
远观月亮,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观月球,人们得到的却只有几块冰冷的石头。这便是距
离的奇妙作用吧。[回扣推论,收铁板钉钉之效。]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去退出来去体会被忽略的美呢?[尺水兴波,翻进一层。]
人是不可能说突然集体移民月球,在月球远望家园。,然后去感受什么不同的美丽。此处距离
便是心灵的距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心灵总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所以我们要
与功利保持距离。[由自然而社会,由远及近,思维灵动。]
当我们不再为考试的分数而学习时,我们会发现书本中的知识是如此有趣;当我们放慢上班、
上学的脚步时,你会发现街边苍翠的大树多么富有活力。
生活中处处皆诗意。人们缺乏的便是适宜的距离。[用生活中的实例证明“距离产生美”的主旨。]
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保持与外物的距离,我们会发现天空,是给了我翱翔的渴望的天空;
大地,是承载着诗意的万物的大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由实而虚,推及宇宙万物,
联想自然。]
让我们退一步,保持适宜的距离,身边的美好就会纷纷呈现。[呼应文题,完美作结。]
总评:
这篇满分作文采用了层进式来结构全文。先用高中语文教材中川端康成的一席话引出话题,然
后分“距离为何产生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退出来去体会被忽略的美”两个部分加以阐述,
结尾总结收口,结构完美。所列登月等诸多事例,典型而有说服力,也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