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颂
裴多菲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
生和死
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
我们今天学习的
《
鱼我所欲也
》
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
鱼我所欲也
《
孟子
》
孟子
,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
邹人。是
儒
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
亚圣”
。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
“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
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作者简介
主要思想
施仁政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
性善论”的要点:
(1)“
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
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
人有四种“本心”
:
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
是非心。
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
孟子的名言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4
、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
5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本文选自
《
孟子
·
告子上
》
。
《
告子上
》
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鱼我所欲也
背诵课文
文言字词
分析课文
引申拓展
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
课文朗读,要求:
1
、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
、有不懂的字、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
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
准备进行交流。
3
、参考注释理解文章
大意 。
听
正音
①不
为
苟得也(
w
é
i
,动词,做,干)
②所
恶
(
W
ù
,动词,厌恶)
③
箪
(
dān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④
羹
(
gēng
汤)
⑤
蹴
(
c
ù
践踏食物的样子)
⑥
为
宫室之美(
w
è
i
,介词,为了)
正句
①所欲
/
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
/
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③呼尔
/
而与之,行道之人
/
弗受
④向
/
为身死
/
而不受,今
/
为宫室之美
/
为之
⑤今
/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
而为之
⑥
万钟
/
则不辩礼义
/
而受之
⑦
是
/
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读
鱼,我所
欲①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②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①欲
——
想要得到的。
② 得兼
——
动词,同时得到 ,
“
兼”是副词状语置后
.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
我想要得到的,
(
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都得到,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
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
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这里运用了
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探究
所欲
鱼、熊掌
生、义
提出
论点
舍鱼取熊掌
舍生取义
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设喻
引出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
避
也。
为-读
w
é
i
,动词,做,干。
苟得
—
苟且。
恶-读
W
ù
,动词,厌恶。
与
“
欲
”
相反。
患
——
名词,祸患
,
灾难 。
避
——
躲避。
●
●
●
●
●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译文: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东西,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的更厉害的,所以有祸患我也不躲避。
所欲
甚于生(义)
故不苟得
所恶
甚于死(不义)
故不避患
辨
证
分
析
(正面)
舍生取义
“
所欲有甚于生者
”“
所欲
”
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
“
所恶有甚于死者
”“
所恶
”
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情。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探究
如使
①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
②
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
③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为
④
也?
①如使
——
假如,假使。
②则
——
那么。
③何不用也
——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④为
——
动词,做,干。
译文: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呢?
假
设
分
析
(反面)
所欲
莫甚于生
(最喜生)
何不用
(不择手段求生)
所恶
莫甚于死
(最恶死)
何不为
(不择手段躲祸)
舍义取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①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②
。
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
。
译文: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获得生存手段却有人不用,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却有人不采用,因为这个缘故,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就是“不义”)。
由是则生
由是避患
不用
不为
有甚于生者
有甚于死者
因
果
分
析
舍生取义
(原因)
(结果)
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
不只是
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
(
辨别
“
义
’’
与
“
不义
”
,并保持它
)
,人人都有这种思想
(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
)
,只是贤德的人能不丧失它罢了。
“
非独贤者有是心
”
中
“
是心
”
指什么?
指善心,本性,天性。
为什么说
“
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探究
升华
主题
递
进
论
说
非独贤者有
人皆有
贤者勿丧
分析第一部分
舍鱼而取熊掌
比喻论证
舍生而取义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不为苟得
“
甚于生者” “义”;
“
甚于死者” “不义”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所欲莫甚于生
所恶莫甚于死
论点
患有所不避
论证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
“
性善论
”
)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贤者能勿丧耳”)
提出
论点,并说明
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
课文分析
“
舍生取义”
“
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
①
而
与
②
之,
行道之人
③
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不屑
④
也。
①
呼尔
——
盛气凌人得叫。尔,助词。
②
与
——
给。
③
行道之人
——
路上饥饿的人。
④
不屑
——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译文:一篮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失去它就会饿死。可是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一箪食
一豆羹
“
呼尔
”
“
蹴尔
”
不屑接受
羞恶
之心
舍生
取义
得
——
生
舍
——
死
正面举例
万钟
①
则不
辨
②
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
③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
④
我
欤
⑤
?
①
万钟
——
高位厚禄。
②
辨,辨别。
③
何加
——
有什么好处。
④
得
——
通“德”,感激。
⑤
欤,语气助词。
译文:(可是有的人)不管是否符合礼和义就接受了 “万钟”的优厚俸禄。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熟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吗?
(
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
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
接受万钟
不辨礼义
见利忘义
反面举例
向
①
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
②
宫室之美
为
③
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
已
④
乎?此之谓失其
本心
⑤
。
①
向
——
先前。
②
为
——
为了
,
介词
wèi
③
为
——
做,动词
wéi
④
已
——
停止,放弃。
⑤
本心
——
天性。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熟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接受万钟
不受食羹
排比
对比
丧失本心
身外之物
关乎生死
保有本心
停止
舍生取义
1.
文中说得了
“
万钟
”
是为了什么?
为了
“
宫室之美
”
,为了
“
妻妾之奉
”
,为了
“
所识穷乏者得我
”
。
2.
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作者认为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应当
“
可以止
”
。
3.
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探究
义存于心
举 例 论 证
见利忘义
(正)
(
反)
对 比 论 证
嗟来之食
1
、行道之人
2
、乞人
万钟之禄
1
、宫室之美
2
、妻妾之奉
3
、所识穷乏 者得我
对 比 论 证
分析第二部分:
小结:
第一段:为人应舍生取义
第一层:
(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
提出中心论点(喻证)
第二层:
(从“生亦我所欲”至“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分析舍生取义的道理
一步:辩证分析(正)
二步:假设分析(反)
三步:因果分析
第三层:
(本段最后一句)
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贤者勿丧。(递进式)
第二段:舍义以利就是丧失本心。
第一层:证明“义”之存在。 (正面举例)
第二层:揭示“见利忘义”。 (反面举例)
第三层:揭示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再次证明本文论点:舍生取义。(对比论证)
生
——
有甚于生
——
不为苟得
死
——
有甚于死
——
有所不避
所恶
—
莫甚于死
——
何不为
所欲
—
莫甚于生
——
何不用
正面
反面
对比论证
由是避患→不为 →甚于死者
由是则生→不用 (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非独
—
皆有
—
勿丧
(人之初,性本善)
(层进)
一箪、一豆
—
行道之人,乞人
—
弗受,
—
决定生命
—
义存在
万钟
——
王侯贵族
——
受
——
决定宫室
——
义丧失
举例论证
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
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蔽。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⑴
正反对比论证
:
说明为什么要“舍生”:因为有的东西比生更可贵,有的东西比死更可恶。
⑵
举例论证
:
义重于生的观点,“一箪食,一豆羹”虽然关乎生死,但是如果“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乞人”都会不屑一顾。
对“万钟”的态度又用事实从反面论证了义重于生的观点
⑶
对比论证
:
用“向”与“今”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
⑷
比喻论证
:
文章一开始就用鱼和熊掌的比喻论对生与死的选择。
背诵课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写作特点
1
.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
“
舍生取义
”
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
“
义
”
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2
.善用比喻。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以
“
行道之人弗受
”
,
“
乞人不屑
”
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3
.善用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
“
义
”
重于
“
生
”
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3
.善用排比。
加强了气势,增强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严词,理直气壮
。
一词多义:
1
、是
这种
例句:非独贤者有
是
心也
这种作法
例句:
是
亦不可以已乎
2
、得
得到,拥有
例句:二者不可
得
兼
通
“
德
”
,感激
例句:所识穷乏者
得
我与
3
.尔
助词
例句:呼
尔
而与之
代词,你
例句:与
尔
同销万古愁(李白
《
将进酒
》
)
4
.为
为了
例句: 向
为
身死而不受
做
例句: 今为宫室之美
为
之
二、通假字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
辟
”
通
“
避
”
,躲避。
2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
辩
”
通
“
辨
”
,辨别。
3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得
”
通
“
德
”
,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三、古今异义
1
.例句:万
钟
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2
.例句:非独贤者有
是
心也
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四、词类活用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
“
也
”
,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
.省略句
例句:向为身死而不受。
“
为
”
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
“
礼义
”
,
“
受
”
后面省略了宾语
“
施舍
”
,全句省略了主语
“
我
”
。
译文:从前我为了
“
礼义
”
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六、虚词
之:
助词
行道
之
人弗受
此
之
谓失其本心
如使人
之
所欲莫甚于生
代词
呼尔而与
之
人皆有
之
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
的
宾语提前,这
助词,无义
他
指羞恶之心
指不辨礼义而受之这件事
2
、于:介词
所恶有甚于死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表示比较,比
表示对象,对、对于
3
、
为:
介词
向
为
身死而不受
今
为
宫室之美而为之
动词:
今为宫室之美而
为
之
故不
为
苟得也
为了
为了
做,接受
做
4
、则:连词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示假设,如果
表示结果,就
而:
连词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呼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表并列
表转接
表示修饰,
表顺接
表
顺接
表顺接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
)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
匈牙利
裴多菲
)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
)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
夏明翰
)
分析下列各句中的“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的感受。
孟子:义我所欲也
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
A.
忠君报国的“忠义”。
B.
与生俱来的一种本心“羞恶之心”。
C.
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坚贞不渝的信念。
D.
士为知已者死的“仗义”。
(B)
(D)
(A)
(C)
思考、讨论
: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
延伸、拓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
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
1.
给下列加色字注音
所
恶
( )
一
箪
食
(
)
一豆
羹
(
)
蹴
(
)
苟
得
(
)
不
屑
( )
w
ù
d
ā
n
g
ē
ng
c
ù
g
ǒ
u
xi
è
2、指出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向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③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
辟”通“避”;躲避。
“向”;从前。
“
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
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
辩”通“辨”;辨别。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色的字词。
①二者不可
得兼
(
)
②
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
③
此之谓失其
本心
(
)
④贤者能勿
丧
耳
(
)
⑤
故
患
有所不辟也
( )
⑥
呼
尔
而与之
( )
同时占有
假使
,
假如
天性、本性
丧失、丢掉
祸患、突难
助词
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看看意思是否相同?
1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通“欤”,语气词,表示反问。)
(给)
(表示修饰,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
(但是,表转折)
(比,介词。表示比较。
(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
万钟于我何加焉
!
4.
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
(
也就是忘了本
)
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
.
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心,人人都有这颗心 ,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
问答题
1
、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2
、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
请依据原文回答。
“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思想”。其义与“本心”相同。 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
鱼我所欲也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一豆羹
(
)
(2)
蹴尔而与之
(
)
(3)
人之所恶
(
)
(4)
乞人不屑
(
)
(5)
故不为苟得也
(
)
gēng
•
•
•
•
•
cù
wù
xiè
ɡǒu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蹴尔而与之 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妻妾之奉 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祸患,灾难。
踩踏。
•
•
•
•
•
•
•
•
•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假如,假使。
有什么益处。
侍奉。
3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故患有所不辟也。
B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贤者能勿丧耳。
D
【
点拨
】
A
项“辟”同“避”,躲避;
B
项“辩”同“辨”,辨别;
C
项“乡”同“向”,从前,先前。
【
点拨
】
A
项两个“生”分别为“生命”“生存”;
B
项两个“为”分别为“为了”“做”;
C
项两个“于”分别为“对”“比”;
D
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
.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
D
.蹴尔而与之 窥镜而自视
D
•
•
•
•
•
•
•
•
5
.用“
/”
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
每句标两处
)
(1)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如使
/
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今为
/
所识穷乏者得我
/
而为之
6
.翻译下列句子。
(1)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然而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祸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
7
.
《
鱼我所欲也
》
选自
《________________》
。这是
《
孟子
》
中的名篇之一,有两个常用的成语与本文有关,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孟子
•
告子上
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
.名句默写。
(1)
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
《
鱼我所欲也
》
中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
鱼我所欲也
》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舍生而取义者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9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
舍生而取义者也 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文研读
正义或仁义。
•
•
•
•
•
优厚的俸禄。
讨厌,憎恨。
同“向”,先前、从前。
10
.翻译下列句子。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不单是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11
.“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
“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固有的善的本性,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
12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示例:
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面对敌人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
21
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示例:
万事莫贵于义,“义”是正义,是有利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
(
国家
)
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大公无私,坚持正义。
14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
呼尔而与之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以待饿者而食之 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至于斯 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32
页第
14-17
题。
给。
•
•
•
•
•
【
点拨
】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同“德”,感恩、感激。
停止。
拿东西给人吃。
这样。
15
.翻译下列句子。
这就是所谓的失去他原有的羞恶之心。
【
点拨
】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
此之谓失其本心。
(2)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黔敖左手捧着食物,右手拿着喝的,说:“喂!过来吃吧。”
16
.
【
甲
】
文中有一句话与
【
乙
】
文所述故事相对应,这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点拨
】
本题考查主旨对应。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7
.阅读
【
甲
】
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什么是“失其本心”的行为?
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就去接受高位厚禄。
【
点拨
】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18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
与俱入厓山 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索之固 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乃书所过零丁洋诗 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天祥泫然出涕 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32-33
页第
18-20
题。
•
•
•
•
【
点拨
】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坚决,坚定。
写。
眼泪。
19
.翻译画线句子。
(1)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2)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
点拨
】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我不能保护父母,却教别人背叛父母,难道可以这样吗?
20
.请从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1)
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
【
点拨
】
理解文章,查找对应。
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21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九年级
(2)
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
每条不超过
10
个字
)
材料
1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
“
不学礼,无以立
”
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
2
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
3
“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
”
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①我国家规历史悠久;②古代家规内容相近;③古代家规影响深远。
(2)
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
曾国藩家书
》
②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朱子家训
》
21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示例一:我更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
示例二:我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3)
右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设计的“‘不剩饭,不剩菜’
——
文明餐桌行动”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
21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内容:画面由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组成;盘中
“
约
”
字的一点是一粒米。
寓意:文明餐桌行动是我们共同的
“
约定
”
,节约应从我做起,从节约一粒米开始。
9
鱼我所欲也
故不为苟得也
(
)
一豆羹
(
)
蹴尔而与之
(
)
人之所恶
(
)
乞人不屑
(
)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xi
è
gǒu
gēng
c
ù
w
ù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祸患,灾难。
这种。
停止。
同“向”,先前、从前。
苟且取得。文中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本性。文中指人的羞恶之心。
3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
“辟”同“避”,躲避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辩”同“辨”,辨别
4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
.一箪食,一豆羹
B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
.鱼,我所欲也
D
.是亦不可以已乎
C
•
•
•
•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一种粮食作物。
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
今义:指钟点、时间。
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何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C
.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
D
.蹴尔而与之 窥镜而自视
•
•
•
•
•
•
•
•
给
语气词
做
对于
为了
比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修饰
D
6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如使
/
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
.由是则生
/
而有不用也
C
.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
.今为
/
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
今为
/
所识穷乏者得我
/
而为之
D
7
.
《
鱼我所欲也
》
选自
《________________》
。这是
《
孟子
》
中的名篇之一,有两个常用的成语与本文有关,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嗟来之食
孟子
•
告子上
舍生取义
本题考查大家对于课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的理解和识记,同时要在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
8
.名句默写。
(1)
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
《
鱼我所欲也
》
中也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
鱼我所欲也
》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鱼我所欲也
》
一文中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
B
.在人性方面,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义”,本文就是其“性善论”和民本思想的代表作。
C
.
《
鱼我所欲也
》
一文用人们面对鱼和熊掌时的选择来比喻人们面对生和义的时候的选择。
D
.本文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孟子的大义凛然,表现了孟子的雄辩,颇具说服力。
B
本文没有涉及民本思想。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0
.下列“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一、课文研读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呼尔而与之
B
顺承关系
转折关系
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
11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
.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
•
•
•
•
•
•
舍弃
房屋
生命
学生或求学的人
停止
停止
对于
在
C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句子翻译的考查注意字字落实。抓关键字,古今异义字。每句中的关键字词翻译很重要。
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有什么益处。
即“喜爱的东西”或“想要的东西”。
同时得到。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
我会
)
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13
.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为开放题,解答时根据课文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13
.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批评了“苟且偷生
(
见利忘义
)”
的人。看法: 舍生取义,就是把正义、道义或崇高理想、高尚人格看得高于一切,关键时刻能为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从而显示出“粉骨碎身全不怕”的大无畏精神和“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学习和践行这种以天下大义为重、舍生取义的精神。当我们遇到生死义利的重大抉择时,我们应该做到舍生取义,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置正义于不顾。
14
.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
__________
论证和
__________
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
(
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
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本题还要求叙议结合,这样的事例才更具说服力。
14
.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
__________
论证和
__________
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
(
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
示例: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军队坚决抵抗元军的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道理
举例
二、比较阅读
[2018•
广安改编
]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34
页第
15-19
题。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不若手足之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予子冠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同“避”,躲避。
假如,假使。
不如,比不上。
给。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16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问今是何世
B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事莫贵于义
C
.故不为苟得也 必不为,何故?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
•
•
•
•
•
•
•
B
指示代词,这种
动词,表判断
连词,因此,所以
名词,缘故
语气词
动词,给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
万事莫贵于义也。
不只是贤明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只不过贤明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不仅,不只是。
都,全。
不丧失。
罢了。
没有
比
18
.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
①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
2017
年
7
月
6
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飞机上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
.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①表达了作者寄情于山水,不追求功名利禄,并且鄙夷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的感情。句子不符合“义”的品质。
②表达了作者愿意为家国大义而牺牲的感情。句子符合“义”的品质。
③作者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句子不符合“义”的品质。
④讲述鲁智深
(
鲁提辖
)
路见不平为金翠莲父女拳打镇关西,在野猪林救林冲于恶人之手的两个故事,充分体现了鲁智深的侠义精神。句子符合“义”的品质。
⑤描述了侯爽不顾自身危险,与在飞机上闹事的乘客搏斗,维护乘客安全的故事,体现了侯爽舍己救人、追求大义的精神品质。事件符合“义”的品质。
C
19
.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
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
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
万事莫贵于义
舍生取义
(
舍生而取义者也
)
本题考查大家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首先要根据画线句判断所用的论证方法,所论证的内容,一般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该段的中心句。
三、国学阅读
[2018•
包头市
]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35
页第
20-23
题。
20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
以待饿者而食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而谢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给
……
吃。
道歉。
21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2)
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黔敖左手端着吃的,右手拿着喝的。
人家
叫喊着让你吃,当然可以走掉;人家道歉了,就可以吃。
端着。
拿着。
叫喊。
道歉。
22
.请你结合孟子的
《
鱼我所欲也
》
,简述对这个故事所含道理的认识。
本题考查短文所蕴含的道理,答题时应注意,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段意的基础上,依据题干要求来概括重点作答。
示例:
《
鱼我所欲也
》
中谈到“舍生而取义”,饿者不食嗟来之食,所取之“义”即是一种世人的尊严和骨气,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气节比生命更为珍贵。
23
.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在扶助别人的时候要顾及对方的尊严的角度写启示。
扶助别人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否则即便是做善事也不会被接受,甚至有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
24.
请参考
2018
年
3
月
1
日
CCTV
-
1
综合频道播出的
《
感动中国
》
中战斗机飞行员刘锐的颁奖辞,认真阅读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事迹材料,为他拟写一段
80
字左右的颁奖辞。
【刘锐颁奖辞】
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峡,空巡黄岩,你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一抹太平洋的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你们可以飞得更远。
【刘传健事迹】
2018
年
5
月
14
日早上,四川航空由重庆飞往拉萨的
3U8633
航班,在四川空域
9 800
米高空,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四十摄氏度,自动化设备失灵
……
危急关头,身着短袖的机长刘传健,凭着过人胆略和二十年飞行经验,手动操纵,
7
:
46
分,飞机成功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旅客和机组人员共
128
人,仅两名机组人员受伤,其余人员安然无恙。一位民航业界专家闻讯,称赞这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刘传健颁奖辞】
本题考查拟写颁奖词。题干要求拟写一段
80
字左右的颁奖词。颁奖词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所谓准确,是指颁奖词的用于要能很好地叙述特定评奖对象的事迹。所谓生动,是指用于要追求用词的生动性,要做到这两点。可适当选用一下有意蕴富有立体感的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使用一些整句或修辞手法。内容方面,一定要把刘传建的主要事迹与精神描述出来,以体现他获奖的当之无愧。同时注意题干的字数要求。
【刘传健颁奖辞】
面临生死, 头脑清醒,这是二十年飞行练就的胆魄;危急关头,技术娴熟,你是乘客生命的保护伞。安全飞行,平安回家,是每一个乘客的愿望。 中国民航史上最成功的迫降将是你们飞翔蓝天的新起点!
25.
孔子,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是儒家学派的奠基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缔造者,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九年级
(1)
班拟组织“孔孟之道 ”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为强调主题,营造声势,请你在黑板上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做好宣传标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练、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广告(宣传)语达到好说好记好理解的目的。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围绕“孔孟之道”的主题来拟写即可。
25.
孔子,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是儒家学派的奠基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缔造者,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九年级
(1)
班拟组织“孔孟之道 ”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为强调主题,营造声势,请你在黑板上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
走近孔孟,感受文明。
(
感悟孔孟思想精髓,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
(2)“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你知道“四书”“五经”分别包含哪些书籍吗?
“四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论语
》《
孟子
》《
中庸
》《
大学
》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易经
》《
春秋
》
本题考查大家对文化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大家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3)
作为民族之魂,孔孟思想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下面两句话分别选自
《
论语
》
和
《
孟子
》
,请你任选一句,谈谈感想。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本题考查思维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大家在深入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时间
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的意思是: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困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句话告诉人们做人要有志气,能坚守节操。
(3)
作为民族之魂,孔孟思想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下面两句话分别选自
《
论语
》
和
《
孟子
》
,请你任选一句,谈谈感想。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示例:
①时间如流水,不停地流逝,要抓紧时间,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②做人要有志气,能坚守节操,具有大义凛然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