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件:专题四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双重变奏(二)抗争探索(命题点详解+针对性训练)57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 专题四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双重变奏 专题五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专题六 近现代中国思想的交融嬗变 专题七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外交 专题八 经济发展模式的调适与转型 专题四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双重变奏 主题一 列强侵华——中华民族备受欺凌的战争 主题二 抗争探索——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抗争探索 主题三 民主体制——在实践中走向光明 主题二 抗争探索——近代中国各阶 层的抗争探索 备知识·成线面 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 一条主线:各阶级在抗争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两个阶段:19世纪40~90年代,以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和农 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为主;19世纪90年代至1919 年,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 三项内容:学西方器物、学西方制度、学西方思想文化 四个领域:军事、经济、政治、思想 把握关键 ①从阶级上看,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再到资产阶级 革命派。②从内容上看,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③从特点上看, 向西方学习层层深入 备知识·成线面 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1)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转折点 一个性质:彻反反伟爱命运; 一种精神: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 三个特点:彻底、不妥协(初胜)、群基广 四个阶层:先锋;主力;重要力量;领导 备知识·成线面 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2)国民革命——民主革命力量的联合斗争 一项成果:歼灭孙、吴主力,基本上推翻北阀统治 两次会议:共三大、国一大 三个标志:国一大兴起;北伐高潮;政变结束 备知识·成线面 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3)土地革命——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 一条道路:农包城、武夺权,工农武装割据 两次会议:八七、遵义 三大起义:南昌、秋收、广州 备知识·成线面 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4)抗日战争——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 一对矛盾:日帝与华族 一条战线:抗族统战线 两条路线:国片面;共全面,人民战 两个战场:敌后、正面 四大会战:淞沪、太原、徐州、武汉 备知识·成线面 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5)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个任务:推翻美支国反统 两次谈判:重庆、北平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四大阶段:防御、反攻、决战、胜利 新教材·新观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 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 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 响。 新教材·新观点   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 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 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 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 社会革命运动; 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 大思想启蒙运动。 新教材·新观点   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2)意义 ①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 的准备。 ③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 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⑤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 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教材·新观点   东方主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 与美英两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密切 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 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 军的总兵力。 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 予盟军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 挥。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主战场。 新教材·新观点   抗战胜利的意义 它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 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 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 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 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尊敬。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征程。 新教材·新观点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国民党: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 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发展的 新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 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新教材·新观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 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 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 一。 寻规律·悟真题 命题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命题点二 多角度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命题点三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影响 命题点四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命题点五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2019·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 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C 真题感悟 内容 出处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天朝田亩制度》 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 洪秀全《幼学诗》 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 不少的女子……许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 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 《慕维廉牧师的一封 信》(1861年)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1)推动中国近代化 ①创教,反儒,引西平思。 ②打击清统,促统内调。 ③客促洋务兴,首提资案《新篇》。 ④外交独自,通商,不理不平约。 ⑤动封统,争民独,创近化前提。 ⑥反封反侵,使国人觉醒,促探近化。 深化认知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2)不利于中国近代化 ①《天亩》,绝平小农经,空想。 ②政权沿袭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 ③借用基教中国化,政教合一专制政权。 ④虽反清,但“倒皇做皇”。 ⑤长年内战,影响近探。 深化认知 1.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 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 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 A.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 B.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最早进行“师夷”实践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D 变式训练 2.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通过购买、缴获、自造拥有了更多的 新式武器,在太仓、昆山、苏州等地曾出现仿制洋枪的工场。 之后,《资政新篇》还呼吁学习科学技术的“堂堂正正之技”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 C.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 D.确立了对外开放原则 C 变式训练 寻规律·悟真题 命题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命题点二 多角度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命题点三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影响 命题点四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命题点五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2020·全国卷Ⅲ)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 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 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 “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B 真题感悟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1)革命史观,开始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 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近代化,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 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政治:推翻清府,结束封专,建资共国, 由专制向民主 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资发,实救成潮流 法制:颁布《约法》,现代法制观念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 深化认知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3)文明,促传文向近文转变,政文和精 文突出。 (4)社会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 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易、废缠、废跪拜礼 移风易俗举措,国民面貌新。 深化认知 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使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 任何王朝。”材料认为辛亥革命于制度转型的意义在于 A.促进社会习俗发生转变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权利 D.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B 变式训练 2.据记载,1912年中华民国国会选举所登记的选民共有4 000 多万人,比1909年清末新政时咨议局选举时的170多万人增加 了24倍以上。这一变化反映了 A.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转型 B.民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国人对民主范式认同提高 D 变式训练 寻规律·悟真题 命题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命题点二 多角度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命题点三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影响 命题点四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命题点五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2020·山东高考)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 运动”。如图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 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 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C 真题感悟 2.(2019·全国卷Ⅱ)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 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 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 ……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 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 真题感悟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 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 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 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 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 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 国文化改造命题 深化认知 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后, 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 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毛泽东旨在说明五四运动后 A.民族资产阶级拥护民主革命 B.中国革命任务发生根本性转变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D 变式训练 2.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 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 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 转变促进了 A.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C 变式训练 寻规律·悟真题 命题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命题点二 多角度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命题点三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影响 命题点四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命题点五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2020·浙江选考)《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 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表示了 工人阶级组织力量和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 也证明了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 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 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B 真题感悟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1)革命道路探索——从中共二大到八七 会议 ①二大最低纲领,革命道路照搬俄以城 市为中心 ②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辟农包城 、武夺权 (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八七会议到 遵义会议 ①八七,清算陈右倾。 ②遵义,独立解决,标志成熟。 深化认知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3)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从瓦窑堡 会议到新中国成立 ①1935年瓦会,定抗族线方针。 ②1937年日全侵,促成了二合作。 ③抗始后,开辟敌后战场。 ④胜前,七大,确立指导思想。 ⑤抗胜,谈判、协定,争取和民。 ⑥渡江,占南,取得了新革基胜。 深化认知 1.中国共产党曾想向俄国学习,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 但接连失败。毛泽东在攻打长沙受挫后,改变了原定部署, 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 的革命道路。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完全放弃“城市中心论” B.井冈山地区的群众基础好 C.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国共产党自主探索革命的道路 D 变式训练 2.1946年7月,面对粮食奇缺,粮价暴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 市委派人到邻近地区筹集粮源,控制和调剂粮食市场,形成 了以公营粮店为中心的限价售粮网。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开展对资本主义的改造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探索城市经济治理方式 D.积极推动工作重心转移 C 变式训练 寻规律·悟真题 命题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命题点二 多角度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命题点三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影响 命题点四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命题点五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2020·江苏高考)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 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 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 读最为合理的是 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 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 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 B 真题感悟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作用 思想上:相结合,创发毛思,思想和战 略指导作用 组织上:倡导、促成、维护抗族统线, 组织者和鼓舞者 战略上:坚持全抗线,持久战、人民战 争、敌后战场,中坚力量 精神上: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支 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民族先锋 深化认知 1.《中国近代通史》称:“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 的个人行为,看到了日本侵华导致中日民族矛盾的骤然上升, 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 次合作。这次合作,不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 初步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由此可见 A.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引领抗战胜利的旗帜 D.中国共产党是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党 A 变式训练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日号角,最早提出抗 战主张,最早公开对日宣战,最早制定抗日救国纲领,最早 派出武装力量走上抗日前线。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聚集在中国 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旗帜下,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与民族自信投 入到抗日战争中。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民主力量联合 B.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C.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思想路线 D.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 B 变式训练 关注点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关注点二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影响 观前沿·提素养 学术前沿 关注点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一旦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效忠清室的少数民族和边 疆地区就会因为帝国的倒塌而分崩离析。正是清帝逊位诏书让 中华民国非常和平地继受了清帝国的疆域、人民以及所有物质 和精神财富,避免了边疆地区因为清帝国解体崩盘而落入列强 之手,中国至今还享受着这笔财富。 ——高全喜 史论史识 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1)各派力量实力不足 ①清想镇压,但内乱,统治徒有虚名。 ②革派想武推清,建民共国,但不具 备北伐条件。 ③袁想武统,消灭革命势力,取清代 之,但没有把握,不敢背叛清。 ④列强为了经济、政治利益,想尽快 结束战争,议和统一。 史论史识 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2)妥协有效避免了更大规模地刀兵之 乱,维护了国家统一 ①是汉满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妥协与和 解。民矛民关得到妥善处理,保证了祖国 领土的完整统一。 ②南革权和清皇室之间的政治妥协与 和解,避免社会动荡与流血牺牲。 ③孙袁间的权力妥协与和解,使政局 较快趋于稳定。 1.1912年5月,有记者问孙中山:“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 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得 到的答复是:“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孙中山 的答复旨在说明 A.政治妥协的必要性    B.袁世凯变为共和派 C.军事斗争的残酷性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A 新题速递 2.伦敦《泰晤士报》社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 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由从来没有 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级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这足 以称之为中国的‘光荣革命’”。对该社论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辛亥革命体现了妥协的智慧 C.辛亥革命的意义影响深远 D.辛亥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B 新题速递 关注点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关注点二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影响 观前沿·提素养 学术前沿 关注点二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影响   抗日战争,无疑地首先应该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的民族解 放战争。同时,又由于这个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 有了共产党所代表着的先进力量,这又使得这个战争自始到终 包含了改造旧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内容。抗日战争与中国近代以 来的现代化过程有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本的侵略 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一是中国在反侵略的战争过程 中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荣维木 史论史识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影响 (1)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①工业化进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打断了这一趋势,毁于 战火,财产损失巨大。 ②民主化进程。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排 斥民主力量。 史论史识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影响 (2)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①民主化层面:国民政府有限的民主;人 民民主力量,“三三制”,积累经验。 ②国家统一层面: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团 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 ③民族精神层面:爱国主义旗帜,强大的 民族精神。 ④经济层面:战时机制,现代化因素。抗 日根据地经济发展。 ⑤国家主权层面: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 1.1937年后,大量企业及各种社会组织迁至内地;1938年国民 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抗战建国纲领》,提出成立国民 参政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获得大量美械装备。 材料总体上探讨的是,抗日战争客观上 A.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开发 B.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C.促进了工业布局的改变 D.减轻了美军在远东压力 B 新题速递 2.有学者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100多年历史的一个历史 转折点”。以下《抗日战争》的教学提纲图片反映了 A.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鲜明主题 B.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有多种理解和解读 C.民族凝聚力增强是现代化的主要体现 D.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现代化因素 A 新题速递 政治方面:两党合作,民主力量不断发展,国民 政府开放民主;经济方面:政府经济职能增强;主权 方面: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主权国家的尊严, 民族凝聚力增强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