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ID:652678

大小:9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4-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月考 高一语文 2021.03 一、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4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当今流行的图文书中,图像似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 字反倒沦为配角。如《一个人的战争》一书刊行了“新视像读本”,该读本共 238 页,配有图画 212 幅, 几乎每一页都作了设计。其“卖点”不再是原有的书面文字,而在于那些新奇、精美、富有视觉冲击力的 图片。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读图时代”的新法则。 进一步思考这一现象,或许可以推断,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某种转变,已从专注于文字理解转向 热衷于图像直观。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 想性著称。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 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 正像林白所言:“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 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 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从前一方面来看,图文书把书籍“通俗化” 和“大众化”了,因而扩大读者范围;但从后一方面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 漫画书,将一些经典“连环画化”或“漫画化”。本来,这些经典著作多以思想深刻见长,特定的古汉语 不但是其独特的表述手段,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些经典深刻思想的必要条件和路径。然而,在“读图时代”, 此类读物被大量的“通俗化”,改造成“图画本”,独特的语言表述被转换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 的图解。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 理解这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假如读者对古 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漫画图像,这是 否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以致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转化为漫画时, 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 言的体验呢? “读图”时尚的流行,也许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性,其潜在的后果之一是重图轻文的阅读指 向。我以为,“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在“读图时 代”,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有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因的地位;从 文化活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太多插图进 入文学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引向 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 一言以蔽之,“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图像凌越文字在当代文化 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改变了文学原有 的格局,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摘编自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材料二: 就图像与文字的根本属性来看,图像最显著的优点是视觉的真实感,它可以为人们带来与叙述对象几 乎无差的体验,即具象性;文字则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感悟与互通,即抽象性。图像是叙述对象的投射与 镜像反应,文字是对叙述对象能指和所指的符号化反应。正是由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这些“天差地别”, 许多人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势同水火”,其实这些都仅仅是表象而已,它们之间更多的还是相辅相 成的关系。 文字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形象性,它内隐着建构客观世界精神的“像”。图文之间一直存在着天然联系, 古时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述就很好地印证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图像化时代,文字与图像 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学语言在叙述上的形象性正不断地突显出来,图像在无形之中将文学语言中的 “像”进行了放大,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尽管文学深层次中的审美意义、情感内涵还无法通过图像进行完美演绎,但是文学语言图像化作为文 学的表现形式,可以促进读者对文学意蕴和情感的体会。图像具有极强的情感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 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 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性的把握。过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多以心灵的体悟为主,人们从感知渠道来 看属于单边的审美感悟。而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它内在的属性决定了人 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其进行认知和体味。因为语言的图像化意味着以感官来触摸文学深层次的灵魂, 以眼、耳、鼻、口、舌来真切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以有形来觉察无形,这势必会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 的感悟。 (摘编自杜更胜《读图时代文学的蜕变之语言图像化》) 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奇、精美、内容丰富的图像会大大增加读物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促使读者消费和阅读。 B. 如果将唐诗宋词转化为漫画,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验。 C. 公众倾向于读图的快感,冷落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会使图像“霸权”加剧,文字的生存空间受到挤 压。 D. 在读图时代,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知和体味,鉴赏活动不再是单边的审美感悟。 2.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面对空前发达和市场化的影视业,专为影视而生存的作家和专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B. 精美的图画的艺术加强了语言艺术的审美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所无法达到的。 C. 图像化的写作将作家的“编码”过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缩短,在文字与图像的互文性阐发中扬长避 短。 D. 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封面,以一个现代人立于窗外的影子表达打开洋场社会一扇窗子的寓意。 3. 材料一第二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4. 在对待图文关系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A 3. ①对比论证,比较文字和图像各自的特点和优势。②引用论证,引用林白的话,指出图文之间的互文性 阐发有一种“有趣的吻合”。③举例论证,举蔡志忠漫画例子,论证经典著作漫画化的利弊。④假设论证, 假设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漫画形式的理解,指出其后果。 4. ①材料一认为图像凌越文字,挤压文字;图像会对文字产生曲解和转义②材料二认为文字和图像相辅相 成,联系紧密;图像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 “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验”错。材料一说“将读者的注 意力从文字引向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意思是“暗藏 着”这种“可能”,即有可能“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验”,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 字的‘战争’,图像凌越文字在当代文化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选项 A 中,“专为影视而生存的作家和专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说明作家和作品依附于影 视业,能够证明图像凌越文字,符合材料一的观点。BCD 项都无法证明此观点。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 性著称”,即对比论证,比较文字和图像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即引用论证, 引用林白的话,指出图文之间的互文性阐发有一种“有趣的吻合”。 “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这 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即举例论证,举蔡 志忠漫画例子,论证经典著作漫画化的利弊。 “假如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 漫画图像,这是否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以致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 转化为漫画时,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 文学作品诗意语言的体验呢”,即假设论证,假设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漫画形式的理解, 指出其后果。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不同点:材料一“我以为,‘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 认为图像凌越文字,挤压文字;材料二“在图像化时代,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学语言在叙 述上的形象性正不断地突显出来,图像在无形之中将文学语言中的‘像’进行了放大,推动了文学语言内 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认为文字和图像相辅相成,联系紧密。 材料一“从文化活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 太多插图进入文学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 从文字引向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认为图像会对文字 产生曲解和转义;材料二“图像具有极强的情感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 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 性的把握”,认为图像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 曹雪芹 贾政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 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 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 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 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 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 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 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 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 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 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 “‘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 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 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 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 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 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 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 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 。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 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 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 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 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 众客忙用话开释,又说道:“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 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俗。”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贾 政道:“他未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见就是个轻薄人。”众客道:“议论的极是,其奈他何。” 贾政忙道:“休如此纵了他。”因命他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方才众人 说的,可有使得的?”宝玉见问,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 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 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 “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 罢指犹凉。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说毕,引众人出来。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 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 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 歇息歇息。”说毕,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 若悬匾待题,则田舍家风一洗尽矣。立此一碣,又觉生色许多,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贾政 道:“诸公请题。”众人云:“方才世兄有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 村’妙极。”贾政听了,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众客都道: “是呀。如今虚的,便是什么字样好?” 大家想着,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命,便说道:“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 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 ‘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众人 听了,益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 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说着,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 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 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 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 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 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 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 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 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宝玉只得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 贾政听了,摇头说:“更不好。”一面引人出来。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5. 根据大观园“沁芳亭”周围景物的特点,选出贾宝玉为“沁芳亭”撰写的对联( ) A. 前门绿柳垂金锁 后户青山列锦屏 B.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C.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D. 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6. 选文画横线处“好个所在”的地方被元妃赐了什么名?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园中此处“好”在哪 里。 7. 《红楼梦》第三回中写道:后人有《西江月》词批宝玉“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节选部分 众人“赞宝玉才情不凡”。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并说明作者在刻画宝玉形象时的匠心 所在。 【答案】5. C 6. 名:潇湘馆 “好”的表现:翠竹掩映、泉水绕竹,环境清幽雅致;布局讲究,格调精巧不俗。 7. 第一问:①知识丰富,才思敏捷:宝玉题额时多处引经据典、应对自如;②不落俗套,见解独到:宝玉 对景物的理解无陈词滥调,与众不同;③存真去伪,敢于叛逆:宝玉在评论“杏帘在望”句和发表对“天 然”的看法时,勇说真话,与贾政观点相违背,与世俗论调不合。 第二问:《西江月》词字面上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作者采用明贬实褒的写法,凸显出自己对宝 玉的喜爱和赞美。 【解析】 【分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书中提到“沁芳亭”的环境是“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 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 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由此可知,“沁芳亭”环境与水、花有关。 C.“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意思是“柳树映衬着河堤,柳树倒映着河水的清波,(三者互相 映衬)使得翠绿色更加浓厚。河岸两旁的鲜花,被河水分成东西两侧,(东西两侧的鲜花)却是一样的花香”。 句句言水,却不着半个水字,用“三篙”、“一脉”代而言之, 雅丽蕴藉。又分别隐“红”、“绿”二义, 与“怡红快绿” 有暗暗相关之妙。 A.“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重点强调“柳”“青山”,是省亲牌坊上的一幅对联。 B.“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重点在“麝兰”“杜若”这些花,这是清客为日后“蘅芜苑” 所拟的匾联。 D.“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是诸客所拟对联,重点在“玉蕙”之香和明月之亮。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第一问,结合“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可知,此处以竹居多,应为潇湘馆,是林黛玉所住的地方,元妃赐名 为潇湘馆。 第二问,结合“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 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可知,潇湘馆翠竹掩映,泉水绕竹,环境非常清幽雅致。 结合“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 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可知, 这里布局很讲究,格调精巧。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第一问分析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这段材料主要是写贾宝玉拟写题匾时的表现,如“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宝玉拟写题匾时多次引用经典名言或诗句,可以看出他知识非常丰富,才思敏捷。 如“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 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宝玉在分析景物特 点时与众人观点不同,可见他见解是独到的。 如宝玉评价他人观点的时候,“‘都似不妥。’‘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 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可以看出面对父亲的指责,他敢 于坚持自己的看法,可见他勇说真话,有叛逆的精神。 第二问是“说明作者在刻画宝玉形象时的匠心所在”。从文章来看,文中一首《西江月》表面看来是作者 借他人之口来嘲笑否定贾宝玉,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 肖”等等,看来似嘲,其实是赞,因为这些都是借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 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这是似贬实褒的手法,表达作者对宝玉的喜爱和赞 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 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 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 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 “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 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 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 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 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 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絜。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 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 宾客阗门;及废,门处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第六十》)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B.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C.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D.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9.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洗沐,汉朝制度,官吏五日一沐浴,文中指沐浴更衣。 B. 黄老,黄帝与老子,道家以黄、老为祖,称道家为“黄老”。 C. 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之一,如司马、廷尉等。 D. 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秦汉以后是仅次于王公的爵位。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庄行侠仗义,喜爱交友。他解救张羽的危难,声名远播;慰问老友,与宾客交往,乐此不疲。 B. 郑庄追慕长者,以礼待人。他非常仰慕德高望重的人,唯恐见不到;对宾客无论贵贱都执宾主之礼。 C. 郑庄居官廉洁从政,又不置办家产,把俸禄和赏赐都分赠给宾客,因而死后家无余财。 D. 郑庄推崇贤才,仁厚爱士。只要有进言的机会,他就称道天下贤士;从不直呼官吏名字,尊重对方。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2. 班固评价《史记》“不虚美,不隐恶”,“不隐恶”在本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答案】8. A 9. A 10. C 11. (1)他年纪轻,官职低微,但交游相知的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天下闻名的人。 (2)已经在东面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要从哪 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12. ①郑庄在朝常常附和顺从皇上的意见,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②郑庄举人不当。他保举的宾客,替大农 令承办运输,亏欠钱款甚多,自己也因此获罪。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可以翻译为: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郑庄所任用 的宾客利用大司农的货物营利,拖欠和亏损的债务非常多。 “征匈奴”和“招四夷”结构相同,意思相近,主语都是“汉”,因此“征匈奴”和“招四夷”后均应断 开,由此排除 B、C 项。“逋”是“拖欠”的意思,“负”是“匮乏”的意思,“多”是修饰“逋负”的形 容词,因此“多”前应断开,由此排除 D 项。 故选 A。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文中指沐浴更衣”说法错误。洗沐,汉朝制度,官吏五日一沐浴,文中的“洗沐”指的是休假。 故选 A。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而死后家无余财”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 赀财”,可见郑庄死后家无余财主要由于家道中落,而非因为“廉洁从政,又不置办家产,把俸禄和赏赐 都分赠给宾客”。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薄”,形容词,低微;“大父”,祖父;“行”,辈。 (2)“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肆”,动词,扩张;“阙”,动词,侵损。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不隐恶”的意思是不隐瞒恶行。文中指出郑庄行为不当、能力欠缺的地方有两处,一是说郑庄“在朝, 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这是写出郑庄胆小圆滑的一面,说他在朝中常常附和顺从皇上的意见,不 敢表明自己的态度。 另一处是文中说“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可见郑庄没有识人之明, 他用人不当,没有举荐适合的人才来替朝廷做事;他保举的宾客,替大农令承办运输,亏欠钱款甚多,自 己也因此获罪。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郡人。郑庄以好行侠义之事而沾沾自喜,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 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朋友之处存放马匹, 以邀请和酬谢宾客,夜以继日,直至次日凌晨,还常恐怕应酬不周。 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敬慕年 长厚道的人,唯恐不能相识。虽然年纪轻,官品低微,然而他交往相识的都是祖父一辈,并在全国很有名 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先后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后升至九卿中右内史之职。 因为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的议论,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 人到来,没有贵贱之分,不应将任何人拒之门外。”他对客人都能以宾主的礼节对待,这是因为他很注意 尊重地位低下的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 竹器和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国中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当审 查其言行时,常常以贤于自己的事情作例证。从来不以名字称呼属吏,与官属谈话,唯恐使对方受到伤害。 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进献皇上,唯恐拖延。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道郑庄。郑庄的使者巡视 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准备五天。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外视察,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要求 提供粮食’,请求准备行装的是什么人?”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极力讨论 是否妥当。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郑庄所任用的宾客 利用大司农的货物营利,拖欠和亏损的债务非常多。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 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试用为丞相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经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数年之后死于 任上。郑庄、汲黯开始列位九卿的职位,清廉而能自我检省。后来两人中途被免去官职,家中贫困,宾客 愈来愈少。及至在郡中任长官,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郑庄兄弟的子弟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两千石的 有六、七个人。 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当时为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他们尚 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曾说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 得可以张罗捕雀。他复官后,宾客们又想往见,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 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黯、郑庄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第二句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人格追求。 B. 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 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D. 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 关。 14. 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概括。 【答案】13. A 14.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 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解析】 【分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 A.“儒雅谦恭”错误,“谈舌如云气吐虹”意思是“谈吐间壮志凌云、气势如虹”,应是豪迈洒脱的形象。 故选 A。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诗歌首联和颔联是回顾诗人当初的情形,由首联“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可知,诗人年轻时 候文武双全、壮志凌云、慷慨激昂,由颔联“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可知,诗人当年面对战 鼓雷鸣、烟尘遮天的情形也不畏惧。但现实中的诗人却是“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心怀壮 志却“身老桑村”,可见壮志难酬。 颔联后一句“一簪华发醉秋风”中“华发”即白发,白发丛生,这是感叹时光流逝,自己也渐渐年迈,可 见迟暮悲伤。 尾联“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意思是“我的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在远方,我也想与他一样, 可是谁能和我一同前往”,可见孤独寂寞。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 中可以看出。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鲁迅评价《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拥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 如其礼乐 (2). 以俟君子 (3). 老吾老 (4). 以及人之老 (5). 幼吾幼 (6). 以及人之幼 (7). 史家之绝唱 (8). 无韵之《离骚》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俟、韵、骚。 三、名著阅读题(15 分) 16. 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答题。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 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 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宝玉为什么会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请根据上下文,结合《红楼梦》的故事背景简要分析。 【答案】宝玉话中的“见过”与黛玉心中的“眼熟”彼此呼应,这种心有灵犀与《红楼梦》“木石前盟” 的故事背景正相暗合。木石前盟说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世姻缘,林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世 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 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宝玉看罢,笑道:“这 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宝玉话中的“见过”与黛玉心中的“眼熟” 彼此呼应,这种心有灵犀与《红楼梦》“木石前盟”的故事背景正相暗合。木石前盟,《红楼梦》中贾宝玉 与林黛玉的讹缘,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 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当神瑛侍者 凡心偶炽下凡投胎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转世投胎成贾府血亲的林黛玉,愿以一生所有的眼泪替往日 露水还他。神瑛侍者顺带着顽石下凡,绛珠仙子成为林黛玉,而顽石则幻化为贾宝玉及其通灵宝玉。故事 由两个神话开头,渲染出了佛道的因果关系,以及人生如梦的主旨。 17. 简述题。 《红楼梦》曾在第 23 回和第 27 回先后两次描写到林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有什么寓意?请结合相关情节 作简要分析。 【答案】落花,是黛玉一生不幸遭遇的概括。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黛玉怕它们流 到臭水沟,所以葬花。第二次是因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哀叹。葬花使纯洁的花远离污浊, 展现她的高洁人格;葬花预示着她的美好如花的爱情终将被风刀霜剑所埋葬。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课本知识和课堂所学努力回忆。平时也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勤做 笔记的好习惯。答题时,要抓住主要情节,删除枝叶末节,中心要突出,语言要简洁。本题要注意“寓意” 一词。 18. 请结合对剧本主题的理解,谈谈作者以“雷雨”为题的用意。 【答案】①“雷雨”是故事的背景,渲染了环境气氛。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③象征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从故事的背景来看,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开头就点明了戏剧情节发生的自然气候: “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样的天气终于导致夜间雷电交加,风雨大 作。而故事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展开,渲染了沉闷、压抑、躁动的环境气氛。 从故事的情节发展上来看,大家庭中矛盾的酝酿、激化和大家庭的崩溃,这一切都是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 雨之中进行的。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四凤怀孕后得知真相、周萍 得知侍萍是自己的生母、四风、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这些都发生在电闪雷鸣的雷雨之夜。“雷 雨”的狂暴预示了情节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暗示了情节发展的高潮。 从主题上看,自然界和家庭内部的“雷雨”其实正象征了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表现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 中国社会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飘摇,犹如在雷雨之中。“雷雨”概 括了当时的社会总态。作者用“雷雨”为题形象地告诉人们:20 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天翻地 覆的社会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四、语言文字运用(14 分) 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羊易.之 易:轻易 子路率尔..而对曰 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B. 以御.于家邦 御:治理 进.乎技矣 进:前进 C. 舆薪.之不见 薪:柴火 舍瑟而作. 作:创作 D. 犹缘.木而求鱼 缘:攀援 如土委.地 委:散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羊易之”意思是“用羊来替换牛”。“易”,交换。 B.“进乎技矣”意思是“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进”,超过。 C.“舍瑟而作”意思是“放下瑟,站起身来”。“作”,起身、站起来。 故选 D。 2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因.之以饥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 千乘之.国/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C. 风乎.舞雩/技盖至此乎. D.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以.吾一日长乎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A.动词,接续;副词,趁机。 B.结构助词,的。 C.介词,相当于“于”,在;语气词,表感叹。 D.介词,拿、用;连词,因为。 故选 B。 2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天下可运于.掌 B. 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 C. 君亦无所.害/手之所.触 D. 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介词,对/介词,在; B. 助词,主谓间取独/助词,的; C. 均为代词,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 D. 代词,自己/表示祈使语气,同时带有商量的语气,可以翻译成“还是”。 故选 C。 22.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 籍.吏民,封府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C.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A.“端”,名词做动词,穿礼服。 B.“军”,名词做动词,驻军。 D.“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故选 C。 23.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 夫子之谓也/臣未之闻也 B. 何厌之有/臣之所好者道也 C.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大王来何操 D. 树之以桑/舆薪之不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句。“谓”是动词,“夫子”是宾语,“夫子之谓”,是把“夫子”(宾语)提 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正常语序是:谓夫子也。句意: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句。“闻”是谓语,“之”指代事件,作宾语,宾语“之”前置到了谓语“闻” 的前面。 正常语序是:臣未闻之也。句意: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句式相同。 B.【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何厌”为“有”的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正常语序是:有何厌。句意:怎么会满足呢? 【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是: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 句式不相同。 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句。“之”位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正常语序是: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句意:百姓认为我很吝啬是应该的啊。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操”是动词,疑问代词“何”作宾语被提前。 正常语序是:大王来操何?句意是: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句式不相同。 D.【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是“动词+以+宾语”的结构。 正常语序是:以桑树之。句意:用桑树栽种在这里。 【舆薪之不见】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正常语序是:不见舆薪。句意:看不见整车的柴草。 句式不相同。 故选 A。 24.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乘,古代乘车,尊者居左,驭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其任务就是保护主帅,这个人就叫“参乘”。 B. 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C. 西向,古代宾主相见,座位以西为尊,主东而宾西,《鸿门宴》中项羽东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 D. 贱称,表示对对方的责骂轻蔑,如范增骂项羽时说“竖子不足与谋”,这里的“竖子”即表示责骂轻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鸿门宴》中项羽东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说法错误。古代室内宴会中,最尊者坐西面东,其 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项羽东向坐,即是说项羽坐西面东,而作为主人,项 羽不应该占据坐西面东的位置。因此,不符合座位的尊卑安排。 故选 C。 25. 下列关于戏剧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剧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生活本质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 冲突一定要尖锐、激烈。 B.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两类。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舞台说明是剧本里 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C. 元杂剧一本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的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 单元。 D. 元杂剧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的每一折由若干宫调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元杂剧的每一折由若干宫调组成”说法错误。元杂剧每折均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套曲,通 常都在十曲以上。换折时才换另一宫调。并非每折都由“若干宫调”组成。 故选 D。 五、写作(60 分) 26. 请以“谈习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和套作。请注意厘清概念,有效展开论 证层次。 【答案】【范文】 谈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习惯,好习惯使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而坏习惯,却弄得我们苦不堪言。我 们要摒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坏习惯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它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每当有人在即将晋升前突然被辞退,不免有人 为之惋惜。殊不知,他是在关键时刻暴露了自己的坏习惯,使自己失去了美好的前途。习惯懒惰,大好的 机会放在你面前,你也会懒得去抓,从而错过它;习惯庸俗,久而久之,你就会变成一个真真正正庸俗的 人,令人厌恶;习惯失败,你将不会去努力,不再去拼搏,不再去追求成功,长此以往,你会变得更为失 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反省一下,当我们做错事时,会不会以“我习惯了”为借口,更可怕的是,为 了证明这真的是一种习惯,我们会一而三再而三地犯错,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他人的劝告。这就是习惯给 我们带来的弊端:惰性。 坏习惯就像身体里的肿瘤,让你备受折磨,痛苦不堪……而改正坏的习惯,你的人生将如沐春风,你 的生活将更加纯净、快乐,你的事业将更加稳定、顺利,你的家庭将更加和谐、美满。 好习惯是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它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习惯边走路边思考, 习惯节约每一分钟;海明威获得诺贝尔奖时说道:“我每天都在写作,一写就是二十年,它使我一直处于 写作的状态之中。”正因为有坚持写作的好习惯,他才能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好习惯是一架梯子,让你越爬越高;好习惯是一双翅膀,让你越飞越远;好习惯是一支笔,让你写出 人生的美文;好习惯是一把颜料,为你的生活着上色彩。 著名作家沈从文,原本特别消极,可是后来他发现,要是他习惯了只去看消极的那一面,那么他的人 生将充满阴霾,于是他开始转变。他总是快乐地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文革”下放期间,他被下放 到了一个非人境地,可他仍写信给他侄儿说:“这里的荷花真好……”积极生活的习惯,使他的生活布满 了阳光。 是的,心境是一种习惯。习惯悲伤,你的世界可能很小,而当你习惯快乐时,你的世界就大了。好习 惯是人生的一种态度,而坏习惯则是墙上的污点。摒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你会发现,美好的人生唾手 可得。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命题为“谈习惯”,论点主要围绕着“习惯”来说,一般认知里,“好习惯”让人受益,“坏习 惯”使人堕落。如何养成好习惯?关键在于坚持,“习惯成自然”。如何改掉坏习惯?就需要时刻自警, 严格要求自己。再拓展开来说,“习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仅仅只是促使我们走向成功的方法, 更是体现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如孔子的“礼”,不是为了养成一举一动规矩的牵线木偶,其本意是以外 在行为的规范来约束内心,故而深入一层,可以从“习惯”能规范人心的角度探讨。另外,“习惯”还可 以从“惯性思维”的角度展开思考,“司空见惯”会让人熟视无睹,长久的习惯可能让人在关键时刻作出 错误抉择。只要围绕“习惯的养成”“习惯的意义”等立意作文都可以。 【立意】1.好习惯使人受益,坏习惯令人堕落。 2.养成好习惯,摈弃坏习惯。 3.习惯养成品性。 4.习惯如益友,养成需谨慎。 5.莫让习惯成自然。 【素材】1.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位获得全国数学竞赛第一名的学 生在谈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如果要说我学习效率高的话,那是因为我有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课堂学 习的高效率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学习所无法比拟的。”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说:“学校教的课程太枯燥, 没趣味,上课我也不注意听讲。放学回家,虽然我妈妈逼我复习,但我复习的时候总想着电视里的动画片, 什么都记不住,考试成绩不好,总被我妈训。”其实这个同学的问题不在于笨,而在于注意力不集中,没 有养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让学习变得轻松, 甚至学得出类拔萃。 2.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浪费时间,他一直用一句警句来勉励自己,这句警句 就是:“不教一日闲过”。怎样才算是在一天中没有闲过呢?他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每天要挥笔 作画,一天至少要画五幅。虽然他已经 90 多岁了,但他还一直坚持这么做。有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 学生来给他过 90 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这时他想,今天五幅 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 劝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 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 画了。 3.一个人从亚历山大帝王图书馆买下了一本书。这本书夹着一张纸,纸上写着点铁成金石的秘密。谁要是在 黑海边找到了这块小点金石,谁就可以将任何金属点成纯金。纸条上说,这块奇石的外观与其他石头没有 区别,只是它摸起来是温的。这个人来到黑海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石。海边的石头很多,为了避免重复 捡到他摸过的石头,他每捡到一块冰凉的石头就往海里扔,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过去了,他不气 馁,继续捡石头扔石头。有一天,他捡起一块石头,是温的!他随手扔到了海里,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往海 里扔石头的习惯。有时某种习惯会使我们做出了令人遗憾不已的事来。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