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群文阅读:俯与仰--假如我们失去星空的笼罩和滋养……
01. 思想沁芳桥 《仰望与俯视》
02. 哲理观景台 《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03. 情理铸剑亭 《对几个古老动作的简单研究》
04. 世相大观园 《走正门》
05. 情思香雪海 《菩萨为什么低眉?时》
第一节 思想沁芳桥
仰望与俯视
易水寒
仰望,是一种向上的姿势;
俯视,是一种向下的姿势;
仰望,是一种人的基本欲望满足之后的精神状态;
俯视,是一种人的基本欲望满足之后的居高临下;
从童稚时睁开眼睛的刹那,我们就懂得了仰望:一张张形形色色的脸,房屋、树木、
远山、蓝天、星空;我们在门前的土墙边仰望,在晒谷坪的谷堆边仰望,在溪畔的草
地上仰望,在山野的劳作间仰望,在田间仰望,在高岗仰望……一种探求和希冀,一
种无奈和迷惘。人,在仰望中成长;人类,在仰望中进步。
警醒,仰望,跋涉……千百年来,在仰望者永不止忠的竞走中,不同的人们,面对
着一样的峰峦,一样的旅途,一样的历史时空,一样的星月风雨,却走着不同的路。
有人慷慨起程,旋而却坠入了陷阱;有人频频回首,一生走不出亲友爱侣的牵挂;有
人在路途碰上羁绊而退缩,有人抵不住风雨雷电躲入山洞,甘愿与野兽为伍;有人初
时苦行,终于转过一道山冈,却被那里的风光美景所迷醉,不愿再迈出一步;有人投
机取巧,以现代的交通工具不费一丝气力,速达目的……一路上,魔鬼伴随着天使,
懦夫伴随着英雄,贩夫走卒争先拥后,文人官宦各自为政。他们早以忘记了自己仰望
的初衷,他们践踏了人类高贵的仰望的头颅。
俯视和仰望是一对孪生兄弟。仰望的行程和高度,决定了俯视的层次。人类的俯视
情结是与生俱来的,从猿到人站立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
俯视的类别很多。从对蚂蚁到一切爬行、哺乳动物的俯视,从对田野河流到对山峦
涧谷的俯视,这是对一切客观物质世界的俯视。心灵意识的俯视却更繁复变化无穷。
有精于算计者对憨厚朴鲁的俯视;有口若悬河者对木讷结巴的俯视;有日进斗金者对
勤苦穷困的俯视;有权高位重,可以呼风唤雨者对平民百姓的俯视。大人俯视小孩,
强者俯视弱者,美的俯视丑的,聪明俯视愚钝,文明俯视落后……人人都高高在上,
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人人都是哲学家,人人都白以为是。这一切都源于俯视者
本身素质的低下和愚昧,没有一个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充其量只能是一些鄙视、傲视、
蔑视。冷冷的目光,对他人嗤之以鼻,自己同样是一肚子的无知。
一个真正的仰望者,必然是一个孤独的行旅者,一切坎坷和荆棘,欢乐和痛苦,都
不能阻止他攀登峰峦的勇气和毅力;一个真正的俯视者,必然是一个仰望的思想者。
一切仰望行程中的负累,一切生理和心灵的创伤,都在这种俯视的渺小里得到净化和
解脱。仰望宇空,俯视历史;仰望永恒,俯视短暂;仰望人类哲学的高度,俯视芸芸
众生。
一个真正的仰望者,必然懂得,仰望,其实就是为了一种寻觅,为了寻觅一种生命
意义的真谛;一切的尘垢,叹忠,悲欢,在仰望的天空里,在跋涉的过程中,都已逝
去。眼前虽还有万里关山,胸中却已是浩浩正气。
一个真正的俯视者,必须懂得,俯视,其实就是仰望的唯一目的。在俯视的大地,
俯视者下心体恤,垂怜众生,将生命深处流溢出来的大爱,无条件地给予,为一棵草
的茵绿,一朵花的开放而会心,为一次鱼跃,一次鸟飞而欣喜,紧握一切悲苦沉浮的
手,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
仰望使我们变得崇高;
俯视让我们变得悲悯。
第二节 哲理观景台
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王开岭
在先者关于“生命、时空、信念……”的声音中,有一帖话,于我堪称最璀璨、最
完美的表述,此即康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它们在我心里
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仰望星空”——许多年来,这个朴素的举止,它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
一直感动和濡染着我。在我眼里,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束信仰仪式。它教
会了我迷恋和感恩,教会了我如何守护童年的品行,如何小心翼翼地以虔敬之心看世
界,向细微之物学习谦卑与忠诚……谦卑,人只有恢复到谦卑,生命才能获得神性的
支持,心灵才能生出竹节的高度与尊严。
如果说“仰望”有着精神同义词的话,我想,那应是“憧憬、虔敬、守朴、遵诺、
履约、皈依、忠诚……”之类。“仰望”——让人端直和挺拔!它既是自然意义的翘首,
又是社会属性的膜拜;它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文化品性和精神
姿势。因此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观察习惯:看一个人对“星空”的态度——有无“仰”
之虔敬,有无和“仰”相匹配的气质……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如何消费星空,便可
粗略判断他是如何消费生命的。于一个时代的整体人群而言,亦如此。
在古希腊,在古埃及,在古华夏,当追溯文明之源时,你会发现:最早的文化灵感
和生命智识莫不受孕于对天象的注视,莫不诞生于玉穹苍庐的感召和月晕清辉的谕示!
神话、咏叹、时令、历法、图腾、祭礼、哲学、诗辞、占卜、宗教、艺术……概莫能
外。日月交迭,星转斗移;阴晴亏盈,风云变幻;文化与天地共栖,人伦与神明同息;银
河璀璨之时,也是人文潮汐高涨的季节。星空,对地面爬行的人来说,不仅是生理依
赖,也是精神的依赖;不仅是光线来源,也是诗意与梦想、神性与理性的来源。从雅典
神庙的“认识你自己”到贝多芬“我的王国在天空”;从屈原“夜光何德,死而又育”
的天问,到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郗嘘……正是在星光的抚
照与萦绕下,“人”才印证了自己的足点,确立着无限和有限,感受到天道的永恒与
轮回,从而在坐标系中获得生命的镇定。
失去星空的笼罩和滋养,人的精神夜晚该会多么黯然与冷寂!生命之上,是山顶;山
顶之上,是“上苍”。对地球人来说,星空即唯一的“上苍”,也是最璀璨的精神屋
顶,它把时空的巍峨、神秘、诗意、纯净、浩瀚、深邃、慷慨、无限……一并交给了
你。
汉语构词真的奇妙,把“信仰”二字拆开来,你即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
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唯仰者信,唯信者仰。
对星空的审美态度和消费方式,往往可见一个时代的生存品格、文化习性和价值信
仰。我发现,凡有德和有信的时代,必是谦卑的时代,必是尊重万物、惯于膜拜和仰
望的时代;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涨潮的季节,也必是凝视星空最深情与专注之时。应
该说,半世纪之前的人类,在对星空的消费上,基本是一种纯真的、童年式的文化和
精神消费——幻想式、恋曲式的,更多地,人们用一种唯美和宗教的视线凝望它;但现
代以来,随着技术信心的膨胀和飞行工具的扩张,人们却变得实用了、贪婪了,开始
用一种急躁的物理的方式染指她……手足代之目光,触摸代之表白。这有个标志点:公
元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随着“阿波罗”登月舱缓缓启开,一个叫阿姆斯特朗的地
球人,在一片人类从未涉足过的裸土上,插下了一面星条旗。
当星空变成了“太空”、意象变成了领地,当想象力变成了科技力和生产力,“嫦
蛾奔月”变成了“太空竞赛”和“星球大战”——人类对星空的消费,也就完成了由
“爱慕”向“占有”的偷渡,对它的打量也就从“恋情式”进入了“科技式”和“政
治式”,膜拜变成了染指和窃取。不仅恋曲结束了,连爱情也一并死掉了。
至此,康德和牛顿所栖息的那个精神夜晚,彻底终结。他们的“星空”已被彻底物
理化。
第三节 情理铸剑亭
对几个古老动作的简单研究
李汉荣
一
人在匆忙的一生中,会做出多少动作?
行走、奔跑、静立、端坐、安卧、弯腰、垂首、仰望、俯视、倾听、攀爬、跌倒、
抚摸、抱头痛哭或掩面饮泣、闭目沉思、盘膝入定、险径上一个危险的趔趄、风雪中
的颤抖、病痛中的痉挛、默契时的颔首、因惊讶引起的面部表情的抽动、久别重逢的
友人或亲人,久久相握或紧紧相拥……
世世代代的人们,都用相似的身体,做着相似的动作。
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一种心情,或者说,每一种心情都带出一个动作。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人的身体却少有变化,人们做的动作,也都是重复着前人、古
人的动作。
在现代的天空下,人们依然做着古老的动作。动作与古人相同或相似,心情是否也
相同或相似?
二
我想,一种动作的后面,古人和今人的心情,有的相同,有的截然不同。
比如挥手,这个告别的动作,古今是相同的,心境却完全不同。李白与友人告别: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杜甫与故人话别:“明日隔山岳,生死两茫茫”,离
别时刻,他们都心情沉重而忧伤,古代交通不便,自然环境也是山水遥迢神秘莫测,
友人一别,便山重水阻云烟万重,甚至是“生死两茫茫”,所以古人告别的场面,一
定是深情、肃穆而苍凉的,有一点像宗教仪式,虽是生离,却笼罩着死别的凄怆氛围。
今人告别,却很是轻松,甚至显得潦草,点点头握握手就了事,即使去国万里,也
是如此。大家心里都明白,要不了多时,他(她)就乘飞机坐火车返回来了。
现代人生活得太方便,天涯变为咫尺,地理空间缩小,心理空间也缩小了。
我们无法体会古人那种丰富复杂深沉的离情别愁。
“执手相看泪眼,更无语凝咽”,天高地阔,前路苍茫,于今一别,离别之情和相
思之苦,便笼罩烟波浩渺的内心。
告别,挥手,或执手,相同的动作,而动作背后的心情和感受,古今不同,相去何
止天壤?
所以,我有时候就想:对友情和爱情,现代人比起古人,要淡薄得多,草率得多,
也浮浅得多。
三
许多动作,在古人那里,是含着虔诚、敬畏、仰慕的心情,甚至表达着崇高的、带
着宗教感的庄重情怀。
比如仰望,仰望一座山,仰望一座塔,仰望一朵云,仰望一棵大树,仰望一片天空,
仰望一颗星辰,在仰望里,古人表达着对崇高庄严事物发自肺腑的敬畏、崇仰的感情,
仰望的时刻,是表达这种感情的时刻,也是被仰望的事物进入内心,丰富、净化、拓
展和提升生命境界的时刻。
俯仰之间,人被天地万物的浩瀚所震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襟怀为之开阔,心胸
为之浩然。孟子说,“吾善养我浩然之气”,古代圣哲,总是喜欢仰望崇高的事物,
对高山久久凝目,望苍天深深浩叹,天,何其高哉大哉。多少圣哲,在对天穹的长久
仰望里,冥想宇宙究竟和生命奥秘,天穹的浩大之气,清正之气、肃穆之气,源源灌
注进他们的内心,一种与天地之气相通相融的浩然之气,便磅礴于胸。
古人多居于旷野之中或大泽之畔,随时都和崇高的事物相遇,古树、古河、古庙、
古桥、古塔,高山、高天、高鸟,面对这天地盛景和壮丽事物,他们生起的多是崇仰、
尊敬的感情,而不是消费的冲动和征服的野心。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其实是一座神秘
庄严的伟大教堂。古人面对天地万物,总有一种崇高而谦卑的宗教感情。
我想象中的古代圣贤、智者或诗人,经常做的一个动作是仰望,他们的视野里,充
满了只有通过仰望才能看见、才能感受的崇高意象和神圣境界。
古人面对的天地不是一个实用的、等待加工、开发、消费的材料的库房和资源的货
场,而是一个神性的、诗意的、不容亵玩和侵扰的庄重世界。这样的世界,只能仰望
和凝视,只能用静穆尊敬的心灵去沉思、感悟和认领。
深情的一瞥,或长久的注目,他们的心就融入了天地苍茫的永恒意境里了。
四
仰望,这个古老的动作,如今我们也做,动作或许与古人相同,仰望的幅度甚至更
大,但心情已全然不同。
比如,仰望一座豪华高楼,但不是尊敬它,它那钢筋水泥的身世也不怎么值得尊敬,
我们仰望它,很可能是想占有它,搬上去住一个好的套间。
比如,仰望一座金融大楼或证券大厦,我们想的是与它的利益联系,想的是存款的
数字和股市起落的行情。
比如,仰望一座山,我们或许也对它的气象和高度产生片刻的激动,但很快我们就
开始盘算旅游线路,并向同伴打听门票价格。一座山不过是一个旅游景点,一个娱乐
卖场,一个商业门面。高山流水、高山仰止的崇高感和诗意没有了,金钱的铁鞋践踏
着每一块古老石头。
即便是仰望月亮,也不会有古人望月时那种皎洁、神秘的心情,那种地老天荒般的
旷远心情,古人望月,望见了光明之神,爱之神,诗之神,望见了灵魂的水晶,望见
了神秘宇宙向他们敞开的一颗温润芳心,今人望见的只是一块悬空的石头,一座等待
开发的矿山。
仰望,一个古老的动作,古人对崇高事物、不朽事物表达景仰、尊敬情感的动作。
今天,我们仍然做着这个动作,头仰起来了——我们或许看见了一些实用的东西,
一些可以占有和消费的东西,在实用、占有和消费之外,我们看不见别的更丰富、崇
高的的意味,我们只看见了虚无。
古人的目光,常常在高处逗留,仰望的时候,他们看见了神秘、神圣和崇高,看见
了宇宙万物的诗意幻象,在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天、地、人、心的互动互融中,感受
到一种高于日常生存的永恒意境对心灵的洗礼与感召。
此刻,我也仰望着,在被古人无数次凝望过的大地和天空,我想找回他们那虔诚、
静穆的目光。
似乎没有多少值得仰望和感动的事物了,除了删除不掉的无边雾霾,除了对所谓更
高、更快、更强的功利目标的追逐和争夺,今天的人似乎强大和势利到不屑于仰望和
感动,这正是人类心灵的贫乏和荒凉。
五
一些动作从古传到今,它传达的情绪和带给人的感受也基本没有变化。
比如,乞丐伸手讨要的动作,古今相似,它带出的那种悲凉、辛酸和尊严的沦落,
也是古今相似。伸出的手仿佛不打算收回,文明羞辱了它们,它们也以这种方式羞辱
文明,让文明尴尬。
比如,以手拭泪的动作,几千年来没有变化,泪的苦涩,它释放出的海的气息没有
变化,我为人类依然保持着流泪的本能而庆幸,当丧失了悲剧精神和心灵深度的现代
工商文化、消费文化不再能净化和提升人性的时候,泪水——这古老的液体,也许让
我们在某个时候返回到内心的古海,看到泡沫后面的古老深渊,看到被泥沙遮蔽的不
朽珍珠。当泪水打湿手心手背,我们的手也被洗得干净了,而一双干净的手,才配触
摸那些干净的事物,干净的诗句。
除了泪水,好像已找不到一条干净的河流,把我们不干净的手、不干净的目光,洗
得干净一些、深邃一些、仁慈一些。
六
比如,以手扪心的动作,今天的人们做这个动作没有古人那么诚恳和痛切,当我们
偶尔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才忽然意识到一个久违了的东西:心。古人没有脑的概念,
只崇拜心,良心、善心、本心、真心、诗心、芳心、童心、赤子之心;今人似乎只有
脑的概念,只有功利盘算和实用理性,心被废置,心不再是一个精神实体,而成了一
个纯生理器官,心,失去了在人性中的中心位置,实用的,过于实用的、充满算计和
博弈的生存,使我们很少动情动心,很少有深刻的、真挚的心灵颤栗。当我们偶尔为
一个悲哀的或美好的情景感动或感伤,我们情不自禁地把手贴紧胸口,这古老的动作,
终于难得地让我们与自己久已荒废的心相遇。
因此,我对人性的改善仍抱有信心。
只要我们时常扪心自问,我们就不会忘记自己有一颗良心。
如果发现它不在了,那就赶快去找。
七
深秋田野里,母亲弯腰拾穗的动作,令我想起世世代代在秋风里走远的母亲,是她
们把那些险些丢失的种子和歌谣,一点点收藏起来流传至今。
灯光下我轻轻翻动古书如翻动时间,在语言的深水里,我打捞祖先的心跳。
我对那些喜欢在静夜里仰视星空的少女有一种特别的敬意,从她们身上我看见了古
代女神的影子,一个经常与无限星空交换目光的人,她(他)的内心肯定比较高远明
净,而且保持着古典的情怀和浪漫的诗意。
八
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半夜里走着路,转过一个山崖,在山野的空旷处,我停下来,
抬起头,我忽然看见了头顶那苍凉高悬、显得无比孤独的北斗,此刻正和我垂直成一
条线,我静静地伫立在这个万古一遇的神圣角度里,禁不住心潮汹涌,泪流满面。哦,
无穷无尽的时间要流逝多少亿年,无边无际的星空要旋转多少亿年,才让这壮丽的北
斗和小小的我,构成这垂直的、意味无穷的一刻?我久久地站着,仰望着,固执地要
把自己站成北斗的第八颗星,发誓要让自己的心变得星空一样浩瀚和澄明。我长久地、
谦卑地静止在这个具有无限价值的时刻,我接受着宇宙之神对我的洗礼和浇铸——
这样的动作,这样的时刻,人,既立足于生存的大地,又融入了无限的时空。脚下
的虫鸣身边的流水,令他感到生命的珍贵和短促,而浩瀚的宇宙又把他带入到一种崇
高神秘的永恒意境。没有生的烦恼和死的恐惧,此时的他,正在眺望无限,与无限合
一……
第四节 世相大观园
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
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丰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
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
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
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
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
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
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
堂拆了吧。
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
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
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
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
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
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
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
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
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
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
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
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
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
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
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
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
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
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
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
怕遇到熟人。
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
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
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
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
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
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
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说到这里,海爷站起来,面对贺家祠堂,一脸严肃和恭敬,幽幽地说:腰杆子挺得
直,才敢走正门啊。
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第五节 情思香雪海
菩萨为什么低眉?
雪小禅
初看到这句话,是在朱天文的新书《巫言》里,第一句便是: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
眉?暗自心惊。
菩萨保佑。无数人在说这句话。不知道菩萨有多难。不应该求的事情也求,她不是
人,她只是你想象的一个神,她亦有她的难处。
朱天文说:菩萨除了不忍看,也是没有能力看,才低眉的。
而我知道,因为世间多纷难,再法力无边也无法一一尽数排解,所以必须懂得适度,
莫妄求,回归本真。
记得阿成写过一段在云南的文字,真是回归了本真。他说,“在云南只能蹲在地上
看蜥蜴,看了半天,蜥蜴的眼睛才眨一下。”
这句话我看了半天,终于懂得他的心里曾经多么空灵又多么寂寞。如果菩萨知道,
亦会体贴他的慈悲。
他的困惑与我的困惑大概是一样的,他一直在用时间和人生追问,用最普通的语言
来把一个人塑得如此空灵。在看完阿城的小说之后,我好长时间缓不过劲来。有些人
就是这样,给你压抑感,让你感觉窒息。阿城的文字就是这样——在文字里,我知道
菩萨为什么低眉,因为自知不可超越,自知他高高在上。
而生活中,亦有多少慈悲让我们微微心酸——那街边摆摊的老妇,满头银发,手冻
僵了,伸手摸出几个茄子放在秤上,偷看你一眼,给些小分量;为赚几个钱糊口,那
修补车胎的中年男子,常年自己卷烟抽,风雪再大亦要出来,有时看他孤零零一个人
坐在风雪中,为了补车胎的人来,补一个车胎,要两块钱。家里有瘫了的妻和上学的
娃,他中午的饭是从家里带来一个馒头,就些咸菜吃着,胃早就坏掉了,前天,还咳
出一口血来……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她管理了一夜雨疏风骤,雨打残荷,管得了
这杏花春雨空明,却管不了太多尘世的难事,管不了那行人肩上的重担与无以诉说的
艰难。
我们的一生,总有一个耿耿的东西。古希腊的人一直追问,生从何来,死到何去。
在《圣经》中的回答是,来于尘土,又归于尘土。但总有人置疑。就像米兰·昆德拉
的追问,他一生写了这么多,其实是在写一个东西,一直在追问,一直用不同的方式
在进攻,在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我对萨宾娜在镜子前的影像非常难过——那种
绝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她一
定有自己的不得已,有断然你想不到的忧伤与难过,而她的面带微笑只是情愿这世间
的安好。
有一日我去了普陀山,远远看去,那山上散发出一层金光,同去的人说,我们一起
去拜菩萨吧。
只那一次,我没有走近她。
我远远地看着她,内心里泛起朵朵莲花,我终于明白菩萨为什么低眉,她不愿意让
众多的人来叩她,而愿意我们自己把自己修炼成她的样子。
最美的风景在自己心里,何苦去求别人?
桂花谢了会再开,总是芳华灼灼在心,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在柴扉寂寂处—
—菩萨,你不要再低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