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 “家国同构”下的古代政治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
专题三 “儒学为纲”下的传统文化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
主题一 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主题二 手工生产——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主题三 商业发展——从严格控制到打破时空
主题二
手工生产——从“工商食官”到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备知识·成线面
一、先秦至秦汉——形成与发展
①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②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新教材·新观点
青铜冶铸
距今5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在当时是珍
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西汉盐铁官营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府垄断了盐、
铁的生产和销售。
备知识·成线面
一、先秦至秦汉——形成与发展
二、魏晋南北朝至宋元——发展与繁荣
①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朝烧制出成熟的
白瓷;
②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
系统;
③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
进了棉纺织技术
新教材·新观点
东晋南朝江南开发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
业都有明显进步。
宋元时期
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
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
器,其色彩多变,质感浑厚。宋元时期,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
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其有力
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
业的发展。
备知识·成线面
一、先秦至秦汉——形成与发展
二、魏晋南北朝至宋元——发展与繁荣
三、明清——辉煌与滞后
①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
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
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
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新教材·新观点
明清
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
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
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
规模的生产。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
展。
寻规律·悟真题
命题点一 制约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命题点二 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命题点三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2020·江苏高考)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
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
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
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
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C
真题感悟
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突出却未能导致技术革命的原因
(1)规模小,自经主导,社需不大,缺乏动力和社
基。
(2)最高水平的官营,为帝王、贵族服务,不能服
务于社会,使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3)官手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缺乏积极性;民手
工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难以交流提高。
(4)统治者对民手加以限制,阻生发,不利于新技
术的研制与发明。
深化认知
1.手艺式手工业是明清江南市镇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手工业形式。
手艺工匠拥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
费者进行订货加工,其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入市场。据此可
知明清时期的手艺式手工业
A.自然经济色彩相当浓厚
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之一
C.工匠缺乏基本人身自由
D.技术传承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A
变式训练
2.西汉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
产的农具多而不适用;同时还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
买强卖等问题。这反映了西汉
A.私营手工业成为市场主体
B.政府支配市场
C.官营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
D.家庭手工业发展缓慢
B
变式训练
寻规律·悟真题
命题点一 制约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命题点二 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命题点三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2020·全国卷Ⅱ)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
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
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D
真题感悟
1.(2018·全国卷Ⅰ)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
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
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
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A
真题感悟
深化认知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经营方式 政府直接经营 民间私人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自
主经营
产品用途 政府、皇帝专用 用于民间消费 用于交纳赋税和
自己消费
流通方式 不在市场流通 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出售
特点
大作坊生产、资
金雄厚,不以营
利为目的
规模较大,以营
利为主要目的
规模小、资
金少,不以营利
为目的
地位 明中叶以前占主
导地位
明中叶以后占主
导地位
农户的副业,始
终存在于社会经
济生活中
1.史书记载:宋代铸币用工之序有沙模作、磨钱作、排整作。
模沙、冶金、分作有八,前为大闳,冶官别墅,于闳之南,
群工屯营,为屋八百楹。材料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工序严格规范
B.民营手工业分工日益细致
C.冶金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家庭手工业工艺水平提高
A
变式训练
2.《汉书》记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戈绨,
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积
纤细,是以能殖其富。”这可以用来佐证汉代
A.官营纺织业规模大
B.家庭手工业发展情况
C.手工工场已经出现
D.纺织业技术相当发达
B
变式训练
寻规律·悟真题
命题点一 制约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命题点二 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命题点三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2019·北京高考)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
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
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A
真题感悟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从国际地位看:历史悠久,长期世界领
先,产品远销海外(如丝织品、瓷器等)。
(2)从发展概况看:技术不断进步,部门不
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规模不断扩大,并出
现手工工场。
(3)从经营形式看: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
营形态)。
(4)从社会地位看:属于自然经济的一部分,
依附于农业。
深化认知
1.司母戊大方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妇
好而制。铸造此鼎,采用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
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这反映了当时
A.青铜器开始作为礼制象征
B.人工冶铜方法相当普及
C.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庞大
D.青铜铸造工艺水平高超
D
变式训练
2.《左传·定公》记载,周初曾经俘虏了以职业为姓氏的工商
业者(如表所示),这说明当时
A.姓氏与职业具备了必然联系
B.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合一趋势
C.手工业生产已出现专业分工
D.职业和身份已形成世代相传 C
变式训练
姓氏 索 长勺 陶 繁 葵 樊
职业 绳工 酒器工 陶工 马缨工 锉刀工、釜
工 篱笆工
关注点一 “盐铁官营”实行的原因和影响
关注点二 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
观前沿·提素养
学术前沿
关注点一 “盐铁官营”实行的原因和影响
由于实行盐铁官营,堵塞了农村过剩劳动力向私人工商业
流通的渠道;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速了农民破产并沦为流民
和奴婢的过程。那种认为西汉前期私人工商业的存在与发展绝
对有害于社会稳定并且全面肯定盐铁专卖政策的论点是片面的、
错误的。
——陈乃华《盐铁专卖与西汉中后期社会危机》
史论史识
“盐铁官营”
(1)原因:工商食官传统;专集加强;
战争亏空;重农抑商;富商豪强势力膨胀;
冶铁业的发展和铁制工具的广泛应用。
(2)影响
①积极:增加收入;增强实力;抑制
豪强,打击割据,加强集权;利于降低成
本,提高质量,便于技术创新和推广。
②消极:抑制私营;质量低劣,价格
昂贵;加重负担。
1.汉武帝时出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情形。这主要是
由于
A.经济控制加强增加了政府收入
B.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贸易发展
C.王国问题解决稳定了经济秩序
D.疆域开拓扩大了税收来源
A
新题速递
2.《汉书·地理志》载,汉初冶铁业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汉
武帝推行盐铁官营时,在苏北沛郡的沛县、广陵国的广陵、
楚国的彭城、临淮郡的盐续(渍)和堂邑、东海郡的下邳和朐
等地设立铁官,经营冶铁生产。这表明汉武帝时期的冶铁业
A.技术工艺提高
B.分布地区扩大
C.冶炼规模缩小
D.运营成本降低
B
新题速递
关注点一 “盐铁官营”实行的原因和影响
关注点二 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
观前沿·提素养
学术前沿
关注点二 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
我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手工业的历史。现
代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主流观点是,人类揖别猿类是从打制第
一块石质工具所体现的劳动开始的,而被打制出来的这第一块
石质工具,就是人类的第一件手工业产品。直到工业革命前,
手工业一直是科技乃至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承载者和传
播者;农业生产的进步、商业活动半径的扩大、交通运输能力
的提高、军事实力的增强、文化内容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
劳动强度的降低、居住环境的改善等,都离不开手工业的发展。
史论史识
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
(1)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追求。
(2)专心致志——工匠精神的特点。
(3)坚守传承——工匠精神的灵魂。
(4)创新发展——工匠精神的境界。
(5)协作和谐——工匠精神的风范。
(6)诚信义气——工匠精神的理念。
(7)吃苦耐劳——工匠精神的前提。
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集中了手工业的主要优势资源,由政府
征召的民间各类工匠成为官营手工业中所谓“经典造物”的
主要创造者。材料旨在说明官营手工业
A.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具有垄断经营特征
C.工匠大多来自民间
D.工艺制作水平较高
D
新题速递
2.(2020·山东聊城一模)《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
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
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
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
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
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
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
D
新题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