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三月考(六)地理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三月考(六)地理试题(解析版)

ID:652364

大小:1.1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4-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三月考试卷(六) 地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白鹳主要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西南部,是长途迁徙性鸟类。欧洲白鹳每年 8 月底至 9 月初迁离欧 洲繁殖地,次年 3 月至 4 月离开南非越冬地返回。白鹳既能煽动两翅进行鼓翼飞翔,也常利用上升的热气 流在高空滑翔飞行,迁徙途中主要进行高空滑翔。下图为欧洲白鹳南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白鹳在迁徙过程中,每天飞行 5 个小时左右。当其途经乙地时,选择的飞行时段最可能是北京时间( ) A. 5:00~10:00 B. 11:00~16:00 C. 17:00~22:00 D. 23:00~次日 4:00 2. 一队白鹳 9 月初飞离甲地,11 月初到达丁地。飞行期间( ) A. 甲地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短 B. 乙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 丙地每日日出均为东北方 D. 丁地日落的地方时不断提前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注意材料信息“也常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高空滑翔飞行,迁徙途中主要进行高空滑翔”。乙地经度大致在 30°E 左右,比北京时间晚大约 6 个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为 17:00-22:00 时,当地时间介于 11:00-16:00 时, 正值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间段,上升气流旺盛,白鹳有利于借助上升气流进行高空滑翔,C 正确,故选 C。 【2 题详解】 9 月初飞离甲地,在秋分日之前(大约 9 月 23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甲地昼长夜短,A 错;飞行期间太 阳直射点逐渐南移,乙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B 正确;在秋分日之前丙地日出东北,在秋分日丙地日 出正东,在秋分日之后丙地日出东南,C 错;飞行期间丁地昼长不断变长,日落的地方时不断推后,D 错。 故选 B。 【点睛】通过动物的迁徙考察地球的运动,本题比较新颖,难度一般。 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地区甲河和乙河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逐月累积曲线(逐月累积指由 l 月开始逐月累 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信息表明( ) A. 甲河为内流河 B. 乙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C. 甲河冬半年的径流量比乙河小 D. 乙河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为夏季 4. 甲河流域的防洪水库为雨季腾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 1-2 月 B. 4-5 月 C. 7-8 月 D. 10-11 月 5. 影响乙河 5-10 月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气温 C. 植被 D. 地形 【答案】3. C 4. B 5. A 【解析】 【分析】 【3 题详解】 图示信息展示的是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逐月累积曲线,能够反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但无法反映河流 是否为内流河,A 错;如果乙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则夏季径流量应较大,读图可知,乙 河在夏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累积速度慢),B 错;读图可知,甲、乙两河流相比而言,甲河径流量逐月累 积曲线在夏半年坡度较大,冬半年坡度较小,乙河径流量逐月累积曲线在夏半年坡度较小,冬半年坡度较 大,表明夏半年甲河的径流量较乙河大,径流量逐月累积速度更快,冬半年甲河的径流量较乙河小,径流 量逐月累积速度更慢,C 正确;乙河径流量在冬半年逐月累积速度更快,水循环更为活跃,D 错。故选 C。 【4 题详解】 防洪水库为雨季腾出库容的时间应选择在雨季来临之前。读图可知,甲河在 5-9 月期间径流量累积速度明显 更快,表明 5-9 月为雨季,因此防洪水库应在 4-5 月下泄部分水体,从而为雨季防洪腾出库容,B 正确;1-2 月距离雨季较远,A 错;7-8 月正处于雨季,C 错;10-11 月雨季已经结束,D 错。故选 B。 【5 题详解】 乙河位于北半球,根据前面分析可知,乙河在夏半年径流量小,冬半年径流量大,由此可推测乙河可能位 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量 大,河流径流量较大。5-10 月主要处于夏半年,所以影响乙河 5-10 月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A 正 确;气温、植被等因素不会使得河流在冬季径流量相对较大,BC 错;地形条件并没有变化,不是影响乙河 5-10 月径流量变化的因素,D 错。故选 A。 【点睛】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以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总结如下图: 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地处半干旱地区,面积季节变化非常大。乌尔逊河、克鲁伦河是呼伦湖 的主要补给河流,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呼伦湖西岸多陡崖,东岸平缓且湖底坡度小。西北环湖 地带有植被覆盖,在湖泊东南沿岸分布有平均宽度 2.5km、长 90km、高 3~6m 的沙丘带,上世纪 90 年代沙 丘带逐步扩大东移,周围 50km 范围内无其他沙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地区的主要盛行风风向是( ) A. 西北 B. 东南 C. 西南 D. 东北 7. 湖泊东南岸沙丘带形成的外力作用过程( ) A. 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B. 流水搬运-流水堆积-风力搬运-风力堆积 C. 流水搬运-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堆积 D. 风力搬运-流水搬运-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答案】6. A 7. B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沙丘带为风积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为盛行风。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及盛行风向,结合沙丘带位于湖泊的 东南岸,且上世纪 90 年代沙丘带逐步扩大东移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的主要盛行风风向是西北风,故选 A。 【7 题详解】 风沙地貌的基本条件应是动力和沙源。结合第一问,分析沙丘带形成的动力和沙源。西北环湖地带有植被 覆盖,且湖泊周围 50km 范围内无其他沙地;东南岸有河流挟带泥沙入湖,东南岸坡度较小,冬季枯水期时 水位下降、湖底裸露,沙源物质丰富;冬季西北风由西北岸向东南岸方向运动,且由于西北岸地势高于东南 岸,湖面摩擦力小,东南岸风速进一步加大;强劲的西北风挟带着湖底裸露地表的沙子向东南方向移动,当 风力减弱时所携带的沙子沉积下来,经过长期堆积,形成了沙丘带。B 正确,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风及风成地貌过程,解题时注意运气压带和风带知识进行分析。 阿尔泰山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 2000 余千米,地跨四国。雪线以下地区年均温在 0℃左右,冬季最 低温达到-62℃,年降水量在 500~700 毫米之间。山地森林带由泰加林(沼泽地针叶林)构成,为阿尔泰 山本体所特有,大约覆盖 70%的山地面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从山麓到山顶,阿尔泰山积雪期( ) A. 延长 B. 缩短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9. 泰加林植物以松柏类占优势,叶均缩小呈针状,主要是为了( ) A. 减少积雪积压 B. 吸收空气水分 C. 防风沙御寒潮 D. 抗干旱耐寒冷 10. 全球变暖导致阿尔泰山冬季积雪量增加,有人认为这有利于泰加林的生长,下列依据可能性最小的是 ( ) A. 冬季积雪覆盖,保护了林木根系 B. 雪面反射加强,冬季光合作用强 C. 春季积雪融化,为林木提供水分 D. 林区气温降低,抑制病虫害发生 【答案】8. A 9. D 10. B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山地垂直差异。 【8 题详解】 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增加气温下降,积雪期逐渐延长,A 正确。 【9 题详解】 阿尔泰山地处我国北部边疆,雪线以下地区年均温在 0℃左右,冬季最低温达到−62℃,气候严寒,蒸发弱, 空气中水汽含量少,泰加林针状叶是当地干冷气候的反映,叶缩小呈针状主要是为了抗干旱耐写寒冷,D 正确。 【10 题详解】 冬季积雪增加,雪面反射加强,加剧低温,不利于泰加林生长,B 的可能性最小。冬季积雪覆盖,保护了 林木根系 ,有利于泰加林生长。春季积雪融化,为林木提供水分,有利于泰加林生长。林区气温降低,抑 制病虫害发生,有利于泰加林生长。所以选 B。 【点睛】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应充分利用材料信息。 “在这七百多平方千米的岛上,田园生活是艰苦而费力的,每一小块葡萄园,都用防风石围了起来, 农作物便生长在这一个个浅浅的石井里。”著名作家三毛描写的景观位于加那利群岛中的兰萨罗特岛(图 甲)。该小岛的葡萄种植很有特点,单株种植在单个的坑里,坑宽 3 米多,深 1 米多,坑边还用当地的火山 石垒成半圆形的石墙。看起来,一株株葡萄仿佛就种在一个个浅浅的“石井”里(图乙)。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1. 兰萨罗特岛( ) A. 附近海域多海雾 B. 全年高温多雨 C. 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 D. 兰萨罗特岛是冲积岛 12. 兰萨罗特岛适宜葡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终年高温,降水丰富 B.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 海雾缭绕,水源充足 D. 有机质多,土壤肥沃 13. 图中鱼鳞坑和石墙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少风蚀,堆积土壤 B. 削减风速,收集水分 C. 汇集水汽,增加降水 D. 减少光照,增大温差 【答案】11. A 12. B 13. B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沿岸为寒流流经,附近海域多海雾,A 正确。由图中经纬度 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指的是热带雨林气候,B 错误。由图中经纬度,结合洋流的分 布规律可以判断,沿岸为寒流流经,但没有形成世界著名渔场,C 错误。兰萨罗特岛有 300 多座火山分布在 这个面积仅为 750 平方千米的岛上,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兰萨罗特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应该为火山 岛,D 错误。故选 A。 【12 题详解】 兰萨罗特岛由于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A 错误。兰萨罗特岛,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符合该 地区地理环境特征。而且该环境特征也适合于喜光、耐旱的葡萄生长。B 正确。海雾缭绕正确,大陆副热带 西海岸寒流经过区多海雾。但由于降水较少,水源充足错误。C 错误。海岛之上,干旱的气候条件。自然植 被稀少,土壤发育相对较差,有机质不可能多,土壤相对贫瘠。D 错误。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解题关键是两项措施鱼鳞坑、石墙。根据两项措施的特点和海岛上自然环境特点,不难得出:海岛上海 风强烈,石墙的作用为削减风速,保护葡萄的生长。石墙散热快,夜晚利于露水的形成,鱼鳞坑低洼,可以 收集地表水分,B 正确。A 选项中减少风蚀作用是石墙的背风侧,堆积土壤,是石墙的迎风侧,且鱼鳞坑作 用未体现,A 错误。鱼鳞坑和石墙比较矮,无法汇集水汽、增加降水;减少光照不利于作物生长,C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海岛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该岛屿的经纬度和洋流的分布进行推断,可得出正确答案。 下图示意 2018 年我国某城市旧城工业片区改造规划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依据规划,该片区的主导功能为( ) A. 行政服务 B. 商业购物 C. 居民住宅 D. 文化教育 15.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位置,较临近该城市旧城区核心区域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城市后续规划将不再继续利用原铁路干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缓解新城区交通拥堵 B. 该线路的客货流减少 C. 原铁路系统设施老化 D. 此路段安全事故多发 【答案】14. C 15. B 16. A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片区规划住宅用地面积最大,主导功能应由原本的工业用地转变为居民住宅用地。故选 C。 【15 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区商业用地集中于北部,靠近乙区块,商业发展离不开人流量的支撑,集中的商业用地规 划需靠近人流量密集的区域,由此推断乙区块较临近该城市旧城区核心区域。故选 B。 【16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为城市老城区部分,因此原有铁路线目前也位于老城区内部,城市的扩张使得原铁路 线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后续发展中的阻碍(交通阻碍、环境阻碍、用地阻碍等),因此城市新规划铁路线经 过城区外围,而不再利用原铁路干线。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演化,需要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实施分析判断。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7、18、19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0、21 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2 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东段余脉,山体大部分海拔 3000m 以上,年均降水量 1134mm,年均温 6.5℃, 研究区内表层土壤黏粒含量较高且随土层向下逐渐减少。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是指能通过 0.45 微米微孔滤膜 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源于腐殖化的有机质和植被凋落物,土壤黏粒能吸附可溶性有机碳,同时土壤可溶性 有机碳也能很好地溶解于水中。某研究团队在色季拉山东坡海拔 3600m 至 4300m 范围内研究了色季拉山土 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下图示意色季拉山研究范围内不同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 化。 (1)描述该区域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 (2)试从坡向、坡度、海拔角度,说明地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 (3)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1)可溶性有机碳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海拔 3600 米处和 4300 米处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最低和最高。 (2)阴坡太阳辐射少﹐土温低,生物分解作用弱,可溶性有机碳积累多(或阳坡太阳辐射多﹐土温高,生物分 解作用强,可溶性有机碳积累少);坡度大的地区由于重力作用下移,造成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分布少;海拔高, 气温低且缺氧,氧化作用弱,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高。 (3)气温升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分解加快;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多,淋溶作用增强,可溶性有机碳减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固作为考查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并引 导其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其人地协调观。 【详解】(1)据图示可知,总体上表中底三层可溶性有机碳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从局部上看,3600 来处和 4300 来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最低和最高。 (2)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主要源于腐殖化的有机质和植被凋落物。阴阳坡温度差异大,故生物分解作用强弱差 异大,其中阴坡太阳辐射少,土壤温度低,生物分解作用弱,可溶性有机碳积累多,阳坡太阳辐射多,土壤温度高, 生物分解作用强,可溶性有机碳积累少。坡度大的地方受重力作用影响明显,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少。海拔 越高则气温越低且缺氧状况越明显,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少,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高。 (3)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全球变暖。结合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形成过程分析,气温升高使土壤可溶性 有机碳分解加快;同时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多,淋溶作用增强,可溶性有机碳减少。 【点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斯加半岛位于白令海的布里斯托尔湾与太平洋之间,长约 800 千米;其西侧的阿留申群岛与其紧 邻。阿留申山脉纵贯全境,构成半岛骨架,多火山。1 月平均气温在 0℃左右,7 月平均气温为 10~14℃,年 降水量为 1000~3000 毫米,秋冬较多。半岛人口稀疏,居民多从事渔业生产。下图为阿拉斯加半岛简图。 (1)推测阿拉斯加半岛多风暴的季节,并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角度说明原因。 (2)阿拉斯加半岛植被以草甸为主,背风谷地有乔木(针叶林)分布。结合该半岛气候特点,试分析其植 被呈现该分布特点的原因。 【答案】(1)冬季。原因;地处副极地低气压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 极地低气压带,该半岛被(阿留申)低压控制,多气旋活动,海面风力大,形成风暴。 (2)该半岛气温和降水条件适宜树木(乔木)生长,因多大风天气,地表多冻土,不利于树木根系深扎,故多草 甸。背风谷地风力较小,受焚风效应(下沉气流)的影响,温度较高﹐能生长乔木(针叶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阿拉斯加半岛为背景,考查阿拉斯加半岛自然特征及其成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 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阿拉斯加半岛的纬度在 50°N—60°N,地处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该半岛被停留在海上的副极地低气压(阿留中低压)控制,气旋活动 频繁,海面风力强大,多形成风暴,因此阿拉斯加半岛多风暴的季节为冬季。 (2)阿拉斯加半岛气候比较温和湿润,适宜乔木生长,但因大风天气多,地表多冻土的影响,不利于根系发达的 高大树木的生长,只能以草甸为主。背风谷地风力较小,受焚风效应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温度较高,光热条件 较好,适合较高大乔木生长。 【点睛】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肯特芒”,原产于美国亚热带地区,抗风性较差;果大肉多,质地细滑耐贮存。塞内加尔种植芒果 历史悠久,但规模小而分散,当地芒果的果肉多纤维,不耐贮存。近年来,塞内加尔引种了来自于美国的 “肯特芒”,芒果规模扩展迅速,芒果出口业蓬勃发展。其中,塞内加尔河谷是该国“肯特芒”的重要产 区,芒果园多分布于河谷地势较高的坡地上,为防止芒果受动物侵扰,当地人在果园周围,栽上一圈树木, 形成高密度树篱围墙。下图为塞内加尔位置示意图。 (1)说明早年塞内加尔芒果种植规模较小的原因。 (2)简述树篱围墙对芒果园发展的益处。 (3)近年来,塞内加尔计划扩大芒果出口量。你是否赞成利用塞内加尔河运输出口芒果。请表明态度并说 明理由。 【答案】(1)塞内加尔本地芒果果肉多纤维,质量差;本地芒果品种不耐贮存﹔芒果出口量小,国际市场占 有率低。 (2)树篱密度较大,防止芒果树受到动物的侵扰;高密度树篱围墙能降低风速,减少风灾造成的损失;树篱 易管护,降低芒果园运营成本;该地为坡地,种植树篱围墙,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 (3)赞成:靠近塞内加尔河,河运便利;河运运量大,适合大量运输芒果;运价低,降低运输成本。或不赞成: 塞内加尔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枯水期不利于航运;水运速度慢,运输时间长,芒果为生鲜食品,不利于芒果的 保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 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结合材料分析,塞内加尔本地芒果果肉多纤维,品质差,市场竞争力差;本地芒果品种不耐 贮存,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芒果出口量小,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因而早年塞内加尔芒果种植规模较小。 (2)由材料可知,“肯特芒”抗风性较差,高密度树篱围墙能降低风速,减少风灾造成的损失﹔树篱密度较 大,防止芒果树受到动物的侵扰;芒果园多分布于河谷地势较高的坡地上,种植树篱围墙,提高植被覆盖 率,有利于保持水土;树篱易管护,有利于降低芒果园运营成本。 (3)若表示赞同,可从有利的条件和有利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芒果种植区靠近塞内加尔河,河运便利; 河运运量大,适合大量运输芒果;运价低,降低运输成本;有助于促进河运发展,带动沿河地区经济增长。 若不赞同,可从不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塞内加尔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水位低不利 于航运;水运速度慢,需要的运输时间长,芒果为生鲜食品,不利于芒果的存储和保鲜。 【点睛】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从 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 分。 20.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20 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上半年国际国内旅游业停滞。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十一”黄金周, 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 6.37 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4665.6 亿元,国庆期间大西北的搜索热度激增 475%, 以西宁、敦煌等代表城市为特色的西北甘青大环线(下图),成为国庆期间热门旅行线路之一。同时,西北 各旅游景点出现了人满为患,一票难求的景象。 分析国庆期间西北游热度突然暴增的原因并为西北旅游能持续火热提出建议。 【答案】原因: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丰富且独特,人文历史悠久,游览价值高;受疫情因素影响,国庆期间群众 的出行意愿强烈,而国外疫情风险较高,故国内景点成为旅游热门地;国庆假期时间较长利于国内大部分游 客选择距离较远的西北游。建议: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线路,增加特 色旅游活动,提升游客的体验品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旅游地理相关知识。 【详解】原因: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河西走廊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疫情期 间民众的旅游被压制,放开后旅游瞬间火热,国外疫情又严重,无法出国。国庆 7 天假期,有时间去较远 的西北旅游。建议:西北地区交通不便,应大力发展交通。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旅游线路可以优化提升,增加游客出行体验。 【点睛】 21.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净莱是指将新采摘的蔬菜经过分级、整理、挑选、清洗、切分、消毒等加工操作,再包装而制成的一 种短保质期产品,是无残留农药、茎叶类菜无莱根、无枯黄叶、无泥沙、无杂物的蔬菜。为配合新版《北 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北京市于 2019 年 5 月开始逐步推进净菜上市工作。 评价推进净菜上市对城市垃圾处理利用产生的影响。 【答案】有利:减少餐厨垃圾;垃圾集中,减少清运成本;便于垃圾无害化处理或综合利用。 不利:需要包装储存与销售,增加塑料垃圾;保质期短,过期变质成为新的垃圾。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京推进净菜上市为背景,考查净菜上市对减市垃圾处理利用产生的影响。 【详解】注意设问为“评价”,需要从有利和不列两个方面回答。加工操作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产生的垃圾 也较为集中,方便集中处理或利用,清理的成本较低。消费者不需要再次清理,所以产生的厨余垃圾较少。 但处理后的净菜再次包装会产生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处理后的净菜不利于长期保存,过期变质后后 成为新的垃圾。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