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现代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精讲精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17 现代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精讲精练

ID:652414

大小:28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高考必备知识复习 1 专题 17 现代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创新 必备知识点精讲 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一)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 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意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年初)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为集中全国力量,战胜敌人。 (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实行普遍 义务劳动制。 (3)特点:①适应战时需要;②实行单一公有制,具有共产主义某些特征,试图直接过渡 到社会主义;③实质是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社会经济。 (4)评价:①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径。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年) (1)背景:①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②根本原因: 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恢复货币流通和 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①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②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多种 所有制形式并存;③实质是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 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评价:①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 坚实的基础;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①1924 年 1 月,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②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并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过程(以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基础) ①工业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 年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 的发展提供资金。 ②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28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 五年计划。 ③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1927 年开始,1933 年基本完成。 ④形成标志:1936 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3)特点:①经济上,产业结构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 2021 高考必备知识复习 2 管理体制上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②政治上,以党代政,以人 治代替法治;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清洗异己;缺少监督。③文化上,个人崇拜, 思想控制,学术问题政治化,否定思想、文艺创作的多元性。 (4)评价:①积极: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开创 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他国提供了借鉴和经验。②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 性;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5)启示:①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要注意重工 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③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发 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 改革(1953 -1964)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斯大林 模式的弊端日益 显露 ①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 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 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 质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但无法 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 式 勃列日涅 夫改革 (1964- 1982) 赫鲁晓夫改革造 成苏联社会混乱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②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④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 负担。1975 年以后, 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 期 戈尔巴乔 夫改革 (1985- 1991) 20 世纪 80 年代 中期,苏联出现 严重社会危机 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 市场的调节作用。 ②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 ③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租赁制,开始出现与 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 功,之后改革转向政 治领域,背离了社会 主义方向,最终导致 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 联的解体 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 (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 ③直接原因: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信贷消费加剧矛盾。 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破产;世界 贸易剧减。 3.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 4.影响:①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为转嫁危机,资本主义各 国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提高关税,货币贬值等,刺激出口,争夺国际市场),使 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促使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 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政治: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危机,工人罢工 和农民运动不断高涨,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剧 了世界紧张局势,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②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 政策),加剧了社会动荡,改革呼声高涨。③1932 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倡行新政。 2.措施 ①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 会的权力等。 2021 高考必备知识复习 3 ②调整工业: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发起“蓝鹰运动”,调整企业 关系和劳资关系。 ③调节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产品结构等。 ④社会保障: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等。 3.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但并没有废除自 由竞争运行机制)。 4.影响:①经济: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生产力恢复。②政治:缓和美国 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③世界: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20 世纪 70 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为了走出困境,发达国 家纷纷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欧美各国逐渐形成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 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2.社会保障:完善社保制度,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 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影响: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 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它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宽了经济活 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 的变化。 4.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 “新经济”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指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 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和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 5.企业经营: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在所有制方面: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出现“人 民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但企业决 定权仍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在经营管理方面: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 营,即出现“经营者革命”;反映了管理社会化的趋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提 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壮大了“新中间阶层”。 必备知识选择题精练 1、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 1930 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 2000 多种进 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 措施。这一法案( ) A、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C、是全球化加快的结果 D、使世界经济开始复苏 【答案】 A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美国国会于 1930 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 2000 2021 高考必备知识复习 4 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 性关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法案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因此选 A。BCD 都不符 合所学知识,排除。 2、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般意义上的改革,不论 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 ( ) A、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 B、未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D、保存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 革或者是一种再生”并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进 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故先 C 项;A 项不符合“远远超出 经济领域”,排除;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 项与“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种再生”不符,排 除。 3、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 20 多万头快要产仔的母猪和 600 多万头小猪。 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产品,屠杀 猪牛羊等牲畜。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 ) A、调节生产和销售矛盾 B、保证工厂劳动力的需求 C、旨在恢复民众购买力 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大量销毁农产品,目的在于通过销毁农产品, 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调节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以渡过经济危机,故选 A 项;销毁农产品不 能向英国圈地运动那样把农民逼进城市,不能解决工厂劳动力问题,排除 B 项;销毁农产 品不能恢复民众购买力,排除 C 项;销毁农产品不能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排除 D 项。 4、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 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 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 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答案】 D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导致传统制造业衰落,服务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 D 项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信息,故A项错误;此时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并没 有变化,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体现出 西方社会贫富差距缩小的信息,C错误。 5、下表反映的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这一经济形势促 使这些国家( ) A、增加公共福利开支 B、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 C、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D、强化运用凯恩斯主义 【答案】 B 【解析】相比于 1968 年至 1972 年期间经济发展情况,1973 年至 1977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说明这一时期处于“滞胀”时期,在此背景下, 2021 高考必备知识复习 5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解决危机,B 正确;A 属于加强政府对经济 的干预,不利于解决危机,排除;知识经济出现时间是 20 世纪 90 年代,排除 C; 凯恩斯主义强调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这不利于解决危机,排除 D。 6、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理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 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该现象( ) A、体现经济危机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 B、导致混合经济的发展 C、反映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 D、推动了新经济的出现 【答案】 C 【解析】结合材料“明日无酒找政府”“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时间 20 世 纪七八十年代可知反映的是西方“福利国家”制度使人们重视享乐,缺少奋斗的动力,故 C 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危机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故 A 错误;混合经济是将政府干预与市 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形态,与材料不符,故 B 错误;新经济是在经济全 球化的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材料不 符,故 D 错误。 7、以下各项关于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次大战后世界市场持续萎缩 B、工农业生产力超过了社会实际需求 C、股票投机破坏了金融市场稳定 D、大量工人失业使社会消费需求锐减 【答案】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猖獗的股票投机活动,刺激了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活跃,破 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掩盖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从而导致 1929 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故 C 正确;一次大战后,世界相对稳定,世界市场在扩大,故 A 错误;资本家的盲目生产超过 了社会实际需求,故 B 说法错误;大量工人失业是经济危机的影响,故 D 错误。 8、1921 年 7 月,列宁指出:“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为此, 他要求各省立即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 “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材料反映了( ) A、农业集体化侵害苏俄农民利益 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随意性 C、余粮收集制加剧了苏俄的危机 D、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追切性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1921 年 7 月”“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结合 所学可知这是粮食税代替余年收集制,据材料“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 制机关的全部权力’”说明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故答案选 D 项; 据所学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 A 项;据材料“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 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 说明新经济政策执行是比较严谨的,排除 B 项;据所学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排除 C 项。 9、“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其共同原因是(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答案】 D 【解析】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超越了当时本国的生产力的发 展水平,故不成功,故 D 正确;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故 A 错误; 2021 高考必备知识复习 6 大跃进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 B 错误;“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的说法不属于原因, 故 C 错误。 10、有学者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 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其依 据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 B、改变了当时物资缺乏局面 C、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D、得到了俄国民众大力支持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苏俄政权采取带有 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即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动一切资源巩固了新生政权,从这一角度 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正确的,C 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未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 反而在战后继续实行,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排除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物资资 源匮乏情况下调动了所有资源,其本身并未改变物资匮乏局面,排除 B;战时共产政策在战 争后继续实行过程中遭到反对,排除 D。 11、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对苏联落后的农业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用收 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勃列日涅夫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这些 改革( ) A、重点在事关民生的农业领域 B、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面貌 D、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采取的农业改革措施的最主要特点是试图利 用物质利益来刺激生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答案选 B 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排除 A 项;苏联农业 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并未彻底改变,排除 C 项;这些改革只是在斯大林体制之上的小修 小补,并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 D 项。 12、苏联在一五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参与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 65%。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 83%,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 99% ,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地位。苏联的经济发展( )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B、构建了两极格局新秩序 C、推动了新经济政策走向成熟 D、助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答案】 D 【解析】苏联一五计划后,农业实行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占全国工业的 99%,都体现 了单一的公有制的特征,故 D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故 A 项错误;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出现的,故 B 项错误; 1928 年苏联取消了新经济政策,故 C 项错误。 13、1952 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规律的客 观性,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然要起作用。这说明斯大林( ) A、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试图恢复新经济政策 C、开始了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D、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然要起作用”可知, 斯大林意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批评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消灭商品生产的旧观点,故 答案选 A。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并不是恢复资本主义经济,不能得出 B 项结论,排除;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是在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开始的,排除 C; 2021 高考必备知识复习 7 材料中对经济规律的肯定、对商品生产的肯定都建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D 项说法不符合材 料表述,排除。 14、在 2014 年 10 月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历任领导人的民心指数统计中,勃列日 涅夫排第 3 位,这里俄国人民应主要是肯定他的( ) A、推广玉米种植的改革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 B、工业改革使苏联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匹敌 C、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一些冤案 D、倡导民主化、公开性,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勃列日涅夫工业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使苏联一跃 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故 B 正确;推广玉米种植的改革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内容, 故 A 错误;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一些冤案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 C 错误;倡 导民主化、公开性,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故排除 D。 15、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的主要原因是( ) A、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B、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D、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C 【解析】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但是由于经济改革缺乏具体可行 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导致改革效果不佳,从而转向政治改革,实行多党制,最终 使苏联解体。因此 C 正确;ABD 与材料不相符。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