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现代文阅读备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现代文阅读备考

ID:652184

大小:1 MB

页数:70页

时间:2021-04-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研讨 全国卷三 高考现代文阅读备考 ——几点思考 把握高考新动向 明确备考着力点 新动向(一) ——从2020年,不再修订考试大纲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 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订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试大纲。现有高考体系 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也不再修订,参 考2019年版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 新动向(二) ——发布《中 国高考评价体系》 关键概念 一、“一核”:立德树人 服务选才 引导教学 (为什么考) 二、“四层”:核心价值 学科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 (考什么) 三、“四翼”:基础性 综合性 应用性 创新性 (怎么考) 命题理念 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 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学习心得 考试内容 关键词 核心价值: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爱国主义 情怀 提升品德修养 培养奋斗精 神 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 提高审美意识 培育劳动精 神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创新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心得 命题方式 进一步强调情境化设计,紧密联系学生日常 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展素材选取范 围,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水平,从而推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庆教学和考试 中的落实。 高考的变与不变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以渐变为主,变化不影响试题的效度 (例如《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形成,从15 年春天就有“立德树人”之说,17年试卷结构 大改革,18年“一核、四体、四翼”,19年11月成 为“体系”。) 大的调整会有预告,小的调整不打招呼 (17年取消选考、阅读论证分析,考纲变化; 而14年断句、15年文化知识、任务驱动作文 18年语用文段等 事先在在考纲中均无体现。 20年山东卷、八省卷试卷结构 修辞与句式赏 析,并无考题示例——“形变实不变”) 正确对待全国卷与山东卷八省卷 参考山东卷的结构形式及新题型 语言文字运用题中考点可能有正常的 轮换 新高考题对旧高考题影响不会太大 复习依据 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 2.新《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3.近三年来的高考题(山东卷、八省卷) 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依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初、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选修,语文新教材) 20年高考题总回顾 1.试题结构 试卷结构、题型与前几年基本相同,保持了大体的稳定 2.试卷主题 时代精神、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观、正面导向、育人功能 传统孝道、新基建、热爱运动与友情、 共产党的光芒 抗击疫情 3.材料选择 经典:海明威、苏轼传 左光斗传 杜甫诗 蒋子龙 金克木 文化:篆刻、中国历史地理学、建水记 4.调整创新 语用段文学体裁,标点符号、修辞赏析、句式比较 新高考试卷结构 八省适应性考试 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年选文及特点: 摘编自周振甫《谈谈》 ; 内容为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表达方式为论述、评价、评论优缺点; 规范、严谨、辩证、有条理。 2020年考查要点: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的说法 (考点稳定、传统) 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年设错呈现: 1A. 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 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B. 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 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 D. 《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 《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2. C. 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 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3.D. 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 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年设错分析: “思想性和艺术性” “分类复杂” “宋人 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均” “变迁史” 设错紧扣原文; 考查生活常识; 考查逻辑判断。 (对获取原文信息准确性的考查,以及对原文信息的判 断、评价、分析,用到了文本以外的知识、能力和思维 习惯。 ) 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对设错方式的再认识: 一、对获取原文信息准确性的考查, 即考查选项对文本信息、细节转述的准确性。 如:偷换概念、改变范围、无中生有、程度或时间不符等 二、对原文主要信息、整体文义的判断、评价、分析 对文本信息的摄取是准确的,但理解与分析不准确,涉及 到了文本以外的知识(生活、社会常识)、能力和思维习惯等。 如:推断等 还有近年来出现的不必读原文,凭生活经验就能判断选项 内容不合情理。(是否可理解为考查了素养?)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 1.论述类阅读 第3题 D. 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 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2.小说《理水》阅读第7题 D. 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 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 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3.文言文阅读第11题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 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4.古诗鉴赏14题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 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文学艺术、历史一些非语文的知识在影响着判断) 2020年全国卷一和山东卷 1.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 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 伦理。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3.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4.B.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 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5.A.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 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11.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14.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山东) 6.D.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 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 1.原有的做题套路依然有效 比对原文辨析“偷换概念”“改变范围”“因果不当” 等等 2.整体把握,领会精神,不能再一味死抠词句(能力升级) (1) 选项对原文的转述变形更严重; (2)推断意味更浓,突显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3)跳出原文,通过常识、常情、常理判断选项的 正误,彰显对“素养”的考查 以意会为主,不能一味死抠词句 (1) 选项对原文的转述变形更严重 (20 山东)1.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 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 的成分。 原文: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 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 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 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 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 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 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1) 选项对原文的转述变形更严重 (2018年全国卷一) 原文:“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 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 今仍没有终结。” 1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 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逻辑 推断) 对比参照 (16年)原文: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写刻在 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 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 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 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A.殷墟甲骨文 是商代后期 王公贵族 占卜 凶吉时 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它的 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 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照 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 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B. “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 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 原文和选项之间,是意思的转达,而不是 词语照搬。) (2)推断意味更浓,突显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1.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 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 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 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 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 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 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 (依文意、作者的精神、常理推断的,常被学生归为 “无中生有”而产生误判。) (3)跳出原文,通过常识、常情、常理判断选项的正误, 彰显对“素养”的考查 (2019年全国卷一) 论述类第1题 A.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 到以人民为中心。 B. 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 成功的重要原因。 C. 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 艺最理想的读者。 D.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 娱乐和消费需求。 (无须再死抠原文词句,凭基本常识就可判断。算不算考素养? 依文意、精神、常理推断的“无中生有” (19)3. B. 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 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 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 腾的生活。 C. 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 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 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 相通的。 文学类文本更是超越了词句、细节、硬伤的考查 7. A.文章以“看哪”开头,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 度,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 使叙述语调显得既热情又客观。 看哪,这原始之城…… ……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到 ……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 6.D.文章用《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 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 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狂不羁。 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 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 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 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 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 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 家烧麦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 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 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 士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 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4. 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A. 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 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 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 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实际是对“修复”的理解。) 考查论证 涉及的概念: • 论述重点、指向 • 论证思路、顺序 • 立论前提 针对性 • 比较论证、对比论证 • 举例论证 • 论证角度 、辩证 •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 论述的衔接 • 论证结构 总分 复习中的拓展延伸: • 论证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 论证方法:例证、引证、喻证…… • 论证结构:并列、层进、总分、对照 • 论证种类:立论、驳论 • 论证语言:准确、鲜明、有力 • 论证思路:前提、背景、目的、重点…… • …… …… 回归教材 ——利用好课本中的议论文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总分、并列结构) • 《拿来主义》(破立结合、比喻论证) • 《劝学》(比喻论证) • 《说“木叶”》(引用论证) • …… (二)信息(实用)类文本阅读 主观题 选材突出文化性、学术性、 知识性、时代性、思想性。 试题难度适中,客观题难度 小于论述类;主观题难度小于 小说。 现代文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0年选文: 《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文汇报》 2020年5月13日) 访谈(对谈) 交谈关于20年抗疫英模钟南山的报告文学 的创作体会 主观题打破了考查文本内容的惯例 (三卷)客观题设错: • D. 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 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 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 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 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从成年人的心智,以一个对文学、文学创作略有了 解的人来说,这两个选项存在的问题都是比较容易发 现的。) 现代文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主观题及答案: 6. 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 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 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取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 题,营造对话氛围; 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 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 现代文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主观题分析: 1.题干设问 “如何做到” ——方法技巧——“访谈”的方法技巧 2.答案要点并非从语文学科表达技巧的概念术语 从题干推导:“如何 引向深入”——“逐步深入的提 问” 从文本内容:“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话题”—— “采取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 从生活常识:“如何做到”——“有比较充分的准备” (不遵从答题套路,淡化名词术语,考查综合素养。) 现代文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钟红明四问: 1.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 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2.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 亲,他的婚烟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 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3.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 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 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 4.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 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 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 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山东卷新题型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 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 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 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①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 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信息筛选、整合)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 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 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梭年代介绍我国历史 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 成就。(内容梳理、概括) 6.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 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 法; 对冲:缓解,应对;有利于帮助缓解疫情带来的影响; 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 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集中爆发,在客观上打开了我国新 基建的窗口; 为新基建提供新机遇。网上的需求为新基建带来机遇。 促进新基建的发展。 ③我国重点投资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 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经济形势下行,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经济衰退等;疫情 的不确定性。 材料二: ……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 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 投资编辑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 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计建 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 ②疫 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 期。 ……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拜托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 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 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 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 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 一教训。 6. 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 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档案文件的年代久远。 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 毛里求斯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 案保存。 主观题考查要点 •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 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 文本的探究与推断 熟练掌握内容概括的要领 • 主体对象 • 表现角度 • 主要特征 例:《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 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 国创造。 “对象”+“方面”+“特点” “写了谁”“写了他哪个方面”“怎么样” 还要考虑语境、意图、重点等其他要素。 (卷二)9.怎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 原文: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 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 “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 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 染者”的基本责 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 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 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 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 施。…… 答案: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 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筛选”“提炼” 复习建议 • 训练良好的阅读习惯; • 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 培养提炼概括能力; • 练习梳理文章思路; • 加大题量,反复练习。 把握重要概念,注意概念的内涵、外延、关系、程度、时态、 状态、过程、因果、条件等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 主观题 选材经典 2020年:蒋子龙 《记忆里的光》 [美]海明威《越野滑雪》葛亮《书匠》 金克木《国文教员》于坚《建水记》 2019年:鲁 迅《理水》 莫泊桑《小步舞》 何士光《到梨花屯去》 2018年:阿 城《赵一曼女士》 刘慈欣《微纪元》 老 舍《有声电影》 散文体裁再现 两种文体并重。 对人物形象的考查,改变俗套。 对表达鉴赏的考查,难度较大。 设题角度有新意,理解内容是要点。 答题要点突破套路。 全国卷三《记忆里的光》 试题及答案: 客观题错项:7题 C.本文借对火车、挎包、铁锤等寻常事物 的记述,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暗示正是这些 寻常事物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 主观题:8.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 合作品具体分析。 答案:①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 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②付诸行动:夜间穿过坟场,耳朵 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③抒发感 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 特别,也感到亲切。 主观题及答案: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 如何统摄全文的。 答案:①“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 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 ②围绕这一核心意象,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 ”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 锤头”相关; ③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 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山东卷:《建水记》 散文的选材与详略 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 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 风物及其历史传承; 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 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 市品格。 ——一句话,就是表现文章的主题:建水 古城 日常生活、地方特色 历史传承 山东卷:《建水记》 散文的线索 (山东卷)9.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 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分) 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換为行文结构,展开对 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 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市场、胡同小巷,最后 进入家庭院落; 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 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 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阐释型”题目 试题分析: 客观题,涉及对全文的整体把握、主题的理解,而 非局部细节的出入 。 主观题8、9题分别考查了层次和布局谋篇。即是考 表达形式,又是考内容理解。 层次,就是各部分内容的排列; 统摄全文,就是各部分内容都围绕着中心。 都是要求先读懂内容。 启示: 对答题技巧没有特殊要求 没有固定的答题套路 名词术语并非十分必须 依问作答,灵活应对非常重要 (“顺竿爬”) 散文,补充阅读一定数量的有深度的文章。 (有关生命、生活、文化的深入思考之类,如 17年林徽因《窗子以外》等。) 拓展思想的深度与艺术审美鉴赏的高度: “描写角度”“视角”“堆叠词语”“修辞 效果”“象征意义(香樟树的荫庇)”…… 从创作理论的高度与深度挖掘:选材、结构、 表达、语言,思想、情感、民族文化、社会心理, 风格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比较) 钱钟书《吃饭》(散文)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吃饭”这一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欲望为思辨对 象,广泛联系古今中外的现实与历史,借以阐发了人类 某些文化真相。 B.本文是典型的“微言大义”文本,既包含对人类世相 文化的破解,又充满对精英政治文化、古代封建社会政 治思想的讥刺。 C.文章告诉我们,名义上是主要的东西,实则是次要的 ;名义上是陪衬的东西,实则是主要的,世间万物,名 与实无不背离。 D.作为议论散文,本文入微透骨的析理,汪洋恣肆的文 字,横无际涯的文思,含笑谈真理的幽默,无不给读者 以审美的愉悦。 8.评论者把钱锺书先生的散文称作“学者型散文 ”,其学者的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 简要分析。(6分) 9.本文语言幽默的风格,是怎样表现的?(6分) 7.C(“世间万事,名与实无不背离”错。扩大了文章批 判的范围,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不准确。) 8.①旁征博引的学识:文章引述了古今中外许多与吃饭 有关的事例,典籍,论述;②由小见大的智慧:从平凡 的吃饭这等小事,挖掘出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③严谨 缜密的逻辑:文章由吃饭产生的联想,联系巧妙,过渡 自然,引申出的道理分析精当透彻。 9.①联想类比,如把吃饭和艺术、政治、音乐 联系在一起,出人意料,又合情理,新奇有趣 ;②以现代人的口吻叙述古人或名著中的文学 形象,如称孔子为“他老先生”, “伊尹是中 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奉行猪八戒对南山大 王手下小妖说的话”形成强烈的反差,充满戏 谑的意味;③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拟人如 “舌头……彷佛说:‘你别抱怨,这有你的份 !’”,比喻如“一碗好菜彷佛一只乐曲”, 生动形象,风趣幽默。 关于小说 人物心理考查 小说《越野滑雪》 第8题: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 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 评分细则:一起相约(滑雪)的愿望、期待、渴望、 希望、希冀。(2分) 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 评分细则:不舍、依依不舍、恋恋不舍、惺惺相惜、 惜别之情。(2分) ③但已经感觉到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评分细则:惘然、无奈、痛苦、难过、悲伤、迷茫、 惋惜、哀伤。(2分) 对人物形象的考查更深入 (《微纪元》)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 理变化过程。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 折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 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 析。 艺术创作理论 第9题: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 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 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越野滑雪及再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 评分细则:滑雪(1分); 客栈:小客栈、酒馆、对话、说话、聊天、喝酒、休息(1分)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再 滑雪之外的生活; 评分细则:丰富的内容具体化:热爱自然、热爱滑雪、喜爱滑雪。 主旨:冒险精神、挑战自然、深厚友谊、真挚的友谊。(2分)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评分细则:留白、引人遐思、引人深思、引人思考、引人思索、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2分) 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考查 •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说明。(5 分/2.89分) • 小说(《赵一曼女士》)中历史与现实交织 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 品简要分析。 • .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 的关系。 • 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 特征。 6 8.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 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 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 梁”的。 (1)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 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2)言行描写。文中禹坚毅寡言,一量说话,则 刚直有力。 (3)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 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9.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 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 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1)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考查 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 (2)“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 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 力及创造性; (3)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 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全国卷二小说(莫泊桑《小步舞》)阅读题 8. 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 现手法。 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 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 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 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9.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 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 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 舞台。 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 让人牵挂。 全国卷三小说(何士光《到梨花屯去》)阅读 8.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以景物 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使小 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9. 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 全文分析。 第一问:两个乘客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 动,并陷入沉思。 第二问:首尾都写到两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 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 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 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 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启示 • 拓宽思路 小说散文并重,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问 题,复习要有前瞻性,不能只满足于旧高考 题、教辅、模拟题,要能自主提出新问题、 设置新题型,培养学生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 挖掘深度 突破传统小说教学的肤浅层次,从创作、构 思、艺术、审美的层次,掌握小说艺术的理 论和一般规律,欣赏分析作品,提高学生的 鉴赏修养。利用好课本中的经典课文,深入 挖掘。 • 超越套路 遵循一般规律,但不迷信僵化的套路。培 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艺术规律解读、 鉴赏作品的能力。 关注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 一、叙述 角度、人称、腔调、速度 二、场景 功能:定调全篇、营造意境、渲染气      氛、引出人物、提示性格、作为象征 三、主题 形成、选择与开掘 四、人物 心理、语言、行动、圆形与扁平 五、情节 运行方式、动力  六、结构 谋篇部局 结构的常与变 七、情感 情感的魅力、处理、动力 八、虚构 虚构的确认、意义、事实与真实 利用好课内素材 《祝福》(叙事结构) 《林黛玉进贾府》(叙事角度) 《老人与海》(悲剧英雄) 《装在套子里的人》(人物的社会意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的设置) 《边城》(风俗、人情、文化) 语言文字运用(两年汇总) 1 2 3 4 5 19年全国一 词语 语病 衔接 补写 压缩 19年全国二 标点 语病 衔接 补写 压缩 19年全国三 词语 语病 衔接 补写 压缩 20年全国一 成语 语病 标点 补写 压缩 20年全国二 词语 语病 衔接 补写 压缩 20年全国三 成语 语病 衔接 补写 压缩 20年山东卷 修辞 分析 病句 修改 标点 句式 效果 压缩 20年八省卷 修辞 病句 修改 衔接 补写 概括 意思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