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孔乙己
5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
孔乙己
》
的;大凡读过
《
孔乙己
》
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
《
孔乙己
》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
——《
孔乙己
》
,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
点击播放影视作品
——《
孔乙己
》
(重点)
(难点)(重点)
(重点)
了解文章背景,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鲁迅
(1881
-
1936)
,
原名周树人
,字
豫才
。
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
小说集
《
呐喊
》《
彷徨
》
《
故事新编
》
,
散文集
《
朝花夕拾
》(
原名
《
旧事重提
》)
,散文诗集
《
野草
》
,杂文集
《
坟
》《
南腔北调集
》《
三闲集
》《
二心集
》
等。
《
孔乙己
》
写于
1919
年
3
月,最初发表在
《
新青年
》
杂志上,后收入小说集
《
呐喊
》
。当时新文化运动虽已揭开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对复古主义的各种逆流,鲁迅十分愤懑。为拯救青年一代,他写下此文,艺术地再现了深受封建科举制戕害的读书人形象,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
鲁迅
——
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
——
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刘再复
(
评论家
)——
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
(
北大教授、鲁迅研究家
)——
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名家论孔乙己
大
抵
阔
绰
羼
水
荐
头
间
或
侍
候
荤
菜
砚
舀
水 门
槛
涨
价
涨
红了脸
一
读一读字音
dǐ
chuò
chàn
jiàn
jiàn
shì
hūn
yàn
yǎo
kǎn
zhǎng
zhàng
魔法记忆:
语境记音法,他涨
(zhànɡ)
红了脸问:“这酒怎么又涨
(zhǎnɡ)
价了?”
服
biàn
( )
tuí
( )唐
yíng
( )生
zhàn
( )酒
不
xiè
( )置辩
二
写一写字形
辩
颓
营
蘸
屑
三
记一记词义
1
.不屑置辩:
2
.缠夹不清:
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
不屑置辩、不以为然辨析
同:这两个词都有“不认同某人的看法”的意思。
异:区别在于:“不屑置辩”侧重于不值得争辩。而“不以为然”侧重于不同意,多含有轻视意。
例:
(1)
他如此强词夺理,大家都不屑置辩。
(2)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不以为然。
搅扰、夹杂不清。
3
.之乎者也:
4
.阔绰:
5
.君子固穷:
6
.间或:
7
.颓唐:
8
.污人清白:
用来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例句:这个人开口子曰诗云,闭口之乎者也,让人觉得酸气冲天。
阔气。
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贫困,固,安守。
偶然,有时候。
精神萎靡。
毁坏人家的名誉。
导思
1.
文章通过哪些事情刻画孔乙己?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导思
2:
文中还写到了哪些人物? 他们对刻画孔已己有何作用?
主人公
侧面人物
导思
4.
文中既有社会环境描写,也有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环境描写
孔乙己
关键词
:
抨击、戕害
导思
2:
文中多处安排不同的“笑”,有何作 用?
特殊情节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孔乙己
》课文朗读
。
1.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
双竖线、单竖线
。
2.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3.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
波浪线
。
4.
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圈点要求
第一部分(①
-③
):
第二部分(
4-13
):
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
——
鲁镇咸亨酒店。
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揭示主题。
1.
小说开头是怎样介绍鲁镇的酒店的格局和喝酒的两种人的,这属于什么描写?目的何在?
【
答案
】
鲁镇的酒店的特殊格局
——
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隔开了喝酒的两种人:一种是“短衣帮”,他们“靠柜外站着”喝, 这是穷苦的劳动人民; 另一种是“长衫”主顾,他们踱进店里, “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是悠闲、阔绰的剥削阶级。 这属于社会环境描写。 通过一短一长,一外一里,一站一坐的鲜明对比,揭示了顾客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这是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缩影,为下文写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特殊身份作了铺垫,也预示着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第一部分(①
-③
)
2.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简要说明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
渲染了咸亨酒店里势利、冷漠的气氛,为主人公出场提供典型的生活环境。这是文章第一次出现笑,孔乙己是一个连酒店的小伙计都可以嘲笑的人,更加突出了孔乙己被当作笑料的可悲的社会地位,为孔乙己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伏笔。
3.
品析“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含义。
【
答案
】
这句话反映出孔乙己的思想意识与经济地位的矛盾,“站着喝酒”说明他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人是这样,他既被上层统治阶层排挤又不容于下层人民,预示着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第二部分(
4-13
)
4.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两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
答案
】
外貌描写。孔乙己“身材很高大”,具备劳动能力,却不去做活,可见他懒惰或是不屑劳作的迂腐。“青白脸色”,说明他营养不良,生活贫困。“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为下文“短衣帮”们嘲弄孔乙己偷东西挨打埋下了伏笔。“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长衫“又脏又破”,表明了孔乙己好逸恶劳、潦倒不堪,却又死要面子。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5.
“排”和“绽”字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
答案
】
一个“排”字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炫耀似的一个一个拿出铜板的样子,表现了他向他人炫耀的心理。写出了他的虚荣和穷酸。一个“绽”字活画出他被人“揭伤疤”时的窘迫尴尬、又羞又恼的神态。
6.
“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请简要说说“捞”字的表达效果。
【
答案
】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捞”字显示出酒客们奚落、嘲笑的口吻,表现了酒客们嘲笑孔乙己凭本事不可能考中,只能赌一下运气,像海里捞鱼一样去获取功名。用酒客们的讽刺渲染孔乙己的悲凉,表现了酒客们的冷漠、无情。
7.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当时怎样的思理?
【
答案
】
运用神态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活动:先是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傲:我不但认识字,而且知道的很多,不值得和“他们”争辩。后来人们取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戳痛了他心灵上的伤疤,击中了他精神上的要害,“颓唐不安模样”反映出他内心难以掩饰的、不可名状的苦痛。
8.
孔乙己把毫无用处的“茴”字四种写法当作学问,你怎么理解?
【
答案
】
孔乙己把毫无用处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当作学问来炫耀,可见他的迂腐和当时的教育制度对人的荼毒。孔乙己的态度是主动、热情、兴奋的,而小伙计的态度则是厌烦、冷淡、爱理不理的。一热一冷的对比,更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也更好地显示了当时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9.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答案
】
在结构上,这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突出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低微,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里可有可无的“多余人”,预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这句平平淡淡的话寄寓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对孔乙己既哀其不幸,又批判其麻木不仁和苟且偷生。
10.
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这一情节的?作者设置这样的情节有怎样的用意?
【
答案
】
这一重要情节,作品里没有作正面描绘,而是从掌柜和酒客的平常搭话中透露出来的。掌柜随口问,酒客信口答,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对孔乙己遭受那么大的灾难,在熟识的咸亨酒店里竟然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关切和同情;而对丁举人的凶残行径,却也没有谁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可见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隔膜到了何等触目惊心、令人战栗的地步!深刻地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这也是作者匠心独运特别体现主题的地方。
阅读方法解密
情节作用分析法。
把握好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中考中常以“
××
情节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的题型出现,情节的作用主要有:
(1)
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或形成对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
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或突出人物的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答题模式一般为:
……
情节突出了
(
表现了
)……
,在文中起
……
的作用。文中安排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就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11.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
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答案
】
该句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写了晚秋的凉意,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预示了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重点
品析第
11-13
段
12.
最后一次,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外貌与前文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
答案
】
脸色由“青白”变成了“黑”,脸更加瘦,衣着更加寒酸,这说明了他的生活日益窘迫,而身体也已经残疾,体现了他的悲惨经历,表明他已经穷困潦倒到极点。
13.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
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句
中的“大约”与“的确”是否矛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答案
】
“大约”是因为此后再无人确切讲过孔乙己已死的消息,只能推测。说“的确”是因为从孔乙己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来看,他的死亡是必然的。进一步突出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重难点小结
这一部分从侧面交代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的遭遇,再从正面描写孔乙己身残气微、不复聊生的惨状。
结尾掌柜第四次提孔乙己“还欠十九年钱”,暗示孔乙己已死。掌柜对孔乙己的惦念仅是他还欠钱,而未曾为他的消失有半点担心与遗憾,将社会人情势利与冷漠推向巅峰。
孔乙己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
答案
】
①“我”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的,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②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
③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增加了悲剧的意味。
1.
【
难点探究
】
这
篇小说为何用第一人称“我”
——
小伙计的口吻来写?
阅读方法解密:
人称叙述作用分析法。第一人称可以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使读者更能具体地体会作者的心意。第二人称,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或使感情抒发得更直接、更强烈。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便于展开故事情节。
【
答案
】
正面描写的地方比较多,如对孔乙己外貌和绰号来历的描写,对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时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等都属于正面描写。而第五段和第十段则从侧面,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丰富了人物性格。
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预示了其悲剧的必然性。
2.
【
手法探究
】
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结合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简要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过“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的外貌描写,揭示了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断腿前后外貌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通过对他穿一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的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要面子的特征。
通过满口“之乎者也”“君子固穷”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特点。
通过孔乙己教“我”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时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了孔乙己诚实善良的心地。
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子,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
阅读方法解密:
人物形象五分析法。一般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1)
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
通过典型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
(3)
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4)
通过人物间的关系来分析人物形象。
(5)
结合写作背景或小说的主题来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应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及背景去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序幕
笑
孔乙己
开端和
发展
高潮
结局
笑
笑
典型环境
社会背景
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人们取笑教“我”识字,给孩子分豆
自命清高好喝懒做
孔乙己被打断腿的命运
侧面描写
-
人情冷漠
正面描写
-
命运悲惨
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大约的确死了
社会冷酷
封建病态社会
小说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底层知识分子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的双重摧残,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民众精神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1
.运用对比,凸显主题。
如孔乙己的狼狈出场与悲惨退场、爬上去的丁举人和没爬上去的孔乙己、酒客的“快活”和孔乙己的孤寂、孔乙己的生命价值与粉板上的十九个钱、阴冷的天气与众人的笑声等,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2
.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
本文通过对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鲜明地把旧时代一个穷困潦倒、迂腐懒惰、死要面子的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老书生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
3
.反复出现的细节,使人物形象和主题更加鲜明。
比如文中反复出现的长衫与众人的“笑”,都让孔乙己这个可怜、可悲、可笑的人物形象与对冷漠无情的社会的批判更深入人心。
4
.典型环境凸显人物复杂性格。
《
孔乙己
》
中的一系列事件都发生在咸亨酒店这个典型的环境中。这是因为:
(1)
孔乙己有好喝成性的陋习,在这里有利于“我”这个酒店小伙计直接叙述和感受孔乙己及其在酒店中的种种窘况。
(2)
咸亨酒店又是众人频繁出入的场所,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它展现了富与穷的对比、腐朽奸商的思想、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让读者看到了孔乙己的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好喝懒做、心地善良,也让读者在众人的阵阵笑声和令人窒息的冷漠中深刻地认识了小说的主题。
孔乙己之所以挣扎着生存下去,只是靠“文化”,文中“长衫”这个意象就是文化的象征。孔乙己不管别人如何看他,他始终穿着那件又脏又破,而且是多年也没有洗也没有补的长衫,但这种没有和权力、金钱相结合的文化没有实际的用途,文化本身并没有能够让他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下去。他的文化最终也随着他的生命而结束,连同他那好逸恶劳的手一起埋葬。像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呢?充当单纯而愚蠢的知识分子社会不接受不认可,充当别人的笑料不是最终解决的办法,偶尔的挑战与反抗更不能改变命运。问题只有通过改变国民性的弱点,这也是鲁迅先生一直期待完成的。
1.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
孟子
•
尽心下
》
)
【
译文
】
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
2.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欧阳修
《
三皇设言民不违论
》
)
【
译文
】
要以高尚的道德使人民顺服,用教育感化的手段使人民逐渐受到感染。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
诫子书
》
)
【
译文
】
不追求名利
,
生活简单朴素
,
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
,
心境安宁清静
,
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5
孔乙己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绰
(
)
号 涨
(
)
红 争
bi
à
n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
biàn
道:“窃书不能算偷
……
窃书!
……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chuò
zhàng
辩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
biàn
道:“窃书不能算偷
……
窃书!
……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2)
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__”
。
乱篷篷
乱蓬蓬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
biàn
道:“窃书不能算偷
……
窃书!
……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3)
文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
________
的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霍金是科学界耀眼的明星,他创立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数百万人的眼球。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A
【
点拨
】
B
项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使”;
C
项搭配不当,“激发”可改为“吸引”;
D
项否定不当,可删去“不再”。
3
.对下面语句中省略号意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A
.孔乙己被人揭伤疤,心里着急,却不知怎样反驳。
B
.孔乙己无力的反驳被打趣他的人打断了。
C
.孔乙己非常窘迫,面对嘲笑,无力辩驳。
D
.孔乙己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就不再争辩了。
D
4
.下列对动词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
,一个“踱”字活现出长衫主顾的养尊处优、悠闲自得。
B
.“孔乙己
……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中的“笼”字描绘出孔乙己在灵魂深处的疮疤被戳痛时骤形于色的神态。
C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中的“罩”字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还要吃他的豆时的慌张。
D
.“排出九文大钱”与后面的“摸出四文大钱”,形成对比,由“排”到“摸”的动作变化是为了说明孔乙己的手已经不灵便了。
【
点拨
】
由“排”到“摸”的动作变化是为了说明孔乙己的境况大不如前,已到了困窘不堪的地步。
D
5
.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科举制度下深受毒害的读书人。下面是书写孔乙己和范进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________
,
________
,偷摸成性,身残体废走向死亡路。
疯癫举人,懦弱迂腐,虚伪狡诈,如愿以偿叩开
________
。
A
.童生落魄 自视清高 功名门
B
.落魄童生 好大喜功 田舍门
C
.落魄童生 自视清高 功名门
D
.童生落魄 好大喜功 田舍门
C
阅读课文“中秋过后
……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回答问题。
6
.概述选文叙述的主要内容。
一、课文研读
选文记叙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故事。
7
.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1)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
这句话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的描写方法,写出了晚秋的凉意,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预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2)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
大约”和“的确”矛盾吗?为什么?
)
这里的“大约”和“的确”不矛盾。因为“我”到“现在”一直未见到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一点儿关于他的确定消息,所以用“大约”表示猜测。但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的悲惨情况,在那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所以用“的确”来肯定“我”猜测的结论。这个看似矛盾的结尾,使小说具有更深刻的悲剧意味,给人们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8
.阅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孔乙己的外貌前后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A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B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8
.阅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孔乙己的外貌前后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脸色由“青白”变成了“黑”,脸更加瘦,衣着更加寒酸,这说明了他的生活日益窘迫,而身体也已经残疾,体现了他的悲惨经历,表明他已经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9
.请你结合阅读选文的感受,完成下面的阅读批注。
通过文章中一再出现的“笑声”,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作者那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同类那么冷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为什么彼此之间就不能多一些同情和关爱?为什么像孔乙己这样一个已经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可怜人,人们不但不肯给他一点点关心与帮助,却还要对他加以嘲弄和欺凌?
1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女人每年都捧着丈夫的遗照去照相馆合影,以求百年好合。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17
页第
10-14
题。
【
点拨
】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作答时,学生可采用“要素提取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按照“什么时间+什么人+做了什么+结果如何”的格式,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
11
.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暗示女人是和丈夫的遗照合影的,请写出三处。
【
点拨
】
本题考查学生对伏笔这一写作手法的把握。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即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埋伏的线索。
示例:
①摄影师愣了愣,问女人:“你确定吗?”②他想这样的蹊跷之事再不会发生。③他不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哪怕这件事有多可疑有多离奇。④新来的员工第一次见到女人就怕了。⑤她的丈夫,注定板着面孔,一言不发。
(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
12
.文章为何多次描写女人拍照时的外貌?
【
点拨
】
本题考查学生对主人公细节情感的把握。回答此类问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回答。女人几十年来,每年都会在同一天与丈夫的遗照合影,写出了女人对与丈夫合影的重视及对丈夫的爱。
描写女人的美,暗示了女人不断变老,表现了女人对与丈夫合影的重视及对丈夫的爱。
13
.“摄影师注意到,女人的眸子里,飞起白雪,刮起季风,又开出桃花。”这句话表现了女人哪些情感?
【
点拨
】
本题考查学生对主人公情感的把握。回答这类试题,要在理解所给句子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及文章主旨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写了女人几十年来,每年都会在同一天与丈夫的遗照合影,以求百年好合的故事,表达了女人对丈夫浓烈的爱。句中“飞起白雪,刮起季风”是用凄凉之景表现女人对丈夫去世的心酸、难过,“开出桃花”则用温暖之景写出女人与丈夫合影时的幸福。
13
.“摄影师注意到,女人的眸子里,飞起白雪,刮起季风,又开出桃花。”这句话表现了女人哪些情感?
写出了女人照相时复杂的心情,有丈夫去世后的心酸、难过,也有与丈夫合影时的激动和幸福。
14
.说说选文第⑰段在文中的作用。
【
点拨
】
本题考查学生对结尾段作用的把握。小说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有:揭开悬念,使故事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旨等。本文结尾段交代了每年与女人合影的竟然是她丈夫的遗照,揭开前文设置的悬念,让读者大吃一惊;与前文设置的多处伏笔相照应;同时更加深刻地表现了女人对丈夫矢志不渝的爱,深化了文章主旨。
14
.说说选文第⑰段在文中的作用。
这个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解开悬念,含蓄地突出文章中心,升华主旨,表达了女人对丈夫的爱,收束全文。
15
.下面两幅图都与鲁迅的小说有关,请你任选其一,为图片配一段解说文字。要求:点明地点
(
或环境
)
、人物、事件,
30
字左右。
A
B
我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
A
在咸亨酒店里,孔乙己要了一碟茴香豆,并分给小孩子吃。
示例二:
B
月亮底下,在西瓜地里,少年闰土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只猹尽力地刺去。
15
.下面两幅图都与鲁迅的小说有关,请你任选其一,为图片配一段解说文字。要求:点明地点
(
或环境
)
、人物、事件,
30
字左右。
16
.请结合课文,想象孔乙己坐着用手走出咸亨酒店以后的情景,以
《
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
》
为题目,写一个小片段。
(
不少于
350
字
)
片段练笔
【
思路点拨
】
写作本文时,要符合小说的特点,情节要相对完整,力求有波澜;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要与原文保持连续性;想象要合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考虑情节发展的多种可能,力求有创意;要有明确的中心,且与原文保持一致。
例文:
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
“掌柜的,这十九文钱,下回还清吧。”接下来又是一番含糊不清的“之乎者也”。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孔乙己用手慢慢地走出了咸亨酒店。
深秋的风“嗖嗖”地吹着,风中夹着些零星的雨点。终于挨到一座破庙,他再也支撑不住,两眼发晕,一头栽倒。
突然,“当当当”“咚咚咚”的锣鼓声响了起来,庙门外已然站了很多人,为首的手举一块金牌,上面写着:上大人孔乙己高中本省乡试第二名亚元。紧跟在后面的还有一群看热闹的短衣帮,他们纷纷向孔乙己竖起了大拇指,快活地哄笑着。
被众人扶坐在椅子上的孔乙己,一边喝着酒,一边歇斯底里地喊道:“快哉,快哉,我中了也!快哉,快哉,我中了也!
……”
突然,他头一抬,眼一愣,手一拍,朝着天空痛快地狂笑起来
……
刹那间,雷鸣,电闪,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顺着瓦楞落到孔乙己的脸上,孔乙己一个激灵,醒了,他揉揉双眼,方知是南柯一梦。
“唉
——”
他叹了口气,看看天色已晚,他的晚饭还没有着落,只得咬着牙,撑起有些颤抖的双手,用这手走出破庙,消失在瑟瑟秋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