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09 近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 考题 命题视角 考情说明
晚清中
国经济
结构额
变化和
民族工
业的兴
起
2020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28 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1)近代中国经
济变动的表现、成
因及影响;
高考命制题目综
合性较强,会从经
济与政治、思想多
角度综合考查,飞
选择题链接考查
为主。
2020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I,28 洋务运动
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8 民族工业的发展
2017·全国Ⅰ卷,T28 洋务运动的特点
2017·全国Ⅱ卷,T28 洋务运动的近代企业特点
2017·全国Ⅱ卷,T41 洋务运动与近代采矿业(非选择题)
2016·全国Ⅰ卷,Ⅱ卷,T28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2014·全国Ⅰ卷,T28 小农经济顽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2014·全国Ⅰ卷,T28 晚清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民族工
业的曲
折发展
2020 年新课标全国卷 I,29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经济
2020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I,30 国统区的民族企业
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30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2017·全国Ⅲ卷,T28 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2016·全国Ⅱ卷,T28 抗战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
2016·全国Ⅲ卷,T30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点
2016·全国Ⅱ卷,T40 华侨对民族工业的贡献(非选)
2015·全国Ⅱ卷,T30 日本对华经济侵略(“联银券”“军用票”)
核心考点
【知识解密】
考点一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
②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减少。
③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2)表现
①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②“耕”与“织”的分离。
(3)影响
①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不断瓦解,但在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2)官办经济:包括近代前期的洋务企业和近代后期的官僚资本主义。前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后
者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3)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洋务运动——中体西用、近代化开端
(1)含义:19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末洋务派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而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科技而创
办近代企业。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抗侵略、镇压反抗、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性质
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②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5)内容
类别 旗号 活动
军事工业 “自强”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求富” 兴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培养人才
兴办京师同文馆,培养军事、翻译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
深造
(6)影响: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
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
近代化的开端。
考点二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1.诞生(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南沿海)
(1)原因: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评价: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近代化进程,产生早期资产
阶级及维新思想。
2.初步发展(19 世纪末)
(1)原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商办企业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担负救亡图存重任,推动了维新变法与辛亥
革命的发生。
3.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背景
①民国的建立及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的影响投身实业。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
①1912-1919 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4)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4.较快发展(1927-1936 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原因: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表现: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等工业,都有较大
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5.日益萎缩(1937-1945 年)
(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榨。
(2)表现:沦陷区大量企业被日军毁灭或吞并;国统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6.陷入绝境(1945-1949 年)
(1)原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摧残;通货膨胀严重。
(2)表现: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考法解密】
考法一 晚晴经济结构的变动
1.(2020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28,4 分)1894~1914 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
如图 9 所示。
图 9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
据图 9 可知,当时
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在华对运输业投资较多,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向
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它们通过投资运输业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因此运输业成
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A 项正确;仅从外国在华投资和所占比例情况不能说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对外贸易从逆差转向顺差,B 项错误;一战前,国际资本竞争激烈,并非趋于“和缓”,C 项错误;仅从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增加”及其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变化,不能得出“中国民族资本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所
提高”的结论,D 项错误。
2.(2020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I,28,4 分)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
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
保险”。这表明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必须建立自己的航
运公司,由中国自己的商业组织,筹备保险等业务,对抗外商侵夺,这表明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
项正确;A 与史实不符,外交中心与商战无关;李鸿章的个人主张不能说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B 项错误;李鸿章主张“华商自立公司”,并没有改革洋务派“求富以自强”方针,C 项错误。
3.(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8,4 分)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
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始终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
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国社会新的
阶层的发展,B 项符合题意。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 项排
除。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C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问题,D 项排除。
【考点解密】
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起点的五点理由
(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
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
的近代化。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
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
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
(1)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显性体现
①传统的手工业,其中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即“织”与“耕”的分离。
②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2)近代中国出现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
类别 性质 出现时间 分布地点
外资企业 外国资本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 通商口岸
洋务企业 洋务资本 19 世纪 60 年代 沿海、沿江地区
民族企业 民族资本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沿海地区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四个表现:外资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考法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I,29,4分)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
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
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的度量衡种类繁多,十分复杂,这种混乱的现象使得商品交易需要进行
相互间的换算,不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提高了各个领域交易的成本,故 A 项正确;应当是军阀割据混战
造成了经济发展困难,因果关系颠倒,排除 B。国民经济结构主要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分布区域、产业部门(如
轻重工业的比重),受洋务运动和外国资本的刺激,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于沿海和通商口岸,造成地区
分布不均,一战期间,面粉、纺织等轻工业大力发展,造成轻重比例失调等,因此国民经济结构失衡早已
有之,故排除 C。“阻断了”表述太绝对,排除 D 项。
2.(2020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I,30,4 分)1940 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
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40 年代中后期,工厂难以维持生产,转而囤积居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以及国民政府大肆征敛,滥发纸币,国统区的经济秩序
遭到严重破坏,C 正确;因战争破坏等因素,当时的商业经济不可能繁荣,排除 A;当时企业生产难以为继,
反映的是生产遭到破坏而非恢复,排除 B;1940 年代中后期不存在军阀混战局面,排除 D。
3.(2020 年山东卷,8,3 分)图 2 为 1906—1921 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
①是
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俄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特别是 1915 年《二十一条》签订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
曲线①所示的在华商号数量迅猛增长相对应,A 项符合题意;1914 年到 1918 年,英德等欧洲列强忙于帝国
主义战争,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在华商号数量发展与曲线①所示不符,BC 两项错误;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帝国主义阵营,在华商行数量与图中曲线①的发展趋势并不对应,D 项错
误。
【考法解密】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贡献
(1)经济方面: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2)政治方面: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建立
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方面: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始终未能
成为近代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1)不利因素
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力量薄弱。
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发展艰难。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受时代潮流的冲击,为巩固统治的需要,当政者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实业救国的思想和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