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l50 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
择题答案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
黑.
第Ⅰ卷 (阅读题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文科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的文科。中国历史上本没
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薄的学科分类意味,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
类有巨大距离。
“五四”前后,我们才开始对欧美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第一次大规模移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曾照搬
过苏联的学科分类。改革开放后,我们向西方敞开了大门,开始第二次全盘照搬西方学科,大规模地从西方移
植了社会科学。这对中国传统学术而言,毫无疑问是一场深刻的学术革命,填补了现代学术空白;但“言必称
希腊”的弊端也使其具有了浓厚的西方气质。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吴文藻即主张“人类学中国化”,他指
出:“现在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其内容是促进中国欧美化和现代化的,其结果是使我们与本国的传统精神越
离越远”,以至“已铸下了历史的中断”。张伯苓先生甚至提出:我们要办“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
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但这一状况至今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国文科各领域都面临着从
西方化的学科体系向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转型这一挑战或任务。
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甚至走向一些新生的文科门类,是新文科发展要解决的方向性问
题。分科治学是现在所有学科的基本存在方式,不分科没办法实现专业化、专门化,而没有专门化和专业化,
研究根本无法深入。这种学术生产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的产物,分工才有效益,分工才能提
高效率。这是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拿出相当的或者最重要的篇幅谈分工的重要原因,
投射到科学研究上,就是特别强调分科,特别强调学术上的精细分工。已经进入产业发展史上信息化时代的
今天,更强调学科联合,更强调学科融合、科际融合,乃至现在的新趋势不是“联合”“融合”“整合”的问
题,而是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带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等。现在的文史哲、
数理化等学科分类,已经只具有教育学的意义,不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但对于科研而言,现在的分科已成为
学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壁垒。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刻变迁,跨学科的团队将是未来文科科研的主要组织形
式,如同分工单干曾是以往文科科研的基本形式一样。
学科存在的终极根据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科建设过于强化学科自身的存在;更加突出问题,更加
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可能将是新文科的核心追求。我们现在的学科建设已出现了较大偏差,就像一个手术
师一个外科大夫,他成天打磨自己的手术刀,你看我这手术刀多好,多漂亮,多精致,多豪华,多锋利,但他忘
了手术刀的存在是为了解除人类的痛苦,是为了救死扶伤。未来新文科建设的重心就是弱化学科,以问题为
平台整合学科,而不是以学科为平台切割问题。譬如说研究乡村社会的转型,既是经济学问题,也是政治学问
题,也是法学问题,也是人类学问题,也是历史学问题,甚至还是农学问题,是气象学问题等等,任何一个重大
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
更加强调学以致用,可能将会成为未来新文科的突出特征。近 40 年,几乎每个学科都在追求“学术独
立”,主张“为学术而学术”,在拒绝了“学术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口号的同时,进而放逐了现实和
时代,最后则整体遁入象牙塔。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没有“现实”就没有任何“学术”,“学术史”演变的最
大动力、最活跃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不是学术自身而是“外部现实”。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为学术而
学术”的时代看来已趋向终结,与现实、社会、政治、意识形态重新缔结更加紧密的新关系,似乎将攸关每
个学科的新生命,也肯定将构成“新文科”的最鲜明特征。
摘编自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材料二:
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或称“哲学社会科学”)的简称,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其中,人文
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按照我国《普
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除了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
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基本上都可纳入“文科”范畴。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
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
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
向支撑引领。
(摘编自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文科,“五四”前后我们曾进行大规模移植,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先后两次全
盘照搬。
B. 斯密和马克思都拿出相当或最重要的篇幅谈分工,是因为分科这种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
的产物。
C.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深刻变革,现在的文史哲等文科分类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和
壁垒。
D. 新文科与传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立,它们将与现实、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缔结成更加紧密的
新关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随着学科分类思想传入,中国学人逐渐意识到分科治学的重要性,质疑起传统经学的知识系统框架。
B. 吴文藻和张伯苓都发现了照搬西方分科治学的弊端,从而指出并号召文科要走中国化道路。
C. 分科治学是我国一场学术革命,提高了效率推动了文明,但也造成了不同学科间相互隔离的局面。
D. 新文科要求回答现实问题,要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对经史子集的内容进行研究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新文科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融合新技术于中文学科 B. 人工智能中的科技伦理
C. 带交叉性质的生物物理 D. 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交流
4. 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新文科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5. 材料一在阐述“新文科”这一概念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具体分析它们的作用。
【答案】1. A 2. D 3. C
4. 学科体系具有中国特色,学科交叉及其深度融合,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更强调现实中学以致用。
5. ①对比论证。用旧文科的分科治学与新文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进行对比,突出这是新文科在时代发展
中要解决的方向性问题。②比喻论证。用“打磨自己的手术刀”比喻以往文科“强化学科”的特点,进而
形象阐释新文科建设的重心应该是弱化学科。③举例论证。用研究乡村社会的转型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协同
解决,来论证新文科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的必要性。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是因为分科这种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的产物”错误。材料一的第三段说“这种学术生
产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的产物,分工才有效益,分工才能提高效率。这是斯密的《国富论》
和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拿出相当的或者最重要的篇幅谈分工的重要原因,投射到科学研究上,就是特别
强调分科,特别强调学术上的精细分工”,可见斯密和马克思都谈分工,是因为分工的重要性。
C.“现在的文史哲等文科分类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和壁垒”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
“现在的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分类,已经只具有教育学的意义,不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但对于科研而
言,现在的分科已成为学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壁垒”,可见选项缩小了范围,文中“学科分类”被选项
说成“文科分类”。
D.“新文科与传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立”错误。原文材料二最后一段信息是“新文科是相对于传
统文科而言的”,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把相对于表述成了“相对立”,相对于并非对立,而是紧密联系。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对经史子集的内容进行研究就失去了现实意义”错误。原文材料二的第二段说“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
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
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
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可见选项曲解文意,依然要“继承”传统文科,在研究“经史子集的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回答现实
问题,要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概念内涵的能力。
C. 带交叉性质的生物物理属于“理科”范畴。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材料一第三段“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甚至走向一些新生的文科门类,是新文科发展要解
决的方向性问题。分科治学是现在所有学科的基本存在方式,不分科没办法实现专业化、专门化,而没有
专门化和专业化,研究根本无法深入”得出“”学科交叉及其深度融合。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学科存在的终极根据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科建设过于强化学科自身的存在”,
得出“更强调现实中学以致用”。
结合材料一第五段“更加突出问题,更加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可能将是新文科的核心追求”得出“强
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
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得出学科体系具有中国特色。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甚至走向一些新生的文科门类,是新文科发展
要解决的方向性问题。分科治学是现在所有学科的基本存在方式,不分科没办法实现专业化、专门化,而
没有专门化和专业化,研究根本无法深入”“现在的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分类,已经只具有教育学的意
义,不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但对于科研而言,现在的分科已成为学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壁垒。伴随着
信息时代的深刻变迁,跨学科的团队将是未来文科科研的主要组织形式,如同分工单干曾是以往文科科研
的基本形式一样”,分析可见使用了对比论证,把新旧学科和分不分学科进行对比,突出了分科的重要性、
新的分科的优点好处。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我们现在的学科建设已出现了较大偏差,就像一个手术师一个外科大夫,他成天打磨
自己的手术刀,你看我这手术刀多好,多漂亮,多精致,多豪华,多锋利,但他忘了手术刀的存在是为了
解除人类的痛苦,是为了救死扶伤”,分析可知使用了比喻论证,说明学科存在的终极根据是为了解决问
题。现在的学科建设过于强化学科自身的存在;更加突出问题,更加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可能将是新文
科的核心追求。
结合材料一的第三段“这种学术生产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的产物,分工才有效益,分工才
能提高效率。这是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拿出相当的或者最重要的篇幅谈分工的重要
原因,投射到科学研究上,就是特别强调分科,特别强调学术上的精细分工”,分析可知使用了举例论证。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吴文藻即主张“人类学中国化”,他指出:“现在大学生所受的
教育,其内容是促进中国欧美化和现代化的,其结果是使我们与本国的传统精神越离越远”,以至“已铸
下了历史的中断”。张伯苓先生甚至提出:我们要办“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
为教育目标的大学”。可见还是用了引证法,丰富了内容,增强了可读性和说服力和可信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运气
【英国】克里斯廷·格尔曼
一位姑娘把一束鲜花放在火车站的书摊上,选取好一本杂志,然后打开钱包。那束花开始向边上滑,
我伸出手去将花挡住。她当即对我嫣然一笑,接着拿起杂志和花转身走了。
我上了火车后,又在车厢里见到了那位姑娘,她旁边还有一个空座位。“这里有人坐吗?”我问她。
她抬起头说:“没有,你请坐吧。”
于是我就坐了下来。我想与她交谈,但又找不到话题,真是着急。于是我就抬头看行李架。她的那束
花放在上面,还有她的蓝色小提箱。我看见小提箱上印着她姓名的缩写字母 Z·Y。这个名字不多见,我心
里想。
火车开动了,驶出站台时,她站起身来推窗子。
“等等,让我来。”我说,连忙起来把窗子打开。
“我本来是想把窗子关上的。”她微笑着说。自然,我表示了歉意,并把窗子关上了。从这以后就随
便多了,我们开始交谈起来。
“你是去度假吗?”我问她。
“不,”她回答说,“只是去和父母亲住几天。”
“我也是,去一个星期。”
列车员推着食品车过来了,我提出请她喝咖啡。
“谢谢,”她说,“从早晨 4 点到现在,我还未喝一口水。”
后来我们又交谈了一会儿。当火车到达一个车站时,她站起身来,从行李架上拿下她的东西。我问她
是否要下车,她说:“是的,要换车了。希望能再次见到你。”我对她说。
她说她也希望如此,然后下车走了。火车离开车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太笨了,竟连她的姓名也没
有问。我不知道她住在哪里,也不知道她在哪里工作。我或许在这个城市里转上几年也不会碰到她。
而我很想再见到她,但有什么办法呢?当然,我知道她姓名的首个字母是 Z·Y,她叫“佐伊·耶顿”
还是“普诺比亚·亚罗”?
不得而知。返回市里以后,我翻看了电话簿,以 Y 开头的姓有好几页,但没有以 Z 开头的名字。看来
是没有希望了。我努力回忆着,有关她的情况我还知道些什么。她有一只印着她姓名首个字母的小提箱,
她还拿了一束花。
花!那不可能是早上买的花,因为花店要 9 点才开门,而我们乘的火车是 8:45 开。
对了,火车站的西边有一家已经开门营业的花店。要看得见这花店,她一定是从西边进站的。
在西边停的有哪些公共汽车呢?我查询着,一共有三路,都通向市郊。
我还能想起些什么来呢?书摊,她在那里买了一本杂志。是什么杂志呢?我不知道,但我确实记得她
挑选杂志的那个书架。
我走到那个书架前看了看,上面摆放着各种杂志——《建筑业者专刊》《高保真画刊》《教师月刊》……
她会不会是个教师呢?这不可能——她乘车那天不是周末。还有《电子学评论》《护士杂志》……难道她是
位护士?
我突然记起来,在火车上她说从早上四点起一口水也没有喝。早上四点,说明她刚下夜班。我又看了
看公共汽车的路线表,其中有一路车经过一家医院——皇家医院。
我来到这家医院,站在门口的车道上,观察着该在哪里询问。我看到一个房间门上写着“问询处”,
想往那里走去,突然一辆救护车飞快地驶入。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及时让开,我只觉得被车的侧面撞
了一下,以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我问道:“我这是在哪里?”
“你在医院。”一位护士告诉我。
“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位姓名的首个字母是 Z·Y 的护士?”我问她。
“我就是,”她说,“我叫泽娜·耶茨。有什么事吗?
“你不可能是,”我说,“任何一家医院都不可能有两个姓名首个字母都是 Z·Y 的人。”
我在那里想了好几个小时,思考着如何才能找到我要找的人。后来我与这个名叫泽娜·耶茨的护士说
起那件事情,她解开了这个谜:“我把自己的小提箱借给了另外一位护士,她的名字叫瓦莱里娅·沃森。”
我想见的她终于出现了。她坐在我床边,嘴角带着一丝愉快的神情。
“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她问道。
“运气,”我微笑着说,“就是一点小运气。”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开篇就描绘了一位气质不俗、情调高雅的女护士形象,而且“我”被她深深吸引。
B. 本文故事并不复杂,“我”邂逅一位心仪的姑娘,但因为经验不足,差点儿就错过了。
C. “我”有绅士风度,在火车上时,就赢得了女孩的好感;后来更是得到了女孩的欢心。
D.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说男女主人公的遇见也恰如此这般。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
A. 作者眼光独到,选材别致,人物描绘细腻,故事引人入胜,虽过程曲折,而结局美好。
B. 姓名首字母“Z·Y”贯穿全文,是文章的重要线索,据此读者可以掌握情节思路脉络。
C. 对话是本文重要部分,是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言为心声,都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D. 本文情节安排得精巧,故事的悬念、铺垫与伏笔设置得非常巧妙,在尺幅间频现波澜。
8. 简析小说以“运气”为题的好处。
9. 文中的“我”何以能找到那位心仪的姑娘?请分条简析。
【答案】6. A 7. B
8. ①激发读者兴趣:以“运气”为题,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下去。②串联故事情节:
因运气而能在火车上邂逅女孩,因运气又找到女孩,串联了故事情节。③表现小说主旨:在追求真爱的过
程中,在人生很多的事情中,也是越努力越幸运。
9. ①智慧:“我”在不知女孩基本情况的情形下,通过联想分析、逻辑推理,找到女孩,足见其智慧过人。
②努力:“我”翻阅电话簿查找信息,查看公共汽车的路线表,前往医院去寻找,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
③细心:留意细节,分析细节,运用细节,“我”的细心品质帮助“我”更顺利地找到心仪的文孩。④巧
合:“无巧不成书”,火车上巧遇,被车撞住院遇泽娜•耶茨等巧合,使“我”更容易地找到女孩。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就描绘了一位气质不俗、情调高雅的女护士形象,而且‘我’被她深深吸引”错误。结合“一位姑娘
把一束鲜花放在火车站的书摊上”“她当即对我嫣然一笑,接着拿起杂志和花转身走了”等分析,开篇并
不能看出女孩的护士身份,而且“我”当时也没有被她深深吸引。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姓名首字母‘Z.Y’贯穿全文,是文章的重要线索”错误,姓名首字母“Z.Y”是情节发展的重要提示,
但并非线索,本文的线索是标题“运气”。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考生可以从内容、情节、主旨以及表达效果的方面分析作答。首先看标题的内容或者命题方式。“运气”
是一个名词,从文中来看,是说“我”找到真爱的机遇。
然后分析小说的情节与标题的关联。小说先写“我”在火车上遇到喜欢的女孩,这是运气,然后写“我”
又因运气而找到这个女孩,由此可知,“运气”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接着分析表达效果。标题“运气”会引发读者如下思考:是什么“运气”,结果如何。这就吸引读者的阅
读兴趣,启发读者思考。
最后分析主旨方面的好处。结合“我查询着,一共有三路,都通向市郊”“我走到那个书架前看了看,上
面摆放着各种杂志——《建筑业者专刊》《高保真画刊》《教师月刊》……她会不会是个教师呢?这不可能
——她乘车那天不是周末。还有《电子学评论》《护士杂志》……难道她是位护士”“我又看了看公共汽车
的路线表,其中有一路车经过一家医院——皇家医院”“我来到这家医院,站在门口的车道上,观察着该
在哪里询问”等分析,标题是“运气”,从文中来看,“我”之所以可以幸运找到自己喜欢的女孩,是因
为“我”通过多种方式努力寻找,由此可知,无论是在爱情上,还是在工作学习上,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概括小说情节,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文中的‘我’何以能找到那位心仪的姑娘”,从文中来看,主要与“我”的做法以及机缘巧
合有关。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为了找到那位姑娘,由姑娘的花想到花店,由花店而想到姑娘是从西边进站,
由西边进站想到三路通向市郊的公共汽车;又由姑娘的杂志想到书摊,由书摊上摆放的杂志而想到姑娘可
能是“护士”;接着又姑娘“说从早上 4 点起一口水也没有喝。早上 4 点,说明她刚下夜班。我又看了看
公共汽车的路线表,其中有一路车经过一家医院——皇家医院”,“我”就是在这样的联想分析、逻辑推
理中找到女孩所在的医院,可以看出“我”的智慧。
“我”为了找到心仪的姑娘,根据小提箱上“姓名的缩写字母 Z.Y”去翻电话簿,又去查看公共汽车的路线
表,又去医院找人,这说明“我”是极为努力地在找这位姑娘。
“我”与姑娘的偶遇之中,关注到她的小提箱上的姓名缩写,关注到她的花,关注到她的杂志,还记住了
她说“从早上 4 点起一口水也没有喝”,可见“我”极为细心。
由此可知,“我”的智慧、努力和细心是能找到这位姑娘的原因。
再看机缘上,“我”能在火车上能与心仪的姑娘巧遇是机缘,“我”能在被车撞了之后遇到泽娜•耶茨也是
机缘,这些机缘凑到一起促成了这一结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
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
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
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阏
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
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
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
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
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
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
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
就铁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
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
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
B. 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
C. 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
D. 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
11. 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
A. 平原君,赵国贵族,因贤能而闻名,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并称为“战国四公
子”
B. 谏,原指向帝王陈述各种可能的选择并提出其中最佳者,引申义为在帝王做出错误选择时直言规劝。
C. 候,本意是指守望、侦察,也指征兆,时节。《苏武传》中“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斥候”为侦察
兵。
D. 君,古代的一种封号,如平原君等,但秦王封商鞅“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这个“君”却不是尊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 赵奢有胆识辩才。平原君不肯交租,赵奢毫不手软,依法治罪;面对平原君之怒,他以家国相依来阐述,
成功说服了平原君。
B. 赵奢尚勇不惧危难。秦伐韩,廉颇、乐乘以为救韩路远且险,救助艰难,赵奢否定这一说法,以为要“将
勇”就能取得胜利。
C. 赵奢沉着且镇定。迷惑敌军方针制定后,即使秦军不停挑战,以致“武安屋瓦尽振”,他还是按兵不动
且果断处置进谏之人。
D. 赵奢灵活不墨守成规。在成功迷惑秦军之后许历进谏,他不仅让对方把话讲完,且询问并采纳一步步策
略,最后取得胜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2)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14. “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衍生出一个成语“武安振瓦”,请解析这句话的内涵。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窄,就如两只老鼠在洞中打斗,哪个骁勇哪个获胜。”
(2)秦军没料到赵国的军队已经到了这里,所以他们的士气相当旺盛,将军一定要厚集兵力,严阵以待。
14. (1)“鼓噪勒兵”指声音宏大,(2)“屋瓦尽振”指房上的瓦振动,把秦军的声势浩大全都展示出来了。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了二十八天不仅不向前进发,反而加筑营垒。秦军的奸细偷偷进来,赵奢好好
款待了他,并把他送走了,秦军奸细回去报告了秦军将领,秦军将领非常高兴说。
“坚壁”,承前省略主语“赵军”,“坚”,形容词作动词谓语“坚守”,“壁”为宾语,成分齐全,独
立的句子,之后断开;“留二十八日不行”,承前省略主语“赵军”,“留二十八日不行”作谓语,“留
二十八日”作“不行”的时间状语。据以上分析排除 ACD。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这个‘君’却不是尊称”错误。商君和平原君的君用法一样,都是尊称封号。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赵奢否定这一说法”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是:“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
穴中,将勇者胜。’”可见并没有否定。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其”,那;“譬”,比如;“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譬之犹两鼠于穴
中斗”。
(2)“意”,估计、意料;“其”,他们;“厚”,多;“其阵”,那兵力;“以”,目的连词,来。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词语句子含义的能力。
“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鼓”,名词动用击鼓,“噪”是呐喊,“勒兵”,训练军队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军击鼓呐喊训练军队,把武安的屋瓦都给呐喊声震动了”,武安振瓦,武安城内的屋
瓦震碎。形容军威声势浩大。战国时秦军伐韩,赵国派赵奢率兵救援,赵奢军坚壁不出,秦军鼓噪呐喊,
使武安城的屋瓦都震动了。后赵军急驰奔袭,大败秦军。后以此典形容声威正盛,或气势勇迈。用秦军的
强大来烘托赵奢的勇敢镇定,充分证明了赵奢所言勇者胜。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
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参考译文: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因为征收租税而前往平原君家,但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
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
现要在是纵容您放任家臣而不遵守国法,国家法令尊严就会受损,法令受损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
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到那时)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
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
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
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秦国攻打韩国,驻军在阏与。赵王召集廉颇问计:
“可以去救援吗?”廉颇回答说:“路远,艰险又狭窄,很难救援。”赵王又召来乐乘问对这件事怎么办。
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这段路险阻绵长,(要去救援)就好比两只
老鼠在洞里争斗,那将是骁勇者胜利。”于是任命赵奢为大将,救援阏与。军队距离邯郸三十里,赵奢就
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拿军事上的事情来进谏的就处死。”秦军驻扎在武安西面,秦军击鼓呐喊训练军队,
把武安的屋瓦都给呐喊声震动了。军中有个侦察人员说赶快救援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了。赵军坚守营垒,
停留了二十八天不仅不向前进发,反而加筑营垒。秦军的奸细偷偷进来,赵奢好好款待了他,并把他送走
了,秦军奸细回去报告了秦军将领,秦军将领非常高兴说:“距离国都三十里就驻军不走,还增修营垒,
阏与不是赵国的了。”赵奢送走了秦军的奸细后,就命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前进,两天一夜就到前线,(他)
命令擅长射箭的军士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刚扎好营,秦军听说了,立即全军赶来。军士许历用
军事的问题请示赵奢,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军没想到赵国军队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
气势一定很盛,将军您一定要集中更多的兵力来等待他们。不这样,一定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
你的指教。” 许历说:“(如败)我情愿接受斧质的刑法。”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许历
又劝谏说:“先占领北山的军队将得胜,后来的一方将失败。”赵奢答应了,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占领北
山,秦军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领军猛攻,大破秦军。秦军大败而逃,于是解除了阏与
的包围,胜利而归。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地位
相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王安石
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
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
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
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炯”写浅溪受到日光照耀后光彩明亮;“碎”写其光影细碎,这应与野林的蔽日有关。
B. 前两联从多种感觉写景,“阴翳长”是视觉,“但闻语”是听觉,“犹有香”则是嗅觉。
C. 作者长年远游,虽有美景相伴,却是无人作陪,自娱自乐也未能消除心中的孤独和悲伤。
D. 冬风一吹,汝即手把诗书,飘然降临;尾联“安得”引出的一问,表现出作者想象力之奇。
16. 作者借本诗向平甫弟传递了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于衢州道中看到美好风光而生的喜悦之情。溪光明亮,野林影长.幽鸟歌唱,小梅
飘香。心境开朗,心情舒畅。②远游时感到的寂寞伤感之情。“远游虽好更悲伤"便是对此情的印证。③对
弟弟的思念之情,作者在尾联中表达了希望弟弟前来共论诗书的愿望。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C 项,“自娱自乐也未能消除心中的孤独和悲伤”赏析错误。原句是“无可自娱乐”,即不能自娱自乐。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前两联重在写景。“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浅浅的溪
流,明亮的日光;野外的树林,树高影长;幽鸟藏于林间,歌声直入人耳;小梅安静地绽放,梅香飘逸于
路间。描写了一幅衢州途中的自然风光美景图,景由心生,可见作者苏轼内心的喜悦快乐之情。
后两联重在抒情。颈联“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经年以来,没有可以娱乐的事情,只有自
己自娱自乐,远游途中的美景虽好,但是没有陪伴之人,内心依然是悲伤寂寞的。可见写出了作者的寂寞
伤感之情。尾联“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中“来我旁”,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弟弟借着东
风将弟弟送到自己的身旁共论诗书,写出了对弟弟平甫的思念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中提出“教学相长”,而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
由此得出“______, _____”的结论,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写出了周瑜体貌与谈吐的不凡;而“_________”又写出自
己光阴虚掷后的老态。
【答案】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 师不必贤于弟子 (3). 定乎内外之分 (4). 辩乎荣辱之
境 (5). 雄姿英发 (6). 早生华发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辩、荣辱、英发、华发。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 。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
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水乳交融,因而形成了自然式山
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
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它的最
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与西方一切按几何数学原则来造园很不相同。
园林少不了建筑,建筑在东西方园林中扮演的角色却 。在西方古典园林的布局中建筑占有主导
地位,园林服从建筑,只是建筑的延伸部分,园林“建筑化”。因此,它的建筑都是孤立的,无须同园林
互相渗透。而在中国,则是园林统帅着建筑,总是巧妙地使山石流水、花草树木渗透到建筑中去,建筑“园
林化”。要求建筑随高就低,因山就势,自然敞开,使建筑本身与自然 。
中国古典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风景园林等主要类型。北京的颐和园等是典型的皇家园
林,规模宏大建筑华丽而厚重。私家园林以江南一带最为精美,如苏州的拙政园等,它们的特点是, ,
清雅隽秀。寺庙、风景园林遍及各地,都是质朴简洁,各具地方特色。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截然相反 泾渭分明 合而为一 短小精悍
B. 截然不同 大相径庭 融为一体 小巧玲珑
C. 截然不同 泾渭分明 合而为一 小巧玲珑
D. 截然相反 大相径庭 融为一体 短小精悍
19.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第二段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还有人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C. 中国的古书,一向被称为“浩如烟海”,是一辈子也读不完的。
D.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景抒情诗中,诗人不是单纯地描写客观景物,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主观
情感。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它修改成正确的一句。
【答案】18. B 19. D
20. 而在中国,则是园林统帅着建筑,工匠们总是巧妙地使山石流水、花草树木渗透到建筑中去,使建筑“园
林化”。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横线: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相反:完全相反的意思。文中想表现的是“东
方园林与西方园林”的不同点,选“截然不同”。
第二处横线: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司。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文段中想表达
的是“建筑在东西方园林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相差很大,应选“大相径庭”。
第三处横线:融为一体: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合而为一:意
思指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空格前面,表达的是“建筑随高就低,因山就势,自然敞开,使建筑本身与
自然”融合,故选“融为一体”。
第四处横线: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
简短而有力。此处想表现私家园林以江南一带的精美,应选“小巧玲珑”。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表引用。
A. “发扬国光”,讽刺和反语,是对几个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的讽刺。
B. “九一八”事变中的“九一八”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表特定称谓。
C. 中国的古书,一向被称为“浩如烟海”,强调古书之多,表着重强调。
D. “一切景语皆情语”, 表引用,与文段中用法相同。
故选 D。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总是巧妙地使山石流水……”前缺少主语,导致“园林”成为主语,从而成了“园林统帅着建筑”“园
林总是巧妙地使山石流水……”。修改时,可在第二句前加上“工匠们”,从而使句子符合逻辑。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21. 下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却偏偏要千里万里,天南海北,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来到洛阳城。”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
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
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
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答案】①原句表意更丰富。列举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以见人们心情之急切,“爬山涉水”写
出不管多么艰辛也阻挡不了人们的脚步,“不约而同”写出人们想法一致,都是为看牡丹而来。②原句“滔
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想去洛阳城看牡丹的人很多。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首先把握语句要表达的内容。结合改句“却偏偏要千里万里,天南海北,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来到洛阳
城”可知,语句是形容人们前往洛阳城观看牡丹的心情。
然后分析原句。“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
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列举了众多交通工具,足以看出人们前
往洛阳观看牡丹心情之急切;“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展现路途之远,前往洛阳之不易,因其路远和不易,
更可以看出人们对洛阳牡丹的喜爱和渴慕;“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是说各个地方的人都想要去看洛阳
牡丹,都是为了洛阳牡丹而来,可以看出牡丹魅力之大;“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是比喻句,本体是
“人”,喻体是“滔滔黄河”,可以看出前往洛阳的人之众多。改后的句子则没有这些效果。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不考虑专升本、死亡及出国因
素,截至 2018 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 10154.5 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研究生层次新增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比例已经超过 50%,成为名副其实的“半边天”。近年来,我国科技
人力资源中女性比例保持在 40%左右。经计算,2016-2017 年,我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增长速度。
【答案】《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我国科技人力总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女性科技
人力资源比例进一步提升。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
首先浏览语段,可知共有四句话,这四句话都是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
(2018)》显示的具体内容。
然后确定这四句话的中心话题,应该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接着就要给这四句话分层,第一句说的是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 10154.5 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即我国科技人力总量在世界的位置;
第二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女性比例”和第三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比例……”以及第四句
“2016-2017 年,我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阐述的是一个内容,即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比例。
考生综合这些内容即可概括出这段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王安石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臧克家
2021 年,农历牛年,又欣逢建党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结合个人与国家,谈谈你
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耕耘于当下,圆梦于未来
千顷万亩犁不尽,一生一世阡陌行。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扎根于土地,如同勤勉的黄牛,深耕细作。
王安石和臧克家都盛赞老黄牛精神:朴实,勤劳,无私,进取……这不也正是做人的可贵品质吗?
不懈耕耘是颗粒满仓的基础。尼采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永恒的生命,而是永恒的活力。何为永恒
的活力?从嘉兴南湖的红船会议到如今建党百年华诞,从网络互联到 5G 时代,从两弹一星到蛟龙潜海……
中国人,作为大写的中国人,我们在历史这片土地上扎根、耕耘、播种。我们也立足当下,踏实勤奋,继
续收获丰硕的果实。
2021,大疫过后,一元伊始。我们的“中国梦”已在前方召唤。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在最接近梦
想的路上,不会是风驰电掣一马平川,而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而站在时代发展的路口,我们在享受现代
化红利的同时,别忘了继续耕耘的重要性。记得像老黄牛一样,有“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的不计私
利,有“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孜孜不倦,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积极进取。
正能量“90 后梗王”袁隆平老先生,就为我们生动诠释了老黄牛精神。从当初的黑发青年,到如今的
耋耄老者,他行走于田垄之间,畎亩之上,将苍生的温饱嵌于心头。他将个人的愿望,融入到了国家的发
展图景里,他的“禾下乘凉梦”已然成为现实,而国家的小康生活也在款步走来。
若青年人不耕耘于当下,那么个人梦想不过是浮云,时代发展也将成泡影。如今,多少人在浪潮起伏
中忽略了“踏实”的重要性?多少人沉浸于手游网文中忘了学习的可贵?多少人刷着抖音、快手,打发着
时间,耗费着精力……我们常为炫目的明星打着追光,却鲜有为自己最初的梦想照亮前路,更可能忽略了,
自己的小努力,其实也是在助力着时代的大梦想。
站在辛丑牛年的起点上,又适逢建党百年,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个人与国家的关联如此紧
密。那就把“牛”当作精神图腾,扎稳脚下的土地,不辜负了时代,也不挥霍了韶华。
请记住: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而我们每个人最美的年华,则是当下。老黄牛
一样,耕耘起来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这是一道材料兼任务驱动性质的作文。因为提供的是诗句,所以首先要理解材料信息。第一句“朝耕及露
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见宋·王安石《和圣俞农具诗》。箱:通“厢”,仓禀。这
几句大意是:早晨在霜露下耕田,晚上到月出还在劳作。自己并不享受丝毫的利益,却为人们创造了千万
仓粮食。诗句颂扬了牛的奉献精神。早晨田野里还是霜露满地,牛已下田耕耘,直到夜晚月亮升起,牛还
在田里劳作不已,其辛苦疲惫,可以想见。然而牛并没有一毛之利,它只是为人类创造着丰硕的果实。可
见牛是只有奉献,而无所索取。它默默无言,只是耕耘着,奉献着。这种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老黄牛精
神”实在是可歌可颂!可借以颂扬任劳任怨,不谋私利的奉献者。
第二个材料是臧克家的诗“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其
中“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意思是胸中有志向的人,不需要外界的压力,会自觉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是
诗人年逾古稀时挥笔写下了的诗。他借助于不辞辛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老黄牛的形象,赞美了劳动
人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和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为祖国和人民奉献
出自己的一切的决心。“老黄牛”,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信念最坚定,对事业最忠诚;具有“一不怕
苦,二不怕死”的豪情壮志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勇于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
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工作始终如一,决不懈怠;忍辱负重,大公无私,奉献多而索取少,从不计较个人
的名利得失,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题目贴近时政热点,关联了牛年、三牛精神、建党一百周年等关键词。
综合两首诗的含义,我们可以把牛的精神内涵概括为: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不谋私利、乐于奉献、勤恳
踏实、务实肯干、主动积极……
任务指令为“2021 年,农历牛年,又欣逢建党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结合个人与
国家,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行文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点一下这个时代背景。
两个一百年:指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到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
三牛精神: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详见《人民日报宏文,2021 高考
必读!“三牛精神”解读+标题+金句+时评》)
总的来说,身处于牛气冲天的牛年,欣逢建党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应
该发扬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每个人既要为个人梦想而奋斗不息、艰苦努力,也要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
而任劳任怨、乐于奉献。我们努力为建党百年献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奋斗,这样的人
生更有意义。
【立意】(1)新时期需要默默奉献的劳动者;
(2)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新青年要珍惜时间抢抓机遇奋斗不息;
(3)2021 年,农历牛年,又欣逢建党百年华诞,我们激情彭拜,不待扬鞭自奋蹄;
(3)砥砺黄牛精神,再写时代华章;
(4)愿你的牛年更牛气;
(5)你就是中国牛;
(6)争做中国牛,共“犇”好前程;
(7)擘画牛年的好图景;
(8)“耕”出丰收年景;
(9)牛年里,好耕田;
(10)做勤勉、无私、进取的“牛人”;
(11)牛年,你最牛。
【素材】(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呼唤新章,领袖新时代的嘱托在耳畔久久回响:“新
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
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
奇迹!”过去的 100 年,你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100 年后,我们
作为新时代青年继承了你们的精神,正在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进发……新的时代,我
们将迎来小康生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世界强国……这些都将在新时代青年
的手中变为现实。
(2)昨天,我们的党开天辟地;昨天,我们的国家翻天覆地;昨天,我们的改革改天换地。今天的我们更
自信,更充满活力。灿烂的明天,需要我们奋斗与担当,需要我们肩起未来的使命。
站在这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回首昨天——
昨天的胜利,是用披荆斩棘的精神铸造的。君不见“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君不
见“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们,栉风沐雨;君不见“深圳速度”的开山劈地,创造奇迹。所有的
这些都是靠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不怕牺牲与艰苦卓绝实现的。
昨天的辉煌,是靠永不摧毁的激情、生命与团结精神实现的。面对一次次的磨难与艰险,中国人永不言败。
面对两万五千里长征,吃野菜,吃树根,我们不怕;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抗日、抗美援朝,我们
不怕;面对汶川地震、非典、新冠病毒,我们的战士、医护人员,奋不顾身。中国人永不言败。
(3)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那就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我们信心百倍。“雄关漫道真如
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我们站在建党一百周年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更要传承中国精神,继往
开来。拥有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是的,“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
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明天,我们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国百年梦想——全面实现现代化,需要我们有理想、有信念,因为我们是共
青团员。我们实现脱贫攻坚、一亿人脱贫,823 个贫困县脱贫靠什么?是信念与使命。
共青团员就要勇于担当,奋斗在肩。青年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我们青年人要有袁隆平、钟南山一样
的奋斗精神,创造一片辉煌的蓝天;我们青年人要学习邓稼先、屠呦呦的创造精神,在我国核心技术上大
展宏图。“当乌云与阳光接吻,便化出满地繁花。”明天,也会有困境、险滩、泰山压顶。面对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任何艰难险阻,我们将怎么办?我们说,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决心并存,就
是要有“泰山压顶不弯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才行。
“像牛一样劳作,像土地一样奉献。”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牢记路遥的话。昨天、今天与明天,需
要一代一代中国人的接力。回首昨天,我们心潮澎湃,把握今天,我们自信满满,展望明天,我们更要使
命与担当。赤日煌煌,其芒未央。演讲的最后请允许我吟诗一首吧:蜀道之难上青天,我辈劈山战犹酣;
昨天今天与明天,代代奋斗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