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知识要点分类练
规律方法综合练
考题展示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B
.
可燃物都是含碳元素的物质
C
.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燃烧放出的巨大能量
D
.
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不能燃烧
知识要点分类练
B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2
.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
7
-
1
-
1
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 ℃
。
(1)
铜片上的白磷
________(
填
“
燃烧
”
或
“
不燃烧
”
,下同
)
,水下的白磷
________
。对比这两个现象说
_________________
。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燃烧
不燃烧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2)
铜片上的红磷
________(
填
“
燃烧
”
或
“
不燃烧
”
,下同
)
,铜片上的白磷
________
。对比这两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燃烧
(3)
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
。
(4)
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
可燃物;
②
氧气
(
或空气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燃烧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通入氧气
(
或空气
)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知识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
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
酒精灯不慎翻倒起火,用湿抹布盖灭
C
.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D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4
.用下列灭火器给图书馆灭火,不会对图书资料造成损坏的是
(
)
A.
二氧化碳灭火器
B
.干粉灭火器
C
.水基型灭火器
D
.高压水枪
A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5
.如图
7
-
1
-
2
所示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
B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6
.应用灭火的原理解释下列现象或措施。
(1)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燃烧的蜡烛在倒扣的烧杯中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
(
或氧气
)
隔绝空气
(
或氧气
)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4)
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向燃着的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使之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
(
或氧气
)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B
规律方法综合练
7
.
“
火立熄
”
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
”
接触到火焰
3
~
5 s
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物,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
A.
清除可燃物
B
.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解析
]
“
火立熄
”
炸开释放的粉末及不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8
.
运用如图
7
-
1
-
3
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
B
.
①③
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
C
.
白磷的着火点低于
80 ℃
D
.
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D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9
.《
三国演义
》
中的
“
赤壁之战
”
,曹操率百万大军,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
借
”
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请用燃烧的三个条件回答:曹军的木船是
________
;
“
火箭
”
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明
“
借
”
来的
“
东风
”
不仅将火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____________
,使火势更大。
充足的氧气
可燃物
使木船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0
.依据如图
7
-
1
-
4
所示进行实验
(
夹持仪器略去
)
。实验过程:
①
通入
N
2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
a
、
b
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
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
O
2
,
a
中无明显现象,
b
中红磷燃烧。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
实验过程
②
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过程
②
中,对比
a
、
b
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①
中通入
N
2
,
b
中红磷不燃烧;
②
中通入
O
2
,
b
中红磷燃烧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
如图
7
-
1
-
5
所示
)
。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
,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
℃,
P
2
O
5
能溶于水,且有毒性。
(1)
图
Ⅰ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2)
图
Ⅱ
装置与图
Ⅰ
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
(
如图
Ⅲ
所示
)
,结果观察到了
“
水火相容
”
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________
。
提供热量
隔绝空气
(
或氧气
)
能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氧气
(
或空气
)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
解析
]
(1)
图
Ⅰ
实验中热水能提供热量,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其着火点,同时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
(2)
图
Ⅱ
中的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白磷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图
Ⅰ
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直接排入空气,会污染环境。
(3)
试内管白磷燃烧说明满足燃烧的条件,由于温度已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因此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2
.[
2015·
天津
]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D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C
考题展示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3
.
[
2018·
北京
]
用如图
7
-
1
-
6
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
。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
设计
B
、
D
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
~
D
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________(
填字母
)
。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C
中白磷不燃烧,
D
中白磷燃烧
A
第
1
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
解析
]
(1)B
、
D
的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水的温度不同,
D
中白磷燃烧,
B
中白磷不燃烧,所以设计
B
、
D
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
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应控制其他条件相同,不同点是一个接触氧气燃烧,另一个不接触氧气不燃烧,故应选
C
和
D
实验,
C
中白磷不燃烧,
D
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3)
验证燃烧的条件,可设计对比实验,
A
~
D
中,
B
与
D
、
C
与
D
分别对比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所以
A
实验可不做。
谢 谢 观 看!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知识要点分类练
规律方法综合练
考题展示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
.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
知识要点分类练
B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
.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
天然气
B
.氢气
C
.氧气
D
.煤粉粉尘
C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
.
下列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
A.
向正在燃烧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
.
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点燃打火机检查泄漏点
C
.
可燃物的急剧燃烧都会引起爆炸
D
.
面粉厂、纺织厂中要严禁烟火
D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4
.如图
7
-
1
-
8
是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B
A.
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B
.
只有可燃性气体可能引发爆炸,可燃性粉尘不会引发爆炸
C
.
爆炸的条件之一是急剧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
D
.
实验中蜡烛的作用是点燃粉尘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5
.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和运输储存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存放时要露天存放,紧密堆积
B
.
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
C
.
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
.
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A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D
规律方法综合练
6
.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B
.
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
C
.
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
D
.
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7
.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
煤矿的矿井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
B
.
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
C
.
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
.
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
解析
]
煤矿矿井的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要严禁烟火;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产生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室内着火,打开门窗会进入更多的空气,使燃烧更旺,火势蔓延。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8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1)
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遇明火
(
或有火星产生或温度达到甲烷气体的着火点,合理即可
)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
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
(
体积分数
)
H
2
4.0%
~
74.2%
CH
4
5%
~
15%
CO
12.5%
~
74.2%
资源综合利用
(
或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从节能、环保、安全等角度回答均正确
)
H
2
第
2
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9
.
[
2018·
河西区期末
]2017
年
12
月
1
日,天津市城市大厦
38
层发生火灾,这一事件警示我们,消防安全是保障我们人身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发现天然气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
B
.
所有的爆炸都是由剧烈燃烧引起的
C
.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
.
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考题展示
谢 谢 观 看!
课题
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知识要点分类练
规律方法综合练
考题展示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知识点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镁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
.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知识要点分类练
C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知识点
2
化石燃料的利用
2
.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
________
、
________
,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
填化学式
)
,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燃烧时产生
________
火焰。
石油
煤
CH
4
蓝色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3
.煤、石油都是复杂的混合物,属于
________(
填
“
可再生
”
或
“
不可再生
”)
能源。煤主要含有
________
元素,所以煤充分燃烧的主要产物是
________
,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
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
________
、煤焦油、煤气等,该变化属于
________
变化。 石油主要含有
________
元素,所以石油充分燃烧的主要产物是
____________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______
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如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等,该变化属于
________
变化。
不可再生
碳
二氧化碳
隔绝空气加强热
焦炭
化学
碳、氢
二氧化碳和水
沸点
汽油
(
合理即可
)
柴油
(
合理即可
)
物理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C
规律方法综合练
4
.
下列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中,不是为了增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是
(
)
A.
把煤块粉碎为煤粉
B
.
把煤加工成蜂窝煤
C
.
用鼓风机给煤炉鼓风
D
.
篝火晚会时,将木柴架空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
解析
]
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要有足够的空气,如用鼓风机给煤炉鼓风等;二是增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如把煤块粉碎为煤粉,把煤加工成蜂窝煤,篝火晚会时,将木柴架空等。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5
.[
2018·
广州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
.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
.
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
.
“西气东输
”
的
“
气
”
是指氢气
A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6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
X
、
Y
、
Z
,它们分别是
CH
4
、
H
2
、
CO
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
Y
和
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只有
X
和
Y
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
X
、
Y
、
Z
分别是
(
)
A. CH
4
、
H
2
、
CO B
.
CH
4
、
CO
、
H
2
C
.
CO
、
CH
4
、
H
2
D
.
H
2
、
CH
4
、
CO
C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
解析
]
Y
和
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表明
Y
和
Z
中含有氢元素,
X
和
Y
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
X
和
Y
中含有碳元素,所以
Y
是甲烷,
Z
是氢气,
X
是一氧化碳。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7
.
[
2011·
天津改编
]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
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的是
________
。
(2)
海底埋藏着的大量
“
可燃冰
”
,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氢气
考题展示
第
1
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3)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
SO
2
+
NO
2
SO
3
+
X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
NO
(4)
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煤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
.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C
谢 谢 观 看!
课题
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知识要点分类练
规律方法综合练
考题展示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知识点
1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
.下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中,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
A.
一氧化碳
B
.
水
C
.
二氧化硫
D
.
炭粒、尘粒
知识要点分类练
B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2
.
导致酸雨产生的主要物质有
(
)
A.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
.
甲烷和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B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3
.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快捷和方便,但同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引起了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机动车会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等污染物
B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尾气污染
C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C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但不会减少尾气污染
D
.开发新能源汽车,可有效降低汽车对空气的污染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知识点
2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4
.下列涉及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
D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5
.氢气作为
21
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原因是
(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B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②
规律方法综合练
6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
(1)
下列物质:
①
煤、
②
氢气、
③
石油、
④
天然气都可以作为燃料。其中,最清洁的是
______(
填序号
)
,其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
解析
]
(1)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
(2)
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3)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3
H
8
O
+
4O
2
4H
2
O
+
2CO
2
+
X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
X
的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CO
。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7
.工厂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
(CaSO
4
)
等产品,实现
“
变废为宝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CO
3
+
O
2
+
2SO
2
2CaSO
4
+
2CO
2
,现用
1.25 t
含碳酸钙
80%
的石灰石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求:
(1)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2)
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第
2
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8
.
[
2014·
天津
]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它是把
H
2
、
CO
、
CH
4
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
A.
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
.
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
.
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
.
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B
考题展示
谢 谢 观 看!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知识要点分类练
规律方法综合练
考题展示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
1
.如图
SY3
-
1
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
知识要点分类练
C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A.
实验中使用铜片,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
.
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C
.
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D
.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2
.图
SY3
-
2
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三个对比实验: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要有可燃物
实验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氧气
(
或空气
)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如图
SY3
-
3
所示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A.
实验
Ⅰ
中蜡烛熄灭、实验
Ⅱ
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
.
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空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
.
实验
Ⅲ
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
.
实验
Ⅳ
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
解析
]
实验
Ⅰ
中蜡烛熄灭、实验
Ⅱ
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
Ⅲ
与实验
Ⅳ
中蜡烛熄灭,都是因为二氧化碳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以上实验没有体现降温与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规律方法综合练
4
.动画片
《
熊出没
》
中,光头强乱扔烟头导致森林失火,熊二欲用路标牌将火扇灭,结果使火势骤然变大。下列对熊二扇风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
A.
使温度降低
B
.
扇走了可燃物
C
.
使空气流通,氧气量增多
D
.
使树木与空气隔绝
C
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B
谢 谢 观 看!
单元小结(七)
单元小结(七)
单元知识清单
单元知识清单
一 、燃烧和灭火
单元知识清单
单元知识清单
单元知识清单
单元知识清单
分子
单元知识清单
二 、燃料及其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石油
煤
天然气
不可再生
碳
二氧化硫
(
SO
2
)
二氧化氮
(
NO
2
)
碳
一氧化碳
氢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
含铅化合物
烟尘
单元知识清单
三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量
吸收
吸热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放出
放热
氧化钙与水反应
单元知识清单
四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和能源
C
2
H
5
OH
酒精
可再生
分子
单元知识清单
水
(
或
H
2
O
)
分子
单元知识清单
原料丰富
热值高
产物无污染
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取氢气
如何安全地运输、储存氢气
太阳能
风能
核能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