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辛亥革命--2022年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刷题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19课 辛亥革命--2022年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刷题练

ID:652388

大小:1.07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1-04-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9 课 辛亥革命 1.(2021·江苏宿迁市·高三一模)有史料记载:“四川铁路风潮日形紧张。革命潮流亦随之播荡,日甚一日。 留东革命党人,向内地进发者,日有多起,不久或将有大事发生。”材料中的“大事”很快就爆发了。据此可知, 该事件 A.促使学生成为革命先锋 B.加速满清政府的覆灭 C.动摇列强在华统治根基 D.打响北伐战争第一枪 2.(2021·江苏苏州市·高三开学考试)导致下图(《辛亥革命形势》)图中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别 B.地方督抚对革命的态度不同 C.清朝管控各地方式存在差异 D.南北方的群众基础差别较大 3.(2021·江苏苏州市·高三开学考试)1916 年《申报》刊登了一份“海内外华商请求书”,有这样一段文字“即 以实业界而论,现拟钱粮盐酒均归正税,年纳如额,作为选民,旧岁咨议局开办之初选人与被选者,我商人实居多 数,以故各省通行议案类皆注重实业为地方根本。上计各界之待我商人者如此其厚,而顾可妄自菲薄乎?”这段材 料说明 A.实业救国理论之实践 B.商人政治参与意识之勃发 C.民族资本家掌握实权 D.商人“在商言商”之习惯 4.(2021·广东高三其他模拟)1906 年,慈禧发布懿旨,“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 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划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慈禧旨在 A.抵制革命势力的发展 B.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 D.稳定清朝统治秩序 5.(2021·陕西商洛市·高三期末)武昌起义后,湖南首先响应独立,时任湖南都督的谭延阎既驰电又派人到南 方各省运作,各省立宪派同声响应,纷纷独立。据此可知,当时 A.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 B.孙中山凝聚了革命力量 C.清政府统治已完全崩溃 D.民主政治成为时代呼声 6.(2021·江西赣州市·高三期末)据记载,1912 年中华民国国会选举所登记的选民共有 4000 多万人,比 1909 年清末新政时咨议局选举时的 170 多万人增加了 24 倍以上。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人的参政意识得到提高 B.民众的民主权力得到保障 C.辛亥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 D.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 7.(2021·重庆高三其他模拟)辛亥革命爆发后,《申报》《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刊因为报道革命军失败 的消息而激起民众的愤怒,致使报社建筑、橱窗被损毁。这说明当时 A.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革命派担心列强武装干涉 C.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党人的镇压 D.新闻不实遭到民众的抵制 8.(2021·山西临汾市·高三一模)观察下表,这说明 革命与改良的“赛跑” 革命党革命敦国 清政府改良自救 1894 年兴中会成立 1901 年宣布实施"新政" 1905 年同盟会成立 1905 年废除科举考试 1906 年萍浏醴起义 1906 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1907 年镇南关起义 1907 年下令成立资政院 1911 年黄花岗起义 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 年武昌起义 1911 年第一届内阁成立 A.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B.武装起义是救国的主要方式 C.推翻封建帝制成为时代潮流 D.发展资本主义成为社会共识 9.(2021·陕西安康市·高三期末)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希望帝国主义保持善意的“中立”或授助中国革 命。直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仍对帝国主义拖有幻想.对帝国主义祖护和支持袁世凯破坏革命的行径, 从未有过明确、坚决的表示。这反映了 A.袁世凯企图窃取革命果实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强大 C.革命党人坚持共和的决心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10.(2021·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三月考)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 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 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反映 A.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封建不彻底 B.辛亥革命已实现其政治目标 C.袁世凯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11.(2021·新疆高三月考)孙中山说,今日之世界,"是民权世界",民权世界的到来是进化的必然趋势。并认为 人类。顺应进化趋势,以人事速其进行,是谓之革命,我们决不要随天演的变更,定要为人事的变更,其进步方速。 孙中山的论述意在 A.扩大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 B.对国人进行科学启蒙 C.以社会革命促进时代发展 D.论证民权主义合理性 12.(2021·安徽蚌埠市·高三二模)清末预备立宪期间,皇族载泽说:“大抵英国政府,立法操之议会,行政责 之大臣,宪章掌之司法,君主裁成于上以总核之。”“一事之兴,必经众人之讨论,无虑耳目之不周;一事之行, 必由君主之决成,无虑事权之不一。”这种认识 A.导致了立宪派分化瓦解 B.意图变革清朝专制统治 C.表明清廷践行英式民主 D.迎合宪政运动发展需要 13.(2021·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一模)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 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要意在 A.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拒 B.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 C.要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14.(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期末)1898 年戊戌变法遭到顽固派镇压失败。1901 年清政府主动实往“新政”, 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且更为广泛深入。这说明 A.新政与戊成变法目的一致 B.新政和戊戌变法性质相向 C.清政府主动发展资本主义 D.变法革新成为时代的追求 15.(2020·沙坪坝区·高三月考)20 世纪初,共和革命影响日益扩大,“出保皇党(立宪派)入革命 党者,不可以千数计”。从 1904 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以民主共和为目的的革命闭体。这表明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开始 B.辛亥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 C.推翻清政府成为各界共识 D.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扩大 16.(2021·全国高三月考)武昌起义之后,“皇族内阁”提交辞呈,清政府批准并宣布“袁世凯著授为内阁总理大 臣”。清政府资政院提出该程序违宪,摄政王收回上谕,随后资政院以无记名投票公选总理大臣,袁世凯得票最多, 摄政王再次发布任命上谕。这一过程表明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宪政理念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D.立宪派影响革命的进程 17.(2021·山西晋中市·高三一模)学者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 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 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作者意在 A.否定辛亥革命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B.揭示辛亥革命的性质取决于其目标 C.反映孙中山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侵略 D.说明孙中山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利益 18.(2021·安徽阜阳市·高三期末)自 1911 年 10 月 11 日起,上海的《民立报》通过专电、专栏等各种形式对 武昌事件进行详细的连续报道,“报纸一出,购者纷至,竟至有出银元一元不能购得一份者”。这反映出 A.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B.媒体借革命大肆敛财 C.国人对时政的关注 D.清朝统治已不得人心 19.(2021·北京昌平区·高三期末)1907 年,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东京演讲词》中写道:“今朝廷下 诏,克期立宪,诸君子宜欢喜踊跃。”1910 年,立宪派代表在《请愿代表团会议决议》中写道:“清政府政治绝 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 即竭力响应,起义独立。”立宪派对清政府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步伐缓慢缺乏诚意 B.立宪派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 C.革命派的武装起义推动革命进入了高潮 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引发保路运动 20.(2021·湖南高三零模)1898 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刑名、 缉捕、交涉六类,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 A.课吏馆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湖南确立 C.课吏馆是地方官制改革的标志 D.湖南率先引入了近代官僚制度 21.(2021·河北高三零模)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发布公告,宣称“永久建立共和政体”。1911 年 11 月 9 日,军政府公布《鄂州约法》,规定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财产、人身等自由,有应任官 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权利。由此可知,《鄂州约法》 A.反映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的精神 B.得到了当地广大民众的拥护 C.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实现 D.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22.(2021·重庆高三零模)1911 年,清政府出台“铁路国有”政策,宣布“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取消”, 由此剥夺了各省商办铁路的权利。时人指出:“以路抵款,是政府全力夺自百姓而送外人。”由此可见,这一政策 的实质是 A.以路权抵押换取外债 B.集中全国力量建造铁路 C.削弱商办铁路的实力 D.强化对地方经济的控制 23.(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1904 年,孙中山说:“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难道 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材料所说“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最有可能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24.(2021·广西桂林市·高三一模)辛亥南北战事相持不下,为了避免战祸延长造成国家社会的重大危机,促使 清帝退位成为首要选项。袁世凯力图借权力来自清帝逊让之名,以便主导南北政府合并。孙中山表示为了民国前途, 让位的下续应当慎重。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政体制度的选择 B.革命最终主导权 C.社会发展的走向 D.临时大总统人选 25.(2021·吉林吉林市·高三二模)面对革命派和立宪派的步步紧逼,清末统治者出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规定“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上院议员,由国民于有法定特别资格者公选之”,即不再由皇帝钦定, 等等。清朝政府的这些举措 A.冲击着落后的封建统治秩序 B.有利于中国宪政的进步 C.遏制了日益发展的立宪潮流 D.缓解了晚清的帝制危机 26.(2020·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月考)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湖南、 陕西、安徽、江苏、贵州、浙江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 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这体现出 A.清政府并非是辛亥革命推翻的 B.此次政权更迭并未出现大的社会动荡 C.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D.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引发各地响应 27.(2020·湖北高三一模)“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 重危机,甚至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 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与上述两个条件分别对应的史实 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8.(2021·天津南开区·高三期末)1905 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 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 年 9 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 年 8 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主要是由于 A.革命运动的高涨 B.清末新政的失败 C.黄花岗起义爆发 D.革命派积极推动 29.(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三期末)“它(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 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其中在政治方面为中华民族发 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是指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30.(2021·湖南衡阳市八中高三月考)1912 年民国成立后,唐群英、张昭汉、沈佩贞等 60 余人以中华民国女界 代表的名义,上书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提出将女子参政权写入宪法。议案被否决后,女界中激进分子于 3 月 19 日以“武装的状态”闯入参议院的议事厅。因有众多警卫把守,求见议长未果,遂将议院会场门窗玻璃击破,并将 欲阻止其行动的一个警卫兵踢倒在地,唐群英等坚持几个小时才散去。这表明 A.辛亥革命后女性参政意识深入人心 B.中国近代宪政道路的曲折与艰难 C.民国初期民主法治成为社会共识 D.社会革命与女权革命同步交织进行 31.(2021·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904 年清政府颁布的《商会简明章程》中规定:“商人可以自行 发起集会、制定相关组织章程并选出董事人员,上报商部审核后发放‘关防',立即具有合法性,可以向政府表达 经商困难和建议,并具备仲裁本 地商务纠纷的法定效力。”由此可知清末商会 A.标志着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近代化 B.初步体现法治精神和市场经济原则 C.掌控了地方行政司法和经济等职权 D.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2.(2021·江苏徐州市·高三月考)有学者认为:清朝统治者打败了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分裂分子等本国的挑 战者,如果不是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循前例,清王朝的统治也许还能延续。材料意在说明清朝灭亡的原因 在于 A.清廷面对民族危机缺乏根本性变革 B.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的沉重打击 C.阶级矛盾激化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D.边疆少数民族势力分裂使危机加深 33.(2021·全国高三月考)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形势示意图。该事件最终导致 A.中华民国成立 B.国民革命失败 C.解放战争胜利 D.抗日战争爆发 34.(2021·浙江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月考)文物作为直接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可作为直接史 料研究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共进会 35.(2020·汝阳县实验高中高三月考)辛亥革命历经艰难建立的民国成了列强及军阀们任意玩弄的工具,人们感 觉到“从前的一套革命老办法非改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正是适应这种要求,后继者才在新一轮的探索中选择 马克思主义,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这说明辛亥革命 A.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开拓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路 C.所开创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D.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36.(2021·湖南高三月考)在 1911 年 5 月,清政府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13 名内阁成员中,皇族占 7 席(具体 如表),时人笑称“皇族内阁”。据表判断,清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是 皇族身份的内阁成员状况表 成员 奕劻 溥伦 绍昌 善耆 载泽 载洵 寿耆 职位 总理大臣 农工商大臣 司法大臣 民政大臣 度支大臣 海军大臣 理藩大臣 状况 公认改革者,主 张三权分立 热心于宪政实践,政治开明 热衷于发 展海军 平庸 A.打压立宪派的参政热情 B.试图通过政治改革寻找出路 C.极力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D.顺应近代化发展的时代潮流 37.(2021·江西抚州市·高三月考)1911 年 5 月,清政府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13 名内阁成员中,皇族占 7 席。 这 7 人中,总理大臣奕劻是公认的改革者,主张三权分立:溥伦、绍昌、善耆、載泽热心于宪政实践,政治开明; 载洵热衷于发展海军。这表明清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是 A.通过政治改革寻找出路 B.极力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C.打压立宪派的参政热情 D.顺应近代化的时代潮流 38.(2020·山东德州市·高三一模)下表是有关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部分史料。据此判断当时 A.政府法令流于形式 B.报纸夸大革命影响 C.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D.革命改造社会有限 39.(2021·重庆高三一模)20 世纪初,一些知识分子在小说中描绘了未来中国的“庆典想象”。梁启超在“维 新五十年大祝典”中设想国家因维新而富强,列国首脑皆亲临致祝;赵君豪的《双十节》描写了飞机等交通工具已 由国人制造,工人代表在典礼上得到总统表彰。这一现象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要求 B.受到文学革命浪潮的影响 C.意在传播民主和科学观念 D.契合了救亡图强的时代主题 40.(2021·浙江高考真题)1905 年 7 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 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 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 山旨在 A.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 B.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 C.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 D.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 41.(2020·吉林长春市·长春十一高高三月考)1901 年 8 月,清政府规定乡会试分三场进行,分别考中国政治 史事论、各国政治艺学策、四书五经。作出这一规定,说明清政府是由于 A.辛丑条约后面临国内外压力 B.清政府改革派强大 C.戊戌变法及维新思想的影响 D.太平天国运动打击 42.(2020·安徽滁州市·高三月考)毛泽东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 帝……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开始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普遍建立 C.利于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使中华民族从封建主义束缚中解放 43.(2020·河南郑州市·高三一模)1913 年 1 月 3 日《时事新报》报道∶北京城里"会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 党籍。遇不相识者,同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同及贵党者","星期之日,湖广会馆、织云会所等处无不开会,有身 兼数会者匆匆画到即去,谓吾尚数会须赴也"。这反映了 A.广大民众政治意识全面觉醒 B.辛亥革命具有广乏的社会基础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44.(2020·河南郑州市·高三一模)20 世纪初,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清廷欲"仿行宪政",远师德国,近采日 本,强调君权的绝对神圣。同时,君权的理性一再被强调,清廷在上谕中也明确宣示,"所有权限,悉应固守,勿 得稍有侵越"。由此可以看出"仿行立宪" A.充分体现宪政的民主精神 B.意欲强化中央政治权威 C.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的变革 D.目的是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 45.(2020·高三月考)1911 年 10 月 10 日晚 8 时许,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在不经 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对此,有学者分析如表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如表学者有关武昌起义的分析 辛亥这年清政府忽然宣布广州、四川,两湖商办铁路收归国有,实际是要将其卖给外国人,于是激起了保路运动。 川汉筑路的钱,主要来自绅商、地主甚至农民阶层,政府既要收回国有又不将股金变现归还,因此酿成了民变暴 动。为了镇压川民暴动,清政府遂从湖北调兵,如此造成武汉地区兵力虚空,这个时机被革命党人及时抓住了。 A.武昌起义爆发属于偶然事件 B.历史叙述容易放大意外因素 C.辛亥革命发展过程极其复杂 D.历史研究需要重视偶然因素 46.(2021·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三月考)1913 年,某国民党人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说∶"中国之国会, 当使其为立法机关,其监督之权限于议决预算及弹劾政府之违法。至于国务员之任命宜全权委之总统,预算案之编 制宜委之责任内阁."这一评价反映出当时部分国民党人试图 A.实现立法与行政权力的合一 B.防范行政权对监察权的侵犯 C.进一步约束临时大总统权力 D.纠正民国"议会专制"局面 47.(2020·浙江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月考)1904 年 8 月,孙中山的《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向美国人民的呼 吁》,要求“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 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据此可知,此时孙中山的核心诉求是 A.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 B.推翻清王朝,创建新政府 C.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48.(2020·广东高三月考)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后“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使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 大成果,原有的疆域和各族民众基本得到维持,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 这一评价 A.对政权的和平过渡持正面看法 B.低估了辛亥革命的划时代意义 C.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D.与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相违背 49.(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期末)1919 年,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 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 的…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毛泽东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聚合了各阶级的力量 B.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C.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 50.(2020·河北邯郸市·高三期末)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课程设置做了明确规定:“凡各科课程,须用官译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 定之本。”清政府此举意在 A.构建与国家政治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为维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C.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学校教科书 D.推动近代文化教育的普及 51.(2021·山西吕梁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政治改革重心所在的中央机构的改革,贯穿清末新政时期旧政改革和宪政改革的全程。1901 年开 始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归并詹事府于翰林院,撒通政使司;设商部、学部、巡警部、练兵处、 财政处 5 个新机构,增设资政院以“博采群言”,审计院以“核查经费”。后设立学部、农工商部、民政部、度支 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外务部.邮传部理藩部等中央十部。裁撤军机处,颁布了“采取各国君主立宪之制” 的上谕,成立“责任内阁”,即“皇族内阁”。并特别设立了弼德院,作为皇帝亲临顾问国务之所,用来防止权位 下移。清末新政中,新机构很大程度上是在对旧机构的颠覆中逐渐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参谋部即清末新政时期 的军咨府,九个行政部几乎全盘接受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央十部。 ——摘编自梁慧丽《论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央机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新政时期清政府中央机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时期清政府中央机构改革的意义。 52.(2021·江苏盐城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 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 2.5%增 长到 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英国的贵族寡头制度开始分崩离析,资本主义民 主大厦的根基建立起来,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来推行政治民主化,演变成为英国的一种传统。改革大门一旦打开, 就不可能再关上,英国在 1867、1884 和 1918 年继续进行了议会改革。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06 年,清廷“仿行立宪”的谕令颁布后,编制馆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递交了组建新式中央政府的 方案:设立带有议会性质的资政院,掌立法;裁撤内阁与军机处,组新内阁,设十一部,“行政之事专属内阁各部 大臣”;“司法之权则专属立法部,以大理院任审判,而法部监督之”。这一方案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清政府 故而要求编制馆遵行“五不议”,即:军机处不议、八旗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翰林院不议、太监事不议。中央 官制由此逐渐厘定。——摘编自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清末立宪改革述论》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末立宪改革的主要特征。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改革不同走向折射出的历史启示。 53.(2021·山西阳泉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中国知识阶层在完善社会治理和推进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材料一 汉承秦制,汉初的国家教育以官吏的职业培训为主。在社会逐渐安定后,民间学者一点点活跃起来了, 王朝上也陆续设置了诸子百家博士和儒经博士。在儒经所载“先王之制”和儒者的社会蓝图中,学校乃是统治者崇 德兴化的重要设施;深厚的古代礼乐文明和战国“百家争鸣”的辉煌文化成就,同样构成了振兴文教的动力。汉文 帝时贾山请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关键的转变发生在汉武帝的时候,著名的儒家大师董仲舒建议“兴太学, 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于是皇帝有“其令礼官劝学”之诏。太学制度的建立是孔子私学以来,中国教育史的又 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太学甫建立,就制定了博士弟子的年终考试制度。通过了考试的人,朝廷授为文学掌故, 考在高等者可以进而补为郎中。——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 1901 年 4 月,清政府就如何最好地革新现存的政府体制、行政程序、人民生活、教育方法、军事组 织和财政体制,开始了一场在内容上与 1898 年的改革几乎雷同的改革。这次改革从 1901 年开始至 1905 年结束, 其中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有:由使节征召留学生回国供职(1901 年 6 月);规定 1902 年开始在各省和大 城市考试中以时事策论取代“八股文”(1901 年 8 月);命令改省级书院为分科大学堂,府州级书院为中等学堂, 县级书院为初等学堂,课程包括儒家“四书”“五经”、中国历史,还有西方政治研究(1901 年 9 月);命令各 省当局挑选学生出国留学(1901 年 9 月,1902 年 10 月);命令翰林编修和进士功名持有者到京师大学堂各科学习 (1902 年 12 月);废除科举考试(1905 年 8 月);成立学部(1905 年 12 月)等。由于慈禧太后缺乏诚意,再加 上督办政务处基本由满族人荣禄控制,使这场改革前景黯淡,终于被辛亥革命的潮流席卷而去。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国家教育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教育改革。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教育发展与时代的关系。 54.(2017·重庆綦江区·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 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乃设政事堂。“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 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权不可以擅与,私仇不可以擅报,公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 事不可以轻入重,罪不可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剥害于人;……违道变古,此堂得以杀之。” 材料二 古希腊公民大会起源于公元前 11~前 9 世纪的荷马时代,当时称人民大会。城邦建立后,希腊多数 城邦都设立此类大会。在雅典称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 讼等。因此伯利克利说“政权是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雅典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 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公元前 5 世纪伯里克利当政时,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可获少量津贴, 因此,雅典公民有较强的参政意识。 材料三 1912 年 1 月 1 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按照资产阶级的分权理论,同盟会内部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存 在分歧,体现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总统制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内阁制两种主张。《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采用的是总 统制,建立起以美国总统制为模式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体制。而事实上,在制订约法的过程中,鉴于当时南北和 谈已成定局,袁世凯必将就任总统的现实,《临时约法》最后关于政体的设计临时改弦易辙,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 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成为一种介于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 特殊的体制,表现出典型的因人设法的工具主义倾向,而不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政治理念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谈谈唐太宗设政事堂的原因?政事堂的设置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在城邦建立后雅典公民大会在政权机构中的地位。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 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的原因?你怎样认识《临时约法》最后对政体的设计上临时改 弦易辙。 (4)上述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什么共同的政治功效?三者有何本质区别? 55.(2021·辽宁营口市·高三期末)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的发展给近代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有力 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 年清政府下令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 均改设小学堂……"在政府奖励政策的诱导下新式学堂缓慢发展着,直到 1905 年度除科举制,新式学堂发展的道路 上的硬性障碍消除了,新式学堂是勃发展。 1904 年,清政府额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1905 年,在中央设立学部。主管全国的教育事务, 到 1906 年,形成了中央到地方的学部——学务公所——劝学所一整套的教育机构来促使新式学堂的发展……1904 年新式学堂才 4220 所,可到了 1905 年就陡然增加到 8277 所,到 1910 年,已有 42696 所;即使在偏僻的少数民族 地区也出现了一些近代学堂,如川西藏族地区,1907 年有 2 所学堂……1909 年全国各地有农业学校 95 所,工业学 校 64 所,商业学校 42 所,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流向农工商、全融、交通等部门,或为各地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1905 年以后,新式学堂逐步取代了应付科举考试的书院,填补了科举制度废除后学校教育的一个漏缺,一定程度 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此外,新式学堂的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理论,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西学的 影响,成为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引自杂我《此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进》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初期新式学堂迅速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式学堂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56.(2020·陕西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新政大事记 时间 进程 1901 年 4 月 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 1903 年 9 月 设立商部,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 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1905 年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洋。 1906 年 度支部颁布《清理财政明定办法六项》,负责统一各中央地方衙门收支、统筹外债借还以及规定 对各省越时造报财政之惩处,实现全国预算。 1906 年 9 月 颁布《仿行立宪上谕》,“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1906 年 改兵部为陆军部,编练新军,开办西式军事学校。为了筹饷,清政府还不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 1908 年 8 月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 条,其中“君上大权”14 条,“臣民权利义务”9 条,“议院不许”干 涉君主,臣民需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57.(2021·江苏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隆裕太后代行颁布了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 仪退位诏书。诏书影印件见如图所示: 提取如图中有关近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 分,逻辑清晰。) 58.(2020·辽宁高三月考)课程设置是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下表是 1904 年清政府“癸卯 学制”设置的中学课程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经 讲经 中国文 学 外国 语 历 史 地 理 算 学 博 物 理 化 图 画 法治财 政 体 操 修 身 合 计 头年周时 9 4 8 3 2 4 2 — 1 — 2 1 36 二年周时 9 4 8 2 3 4 2 — 1 — 2 1 36 三年周时 9 5 8 2 2 4 2 — 1 — 2 1 36 四年周时 9 3 6 2 2 4 2 4 1 — 2 1 36 五年周时 9 3 6 2 2 4 — 4 — 3 2 1 36 ——摘自陈启天《中国近代教育史》 请根据表中课时安排,提出观点并做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59.(2021·山东泰安市·)1901 年 1 月 29 日,流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变法”上谕,宣布 要进行变法,实施新政,并号召有关大员发言参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新政诏” 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 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康逆之讲新法, 乃乱法也,非变法也。 …… 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 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 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 条议以闻,再行上禀慈谟,斟酌尽善,切实施行。——《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未(初十)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新政诏”进行评述。 60.(2021·甘肃白银市·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目录(部分) …… 第三章 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 第四章 条约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第五章 中华宗藩体系的控败与转型 第六章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败亡 第七章 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 第八章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局 第九章 从甲午战争到成成变法 第十章 义和团运动与二十世纪中国 第十一章 十年新政与清朝覆灭 第十二章 立宪运动与民间宪政诉求 第十三章 专制面临的挑战:新致的制度因境和伦理转提 ……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概括上述目录中所反映的某一条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征并予以解读。(要求: 概括特 征要鲜明,解读要全面且合理。) 参考答案 1.B 【详解】材料反映了四川保路运动的形势高涨,将要引发“大事”发生,结合所学可知,四川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 创造了条件,随后武昌起义发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故 B 符合题意;四川保路运动最初由立宪派发起,之后革 命派成为先锋,而不是学生,故排除 A;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也没有动摇列强在华根 基,故排除 C;北伐战争于 1926 年打响,而四川保路运动是 1911 年发生,故排除 D。 2.A 【详解】由题干中的图片可知,宣布独立并建立革命军政府的省份和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这 些地区较之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更为发达,更易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故 A 正确;由史实可知,地方督抚的态度并不是 决定独立的主要原因,故 B 错误;由史实可知,清政府管理地方的方式都是一致的,不存在差异,故 C 错误;南北 方群众基础是建立在南北方经济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故 D 错误。故选 A。 3.B 【详解】根据“作为选民,旧岁咨议局开办之初选人与被选者,我商人实居多数,以故各省通行议案类皆注重实业 为地方根本……”可得出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高,商人政治参与意识之勃发,B 正确;AD 项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民族资本家只是参政,并没有掌握实权,排除 C。 4.D 【详解】根据材料中“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可知,慈禧试图通过立宪凝聚人心,稳定清朝统治秩序,D 项符合题意。 抵制革命势力的发展和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排除 AC 两项;B 项与史实不符。 5.D 【详解】武昌起义后,湖南首先相应,随后各省立宪派纷纷响应并独立,这说明当时推翻满清专制统治已经成为共 识,即民主政治成为时代共识,D 正确;立宪派主张君主立宪,而非民主共和,排除 A;湖南都督运作之后,各省 响应,说明孙中山并未凝聚当时所有的革命力量,排除 B;C 错在“完全”,排除。 6.A 【详解】同样为全国选举,民国初年的国会选举选民人数远高于清政府时的咨议局选举,说明辛亥革命后国人参政 意识的提高,故 A 项正确;选民人数大幅增长,不能反映出民众的民主权力得到保障,排除 B 项;辛亥革命缺乏群 众基础,排除 C 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而非封建统治,排除 D 项。 7.A 【详解】从材料报道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激起民众的愤怒,致使报社建筑、橱窗被损毁可以看出当时还是有很多民 众支持辛亥革命的,说明民主革命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A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革命派的要求和担心,排 除 B;材料主要是反映出民众的态度,而不是体现出清政府的镇压措施,排除 C 项;材料中新闻的报道看不出是不 实的报道,排除 D。 8.A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在革命起义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清政府主动开启政治变革的进程,因此说明的是清政府面临 严重的统治危机,A 正确;BC 与材料无关,排除;D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 A。 9.D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始终抱有幻想,甚至在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破坏革命之 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未明确、坚决的反对,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 弱性,D 正确;A 脱离材料主旨,排除;B 与题干中“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希望帝国主义保持善意的‘中立’ 或授助中国革命”不符,排除;C 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 10.A 【详解】革命派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等同于反封建成功,没有识破袁世凯的两面手法,为后来袁世凯复辟埋下复辟, 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封建的不彻底,故选 A;辛亥革命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排除 B;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排除;D 项没有体现,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1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引用进化论说明中国顺应世界形势,进行革命,实现“民权”的必要性,意在 以社会革命促进时代发展,C 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不是生物学家,强调进化论的目的不是扩 大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A 项错误;孙中山强调“以人事”推进民权主义的实现,并非仅为科学启蒙,B 项错误; 论证民权主义合理性不是孙中山强调“定要为人事的变更”的意图,D 项错误。 12.D 【详解】材料反映了载泽称赞英国政府各司其职,各种政令经过多人讨论实行,并主张学习英国政体,这样的认识 迎合了宪政运动的需要,有助于推动改革,故选 D;材料未涉及到立宪派内部分化的问题,故排除 A;清末预备立 宪是一场政治闹剧,意在维护清朝统治,故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载泽主张学习英式民主,不能说明已经实际践行, 故排除 C。 13.A 【详解】孙中山认为共和制是中国的传统,说明他是在中国的历史中为共和制的史实寻找依据,故选 A;共和制并 不是儒家的传统文化,排除 B;孙中山是在为共和制的实行寻找历史依据,CD 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14.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主动实行“新政”,与之前的戊戌变法内容相似,说明清政府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 而不得不进行改革,反映出变法革新成为时代的追求,D 项正确;二者目的并不一致,排除 A;两次变法的性质是 不同的,排除 B;清政府寻求的是变革,并不是主动发展资本主义,排除 C。 15.D 【详解】 20 世纪初,共和革命影响日益扩大,这表明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扩大,故 D 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是 1919 年的五四运动,故 A 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 B 错误;“各界共识”说法错误,故 C 错误。 16.C 【详解】由材料可知,虽然前后结果相同,但第二次任命的出台遵守宪法程序,程序正义是现代政治得以公正运行 的重要原则,反映出宪政对晚清政府的影响日益增强,故选 C 项;其余三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17.B 【详解】 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的任务主要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所以未必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可知他是 从革命的目标来确定其性质的,故 B 项正确;杨天石旨在分析辛亥革命的性质,而不是否定辛亥革命在近代史上的 地位,A 项不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要揭示孙中山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侵略的态度,C 项不正确;孙中山作为资产阶 级革命家,表达了对工人阶级的同情,不能说明他就代表工人阶级利益,D 项不正确。 1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以各种形式对“武昌事件进行详细的连续报道”,人们争相抢购 相关报纸等,反映出当时国人对时政的关注,C 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共和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A 项错误;媒体 借革命大肆敛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B 项;清朝统治已不得人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错误。 19.A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立宪派对清政府改革由支持到失望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步伐缓慢缺乏诚 意,A 正确;材料无法得出立宪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思想,B 排除;C 与材料无关,排除;D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之一,排除。故选 A。 20.A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对于课吏馆的设立经历了曲折 ,但最终还是设立了,说明课吏馆中对于培养新式官僚的 内容,符合当时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需要,故 A 正确;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管区别于学校教育,B 排除;课吏馆服务 于新式官僚的人才储备,为将来可能会到来官制变革做好准备,不代表当时地方官制已有所改变,排除 CD。 21.A 【详解】根据材料,“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财产、人身等自由,有应任官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 权利”可知,该法律体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民主精神,故 A 正确;题意并未体现民众拥护,故 B 排除;这只是 法律,不能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实现,故 C 排除;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的标志 1912 年 2 月清帝退位,故 D 排 除。 22.A 【详解】根据题干“以路抵款,是政府全力夺自百姓而送外人”可知,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实质上是出卖国家 铁路利权,掠夺人民财富以偿还对外赔款,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反映清政府收回路权为建造铁路作准备,排除 B 项;削弱商人实力、强化地方经济控制均不是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的主要目的,排除 CD 两项。故选 A。 23.C 【详解】根据时间,以及“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可以看出,孙中山强调的是清政府为 了自救而推行的新政,其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故 C 项正确;ABD 项分别是 1860 年、1898 年、1905 年,故排除 ABD 项。 24.B 【详解】材料反映了袁世凯企图借权力来主导清帝退位后的政府,孙中山则认为让位的下续应该慎重,由此可见, 二者分歧的实质在于谁来主导即将组建的政府,即革命的最终主导权,故选 B;当时,袁世凯和孙中山均赞同实行 共和体制,故排除 A;材料未涉及到社会发展走向问题,故排除 C;临时大总统人选问题上,双方达成了一致,故 排除 D。 25.B 【详解】综合材料叙述和所学知识,清政府出台的文件,做出了限制皇权和上院议员等规定,这对于以前的皇权专 制是一个进步,是向宪政迈进的表现,故 B 项正确;清末立宪的进步作用十分有限,且它的初衷是为了维护自身统 治,故排除 A 项;清末立宪并没有遏制立宪的潮流,也没有缓解帝制的危机,故排除 CD 两项。 26.B 【详解】根据材料“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可知,在武昌起 义后,从帝国到民国政权的更替上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B 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但材料没有涉及此 内容,A 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C 项错误;材料的内容不是说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 引发各地响应,而是各地承认民国政权的过程相对和平,D 项错误。 2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 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清政府的统 治和旧格局难以为继,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动势力,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让整个中华民族看到了新希望,两 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D 项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并未打破人民对清政府的幻想,与“旧格局再也无法继 续保持下去”不符,A 项错误;主张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并未使中华民族看到真正出路,B 项错误;行动比思想 保守的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并未给整个民族指明出路,C 项错误。 28.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主要和革命运动高涨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有关,A 正确;BCD 是影 响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 A。 29.A 【详解】根据所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进程,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不是政治方面,排除了;CD 项不符合史实。 30.B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女子参政权历经波折,但还是未果,这体现出中国近代宪政道路的曲折与艰难, B 正确;深入人心不能体现,排除 A;共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与材料的主旨,排除 C;“同步”表述错误,排除 D。 31.B 【详解】20 世纪初即清末新政时期,政府颁布法令,承认商人集会、制定商会章程、选举董事会,向政府表达经 商困难和建议、仲裁商务纠纷等,反映出清末商会初步具有法治精神和市场经济原则,B 项正确;清政府中央机构 开始近代化的标志是 1861 年总理衙门的设立,A 项错误;掌控了地方行政司法和经济等职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错误;早在 1895 年的公车上书已经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D 项错误。 32.A 【详解】根据“如果不是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循前例,清王朝的统治也许还能延续”可知清王朝之所以面 临统治危机是因为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变化,而清政府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改革。由此可得出,清政府面对危机 不思进取,缺乏根本性的变革,故 A 项正确;材料与中外势力勾结无关,排除 B;CD 项都与主旨无关,排除。 33.A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武昌起义后,革命的旗帜迅速席卷全国,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这次革命的直接成果就 是中华民国成立,因此 A 正确;BCD 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 A。 34.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是孙中山为同盟会 制定的纲领的内容,所以可以用来直接研究同盟会,故选 B;兴中会、华兴会和共进会都成立于同盟会之前,还没 有这十六字作为革命纲领,排除 ACD。 35.D 【详解】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历经艰难建立的民国成了列强及军阀们任意玩弄的工具,……后继者才在新一轮的探 索中选择马克思主义,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可得出,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斗争不彻底,资产阶级共和 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结合所学可知,之后的中国共产党吸取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在探索中 选择马克思主义,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这说明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 D 项正确; “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与题意不符,辛亥革命的果实是被袁世凯窃取的 ,故 A 项错误;辛亥革命以失 败告终,未开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路 ,故 B 项错误;“所开创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不是材料的主旨, 故 C 项错误。 36.B 【详解】考査晚清的政治。根据材料中皇族身份的内阁成员的概况可知,这些成员大都有志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改 革,故 B 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打压立宪派参政热情的结论,排除 A 项;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设置责任内阁, 这已经打破原有的封建制度,清政府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而不是维护制度本身,排除 C 项;顺应时代潮流是后人 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不属于清政府的主观目的,故排除 D 项。 37.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皇族身份的内阁成员的概况可知,这些成员大都有志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改革,故 A 项正确; 由材料无法得出打压立宪派参政热情的结论,排除 C 项;顺应时代潮流是后人对这-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不属于清 政府的主观目的,排除 D 项。 38.D 【详解】据材料“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貌而视之,且谓是彼等 之年,非吾之新年耳”可知,辛亥革命后推行阳历新年受阻,老百姓不认可,说明辛亥革命改造社会有限,故 D 选 项正确;据材料“惟官厅庆贺”可知,政府法令没有流于形式,故 A 选项错误;据材料“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国成,清朝...教育,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可知,这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新式学堂兴起、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随着时代而进步的景象,并没有夸大,故 B 选项错误;材料不涉及阶级矛盾日趋尖锐问题,故 C 选项错。故选 D。 39.D 【详解】20 世纪初期一些知识分子对于未来中国的畅想,反映了他们亟待改变中国弱国地位、实现民族独立和国 家富强的美好愿望,这契合了救亡图强的时代主题,故 D 正确;梁启超的描述和实业救国无关,故 A 错误;材料主 旨和文学革命无关,故 B 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出民主科学观念,故 C 错误。 40.B 【详解】材料“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 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体现的是孙中山主张革命的联合,B 正确;AC 与材料无关,排除;D 说法不符合 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革命联合的重要性,排除。故选 B。 41.A 【详解】1901 年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这时清政府对科举制的内容进行改革,更加切合实际,说明这是由于辛丑 条约后国内外压力所导致的,故选 A;清政府的改革派并不强大,排除 B;这一时期清政府的改革是内忧外患导致 的,并不是维新思想的影响,排除 C;太平天国运动在 1864 年就已经失败,排除 D。 42.C 【详解】材料反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革命后,皇帝制度在中国推行不说明辛亥革命有利 于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故 C 项正确;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于戊戌变法,A 项错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建立于 1905 年,故排除 B 项;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从封建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有一定 贡献的,但不能直接说解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D 项。 43.C 【详解】材料“星期之日,湖广会馆、织云会所等处无不开会,有身兼数会者匆匆画到即去,谓吾尚数会须赴也” 体现的是辛亥革命后,会党活动频繁,反映的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正确;A 错在“全面觉醒”,排除;辛 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B 排除;D 是在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后,排除。故选 C。 44.B 【详解】材料“强调君权的绝对神圣”“所有权限,悉应固守,勿得稍有侵越”体现的是清政府的“仿行宪政”确 立了君上大权的原则,主要是为了强化中央权威,B 正确,D 排除;该变革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A 排除;该变革 属于清政府的自救运动,C 排除。故选 B。 45.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是由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复杂因素造成的:先是清政府忽然宣布 “铁路国有”,将商办铁路收归国有,实际是要将其卖给外国人,于是激起了保路运动;接着是政府既要收回国有 又不将股金变现归还,因此酿成了民变暴动;再就是为了镇压川民暴动,清政府遂从湖北调兵,如此造成武汉地区 兵力虚空,这个时机被革命党人及时抓住了,从而武昌起义发生了。这说明辛亥革命发展的过程极其复杂,故 C 项 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武昌起义爆发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是必然的,而且抓住了有利时机,故 A 项错误;历史叙 述是对历史真相的阐述,故 B 项错误;历史研究既要重视偶然性又要重视必然性,故 D 项错误。 46.D 【详解】从材料“其监督之权限于议决预算及弹劾政府之违法。至于国务员之任命宜全权委之总统,预算案之编制 宜委之责任内阁”可知,该国民党人希望约束立法权,维护行政权的权威,D 正确;ABC 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 信息,排除。故选 D。 47.B 【详解】根据“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可知孙中山意图推翻清政府,建立新的民主 政府,故 B 符合题意;孙中山强调的是推翻清政府,不是道路问题,排除 A;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 1905 年,排除 C; D 项是三民主义的内容,是对民生主义的阐释,排除 D。 48.A 【详解】“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体现和平过渡,“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 民族的共存”是正面的评价,故 A 项正确;BC 项都是负面的评价,不符合材料内容,故 BC 项错误;辛亥革命最终 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达成妥协,故 D 项错误。 49.C 【详解】从材料中“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等信息可知,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未能动员广大的民众,即缺乏社会基础,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错误;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但材料主旨无关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故排除 B 项;由材料可知,毛泽东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社会基础 问题,未强调共和思想的传播,排除 D 项。 50.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要对教科书进行统一审定,以适应国家政治的需要,故选择 A 项;维新改良发生在 19 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故排除 B 项;清政府规范教科书并非为了规范考试程序,故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与 晚清史实不相符,故排除。 51.(1)特点:为外国侵略势力所左右;借改革之名,行加强君主专制之实;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争权夺利;统 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2)意义:有力地革除了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建构重叠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扩大了国家职能,促进了 中央机构的近代化;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也给国人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民主政治的启蒙教育。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1901 年开始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可归纳出为外国侵略势力所左右;根据材料“颁 布了‘采取各国君主立宪之制’的上谕,成立‘责任内阁’”可归纳出借改革之名,行加强君主专制之实;根据材 料“设商部、学部、巡警部、练兵处、财政处 5 个新机构”可归纳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根据材料“并 特别设立了弼德院,作为皇帝亲临顾问国务之所,用来防止权位下移”可归纳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2)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有力地革除了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建构重叠的弊端;在一 定程度上完善和扩大了国家职能,促进了中央机构的近代化;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也给国人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民主 政治的启蒙教育。 52.(1)成效:民主范围有所扩大(或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贵族寡头政治遭受冲击;渐进改革成 为政治传统;推动了议会改革的深入。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旧的选举制度存在弊 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布局发生变化。 (2)主要特征:借鉴西方形式;改革阻力巨大;改革具有欺骗性。 (3)历史启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需要强大的推动力;改革应循序渐进;改革要依据国情。 【详解】(1)成效:根据材料“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 2.5%增长到 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 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可知,民主范围有所扩大(或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根据材料“英国的贵族 寡头制度开始分崩离析”可知,贵族寡头政治遭受冲击;根据材料“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来推行政治民主化,演 变成为英国的一种传统。”可知,渐进改革成为政治传统;根据材料“改革大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上,英国 在 1867、1884 和 1918 年继续进行了议会改革。”可知,推动了议会改革的深入。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工 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旧的选举制度存在弊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城市化加快、人口布局变化等 方面进行分析。 (2)主要特征:根据材料“1906 年,清廷‘仿行立宪’的谕令颁布后,编制馆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递交了组建 新式中央政府的方案”可知,借鉴西方形式;根据材料“这一方案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清政府故而要求编制馆 遵行‘五不议’”可知,改革阻力巨大、具有欺骗性。 (3)历史启示: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需要强大的推动力、改革应循序渐进、改革要依 据国情等方面进行回答。 53.(1)变化:由以官吏的职业培训为主到专业知识分子的传经兴学;由传授法家(或诸子百家)学说到传授儒 家经典;由学在民间(或私学兴盛)到建立封建官学(创立太学制度);由提高官员理政能力到培养合格的封建官 僚为主。 原因:汉代总结秦亡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崇德重教传统观念的影响;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文化影 响;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评述:从改革的背景看,清末教育改革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进行的自救运动的一 部分,带有以改革阻挡革命潮流的主观意图;从改革内容看,清末教育改革涉及课程内容、考试形式和内容、教育 组织和机构、官员接受近代教育、派遣留学生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传统教育体制向近代教育转变的趋势,但教 育内容仍保留了儒家思想的痕迹;从实际效果看,由于统治者缺乏诚意加上革命潮流汹涌而来,改革并未使中国教 育真正走向近代化,相反新式学堂教育和派遣留学生等措施还为清政府准备了掘墓人。 关系:教育发展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教育发展能否为时代服务,取决于统治者意愿等多方面因素。 【详解】(1)变化:根据“汉承秦制,汉初的国家教育以官吏的职业培训为主。在社会逐渐安定后,民间学者一 点点活跃起来了,王朝上也陆续设置了诸子百家博士和儒经博士”得出由以官吏的职业培训为主到专业知识分子的 传经兴学;由传授法家学说到传授儒家经典;根据“太学制度的建立是孔子私学以来,中国教育史的又一个里程碑 式的事件”得出由学在民间到建立封建官学;由提高官员理政能力到培养合格的封建官僚为主。原因:结合所学内 容可从吸取秦亡教训、加强中央集权、儒学传统思想影响和独尊儒术的角度进行概括。 (2)对清末新政的评述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把握,从改革的背景看,清末教育改革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统治危 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进行的自救运动的一部分,带有以改革阻挡革命潮流的主观意图;从改革内容看,清末教育改 革涉及课程内容、考试形式和内容、教育组织和机构、官员接受近代教育、派遣留学生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传 统教育体制向近代教育转变的趋势,但教育内容仍保留了儒家思想的痕迹;从实际效果看,由于统治者缺乏诚意加 上革命潮流汹涌而来,改革并未使中国教育真正走向近代化,相反新式学堂教育和派遣留学生等措施还为清政府准 备了掘墓人。结合清末新政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教育发展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教育发展能否为时代服务,取 决于统治者意愿等多方面因素。 54.(1)原因:中书门下之间,袒护自己之短处,明知不对也不纠正;不能秉公执政,徇私情,危害百姓,危害 国家。作用:节制君主权力;限制大臣专权;有利于正法纪。 (2)地位:最高权力机关。特点: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法律至上的原则;制约性原则;较强的公民意识。 (3)原因: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认识:责任内阁制的实行有利于限制总统的权力,但是这种因人而设、严重缺乏 可行性的做法造成了中华民国混乱局面。 (4)功效:都有利于对权力的制约。区别:唐朝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雅典政治是奴隶制的民主政治;《临 时约法》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政治。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 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可知,中书、门下袒护自己短处,不纠正错误;不能秉公执政,徇私情,危害百姓,危 害国家。作用:根据材料“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 可知,节制君主权力;根据材料“权不可以擅与,私仇不可以擅报,公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可知,限 制大臣专权;根据材料“事不可以轻入重,罪不可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剥害于人;……违道变古,此堂得以杀之。” 可知,有利于正法纪。 (2)地位:根据材料“在雅典称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 诉讼等。”可知,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特点:根据材料“政权是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 可知,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根据材料“雅典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 流放海外。”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制约性原则、法律至上的原则;根据材料“雅典公民有较强的参政意识。” 可知,较强的公民意识。 (3)原因:根据材料“而事实上,在制订约法的过程中,鉴于当时南北和谈已成定局,袁世凯必将就任总统的现 实,《临时约法》最后关于政体的设计临时改弦易辙,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 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可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认识:根据材料“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 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成为一种介于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特殊的体 制,表现出典型的因人设法的工具主义倾向,而不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政治理念的实践。”并结合所学可知,责任 内阁制有利于限制总统权力,但是这种因人而设、严重缺乏可行性的做法造成了中华民国混乱局面。 (4)功效:结合所学政事堂、公民大会和《临时约法》相关知识可知,三者都有利于对权力的制约。区别:结合 所学可知,唐朝政事堂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雅典政治是奴隶制的民主政治;《临时约法》是维护资产阶级利 益的民主政治。 55.(1)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为维护统治;清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兴办新式学堂;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 教育行政机构保障新式学堂的发展;废除科举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推动;原有的教育体制越来越不适应近代 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快新式教育的普及;加速了教育观念、人才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利于西学的广泛传播;促使国人思想 解放;加快传统社会结构的分化瓦解;在新式学堂学习的学生,受西学影响,形成新的市民阶级(或新型知识分子); 推动救国救民的运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答出有利于建立新式选官制度也可给分) 【详解】(1)原因:从时代背景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为维护统治;根据材料“1901 年清政府下令” “1904 年,清政府额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可知,清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兴办新式学堂;根据材 料“1905 年,在中央设立学部。主管全国的教育事务,到 1906 年,形成了中央到地方的学部——学务公所——劝 学所一整套的教育机构来促使新式学堂的发展”可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机构保障新式学堂的发展;根 据材料“直到 1905 年度除科举制,新式学堂发展的道路上的硬性障碍消除了,新式学堂是勃发展”可知,废除科 举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有的教育体制 越来越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影响:新式学堂的发展加快新式教育的普及;新式学堂的建立加速了教育观念、人才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 根据材料“新式学堂的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理论,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西学的影响”可知,新式 学堂利于西学的广泛传播;促使国人思想解放;加快传统社会结构的分化瓦解;根据材料“新式学堂的学生学习西 方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理论,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西学的影响,成为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 在新式学堂学习的学生,受西学影响,形成新的市民阶级(或新型知识分子);新型知识分子的出现推动救国救民 的运动;根据材料“1905 年以后,新式学堂逐步取代了应付科举考试的书院,填补了科举制度废除后学校教育的 一个漏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式学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56.(1)中央统筹领导;依靠立法推动;渐进性;改革内容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具有保守性,专制色彩浓厚。 (2)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为民主革命创造条件;推动了经济、行政、教育、军事领域的近代化; 筹饷摊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可归纳出中央统筹领 导;根据材料“设立商部,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可归纳出依靠立法推动;从过程来看,具有 渐进性的特点;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改革内容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根据材料“其中‘君上大权’14 条,‘臣民 权利义务’9 条”可归纳出具有保守性,专制色彩浓厚。 (2)影响:结合上述分析的特点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影响可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民主革命发展、加快中 国近代化进程及加剧社会矛盾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57. 信息提取 说明 “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 体”。 标志着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终结。 “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 会,公决政体”“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清帝退位南北妥协,避免了大规模流血冲突,加快了中国实行“共和”的 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权的和平交接。 “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 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各民族领土合一为中华民国,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疆域提供了法理依据, 在客观上发挥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对构建由多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 “具有重要意义。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 府”。 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袁世凯的篡权和复辟活动,给新生的中华民国留下了 重大隐患。 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详解】根据材料“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可得出,这一诏书承认了共和制,标志着清王朝在全 国的统治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根据材料“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 国会,公决政体”“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可得出,清帝退位南北妥协,避免了大规模流血冲突,加快了中国实行 “共和”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权的和平交接。根据材料“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 大中华民国"可得出,各民族领土合一为中华民国,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疆域提供了法理依据,在客观上发挥了维 护国家统一的作用,对构建由多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 和政府”可得出,诏书承认了袁世凯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袁世凯的篡权和复辟活动,给新生的中华民国留 下了重大隐患。 58.示例示例一:近代教育艰难转型示例二:清政府维护专制统治 解题思路:可从时代背景、课时占比等角度思考 【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选取两个及以上角度进行合理阐释。论述时主要从“癸卯学制”创立的背景、课程 体现的特点、产生的影响,包括局限性等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59.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新政诏否定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发动的戊戌变法,提出了实行新政的设想。要求地方大员 从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提出革新建议和措施,表明了向西方学习和勇于变革的态度。新政诏是改革的纲 领性文件,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实行,引发了中国社会广泛和深入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新政诏令是清政府采取的自上而下的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缓解革命压力,维护封建统治。诏令明确规定对于三纲五 常乃至政治制度等涉及封建统治根基的问题则不得变动,反映出新政仍然跳不出“中体西用”的窠臼,导致改革效 果大打折扣。 【详解】根据材料“1901 年 1 月 29 日,流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变法”上谕,宣布要进行变法, 实施新政,并号召有关大员发言参议。”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末“新政诏”颁布的背景、形成过程、目的和性质、 积极影响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简单评述即可,重点突出其积极和消极影响。 60.示例一特征: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强烈冲击。 解读:1842 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国家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宗藩体系也遭到挫败。太平天国的兴起与败亡,促成了列强与清政府的勾结,共同压迫中国人民。1895 年,甲 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损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程度大大加深。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成为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示例二 特征:近代中国是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历史。 解读: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统治,清政府开展洋 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此后,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戊戌 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 签订,使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清政府推行新政,但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反而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之后,中国 人民相继发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直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 族才看见希望的曙光。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不同阶级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历史。(“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 准答案 )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救亡,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 事物、探讨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解读材料信息并提炼出一个特征,如“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强烈冲 击”;然后,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这一特征,并运用有关史实对其进行解读。在解读时,注意层次性,列举 的史实要准确;最后,对解读部分进行总结,总结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且尽量不要与前面重复。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