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洋泾中学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卷卷面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一 积累应用(9 分)
把下列名篇名句补写完整。
(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描摹声音来衬托情感,具有“顿挫凄绝”之感的句子是
“ , ”。
(5)曹操借《诗经》中的句子“ , ”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日本明
治维新时亦取“鹿鸣,燕群臣嘉宾也”之义而将达官贵人聚会风雅之地命名为“鹿鸣馆”。
【答案】 一尊还酹江月 赢得仓皇北顾 青冥浩荡不见底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容易写错的字有:尊、酹、赢得、仓皇、冥、兼、呦、鹿、苹。
填入下面空缺处的一项是( )
一位朋友热心公益,但担心被孤立,小王可以引用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朋友大胆行善。
谦受益,满招损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德不孤,必有邻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名句的含义。考生需要平时多积累,多识记。对于名家名篇,多读,多记。做
这道题,首先理解题干中的语境,朋友“热心公益”,他的担心是怕“被孤立”,小王该如何劝他。其次,
要理解四个选项中古代名句的内涵。
A 项,谦受益,满招损: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强调的是谦虚和骄傲带来的结果。与“孤立”无关
B 项,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路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强调只要自身正,
不怕外面环境的险恶。与小王的身份以及“热心公益”无关。
C 项,善不积,不足以成名:不坚持做大量有益于人的事,就不能成为一个名声卓著的人;强调做善事,成
为名声卓著的人。没有涉及到“孤立”。
D 项,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强调有道德,不会被孤立。符合语境要求。
故选 D。
二 阅读(51 分)
(一)(12 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①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 31
年前读的鲁迅,1 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 30 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
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
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的中国青年,今日中
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②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
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是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
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
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
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
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
③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代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人的工具;
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
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
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
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
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④但正因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
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
玩风甚盛,有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不是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
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
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
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 Q 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
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
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
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 60 年过去了,但由于
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毒化民族的灵魂的阿 Q 精神却仍在蔓延
滋生。物质贫乏时的阿 Q 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 Q 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
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
崛起。
⑤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
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
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杯黄土。
⑥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3. 第③段中“玩物丧志”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④段举德国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5. 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 作者认为青年时代就树立起正确的阅读观很重要。
B. 今天的中国仍存在着阿 Q 主义,这集中表现在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
C.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而才能引导青年人追求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趣。
D. 本文认为,对于今日的中国青年,固然需要鲁迅的精神指引,但决不能因此排拒周作人。
E. 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应承担体现和创造民族精神的责任,和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民族劣根性作斗争。
6.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普迅”?
【答案】 通过文字技巧,欣赏玩味中国传统的器物文化,抒发的是封建士大夫情调,出卖自己的灵魂,
丢失了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用鲁迅精神批判阿 Q 精神。或:今天,重铸国民灵魂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①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
②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受鲁迅拷问,因为他对民族的某些劣根性作了深刻批判。
③我国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没有完成,毒害民族灵魂的阿 Q 精神还在蔓延滋生。
④应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
【解析】
【分析】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理解“玩物丧志”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看,根据“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人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
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
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可知,周作人传统士大夫心态把玩中国器物,一味沉浸在文人士大夫的情调之中,
最终出卖自己的灵魂。由此可以推测出答案。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作用的能力。
“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
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
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文章用这一事例说明德国人曾经庸人气息弥漫,但是经过
马克思、贝多芬的批判陶铸,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从
而说明我们的民族需要进行批判和陶铸,需要鲁迅精神,需要鲁迅。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B.错在“主要表现在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应该还表现在“国学热、国故热”上,
以及“盲目的民族气息与自傲文化心理”上;
C.“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错误。原文没有提出“应当客观地评价周作
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原文只是说当今时代需要鲁迅;
D.“需要鲁迅的精神指引”“不能因此而排拒周作人”,强加因果关系。
故选 AE。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和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
本题题干筛选需要鲁迅的理由,可以从鲁迅的精神,鲁迅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方面进行思考。
由“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积其一生之力
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可知,鲁迅可以重铸国民灵魂。
由“而鲁迅却不是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已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
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
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可知,中国
知识分子都应该受鲁迅拷问,因为他对民族的某些劣根性作了深刻批判。
由“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 Q 精神”“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
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 60 年过去了,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
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毒化民族的灵魂的阿 Q 精神却仍在蔓延滋生”可知,我国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没有完
成,毒害民族灵魂的阿 Q 精神还在蔓延滋生。
由“物质贫乏时的阿 Q 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 Q 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
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
起”可知,应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
(二)(12 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份想家都骨瘦如柴
罗强
①京昆高速太原到阳曲之间,松庄收费站的路口,黑虎坐在地上,大口喘气。车来车往,黑虎在犹豫,
它不知道,接下来,该是向左,还是向右?
②一辆宝马飞驰而至,车窗半开,女主人抱着一只吉娃娃,在惊讶好奇的眼神中,黑虎落寞的神态,
刹那就让人的心疼得紧。
③不知道该往哪一边,黑虎没有任何参考,它站起来,抖了抖精神,拖着疲惫羸弱的身躯,朝着左边
的路踱步而前……
④从清晨,到下午,黑虎一直在走,月亮出来了,黑虎还在走。
⑤没有休息,不敢停歇,心中装着家,世界再远,也不是天涯,朝着回家的路,黑虎努力向前。
⑥可是,两天后,它却发觉走错了方向,又累又困的黑虎快要崩溃,却没有犹豫,又掉头往回走,又
是两天过去了,它回到了松庄收费站的路口。
⑦黑虎是一只流浪狗,7 年前的春天,不到一岁的它流浪到太原市小店区师范街社区路泽苑小区门口,
饿得摇摇晃晃,保卫室李队长和同事喂饱了它,从此,它就成了小区里吃百家饭的居民。
⑥谁家外出吃个饭,都会带回肉、骨头给它。黑虎特别通人性,从不扑上去抢东西吃。院里不管是老
人还是孩子,都喜欢黑虎,老人们出去散步,黑虎就送到路口。孩子们追它、拽它、骑它,它从不恼,与
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⑨它可爱,它忠诚,外面的生人进了院子,黑虎总是一步不离紧跟着,直到小区的居民来接了人,黑
虎才会转身离去,不管是保安,还是居民,都十分喜欢黑虎。
⑩但黑虎只是一只狗。
⑪
一年前,刚生完小狗的黑虎跟小狗仔玩,外面一位生人进院时,黑虎扑上去就咬,幸亏咬得轻,值
班室的人集资赔了对方 500 元钱。
⑫
担心黑虎再咬人,值班室李队长把黑虎送到晋阳湖,两天后,黑虎就回来了。李队长又开车把黑虎
送到了清徐,5 天后,狗窝还没拆,黑虎又回来了。
⑬
今年 5 月中旬,护仔的黑虎咬伤了院里的一位老人,老人一家没有说什么,提醒值班室保安要看紧
它。
⑭
李队长和保安们都挺过意不去的,再通人性的狗也有兽性的一面,如果万一扑倒谁人家骨折了,用
得上万元,谁负得起?更何况,黑虎的身长约 1 米,本就属于城市禁养范围。
⑮
这是黑虎第三次被遗弃。
⑯
黑虎是被李队长和同事老申送走的,路上一个多小时,它听话地趴在越野车后备厢,没有叫唤,也
没有朝车窗外看。
⑰
李队长两人从长风东街上高速,经阳曲,向东,出了盂县南高速口后,又向前开出老远,越野车停
了下来。
⑱
陪黑虎待了一会儿,李队长和老申上了车,一脚油门,越野车就飞速地逃。瞄了一眼倒车镜,黑虎
在车后狂追,老申流着泪,不敢回头……
⑲
尽管被骂,被打,被遗弃,可是黑虎还是要回家。
⑳
一百多公里,黑虎倔强地行走,二十多天过去,车的声音和气味早就淡了,一开始或许还可能帮它
辨路,到后来,只能凭它的方向感。
㉑从太原到盂县的高速路是太阳高速,属于京昆高速的一段。在太原到阳曲一段的分岔口较多,如松
庄站、杨家峪站、丈子头站、阳曲站等八九个收费站。过了阳曲,至县南高速出口,一路就没有岔口了。
其中,回程中最难走的是阳曲收费站附近一段“互通”,这个“互通”是太阳线、大运线的交汇处,经常
有司机在这儿走错路口。黑虎能过高速互通,太不容易。
㉒高速公路上,几乎没有任何食物。黑虎找一回食物,必须下高速,沿线有乡镇村子,至少得跑到两
公里以外。
㉓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强烈的思念已超越一条狗的本能。
㉔七月的一天下午,一只脏兮兮的大黑狗从外面进来,兴奋地在地上打滚儿,尾巴摇来晃去…
㉕是黑虎!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声音里充满兴奋和不可思议。对面居住的居民老王,听到动静
后高兴地剁肉,装上它最爱吃的生鸡蛋。不一会儿,看黑虎的居民越聚越多,带来的牛奶就堆了二十来袋,
还有鸡蛋、鸡骨头。黑虎走的时候胖胖的,回来时瘦了一圈儿,身上的毛都裹着泥,支棱着。
㉖不过在那天下午,它不动也不吃,就在保卫室门外卧着,两三天后才开始进食。有经验的人都知道,
那是累着了,是真累。
㉗二十五天,一百多公里,黑虎经风吹雨打,烈日炎炎,不知道绕了多少弯路,只因内心深处对家的
挚爱,回到了家。有人说这是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的传奇,有人说它是现实版的《灵犬菜西》,也有人说它
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㉘回来的这一个月里,黑虎看家护院、陪着孩子玩。原来什么样还什么样,惟独对 3 次送它走的李队
长,不再像以前主动过去撒欢儿亲近,也不进值班室里。李队长命令黑虎过来,黑虎往前走一步,离着一
米远的距离就站住不动了。
㉙故事也许并未结束。
㉚身为保安队长的李队长,清楚地知道清查流浪狗的行动正在进行,而且,黑虎在这一带太有名了。
黑虎会被抓走吗?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他能怎么办呢?黑虎会急叫着拼命挣扎,还是不再叫唤,也不挣
扎,趴着不动呢?
㉛其实有一种思念,叫黑虎。城市很大,交通发达,我们却找不到了家,不愿意被遗弃,却又无法再
回去,沉陷于迷茫之中的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黑虎,身体日渐发福,无法忘记过去的内心凝固了伤,
只有思念,愈发骨瘦如柴。
7. 小说开头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请对此加以赏析。
8. 第①段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9. 阅读第
⑯
段、第㉘段画线句,分析黑虎的心理状态。
10. 评析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答案】 ①—⑥写黑虎艰难的归途,与第
⑳
—㉒段相呼应,设置悬念、引发思索黑虎在此处的原因、未
来的命运如何。
由写狗与人友好、和谐、融治的关系,转向/转折写人狗的冲突、矛盾。内容上,也写出了黑虎其实对于
人类社会并不重要
第三次被送走,但黑虎没有叫唤,没有乱动,表现出忠诚、信任、温顺、乖顺等,基于对前两次被遗弃
又独自回来的经历,黑虎有认命、意料之中、无奈,还有一定能回来的自信等;李队长叫一声,黑虎上前
一步,表明依旧是信任、忠诚,但还是有小心翼翼、戒备、不信任、怀疑、胆怯等。
通过记叙黑虎不断被抛弃却不断回家的事,表达了人类对故乡、精神家园、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追寻,揭
示/反思了现实中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隔阂、不信任,呼呼人们正视自己对和谐精神家园的渴望。
【解析】
【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叙事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在审准题干后,把握原文区间,分析出倒叙在文中是如何
体现的,并分析倒叙对人物、情节、情感和效果的作用。
本文开头,第①段到第⑥段写黑虎在松庄收费站的路口艰难选择道路,然后用两天时间前行却发现走错了
归家路。这样的开头设置悬念,引人思索黑虎这样的原因和未来命运。
同时联系到文章的第⑳段到第㉒段“黑虎倔强地行走,二十多天过去,车的声音和气味早就淡了……只能
凭它的方向感”“黑虎找一回食物,必须下高速,沿线有乡镇村子,至少得跑到两公里以外”等句子,使
文章前后呼应,更让人思考黑虎的艰难归家途。
【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要积累段落的常见作用的相关知识,还要注意题
干的内容要求,多思考该段在文中的位置,该段与其他段落的内容关联性,进而思考呼应铺垫对比总结等
结构作用。
第①段“京昆高速太原到阳曲之间,松庄收费站的路口”写出人类社会的忙碌中,“车来车往,黑虎在犹
豫,它不知道,接下来,该是向左,还是向右?”写出了狗与人的矛盾,狗对人来说显得不重要,被遗弃
了。第一段引出下文狗被遗弃的命运和狗执着归家的坚毅。
【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筛选出具体体现黑虎焦虑、担心、喜悦、兴奋
等心理活动或思想变化的地方并归纳出心理特点。答题时要先概括心理变化特点,然后结合文中具体内容
分析,最后总结心理特点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
⑯
段“路上一个多小时,它听话地趴在越野车后备厢,没有叫唤,也没有朝车窗外看”,黑虎这次被送
走,黑虎没叫唤,也没有看窗外,表现了温顺、信任等特点,联系前两次被遗弃又回来的经历,也反映出
黑虎自信能再次回来;
第㉘段,回来一个月里,黑虎看家护院、陪着孩子玩。但是“李队长命令黑虎过来,黑虎往前走一步,离
着一米远的距离就站住不动了”说明黑虎既忠诚于李队长,听话温顺,但是“离着一米远的距离就站住不
动了”又说明黑虎的小心翼翼戒备和怀疑胆怯等。
【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思想内涵和作者价值判断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在内容中把握情节和人物思想,进
而思考作者对文中形象所持的褒贬爱憎之情。
第㉘段“黑虎往前走一步,离着一米远的距离就站住不动了”、第㉚段“清查流浪狗的行动正在进行”引
人反思人与动物的陌生和隔阂,人与自然的和谐;第㉛段“城市很大,交通发达,我们却找不到了家”“每
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黑虎,身体日渐发福,无法忘记过去的内心凝固了伤,只有思念,愈发骨瘦如柴”,则
引人思索人类对故乡、精神家园的追寻。
【点睛】探究文本思想意义,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考察对象为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思考角度包
括文本中的环境特点、情节设计、各种形象、形象之间的关系、背景提示等,思考层次包括表层和深层、
作品、作家和读者层面等,需要考生全面深入理解文本,才可能准确、全面地归纳概括。
(三)(6 分)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1. 从诗歌体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
12. 选出对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寸光阴不可轻”这句诗中的“轻”是“轻视,轻松放过”的意思。
B. “池塘春草梦”化用东晋诗入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表达了诗人
朱熹对南国早春的歌咏。
C. 这是一首劝学诗,诗歌形象生动地劝诚世人不要虚度我们拥有的每一寸光阴。
D. 全诗通过梦未醒、梧叶秋声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十分贴切,备增劝勉的力量。
13. 请结合全诗分析“春草”“梧叶”这两个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 七言绝句
想象中池塘边丛生的春草和台阶前凋零的梧叶,构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虚度的时间过得飞
快的特点,因为青春来日方长,所以,青春者总是借口为时尚早,而梦想着等到池塘边生机盎然杂草丛生
时再开始逐梦,岂不知还没有等到那个时候台阶前的梧桐叶已经枯萎凋零了大好时光已经过去了。
【解析】
【分析】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掌握诗歌体裁的能力。
《偶成》一诗共 4 句,每句七个字,具备绝句的特征,因此,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B.“表达了诗人朱熹对南国早春的歌咏”错误,“未觉池塘春草梦”意思是“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
来”,诗人借用前人诗句中的优美形象,结合自己对“少年易老学难成”的深切感受,把时间快过,岁月
易逝的程度,用梦未觉,梧叶秋声来比喻,并非对“南国早春的歌咏”。
故选 B。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古人常感岁月易逝,因此非常珍视光阴,有“寸阴尺璧”“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把极其短暂的时间
比作金和玉。朱熹对此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告诫少年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意思是: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
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春草”“梧叶”并非真实的意象,而是诗人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借用前人诗句
中的优美形象,结合自己对“少年易老学难成”的深切感受,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梦未觉,
梧叶秋声来比喻,备增劝勉的力量;从而使“一寸光阴不可轻”的题旨得以更鲜明的体现,给读者留下深
刻难忘的印象。春草的旺盛蓬勃,与梧叶的枯黄凋零构成对比,表现了时光消逝之迅疾,从而突出诗歌主
旨——勉励年轻人要爱惜时间,刻苦学习,不要浪费自己的青春,刻苦治学,有所作为。
(四)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 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 以为轮:同“糅”,使……弯曲
B.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弟
C. 六艺经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D. 不积跬.步:半步
15. 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解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人非生而知之者 B. 则群聚而笑之
C. 择师而教之 D. 吾从而师之
16. 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其皆出于此乎 D.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含义完全相同的是( )
A.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郯子之.徒
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 木直中绳, 以.为轮 作《师说》以.贻之
18.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物之有能者必有病
1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解析】
【分析】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句意“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徒,类。
故选 B。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的能力。
A.而,表承接。
B.而,表修饰。
C.而,表承接。
D.而,表承接。
故选 B。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其,代词,他的。
B.其,代词,他。
C.其,语气副词,表推测。
D.其,代词,那(指问题)。
故选 C。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无实意,协调音节不翻译。
B.焉,兼词,“于之”的合音,在这里;语气助词,了。
C.于,表被动;副词,表比较。
D.以,介词,把;目的连词,来。
故选 A。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A.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意思: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B.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居高之庙堂则忧其民。意思: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
C.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不知句读,不解惑。意思: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D.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有能之物者必有病。意思:有本事的事物必定有缺点。
故选 C。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参,检验,检查;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
慧;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
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
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
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
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
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
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
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
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
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
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
心思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的心浮躁。
(五)(9 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壮士缚虎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有焦奇者,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一日入山,
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以小虎生擒而返。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
富家某,钦其勇,设筵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昔缚虎状,听者俱色变。而焦益张大其词,口讲指
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邻
家孽畜,可厌乃尔!”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
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耽耽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
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
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弩,
不可以中鼷鼠。怀材者宜知,用材者益宜知矣。
20. 可填入第一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而 B. 岂 C. 盖 D. 然
21. 对第一段“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一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众人害怕逃跑反衬焦奇出众的能力。
B. 写出焦奇打死老虎后骄傲自得的样子。
C. 使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焦奇的平易近人。
D. 与后文焦奇无法捉住一只小猫相一致。
22. 第二段以“曳尾徐步”四字写猫生动巧妙,请加以赏析。
23. 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案】
“曳尾徐步”运用了细节描写,突出了猫面对焦奇的笨拙追打稳操胜券的行文动作,猫的状态描写,生
动具体形象,富有画面感,有利于塑造形象、突出特点,猫在焦奇面前的镇定淡定无畏,而焦奇则显得徒
然无奈。结构上照应上文,与题目和开头焦奇缚虎的“笑语自若”形成鲜明的对照,表明了尺有所短寸有
所长的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能打虎的人不一定能缚猫,反之亦然。应樱扬长避短,各尽
其才,这样才是聪明的做法。
【解析】
【分析】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A.用在句首可以表达转折,也可以表达递进或者并列的意思等等;
B.“岂”,用在句首表反问,难道;
C.“盖”,用在句首常表推测,大概;
D.“然”,用在句首表转折,然后、但是。
结合句意分析,这里应该表达并列的意思,只能填“而”。
故选 A。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句意是说众人看到了都吓得远远地躲开了,但是焦奇却镇定自若谈笑如常。把“众人”恐惧老虎的样子和
焦奇不仅打死捉住老虎的勇猛和胆识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焦奇出众的能力,再结合“笑语自若”的神态描
写可知并非骄傲自得的样子,也不是平易近人;同时,与后文捉不住猫形成了对比,并非“一致”,而是
“相反”。据以上分析排除 BCD。
故选 A。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找到原句并加以扩展,有助于赏析: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
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
可见“曳尾徐步”是对猫的状态描写,这是一处细节,抓住了行文动作,生动具体形象,富有画面感,展
现了这只猫在焦奇面前的镇定自若、毫无畏惧的情态。结构上与上文焦奇打死、活捉老虎的“笑语自若”
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一物降一物,各有专长的现象,给人深刻的启示。
【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
结合“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
弩,不可以中鼷鼠。怀材者宜知,用材者益宜知矣”,可知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给人启示,焦奇能够捉到
猛虎,但却奈何不了猫,难道真的是对付大的强大的敌人时才勇猛,而对付弱小的敌人就害怕了吗?非也。
只是用力不当而已。煮牛用的鼎,不能用来烹饪小菜;有千斤力的弓弩,不能射中鼷鼠。怀有技能的人应
该知道,任用别人的人也应该知道。生活中有这样的道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生活中不是人人都能做
通才,只要尽力而为,各有专长也不错。
参考译文:
沂州山势险峻,所以多有猛虎。有一个名叫焦奇的,每天步行进入大山,遇到老虎总是徒手搏斗杀死
它,背着老虎回家,像这样是经常事。一天焦奇进山,遇到两只老虎带着一只小虎。焦奇性起,连着杀死
两只老虎,左右肩膀各背一只大虎,然后活捉那只小虎回家。众人看到了都纷纷退后躲避,焦奇谈笑自若。
有一个富人,钦佩他的勇敢,设筵款待他。焦奇在座位上,自己讲述他平时捉虎的情形,听的人都变
了脸色。而焦奇更加夸大其词,嘴里大讲特讲手上指指画画,洋洋得意。突然一只猫,登上筵席抓食物,
腥汁淋漓满座上,焦奇以为是主人的猫,听任它大嚼而去。主人说:“邻家孽畜,竟然如此讨厌!”不一会
儿,猫又来了。焦奇急忙起身出拳打它,座上的菜肴全都翻倒碎烂了,而猫己跳趴在窗户角落。焦奇大怒,
又追打它,窗棂全裂了,猫一跃登上屋角,目视眈眈看着焦奇。焦奇更加生气了,伸开胳膊拿出擒拿的动
作,而猫嗥的一声摇着尾巴迈着慢步,跳过邻居家墙而离去,焦奇无计可施,面对着墙呆呆望着罢了。主
人拍手大笑,焦奇非常惭愧地走了。
能捉住老虎却不能捉住猫,难道真是遇到大敌勇敢遇到小敌怯懦吗,也是分量不相当罢了。装牛之鼎,
不能用来烹小鱼,千斤之弩,不能用来射鼷鼠。怀材的人应该知道,用材的人更加应该知道了。
三(40 分)
写作。
精彩的高中生活开始了,在短短的两个月中你有哪些所见又有哪些所感……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叙议结合。
【答案】【范文】
遇见
宗璞遇见了一束开放的紫藤萝,便升发出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
尽的”的人生哲理。——题记
在茫茫人海中,我遇见你,这是缘;心遇见心,这是爱;春风遇见草树,这是美;智慧遇见追求,这
是创造;人道遇见世界,这是和平……人生有太多美好的遇见,每一个遇见都包含着最幸福的回忆,蕴藏
着不易发觉的真理。
在我满目枯黄,迷茫自失时,我遇见了萌芽的小草。瞬间满眼充斥清凉的绿色,这是怎样耀眼的明媚
呀。我的忧伤、落寞被阳光不动声色地掏空,塞进的全是灿烂的快乐、金色的希望。暖风吹过,丛生的细
小的草尖泛起一丝萌动的涟漪,告诉我春天已经走来。我迎风伫立,短短的发丝浸泡在氤氲着草香的空气
中哼着明快的小调,迎接迷失后的希望。我遇见小草,笔底流泻出“落寞时,给自己一点希望”的感慨。
在我抱怨无聊、无所事事时,我遇见了静默的书。鼻尖嗅着淡雅的墨香,精神沉淀在书中。一时间不
再有抱怨,只有那专注的眼神和随之动荡的心。走进书的世界,我找到了方向。阅读是一种享受,一种幸
福,一种情怀。在书中,我读出了庄子的超脱,陶潜的隐逸,悟出了岳飞的壮怀,路遥的奋力。正因有了
这美丽的遇见,我的心开始变得澄澈,充沛,向上。品味着书香传送来的美好,我嘴角轻扬。纷乱的世界,
繁杂的生活,像细流归入大海,唯有书带给我的一种感动,一种震撼,一种智慧,一种美丽。我遇见了书,
从而引发了“将生命的三分之一给书,你的眼睛便会多一份睿智,心底便会多一份靠拢太阳的勇气”的人
生思索。
在我苦闷烦恼时,遇见一束鲜花,它为我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我发现了“碰上烦恼”先“放一放”,
或“像蛛丝一样轻轻拂去”的真谛。
在我于暗夜徘徊时,遇见一束焰火,像流光溢彩的喷泉给我以隆重的洗礼,虽稍纵即逝,我却明白了
“黑暗中的光明短暂,但它属于我”。
在我……
孤立静止不是生活,唯有遇见的人生才是多彩。感谢遇见,正因为有了这些与美丽、幸福、快乐的遇
见,才使我发觉生活的明媚。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
【审题】首先解读命题。“遇见”意思是“遇到,碰到”。考生可以给“遇见”添加主语或宾语,如“遇
见”谁,“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人,甚至是历史人物、名
著人物、影视剧中的人物等等。接着就要思考,“遇见”时发生了哪些事,这些事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从立意上来看,考生可以在“遇见”中凸显“爱”“成长”这两大主题,将这
两个方向具体化。
如遇见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他不仅性格和蔼,而且乐于助人,帮自己克服了自卑心理,并提高了学习成
绩。这就是师之爱。
写作时,集中一两件事写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物刻画和细节描写来突出中心。如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
好心的叔叔。当汽车在半路抛锚时,对方出现了,帮自己和妈妈换好轮胎,并对旅行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这是“遇见”的陌生人的爱。写作时,可以采用对比手法,前面的几个路人都冷漠对之,唯有这位叔叔主
动上前帮忙,而且十分热心,让自己感到了温暖。
如在阅读中遇到了自己崇拜的人物,像李白、杜甫、岳飞、诸葛亮以及文天祥等,这些人物的身上都闪现
着夺目的光芒。行文时,可集中写一个历史人物,也可以点带面,通过几个人物来反映一个主题,像爱国、
忠诚等。
如在电视荧屏上遇到触动心扉的对方,使精神受到鼓舞,使情操得到陶冶,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平凡的
工人,却在“挑战吉尼斯”的舞台上大放异彩;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却通过努力成了“草
根明星”;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却遭到了人类的迫害……这里遇见的对象是一种泛指,可
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可以是书中的人物,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加以确定,选
好切入点,写出遇见后的非同一般的感受……
题干在体裁上没有限制,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或散文,如写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
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
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立意】1.遇见“什么”的角度:
遇见善解人意的老师;
遇见好心人;
遇见陌生人的爱;
遇见我崇拜的历史人物;
遇见生命的美妙;
2.遇见的“意义”角度:
遇见让我成长;
遇见让我感受到美的存在;
遇见,让我的人生有了转折。
【素材】1.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
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
《朗读者》“遇见”大家,就会遇见无声的文字,遇见有声的倾诉,遇见一花一叶,遇见大千世界。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
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的遇见。
就像冬天遇见寒雪,就像春天遇见繁华,遇见美好,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遇见美好,让我们更
爱这个世界!
3.遇见,是一件普遍而美丽的事情。普遍在,人的一生,都在遇见。美丽在,遇见总是带来很多东西,丰
富着我们的生活。有的遇见,也许明天就已经遗忘,有的遇见,也许留在身边一辈子。
4.遇见这个世界,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赋予我生命的那两个人,还给了我一个家,让我能够,在
这个世界上长大,真好。这个世界是好的,还是坏的。谁又能够真正去定义呢?是好的吧,至少没有活不
下去。是坏的吧,因为有的时候,真的痛彻心扉。但是不管怎么样,遇见这个世界的第一天,以及后来的
每一天,我都应该,认认真真的去面对,也许不能够快快乐乐的每一天,但至少,也别白活。生命的这场
遇见也许是稀里糊涂的,但同样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遇见,可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每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可以被赋于深刻的意义。所以遇见也是一件复杂
的事情。每场遇见,不一定都会记住,但是都存在着,我没办法说哪一场遇见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办法
说,哪一场遇见就是绝对错误的。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 900 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