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适应性仿真试卷九(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省联考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适应性仿真试卷九(Word版附解析)

ID:653005

大小:1.32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4-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 1 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八 省联考)数学试题考后仿真系列卷九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为 R,集合  0 1A x x   ,  2B x x  ,则( ) A. A B B. B A C. A B R D. ABCA R  )( 【答案】D 【解析】对于选项 A,显然集合 A 并不是集合 B 的子集,错误. 对于选项 B,同样集合 B 并不是集合 A 的子集,错误. 对于选项 C, (0,1) (2, )A B    ,错误. 对于选项 D,由  2B x x  ,则 }2{  xxBCR , ABCA R  )(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子集、集合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2.设向量  ,1a a ,  ( )1, 0b b ab  ,若 a b  ,则直线 2 0 b x y 与直线 2 0x a y  的 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相交且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重合 【答案】B 【解析】因为向量  ,1a a ,  ( )1, 0b b ab  ,若 a b  ,则 0a b  ,即  b a , 所以直线 2 0 b x y 可化为 2y a x  ,直线 2 0x a y  可化为 2 1y xa  , 两直线斜率之积为 2 2 1 1a a     ,所以两直线相交且垂直.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垂直以及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属于基础题. 3.已知平面 , ,直线 l,m,且有l  ,m 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 //  ,则l m ; ②若 //l m ,则  ;③若  ,则 //l m ;④若l m ,则 //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对于①:因为 //  ,l  ,所以l  ,又 m  ,所以l m ,故正确; 对于②:因为 //l m ,l  ,所以 m  ,又 m  ,所以  ,故正确; 对于③:因为  ,l  ,所以l 与 m 可能平行或异面,故错误; 对于④:因为 l m ,l  ,所以 / /m  或 m  ,所以 //  不一定成立,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线面位置关系,属于基础题. 4.为响应国家“节约粮食”的号召,某同学决定在某食堂提供的 2 种主食、3 种素菜、2 种大荤、 4 种小荤中选取一种主食、一种素菜、一种荤菜作为今日伙食,并在用餐时积极践行“光盘行 动”,则不同的选取方法有( ) A.48 种 B.36 种 C.24 种 D.12 种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分三步完成:第一步,从 2 种主食中任选一种有 2 种选法; 第二步,从 3 种素菜中任选一种有 3 种选法;第三步,从 6 种荤菜中任选一种有 6 种选法,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 2 3 6 36   不同的选取方法,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步计数原理,属于基础题.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 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为记 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 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如图所示).若一名学生背了 100 个英语单词,一天后,该 学生在这 100 个英语单词中随机听写 2 个英语单词,以频率代替概率,不考虑其他因素,则 该学生恰有 1 个单词不会的概率大约为( ) A.0.43 B.0.38 C.0.26 D.0.15 【答案】B 【解析】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得 100 个英语单词,一天后,忘记了 74 个,还记得 26 个,则该学生恰有 1 个单词不会的概率 1 1 74 26 2 100 0.38C CP C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的求解,考查阅读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6.已知函数 ( ) sinf x x 和直线 :l y x a  ,那么“ 0a  ”是“直线 l 与曲线 ( )y f x 相切”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设函数 ( ) sinf x x 和直线 :l y x a  的切点坐标为( )0 0,x y , 则  0 0 0 0 ' cos 1 sin f x x x x a      ,可得 2 ,a k k Z   ,所以 0a  时,直线l 与曲线 ( )y f x 相切; 直线l 与曲线 ( )y f x 相切不能推出 0a  . 因此“ 0a  ”是“直线l 与曲线 ( )y f x 相切”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 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需注意:首先弄清条件 p 和结论 q分别是什 么,然后直接依据定义、定理、性质尝试 ,p q q p  .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 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化抽象为直观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 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对于范围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包含关系来处理,属于基础 题. 7. ABC 中, 1AB  , 2AC  ,面积 1ABCS △ , m AB CA    , n AB CA    ,若 m n  ,则实数  ( ) A.0 B.3 C. 3 D.2 【答案】B 【解析】因为 1AB  , 5AC  , 1ABCS △ , 所以 1 1 5 sin 12 A    ,所以 2sin 5 A  ,所以 1cos 5 A   , 所以  cos π 1AB CA AB CA A          . 因为 m n  ,所以 0m n   ,即  2 2 1 0AB AB CA CA         . 若 1AB CA   ,则 1 5 0     ,所以 3  ; 若 1AB CA    ,则 1 5 0     ,无解.综上, 3 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以及向量的数量积,属于中档题. 8.已知函数   2 4 ( 1) ,( 0)( ) log , 0 x xf x x x      ,若  f x a 有四个不同的解 1x , 2x , 3x , 4x 且 1 2 3 4x x x x< < < ,则  3 1 2 2 3 4 1x x x x x   的取值范围为( ) A. 1,  B. 71, 2     C. 7, 2     D. 1,3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当 0x  时, 2( ) ( 1)f x x  ;当 0 1x  时, 4( ) logf x x  ;当 1x 时, 4( ) logf x x .作出函数  f 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易知  f x 与直线 1y  有四个交点,分别为 2,1 , 0,1 , 1 ,14      , 4,1 , 因为  f x a 有四个不同的解 1x , 2x , 3x , 4x 且 1 2 3 4x x x x< < < , 所以 1 22 1 0x x      ,且 1 2 2x x   , 3 4 1 1 44 x x    , 又 3 4 3( ) logf x x a   , 4 4 4( ) logf x x a  , 所以 4 3 4 4log logx x  ,即  4 3 4 4 4 3 4log log log 0x x x x    ,则 3 4 1x x  . 所以  3 1 2 32 3 4 3 1 12x x x xx x x      ,且 3 1 14 x  , 构造函数   12g x x x    ,且 1 14 x  , 可知  g x 在 1 ,14     上单调递减,且 1 1 72 44 4 2g          ,  1 2 1 1g      , 所以  g x 71, 2      ,即 3 3 12x x    71, 2     . 所以  3 1 2 2 3 4 1x x x x x   的取值范围为 71, 2  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考查了通过画出分段函数的图像研究方程根的情况,进而求取 值范围,属于中档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 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下面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复数 3 iz   ,则 1 3 10 10 i z   B.复数 z 满足 2 1z i  ,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x y ,则  22 2 1x y   C.若复数 1z , 2z 满足 21z z ,则 1 2 0z z  D.复数 1 3z i  的虚部是 3 【答案】ABC 【解析】对于选项 A,由    1 1 3 3 3 i 3 i 3 i 10 10 i i z       ,故 A 正确; 对 于 选 项 B, 由 z 在 复 平 面 内 对 应 的 点 为  ,x y , 则  2 2 1z i x y i     , 即  22 2 1x y   , 则  22 2 1x y   ,故 B 正确; 对于选项 C,设复数 1z a bi  ,则 2z a bi  ,所以    2 1 2 2 0a bi a bz biz a     , 故 C 正确; 对于选项 D,复数 1 3z i  的虚部是-3,故 D 错误.故选:ABC. 【点睛】本题考查了通过直接运算可判断 A;由复数的几何意义和复数模的概念可判断 B;由 共轭复数的概念,运算后可判断 C;由复数虚部的概念可判断 D;即可得解,属于基础题. 10.已知函数   x xf x e e 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 f x 是偶函数 B.  f x 的最小值为 2 C.当  f x 取到最小值时对应的 0x  D.  f x 在 ,0 单调递增,在  0,  单调递减 【答案】ABC 【解析】对于选项 A,函数   x xf x e e  的定义域为 R ,    x xf x e e f x    ,函数  f x 为偶函数,A 选项正确; 对于选项 D,任取 1x 、  2 0,x   ,且 1 2x x ,即 1 2 0x x  ,则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1 2 1 1 1 1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e ef x f x e e e e e ee e e e 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111 x x x x x x x x x x e e e e e e e            , 1 2 0x x  , 则 1 2 0x x  , 1 2x xe e  , 1 2 1x xe   ,    1 2 0f x f x   ,    1 2f x f x  ,所以,函数  f x 在区间 0,  上为增函数,由于该函数为偶函数,则 函数  f x 在 ,0 上为减函数,D 选项错误; 对于选项 B、C,函数  f x 在区间 0,  上为增函数,在 ,0 上为减函数, 当 0x  时,函数  f x 取得最小值,即    min 0 2f x f  ,B、C 选项均正确.故选:ABC.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11.将函数   2sin 2 3f x x      的图象向右平移 4 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  y g 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  g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3x  对称 B.函数  g x 的图象关于点 ,03      对称 C.函数  g x 在 5,24 24      上单调递减 D.函数  g x 在 0,2 上恰有 4 个极值点 【答案】AD 【解析】将函数   2sin 2 3f x x      的图象向右平移 4  个单位长度后得   2sin 2( ) cos(2 )4 3 3g x x x           因为 ( ) 13g   ,所以函数  g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3x  对称,即 A 正确; 因为 1( )3 2g    ,所以函数  g x 的图象不关于点 ,03      对称,即 B 错误; 因为 5 3, ,2 ,24 24 3 4 4x x                 ,所以函数  g x 单调递增,即 C 错误; 因为  0,2 ,2 [ ,4 ]3 3 3x x        ,所以当 2 ,2 ,3 ,43x       时函数  g x 取得极 值,即函数  g x 在 0,2 上恰有 4 个极值点,D 正确;故选:A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属于基础题. 12.已知抛物线 2: 4x y  的焦点为 F,过 F 与 y 轴垂直的直线交抛物线  于点 M,N,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有( ) A.点 F 坐标为 (1,0) B.抛物线  的准线方程为 1y   C.线段 MN 长为 4 D.直线 2y x  与抛物线  相切 【试题来源】江苏省泰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未 【答案】BC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可判定 A 不正确,B 正确;令 1y  ,可得求得 4MN  ,可判定 C 正确;联立方程组,根据    ,可判定 D 不正确. 【解析】由抛物线 2: 4x y  ,可得 2 4p  ,即 2p  ,且焦点在 y 轴上,所以焦点为 (0,1)F , 准线方程为 1y   ,所以 A 不正确,B 正确; 令 1y  ,可得 2 4x  ,解得 2x   ,所以 4MN  ,所以 C 正确; 联立方程组 2 2 4 y x x y     ,整理得 2 4 8 0x x   ,可得 2( 4) 4 8 0      , 所以直线 2y x  与抛物线没有公共点,所以 D 不正确.故选 B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其中常见求解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的 方法类似于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除考虑代数法外,还应借助平面几 何的知识,利用数形结合法的思想来求,属于中档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已知       6 5 6 0 1 5 63 1 1 1x a a x a x a x        ,则 5a  _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因为          66 5 6 0 1 5 63 2 1 1 1 1x x a a x a x a x             , 此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为  6 1 6 2 1 rr r rT C x      , 当 = 5r 时  55 6 6 2 1T C x    ,所以 5 5 6 2 12a C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  6 1 6 2 1 rr r rT C x      求指定项系数,属于基 础题. 14. 九连环是我国从古至今广泛流传的一种益智游戏,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 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面为一“.在某种 玩法中,用 na 表示解下  *9,n n n N  个圆环所需的移动最少次数,若 1 1a  .且 1 1 2 1, 2 2, n n n a na a n      为偶数 为奇数,则解下 6 个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31 【解析】 1 1a  , 1 1 2 1, 2 2, n n n a na a n      为偶数 为奇数,  2 12 1 1a a   , 3 22 2 4a a   , 4 32 1 7a a   , 5 42 2 16a a   , 6 52 1 31a a   ,所以解下 6 个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为 31.故答案为:31. 【点睛】本题考查了通过已知的递推关系求 6a ,属于基础题. 15.如图所示,已知椭圆 E 经过点  2,3A ,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 1F , 2F 在 x 轴上,离心率 e 1 2  .直线 l 是 1 2F AF 的平分线,则椭圆 E 的方程是__________,l 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__________. 【答案】 2 2 116 12 x y  2 1 0x y   . 【解析】设椭圆方程为 2 2 2 2 1x y a b   ,(a>b>0) 因为椭圆 E 经过点  2,3A ,离心率 e 1 2  ,所以 2 2a b a   e 1 2  , 2 2 4 9 a b   1, 所以 a2=16,b2=12,所以椭圆方程 E 为 2 2 116 12 x y  ; 由椭圆方程可得  1 2,0F  ,  2 2,0F ,因为  2,3A , 1 3 0 3=2+2 4AFk  , 所以 AF1 方程为3 4 +6=0x y ,AF2 方程为 x=2, 设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为 P(x,y),则 3 4 6 5 x y   2x  . 得 2 1 0x y   或 2 8 0x y   ,因为斜率为正,所以直线方程为 2 1 0x y   ; 故答案为: 2 2 116 12 x y  ; 2 1 0x y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方程的求法以及角平分线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16.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 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如图,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为一个“堑堵”,底面 ABC 是以 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且 5AB  , 3AC  ,点 P 在棱 1BB 上,且 1PC PC ,当 1APC 的面积取最小值时,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答案】 45 【解析】由“堑堵”的定义可知, ABC 为直角三角形,故 422  ACABBC , 易知 1PCAC  ,又 1PCPC  ,所以 1PC 平面 APC ,于是得 1PCAP  设 zBB 1 , tBP  ,则 tzPB 1 , 则 222 25 tBPABAP  ,  22 1 2 111 16 tzPBCBPC  , 22 1 2 1 9 zCCACAC  , 由 1PCAP  ,得  222 16259 tztz  ,整理得 ttz 16 , 所以   2 2 22 1 161616 ttzPC  所以            2 22 2 2 1 4004122516162 1 2 1 1 ttttPCAPS APC 184002412 2 2  tt ,当且仅当 2 2 400 tt  ,即 52t 时 1APC 的面积取得最 小值18,此时   535225 22 AP , 设三棱 ABCP  锥的外接球半径为 R ,由图可知,线段 AP为外接球的直径 故所求外接球的表面积  454 454 S .故答案为: 45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以及空间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 属于中档题.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 骤. 17.在 ABC 中,角 ,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 ,a b c ,且 2B A , 9 4c a , .在 ① 2a  ;② 13b  ;③ ABC 的面积为 9 39 16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在上面条件中, 若问题中三角形存在,求 ABC 的周长;若问题中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注:如果选择多 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 若选①,由 2a  ,知 9 2c  , 由 2B A 得sin sin 2B A ,即sin 2sin cosB A A ,即 2 cos 4cosb a A A  ,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 即 2 81 94 (4cos ) 2 (4cos ) cos4 2A A A      ,所以 2 13cos 16A  , 由 0, 2A     ,故 13cos 4A  , 所以 4cos 13b A  , 所以三角形周长为 9 132 13 132 2l      若选②,由 2B A 得sin sin 2B A ,即 sin 2sin cosB A A ,即 2 cosb a A , 而 13b  ,所以 13 2 cosa A ,即 13cos 2A a  ,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 即 2 2 29 9 13( 13) 2 134 4 2a a a a          , 即 2 4a  ,即 2a  ,所以 9 924 2c    , 所以三角形周长为 9 132 13 132 2l      若选③,由 2B A 得sin sin 2B A , sin 2sin cosB A A ,即 2 cosb a A , 三角形 ABC 面积 21 1 9 9 9 39sin 2 cos sin sin cos2 2 4 4 16S bc A a A a A a A A       由 9 4c a ,得 9sin sin4C A ,而sin sin( 2 ) sin3C A A A    , 即 9sin sin cos2 cos sin 2 sin4C A A A A A     , 而sin A  0 ,即 29 cos2 2cos4 A A  , 所以 2 94cos 1 4A   ,所以 2 13cos 16A  , 由 0, 2A     ,所以 13cos 4A  , 3sin 4A  , 于是 29 3 13 9 39 4 4 4 16a    , 所以 2 4a  ,即 2a  ,所以 9 924 2c    , 所以三角形周长为 9 132 13 132 2l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三角形的问题,考查了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属于 基础题. 18.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2 nS pn n q   ,p,q  R ,n N ,且 3 6a  .数列 nb 满足 22logn na b . (1)求 p、q 的值; (2)设数列   ( 1)n n na b  的前 2n 项和为 2nT ,证明: 2 3nT  . 【答案】(1) 1p  , 0q  ;(2)证明见解析. 【解析】(1) 1 1 1a S p q    , 2 2 1 4 2 ( 1 ) 3 1a S S p q p q p          , 3 3 2 5 1a S S p    , 3 6 5 1a p    ,解得 1p  . 由 2 1 32a a a  得 2 4 2 6q    ,解得 0q  . 1p  , 0q  . (2)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 2 1 4 2 2d a a     , 2 2( 1) 2na n n   ∴ . 22logn na b , 22 2log nn b  ,解得 2n nb  .  ( 1) ( 1) 2 ( 2)n n n n na b n        . ∴数列   ( 1)n n na b  的前 2n 项和 2 2[( 1 2) ( 3 4) ( 2 1 2 )]nT n n           2 2 1 2 2 2 1 ( 2) 2 22 ( 2) ( 2) 2 21 ( 2) 3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   2 22 1 1 2 2 0n nnT T      , 2nT 关于 n 递增, 2 2 2 2 4 3nT T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项求和以及利用数列单调性证明不等式,属于 基础题. 19.“硬科技”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 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属于由科技创新构成的物理世界,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 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在华为的影响下,我 国的一大批自主创新的企业都在打造自己的科技品牌,某高科技企业为确定下一年度投入某 种产品的研发费用,需了解年研发费用 x(单位:千万元)对年销售量 y(单位:千万件)的影响, 统计了近 10 年投入的年研发费用 x,与年销售量 iy (i 1,2,3, ,10  )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 散点图. (1)利用散点图判断, y a bx  和 lny c d x  (其中 a,b,c,d 为大于 0 的常数)哪一个 更适合作为年研发费用 x 和年销售量 y 的回归方程类型;(只要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 (2)对数据作出如下处理:得到相关统计量的值如表: x y w 10 2 i i 1 ( )x x   10 2 i i 1 ( )w w   10 i i i 1 ( )( )x x y y    10 i i i 1 ( )( )w w y y    9.4 29.7 2 366 5.5 439.2 55 其中令 1 ilnw x , 10 i i 1 1 10w w    . 根据(1)的判断结果及表中数据,求 y 关于 x 的回归方程,并预测投入的年研发费用 28 千万 元时的年销售量; (3)从这 10 年的数据中随机抽取 3 个,记年销售量超过 30(千万件)的个数为 X,求 X 的分布 列和数学期望. 参考数据和公式: ln2 0.69 , ln7 1.95 .对于一组数据 1 1( , )u v , 2 2( , )u v ,…, ( , )n nu v , 其回归直线  v u  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  1 1 22 2 1 1 ( )( ) ( )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u v nuv u u v v u nu u u                 ,  v u   . 【答案】(1) lny c d x  更适合;(2)回归方程为  9.7 10lny x  ,预报值 43(千万件); (3)分布列见解析,期望为 6 5 . 【解析】 (1)由散点图知,结合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选择回归类型, lny c d x  更适合; (2)令 lnw x ,先建立 y 关于 w 的线性回归方程 ˆˆ ˆy c dw  , 由  10 1 10 2 1 ( )( ) 55 105.5( ) i i i i i w w y y d w w           ,则  29.7 10 2 9.7c y dw      , 所以 y 关于 w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9.7 10ˆy w  , 因此 y 关于 x 的回归方程为  9.7 10lny x  , 当年研发费用 28 千万元,即 28x  时, 年销售量 y 的预报值 9.7 10ln28 9.7 10 (2ln2 ln7) 43y        (千万件). (3)由散点图可知这 10 年的数据中,年销售量超过 30(千万件)的个数有 4 个, 所以 X 的取值为 0,1,2,3, 3 0 6 4 3 10 C C 1( 0) C 6P X    ; 2 1 6 4 3 10 C C 1( 1) C 2P X    ; 1 2 6 4 3 10 C C 3( 2) C 10P X    ; 0 3 6 4 3 10 C C 1( 3) C 30P X    , 则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1 6 1 2 3 10 1 30 所以 1 1 3 1 6( ) 0 1 2 36 2 10 30 5E X          . 【点睛】此题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期望的求法,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属于中 档题. 20.如图,已知四棱锥 S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且满足 / /AB CD , , 9, 6, 12BC AB AB BC CD SD SB      ,平面 SCD  平面 SBC . M 为线段 SC 的 中点, N 为线段上的动点. (1)求证:平面 SCD  平面 ABCD ; (2)设 ( 0)AN NB   ,当二面角C DM N  的大小为 60°时,求  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7 2 . 【解析】证明:(1) SD CD . SDC 为等腰三角形. 又∵ M 为 SC 的中点, DM SC  . 又∵平面 SCD  平面 SBC ,平面 SCD  平面 SBC SC 且 DM  平面 SCD , 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 DM  平面 SBC . 又 BC  平面 SBC ,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可知 DM BC 又 , ,BC CD DM DC D DM    平面 SCD , CD  平面 SCD . BC  平面 SCD 又 BC  平面 ABCD , ∴平面 SCD  平面 ABCD (2)(方法一)由(1)可知, BC ⊥平面 SDC , BC SC  . 在 ΔRt SCB 中, 2 2SC SB BC  2 212 6 108 6 3    . 在 ΔSDC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2 2 2 2 2 26 6 (6 3) 1cos 2 2 6 6 2 SD DC SCSDC SD DC           ,  0 00 ,180 , 120SDC SDC     . 过点 N 作 NG CD 于点G ,G 为垂足,则 / /NG BC , BC  平面 SCD , NG  平面 SCD , DM  平面 SCD , DM NG  . 过点G 作GK DM 于点 K , K 为垂足,连接 NK . ,DM GK DM  ,NG NG GK G  , DM  平面  NGK . 又 NK  平面  NGK , DM NK , GKN 即为二面角C DM N  的平面角 在 ΔRt NGK 中 0 6 660 , tan 60 , 3 NGNKG GKGK GK         2 3 在 0 Δ 2 3 2 3, 60 ,sin 60 , 4 3 2 KGRt DKG KDG DGDG DG        6 4 2, 2, 9 2 7GC CD DG NB GC AN AB NB              7 2 AN NB    (方法二)由(1)可知, BC ⊥平面 SDC , BC SC  .在 ΔRt SCB 中, 2 2SC SB BC  2 212 6 108 6 3    在 ΔSDC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2 2 2 cos 2 SD DC SCSDC SD DC     2 2 26 6 (6 3) 1 2 6 6 2       0 00 ,180 , 120SDC SDC    过 S 点作线段 CD 的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 O , 120SDC    0 160 , 3, 92SDO OD SD OC       , 四边形 ABCO 为矩形. 由平面 SCD  平面 ABCD 可知, SO  平面 ABCD 以OA所在直线为 x 轴,OC 所在直线为 y 轴,OS 所在直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9 3 3(0,3,0), (0,0,3 3), (0,9,0), 0, ,2 2D S C M       设 ( 3)AN a a  ,则 3 3 3(6, ,0), (6, 3,0), 0, ,2 2N a DN a DM           , 设平面 DMN 的法向 1 ( , , )n x y z ,由 1 1 6 ( 3) 0 3 3 3 02 2 n DN x a y n DM y z               , 令 3z  ,得 33, 2 ay x    1 3 , 3, 32 an        又 平面 CDM 的法向量 2 (1,0,0)n  1 2 0 1 2 2 1 2 3 12cos , cos60 23 9 32 a n n n n n n a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3 1 3 32 , 4 124 2 23 122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3 3 33 12, 4, 3, 2, 72 2 2 a a aa a                     即 7, 9 7 2AN NB AB AN       7 2 AN NB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和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考查 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1. 在圆 2 2 4x y  上任取一点 P,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段 PD,D 为垂足, 3 2DM DP  . 当点 P 在圆上运动时,点 M 的轨迹为曲线 E. (1)求曲线 E 的方程; (2)过点  1,0Q  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曲线 E 于 A,B 和 C、D,求四边形 ABCD 面 积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2 14 3 x y  ;(2) 288 649 S  . 【解析】(1)设点 M 的坐标为 ,x y ,点 P 的坐标为  0 0,x y , ∵ 3 2DM DP  , ∴ 0x x , 0 3 2y y ,∴ 0 0 2, 3 x x y y  , ∴点 P 在 2 2 4x y  上,∴ 2 2 0 0 4x y  ,∴ 2 2 2 4 3 x y     , ∴曲线 C 的方程为 2 2 14 3 x y  . (2)①当直线 AB 的倾斜角为 0°,| | 4AB  ,| | 3CD  ,   1 | || | 62ABCDS AB CD 四边形 . 同理直线 AB 的倾斜角为 90 ,   1 | || | 62ABCDS AB CD 四边形 . ②当直线 AB 的倾斜角不为 0°和 90°, 设直线 AB 的方程: 1x my  , 则直线 CD 的方程为: 1 1( 0)x y mm     , 联立 1x my  和 2 2 14 3 x y  ,得 2 23 4 6 9 0m y my    , 1 2 2 6 3 4 my y m    , 1 2 2 9 3 4y y m   ,  22 2 1 2 1 2 1 2| | 1 1 4AB m y y m y y y y       2 2 2 2 6 361 3 4 3 4 mm m m        2 2 2 2 2 4 4 11 6 123 4 3 4 m mm m m         , 用 1 m  换 m 得 2 2 1| | 12 4 3 mCD m    , ∴四边形 ABCD 面积 2 2 2 2 1 1 1 1| || | 12 122 2 3 4 4 3 m mS AB CD m m         , 令 2 1t m  , 0m  , ∴ 1t  ,∴ 10 1t   , 2 1 1 172 72 721 1 1 13 1 4 1 3 4 12 t tS t t t t t t              2 172 1 1 1 122 4t          , ∴ 288 649 S  . ∴综上所述, 288 649 S  . 【点睛】本题考查了轨迹方程的求法、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利用基本不等式研究最 值.考查分析问题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2.已知函数    2ln 2 ,f x x ax a x a R     . (1)求 2a  时函数  f x 的单调区间; (2)当 1 2a   时,若对于任意 1 2 1 2, (1, )( )x x x x   ,都存在 0 1 2( , )x x x ,使得 2 1 0 2 1 ( ) ( )( ) f x f xf x x x    ,证明: 1 2 02 x x x  . 【答案】(1)在 1(0, )2 上单调递增, 1( , )2  上单调递减;(2)证明见解析. 【解析】(1) 2a  时, (1 2 )(1 2 )( ) x xf x x    1( ) 0,0 2f x x    ,则在 1(0, )2 上单调递增, 1( , )2  上单调递减 (2)由题意,得    1 2 2f x ax ax     (2 1)( 1) , 0x ax xx     . 当 1 2a   时, ∵      2 1 2 2 1 2 1 2 1 1 1 ln (2 )f x f x x a x x ax x x x x         ,    0 0 0 1 2 2f x ax ax     , ∴  2 2 1 0 2 1 1 0 1 1ln 2x a x x axx x x x      , ∵  1 2 02 x xf f x        2 1 0 2 1 0 2 1 2a x x axx x x          2 2 1 2 1 1 2 1 ln x x x x x x      2 1 2 2 1 2 1 1 21 lnx x x x x x x x        2 1 2 22 1 1 1 2 1 1 ln 1 x x x x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令 2 1 xt x  , 2( 1)( ) ln1 tg t tt   , 1t  , 则       2 2 1 0 1 tg t t t      ,∴    1 0g t g  , ∴  1 2 0 02 x xf f x       ,∴  1 2 02 x xf f x      , 设      1 2 2 , 1h x f x ax a xx       , 则   2 1 2 1 1 0h x ax        , ∴    h x f x  在  1, 上单调递增, ∴ 1 2 02 x x x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导数解决恒成立问题以及构造函数利用其导数证 明不等式,属于偏难题.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