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部编版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梅岭三章》部编版课件

ID:652057

大小:496.12 KB

页数:52页

时间:2021-04-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诗 梅岭三章 2 1934 年 10 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 1935 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 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 20 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 《 梅岭三章 》 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重点) (难点) (重点) 陈毅( 1901—1972 ),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 素有“一代儒将”“元帅诗人”的美誉。作品收入 《 陈毅诗词选集 》 ,代表作品 《 十年 》 后经项英等人集体修改,成为 《 新四军军歌 》 。 1934 年 10 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 1935 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直到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离开。这三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 丛 莽 旌 旗 烽 烟 创 造 创 口 一 读一读字音 mǎng jīng fēng 巧背妙记: 创语境记忆法 : 勇于创( chuàng )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 chuāng )伤。 chuàng chuāng 血雨 xīng ( ) 风 取义成 rén ( ) 二 写一写字形 腥 仁 丛生的草木。 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这里指 1927 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指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三 记一记词义 丛莽: 旌旗: 烽烟: 血雨腥风: 取义成仁 : 导思 1. “ 泉台”“阎罗”都是民间传说中的说法,事实上并不存在,诗人使用这类说法有什么好处? 内容理解 关键词 : 爱国情怀 导思 2. 这三首诗抒发感情的角度不同,各有侧重。试指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抒情角度 导思 3. 这三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革命情怀? 作者情怀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梅岭三章 》课文朗读 。 1.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 双竖线、单竖线 。 2.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3.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 波浪线 。 4. 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圈点要求 诗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写作背景及梅岭遇险的经过。从“旋围解”可以看出这段小序是作者后来补写的。这段小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以诗明志的行为及其大义凛然的革命情怀。 “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总领全篇,奠定了诗的基调 —— 慷慨悲壮。“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面对目前的险恶处境,英勇无畏的精神。 品析 第一章 阅读方法解密 考点: 分析设问的作用 (中考占 2 ) 答题思路: 设问是无疑而问 , 自问自答。作用主要有:对内容加以强调;能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注意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 设问作用分析法 】 “旌旗”借代什么?运用“泉台”“阎罗”这样旧时的词语有何作用? “旌旗”借代军士。运用“泉台”“阎罗”这样旧时的词语,把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表现出了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第二章中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头悬国门”运用了春秋吴将伍子胥“头悬东门”的典故,表示死不瞑目,于城门高处以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品析 第二章 品析“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取义成仁今日事”,引用 《 论语 》《 孟子 》“ 有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中的内容,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人间遍种自由花”,以“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 品析 第三章 点拨: 这三首诗:第一首起于现在的时间,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抒发死不瞑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既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 1. 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 点拨: 探究( 1 ):多种修辞手法并用。①设问。如“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②借代。如诗中用“旌旗”借指军士,用“烽烟”借指战争。③借喻。用“血雨腥风”借喻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用“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④引用。“取义成仁今日事”引用“有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中的内容,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探究( 2 ):借助想象和幻想。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突发奇想,借助迷信说法,抒写情怀、反映生活、表达理想,并不排斥天国地狱等虚幻境地和牛鬼蛇神等怪异形象。这样写比直接说一定要革命到底效果更好。 2. 这三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 梅岭三章 热爱祖国、 献身祖国 回顾征程 勉励战友 展望未来 招旧部 斩阎罗 头悬国门 诸君努力 取义成仁 人间自由 这三首诗,诗人回首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勉励战友,激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展望未来,革命信念乐观坚定。全诗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1. 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 ①设问。如“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②借代。如诗中用“旌旗”借指军士,用“烽烟”借指战争。③借喻。用“血雨腥风”借喻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用“自 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④引用。“取义成仁今日事”引用“有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中的内容,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2. 用词准确、形象。 如“此去泉台招旧部”中的“招”字,旗帜鲜明,有声势,有感召力。再如“旌旗十万斩阎罗”,用“斩”,力度大,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 3. 突发想象,进行古典的创造性转化。 诗中写到的泉台、阎罗、纸钱等,本都是封建迷信的说法。而诗人用阎罗和泉台来比喻祸国殃民的反动派和反动政府统治下的人间地狱,用纸钱来代指革命军队的捷报,赋予并传达出一种全新的含义。 诗词中的家国情怀执着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古诗文中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它表现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对社会的责任感。它既是对个性生命的张扬,也是对群体的认同与依恋。 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系念朝廷安危,关怀民生疾苦,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感动千古。李清照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曾经激励过无数爱国者。辛弃疾的不少词作也都流露出他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至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已经成为表现家国情怀,展现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千古名句。 2 梅岭三章 1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3) 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jīng 旗十万斩阎罗。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丛莽 (     )   旋 (     ) 围解 jīng (     ) 旗 • • mǎng xuán 旌 (2) 诗前小序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 ____________” 一句说明小序是补写的。 交代 写作背景及缘由  旋 围解 1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3) 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jīng 旗十万斩阎罗。 (3)“ 旋围解”中“旋”的意思是 (    ) A .旋转         B .返回,归来 C .圈儿 D .不久、随即 D 1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3) 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jīng 旗十万斩阎罗。 2 .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 (    ) A .断头今日意如何    B .南国烽烟正十年 C .投身革命即为家 D .创业艰难百战多 A 3 .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投身革命 / 即为家 B .血雨腥风 / 应有涯 C .取义成仁 / 今日事 D .人间遍种 / 自由 / 花 D 4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南国烽烟正十年 意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辞: ________ (2) 血雨腥风应有涯 意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辞: ________ 这里指 1927 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借代 指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对革命人士的血腥镇压。  借喻 • • • • • • 4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 3) 取义成仁今日事 意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辞: ________ (4) 人间遍种自由花 意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辞 : ________ 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引用 虚构的花名,指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  借喻 • • • • • • • 5 .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与下面哪个选项中的诗句的意境相同? (    ) A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李清照 )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 C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 裴多菲 )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 ) A 6 .根据要求填空。 (1)《 梅岭三章 》 的作者是 __________ ,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这三首诗是诗人于 __________ 年,在江西 ________ 被困于树丛密草间 20 多天时写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 (2)《 梅岭三章 》 中运用借代手法,表达作者坚定的革命斗志,视死如归,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陈毅   1936   梅 山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 十万斩阎罗 6 .根据要求 填空。 ( 3)《 梅岭三章 》 中表现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的同志们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4)《 梅岭三章 》 中表达诗人决心为真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预言革命必胜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后 死诸君多 努力 捷报 飞来当纸钱 取 义成仁今日 事 人间 遍种自由花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 梅岭三章 》 每首诗的内容。 一、课文研读 第一首:回首征程。第二首:勉励战友。第三首:展望未来。 8 .请赏析下列诗句。 (1)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2)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 运用比喻的修辞,用阎罗王比喻凶恶残暴的人;运用借代的修辞,用“旌旗”借指军士,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自己革命到底的决心。同时,诗句中“招”表达出作者旗帜鲜明的态度,有声势,有感召力;“斩”衬托出力度强、速度快、居高临下的气势。 8 .请赏析下列诗句。 (1)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2)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作者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勇气;用“自由花”比喻革命胜利的前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9 .梳理作者在泸县的行踪与见闻,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6 页第 9-12 题。 9 .梳理作者在泸县的行踪与见闻,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 ①站在摊前,听闻乡音 ( 站在摊前,回想过去 )   ② 站在街上,凝望废墟 ( 站在废墟,凝望钟楼 / 标语 )   ③ 走过街道,看到新屋 ( 走过街道,回到船上 ) 【 点拨 】 (1) 本题考查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第 2 段写作者走上土坡,回望江景 ; 第 3 段写站在糖人摊前,回想过去 ; 第 4-6 段写站在街上,凝望废墟 ; 第 7-9 段写走到公园 , 倾听年轻人的谈话 ; 第 10-11 段写走过街道 , 看 , 到新屋,回到船上 。 10 .品读下面两句话,结合加点词语,体会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 但是站在一个掷“糖罗汉”的摊子跟前,听着从两个人手里先后掷下的骰子声,望着摊子上三四排长短不齐的糖人,我忽然觉得自己回到小孩的时代了。 那座钟楼已经成了风化的干尸,但是它依然僵立在坡上,洞穴似的眼睛望着我,仿佛在诉说它身受的酷刑。 → 10 .品读下面两句话,结合加点词语,体会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 【 点拨 】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第 1 句作者在糖人摊前,回想起过去的时光,充满着对小孩时代的怀念之情,“望着 " 和“糖人”以动作和事物表现了作者的心情。第 2 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钟楼比作”干尸”,把 " 眼睛”比作“洞穴”,写出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包含着作者的痛苦与愤怒。 10 .品读下面两句话,结合加点词语,体会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 作者回到阔别十七年的泸县,“望着”可爱的“糖人”,熟悉的声音和情景让他的心中充满小孩时代的喜悦;作者将残留的钟楼比作“干尸”,它用“洞穴似的眼睛”“望着”作者,“干尸”与“糖人”的强烈对比令作者触目惊心,他感到了深切的痛苦与极度的愤怒。 11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 (1) 另外在较冷静的街上我看见新的巨厦的骨架和“上梁大吉”的红纸条 。 ( 2) 第二天晨光微曦中船载着我们离开了泸县,缓缓地往上游驶去。 【 点拨 】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句不离篇,理解句子要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进行,这两句与前文破败的景象形成对比,作者在对战争造成的废墟痛恨的同时也看到新生的希望,句中的景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第①句“新的巨厦的骨架”表示新的城市正在从废墟中复活,意味着新生。第②句“晨光微曦”、“上游”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11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 (1) 另外在较冷静的街上我看见新的巨厦的骨架和“上梁大吉”的红纸条 。 (1)“ 新的巨厦的骨架”与上文“枯焦的骨架”对应,“红纸条”与上文“标语”对应,意味着一个城市已从废墟中复活,表明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凸显了中国人重建家园的决心与坚定的意志。 11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 (2) 第二天晨光微曦中船载着我们离开了泸县,缓缓地往上游驶去 。 (2)“ 晨光微曦”,虽然此时的阳光是微弱的,但已经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船缓缓地离开一个满是战争创伤的城市,带着人们驶向“上游”,驶向光明的未来。 12 .黄永玉先生从巴金的作品中读出了“累”与“美”,你读出了什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巴先生有一张积压众生苦难的面孔,沉思,从容,满是鞭痕 。 巴先生 一生辛劳,不光是累,也美。 ——《 巴先生 》(《 黄永玉全集 · 文学编 · 人物 》) 【 点拨 】 本题 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这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可围绕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重建家园的信心、决心、对未来的希望来写,语言要通顺,结合文章内容写。 12 .黄永玉先生从巴金的作品中读出了“累”与“美”,你读出了什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巴先生有一张积压众生苦难的面孔,沉思,从容,满是鞭痕 。 巴先生 一生辛劳,不光是累,也美。 ——《 巴先生 》(《 黄永玉全集 · 文学编 · 人物 》) 示例一: 我也读出了巴金的累与美,他走了很长的路,房子都被炸了,他很愤怒。 示例二: 我读出了巴金对泸县的热爱,他痛恨侵略者的暴行,有抗击侵略者、重建美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13 . [2018· 黄冈 ] 语文实践活动。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 《 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 》 。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 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1) 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示例: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2) 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 ——“ 推荐精忠报国的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我 最崇敬的英雄是 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 ——“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 【 点拨 】 “精忠报国”的英雄除了岳飞、文天祥、苏武、秋瑾、林觉民等,还应该包括为祖国强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如钱学森、李四光等。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