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PPT部编版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鱼我所欲也PPT部编版课件

ID:652054

大小:749.62 KB

页数:76页

时间:2021-04-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 代 散 文 鱼我所欲也9 同学们,陈毅的《梅岭三章》里有诗句说“取义 成仁今日事”,其中的“取义成仁”借用了古语“舍 生取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孟子在《鱼 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的,“舍生取义”是什么意思, 孟子在文中是如何阐述的?我们一起到《鱼我所欲也》 一文中去寻求解答。 3. 理解“舍生取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 1. 掌握文中的文言词句,把握课文大意。 2. 体会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难点) (重点)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 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 国时期的思想家。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 孟”并称,有“亚圣”之称。有《孟子》 一书传世。《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 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 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且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 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 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 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 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 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 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 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 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 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虽有局限,但其中有合 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 自我修养的作用。 古代散文不同于现代散文,它伴随社会生活和历史的 发展变化,不断演进。从散文到骈文;从先秦诸子,到秦 汉散文,到唐宋八大家,到晚明小品;从汉大赋到东汉魏 晋抒情小赋,到南北朝骈赋、唐朝律赋、宋代文赋,这些 变化既是文化内部的演进,又往往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散文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上,从 古代散文 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到自然景物、 市井风情、家庭琐事、婚姻爱情,无所不写。体制上, 有奇句单行的散文,有骈文,有辞赋。而散文、骈文、 辞赋中又有各种类型。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跟《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体式有所不同。它篇 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 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孟子》简介 一 读一读字音 所恶 蹴 苟得 不屑 wù xiègǒu cù 二 写一写字形 一dān ( ) 食 一豆gēng ( )箪 羹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通“德”,感激 (二)古今异义 1.一豆羹 古义:一种食器;今义:豆子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古义:容量单位;今义:一种计时工具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义:代词,这,这种;今义:动词,联系两种事物, 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 4.向为身死而不受 古义:从前;今义:方向 (三)一词多义 1.则:则凡可以得生者 那么,连词 得之则生 就,副词 2.生: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名词 得之则生 生存,动词 3.得:故不为苟得也 得到,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 通“德”,感激,动词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领会,动词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1)所欲有甚于生者 状语后置,“甚”的状语“于生者”后置, 应为“所欲有于生甚者”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宾语前置,“何”作动词“加”的宾语,正 常语序为“万钟于我加何焉” 3.省略句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介词“为”的后边省略了宾语“礼义” (五)成语积累 舍生取义:原意是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后指为 正义而牺牲生命。 (六)名句积累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导思1.文章提出了 怎样的观点?作者 采用了怎样的方式 提出论点? 中心论点 关键词: 舍生取义 导思4. “本心”和 “舍生取义”有着 怎样的关系? 二者关系 导思3.文章重点采 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来论证论点? 导思2. 作者采用 了怎样的思路,步 步论证论点? 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鱼我所欲也》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勾画出作者的论点,标出作者所采用的论证 方法。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熊掌:熊的脚掌,是极珍贵的食品。 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 舍:舍弃。 注释: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获得,(那么我就)舍弃鱼而 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得到的,正义,也是我 想要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获得,(我就)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译文: 原文: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ɡǒu)得 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huàn)有所不 辟也。 甚:超过,胜过。 故:所以。 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注释: 生命也是我想要得到的,所追求的(东西)还 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得到生 命的事。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 厉害的,所以(即使)有祸患,(我)也不躲避。 译文: 原文: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 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莫:没有。 则:连词,那么。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由是:由于这个原因。是,指代上文反问的结果。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注释: 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 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 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凡是可以 躲避祸患(而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呢?由 于这个原因,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使用(的人); 由于这个原因,有可以避免祸患而不采用(的人)。 译文: 原文: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是故:因为这个缘故。 非独:不仅,不只。 贤者:贤人。 是心:这种思想。 皆:都。 之:代词,代指上文的“是心”。 丧:丧失“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思想境界。 注释: 因为这个缘故(人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重要 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不只是贤德的人有 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 不丧失罢了。 译文: 原文: 一箪(dān)食,一豆羹(ɡēnɡ),得之则生,弗(fú) 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xiè)也。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豆:古代的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 呼尔: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之:代词,代指人。 行道之人:路上饥饿的行人。 蹴尔:踩踏食物的样子。 注释: 弗:不。 与:给。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可以活,得不到就会 死。(然而)如果盛气凌人喊叫着给人(吃),路上 饥饿的行人不会接受;(将食物)踩踏过才给人 家,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译文: 原文: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 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容量单位。 则:就。 于:对于。 加:增加,指带来好处。 得:现在写作“德”,感激。 注释: 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优厚的 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接受这些俸禄)是为了宫 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苦人感激我的恩 德吗? 译文: 原文: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乡:从前。 是:这,这种做法。 已:停止,结束。 本心:天性,天良。 注释: 从前为了(礼义)舍身死亡也不接受,现在却为 了宫室的华美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舍身死亡也 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从前为了( 礼义)舍身死亡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那些认识的贫 苦人感激我的恩德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 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自己的天性。 译文: 1.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答案】 鱼和熊掌价值不同,鱼普通而熊掌珍 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 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 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 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 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中 “所欲”“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答案】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谋福利,为了国家建设,为了别人的安 危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 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 权,杀人放火等。 3. “故患有所不辟”中“患”指什么?“非独贤 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 【答案】前者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后者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 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重点品析第3段 4.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此题第二问运用排比句表达效果分析法和反问句表 达效果分析法。先用了一组排比句,把“向”和“今”进行 对比,斥责了那些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抛掉礼义的人,气势恢弘;再用一个反问句, 极有力 地指出这种做法应该停止,语气严厉。 这句话通过排比、对 比、反问,强烈谴责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说理透辟, 论证雄辩。 5. “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 【答案】 “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固有的善 的本性,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 重难点小结 孟子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 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 忘义的人。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 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6. 本文论证是如何展开的? 【答案】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接着运用严 密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 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 “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 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 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 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通过正反两方面进行推理分析,接着又举例进一步论证。 【难点探究】请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是 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答案】首先文章开篇以“鱼”和“熊掌”为喻,运 用比喻论证,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接着从正反两 方面论证了为什么要“舍生”,形成了对比论证,突 出地论证了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所以要“舍生取义”的论点。然后在第二段运 用举例论证,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 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 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 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 现。紧跟着在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举“不辨礼 义”而受“万钟”的例子,“向”与“今”不同的做法形成了 对比,突出地论证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文章层层深入, 论证严密,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鱼 我 所 欲 也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反面举例:万钟 分析论证:假设推理,“义”重于生,“不义”甚于死 得出结论:“义”,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正面举例:食、羹 呼尔 乡弗受 蹴尔 乞人不屑 “义”之存在 行人弗受 今为之(对比) 失其本心 舍 生 取 义 本文通过比喻引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 方面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最后列举两 个事例强调了“义”高于生命,见利忘义是丧失 人的本心。 1.语言流畅,气势恢弘,感情悲壮而高亢。 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 文章的气势,使论证更有力,感情更充沛,读来痛 快淋漓。 2.运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使文章论证严密,有说服力。 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舍生 取义的重要性;接着又分别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 这样层层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孟子名言 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③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④尽信书不如无书。 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 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9 鱼我所欲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一豆羹(   ) (2)蹴尔而与之(   ) (3)人之所恶(   ) (4)乞人不屑(   ) (5)故不为苟得也(   ) gēng • • • • • cù wù xiè ɡǒu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妻妾之奉 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祸患,灾难。 踩踏。 • • • • • • • • •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假如,假使。 有什么益处。 侍奉。 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贤者能勿丧耳。 D 【点拨】A项“辟”同“避”,躲避;B项“辩”同 “辨”,辨别;C项“乡”同“向”,从前,先前。 【点拨】A项两个“生”分别为“生命”“生存”;B项两 个“为”分别为“为了”“做”;C项两个“于”分别为 “对”“比”;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 D.蹴尔而与之     窥镜而自视 D • • • • • • • • 5.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两处)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翻译下列句子。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然而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 以,祸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 么一切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 7.《鱼我所欲也》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是 《孟子》中的名篇之一,有两个常用的成语与本文 有关,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体现中心论点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名句默写。 (1)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 孟 子 在 《 鱼 我 所 欲 也 》 中 提 出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这些都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鱼我所欲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生而取义者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舍生而取义者也 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文研读 正义或仁义。 • • • • • 优厚的俸禄。 讨厌,憎恨。 同“向”,先前、从前。 10.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不单是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 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 受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11.“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 “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固有的善的 本性,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 12.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 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举 一个这样的例子。 示例: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 为所动。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面对敌人屠刀 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13.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 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示例:万事莫贵于义,“义”是正义,是 有利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大义。任何时候, 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 原则。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要大公无私,坚持正义。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呼尔而与之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待饿者而食之 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至于斯 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2 页第14-17题。 给。 • • • • • 【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同“德”,感恩、感激。 停止。 拿东西给人吃。 这样。 15.翻译下列句子。 这就是所谓的失去他原有的羞恶之心。 【点拨】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根据语境读懂句 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黔敖左手捧着食物,右手拿着喝的,说: “喂!过来吃吧。” 16.【甲】文中有一句话与【乙】文所述故事相对应, 这 句 话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本题考查主旨对应。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7.阅读【甲】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什么是“失其 本心”的行为? 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人 感激自己,就去接受高位厚禄。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1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与俱入厓山 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索之固 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书所过零丁洋诗 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祥泫然出涕 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2- 33页第18-20题。 • • • • 【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坚决,坚定。 写。 眼泪。 19.翻译画线句子。 (1)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点拨】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根据语境读懂句 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我不能保护父母,却教别人背叛父母,难道 可以这样吗? 20.请从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 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 【点拨】理解文章,查找对应。 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21.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九年级(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 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1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 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 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 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2 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 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 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 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 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3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 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 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 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①我国家规历史悠久;②古代家规内容相近;③ 古代家规影响深远。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 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21.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示例一:我更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 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 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 示例二:我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 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 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3)右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设计的“‘不剩 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宣传画, 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 21.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内容:画面由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组成;盘中 “约”字的一点是一粒米。 寓意:文明餐桌行动是我们共同的“约定”,节约 应从我做起,从节约一粒米开始。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