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022年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刷题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22 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1.(2021·河北高三一模)毛泽东在某一时期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 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的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B.军阀混战削弱了国民党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已建立 D.国共两党处于对峙状态 2.(2021·安徽安庆市·高三一模)陈旭麓说:由于共产党的领导,新式的农民战争不同于旧式的农民起义;由 于农民参加了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又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该学者的观点说明土地革 命 A.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战争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C.与辛亥革命的性质完全不同 D.忽视与城市工人阶级的联合 3.(2021·贵州贵阳市·高三一模)1935 年 11 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实行法币的公告,主要内容为:自 1935 年 11 月 4 日起,以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统一发行的货币为法币,市场上的一切交易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 银流通。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A.有助于国家信用制度的构建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均衡发展 C.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D.化解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4.(2021·河南高三月考)1930 年 8 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指出:“武汉和南京工人要求立即举行暴动……广 大农民群众起来反对军阀,坚决向武汉进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坚持贯彻武装暴动的方针 B.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 C.力图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D.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5.(2021·广东珠海市·高三一模)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 1912 年到 1936 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幅度 约有四分之三,1926 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 年占进口总额的 13.7%,1936 年则增至 47%。这反映了 A.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C.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6.(2021·湖南岳阳市·高三一模)20 世纪 30 年代,《时代漫画》刊载了《东亚国际球战中华队员人选蠡测》 (下图)的讽刺漫画,并配以文字说明∶"我国球员人才辈出……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谊练习,胜的固不 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状况 B.国民党全力围剿革命根据地 C.中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 D.人民企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7.(2021·赤峰二中高三月考)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农村革命与 20 世纪 20 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 30 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 20 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 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8.(2020·辽宁高三月考)1934 年国民政府规定:征收田赋及其附加税时,一律用银元直接折合;全面抗战初期, 在敌后地区却出现了“派税单位所派赋税的形式有货币,亦有实物,而尤以实物为主”的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A.战争影响社会安定 B.银元具有保值的特点 C.当地实物积累丰富 D.敌后土地革命的开展 9.(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竞赛)从表中能解读的信息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其他 民国 16 年 53.8% 18.7% 19.1% 8.4% 民国 17 年 10.9% 76.6% 7.2% 5.3% A.中共中央工作重心转移 B.北伐得到农民的广泛支持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 10.(2021·河南驻马店市·高三期末)1929 年,中共中央就在《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中要求“对大商人酌量 筹款供给军需,但不准派到小商人身上”;1931 年,中央苏区通过的《经济政策》中也明确规定“对中国资本家 的企业及手工业,尚不实行国有”。这些规定 A.巩固了根据地政权 B.提高了公营经济的地位 C.充实了抗战的物资 D.改变了军需筹款的对象 11.(2021·山西阳泉市·)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曾大量高价收购国际市场的白银。1935 年 11 月 3 日,国民党 政府颁布《财政部改革币制令》推行法币政策,放弃原有的银本位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同时,规定以中央、中国、 交通三大银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B.便利货币贬值刺激出口 C.稳定中国货币金融秩序 D.防范美国对华资本输出 12.(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期末)下表是华商工矿企业部分经济统计数据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 年份 棉布产量(万匹) 面粉日产能力(包) 发电量(万度) 生铁(万吨) 1934 年 926.5 434110 59100 15.6 1935 年 896.8 428020 66300 16.1 1936 年 1099.2 452218 77295 16.2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3.(2021·河南高三期末)20 世纪 30 年代初的一份文件中指出:“正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也就是无产阶级 的中心城市,不但在帝国主义武力干涉的直接打击之下,而且帝国主义对于工商业行政的中心城市,有直接和经常 的军事政治的控制。”因此,不仅工人还没有力量通过暴动来夺取城市,就是红军也还没有力量去攻占它们。这说 明当时 A.国民革命运动遭受挫折 B.“左”倾路线的统治地位结束 C.中共需要调整工作重心 D.中共确立了明确的革命目标 14.(2021·山东威海市·高三期末)下表为 1920 年和 1936 年我国国内市场的商品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工业持续快速增长 B.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C.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薄弱 D.列强经济侵略得到缓解 15.(2021·湖北宜昌市·高三一模)1933 年 10 月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建设大会通过《苏维埃学校建设决议案》。 规定实行平等教育,普遍扫除文盲,普遍进行义务教育,培养革命新后代和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工农政治、军事、 工业和文化教育人才。这表明,中央苏区 A.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把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 C.培养了大量革命和建设人才 D.从传统教育中总结经验教训 16.(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一模)1928 年 6 月,朱德、陈毅领导红四军在江西龙源口歼灭进攻之敌千余人。 此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8 月,毛泽东领导红军排除“左”倾盲动主义的干扰,保卫了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10 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具有偶然性 C.否定城市中心论成为党内共识 D.革命实践催促了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7.(2020·邵东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1930 年,斯大林已经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他指示共产 国际应指导中国采取以下措施,其中不包括 A.建立苏维埃政权 B.巩固党的领导 C.开辟根据地 D.在全国举行总暴动 18.(2021·安徽蚌埠市·高三一模)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很多根据地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 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 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这种现象表明 A.中共照搬了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B.中共忽略了中国农民的革命性 C.农民尚未接受中共的革命目标 D.当时革命仍存在教条主义倾向 19.(2021·安徽合肥市·高三一模)1928 年 1 月,时任中共江西农委书记的方志敏,组织“农民革命团”,创建 革命武装和红色政权,用暴动的方式推动根据地和游击区波浪式的扩大,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这种革命模 式重在 A.推动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B.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C.动员革命队伍的战略转移 D.指明创建人民军队的方向 20.(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期末)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根据地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 是 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的响应 B.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C.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 D.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 21.(2021·山东济南市·高三期末)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职业经理人出现于 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一二十年代初 步增长,三十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并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群体。这主要得益于 A.西方公司制度与商业思想的传播 B.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推动 C.近代经济发展与企业规模的扩大 D.新式教育尤其是留学教育的发展 22.(2021·新疆高三一模)历史学家费正清说“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因此,他 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 材料说明 A.夺取城市符合农民利益 B.农民具有强烈斗争意识 C.动员组织农民的重要性 D.中国革命性质发生转变 23.(2021·河南许昌市·高三一模)1927 年中央文件中提及:“至少要有几个区域的斗争已造成了几个乡村割 据;具备相当的武装力……这一县的邻近各县具备相当农民运动的群众基础不致使争斗孤立而失败,县城的占领必 定是成为某一区域暴动割据的中心。”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抛弃了城市中心革命模式 B.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C.肯定了农村革命的重要性 D.认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必要性 24.(2020·沧州市民族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母碍… 当毛洋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知作者 A.认为国民党放弃了中国的乡村 B.背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认为中共缓解了城乡间的差别 D.意在肯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25.(2021·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凭证、契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图是一张土地分配证,可用于研究 A.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B.辛亥革命期间的“平均地权”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 D.过渡时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26.(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月考)1929 年 5 月 4 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 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其旨在 A.维护国民党-党专政 B.重新定位五四运动 C.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D.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27.(2021·吉林吉林市·高三一模)1935 年,国民政府实行白银国有政策。凡银、钱行号、店家及一切公私机 关或个人所持有的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类,自(1935 年)11 月 4 日起一律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指 定银行按规定比价兑换法币。国民政府的这些政策 A.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展开 B.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 C.体现出国家经济政策的独立自主 D.奠定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物质基础 28.(2020·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月考)1927 年 9 月 19 日,毛泽东在湖南文家市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会上, 师长余洒度仍然坚持“直攻长沙”的意见。毛泽东坚决反对再打长沙,主张将部队转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和农村。 毛泽东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动员农民配合北伐军 B.保存和发展党的武装力量 C.在农村推动土地革命 D.维护党中央路线的严肃性 29.(2021·甘肃白银市·高三期末)1927 年 12 月,中共中央明确要求∶"农民割据的局面要立即开始,特别是 湖南应立刻割据起来,使之变成第二个'海陆事²。因为那边有很好的环境和我们的军事力量。在江西应集中党团的 力量到赣南、赣西发动与湘南和湘东的联合,造成割据的局面。"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城市中心革命论 B.认识到农村革命的重要性 C.土地革命理论逐步成熟 D.强调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0.(2020·沧州市民族中学高三月考)下表是 1936 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它反映了当时中国 棉布进口 麦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 20% 下降 15% 增加 20% 增加 20% 增加 30% A.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民族工业日益菱缩 D.积累了抗战的物质基础 31.(2020·河南高三月考)1928 年 4 月,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发布了废止学校祀孔的通令;1929 年,国 民政府却决议以“孔子诞辰纪念会”的名义进行国家祀孔典礼。这一变化表明国民政府 A.政策混乱缺乏完整施政理念 B.极力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C.意在复兴民族文化抵御日寇 D.着眼于重建全新的伦理道德 32.(2020·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三月考)下图为 1935 年 7 月至 1936 年 8 月,中国部分工业行业的生产指数增长率 情况(单位:百分比)。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轻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特点 D.列强转嫁经济危机的结果 33.(2021·湖南高三月考)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 相反还在决议中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说了几句肯定的话。也有人提出批判和纠正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政治错误, 毛泽东机智地制止了这种做法。毛泽东的这些举措 A.有力地维护中共政治路线的严肃性 B.彻底粉碎了“左”倾机会主义 C.体现了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 D.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党的分裂 34.(2020·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三月考)如图为 1932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首批发行的伍分铜币(背 面文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每贰拾枚当国币壹圆),几年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共发行超过 1000 万元苏 区货币,并发行了数百万公债。这些举措 A.缓解了经济危机对苏区的影响 B.有力支持了苏区的经济建设 C.打击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旨在反击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35.(2021·浙江高考真题)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成立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6.(2020·吉林长春市·长春十一高高三月考)南昌起义在南昌胜利后向广州进发,秋收起义中多数局部起义失 败说明此时中共 A.仍以城市道路为中心 B.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C.“左”倾思想泛滥时期 D.亟待纠正“右”倾错误 37.(2021·江苏扬州市·高三月考)毛泽东在 1930 年指出:“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 夺的半殖民地……也就会明白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 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这一观点 A.指明了国民革命发展方向 B.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 C.坚持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D.系统阐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问题 38.(2021·江西高安市·高三月考)1935 年,国民建设活动各方面的具体工作逐渐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是金融调整。财政部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大银行资本,共计发行 1 亿元“金融公债”作为三行的基金。1935 年 11 月 3 日,又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圆,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 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以下背景中, 不属于国民政府调整货币制度的原因的是 A.中国货币制度长期以来渐趋稳定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的白银政策对中国冲击严重 D.金融动荡直接危害国内经济发展 39.(2021·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三月考)1928 年中共中央在给广东省委的指示信中提出,“中国现在革命的 发展,事实上形成特殊的方式:‘农民割据’”,“这种割据局面必须发展大城市的中心。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就 要在这上面表现坚强起来”。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主导革命的胜利 40.(2020·江西南昌市·高三月考)蒋介石电报中说白崇禧(桂系军阀)通共,令白崇禧非常恼火,于是 他在回电中也质问蒋介石, 本可以在宁远、道县之间消灭红军,却迟迟不前,想要将红军赶到广西意欲何为? 中央军 捷报频传,频频通报“剿匪”很多人,但是红军到湘桂边境不下 20 万,却是为何?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地方军阀根本不听南京政府调遣 B.红军长征胜利也有某些客观因素 C.桂系军阀对红军抱有同情的心态 D.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内部矛盾重重 41.(2020·沙坪坝区·重庆高三一模)苏维埃中央政府曾设立对外贸易局,并在江口、上杭等地设分局 和采办处,输出钨砂、粮食、木材等,入盐、布、煤油、药品等,同时,还鼓励各种群众的与私人的商业机关,“去 寻找新的商业关系与开辟逝商道路”。苏维埃政府推行这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B.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构建起完整的经济体系 42.(2020·山东高三月考)如表是发生于 1927—1937 年间的部分重大事件,上述事件的出现反映了 金融 “废两改元”用银元代替银两;白银国有化,发行法币。 外交 业已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由新的条约和协议取代;尚未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根据法律程序予以废除或重 新签订。 工业 工业设备进口总计达五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改变 B.国民政府基本实现了独立自主 C.政府致力于国家建设的愿望 D.中国民主政治的条件日益成熟 43.(2020·山东高三月考)与如图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大革命中北伐军胜利进军 B.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围剿 C.中共抗日武装力量的增长 D.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壮大 44.(2020·江苏高三月考)下表是 1931~1936 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统计表(单位:百万海关 两),表中数据不能说明 年份 进口 出口 逆差 1931 1433 909 524 1932 1049 493 556 1933 864 393 471 1934 661 344 317 1935 590 370 220 1936 604 453 151 A.进口额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关 B.出口额的变化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 C.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贸易逆差反映了列强对华商品倾销 45.(2020·安徽高三月考)土地是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如图所示土地分配证所示信息,该时期土地分配能 够 A.调动农民阶级抗战的积极性 B.使翻身农民积极踊跃支援解放战争 C.具体实践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实现使土地私有制改变为土地公有 46.(2020·福建厦门市·高三月考)1928 年,中共六大提出“在现在革命的阶段,共产党主要的策略, 应该创设绝对大多数被残余封建势力剥削的农民群众的统一战线,从雇农起至中农止”。这一政策 A.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B.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C.贯彻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促进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47.(2020·广西贵港市·高三月考)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反革命及农村公共 土地……以“最有利于贫农、中农利益的方法”按人口或按劳力平均分配;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允许农民出租、买卖。 这一措施 A.确保国民革命运动胜利进行 B.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促进人民统一战线发展 48.(2020·高三期中)1932 年 12 月,徐向前、陈昌浩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移 到陕南和川北,并于次年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军队人数也由 1.4 万余人发展到 8 万余人。与这一现象出现的相 关历史背景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国共实现了合作 C.土地革命的开展 D.红军长征的胜利 49.(2020·河北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月考)毛泽东的《兴国调查》(1930 年 10 月)记录,广大贫农分配了土 地和山,特别是抗了租、平了债、平了地富的谷,物价也便宜了,还“由了老婆”,省却各项应酬费,减少了烟赌 与盗贼等。由此可知 A.农村革命根据地具有群众基础 B.国共对峙进人新阶段 C.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渐趋好转 D.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 50.(2021·安徽高三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危机爆发后,外国商品倾销严重损害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工商业者不断呼吁政府予以扶助。1931 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遂参照各国成例”制定并颁行了近代中国第一部反倾销法——《倾销货物税法》,该法在内 容上来看,可以说是比较完备的。1932 年 12 月,附属于财政部的倾销货物税审查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的主要职 责是对输入的外货进行考察,判定倾销事实,最后经由海关对其征收进口关税外,加征倾销货物税。1934 年 1 月, 国民党中央又通过《请速施行倾销税以保护新兴工业案》以保护日益窘迫的民族工业。《倾销税法》等的颁布使中 国企业对外国的倾销起诉有了法律依据,是中国政府反对外来商品倾销的战略性威慑手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 些努力并没有像政府预期的那样,取得最大的绩效。——摘编自陈晋文《南京国民政府反倾销政策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反倾销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国民政府的反倾销政策。 51.(2021·河南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5 年 11 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 年加上中国农民银行) 三大银行发行的纸币定为法币;以后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均以法币交易;实行白银国有后,各公私机关及个人持有 银本位币、生银者,可到银行兑换法币。 法币的发行是民国货币史上的重大改革,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货币发行权集中在中央、中国、交通、中国 农民四大银行,现金准备充足,法币信誉极好。从 1935 年 12 月至 1936 年 9 月,法币对美元、英镑、日元的汇价 波动极小,是当时世界上对外汇价最平稳的国家之一。法币信誉良好,刺激了人们的购买力,物价有所回升,引起 工农业生产的增长。法币对外汇率稳定,使出口贸易明显增加,1935 年全国出口总值为 7 亿多元,比 1934 年增加 1.3 亿元。——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积极影响。 52.(2021·江西吉安市·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 年 6 月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发动“改订新约”运动,关税自主是此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鉴于形势,美国率先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新的《中美关税条约》。随后,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 西班牙、日本等国先后与中国达成新的关税条约。1928 年 12 月 7 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海关进口税则》,打 破了过去均一税则和值百抽五的固定税率,把进口货物分为 7 类,税率从 7.5%—27.5%各不相同。到 1936 年,平 均进口税率达 31.2%,最高税率达 80%。1927 年关税收入为 107089330 海关金单位,1936 年达到 310667955 海关金 单位。政府还在提高进口税率的同时,降低出口税率。——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30 年 6 月 17 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 890 种商品的进口税 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 60%。结果 1931 年美国纳税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比 1914 年高出 41.5%。 法案一经实施即有 33 个国家提出抗议,7 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 1931 年底,参加抵制的国家达到 25 个。法国 和意大利提高汽车的关税,印度提高布匹的关税。古巴、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立法机构相应通过新的关税 方案。到 1931 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 1929 年提高 60%—100%。——摘编自高德步、王任主编《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美关税条约》《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应对关税问题的历史启示。 53.(2016·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 注:本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 分别从“资本总额”“中国资本所占比重”“官僚资本”等角度,说出近代中国产业资本发展变化的特点。在表中 所列的三个时段中,任选其一,作出相关分析 54.(2021·郴州市湖南师大附属五雅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指 1934 年到 1949 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下表为福建“新生活 运动”十年(1934~1943 年)中公开禁止与提倡的主要事件。 年份 公开禁止与提倡的事件 1934 革除婚丧寿宴浪费;实行分期清葬,禁止男女浴堂同座;禁止麻风患者在外行乞;禁止中小学生蓄发 1935 厉行集会收拾运动;严禁本市迎神赛会 1936 禁止学生乘车上学以纠惰风;禁止男女评话员对口说书;纠正妇女烫发及裸腿 1938 举行短装运动示范游行;劝导永安居民人畜隔离;发动历年换算运动 1939 禁止内地民间停尸陋俗;公布禁止抽烟范围,包括汽车、戏院、会场、行路、山林等五项 1940 宣传禁烟禁毒;发动各级分、支会提取普度迷信费以救济出征军人家属,慰劳伤兵 1941 推广各业使用消毒锅 1942 禁止裸体水浴 1943 厉行卫生宣传;举行游泳、龙舟比赛 根据表格所给信息,概括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两个特点并加以说明。 55.(2021·黑龙江大庆市· 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名义上实行银本位制度,但随着海外银元及自制银元的流通,中国形成银两银元并存局 面,币制极为复杂。北洋政府计划推出“废两改元”,但因为中央势力薄弱,各地军阀割据,加上金融业对此热情 不大,最终不了了之。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开始着手币制改革。1929 年之后,欧美各国纷纷脱离金本 位,使得黄金及白银价格都出现大跌,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银本位的重要大国,银价大跌,中国深受影响。1933 年 3 月,国民政府颁布“废两改元” 训令,规定货币定名为“元”,总重量 26.6971 克,全国统一发行。在此基 础上,国民政府于 1935 年 11 月推出法币政策,废止银本位制、发行统一纸币。“废两改元”意味着落后的银两 制度终于退出历史舞台,曾经繁荣的钱庄、票号随着银两的退出而进一步衰落,后来逐步消亡了。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废两改元”的影响。 56.(2020·沙坪坝区·重庆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三段材料分別反映了中国近代三个历史时期(甲午战争前的大约 20 年、1895-1911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 发前十年)煤矿业发展情况: 材料一 列强在华煤矿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华北和东北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俄国和日本投资区;华北主 要是英国的投资区,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地区主要是英法两国的投资区。列强在华开采的煤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 一半以上。一部分民族资本家在江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也兴办了一批新式煤矿。 材料二 当时中国重要的煤矿产区,皆集中于东北、华北地区,主要由政府开发、协助商民建设或特派整理专 员,督促增产.某业发展颇有进步,中间曾一度受战争和政局影响,东北、华北地区的妹产量下滑,但很恢复增长。 材料三 这一时期兴办的煤矿,主要为政府兴办后招商承办或商创后投靠政府两种形式,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或一些产矿企业的附近,属于明显的市场主导型布局。——以上材料摘编自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分别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煤矿发展情况对应的历史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57.(2020·屯昌县屯昌中学高三月考)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做准备向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 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 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 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 年通过的 1937 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 4.12 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 建设专款 2.22 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 6.34 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 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 1938 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 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 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 内迁。截止 1938 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 304 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58.(2021·安徽六安市·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货币制度长期落后,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更是陷入混乱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统一币 制成为巩固政权的急切要务之一,而要统一币制,必先实行"废两改元"。在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被迫谋求通过币制改革来摆脱经济危机。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日本侵华愈演愈烈, 妄图把整个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同时,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其日益发展壮大使南京国民政府意识到了严重威胁。 1935 年 11 月,南京国民政府根据英国经济顾问李滋·罗斯爵士提出的方案,实行法币政策(法币,意即此币具有 无限法偿资格,为收付一切公私款项、一切债权债务的合法手段,任何人不│得拒绝接受)。这两次币制改革基本 上实现了中国币制的近代化,顺应了国际潮流。统一的货币流通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 扩大。在币制改革后的头几个月内,出现了几十年内未曾有过的贸易顺差。但是,法币政策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地 货币制度,这决定了币制改革最终的失败。——摘编自陈春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59.(2020·沙坪坝区·重庆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探索中国自救的道路上有许多进步人士将焦点放到中国广阔的乡村,掀起了 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的乡村建设运动。其中 1929—1937 年梁漱溟等学者开创了乡村建设的"邹平模式",其主要措 施为;第一设置乡学村学提高乡民的整体素质和公共事务的注意力;第二提倡"固体组织,科学技术"以促兴农业,大 力推广动植物优良品种,建立美棉运销合作社、蚕业产销合作社等;第三建立乡村自卫组织,汇集大家力量,共同 维护区域社会的治安。——摘编自毛月《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析》 材料二 20 年代末晏阳初结合对西方社会的观察和体会开始实验他的"革心"理想,深入河北定县的霍城村, 开始了著名的"定县实验"。姜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 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从农民的切身需求出发,着眼于 小处。在这里组织扫盲、改良农作物与畜牧品种、兴建刷场与广播电台、行办产销合作社和实验银行,还创办《农 民报》、组织同学会与公民服务团。在定县实施卫生保健项目,以最经济的组织、推行最简单的事业、注意透彻实 行。实行"预防重于治疗"的方针,还在乡村推广节制生育运动,走访家庭劝告节育。在实际上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 国国情、符合全国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办法,这些经验适用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在 50 年代和 60 年代晏阳初 的定县经验被推广到第三世界 50 多个国家,促进了大规模群众教育运动的发展。——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进行评价。 60.(2021·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 1930—1937 年《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的部分报道内容 时 间 报道内容 来源 193 0 年 “农民都是被迫的”,共产党“强迫强壮的农民变为士兵或强盗”。 《纽约时报》报道“第三国际对中国共产党下达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长沙’的命令”, 并认为“这些文件解释了共产党人的顽固立场”。 国民党截获的 中共官方文件 193 1 年 “江西省南部约有 5 万农民正在逃离家园,以躲避肆虐江西省的红军”。“长江流域许多 地方的商业生活正被土匪的袭击所侵蚀,而不法分子则在京汉铁路沿线与政府军对立。” 国民党官员采 访 193 2 年 “中国绑匪随意开枪俘虏了路德牧师”,这位牧师“在湖北被共产主义团伙囚禁了两年”, 传闻“这名牧师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被证明是共产党的累赘,于是他被无情地枪杀了”。 国民党报纸和 传教士的自身 经历 193 3 年 共产党在农村地区负责征兵的“红色青年运动”取得了“非常的成功”,“农民们敦促他 们儿子们加入进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妻子们把他们的农民或工人丈夫带到征兵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 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 大的意义。"可得出这一时期中共与国民党处于对峙状态,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故 D 项 正确;A 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 A;B 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B;从材料中看不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已建立,排 除 C。 2.B 【详解】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是新式的农民战争,具有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说明土地革命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斗争,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B 项正确;土地革命“不同于旧式的农民起义”,不是 单纯的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战争,A 项错误;土地革命与辛亥革命都属于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的性质并 非“完全”不同,C 项错误;土地革命以城市工人和农村农民组成的工农联盟为基础,并未忽视与工人结成联盟, D 项错误。 3.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 年的国民政府币制改革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白银外流, 有助于国家信用制度的构建,故 A 正确;B 项错在“均衡发展”;币制改革不能推动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故 C 错 误;D 项错在“化解了”。 4.A 【详解】材料“1930 年 8 月”“武汉和南京工人要求立即举行暴动……大农民群众起来反对军阀,坚决向武汉进 攻”说明当时中共中央并未重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斗争经验,继续推行城市中心论,坚持贯彻暴动方针,故 A 符合题意;1935 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故 B 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作重心依然在城市暴动上, 故排除 C;材料不能体现对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的肯定,反而是否定,故排除 D。 5.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在 1912-1936 年间,我国轻工业产品进口量下降,重工业产品尤其是机器进口上升;说明 了我国轻工业产品生产规模逐渐扩大,重工业生产也快速发展,这些都标志着我国近代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C 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排除 A;题干没有出现顺差与逆差之间的比较,故排除 B;甲午战 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排除 D。 6.D 【详解】根据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谊练习,胜的固不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 是耻辱。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民众希望国内军 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于中日的“足球赛”对决中取得胜利,D 正确;AB 与材料无关,排除;C 属于对材料的 曲解,排除。故选 D。 7.B 【详解】20 世纪 20 年代的农民运动,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旗帜下领导的,体现了对北伐的 配合性,而 20 世纪 30 年代的农村革命,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这两次革命的不 同点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不同,从而导致了斗争方式的变化,故 B 项正确;在这两个时期中,中国 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大的转变,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排除 A 项;CD 项,与材料中的变化没有关系,故都是 错误的。 8.A 【详解】材料反映了抗战爆发后经济和社会不稳定,税收形式随着变化的现象,这说明战乱影响社会安定,以政府 信誉为担保的货币贬值,实物的价值凸显,故 A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敌后地区税赋以实物为主,不能说明银元保 值,故排除 B;材料不能说明实物积累丰富,且不符合抗战时期史实,故排除 C;材料未涉及到敌后土地革命,故 排除 D。 9.C 【详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变化可知,1928 年与 1927 年相比,农民占中共党员的比例迅速增加,结合所学,1927 年 10 月随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毛泽东率部队达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运动深入 农村地区,说明农民占中共党员比例增加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相关,故选 C 项;根据所学,1928 年在莫斯科召 开的中共六大肯定了红军和根据地,但并没有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依然还是以城市为中心,排除 A 项;根据所学, 北伐战争是在 1924—1927 年,与材料“民国 17 年”不符,排除 B 项;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是抗日战争期间, 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10.A 【详解】本题考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商业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 知,当时中国共产党鼓励和保护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激发私营工商业者的信心,促进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这在红 军反“围剿”的艰苦环境中,有利于弥补公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不足,巩固根据地政权,故选 A 项;材料反映的 是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与公营经济无关,故排除 B 项;材料所示时间为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战时期充实战略物资无 关,故排除 C 项;材料虽然指出“对大商人酌量筹款供给军需,但不准派到小商人身上”,但无法判断 1929 年之 前的军需筹款对象,故排除 D 项。 11.C 【详解】根据“美国曾大量高价收购国际市场的白银”可知国民政府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是为了防止白银外流, 稳定中国的货币金融秩序,故选 C;综合材料内容可知 ABD 都不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直接目的,排除。 12.B 【详解】从 1935 年到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因此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故答案为 B 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时 期,排除 A 项;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在 1915 年影响较大,这一时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 项;自然经济 的逐渐解体不是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 D 项。 13.C 【详解】材料中的“20 世纪 30 年代初”“工人还没有力量通过暴动来夺取城市,就是红军也还没有力量去攻占它 们”表明,该文件认为中共和工人阶级在城市中力量相对薄弱,无力依靠暴动夺取城市,因此中共需调整工作重心, 放弃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C 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并无“红军”,A 项错误;1935 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B 项错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已确立了民主革命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D 项错误。 14.C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1920 年至 1936 年,我国国内市场近代化工业品有所增加,但是依然是农产品为 主,而且手工制造业产品占比高于机器制造业产品,同时进口商品占比有所下降,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资本 主义有所发展,但发展薄弱,C 正确;A 错在“持续快速增长”,从比例来看,其增长速度有限,排除;通过题干 信息无法得出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关系,排除 B;进口商品减少意味着列强的商品输出在减少,但是这一时期列强对 华主要是资本输出,排除 D。 15.B 【详解】材料讲述中央苏区针对当时国情,开展扫盲教育、培养革命后代和接班人以及各类人才等,体现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故选 B;A 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项中的“培养了”材料无法体现;D 项中的“经验教训”材 料无法体现。 16.D 【详解】材料反映了中共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中,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说明了革命实践活动对 于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故 D 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故排除 A;中国特 色革命道路的形成具有必然性,而不是偶然性,故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变化,不能代表整个党内共 识,故排除 C。 17.D 【详解】斯大林已经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即城市斗争落后农村斗争,工人运动落后农民运动,因 此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是举行城市暴动,D 项符合题意;针对中国革命不平衡的特点,中国应走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中共自己的政权、巩固党的领导,但不符合题意,A、B、C 项错误。 18.D 【详解】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根据地农民对于苏维埃的内涵不清楚,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所列举的讹误现象,这说 明当时的革命宣传中并未将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存在教条主义倾向,D 政权;俄国的革命道路是城市为中心, 而题干中描写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情形,说明中国走了自己的革命道路,排除 A;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恰恰 说明认识到了农民的革命性,排除 B;农民只是对革命名词的内涵不清楚,不等于未接受中共的革命目标,排除 C。 19.B 【详解】根据“创建革命武装和红色政权,用暴动的方式推动根据地和游击区波浪式的扩大”可知方志敏开辟了一 种建设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方式,说明这种革命模式重在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故选 B;方志敏的革命根据地 是在农村,因此和工人运动不符,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而非革命队伍的战略转移,排除 C; 指明创建人民军队方向的是古田会议,排除 D。 2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到 1930 年代初形成了图片 中以江西瑞金为红色首都,包括鄂豫皖、闽浙赣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发展形势,B 项正确;辛亥革命得到各地 的响应与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无关,A 项错误;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时,中共中央和红色首都在延 安,C 项错误;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主要在华北地区,而非东南各省交界处,D 项错误。 21.C 【详解】材料反映了近代职业经理人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30 年代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可知,这与中国民族工 业发展的历程相吻合,从晚清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由于政府的政策、外部环境改善、实业家等因素的推动,中国 近代经济和企业规模逐渐发展,职业经理人群体也随之发展,故选 C;近代中国职业经理人群体发展的根本原因在 于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而西方公司制度与商业思想的传播、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推动、新式教育 尤其是留学教育的发展均是次要原因,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ABD。 22.C 【详解】材料“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体现的是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对于夺取政 权的重要性,C 正确;城市中心论是是错误的革命道路,A 排除;B 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的中国革命性质仍然 属于民主革命,D 排除。故选 C。 23.C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中央文件对农村革命的指导可以看出,当时中共中央认识到农村革命的重要性,并给以肯定, 故答案为 C 项;1927 年中共中央还在坚持城市中心革命模式,排除 A 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在 1927 年 10 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的斗争实践中找到的,不是 中央确立的,排除 B 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中共中央对于国民党统治的态度,排除 D 项。 24.B 【详解】材料“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贏得中国”是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 B 项正确;国民党的重心在城市并不意味着其放弃了农村,A 项错误;材料主旨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找 到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的道路,并非认为中共缓解了城乡之间的差别,故 C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毛泽东思想的话题,故 D 项错误。 25.C 【详解】从土地分配证上的革命委员会和时间“1931 年”可知,该则史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可用于 研究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故答案为 C 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在 1864 年失败,排除 A 项;辛亥革命时期没 有将“平均地权”付诸实施,排除 B 项;农业合作化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不是将土地分给农民,排除 D 项。 26.A 【详解】此时国民党已经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需要统一思想意识形态。所以国民党对五 四运动的批判实际上是为了国民党一党专政,而不是重新定位五四运动和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故选 A,排除 BD; 1929 年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宣告失败,排除 C。 27.B 【详解】材料,白银国有化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国家经济,结合 1929 至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这有 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国内的经济秩序,B 项正确。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在蕴含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加强了官僚资 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独立,C 项的结论缺乏依据;D 项结论错误, 排除。 28.C 【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坚决反对再打长沙,主张将部队转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和农村”说明其意图是从城市 转向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C 项正确;北伐已经结束,时间不符,A 项错误;开辟农村革命 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不是保存和发展党的武装力量,B 项错误; 维护党中央路线的严肃性,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D 项错误。 29.B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道路探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 力。由材料可知,1927 年,中共中央强调要重视农村割据,要通过农村割据与国民党形成对峙局面,这表明当时 中国共产党看到了农村革命的重要性,故选 B 项;城市中心革命论在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逐渐被放弃,故排除 A 项; 土地革命理论在 20 世纪 30 年代逐渐成熟,故排除 C 项;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故排除 D 项。 30.D 【详解】从表格数据可知消费类的棉布、麦粉进口下降,而生产型的钢铁、机器、生铁产量增加,结合“1936 年” 时间要素,可判断此变化受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这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故 D 项正确;其它选项均不符 合题意,排除。 31.B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之所以改弦更张进行国家层面的祭孔祀孔,意在借孔子名义来宣扬 其统治的合法性,强化意识形态的控制,巩固其一党专政,B 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国民政府缺乏完整的施政 理念,排除 A 项;1928 年抗日战争尚未爆发,排除 C 项;祭孔之下隐藏着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并非全新的伦理道 德,排除 D 项。 32.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中 1935 年 7 月至 1936 年 8 月,中国的火柴等部分工业行业的生产指数增长率迅速增长, 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是南京国民政府展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政府鼓励发展农工商业、交通运输业等,故 B 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1928 年“东北易帜”,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水泥行业属于重 工业,在此期间也有发展,故 C 项错误;“列强转嫁经济危机”不利于中国工业的发展,但材料显示的是中国不同 工业行业的生产指数增长率迅速增长的态势,故 D 项错误。 33.D 【详解】毛泽东从全国革命的大局出发,根据当时党中央领导同志的认识程度和觉悟水平,把会议批判的问题集中 在军事问题上,着重总结经验教训,不过多追究个人责任,不去涉及过多的政治问题,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党 内的分裂和斗争,故选 D 项;其余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34.B 【详解】根据“几年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共发行超过 1000 万元苏区货币,并发行了数百万公债”可得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通过发行货币与公债获得资金,有力支持了苏区的经济建设,B 项正确;经济危机对苏区的影响 有限,排除 A;材料中的现象与打击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C;币制改革还没有开始,排除 D。 3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其中④是瑞金,因此 D 正确, ABC 排除。故选 D。 36.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照搬俄国革命道路,在城市发动武装暴动,但中心城市里国民党反动 势力强大,所以中共在南昌胜利后向广州进发,秋收起义中多数局部起义失败。这些转变和失败说明当时中共仍然 以城市道路为中心,故选 A;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故排除 B;材料不能说 明“左”倾思想泛滥,故排除 C;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右”倾错误无关,故排除 D。 37.B 【详解】根据“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等等的政策,无疑 义地是正确的”可得出,毛泽东在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之上指出了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正确且有必 要的,故 B 项正确;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 A;农民不是领导阶级,排除 C;D 项是在延安时期关于“新民主主 义理论”,排除 D。 38.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题意描述的是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白银政策对中国冲击严重和金融动荡危害了国内经济发展。正是由于中国货币制 度处于不稳定状态,国民政府才实行了币制改革,故选 A,排除 BCD。 39.B 【详解】由材料可知,1928 年中共中央认为农村的革命只是为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提供条件,城市中心论在当时 依然是主流,所以 B 正确,A 错误;C 误读材料,排除;当时中共中央依然以工人阶级为革命的主力,D 错误。 40.B 【详解】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后,各派军阀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仍矛盾重重,往往削弱“剿匪”合力, B 正确;1928 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地方军阀都承认中央政府,A 错;材 料无法体现桂系军阀对红军抱同情心态,而是地方军阀与中央之间的矛盾体现,C 错;此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破 裂,第二次国共合作还未形成,D 错。 41.B 【详解】根据材料“ 去寻找新的商业关系与开辟通商道路”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 年苏维埃中央政府建立,当时 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为了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中央政府努力去寻找新的商业关系,开辟通商道路, 以维持苏维埃中央政府的物资需求,故 B 项正确;利用货币关系扩大生产,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故 A 项错误;建 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说法在当时不正确,故 C 项错误;构建完整的经济体系,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 D 项错误。 42.C 【详解】表格中金融部分是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外交部分废除旧有条约,根据法律程序签订新条约,工业方面工 业设备进口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体现了国民政府时期在金融、外交和工业方面的成就,说明政府致力于国家建设, 故选 C;中国的社会性质在新中国建立后才发生变化,排除 A;根据表格内容无法体现国民政府是否实现了独立自 主和中国民主政治的条件是否成熟,排除 BD。 43.B 【详解】根据“一九二九”、“一九三三”和五角星、八角帽等信息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红军和中共的农村革命根据 地的发展壮大,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了不停的围剿,故选 B;大革命在 1927 年就已经失败,排除 A;此 时全面抗日战争尚未开始,不能体现中共抗日武装力量的增长,排除 C;根据漫画上的文字可知反映的应该是南方, 而非东北,排除 D。 44.C 【详解】1931-1933 这三年,中国对外贸易逆差虽呈现缩小趋势,但是逆差数额巨大,且进口量很大,不足以说明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故 C 符合题意;1935 年民国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 业取得一定发展,进口额下降,A 表述正确,故排除;1929 年-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国出口货物数量也受到影 响,故排除 B;材料反映中国进口多出口少,始终处于入超地位,这主要是列强对华进行产品倾销,故排除 D。 45.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中华民国十七年”可知此时是 1928 年,因此根据材料中的“土地分配”可知这是共产党 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进行的土地改革,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具体实践,C 正确,AB 排除;D 是在 1956 年三大改 造完成,排除。故选 C。 46.B 【详解】根据“应该创设绝对大多数被残余封建势力剥削的农民群众的统一战线”可得出中共当时强调要反抗压迫, 维护农民的利益,这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故 B 项正确;国民革命已经结束,排除 A;材料不能体现工农武 装割据思想,排除 C;此时工作重心已经转移,排除 D。 47.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为国共十年对峙,此法规定符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与题干时空不相符,故排除。故选 B。 48.C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32 年 12 月”及其他信息,川陕革命根据地及红军的迅速发展是与土地革命的开展密切 相关的,所以选 C 项;其余三项均在 1932 年以后,排除。 49.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广大贫农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中获益,成为支持革命的重要力量,故 A 项正确; B、C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毛泽东思想成熟是在 1940 年,故 D 项错误。 50.(1)背景:经济危机,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严重损害民族工业;民族资产阶级的呼吁;国民政府顺应民意, 加强财政收入的现实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时代潮流的影响等。 (2)评析:国民政府的反倾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商品的倾销,保护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 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反倾销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最终没有取 得理想的效果。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经济危机爆发后,外国商品倾销严重损害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工商业者不断呼吁 政府予以扶助。1931 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遂参照各国成例’制定并颁行了近代中国第一部反倾销法——《倾销 货物税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严重损害民族工业;民族资产阶级的呼吁;国民政府顺应民 意,加强财政收入的现实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时代潮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 (2)评析:根据材料“《倾销税法》等的颁布使中国企业对外国的倾销起诉有了法律依据,是中国政府反对外来 商品倾销的战略性威慑手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努力并没有像政府预期的那样,取得最大的绩效。”并结合 所学,一分为二地评价国民政府的反倾销政策,从打击外国商品的倾销、保护民族工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等 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从不能从根本上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最终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分析其局限性。 51.(1)措施:确定三大银行拥有发行法币权;明确法币为唯一流通货币;取缔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 (2)影响:稳定了金融秩序;使对外汇价相对稳定;刺激了物价回升,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进出口 贸易的发展。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 年加上中国农民银行)三大银行发行的纸币定为法币” 可归纳出确定三大银行拥有发行法币权;根据材料“以后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均以法币交易”可归纳出明确法币为 唯一流通货币;根据材料“实行白银国有后,各公私机关及个人持有银本位币、生银者,可到银行兑换法币”可归 纳出取缔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 (2)影响:根据材料“刺激了人们的购买力,物价有所回升,引起工农业生产的增长”“法币对外汇率稳定,使 出口贸易明显增加”和所学知识可知,币值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稳定了金融秩序;使对外汇价相对稳定;刺激 了物价回升,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52.(1)《中美关税条约》的影响:冲击了不平等条约,促使列强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给南京国民政府带来 了巨额收入;有利于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抑制外货倾销。《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影响:提高了进口关税税 率;破坏了自由贸易体制和引发了世界性的关税大战;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经济危机的严峻程度。 (2)启示:应对关税问题坚持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前提;应对关税问题需要兼顾他国利益;应对关税问题必须加强 国际协调和国际合作。 【详解】(1)《中美关税条约》的影响:根据材料“1928 年 6 月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发动“改订新约”运动, 关税自主是此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到 1936 年,平均进口税率达 31.2%,最高税率达 80%。1927 年关税收入为 107089330 海关金单位,1936 年达到 310667955 海关金单位”“政府还在提高进口税率的同时,降低出口税率”等 信息,从促使列强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给南京国民政府带来了巨额收入、有利于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抑制外 货倾销等方面进行回答。《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影响:根据材料“该法案提高了 890 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 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 60%。”“法案一经实施即有 33 个国家提出抗议,7 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 1931 年底,参加抵制的国家达到 25 个。”等信息,从提高了进口关税税率、破坏了自由贸易体制和引发了世界性 的关税大战、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经济危机的严峻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 (2)启示:根据材料及第一问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关税问题应坚持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前提、需要兼顾他国利益、 要加强国际协调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回答。 53.特点 示例一:考生可从不同角度谈发展变化趋势: 从资本总额的变化看:甲午战争到抗战爆发前,产业资本的总额快速上涨;解放战争期间与抗战前相比呈现急剧下 降,资金总体数额较大。 从本国资本在资本总额所占比重看:从甲午战争至抗战爆发前多未达到一半比例;抗战结束后(3948 年数据)本 国资本占总额的八成以上。 从官僚资本所占比重变化看:甲午战前、抗战结束后官办、官僚资本在本国资本占据绝对优势。 (考生从数据分析中作出对“外国资本所占比重”“民间资本”等相关分析,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示例二:考生可从不同角度谈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特点: 从资本总额的变化看:起点低、增长快速、资金总体数额较大;1936 年达到最高峰。 从本国资本在资本总额所占比重看:本国资本持续增长但与外资相比不占优势;抗战结束后产业资本中以本国资本 为主。 从官僚资本所占比重变化看:官办、官僚资本在本国资本中占据优势;抗战结束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考生从数据分析中作出对“外国资本所占比重”“民间资本”等相关分析,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示例三:考生可通过多角度的相关数据分析,总体概括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特点: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类型多样复杂; 列强侵略、动荡时局及原有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致使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缺乏良好社会环境和条件、没有形成独立完 整的经济体系,近代化发展艰难曲折。 分析某一时段示例: 时段一:鸦片战争以来外商在华企业逐步增加;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工业,以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的形式为主,官 僚资本占比较大;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时段二:《马关条约》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从清政府到民国政府的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和鼓励工商业发展 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的发展 提供机遇;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产业资本持续平稳增长。 时段三:为实现侵略目的,日本加重对东北地区投资;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资本总额增 加;战争损毁及动荡时局等因素及二战后外国输华资本下降造成战后产业资本总额下降;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行经 济统制政策、抗战后国民政府收缴敌伪资产、战争期间及战后排挤和打击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官僚资本膨胀。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表格信息中的近代中国产业资本中,“资本总额”从甲午战争到抗战爆发前总额快速上涨、 抗战爆发至解放战争时期急剧下降且总体总额较大;“中国资本所占比重”从甲午战争到抗战爆发前多数未超出一 半的比例,抗战结束后占总额的八成以上;“官僚资本”在甲午战争前及抗战结束后均占绝对优势。回答问题是, 可从不同角度谈发展变化趋势,如示例一;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谈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特点,如示例二;也可以通过 多角度的相关数据分析,总体概括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特点,如试例三;要注意全面概括,语言简练。任取某个时 段进行分析时,应从外国资本、本国政府的政策及官僚资本(封建官僚资本、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等的 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 54.示例特点:内容具体、广泛。 说明:对人民的衣、食、住和行加以规定;革除婚丧嫁娶中的陋习。提倡近代生活习俗;注重增强人民体质;注重 培养国民的纪律和国民道德。 特点:涉及人群广泛。 说明:既有学生、妇女、军人,又有麻风患者等。 特点:执行过程循序渐进。 说明:先进行宣传、示范、倡导等,然后再进行禁止和整饬,给人民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 (任答其中两个特点,并加以说明即可,“示例”只作答题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详解】解答此类试题的难点是寻找“特点”,“说明”相对简单。表格的信息主要是新生活的内容,从内容的角 度寻找“特点”是最容易解答的,无论是具体内容,还是参与人群都属于内容的范畴;另外,1940 年的信息涉及 执行过程,从这里归纳出执行过程循序渐进的特点;“特点”任答两个,注意语言的概括性,“说明”的回答必须 与特点相符。 55.(1)近代以来,海外银元流入,币制复杂;北洋政府币制改革失败;南京国民政府完成统一;受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影响。 (2)为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奠定基础;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有利于现代金融货币体系的建立。 【详解】第(1)问,根据材料“海外银元及自制银元的流通”“北洋政府计划推出废两改元……最终不了了之”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9 年之后,欧美各国纷纷脱离金本位”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得出背景。 第(2)问,“国民政府于 1935 年 11 月实行法币政策”“落后的银两制度终于退出历史舞台”等并结合所学知 识即可分析得出影响。 56.材料一是 1895- 1911 年, 原因:《马关条约》 签订后,日本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引起列强 瓜分中国,纷纷于中国开设工厂,从事资本主义输出;同时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华侵略,国内民族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由材料可知,列强纷纷开设煤矿,划分势力范围,民族资本家兴办新式煤矿,可知 此时期为甲午战争后 1895 至 1911 年。材料二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十年,原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十年,资本 主义经济继续发展,煤业发展迅速,政府鼓励商民开设煤矿,国民政府于东北和华北发展工业,同时 1925 至 1928 年北伐战争、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东北、1935 年华北事变等战争和政局变化,破坏了东北与华北地区的经 济发展。材料三是甲午战争前的大约 20 年,原因: 19 世纪 60 至 90 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在自强求 富的口号下,清政府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以及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包括煤矿等民用企业; 19 世纪 70 年代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出现商办企业,于沿海地区或产矿企业附近兴办工厂。 【详解】根据材料一中提到的“列强在华煤矿投资”、“俄国、日本投资区域”等信息可知,此时的列强以资本输 出为主,且日本可在华投资设厂,此即《马关条约》的影响;同时- -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华侵略,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迅速,纷纷开设工厂,故为 1895-1911 年。根据材料二提到的“重要煤矿产区在华北、东北”、“受战争和 政局的影响”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全民抗战爆发之前,国民政府在东北和华北发展重工业,政府鼓励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且这段时期政局不稳,北伐战争、日本侵袭东北、华北事变等破坏经济的发展,故为抗日战争全面爆 发前十年。材料三中提到“政府兴办后招商承办或商创后投靠政府”,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官督 商办”和“官商合办”,政府创办了大量军用与民用工业,19 世纪 70 年代后,资产阶级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于沿海开设工厂,故为甲午战争前的大约 20 年。 57.(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2)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 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解】(1)准备:根据材料“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可归纳出 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根据材料“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可归纳出改善交通;根据材 料“在普通军费预算 4.12 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 2.22 亿元”可归纳出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2)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关于影响可从为长期抗战提供支持、促进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工业布局、造成 官僚资本的膨胀及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58.(1)背景∶近代中国货币制度落后与混乱;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出现困境;日本侵华不断加剧; 红军的壮大威胁国民党的统治。 (2)评价∶基本上实现了中国币制的近代化,顺应了国际潮流;推动了战时国民政府的经济调整,为抗战奠定了物 质基础;推动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短期内改善了对外贸易;但其本质上属于殖民地货币制度,维护的是国民党 的反动统治;后来造成通货膨胀,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详解】(1)背景∶根据“ 近代中国货币制度长期落后,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更是陷入混乱局面”得出近代中 国货币制度落后与混乱;根据“在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被迫谋求 通过币制改革来摆脱经济危机”得出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出现困境;根据“日本侵华愈演愈烈,妄图 把整个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得出日本侵华不断加剧;根据“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其日益发展壮大使南京国民政府 意识到了严重威胁”得出红军的壮大威胁国民党的统治。 (2)评价∶根据“这两次币制改革基本上实现了中国币制的近代化,顺应了国际潮流。统一的货币流通市场的形 成,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可得出基本上实现了中国币制的近代化,顺应了国际潮流; 推动了战时国民政府的经济调整,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短期内改善了对外贸易; 根据“但是,法币政策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地货币制度,这决定了币制改革最终的失败。”可得出其本质上属于殖 民地货币制度,维护的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来造成通货膨胀,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59.(1)特点∶从农民日常生活着手,注重实践;以复兴农村为手段,以救亡图存为日的;注重将西方近代文明与 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以知识分子为主导群体;注重提升农民素质;走温和渐进的改良道路。 (2)评价∶是先进中国人寻求自强道路的有益探索,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爱国热情;有利于提高农村卫生 和医疗条件,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发展;为后世的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经 验。 局限∶得到民国政府支持较少,仅局限于相对较小的一隅实验,无法根本改变当时中国农村落后现实;抗日战争全 面爆发之后相继停止。 【详解】(1)特点∶根据“;第一设置乡学村学提高乡民的整体素质和公共事务的注意力”、“从农民的切身需求 出发,着眼于小处”得出从农民日常生活着手,注重实践;根据“提倡‘固体组织,科学技术’以促兴农业,大力 推广动植物优良品种,建立美棉运销合作社、蚕业产销合作社等”得出以复兴农村为手段,以救亡图存为日的;根 据“晏阳初结合对西方社会的观察和体会开始实验他的‘革心’理想”得出注重将西方近代文明与中国农村实际相 结合;以知识分子为主导群体;根据“在这里组织扫盲、改良农作物与畜牧品种、兴建刷场与广播电台、行办产销 合作社和实验银行,还创办《农民报》、组织同学会与公民服务团”得出注重提升农民素质;走温和渐进的改良道 路。 (2)评价∶对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价要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进行评价。这场运动是先进中国人寻求 自强道路的有益探索,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爱国热情;有利于提高农村卫生和医疗条件,提高农民文化素 质,促进农村发展;为后世的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经验。但这场运动得到民国政府 支持较少,而且仅局限于相对较小的一隅实验,无法根本改变当时中国农村落后现实,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相继 停止。 60.论题:阶级立场影响共产党的形象评价。 论述:1930—1933 年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此时国民党力图对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所以在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形象描述中共产党的形象都是负面的。在国民党截获的中共官方文件中称“农民都是被迫 的”,这一描述明显不可能出现在中共自己的文件中,所以说国民党对共产党形象的贬低是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所 决定的。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该根据材料信息总结论点,再结合所学围论点展开论 述。根据“农民都是被迫的”、“这些文件解释了共产党人的顽固立场”、“江西省南部约有 5 万农民正在逃离家 园,以躲避肆虐江西省的红军”等信息可知国民党方面对共产党的描述都是负面的,甚至是歪曲事实的。如在中共 的文件中明显不可能出现“农民都是被迫的”这样的描述,所以阶级立场影响共产党的形象评价。结合国共十年对 峙、国共的阶级矛盾等信息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