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素质评估
高二语文
(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积累应用和整本书阅读(20 分)
1. 填空。
(1)胡马依北风,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客行虽云乐,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3)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苏东坡《定风波》)
(5)_________________,多情却被无情恼。(苏东坡《蝶恋花》)
(6)_________________,尘满面,鬓如霜。(苏东坡《江城子》)
(7)人生到处知何似,_________________。(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
(8)此生此夜不长好,_________________。(苏东坡《阳关曲》)
(9)旧书不厌百回读,_________________。(苏东坡《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10)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_________________。吾告子止于此矣。(苏轼《稼说
送张琥》)
【答案】 (1). 越鸟巢南枝 (2). 不如早旋归 (3). 绿叶发华滋 (4). 一蓑烟雨任平生 (5). 笑
渐不闻声渐悄 (6). 纵使相逢应不识 (7). 应似飞鸿踏雪泥 (8). 明月明年何处看 (9). 熟读深
思子自知 (10). 厚积而薄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巢、旋、滋、蓑、悄、鸿、熟、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母子关系,生物性和社会性似乎是不易发生差异的。在我们的旧法上还有一种规定就是:非婚生
子女与其母之关系视为婚生母子,毋须认领。这是说,母子的生物关系是明显的,所以不必经过法律手续,
就可以确定其社会性的母子关系。事实上,连这明显的母子生物关系,在过去的旧时代,也有时会被有意
抹煞、不承认是社会性母子关系的基础。
读过《红楼梦》的人自然记得那个女儿..不认生母的故事。在她当家时,明白地向生母说,要她不要弄
错了,自己是王夫人的女儿。而王夫人尽管心里疼她自己所生的两个孩子....,可是她对于这个女孩儿和那个
不争气的小子......在名分上依旧是母亲。在社会关系上,她得公平地待遇所有的儿女,不论是自己生的还是别
人替她生的。熟悉中国大家庭的人自能用亲自见过的事实来证实这类以婚姻关系来抹煞生物关系的情形。
(取材于费孝通《生育制度》第三章《婚姻》)
2. 文中加点儿的“女儿”指的是( )。
A. 李纨 B. 探春 C. 迎春 D. 惜春
3. 文中“两个孩子”“不争气的小子”分别指的是( )。
A. 宝玉、黛玉 贾瑞 B. 宝玉、宝钗 贾琏
C. 元春、探春 贾珠 D. 元春、宝玉 贾环
4. 这一故事说明的道理,错误的一项是( )。
A. 母子关系很复杂,有生物性意义上的也有社会性意义上的。
B. 《红楼梦》中的这个“女儿”缺少亲情,因而不认自己的生母。
C. 在《红楼梦》那个时代,母子关系的生物性有时得不到承认。
D. 王大人作为正妻,她丈夫贾政的孩子都必须把她当作“母亲”。
5. 有学者在评价《红楼梦》人物时说:“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你是否同意这个评价?请结合原著
的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2. B 3. D 4. B
5. 如同意。“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这个观点很准确地评价了二人的特点。“宝钗做人”指宝钗更
现实,关注人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仕途经济。比如劝说王夫人心安,劝宝玉读书。“黛玉作诗”
指黛玉更浪漫,关注情感,善于体察自然万物,追求个性自由。比如宝黛痴读西厢,黛玉葬花等。
【解析】
【分析】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那个女儿不认生母的故事”中的“女儿”,根据“读过《红楼梦》的人自然记得那个女儿不认生母的故
事”可以联想到探春与赵姨娘的情节。如“当赵姨娘对探春说道:‘……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
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见高枝
飞去了……’探春气的脸白气噎,抽抽噎噎的一边哭,一边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
检点,哪里又跑出来一个舅舅?我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环儿出去,为什么
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等。此处“女儿”指的是探春。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根据“王夫人尽管心里疼她自己所生的两个孩子”“在名分上依旧是母亲”的提示,在根据《红楼梦》的
内容可知,王夫人只有两个亲生孩子,一个是元春,一个是宝玉,而贾环是赵姨娘所生,据此可以排除 ABC。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缺少亲情,因而不认自己的生母”错误,根据《红楼梦》中的情节可知,探春对赵姨娘和贾环都很关
心,只是当时的封建制度之下,探春只能尊嫡母为母,称庶母为姨娘。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及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本题需要明确观点。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薛宝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
即很会做人和处世。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
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
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
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
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
交给王夫人。而且宝钗多次劝宝玉读书,宝钗第三次劝宝玉是在香菱学诗一回,香菱因为学诗疯魔了,作
了一首诗不好,就一个人在那里搜肠刮肚,暗下决心一定要作出好诗来。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
老天生人再不虛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
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综上,可看出宝钗的现实,关注
人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仕途经济。
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与其他女性不同。她是一丛清高孤傲、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她出身书香门第,自
小博.览诗书,生活充满文艺情趣,心醉于《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浪漫传奇。她唯一留心的也只是自
己喜欢的人、自己的命运以及大自然的花草,别人热衷的、喜欢的,她根本不在意。桃花落下了,宝玉想
将残花随水扫去。但黛玉说,“这样不好,花随水流到脏地方,照样把花糟蹋了。在那边角上,我有一个
花冢,把这些花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综上可看出黛玉的浪漫,关注
情感,善于体察自然万物,追求个性自由等。
二、阅读(70 分)
(一)(17 分)
阅读鲁迅先生杂文《未有天才之前》,完成各题。
未有天才之前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
我自己觉得我的讲话不能使诸君有益或者有趣,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什么事,但推托拖延得太长久了,
所以终于不能不到这里来说几句。
我看现在许多人对于文艺界的要求的呼声之中,要求天才的产生也可以算是很盛大的了,这显然可以
反证两件事: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的厌薄。天才究竟有没有?也许有着
罢,然而我们和别人都没有见。倘使据了见闻,就可以说没有;不但天才,还有使天才得以生长的民众。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
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有一回拿破仑过 Alps 山,说,“我比 Alps 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
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了英雄的
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了。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
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然而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举出几
样来说:
其一就是“整理国故”。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
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他们说,“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弃祖宗遗产
一样不肖。”抬出祖宗来说法,那自然是极威严的,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
一件新马褂。就现状而言,做事本来还随各人的自便,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
至于青年,却自有他们的活学问和新艺术,各干各事,也还没有大妨害的,但若拿了这面旗子来号召,那
就是要中国永远与世界隔绝了。倘以为大家非此不可,那更是荒谬绝伦!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
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
明得远。
其一是“崇拜创作”。从表面上看来,似乎这和要求天才的步调很相合,其实不然。那精神中,很含
有排斥外来思想,异域情调的分子,所以也就是可以使中国和世界潮流隔绝的。许多人对于托尔斯泰,都
介涅夫,陀思妥夫斯奇的名字,已经厌听了,然而他们的著作,有什么译到中国来?眼光囚在一国里,听
谈彼得和约翰就生厌,定须张三李四才行,于是创作家出来了,从实说,好的也离不了刺取点外国作品的
技术和神情,文笔或者漂亮,思想往往赶不上翻译品,甚者还要加上些传统思想,使他适合于中国人的老
脾气,而读者却已为他所牢笼了,于是眼界便渐渐的狭小,几乎要缩进旧圈套里去。作者和读者互相为因
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那里会有天才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
还有一样是恶意的批评。大家的要求批评家的出现,也由来已久了,到目下就出了许多批评家。可惜
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
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
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戕贼,也可以
萎死的。我亲见几个作者,都被他们骂得寒噤了。那些作者大约自然不是天才,然而我的希望是便是常人
也留着。
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
苗。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因为倘
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我以为幼稚的人,或者老
大的人,如有幼稚的心,就说幼稚的话,只为自己要说而说,说出之后,至多到印出之后,自己的事就完
了,对于无论打着什么旗子的批评,都可以置之下理的!
就是在座的诸君,料来也十之九愿有天才的产生罢,然而情形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
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
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
业,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以文艺来消闲,说来似乎
有些可笑,但究竟较胜于戕贼他。
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
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而且也有报酬,譬如好花从泥
土里出来,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赏鉴,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赏鉴,正不必花卉自身,这才心旷神怡的——假如
当作泥土也有灵魂的说。
6.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有哪几样?作者对此持什么观点?
8. 作者为什么批判“崇拜创作”?
9.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
10. 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文章开头作了简单的开场白之后,立即从“要求天才的产生”的呼声入手,提出问题。
B. 作者又以“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来比喻民众与天才的关系,这便把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述得更加透
彻。
C. 文章的反面论证,进一步说明了没有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就没有天才。
D. 文章之所以论述深透,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了简洁论证。
E. 文章只用了二千多字就不仅把天才问题论述深透,而且写得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答案】6. 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7. “整理国故”“崇拜创作”“恶意的批评”等。作者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天才的培养,而且
构成了天才成长的最大障碍,天才的产生,必须要有好的泥土。
8. “崇拜创作”之所以妨碍天才的产生,是因为它表面上倡导创作,实际上是排斥外来的思想和翻译过来
的外国作品,结果是束缚了作者与读者的视野,使人们都缩进旧的圈套中去。这种排斥异己、唯我独尊、
妄自菲薄的风气,必然会对中国文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产生不了天才,“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
下去的”。
9. 本篇演讲词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用“新旧马褂”的例子说明继承文化遗产与创新的关系,用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说明天才也有幼稚的时候,用“在嫩苗的地上驰马”比喻恶意的批评家戕害文学青
年的行径,都使深刻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哲理形象化,令听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了人生的哲理,增
添了演说的生动性与吸引力。 10. BD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开头批评了文艺界呼吁天才的论调之后,在第三段提出了论点“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
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后面围绕这个
观点进行了论证。据此可知本文的论点是: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结合“其一就是‘整理国故’”“其一是‘崇拜创作’”“还有一样是恶意的批
评”,可概括出“整理国故”“崇拜创作”“恶意的批评”;
作者的观点,结合“但若拿了这面旗子来号召,那就是要中国永远与世界隔绝了。倘以为大家非此不可,
那更是荒谬绝伦”“从表面上看来,似乎这和要求天才的步调很相合,其实不然。那精神中,很含有排斥
外来思想,异域情调的分子,所以也就是可以使中国和世界潮流隔绝的”“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
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论调是
持批判态度的。他说“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然而情形
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作者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天才的培
养,而且构成了天才成长的最大障碍,天才的产生,必须要有好的泥土。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作者为批判“崇拜创作”的原因是,“从表面上看来,似乎这和要求天才的步调很相合,其实不然。那精
神中,很含有排斥外来思想,异域情调的分子,所以也就是可以使中国和世界潮流隔绝的”“眼光囚在一
国里,听谈彼得和约翰就生厌,定须张三李四才行,于是创作家出来了,从实说,好的也离不了刺取点外
国作品的技术和神情,文笔或者漂亮,思想往往赶不上翻译品,甚者还要加上些传统思想,使他适合于中
国人的老脾气,”“而读者却已为他所牢笼了,于是眼界便渐渐的狭小,几乎要缩进旧圈套里去。作者和
读者互相为因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那里会有天才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可见“崇
拜创作”之所以妨碍天才的产生,是因为它表面上倡导创作,实际上是排斥外来的思想和翻译过来的外国
作品,结果是束缚了作者与读者的视野,使人们都缩进旧的圈套中去。这种排斥异己、唯我独尊、妄自菲
薄的风气,必然会对中国文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产生不了天才,“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中大量用到了比喻论证,如“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
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以花喻“天才”,以土喻“得
以生长天才的民众”,生动形象地说明培育天才必须有民众的土壤;再如“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
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旧马褂”喻“国故”,“新马褂”喻“新思想”,用“新旧马褂”
的例子说明继承文化遗产与创新的关系;还有“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
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用“在嫩苗的地上驰马”比喻恶意的批评家戕害文学青年
的行径。
这些比喻使深刻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哲理形象化,令听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了人生的哲理,增添
了演说的生动性与吸引力。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来比喻民众与天才的关系”错,“花”指“天才”,“好土”指“民众”,
应为“天才与民众的关系”;
D.“简洁论证”错。文章为了阐明“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这一论点,从各个角度对社
会上的论调进行批判,反复强调怎样的“民众”才能培育出“天才”,可见应为“反复论证”。
故选 BD。
(二)(16 分)
阅读鲁迅先生小说《示众》,完成各题。
示众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
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
老鸦也张着嘴喘气,——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
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
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
“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
天的长日催眠。
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荷阿!馒头包子咧,热的……。”
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在电杆旁,和他对面,正向着马
路,其时也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绳的那头就拴在别
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
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脑壳。他连忙顺下眼,
去看白背心,只见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
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
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
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
“嗡,都,哼,八,而,……”
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耳朵左近
还有一片灰白色的头发,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
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文字虽然还未读完,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另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半个鼻
子,一张嘴,尖下巴。
又像用了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一个小学生飞奔上来,一手按住了自己头上的雪白的小
布帽,向人丛中直钻进去。但他钻到第三——也许是第四——层,竟遇见一件不可动摇的伟大的东西了,
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背脊上还有汗正在流下来。他知道无可措手,只得顺
着裤腰右行,幸而在尽头发见了一条空处,透着光明。他刚刚低头要钻的时候,只听得一声“什么”,那
裤腰以下的屁股向右一歪,空处立刻闭塞,光明也同时不见了。
但不多久,小学生却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了。他诧异地四顾: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
那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胖小孩后面是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他这时隐约悟出先前的伟大的障碍
物的本体了,便惊奇而且佩服似的只望着红鼻子。胖小孩本是注视着小学生的脸的,于是也不禁依了他的
眼光,回转头去了,在那里是一个很胖的奶子,奶头四近有几枝很长的毫毛。
“他,犯了什么事啦?……”
大家都愕然看时,是一个工人似的粗人,正在低声下气地请教那秃头老头子。
秃头不作声,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他被看得顺下眼光去,过一会再看时,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
定他,而且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他于是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
溜出去了。一个挟洋伞的长子就来补了缺;秃头也旋转脸去再看白背心。
长子弯了腰,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不知道为什么忽又站直了。于是他背后的人
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巡警,突然间,将脚一提,大家又愕然,赶紧都看他的脚;然而他又放稳了,于是又看白背心。长子
忽又弯了腰,还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窥测,但即刻也就立直,擎起一只手来拚命搔头皮。
秃头不高兴了,因为他先觉得背后有些不太平,接着耳朵边就有唧咕唧咕的声响。他双眉一锁,回头
看时,紧挨他右边,有一只黑手拿着半个大馒头正在塞进一个猫脸的人的嘴里去。他也就不说什么,自去
看白背心的新草帽了。
忽然,就有暴雷似的一击,连横阔的胖大汉也不免向前一跄踉。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
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
“好快活!你妈的……”同时,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
胖孩子也跄踉了四五步,但是没有倒,一手按着脸颊,旋转身,就想从胖大汉的腿旁的空隙间钻出去。
胖大汉赶忙站稳,并且将屁股一歪,塞住了空隙,恨恨地问道:
“什么?”
胖孩子就像小鼠子落在捕机里似的,仓皇了一会,忽然向小学生那一面奔去,推开他,冲出去了。小
学生也返身跟出去了。
“吓,这孩子……。”总有五六个人都这样说。
待到重归平静,胖大汉再看白背心的脸的时候,却见白背心正在仰面看他的胸脯;他慌忙低头也看自
己的胸脯时,只见两乳之间的洼下的坑里有一片汗,他于是用手掌拂去了这些汗。
然而形势似乎总不甚太平了。抱着小孩的老妈子因为在骚扰时四顾,没有留意,头上梳着的喜鹊尾巴
似的“苏州俏”便碰了站在旁边的车夫的鼻梁。车夫一推,却正推在孩子上;孩子就扭转身去,向着圈外,
嚷着要回去了。老妈子先也略略一跄踉,但便即站定,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
“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空隙间忽而探进一个戴硬草帽的学生模样的头来,将一粒瓜子之类似的东西放在嘴里,下颚向上一磕,
咬开,退出去了。这地方就补上了一个满头油汗而粘着灰土的椭圆脸。
挟洋伞的长子也已经生气,斜下了一边的肩膊,皱眉疾视着肩后的死鲈鱼。大约从这么大的大嘴里呼
出来的热气,原也不易招架的,而况又在盛夏。秃头正仰视那电杆上钉着的红牌上的四个白字,仿佛很觉
得有趣。胖大汉和巡警都斜了眼研究着老妈子的钩刀般的鞋尖。
“好!”
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采。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连巡警和他牵着
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
“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
路对面是胖孩子歪着头,磕睡似的长呼;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大
家都几乎失望了,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见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
夫正在爬起来。
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胖大汉走不到一半,就歇在路边的槐树下;长子比秃头和椭圆
脸走得快,接近了。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
嘻嘻地看他们。
“成么?”车夫要来拉车时,坐客便问。
他只点点头,拉了车就走;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
一混,知不清了。
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
老妈子抱了孩子从屋檐阴下蹩过去了。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磕睡地叫喊——“热
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八日
1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小说用白描的方式叙述了一个近乎无事的悲剧,在对平淡的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中表达作者“哀其不
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B. 小说语言简单,无论是作者的语言还是人物的语言都很精炼。作者更多的将笔墨刻画人物的语言,精确
地展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
C.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胖孩子,以胖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一众人在示众中的种种表现,折射出群体民众在精神
上的庸俗无聊、冰冷可怕。
D. 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看“示众”,大家都不明所以,一个个失望而回。只有车夫为了生计在默默地奔跑,
他们是社会的曙光、希望。
E. 小说结构匀称单纯,从寂静开始,又归于寂静,如同一幕哑剧,沉默中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令人无法抗
拒,无法呼吸,掩卷沉思。
12. 开头的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示众”的深刻含义。
14. 分析小说中“看客”的形象特征并探究鲁迅先生表现看客形象的意义。
【答案】11. AE 12. 炎热的天气,烘托出低沉的生活气氛;“懒懒的单调的声响”预示了人物的无聊,
为下文所出现的“示众”作铺垫;与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呼应,形成一种情绪性的感染力量。
13. “示众”指的就是“看与被看”,开始是大家看犯人,后来是犯人看大家,再后来是大家互相看。每个
人既看别人又被别人看,既想看别人又怕被别人看,就形成了“看”与“被看”的模式。这是鲁迅对中国
人的生存方式和人与人间关系的一个高度概括。
14. 小说中的“看客”是一个群体,没有姓名、性格特征,只有外貌和行动举止,愚昧、麻木不仁是他们的
共同特征。鲁迅先生刻画这么一个群体,意在揭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
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样一个主题,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中国人深
层文化心理中的麻木乃至残忍。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B.“作者更多的将笔墨刻画人物的语言”错误,文章应该是用更多的笔墨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人物的语
言描写在文中并不多。
C.“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胖孩子,以胖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一众人在示众中的种种表现”错误。本文没有主要
人物,也不是以胖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的,而是以作者这个看客的视角去观察的。
D.“他们是社会的曙光、希望”错误,在这些看客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怜悯与同情,我们可以看到看客
的身上其实反映着很多人身上所共有的劣根性,不是“社会的曙光、希望”。
故选 AE。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抓住“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
着盛夏的威力”分析,酷热的盛夏,沉闷、炎热的天气,塑造出低沉的生活氛围。
“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中的“懒懒的”,预示了人物的无聊,这
些看客为了看热闹,就连炎热的太阳都忘记了。这些看客顶着烈日,拿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乐趣。为下
文所出现的“示众”作铺垫。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等,与后文“马路上
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相照应,形成一种情绪性的感染力量。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小说之所以称为“示众”从小说情节来看似乎是因为小说主要核心是讲巡警用绳子绑住犯人游街示众而得
名,但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的“示众”显然不是单向的,这些看“热闹的人”一面看着别人,但另一面又
在被别人看,形成了看与被看的对立结构。在小说中我们发现它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的描写。整篇小说就
围绕着巡警“示众”犯人这一个事件展开,目的是为反应小说中众多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篇以群像描写的
小说。
小说中胖小孩为了看热闹完全可以抛下自己的工作,人力车夫的跌倒引来的只是一阵嘲笑,在这些看客的
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怜悯与同情,我们可以看到看客的身上其实反映着很多人身上所共有的劣根性,鲁迅
描写的人物显然有着极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胖小孩和人力车夫其实也是看客,他们同时也充当别人的看
的对象,每个人既看别人又被别人看,既想看别人又怕被别人看,就形成了“看”与“被看”的模式。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对故事中的小学生和胖小孩的描写是如出一辙。“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向人丛中直钻进
去”,鲁迅将他们比作皮球不仅写出了他们动作的滑稽可笑,更能引起人们的反思。他们是孩子的代表,
孩子本应该是天真的,纯洁的。为何他们也成了看客中的一员。这是怎样的悲哀。鲁迅的这一描写影射了
当时的社会已是人情淡薄,人们的精神麻木。并且已经殃及到了孩子。这其中饱含了对社会,对看客无情
的批判。尤其当鲁迅写到“嘴都张的那么大,像一条死鲈鱼。”这是对其中一个看客的描写,从中我们可
以体会到鲁迅的心境是多么的悲凉。自己的同胞正在遭受毒害,可我们的国人却间接的充当了刽子手的角
色。面对受苦受难的同胞,他们仍是神情麻木。小说中的“看客”是一个群体,没有姓名、性格特征,只
有外貌和行动举止,愚昧、麻木不仁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在《示众》这篇小说中,鲁迅以尖锐的笔触,批判了看客的“吃人”。故事发生在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
马路上。酷热和在空气里,铜盏相撞击的声音凸显周围是如此的寂静。然而两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寂静。
一个是巡警,手里牵着绳头,而绳头的另一端是一个穿白背心的男人。这两个人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众人的
围观。而整篇小说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鲁迅对众人的神态描写。正是由于这些神态描写,使故事发展的
高潮。鲁迅以尖锐的笔触无情的批判了看客的“吃人”。而在这背后更是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的讨
伐。他用他的笔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并想藉此来唤醒麻木的中国人。
小说中没有直接写出封建礼教的罪恶,但是鲁迅运用客观的视角描写了这一现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人
物的状态都很好的解释了中国的看客精神。面对惨遭迫害的同胞没有同情之心,有的只是看热闹的心态。
鲁迅看到了现象的本质,对其进行无情的批判。
(三)(8 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________·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① ,欲开
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
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娇眼:指柳絮好似惺忪睡眼,似困似散欲开还闭。
15.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
A. 沁园春 B. 水龙吟
C. 满江红 D. 水调歌头
16. 下列对本词意境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哀怨缠绵 B. 委婉端庄
C. 雅逸鲜明 D. 精微超旷
17. 有人说本词结尾“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写得最为
精妙,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15. B 16. A
17.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春天杨花的最终归宿成为尘土被流水带走
看成春天的归宿,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出作者的惜花伤春之情。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细看
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
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对于本类题型,学生应注意积累。词牌的格式是规定好
的,有几句,每句多少字。有时句式虽然长短不同,但是同种词牌是固定的,据此来判断本词词牌名为“水
龙吟”。故选 B 项。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能力。鉴赏意境关键点在于点名意象特征,体味意象与内容间联系。具体
步骤通过指出诗歌运用了何种意象,描摹相关诗句景象,然后体会意境。本词借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
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
普遍性的离愁。故本题选 A 项。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有人说本词结尾“春色三
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写得最为精妙,请赏析其妙处。其次点
明手法,然后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解释手法,分析作用辨明效果。作者以下“春色
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
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
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
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
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
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四)(17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
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平
生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
耳。”
上乃忧曰:“为之奈何?”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
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
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
我属无患矣!”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臣光曰:张良为高帝谋臣,委以心腹,固其知无不言,安有闻诸将谋反,必待高帝目见偶语,然后乃
言之邪?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
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8. 解释下列加点词。
(1)数.尝窘辱我__________
(2)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__________
(3)使上无阿.私之失__________
(4)国家无虞.,利及后世__________
19. 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 皆以.美于徐公
B. 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C. 故.即相聚谋反耳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 为.其功多,故不忍 有决渎于汤武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2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
②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
21. 下列各项分别属于“谋反的原因”和“平息的措施”的一项是( )。
A. 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 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
B. 数用爱惜行诛赏,或时害至今 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
C. 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 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候
D. 而所诛者皆平生所仇怨 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22. 司马光说:“若良者,可谓善谏矣。”请结合这两段文字,评析张良的进谏艺术。
【答案】18. (1). 多次 (2). 催促 (3). 偏袒 (4). 忧虑 19. C
20. (1)您平生最憎恨、群臣都知道的人中谁最突出?
(2)所以张良想利用此事进献忠言来改变皇帝的心意。 21. C
22. 张良进谏善于因势利导,先以危言耸听之词引起刘邦重视,再适时指出刘邦在封赏中的失误,从而帮助
刘邦化解了一场可能出现的统治危机。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数,多次,句意为:曾经多次使我陷入困境。
趋,通“促”,句意为:并且马上催促丞相、御史们评定功劳,实施封赏。
阿:偏袒,句意为:使皇帝没有徇私的过失。
虞:忧虑,句意为:国家没有忧虑,好处延续到后代。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介词,凭借;动词,认为。
B.用在动词前,表被动;动词,看见。
C.均为连词,所以。
D. 介词,因为;介词,被。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关键点:
(1)所憎、所共知,所字结构用法,憎恨的人、都知道的人;甚,突出。
(2)故,所以;因,利用;忠,忠言;移,改变。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平生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
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可知,谋反原因为“此属畏陛下不
能尽封”。
根据“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
我属无患矣’”可知,平息的措施为“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
故选 C。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语段一中张良没有直接回答高祖诸将在讨论封赏事情,而是先以“谋反”危言耸听,以引起刘邦重视,然
后指出刘邦“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平生所仇怨”,导致“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最后
让刘邦通过封赏雍齿平息诸将的担忧。语段二“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群臣
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都可看出张良进谏善于因势利导。
参考译文:
皇帝(汉高祖刘邦)已经封赏了二十多个大功臣,其余的日日夜夜争论功劳,不能决定,还没有进步
封赏。
皇帝在洛阳的南官,从复道上看见许多将军常常一起坐在沙地上说话。皇帝说:“这是在说什么呀?”
留侯(张良)说:“您不知道吗?这是在商量谋反呀!”
皇帝说:“现在天下还算安定,为什么要谋反呢?”
留侯说:“您以普通百姓的身份起家,靠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您做了皇帝,封赏的都是萧何、曹
参的老朋友和您所亲近喜爱的人,所杀的都是您的仇人和怨恨的人。现在军队的官吏们计算功劳,认为不
可能都封遍;这些人害怕您不能够将他们都封到,还担心被您怀疑曾经有过失而被杀掉,所以就一个个聚
集在一起商量谋反了。”
皇帝于是担忧说:“那怎么办呢?”
留侯说:“您平生最憎恨、群臣都知道的人中谁最突出?”
皇帝说:“雍齿与我有宿仇,曾经多次使我陷入困境,受到侮辱;我想杀他,但因为他功劳多,所以
不忍心。”
留侯说:“现在赶紧封赏雍齿给群臣们看,群臣们见雍齿被封赏就一个个定下心来了。”
于是皇帝就办了酒席,封雍齿为什方侯;并且马上催促丞相、御史们评定功劳,实施封赏。群臣们喝
完酒,都高兴地说:“雍齿都被封上了侯爵,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我司马光认为:张良是高帝的谋臣,把心腹之事交给他,恐怕本来就应当知无不言,哪有听到了将领
们要谋反,还要等高祖偶然亲自看见才和高帝说呢?大概是高帝刚刚得到天下,多次凭着个人的爱憎来实
施封赏和杀戮,也许有时损害了执法的公正性,大臣们往往产生了怨恨和担忧的心理,所以张良想利用此
事进献忠言来改变皇帝的心意,使皇帝没有徇私的过失,大臣没有猜测的心思,国家没有忧虑,好处延续
到后代。像张良那样的人啊,可以说是善于进谏了。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五)(12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
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
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
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
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
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
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
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
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
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_______!
【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
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23. 可填入最后一段画线处的虚词是( )
A. 哉 B. 也 C. 焉 D. 欤
24.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断开。(限断两处)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25. 下列事件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用来证明“忍”的益处的一项是( )。
①郑伯鞣袒牵羊以迎
②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③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④特出荆轲,聂政之计
⑤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⑥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立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26. 本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________。
27. 请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23. D 24.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25. A
26. 忍耐 27. 首先提出“忍”的观点,然后分析圯上老人教“忍”,接着举例分析要用“忍”,最后得
出结论,成功在于能“忍”。
【解析】
【分析】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欤”用在感叹句和反问句中所表达的感情弱些,对突如其来的人事变化表示惊讶、诧异。文中司马迁
对张良状貌如妇人女子却有如此能忍之志感到出乎意料,应用“欤”。
故选 D。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之”作“观”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气”作“有”的宾语,其后应断开。
【2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注意题干信息是我们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它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
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④⑤⑥都是表现“不忍”的。
故选 A。
【2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
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可知,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
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忍耐。
【2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结构的能力。
文章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忍”。然后分析圯上老
人之所以屡次“倨傲鲜腆”,目的就在于要教给张良学会“忍”。接着举出历史上的郑伯肉袒牵羊、勾践
臣妾于吴和项刘楚汉之争的事实,进一步论说要学会用“忍”,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忍”才能够取得最
终的胜利。
参考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
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
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故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
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
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
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
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
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
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虽然侥幸没有死,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
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
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想采用荆轲、聂政行刺的小
计谋,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
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
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 :“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
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
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
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
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
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
发怒。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
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
保养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弊),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
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
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
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
三、作文(60 分)
28.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答案】自由与不自由
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毛泽东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
个梦想!
也有人说: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
不自由的。是的,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将面对自由和不自由的两难,唯其在担当了责任,遵守了规则,兑现
了承诺,付出了努力,取得了进步后,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有可能获取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
所以自由和不自由都是相对的,首先在时代、时势、境遇,条件面前,我们或许是不自由的,无法自
主选择,但目标、梦想甚至生存的希望摆在面前,世界选择了你,怎么办?当然是义无反顾,必须穿过这
片沙漠,这是毋容置疑的,穿过了或勇敢地去穿了才有说话的底气,望而生畏的懦夫是没有发言权的。这
两天在纪念诺曼底登陆七十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因为克里米亚问题似乎受到了欧洲各国政要的冷遇,但
普京的发言掷地有声,气壮山河,也不禁让有些人汗颜。普京说,伟大的俄罗斯人民牺牲了百万条生命,
拯救了欧洲,打败了纳粹,捍卫了和平!是啊,当希特勒大开杀戒的时候,波兰一触即溃,法国望风投降,
英国隔岸观火,是勇敢的俄罗斯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自由、和平的中流砥柱,也赢得了今天普京的理
性尊严。所以在道德面前,在责任面前,在诚信面前,在尊严面前,在事业面前,我们没有自由,不能变
通回避,更不能突破底线,我们也不需要那些放任和纵容的所谓自由。
有一句话叫戴着镣铐跳舞,是说在规则和限制中,我们仍然可以寻找最大的自由和突破,而且唯其如
此,才更能彰显出其中的美和不平凡。是的,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但担当起蜀国之后,他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殚精竭虑,成为智慧的化身被后世景仰。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以小米步枪的基础条件,带领
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人民当家作主人。历史上无
数志士仁人都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担当起了各个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获取
了最大的自由和成功。还有,诗词曲赋都有固定的章法,但杰出的作家不是削足适履,所谓删繁就简三秋
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苏轼椽笔一挥就是理趣文章,所有一代之文学争奇斗
妍,各领风骚,都从自己的角度,在各自空间发挥了最大的自由,才有了彪炳千秋的中华文明。
艾森豪威尔的母亲告诫他,发给你的牌是不可选择的,你的任务是认真、细致、沉静、自信地打好你
手中的牌。可见不可能要求一切都是自由的,面对外部世界,我们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努力,以不变应万变,
或者以万变应不变,端正态度,投入情感,辨清是非,明确责任,激发潜能,克服困难,去迎接挑战,就
有可能实现梦想,取得成功,获得突破,从而赢得那片自由的灿烂天空。
作为青少年学生更要明确自由与不自由的辩证关系,明确自己的时代责任,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无
论面前是顺境还是逆境,是如何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穿过沙漠,这是不可回避的,也是没有选择的。但
我们毕竟生活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穿越沙漠的进程中,我们仍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仍
然有可以自由发挥的巨大空间。
桑提亚哥说,人生下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毁灭他,但你就是打不败他!朋友们,让我们向着梦想
出发,用最科学的方式和最合理的道路走到心中的那片绿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供材料比较简洁,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具有一定的思辨性。
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
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
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
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 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本题可采用“主旨领悟法”来审题立意。从所供材料看,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是自由的,但你必须要穿
越这片沙漠,这是你的不自由之处。人生的很多事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这是一种不自由;但做事的路径和
方式,我们却可以自由地选择。由此,就可以确定,作文主题在“自由与不自由”这个大的话题下立意。具体
选择哪个方面作为立意的方向,这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无论选取哪一个角度,自由与不自由的相互对立
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定要阐发明了的。纵观现实,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放纵自己,肆意挥霍
青春,但总还觉得不够自由,向往西方的所谓自由民主,以为到了西方,似乎可以任意而为。而对自己的
人生作为,总想不劳而获或者一劳永逸。这一作文命题可以让我们好好地审视一下我们的人生作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