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07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A 组 考点专练
考点一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2020·河北张家口二模·33)1839 年,英国有人说道: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
仍不必辞职。后来,又有人说道: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
这些言论旨在
A.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 B.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C.提高英国议会决策的效率 D.阐释内阁集体负责制原则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㈡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3 题);文
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 1839 年,英国有人说道: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仍不必
辞职。后来,又有人说道: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这些
言论旨在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故选 A 项;垄断组织在 19 世界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排除 B 项;
材料中讨论上院与下院出现分歧时的解决办法,不能体现对决策效率的影响,排除 C 项;内阁对议会
负责,上下两院都属于议会组成部分,排除 D 项。
【答案】A
2.(2020·广东广州二模·33)在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中,法案起草人提出改变法案中关于公民的用词,把“人
(Person)”改为“男子(Male)”,后来这一建议得到了落实。这种做法
A.缩小了原有的选民范围 B.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
C.激化了各阶级间的矛盾 D.刺激了妇女的参政意识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㈡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3 题);文
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把“人”改为“男子”的做法,取消了参政的性别限制,刺激了妇女的参政意识,故选 D
项;材料做法将妇女纳入公民范畴,扩大了选民范围,排除 A 项;工业革命需要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与妇女参政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扩大选民的范围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 C 项。
【答案】D
3.(2020·北京延庆区一模·12)下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国家,其与选项关联,描述正确的是
A.①16C 文艺复兴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基督教体系
B.②1832 年的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C.③斯大林时期“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迅速恢复
D.④作家雨果的《人间喜剧》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历史地图型选择题(精选);判断对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由材料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结合所学,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议会
改革,并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故选 B 项;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着恢复古
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学说,排除 A 项;斯大林时期推行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是列宁
时期推行的经济政策,排除 C 项;《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排
除 D 项。
【答案】B
考点二 美国共和制
1.(2020·山西太原二模·33)1776 年,北美民众从一本小册子中读到:“因为一个孩子是吃奶长大的,所以
他永远不该吃肉;或者说,我们一生的开头二十年应该成为第二个二十年的先例。这些是强词夺理的
说法。”据此推知,这本小册子在当时
A.契合了北美政治变革的需要 B.得到殖民地民众的普遍认同
C.改变了美国的近代历史进程 D.意在分享儿童教育先进理念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3 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一个孩子是吃奶长大的,所以他永远不该吃肉;或者说,我们一生的开头二十
年应该成为第二个二十年的先例。这些是强词夺理的说法”可知《常识》在当时呼吁人们与英国决裂,
拿起武器反抗,独立建国,契合了北美政治变革的需要,故选 A 项;独立战争改变了美国的近代历史
进程 ,并非“《常识》”,排除 B 项;材料仅涉及《常识》的主张,未涉及民众对此的态度,排除 C 项;
根据材料“因为一个孩子是吃奶长大的,所以他永远不该吃肉;或者说,我们一生的开头二十年应该
成为第二个二十年的先例。这些是强词夺理的说法”可知《常识》在当时呼吁美国独立,并非“分享
儿童教育先进理念”,排除 D 项。
【答案】A
2.(2020·北京海淀高三期末·15)右为《美国文明史》的部分目录,依据内容推断,横线空白处应填写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独立宣言》
C.大陆会议的召开 D.《联邦宪法》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㈡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解析】1787 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故选 D 项;波士顿倾
茶事件发生在 1773 年,不是 1787 年,排除 A 项;《独立宣言》发表于 1776 年,排除 B 项;大陆会议
的召开是在 1774 年到 1781 年,排除 C 项。
【答案】D
3.(2020·江西五市八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19)美国实行代议制,建国之初选举权受到严格限制,只有
拥有财产或纳税的成年白人男子才有选举权,代议民主制具有强烈的贤能政治色彩,属于精英民主的
范畴。到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实现了普选,用以界定美国政治体制的关键词已从“自由”与“共和”
转换为“民主”。这表明美国
A.由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演变 B.精英政治岌岌可危
C.民主政治是混合政制的共和版本 D.共和政治出现了腐化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⒉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由“贤能政治”到“实现普选”,反映的是美国由精英政治到大众政治的转变,即由精英民主
到大众民主的演变,故选 A 项;由精英政治转变到大众政治体现的是拥有选举权的公民群体的扩大,
并不意味着精英政治岌岌可危,排除 B 项;美国是总统共和制,不是混合政制,排除 C 项;材料反映
的是美国选举权的扩大,与共和政治是否腐败无关,排除 D 项。
【答案】A
考点三 法德代议制
1.(2020·广东二模·33)1790 年,俄国著名学者拉吉舍夫指出,人民处决沙皇是“天赋的复仇之权”,因为
如果君主破坏了契约,就失去了执掌政柄的权利,人民有权起义推翻破坏契约的君主,审判他,将他
推上断头台。这表明
A.沙皇专制政权濒于崩溃 B.俄国兴起了社会主义思潮
C.外国政局变动波及俄国 D.民主思想在俄国广泛传播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3 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1790 年,当时正值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人民在启蒙运动的指导下,
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民主和自由,材料中的现象正是受其影响而发生的,故选 C 项;1790 年俄国依然
是沙皇专制统治,其濒于崩溃是在十月革命前,排除 A 项;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于 19 世纪,排除 B 项;
材料仅提及拉吉舍夫一人的看法,无法表明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排除 D 项。
【答案】C
2.(2020·广东湛江一模·33)1872 年 11 月,梯也尔总统在法国议会上说道:“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
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由此可见,梯也尔认为推行共
和制的意义在于
A.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化解各个派别之间的矛盾
C.利于稳定法国社会秩序 D.践行第三共和国宪法精神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3 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 “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可知他认为推行共和制是为了防止“可怕的革
命”,故选 C 项;材料题干中设问的是“梯也尔认为”因而主要看他发言中的内容,他强调了要求别的
东西将引发革命,与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无关,排除 A 项;材料中主要强调害怕引起新的革命,且根
据所学可知,推行共和制无法化解共和派和君主派之间的矛盾,排除 B 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
颁布于 1875 年,排除 D 项。
【答案】C
3.(2020·山东潍坊一模·13)一战前,德国政府在处理外交问题时不敢轻易妥协,否则会被民众批评为软弱
或胆怯,这使得德国政府在处理危机时总是保持强硬态度。材料表明
A.激进民族主义影响外交政策 B.德国欲借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C.德国政府的决策被民意左右 D.民众的民主诉求得到了落实
【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总是保持强硬态度”显得激进,激进民族主义影响政策,与材料中“不敢轻易妥协,否则会
被民众批评为软弱或胆怯”相符,故选 A 项;材料中“处理外交问题”“政府在处理危机时”不等于要
发动战争,排除 B 项;“一战前”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
是实,立宪为虚,排除 C 项;“处理外交问题”不等于民众的民主诉求,排除 D 项。
【答案】A
B 组 专题综合练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1.光荣革命在许多人眼中确实是一次革命,它至少是在推翻了一个有合法统治权的君主之后才实现目标的。
据此可知,光荣革命( )
A.实现了权力中心转移 B.被民众视为暴力夺权
C.结束了君主统治时代 D.没有得到人们的支持
1.【答案】A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通过颁布《权利法案》肯定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
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A 正确;
B.光荣革命是一场未发生大规模流血牺牲的宫廷政变,B 排除;
C.光荣革命并未结束君主制,英国至今仍然是君主制国家,C 排除;
D.与材无关,排除。
故选:A。
2.有学者认为,从 1689 年到 1832 年,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关系经历了:“确定关系”﹣“保持均衡”
﹣“均衡关系被破坏”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 )
A.近代代议制的确立 B.议会改革最终完成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2.【答案】D
【解析】A.仅仅通过英国并不能说明近代代议制的确立;
B.英国议会改革在 1832 年并没有最终完成;
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到责任内阁的问题;
D.从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近代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关系演变的历程,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
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度形成和完善的表现。
故选:D。
3.1701 年,英国颁布了《王位继承法》,其第三条规定:“凡生于英格兰、苏格兰或爱尔兰所属自治领或领
土之外的人……对于国会平民院提出的弹劾,不得凭恃英王赦免进行抗辩。”该规定的目的是为了( )
A.取消外邦人的公民权 B.废除国会弹劾权
C.进一步限制英王权力 D.扩大议会立法权
3.【答案】C
【解析】A.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B.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
C.根据关键信息“……对于国会平民院提出的弹劾,不得凭恃英王赦免进行抗辩”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
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限制英王权力,故选 C;
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C。
4.1783 年底,英国福克斯﹣﹣诺思内阁失去议会多数支持,国王乔治三世利用这有利时机宣布解散内阁。
自 1776 年罢免罗金厄姆内阁后,乔治三世再也没有不顾宪法惯例随意罢免过任何一位首相。这些都说明
英国( )
A.首相不再由国王任命 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C.内阁制得到一定发展 D.议会控制内阁程度减弱
4.【答案】C
【解析】A.首相在形式上必须由国王任免,排除 A;
B.光荣革命的成果之一是限制王权,这与材料内容相符,排除 B;
C.英国国王不能不顾宪法惯例随意罢免首相,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阁制度得到发展,
C 正确;
D.当内阁失去议会多数支持后,国王解散了内阁,说明议会对内阁的控制依然较强,排除 D。
故选:C。
5.1832 年 10 月 25 日,英国《贫民卫报》载文:“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
贵族制,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该文认为英国此次改革
( )
A.结果体现了决策者的意图
B.客观上不利于共和制发展
C.基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D.目的是为了巩固贵族统治
5.【答案】D
【解析】 解读材料可知,文章认为英国当时议会改革的决策者实际上是为了巩固贵族统治,故 D 项
正确;
文章没有涉及此次议会改革的结果,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文章认为,议会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贵族统治,没有谈及此次改革的影响,且英国当时是君主立宪制
并非共和制国家,故 B 项错误;
1832 年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故 C 项错误。
故选:D。
6.1776 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的变化实在惊人,(北美)
各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崇拜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
人内心根除”。这表明当时北美( )
A.独立战争催生了平等意识
B.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民众已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
D.共和思想受到民众推崇
6.【答案】D
【解析】A.平等意识强调的是民众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在材料信息中并未体现,故排除 A 项;
B.民主思想的内涵是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B 项;
C.材强调的不是精英政治,故排除 C 项;
D.材料强调美国民众“对君主的崇拜”逐渐根除,这反映出当时美国民众对君主制的否定,说明当时美
国民众倡导“共和”,故选 D 项。
故选:D。
7.1787 年宪法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即联邦制。它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
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这一制度被
人们认为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该宪法( )
A.是制止南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产物
B.剥夺各州全部权力而赋予联邦政府
C.规定联邦政府无权否决国会提案
D.较妥善地处理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7.【答案】D
【解析】《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是制止南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产物,故 A 错误;
1787 年宪法保留了各州部分权力,故 B 错误;
根据所学可知政府首脑总统可以否决国会提案,排除 C;
1787 年宪法明确提出的四条基本原则,即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是“自
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也就是较妥善地处理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故 D 正确。
故选:D。
8.如图为 1890 年美国约瑟夫•克普勒创作的漫画《参议院的老板们》。该漫画( )
A.说明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B.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
C.凸显魔幻现实主义特色 D.反映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8.【答案】B
【解析】从漫画看出,参议院代表了美国大资本家的利益,漫画是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讽刺,属于批判现
实主义风格,故选 B;
A、D 漫画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幻想为现实而不失其真实”,漫画无法体现,排除 C。
故选:B。
9.1787 年,汉密尔顿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北美各州甘于让美国成为一个“简单的攻守同盟”,那就会
使各州走向相互敌对,如果美国不想要将自己置于这种危险处境,那么必须知道“联盟和政府之间的差
别”。其意在( )
A.加强各州之间的联盟关系
B.分析政府内部的权力结构
C.应对来自外部势力的干涉
D.阐释建立联邦制的必要性
9.【答案】D
【解析】汉密尔顿指出了邦联制(攻守同盟) 的弊端,可能导致美国内部的分裂和敌对,所以必须要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其意在呼吁建立联邦制,故选 D 项;
汉密尔顿的主旨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不是简单地加强各州联盟,排除 A;
汉密尔顿强调加强政府的权力,而不是分析权力结构,排除 B;
从材料看,美国主要的威胁是来自于内部的不稳,而非外部的威胁,排除 C。
故选:D。
10.如表为美国众参两院概况,表中众参两院的不同设置说明美国( )
众议院 参议院
议员构成 由选民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普选产
生
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每州 2 名
议员任期 2 年 6 年
议员权力 主要负责提出议案 审核提案,表决批准总统提名的
大法官、内阁成员
A.司法权与立法权相互制衡
B.大众民主与精英政治相结合
C.大州与小州实现利益平衡
D.历史传统与现实政治的统一
10.【答案】B
【解析】众议院的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体现了大众民主;参议院议员由议会选举产生,体现了精英政
治,所以表格内容反映了大众民主与精英政治的结合,故选 B;
参众两院负责的是立法权,不负责司法权,排除 A;
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是大州与小州的利益妥协,而非平衡,排除 C;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不同设置主要源于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妥协,并非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排除 D。
故选:B。
11.1792 年,普奥联军武装干涉法国革命。马赛市的市民自发组织了一支义勇军,他们高唱着《马赛曲》
向巴黎进军,“前进,法兰西的儿女们,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公民们,武装起来!用敌人的污血,
灌溉我们的田野!……”从中可以看出,法国大革命时期( )
A.民众完全接受共和思想
B.欧洲普遍处于封建统治下
C.资产阶级的斗争性不强
D.人民群众发挥了积极作用
11.【答案】D
【解析】面对普奧联军武装干涉法国革命,马赛市民自发组织义勇军,高唱《马赛曲》向巴黎进军,呼
吁法国人民武装反对侵略保卫革命等,反映出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发挥了积极作用,D 项正确;
民众“完全”接受共和思想说法绝对,A 项错误;
欧洲“普遍”处于封建统治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 项错误;
材料不能说明资产阶级的斗争性不强,C 项错误。
故选:D。
12.第三共和国宪法确定了“两院制”,即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和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同时,它又
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包括任命军政要员,在参议院赞同下解散众议院等。这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
法( )
A.体现了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的妥协
B.实现了参议院与众议院的彼此制衡
C.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D.维护了总统在国家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12.【答案】A
【解析】根据“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的权力和组成具有宪法效力”、“同时,它又赋予总统极大的权
力”并结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可知,代表共和主义的议会与代表君主主义的总统都拥
有很大权力,这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故选 A 项;
根据“其地位远高于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可知,参议院的权力和地位高于众议院,两者之间不是彼此
制衡的关系,故排除 B 项;
题干没有反映宪法对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故排除 C 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占据国家政治主导地位的是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议会,而不是总统,故排除 D
项。
故选:A。
13.如图是一部史学著作《法国通史》的部分目录,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
第十一 章在战火中诞生的第三共和国
一、第三共和国﹣﹣在战火中诞生的“早产儿”
二、从消极抵抗的“国防政府”到急于求和的国民议会
三、( )﹣﹣“19 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
四、扑朔迷离的政体之争
五、尘埃落定﹣﹣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A.普法战争 B.雾月政变 C.七月革命 D.巴黎公社
13.【答案】D
【解析】A.普法战争在第三共和国确立前,排除;
B.1799 年发生雾月政变,时间不符;
C.1830 年发生七月革命,这发生在第三共和国前;
D.根据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 19 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从此巴黎通过革命迫使全法国接
受新制度的时代被划上句号,所以是“19 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
故选:D。
14.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各邦成员仍保留派遣和接
受对外使节的权利;皇帝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巴伐利亚军队只在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此外,各邦
还保留教育、宗教、部分司法等自治权利。这反映德国( )
A.统一中孕育分裂主义倾向
B.保留大量的封建主义残余
C.国家体制的联邦主义特征
D.拥有制约王权的历史传统
14.【答案】C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反映了德意志帝国之下,地方各邦拥有较大权力,联系所学知识,这说明了
此时德国国家体制的联邦主义特征,故 C 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德意志刚刚完成统一,但长期的分裂造成了地方权力较大,这
不代表德国有分裂主义倾向,故 A 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保留大量的封建主义残余,故 B 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未涉及到限制王权,故 D 项错误。
故选:C。
15.1890 年初,俾斯麦在帝国议会推动延长《反社会主义法》的有效期限,遭到了失败。在随后的议会选
举中,支持俾斯麦的右翼政党惨败,资产阶级政党自由思想党的席位增加两倍,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
党的选票翻倍。3 月,威廉二世要求俾斯麦辞职。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德国( )
A.议会和皇帝实现分权制衡
B.经济发展助长社会变革诉求
C.政治体制的专制色彩加重
D.帝国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15.【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1890 年时,支持俾斯麦的右翼政党惨败,资产阶级政党自由思想党、工人阶级政
党社会民主党的社会影响显著上升,这反映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
日益壮大,更加注重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B 项正确;
议会和皇帝实现分权制衡帝国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与史实不符,排除 AD 两项;
政治体制的专制色彩加重,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C 项。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